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前言】 在西安五一车展上看见了实车,第一感觉这车很不错,从车身的比例和设计协调性方面来说表现都挺不错的。发布会上拿它和小米SU7来比较,我觉得好像定位就不太一样怎么比呢?小米SU7是年轻人的性能电跑,智己L6更适合家用一些,咱们再拉上智界S7来比比也是可以的。智界S7算是对标电跑吧!三款车各有优势,但是个人比较看好的还是智己L6,当然就看最后的定价和配置是否合理了,毕竟现在成功与否一看营销,二看产品力。 【整体感受】 外观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原创度的,虽然说还是有别的车型的影子,但是还算能接受。整体的协调度也是比较顺滑的。车尾的下滑不是很急,这样的设计对后排头部空间会很友好。做工用料方面可以说是有点儿挺实在的感觉,用料给的比较足一些。表现在第一点就是前后排的车窗玻璃都是双层夹胶的,不像某些车企给的解释是单层安全,双层不安全。这里SU7前后都是单层玻璃,后窗给了隐私玻璃。智界S7前排是双层夹胶玻璃,后排为单层玻璃。第二点就是车门的密封防尘用料上,智己L6给的是三层的密封防尘胶条,这点是很多更高级别车型上才会有的待遇,智己L6给用上了。这里SU7用的是双层的密封防尘胶条,智界S7用的是两层半密封防尘胶条。第三点就是整体的组装工艺,智己L6整体组装平整,缝隙均匀到位,有大厂的工艺感受。SU7还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的,智界S7也能做到和智己L6一样的工艺感受,这里就体现出了有底蕴的车厂优势了。这里要说一点,智己L6尾门及D柱的外蒙皮焊点没有做美缝处理,这里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果这里在精致一点儿,这工艺就真的很棒了。 【空间表现】 空间方面之前就说了,车尾的下滑不是那么的急促,所以后排头部空间有很好的保障,前排空间大家都大差不差,主要差别在于后排的头部空间,智己L6的后排头部空间能达到将近一拳的距离,这个表现非常的舒适。SU7和智界S7的后排头部空间因为电跑的造型头空间都不是很充裕,显得比较局促。腿部空间表现都还不错,就是座椅的承托感三车还是有差异的,个人觉得表现最好的是智己L6,虽然承托也不是很到位,但承托感在三车里是最好的,可以把腿往前伸一些,就能得到想要的承托感。后备箱空间深度够深,但宽度不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套后轮转向系统的存在。再有就是智己L6是个掀背造型的车,后尾箱门开口十分大,拿放物品十分的方便,但是它的D柱十分粗壮,所以开口上小下大,看着有点儿比例不对。 【车型分析】 这款车定价预售区间为23.00万元至33.00万元,高低相差了十万元,具体配置目前上不确定,从知道的信息来看,之前说的全系标配800V高压平台可能也不会普及,还有就是半固态电池可能也只有顶配车型才有。低配车型为了拉低售价,采用了400V高压平台,并使用了中创新航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能达到650公里,也算是中规中矩的低价格产品,其余的智驾系统没有因为是最低版而阉割,如果上市真是这样的话,这的车型还是很有性价比的。在上一个级别开始,就采用了800V高压平台,并使用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续航能达到770公里,这里个人认为如果除最低配车型,都是电四驱车型的话,那么这个次低配应该是全系里最值得购买的车型。当然上面说的都要看上市的价格,还有实际的配置参数。 【总结】 智己L6个人认为是一台比较适合家用的车,空间方面可以满足家里的用车需求,实用性大于玩乐属性,如果是家里唯一一台用车,也不会因为空间等方面问题失去它潜在用户。现在就看它的市场定价及配置是个什么情况了,如果定价合适、配置齐全实用,那么它的接受度应该是高于SU7和智界S7这两款车的,当然有冲击高端的车型配置,但最好有一款实惠性价比高的车型,这样更全面一点儿。还有就是半固态电池可能只会在顶配车型上出现了,这个还是大家比较期待的一个点,建议还是观察一下稳定性在出手比较好。智己L6是一款值得期待的车型。
#提车日记捷豹半年多提车日记 去年25岁时,我终于提到了心仪已久的燃油汽车,捷豹xel ,原本是在考虑野马的,到了杭州的店里销售临时加价,说好的优惠11.5 变成优惠8w,那个时候是24款野马还未发布的时候,出门我就进了捷豹4s店,原本ct5、A4、野马2.3t都在我的名单选择里,后来还是选择了心心念念的小豹子,对于品控我觉得国产后是提升了的,加95的油,后期保养感觉外面搞搞大家都差不多,无非配件贵了点,毕竟也是曾经的豪华品牌,为什么我会选择燃油汽车没选择电车呢?原因有三。 首先,捷豹是我一直喜欢的品牌,喜欢这个调调。燃油汽车的动力强劲,驾驶感受十足。虽然电动车的环保性能更好,但是在驾驶体验上,我还是更倾向于燃油汽车。每次踩下油门,都能感觉到那种强烈的推背感,内燃机的轰鸣声,让我感到非常刺激。 其次,燃油汽车的长途方便,相对续航能力强。虽然现在电动车的续航技术已经有所提升,但是相比燃油汽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电动车需要频繁充电,而燃油汽车只需要定期加油,更加方便。 最后,燃油汽车的维修保养成本低。电动车的电池寿命有限,一旦出现问题,修理费用可能会非常高。而燃油汽车的结构相对简单,维修保养成本较低。 总的来说,虽然燃油汽车在环保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考虑到其强大的动力、良好的续航能力和低维护成本,我还是选择了燃油汽车。我相信,无论是驾驶体验,还是实际使用,燃油汽车都能给我带来满意的表现。
#提车日记黑凤梨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 等车日记 从23年4月就开始关注了这台硬派方盒子越野(有图有真相)并加入了创始车主到后来的众筹,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和期待,最开始连价格都是预售,直到24年2月底才公布最终价格竟然全铝车身才10万出头,这一刻感觉所有的等待也是值得的,而且在之前的配置上又多了可以加选装包,一下子让本不富裕的家庭(因为我主要都是城市代步只想要一个越野外观的后驱车,这点icar是懂年轻人的,四驱对我来说可有可无,之前预售的二驱又太丐,有了选装包就很美滋滋,也符合#iCAR 03 玩点不一样#的slogan)这一刻选车再无不二选择,猛猛下单改配置,然后就到了兴奋的等待期,因为有加装包所以多等了几天,不加包的当时有现车,但是都等这么久了不差这几天了,不出意料一个来月就提到我的黑凤梨啦,感觉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 爱车吐槽 要吐槽的还是这个车机,年轻人的第一台老人机,要是作为油车那确实很智能化了,但是作为新能源汽车这个车机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良的,不要把8155的优势发挥成了劣势,不过好在几次ota后也增加了一些功能,但是离成为一个优秀的车机还有很长一段路,希望官方能上上心给车机系统保持一颗年轻的活力,其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内饰的可选择性和定制化的一些选择偏少,还有个吐槽的就是竟然没有蓝牙钥匙这点很诧异,虽然能APP解锁但是体验感就稍逊一筹了还得点两次一次解锁一次启动,希望尽快加上方便你我他,最后最后希望一定要把智能化刻进骨子里好吗,让年轻人也用上智能机。 🗒 真实感受 开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的这篇帖子,也是对车子有真实感受,该说不说到底是越野车虽然不是真上山下海但是开起来还是软硬适中的,不像我之前轿车过个坑洼路段有种跷跷板感觉,这个平稳性好多了,缺点就是方盒子在80码以上风噪会大点单还好在前排是双层玻璃加上开的主要是市区为主感知性不明显,其他得夸一下它的驾驶模式个性化设置动能回收有四档调节这点从油车过度过来还蛮容易上脚的,方向盘也能调节我选的舒适比较轻松,动力响应的很灵敏我调成了较慢可能刚开电车这种一下窜出去的感觉还需要适应。 📉 能耗分享 这个目前从提车到现在开了半月不到开了七百多公里只冲了一次电,主要开市区和快速路居多,我的车是两驱501长续航的实测能开400左右(8折左右估计四驱的耗电会更大点)城市开起来肯定没啥问题,高速目前听车友说5折多问题不大,但实际根据车速和空调啥的应该有所不同这个目前还没机会测试。 📸 爱车美图
提问实际续航打几折
#众测主题赛昨天有事需开车外出办理,就顺便看一下夏天空调开启对续航达成率有多少影响,下午2:30满电出发,主速度70公里左右,偶尔超车90公里。空调20度3档,音乐音量16。实际来回里程44公里左右,柏油路面,电耗里程36公里。目前来看空调对续航的影响不大,感觉可以忽略不计。上面三张图片,第一张是到目的地拍的,第二张是回到出发地拍的,第三张是来回空调音乐情况。
#懂车帝众测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了 又到了返程的时候 把果子充满电就准备出发了 每次返程都感觉跟搬家一样 后备箱塞的满满的 三个大人一个孩子 小记里程119公里,续航掉了129公里 其中高速路段大约50公里 实际续航打了93折 这个续航表现真的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