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真实续航大公开城市道路每天上下班,基本一个月充一次,因为之前都是去快充站应付了事,现在找到公司楼下的慢充,慢慢充吧,电池还是得爱护一下,偶尔回家跑个高速,只要不踩到140以上,续航都是实打实的七折吧,开到150打骨折了,所以没点就龟着110跑,满电追着150跑,来回470真实续航,下高速不到70这样,高速400是可以的,就是跑到后面15%电的时候会慌,后面回到家还有12%。总体算下来七折吧,高速实际显示的话300公里真实跑150这样,当然你要龟着跑会高点
#新能源亮点功能清单开了一年了,还没用过这个功能,最近几天交警天天7:30贴牌,连着贴了一个星期,已经缴纳罚款200,连着贴了三天,已老实,现在每天下班就找楼下店门口钻空子,前面几天极限位置停,从主驾窜到副驾出,有几次是不想开过去掉头,你开过去不知道这个车位就被人停了,这几天刚好位置宽敞,找个位置挺好,遥控了车停进去,一开机这个压缩机开坦克一样,然后空调制瞬间制冷,自动开双闪,先选定一个方向,画一个🙂,再画圈圈,车就开始缓慢移动,差不多碰到了也会滴滴响,听好后车身是那种立马杀停的,车身上下抖动比较厉害,敢情那种紧急刹车的赶脚,左右还没试过,主要是方便上下车,最搞笑的是我下车后准备遥控,店老板说,这里不能这样停,我这小电驴出不去,我哦了一下,掏出手机遥控了过来,他看着后震惊了一下,仅此而已,现在每天再遥控,周边的人都会偷来好奇的目光,这车可以遥控?感觉就是个大玩具车,这满满的虚荣心🌝🌝,还有代客泊车没使用过,都是自己把控,群里有几个是屁股被撞了也不知道,感觉这些智能功能只能是辅助,不能完全依靠。现在每天停车都不用看倒后镜,直接看360,辅助满满当当!
#点评我的车买车后才知道有麦佛逊悬挂和双叉臂悬挂,之前一直不理解,包括自己开了一段时间才明白,这双叉臂是赛道车专门设计的,为的就是极致的压弯而不侧倾,我还在纠结过个减速带咋那么颠,原来是野猪吃不了细糠,这根本就不是普通玩家的悬挂,实话说超车一点都不侧倾,高速120变道洒洒水,就是有些实线变过去会有点噪音,之前不小心变了一次,有点虚。话说回来,现在都是沥青路,退回10年前,这技术铁定不行,那会的马路没现在平正,还有这悬挂真心的贵,最近出的15万,带激光雷达的就是麦佛逊悬挂,而且还明码标价的告诉你就是牺牲操控,只要舒适,就是过一些坑坑洼洼的路很舒服,不会那么硬,反过来高速超车变道其实就是看麋鹿测试,只要温柔开没啥问题,现在看这价格真的超值,去年这个价位都没有500续航的纯电,还有就是后悬挂,我感觉不出来有啥特点,能这样理解,就像摩托车为了能拉货,装了两条弹簧,导致不拉货了,后排乘坐没那么软了,硬邦邦了,我的理解就是这样,下面的是Ai的解释,麦弗逊悬挂与双叉臂悬挂是汽车悬挂系统中两种经典设计,分别以舒适性和操控性见长。它们的核心差异源于结构设计,进而影响了性能表现: 一、结构差异与核心性能定位 1. 麦弗逊悬挂 • 结构:由支柱式减震器(集成弹簧)和A型下摆臂组成,结构简单紧凑。 • 舒适性体现: ◦ 轻量化:运动部件少且轻,簧下质量小,减震响应快,能高效过滤路面颠簸。 ◦ 空间优势:占用空间小,可布置更大发动机或优化车内空间,适合小型车和经济型车型。 ◦ 调校灵活:通过调整减震器行程和弹簧软硬,可平衡舒适性与基础操控需求。 • 缺点:横向刚度不足,转弯侧倾明显,刹车点头现象显著,减震器易磨损。 2. 双叉臂悬挂 • 结构:上下两根A型控制臂+减震支柱,形成多支点结构,占用空间较大。 • 操控性体现: ◦ 横向刚性高:上下控制臂协同抵消横向力,减少转弯侧倾,提升车身稳定性。 ◦ 精准定位:车轮外倾角自动调整,轮胎接地面积最大化,增强过弯抓地力。 ◦ 抗冲击能力:独立承受纵向和横向应力,耐用性优于麦弗逊。 •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大,调校难度高。 二、舒适性与操控性的具体对比 维度 麦弗逊悬挂 双叉臂悬挂 滤震能力 轻量化设计吸收细碎震动更高效 刚性结构对颠簸过滤稍弱,但支撑性强 转向响应 侧倾明显,转向反馈偏软 侧向支撑足,转向精准且路感清晰 复杂路况适应性 适合日常城市道路和低速场景 高速过弯、崎岖路面表现更稳定 应用场景 经济型轿车、SUV(如哈飞、高尔夫) 性能车、豪华车(如保时捷911、玛莎拉蒂) 三、为何说“麦弗逊重舒适,双叉臂重操控”? 1. 设计初衷: • 麦弗逊诞生于前置前驱(FF)车型需求,需兼顾空间和成本,牺牲部分刚性以换取舒适性。 • 双叉臂源自赛车领域,通过多支点结构强化机械性能,优先保障操控极限。 2. 物理特性: • 麦弗逊的支柱式减震器需同时承受多方向应力,易变形导致操控短板。 • 双叉臂的分工明确(控制臂负责横向力,减震器仅垂直减震),刚性结构更稳定。 3. 调校潜力: • 麦弗逊可通过加装横向稳定杆改善侧倾,但无法根治刚度问题。 • 双叉臂允许工程师精细调整控制臂长度和角度,平衡运动与舒适需求。 四、总结 麦弗逊悬挂以低成本、轻量化和空间优势成为经济车型的首选,其舒适性源于对路面震动的快速响应;而双叉臂悬挂凭借高刚性和精准控制,成为性能车和豪华车的标配,操控性体现在极限驾驶中的稳定性和抓地力。两者并无绝对优劣,更多是设计目标与应用场景的差异。
#点评我的车嘿,各位小伙伴!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开了一年的小趴菜的——宋L。 宋L的优点那可真是不少: 先说这外观,简直太帅了!每次看到它,我都忍不住要多瞅两眼。那流线型的车身,就像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优雅中透着一股凌厉的气势。前脸的设计特别独特,大灯组犀利又有神,仿佛能看穿一切,开着它出去,那回头率绝对杠杠的!车身侧面的线条流畅自然,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就像一条优美的弧线,动感十足,仿佛随时都能冲出去。车尾的贯穿式尾灯也很炫酷,点亮之后辨识度超高,双边共两出的排气布局,虽然电动车用不着,但看着就很运动,很有范儿。 再说说它的科技配置,那叫一个丰富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真是帮了大忙,像自适应巡航,在高速上开着的时候,它能自动跟着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我就不用一直踩着油门和刹车,轻松多了。车道保持辅助也很贴心,要是我不小心跑偏了车道,它马上就会提醒我,还能帮我把车拉回正轨,安全感满满。还有车内的智能互联系统,语音控制太好用了,我说句话就能控制车窗、空调、音乐啥的,根本不用动手去操作,既方便又安全。而且它还支持OTA升级,就像手机一样,能不断更新系统,增加新功能,让我的车一直保持新鲜感,永远不会落伍。 性能方面也没得说,电动机的动力那叫一个强劲,起步的时候那推背感,简直太刺激了!加速也特别快,在城市里超车那是轻轻松松。续航能力也还行,平时上下班、出去逛逛啥的,充一次电能跑好久,而且现在充电桩也越来越多了,充电也不算太麻烦。 内饰品质也很高,坐进去就感觉很舒服。座椅的材质特别好,软软的,坐着很舒服,而且设计得很符合人体工程学,长时间开车也不会觉得累。车内的空间也很大,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都很宽敞,一家人出去旅游啥的,坐着一点也不挤。后备箱也能装不少东西,出去玩的时候可以把各种装备都带上。 当然,宋L也有一些小缺点: 价格上呢,确实有点小贵。我对比了一下同级别其他车,它的价格稍微高了一点。虽然我知道电动车有很多优点,比如使用成本低、科技配置高啥的,但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来买车,还是有点心疼。而且电动车的保值率好像也不太高,这也让我有点犹豫。 还有就是充电的问题,虽然现在充电桩比以前多了,但有时候还是不太方便。比如去一些偏远的地方,充电桩就很难找,而且就算找到了,也可能会遇到充电桩坏了或者被别人占着的情况,这就很让人头疼。不像燃油车,到处都是加油站,加油又快又方便。 还有冬天的时候,续航会掉得比较厉害。我听别人说,低温会影响电池的性能,续航里程会减少不少。这要是在北方,冬天本来就冷,续航再缩水,那就有点麻烦了,出远门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说到这油车和电车啊,我也有不少自己的看法: 先说说使用成本。 油车主要就是烧油,油价老变,有时候涨得还挺厉害,加油就得花不少钱。而且油车还得定期保养,换机油、机滤啥的,保养费用也不低。电车呢,充电费用相对来说就便宜多了,而且保养项目少,主要就是检查检查电池啥的,能省不少钱。不过吧,电车的电池用几年之后可能得换,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厂家有质保,但还是让人有点担心。 再说说环保性能。 油车排放尾气,对环境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现在空气质量这么重要,开油车感觉有点对不起大自然。电车呢,开车的时候是不排放尾气,挺环保的。但我听说啊,如果电是靠烧煤发出来的,那其实也不算是真正的环保。不过现在不是都在发展新能源嘛,以后要是都用太阳能、风能发电,那电车就真的是环保小卫士了。 最后说说驾驶体验。 油车开起来有那种发动机的轰鸣声,还有换挡的顿挫感,有些人就喜欢这种感觉,觉得有驾驶乐趣。而且油车的动力输出比较线性,踩油门的时候能感觉到动力慢慢上来,心里有数。电车呢,开起来特别安静,电动机一启动,嗖的一下就出去了,加速特别快,那种推背感很爽。不过电车的续航和充电时间确实是个问题,要是跑长途,得提前规划好充电的地方,不然万一没电了,那就麻烦了。 总的来说,宋L是一款挺不错的车,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也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油车和电车也各有千秋,到底选哪个,还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要不是为了绿牌我还是选油车,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希望我写的这些能给你们一些参考哦!
3.92
“良好”
共177人评价
18万-25万新能源总榜
NO.51
低于50%的同价位车系
3.92
综合
4.02
内饰
3.74
配置
3.99
空间
4.52
外观
3.70
舒适性
3.72
操控
3.75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