#懂车帝众测搞不懂这么好的一辆车,网上一直被喷肉的不行,“公路闪电”称号在我脚下确实名符其实,看我的平均车速配图你就知道了。“移动路障”路上各大品牌多了去了,不知道他们都怎么“开”的?下面我来说说我是怎么驾驭好我的公路闪电的。😜 上班通勤早点出门,路况好的情况下。平均油耗完全可以控制在5~6个左右。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1:CVT变速箱起步不要踩地板油,瞬间油耗满格后就可以回收(转速在2000左右)。速度起来后转速我一般控制在1500~1800来回轻踩提速。 2:A.拥堵路况你可以切到ECO模式,仪表盘显示蓝色背景。一来可以近距离安全紧跟前车,因为ECO模式下给油后没有那么激进。 B.正常路况我建议大家用normal模式,仪表盘显示白色背景。日常通勤这个模式挺好的。如果你想超车可以牛角向上转到sport模式,仪表盘显示红色背景,动力源源不断。 C.长途驾驶我建议车友们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用起来,真的很好用,很大程度缓解你的旅途疲劳。没用过的车友可以在空旷路段试着体验,很简单也很方便。可以提前搜下视频学习。这么好的功能别当摆设啊!而且巡航120码的时候,百公里平均油耗一般是5.5个。高速开得少,我大多时候喜欢掌握主动权,油耗可以4~5个。 3:个人驾驶技术和习惯 1)通勤路段都开了10多年了,所以每一段哪个车道快心中都有数。规划好路线,避免拥堵。 2)开车习惯做到提前预判,保持合理车距,避免急刹。 3)路况很好的时候,会滑行,油门控制好车速。 4)长时间停车(3分钟以上的),建议开启自动启停(A)键。正常的走走停停就关闭它吧,开起自动驻车HOLD键。 5)接到4S的通知就及时去做好保养维护。 6)冷车胎压一般都在250KPA 7)开了50000多公里,一直加的粗粮92。车友们不必太纠结,只要燃油箱盖和说明书推荐的都可以加。 8)避免短途驾驶(可绿色出行),后备箱尽量减负。 4:当然难得一次市区通勤高峰走走停停,油耗也会高到9个左右,也属正常情况,毕竟红绿灯起步多嘛! 5:用车成本:信用卡每个月有200—25活动,一个月加2次足够。每天来回通勤46KM,一个月350大洋开1000KM左右吧。 燃油车的能耗差不多能控制到极致了✌,期待新能源汽车的众测。
川中金华:去年10月提车魔方星耀,第一次OTA升级1.01多次失败不成功。后面在寞名其妙的成功了,刚升级完第二天路上驾驶模式自动跳变,到公司停车使用自动洎车给冲到墙上去了。车去4S店躺了近半个月,换了雷达和线束(个人分析发生事故和雷达关系极大),更换了损坏的大灯日行灯保险杠,再次提车验车修的不满意,行车灯大灯保险杠均未装配到位,螺丝少上好几颗,喷漆色差滴瘤(这还没在意)纠结装的不到位,解释说原厂配件就那样,调不好,App反馈后给调了次行车灯还将就,大灯和保险杠未给调,解释说原厂配件非原车配件,谎谬!第二次OTA升级报雷达故障第了好几个月更换,守着看不规范的换完雷达不报故障了,但停车位一个都识别不出来了。反馈的问题都推回给4S店,4S店就那技术人员一直都解决不了问题。从惊恐的阴影中走出来公里数多了大家反馈的异响也随之而来了,装配不到位是一直没解决的问题,应该是需要重拆装保险杠才能看到问题,可能4S店怕是保险杠也没给换吧。
#众测主题赛购车三个多月,目前已行驶5600km。提车到现在,累计加油费用大概1000块钱,其余全都是用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用谷电充电,也没有去计算用电费用。之前开的是2.0T的油车,高速百公里油耗8.5,市区直接飙到11左右,相较于之前,D7 DMH用车成本简直便宜的不行,由于偶尔还是要长途出行,没有选择纯电版本,纯电版本日常上下班通勤用,应该会更省吧。 关注了一下过年期间,D7的续航表现: 1、纯电续航,充满电,表显纯电续航是125km,但徐州的冬天也挺冷,实际使用下来,估计只有70左右,好在是带了随车充电枪,用的家用电,电费也便宜。 2、年后自驾游了一下,出发前充满电,表显续航1200多公里。自驾游全程1400公里,中间冲了两次电(临沂豪森国际广场充电站的快充桩是真便宜,4毛钱一度),大概是20块钱。冬天北方还是比较冷的,全程开了空调23℃,AUTO档,自驾结束,表现续航还剩个不到200,综合算下来平均3毛多一公里,还是很划算的。 D7省钱秘籍: 1、燃油消耗是用车成本中的一大支出。日常用车,用电大幅度降低用车成本,利用电价便宜这点,大家要多多充电。如果是通勤的话,就当电车就好,为了节省燃油,我们还可以在出行的时候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尽量避免高峰期和拥堵路段。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急加速、急刹车等不良行为,将车的动能转变为电能。 2、空调的使用会增加电耗和油耗。在不需要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尽量开窗通风。如果需要使用空调,可以将温度设定在舒适范围内,不要过低或过高。
#冰雪路面安全行车的两个重要法宝2024年的初春,武汉已经结结实实下来两场大雪。第一次下雪和冻雨累加,不管是市内通行还是跨区高速交通都收到了较大的影响。第二次下雪以霰为主,对交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一时间,四驱车与雪地胎哪个更重要的讨论,在不少车友圈都有讨论。 在这里,猴哥的观点是,如果车辆已经买了,雪地胎又不舍得割肉,那还不如说说如何选对路面更实际。首先上一张图,这是一天早上我即将上高架时,发现高架上已经堵车,前方隐约可以看到有交警在向下步行。我推测,要么是桥面上堵车,要么匝道上坡的车辆趴窝了。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要傻傻的在桥下等待了,果断走地面层。 因为高架桥不接地气,桥面的下方离地十几二十米,夜间的东风和降温,足以让高架桥冻个透心凉,道路结冰那是经常发生的。上桥匝道也是这种情况,同时是上坡路,如果前车缓刑,后车刹停,等到重新起步的时候,很可能驱动轮抓地力不足,原地打滑。遇到这种情况,不是三两分钟可以解决的,推车的情形多发生在结冰的坡道。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两条路的时间相差没有一半,能走地面层就不要走高架了。 还有,不管是在地面层还是高架上,选择合适的跟车路线也很重要,有两个原则,首先是不走前车没有走过的路面,接着是加大跟车距离。其实这两条是相辅相成的,平时我们开车,如果前车速度较慢,后车会不由自主的变道,而这个变道过程,对地面的观察就没有那么仔细。 比如这种照片,已经看不清地面线,我们尽量跟车前车前进,而且最好把车辆沿着前车的车辙走。这样的话前车其实就是自己的扫雷车,可以减少不少风险。 如果前车实在走的太慢,自己受不了了要变道,一定要选择一个较宽的路面,最好对向车道没有车辆的时候,向左侧缓慢变道,加大与右车的间距完成超车。一定要注意转向要缓,加油要缓。 你觉得我的两条建议在理不?
#2024春节返乡路新春佳节,也是我结婚以后过的第一个春节,我和老婆想商量来一场短途旅行,因为我特别喜欢吃醋,决定开车去中国醋都——江苏镇江。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爱车,是2020款续航605公里比亚迪汉ev。目前已经开了六万公里,总体来说还好没什么小毛病。从我们这到镇江三百多公里,中间需要充电一次。我们规划好路线提前一天充满电,第二天一大早从宿州出发,驱车两个半小时中午到滁州吾悦广场充电,续航230公里,平均电耗17,气温8度,定速巡航110。在滁州吾悦广场充满电开到镇江两个小时。用了40%的电。车停在酒店以后我们不仅仅逛了镇江的八佰伴,奥特莱斯,还特意去了镇江恒顺的醋厂,正好镇江距离丹阳特别近,又来到丹阳国际眼镜城,给老婆配了蓝光眼镜,我自己配了近视镜,双方父母配了老花镜,真的物美价廉,一起花了200元。第二天逛了镇江的金山寺,北固山,走了润扬大桥,很壮观的跨江大桥。镇江的美食也不错呢,锅盖面,肴肉,很美味哦。 回来路上全程天天高速和宁洛高速,温度0度,定速巡航120,中间在八仙台服务区充电四十分钟,100千瓦的充电桩,四十分钟充满。 正月镇江游 龙年风景千千万,旅途镇江正月欢。 今宵更尽一杯酒,悠然自得年年喜。
# 特斯拉-OTA升级初体验【♻️Tesla最新版车机能量图怎么看?♻️】 新春OTA 2023.44.32.1软件版本已开始陆续向车主推送,更新完后发现这个详细版能量详情功能终于在国内上线了!相比原来简单版的,不同点是在驾驶和驻车状态下可以显示出各个耗电项目的耗电百分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和与表显额定值或预测值的对比🤔 🚘在驾驶栏下可以统计驾驶、温度控制、电池温度调节及其它项目的耗电百分比,选择“额定值”时,能量图会实时反馈你的驾驶详情,并和车辆EPA表显续航里程做对比,灰色实线是表显额定值,如果你实际驾驶能耗高了,实际线条和阴影会以橙色显示(跑输表显),反之低了会以绿色线条和阴影显示(跑赢表显),所以特斯拉的表显里程不代表实际剩余续航,仅仅代表以电池当前活性状态和容量在EPA工况算法下的剩余电量,切换成百分比才更有意义! 🚘当启用了车机导航,选择“行程”,则会在实时统计各项耗电项目外,反馈基于你的驾驶习惯、天气、路线预估出的抵达目的地时的剩余电量和你实际驾驶的情况对比,显示方式同“额定值” ⭐️在驾驶栏下,右侧的里程提示也会让你更直观的了解本次驾驶哪里耗电多了、哪个因素更耗电,在合适的条件下(例如以当前驾驶方式和环境条件剩余电量不足以抵达目的地时)会给你更省电的建议,类似飞机上的ECAM电子中央监控系统显示🤨 🚘在驻车栏下,也会统计停车后车辆不同功能例如温度预设、过热保护、哨兵、召唤等的耗电详情,可以直观了解停车后的车辆损失的电量都在哪里🤨 🚘在消耗栏下,就是和此前的能量图一样,用来显示以当前实际驾驶能耗精确预估剩余续航里程的作用,比表显显示的续航里程更有参考价值👀
#摩托车改装笔记今天就我这个车改装过的几个地方进行点评一下吧,首先从离合把手上更换了moto-tron的把手,用起来也可以调节,比原厂的手感好了很多,还有护弓一套装下来颜值加➕1,就是不知道是螺丝的问题还是车型的原因,拧不紧上下摆动。 坐垫呢如果身高较高的车友可以在某宝上购买这个升高坐垫,价格四百左右,做工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坐起来还是比原厂坐垫能舒服不少确实加软加高了不少推荐车友在配上升高脚踏姿态可以好不少,跟原车配色还是很搭配的,最主要的的还是能增高一厘米到两厘米左右,长途跋涉的情况下屁股可以少遭点罪,有唯一的一点缺点是这个坐垫骑行一段时间后表面蒙皮会有褶皱,不过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后减震由于荷包严重不足,要不欧林斯是最好的,这个减震也是可调的,价格一千四百块左右ARASHI減震器。整根減震看不到接鐘和螺生,一体成型的质感确实很好弹簧下压了2厘米, 我170斤骑上去车子几乎没有下沉, 支撑性非常好, 跑山压弯时候寻迹性很好, 稍微改变路线也没问题, 弯中换挡也没问题, 比原厂 那软绵绵的好多了,阻尼调到11压弯啥的还是信心比以前强了不少,一共24档回弹阻尼可调,这就看自己看看调试看哪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