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13款汉兰达 2.7L 两驱7座探索版

外观满意,配置穷酸,空间宽敞,七座有点鸡肋,动力还行,骂驶感受一般般。
·汉兰达
外观满意,配置穷酸,空间宽敞,七座有点鸡肋,动力还行,骂驶感受一般般。
丰田的车,就代表着这是一辆无趣的车。开着它没有激情,配置也少的可怜,混动版只有省油、可靠,空间还算不错,加一次油可以跑1000公里左右,这就是一辆为懒人而生的车,不需要充电、偶尔加一次油、应该也不太需要修车!
跑烂路,内饰不知道哪里滋滋的响,配置属实有点低,就主驾驶一键升降,前排无钥匙进入,国产10来万都有了吧……动力还好,比我原来的吉利好多了😂😂😂,国道90最低跑过8个油,各种码,从来没亮过,别人的动不动就亮了,我从来没遇到过,7万多公里了,出了换机油,没出现过问题。
【空间表现】 同级别无敌的存在 【舒适性】 高速风噪有些大,底盘悬架低速舒适但过减速较差、高速侧倾较大 【动力表现】 没想到零百加速七八秒,动力够用 【最不满意】 配置较低:没有全景,没有并线辅助,平时开车不便捷;卤素车灯,没电尾门,没座椅通风……啥都没
家用神器,耐用,保养不贵,空间设计非常实用,储物空间大,座椅宽大舒适,舒适性高,高速噪音小,第三排可应急,二三盘放平纯平。最不满意,同价位配置低,日系车都这样,再一个大车难以避免的像开船
湖北群蒲公英:高速噪音小吗?
这车舒适性还算可以,全款34.3落地,买贵了不止是一点点,质量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第二排空间大,第三排就有点小了,配置低,这个价位的车,车窗自动升降,电动尾门,抬头显示都没有,气氛灯,L2也没有。
头条用户:L2现在的豪华有了
【空间表现】 小日子掏空间是高手 【舒适性】 跟操控成反比 【第三排空间】 短途没啥问题 【最不满意】 配置低到令人发指 【驾驶感受】 同级别最差 【油耗】 加92综合14左右 【亮点配置】 完全没有
【空间表现】 可以接受 【第三排空间】 只能说适合170cm以下身高的人乘坐,亲身体会 【提车价格】 30.68万,不加价 【油耗】 11.3L/100KM 【最不满意】 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都30.68万了,配置实在太低,要啥没啥。
【最不满意】 1.没有反光镜加热(上海雨水多湿气大)2.没有自动感应大灯(上海隧道不开灯扣钱扣分)3.座椅包裹性太差,座椅短,拖不住腿部,座椅有空隙但无通风设施进水难以烘干4.后备箱倾斜太大,滑到后备箱门处,一开门容易掉出去5.费油动力差就是听个响儿6.用我两年换了两个汉兰达,小屏幕时看人家大屏幕真好,换了大屏幕发现一点用处没有,车机和手机连接不通畅,倒车时音乐停止,usb快充和很多手机协议不通畅,断断续续无法使用,4s店说是我手机不支持
一生万像:应该买新款,这些基本都有!
全新一代汉兰达是它的第四代产品,其实它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在海外上市,国内消费者这一年来还是只能老老实实买老款车型,直到今年的上海车展它才姗姗来迟。 相信每个人都很好奇,经历了大换血的汉兰达到底还值不值得买呢?它还能否继续保持老款的热度呢?带着粉丝和网友们的问题,上海车展和南京车展上,我都着重把目标放在了全新汉兰达身上。 【外观和设计升级】 现款最大的问题就是设计,可以说过时了整整一个世代,所以很多人说汉兰达是老人车。全新一代汉兰达在设计上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前脸采用了丰田最新的设计元素,所以乍一看很像RAV4,不过没有RAV4那么凶悍。内饰的话第一眼看上去不说有多惊艳,但好歹是和时代同步了,液晶仪表也用上了,中控触控屏也用上了,仪表台的造型也变得更加立体,出现了更多的面积的软包。 【配置升级】 现款汉兰达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配置落后,现在都2021年了,在经历了几次中期改款后30多万的车还是只给你卤素大灯,配置也是低得可怜,而全新一代汉兰达则是一次性地都给查漏补缺了。 汉兰达算是借着这次换代的机会暂时补缺了设计和配置上的短板,但如果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倒也谈不上,就比如内饰虽然多了一分现代感,可是格局和现款几乎一模一样,同样的仪表下方长长的开放式储物槽,同样的横置Y字型的轮廓,只不过是从平面拉伸成了立体。可以这么说,四代汉兰达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一次例行性升级,如果和自己的老款相比是提升不少,但如果放在同级别竞对车型里,任然谈不上占优势。 【现款亮点是否被继承】 原先汉兰达的外观给人的感觉就是霸气,虽说只属于SUV车型,但开出去的气势不比很多硬派越野弱。全新一代汉兰达虽然尺寸有所提升,但气势明显弱了很多,轮廓更加柔和,A柱也改成了黑色隐藏式,制造出悬浮车顶的效果。车窗后部逐渐收窄,让车身的视觉效果更加修长。后档玻璃倾斜角度被加大,尾翼造型更加立体,尾灯变得更加细长。整辆车的外观气质已经完全改变,看上去儒雅有余,但霸气不足,只剩下引擎盖和侧身高高隆起的筋线还在低调地秀着肌肉,相信这种气质上的变化会损失掉一部分用户,但同时也会吸引到另一部分新用户。 现款汉兰达的轴距尺寸在同级别里并不突出,但丰田是个空间管理大师,把空间利用率做到了极致,所以很多人都感觉汉兰达不管是乘坐空间还是储物空间都不错。全新一代汉兰达完美地继承了现款的这个优点,车内各种储物格随处可见,又宽又深,中央通道扶手箱大到可以放下一个包。因为海外版是有8座233的布局,国内变成了232,但其实唯一的区别也只是把第三排拿掉了一个头枕而已,所以第三排名义上是两座,实际上原本就是按照三个人的标准设计的,空间虽然没法和第二排比,但调整到二三排都不难受的状态并不难。最可贵的是,在满载情况下,它任然有一个不小的后备箱容量。之所以能实现这个空间表现,主要还是得益于它的短前悬和长后悬特性,这是从现款汉兰达延续下来的。 【动态评测还需时间】 很遗憾车展上没有机会试驾,但值得一注意的是它这次的动力配置,采用了2.5L混动系统,对于这套系统应该大家不会陌生了,之前已经在TNGA架构下的亚洲龙、凯美瑞、荣放等车型上陆续出现,并伴随E-four四驱系统,但不同的是汉兰达和海外保持了一致,使用的是高功率版本,发动机和电机的功率更大,所以系统综合总功率超越了现款2.0T的发动机,比大众EA888 2.0T也要更强,理论上燃油经济性、动力表现和四驱性能都应该比现款提升一个档次,但实际驾驶体验还要等到有试驾车了才好说。 第四代汉兰达在现款基础上,对缺点进行了例行性的查漏补缺,外观气质变化较大,但是空间表现很完美地延续了现款优势,动力配置则是顺应时代潮流,用上了混动技术。就这些方面来看,它的产品力应该不算低,如果驾乘品质和产品稳定性可以保持原有水平,定价也在合理范围内,那么应该是一台值得买的车,但是在当下百花齐放的车市上,汉兰达的亮点似乎乏善可陈,创作过去的辉煌似乎已经不再可能。作为一款中档合资车,更适合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考虑全家出行时购买。
达文西de手电筒:买汉兰达的人,看中的就是皮实耐用,就看新款能不能延续口碑了
【最满意】最满意的是动力,这套2.5L混动最大功率249马力,比上一代的2.0T动力更强了。并且有了电机的加持,响应速度也更快。油耗方面,比同级搭载2.0T动力的车型有明显优势。 【最不满意】最不满意的就是车型设置不合理,买这款车的人大部分都有7座需求,而7座的最低配车型配置又过分的低,而如果想买一款7座、配置又比较说的过去的版本,价格就至少要来到31.88万了。 【驾驶感受】驾驶感受上还是比较有惊喜的,这样的大块头一般是谈不上什么操控的,但是全新汉兰达的操控极限还是比较高的。TNGA架构采用了低重心设计,再加上其底盘的调校也对车身俯仰和侧倾控制的比较好,高速行驶时,对路面也有不错的贴服性。 当然了,这些都是跟同级的其它大块头相比的结果,并不是说它的操控可以和轿车相提并论。
心中的凌志:你去冲个坡试试
2023款丰田汉兰达双擎维持了老款车型的售价,新增了一套酷黑骑士外观套件,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都有所变化,代号A25D的2.5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从192降低到189马力,峰值扭矩从238Nm降低到236Nm,4.965米的车长和2.85米的轴距都没有变化,这样的尺寸放置3排座椅稍显局促,第三排用于应急尚可,悬挂方面汉兰达双擎采用前麦弗逊后三横一纵E型多连杆设计,与卡罗拉等A级车相同的结构,乘坐舒适度达标,但高速过弯侧倾明显,对于1.9吨的SUV来说,没有上控制臂的前悬挂支撑度有限。精英版的乘坐配置较低,比如配备织物座椅,没有天窗、主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腰部支撑调节,也没有座椅加热通风功能,这在接近30万的SUV上本应属于标配,8英寸的中央显示屏标配苹果Carplay、华为HIcar和百度Carlife互联,但缺乏OTA升级等。
2021年元月份定的车,5月份平价提车,车的外观非常霸气又耐看,个人非常喜欢。配置有点低,自己网上买的360倒车影像和行车记录仪,内饰中规中矩。当时买这车看重的就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日本原装进口,已经行驶2100多公里了,没有任何问题。起步稍微有点肉,速度上到40迈以上动力是比较猛的。希望我的大汉能陪我十年以上吧
目前在售的汉兰达只有2.0T一款动力,虽然马力不及3.5版本,但扭矩更大,能提供更宽广的扭矩平台也是涡轮增压的优势。那么这些车型应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说四驱和两驱的选择,站长看来,以汉兰达的定位,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四驱版都不是必要选项。虽然老汉看上去高大威猛,俨然一副和老大哥霸道陆巡比肩的架势,但毕竟这套适时四驱系统无法进行高强度锁止,脱困性能十分有限。有固然锦上添花,没有也没多大影响。 接下来看看低配。不好意思,神车就是神车,其他品牌的入门配置或许都有些亮点,但汉兰达的低配可就真的是丐中丐版本。虽然安全配置全系统一,但最低配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舒适性配置,哪怕连自动空调都不能提供,着实不应该。而如果想要最为有价值的7座版本,还需要加9千大元,真有你的,丰田君。所以经销商干脆就不推荐该版本,几家合作经销商都说,不知多久没有见过这个配置了。 而高配置的两个版本都是站长推荐的车型。想要最大限度的性价比则可以选择两驱的豪华版,这个版本在舒适性配置上都已经比较齐全,对于四驱没有执念的买家,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另外,这次站长更为罕有的推荐高配的四驱骑士版,多出来的四驱和LED大灯都对得起那部分的加价。
“神车”汉兰达产品力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短板,2.0T 6AT的组合兼顾动力和油耗,能够勉强乘坐7个乘客的7座布局和超高的保值率经济性,让它“一车难求”。当然,车无完车,平庸的内饰设计和较低的配置是其身上的缺点。
【购车经历】 因家里有一辆电车本次只考虑纯油车型。预算裸车20以内,只选德系美系与国产。8月初开始看车,当时试驾了A4L,CT5,途观lpro也分别问了后期维护与保养情况综合考虑下来还是选择实用性更佳的途观lpro。 通过对比本市几家4S店,在没有高息高反停掉后价格相差不是太大,也没过多考虑直奔主题谈了6次保养与车膜其他就没啥了。 【提车价格】 车子是老婆开所以选了白色,7月30日订车等了半个月8月中旬才拿到车。最终价格裸车19.58万加保险6300加购置税1.73万上牌500元,全款买的没有其他费用了。 【外观】 对于外观老婆一眼看上了,不吹不黑的说整体年轻化的设计确实挺不错。虽然算不上惊艳但是对于纯油车来说已经算比较耐看的类型。对于女生来说就是稍微车型大了点停车不太方便。 【空间表现】 既然到中型SUV空间方面自然不用过多担心,一家四口出门旅游啥的绝对够用了。另外后备箱空间也有470L足够放下几个行李箱啥的。 【动力表现】 我开习惯电车来说动力表现算是很不错的。百公里加速都有7S多对家用车来说已经算很给力了只要你舍得给油动力完全不用担心。双离合变速箱低速顿挫感依然纯在,但是好在换挡速度还是挺快的当然不能跟电车比。 【油耗】 买来才开几百公里而已油耗目前没有太大参考价值,表现综合油耗10.2左右也算合理范围之内吧,毕竟2.0T的发动机那么大的车油耗少不了多少的! 【最不满意】 第一个不满意的就是360全景影像确实清晰度不够,好像回到诺基亚时代去了。都25年了再说价格都20几万了你个大众上点心吧本来不值钱的的配置既然给了稍微用点心不好吗! 第二个就是车机系统,好多设置不能自保持。体验感上大大折扣,比如说模式选择等功能二次启动又回到原始转态。这些细节不知道后期能不能OTA解决一下。 【服务体验】 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最后分享几个大众车的老大难问题。第一个就是天窗漏水问题建议大家2-3年后找个店把排水管换换一下以防万一。还有就是如果经常性市区低速行驶颗粒扑捉器是有堵的风险建议每隔几个月跑一跑高速就能解决问题。
2012款黑内黑外八代雅阁2.4se开了12年零4个月,没有小毛病,正好今年冠道优惠大,就买了,其实2017年刚出来的时候就试驾过,老婆说太大,不会开,就给她买了一个起亚小车,本田一如既往的好开,看中冠道的隔音滤震空间,用料能感受到好的东西都给他了,4s店没有高配,周边问了也没有,选择1.5T因为发动机变速箱都是自己的,我也不喜欢开赛车,坐车舒服最重要,右后视镜摄像头像素不是太高,然后就是没有氛围灯,电尾,前雷达,音响听说12个有几个是空的,但是音响效果还是不错的,之前雅阁也是音响好,我开车喜欢听歌,所以这个必须好,还有就是本田这个级别日系要么没他好开,要么没他好看,要么没他舒适空间大,希望本田把更多的好车引进来吧,丰田卖的好的原因其实就是产品多,营销做得好,一日本田,终生本田。最后说说价格,裸车优惠6.6,贷款12年利息3万,不过两年可以提前还,还有一万省补。购置税1.68W保险5k3
买它就是冲着他的安全和三电,还有五年免息以及车企比较实在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套路,至于外观内饰配置智能化舒适性跟国产新能源简直不能比,自取其辱。 【最满意】除了安全省心,空间算是为数不多比较满意的地方吧,之前开4肉的时候后备箱放了一堆东西,一直感觉挺乱的,现在这个Y可以把这些东西都放在前背箱和后备箱下层,尾箱里基本就空了,看起来干净整洁多了?所以空间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不满意】 几乎没有物理按键是我最不满意的,开惯了油车,一直喜欢油车上物理机械按键的感觉,大部分功能基本可以盲操,驾驶时操作起来不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实在是不习惯在大屏上操作,没法盲操不说,看着屏幕操作都半天找不到地方或者容易搞错,特别是挂挡和调空调,屏幕换档和屏幕调空调的温度风速简直反人类,实在受不了,所以自己加装了一套物理按键,可以按键挂挡和旋钮调空调,顺手多了,不过还是最喜欢大奥迪的飞机档把。 【购车经历】 因为有瓦罐情怀,之前和老婆二人世界开的是一辆A4 allroad的油车,所以空间根本不觉得是个问题,但去年年底生娃后丈母娘过来帮忙带娃,后排用起来了才发现4肉的后排是真的小,大点的安全座椅都放不下,按我习惯的驾驶位调好主驾座椅主驾后排都不太好坐人了,所以考虑买辆大点的SUV电车。因为算是一个米粉,所以一直等到小米yu 7发布的时候也试着预订了,结果一看提车时间44-48周就果断放弃了,转头就定了这辆Y,之前逛商场的时候已经静态体验过空间了,所以都没试驾就定了,为了家人的安全其他国产的电车确实不太放心。 【提车价格】 31.55W五年免息,8000油漆补贴所以选了个白色,特斯拉都是全国一个价这点也是比较好的,都是直营,没传统车企4S店那么多弯弯绕绕不用浪费口水和精力到处比价和讨价还价。 【空间表现】 这个看我上面说的最满意的点就好了,除了手套箱是真的小太鸡肋以外,其他的储物空间很丰富也都够大,非常之够用,比我的4肉好太多了。 【续航能耗】 第一次把纯电车当日常用车,目前也没开多少公里,所以不太好评价续航,但毕竟刚从油车转过来已经有严重的充电焦虑了,总是不自觉的想充电的事,充满电开亏电怕损伤电池,不充满也不开到低于20%有感觉行驶里程太少不放心,因为我上班在异地单程有100多公里,家里又没买车位,租的车位又不敢装充电桩,买个车位小区车位打包卖给第三方现在第三方破产倒闭了,想买都买不到了也是无语?好在单位里可以免费充电,算是一种补偿了。 【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 电车嘛,智能化这块比起油车肯定好不少的,所以我觉得很不错了,但是要真跟国产新能源品牌比起来那真的有点不够看了,FSD要价6.4W买不起,语音控制也聊胜于无,摄像头是够了但是却没有流行的全景显示模式也是奇怪,车载导航是百度,但我习惯用高德,不知道啥时候能支持自由切换, 冰箱彩电也确实没有的,不过我自己加装了个后尾箱侧边冰箱,虽然不大但是也够用了。其他的也都还行吧,总比我的4肉好太多了? 【驾驶感受】 聊驾驶感受就一个字“硬”: 一是底盘悬架硬,过减震带和沟沟坎坎很颠,说是为了操控牺牲了舒适性但它的操控和舒适性都比我的4肉差啊,估计是因为它是SUV的缘故吧,我很少开SUV,有点不太习惯。 二是座椅硬,我第一辆车是日产大沙发,第二辆是奥迪,座椅都很舒服,经常长途开四五个小时都不觉得累,但这个车提回来后连续开不到一个小时就腰疼了,硬邦邦非常之不舒服,绝对差评,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改善下。 第三个就是刹车硬,刹车比我之前开过的所有车都要硬,不太习惯,只能慢慢适应了。 最后就是方向盘硬,方向盘比我之前开过的所有车都要重一点,害得我现在都不太敢单手操作掉头和停车入库等,希望以后也能适应吧。 另外就是转弯半径比较大,以前一把能掉头的小路现在都要两把。 其他方面就都是好的了,方向盘指向精准指哪打哪,电门和刹车都没有虚位,随踩随有,车身也比较稳,转弯侧倾小,很有安全感,比我开过的其他油车的SUV都要好。 【充电时间】 比国产电车动不动800V1000V平台比起来肯定完败根本没得比,不过家里还有个油车,真要遇到比较急的事或者很远的长途要开车可以开油车,所以这点不算个大问题。 【维修成本】 还没维修过还不知道,不过我买了4年延保,日常事故也有车险,所以这方面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吧,但油费和保养费跟油车比几乎可以忽略了,何况我单位里还能免费充电。
【购车经历】我的购车经历,有点小曲折。24年4月份开始陆续看车,当时就只考虑新能源。因为家里当时已经有2台新能源车,一辆是23年买的哪吒(父母买菜代步接娃用),另一辆是老婆开了3年的五菱mini,都是低端车。对于电车还算是比较了解,还有一台我自己开了近10年的油车(雪佛兰)。5月份的时候,我想正式进行置换并且买一台好车,但最后自己没换成,给老婆换了一个小鹏P7i,全部落地大概20万左右,性价比还可以,平时我也会开,但开得少。 到了6月份,想着“早买早享受”,然后还有返息免息政策,所以自己的买车计划就提前了。在此期间,看了很多车子。从海选——淘汰赛——半决赛——决赛,可谓是把新能源都了解了个遍,也给正在选车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1、蔚来ET5T:蔚来的品牌格调不错,服务也不错,换电模式方便,还有其他权益,其实非常诱人。不用担心电池衰减。但蔚来的这款车,是旅行版的车型,帅是真的帅,续航比较差,价格也比较高,电池买断29.8万起,如果租电是22.8万起。然后这个车子的座椅比较高,坐姿不是特别舒服。反正优点一堆,缺点也不少。 2、小鹏G9:G9是一款好车,性价比很高。570Max版本,26.99万起,加上置换,加上复购等权益,估计在25万左右就能拿下,落地差不多26万左右。800伏的架构,还有国内领先的智驾,内饰也算得上好看,其实性价比真不错。 3、问界2024款新M5 EV(纯电版):问界的车,背景和强项不用多说。 在县城的商场里面,也试乘试驾过,感觉不错。在心里也种了草。有优点也有缺点。 4、极氪001:家里亲戚买了一个24款001,配置和内饰,确实很好,机械素质也很顶,但就是车机流畅度不够,智驾拉跨,曾经也一度想买个001,但觉得和亲人买一样的,有点跟风,犹豫要不要的问题。 5、小米SU7:SU7当然是一个热度车,车子很不错,外形很帅,但奈何交付周期太长太长,现在下定,都要过年才能开上,实在等不起。 决赛圈:6月23日,都要下定蔚来ET5T了,但阴差阳错的和朋友去了商场吃午饭,结果又去看了问界M5,然后选配权益,现金减免,还有贷款免息政策一了解,发现也很不错。然后就一家人重新商量了一下。最终一致觉得,家里要买一个SUV的车型,方便一家人出行,空间要稍微大一点。然后问界的智驾又很喜欢,内饰比较豪华有质感,该有的配置都有,最终就定下来问界M5纯电版。 【最满意】 1、内饰:有质感,纳帕皮包裹,很亲肤,摸起来手感好。座椅也非常饱满,支撑性很足,开车的时候,屁股和腿部很舒服。氛围灯很好看,中控台上的那个什么施罗德散色体,也非常好看。 2、底盘:虽然说没有什么图灵底盘,但M5的底盘用料是不错的,高强度的钢和铝合金,悬挂也调校的很不错,反正我开的时候,过颠簸路段,不是很软,也不是特别硬,感觉刚刚好,震动不强,但有感觉,过滤得很干脆。 3、外观:保时捷的外观,哈哈,很多人黑,但我觉得好的设计,有很多相同之处,哪怕抄袭或借鉴,也没什么,只要自己喜欢就行,毕竟这个车子还是有自己的内涵在的,而不是像以前众泰那样,只学外形,里面没内涵。尾巴的车灯造型,很好看,侧面也不错。唯一让我感觉很一般的是车头的大灯部分,感觉缺少一些特色。黑武士蛮帅,哈哈! 4、空间:中型SUV,轴距2880,很多人说M5的后排小,但我觉得要根据家人的体型和实际需求来定。我家人身高都不高,男170左右,女160左右,也不是特别胖,在前排2个人正常乘坐下,后排坐3个大人,也很宽裕。家里人都说比其他2个车要好很多,舒服多了。如果等天气凉快一点,把厂家送的手动遮阳帘去掉,内部空间就会显得更大了,视野也好很多。 5、智驾:从杭州提车回来,就马上开启快速路和高速路的智驾领航辅助,一开始还比较担心,但是开了几公里后,发现变道超车都很好,丝滑可能算不上,但至少不担心翻车,旁边有大车的时候,要稍微注意下。刚提车一周,还没有买高阶包,但已经推送给我了。我是6月份下定的,智驾还是6000元的优惠,现在要一万了。感觉这车,智驾肯定要买,哪怕省吃俭用一点,没有智驾就没灵魂似的。 【续航】充满表显CLTC续航602公里,但这个肯定不准,我一般用综合续航(就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来换算剩余电量可行驶里程数)。满电情况下表显综合续航是520公里左右,还是能接受的。目前开了500公里左右,高速有300公里,城区200公里,平均电耗在17.5左右,最低开过16,最高开过21,感觉和驾驶习惯、驾驶模式等都有关系,加上最近天气炎热,都是22度空调3档风,能耗高一点也正常。这一点,目前还算满意,没有特别拉跨,网上一些人说纯电版高速只能开到200多公里,我感觉肯定不止,充满电跑高速,车里3个人,跑个400公里,应该是可以的。 【保养】提车后马上搞了车衣,还有很多配件,下次再分享给大家吧。
人生中第一辆车,首选说一下感言,感谢自己的父母,感谢母亲对于我买车的支持,作为一名95后工作才起步不久,买一辆车其实还是蛮有压力的,我妈非常支持,表示愿意资助!也感谢我的父亲,从我拿到驾驶证那一刻起,就开始对我分享自己大半辈子的驾驶经验,教会我如何安全驾驶,讲解一些技巧和自己很容易忽视的细节,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也感谢我的哥们让我在买车这条路上没有走太多的弯路。 第二就再说说我为什么选这辆车吧,因为自己工作( 不在城市里工作,路况复杂)和家人们要求大一点的车,所以对车首要的要求就是通过性和空间。一下就确定了SUV,然后这个价位选择也就那么几个,范围一下就缩小了,确定了在途观、荣放4、昂科威这三个里面选择,我爸有一辆CRV所以就不考虑了,我经常也在开这一辆车,说实话,我对这辆车的体验非常好,开了6年多,几乎没什么故障,而且驾驶起来也还不错。荣放4去看了感觉太简约了,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昂科威我很早就有关注,我有朋友也买过这部车,给我的感觉就是油耗太高,空间稍有不足,而且关注这么多年,没有太多的更新,所以后期我也没有选择他,最后我还是选择了途观L,各方面都很达到我预期的车。好了该聊聊我的驾驶体验了。 [外观] 2021 款的R-line外型,整车的包围,没得说,真的好看。 [内饰]电子仪表盘,大尺寸的中控屏,皮座椅,赛车方向盘,大气的换挡杆,氛围灯(只有一种颜色而且不是很亮,稍微有点遗憾)但都很满足我的胃口。 [配置]配置也很丰富,市面上主流的配置都有了,说几个自己比较实用的,carplay (放音乐,导航,打电话都很实用,可惜就是不支持无线连接,必须插上数据线), 转向灯光辅助,定速巡航( 高速上超级好用,省油,如果能升级成自适应巡航就更好了,哈哈哈稍微贪心一下),还有安全配置,前排的安全气囊配备的都很齐全,之前途观口碑不好,就是碰撞试验太差,现在看来稍微安心一些,其余配置就不赘述了,网上都介绍得很齐全,肯定日常生活够用。 [空间]大,就是大,坐上车的朋友都说很宽敞,这就够了。让我稍微不满意的就是后排中间有凸起,坐中间有点难受。 [操控]直线行驶很稳,过狭窄路况转向感很好,关于双离合,就像网上说的,在低速行驶时1、2档的切换上,确实顿挫特别明显,体验极差,还好我现在不怎么在城市行驶。 [动力]动力还可以,油耗表现不错,城市里边不考虑激烈驾驶就8~ 9吧,高速最低时候能跑到5.5。新车我不太敢踩地板油,所以具体加速的感觉如何还不太清楚,等第一次保养之后再说吧。 [舒适型]满意,对于SUV不能要求太多。哈哈哈哈。 就说到这里,这是我真正意义上人生第一辆车,对车的了解还是不太够,第一次发言完全就是凭着自己很主观的感觉,各位大佬多多指教。最后放几张图,请各位欣赏。希望自己的感受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