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1款大众CC 380TSI 夺目版

大众CC一直被誉为最美大众,低趴的车身是它的亮点之一。该车也是这个价位唯一一款无门框合资轿跑,由于无门框的设计,行驶中车内的隔音效果较差。
大众CC一直被誉为最美大众,低趴的车身是它的亮点之一。该车也是这个价位唯一一款无门框合资轿跑,由于无门框的设计,行驶中车内的隔音效果较差。
不可否认,CC外形是其最卖点,溜背式外形极为动感,掀背式尾门 无框车门同级少有,对年轻朋友有很大吸引力。 2.0T 7速双离合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传递效果很高,家用的话动力是有些过剩的,同时它整个调校也偏轻松,油门影响积极,降挡快都是这套动力总成的特点。 尽管是溜背式设计,但是空间并不算小,应该说中规中矩的表现,唯一吐槽点就是如此年轻化的车型内饰设计的太过于沉稳中庸。 总结来看,CC外形和动力是最大优势,空间正常表现,内饰设计有些偏老气。
被誉为最美大众的大众CC,全新换代卷土重来。大众CC的主要目标为年轻、时尚、活力、崇尚自由的群体。外观有三处亮点,波光粼粼的镀铬中网、修长优美的车尾、个性自由的无框车门,20万区间轿车里日系、美系、德系以及自主品牌车型中,大众CC都算是特立独行的存在。 中控采用新的设计语言,扁平数字化车标,新样式方向盘,总体来说比上代更年轻新颖,但依然摆脱不了“大众”在消费者印象里中规中矩的影子。 座椅舒适性和包裹性是值得表扬,翻毛皮椅面材质提升档次感。空间乘坐也完全没问题,毕竟中型车尺寸在这摆着。 动力提供2.0T 186马力低功率和220马力高功率匹配7挡双离合,这样的组合在大众集团使用的非常频繁,无论选哪个都有动力澎湃的感受。车型上,有三厢和猎装两种,个人推荐就买2021款 380TSI 夺目版,在国内市场猎装车型过于小众,跨界造型的黑塑料轮眉不好看,三厢轿跑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小猪吃酸奶:cc外观漂亮,内饰就,
1、高功率的EA888在动力响应、爆发力上表现的非常好;匹配的双离合变速器以效率性为主;日常驾驶中低速平顺性有所欠缺,但激烈驾驶时响应比较迅捷、到位。 2、人车沟通和路面回馈,让人感觉底盘非常紧致、极其Q弹;在弯道中极限较高、支撑性非常好;日常对路面大小震动处理都比较到位;因为太Q弹,会让人觉得日常代步悬挂有些硬。 3、中度、激烈驾驶整车前后动态非常均衡。 4、日常噪音隔绝静谧性同类产品里中等偏下。(毕竟无边框车门帅就够了)中控屏幕的位置应该往高放,而不是让驾驶员使用时低头。 5、机械素质、驾驶感受、操控,表现的都非常运动。外观也长得很年轻,你开CC去赛道活动人就不用但是世人的看法,大家会觉得你撩20出头的妹,不会觉得你找阿姨坑低保买的迈腾。 6、CC比顶配迈腾划算点,性价比高点。
新款大众CC的外观实在太好看了,年轻时尚又很运动,主要这个价位还有无框车门,爆赞!空间的话稍微有些狭小了,而且顶很低,一米八身高的人坐在里面就顶脑袋了,舒适性还是不错的,座椅软硬适中。内饰一般般,大众家族式设计,大中控屏小氛围灯,朴实无华。操控良好,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配置也算是同级别中较为齐全的了,能选装哈曼卡顿的音响是真不错的。作为轿跑车型,CC的动力真的很一般,2.0T的发动机加速并不是很快,而且双离合的变速箱加速时有明显顿挫感,并且悬架也比较硬,过减速带很难受。总体来说,外观很吸引当下年轻的审美,至于操控并不建议家庭使用。
区别去大众其他车型,大众CC车型在外观方面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拥有更加犀利的车身线条,无论是贯通式的车身侧面,腰线还是最新样式的前机器盖引擎线条看上去都更加的个性与时尚,再加上无款车门和溜背设计,“最美大众”当然是实至名归,动力方面,搭载了第三代EA888 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220Ps,最大扭矩350N·m,与之匹配的是一款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调校的感觉还是很平顺的,不管是在低速行驶,还是在高速超车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那种拖泥带水的感觉,缺点是在城市拥堵路段会出现轻微顿挫感。当然,目前销量不好的原因一方面这个价位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太多,另一方面,对于大众自身来说,指导价26.79万确实比较贵,即使加上终端优惠,落地价格也有25万,远超消费者心理预期。
大众CC无疑是一汽-大众的旗舰车型,而新推的CC猎装版车型,则进一步拓展了细分市场,树立了同级标杆。2021款CC一共准备了7款车型,售价从24.99到29.99万,当然最值得购买的,当属轿跑车专属版,发动机就换成了EA888高功率版,有了220马力的动力输出,ACC自适应巡航,有了膝部气囊、主动安全系统也配上了,还加上了通风加热座椅和后排隐私玻璃。对于一汽大众来说,新款CC的意义绝不是一台好看的轿跑或是旅行车那么简单,众所周知在这个细分市场CC根本就没有对手,这次的增配、降价、乃至引进独一无二的猎装版都是一汽大众对新市场的探索。
外观设计上没话说内饰中规中矩,动力响应速度还可以,有个问题刚启动车子的时候用手去动下中控屏幕会卡死或者用点劲点返回键也会,然后过个十几秒会自动重启
客户的这台大众CC搭载了一台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能输出220匹马力,35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种动力储备对于日常的使用完全够用。 客户这台车遇到了变速箱异响问题,而且异响声音越来越大,经过试驾发现在4挡降3挡、3挡降2挡、2挡降1挡的时候声音最明显,经过反复的检查,最终确认这台大众CC遇到了变速箱的机电单元的问题,我们为客户更换了机电单元后, 再次试车,变速箱降到正常没有异响,问题得到了解决。 底盘方面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的形式,整体调教偏硬,支撑性很好,在过弯时都避震支撑的很到位,符合轿跑的定位。在经过颠簸路段时,由于悬挂偏硬的调教,所以车内的路感就过于丰富了。 内饰方面还是一贯的大众家族设计,中控采用了钢琴烤漆工艺,在视觉上提高了档次感。乘坐空间方面由于是轿跑的流线型设计,无框车门在个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噪音大,密封性差的弊端。后排乘坐的头部空间也会受影响,但是腿部空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根据大众CC的官方保养手册规定,厂家提供5000公里首保的免费服务,后期小保养的周期为10000公里,主要的保养项目是更换机油机滤的加上工时费的成本在800元左右。大保养的区间为六万公里,除了常规保养的更换机油机滤外,还要更换变速箱油,刹车油,和火花塞,进气空滤,空调滤芯等为总保养费用为4000元左右。 大众CC的外观很个性,在加上无框车门,富有运动气息,符合年轻人买车的定位。
用户1305141173620:无边框车门出问题的情况多吗
1. CC家族从当初的轿跑车发展到现在又增添了猎装版的车型,两者都有极具个性的外观。这款车全系都使用的是第三代EA888的2.0T发动机,分为高低两种功率,低功率版本马力有186匹,高功率的版本马力有220匹,搭配的都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2. 这款车的外观足以用惊艳来形容,也绝对是大众在售的车型中最具个性的一款。整车流线型很好,而且四门都是无框的设计,外加后备箱也是掀背的设计,单凭这两点就能够捕获小姐姐的芳心。中网的线条与日行灯连贯成一条线,让你在它身上丝毫看不到大众套娃的痕迹。比较值得一一提的就是这一代CC在后排的头部空间方面是做了提升的,在保证车身溜背造型的基础上头部空间要比老款好了不少。 3. 在保养方面,这款车的首保时间是提车6个月或5000公里的时候进行,具体的项目就是做一些常规性的检测还有更换一下机油和机滤,4S店的报价在850元左右,保养间隔除第二次保养是要求在首保过后5000公里的时候进行外,之后都是每10000公里进行一次。大保养价格在1500元左右。这款车建议使用5W-30的全合成机油,涡轮增压的发动机还是建议定时保养的。 4. CC出现过的问题主要是天窗异响,像这种全景天窗如果你日常走得路况不是很好的话,时间一久就比较容易出现异响。至于CC的天窗异响也是很好解决的,只需要自行购买一段胶条垫在天窗的开合处就能完美解决了,成本也就只有几块钱。 5. 这款车就是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而且新款的猎装版车型实车是非常帅的,建议准备购买CC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猎装版,不仅外观更加的骚气,还能拥有一个更加实用的后备箱,何乐而不为呢。
Greyblast:机油盖上写的0W-20
首先 作为一个23岁的刚毕业大学生,这个车是跟父亲很早就开始谈的,在诸多条件都完成后,他将这个车全款送给了我。 本来在十月份准备提20款 , 结果说21款马上上市,心急就直接去了当地的大众4s店当了市场专员,通过一个月积累的人脉最终以4s店内部渠道提前将这辆车在市场价还没出来直接拿到手里了哈哈。我是12月1号拿到的车,付了30w到时候多退少补 外表,无敌,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操控,大众的祖传变速箱问题,懂得都懂,但是这个车的动力绝对是个惊喜,特别是开了运动模式后的提速,跟a4四驱飚过,不落下风。 内饰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喜欢简单一点然后自己装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底盘是一个硬伤,减震真的是把路况完美的体现在你的腿下😂,还好,平时市区的路挺好走的。 空间,另一个惊喜之处,很多人都说空间不行,我建议去4s店自己坐一下就都懂了,1米9(我没让这么高的人坐过)以下,绝对够用。 这个车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开出去以后大家都会多瞅两眼,包括我本人😂,每次停好之后都像给他拍个照片,太符合我的审美了,流线型的车身,对比过a5,真的是这个更好看(吐槽一下a5 不喜勿喷) 至少目前为止,懂车的都会想开一下我的车,不懂的也知道他就是个破大众,也符合我目前一文不值的身份,美至惊鸿足以。
愤青小二:车搁一边,我就羡慕你有个好爹……
僧抠月下门:cc落地要这么高?
用户7585529830353:正在纠结是订330上市特别版还是380夺目
大学应届毕业 找好了实习确定了职业方向 (主要是自己能养得起自己还有车了) 然后老爹满足了我的大学的梦想 拥有一辆cc 作为颜狗,cc的大溜背、无框门、19寸轮毂、还有最帅R杠简直杀我(虽然这一代R杠没有上一代好看) 内饰用爱包容 略 空间完全够用,本人181 两个字:充裕 油耗上下班通勤11个左右,高架跟老妈学的省油脚能踩到6.1 关于外观:平常停在小区回头率就蛮高了 然后周末开回去了一趟学校,回头率拉满,印象深的有次一个小姐姐盯着看 关于动力:还在磨合期,没踩超2000转过,但想来220匹的马力,红绿灯前还是能蹦个市面上大多数车的 关于改装:素车就很美,小改不过分 最后,多多指教噢小c
断水流大师兄HJY:夺目版?还是耀目版?轮毂能选装上一款的黄金海岸轮毂吗
用户8586056588889:车头发动机盖,那条线总感觉像裂开的一样
一秋俺:落地多少钱
19年买的第一辆车,很多人推荐我加钱买新三系,但从18年开始我就看上了这个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嘛,毕竟我是给自己买车,目前已经跑了有一万一左右,因为是第一辆车,什么变速箱顿挫,什么动力太肉,什么烧机油我也搞不明白,但用到现在也发现每次提速的时候确实会有的停顿感,没有随叫随来的感觉,动力方面我觉得还行,本身没有太强的超车欲望!
用户3771687523970:?
WarmChord:这踏马的是2020款吧
超级电影院:落地多少?
【外观】:运动又不夸张,回头率挺高 星夜版的外观算是A4L里的“运动担当”,但不是那种张牙舞爪的风格,属于“低调里藏着小心机”。前脸蜂窝状的中网像给车加了个“运动套件”,金属质感的边框一衬,比普通版更有精神气;LED日行灯是奥迪标志性的“镰刀状”,白天亮着特别显眼,晚上开大灯时,熏黑的尾灯组一通电,红得透亮,老远就能认出来是奥迪。 车身侧面线条很利落,19英寸的轮毂配低扁平比轮胎,视觉上显宽,加上4米85的车长,停在路边气场不输更贵的车型。车尾的小尾翼和双边排气是点睛之笔,不像性能车那么夸张,但路过的年轻人看到都会说一句“这A4挺运动啊”。我停小区里,好几次被邻居问“是不是改了包围”,其实都是原厂的设计,挺省心。 【驾驶质感】:好开又好控,家用运动都兼顾 这台车最让我满意的就是“好开”——不管是早晚高峰堵车,还是周末跑山,它都能“切换自如”。动力是ea3个8的2.0T配上7挡湿式双离合的黄金组合,虽然是低功率版本,但是降档是非常积极,超车非常有信心,190匹马力在B级车里算中上水平。日常开用“舒适模式”,油门踩下去不蹿,跟车特别轻松。 悬架是前后五连杆的,滤震很到位。过减速带时,“咚”的一声但不颠,后排坐老人小孩也不会晃得难受;过弯的时候支撑性又够,速度稍微快点车身也不侧倾,像开一台更紧凑的小车。油耗我实测下来,市区堵的时候8.5L左右,高速能跑到6L出头,作为豪华品牌B级车,这油耗我觉得挺好的。 【内饰】:虽然曾经的科技感已过时,但是细节挺走心,实体按键非常实用,依然喜欢 奥迪的内饰一直是“低调的豪华”。10.1英寸的悬浮屏虽然没有双联屏那么夸张,但操作很流畅,导航、听歌反应都很快,CarPlay连手机也不卡顿。空调控制区改成了“旋钮+触控”的组合,旋钮转起来有阻尼感,盲操作也不会误触,比全触控的设计更实用。 座椅是皮质的,我和媳妇换着开,调座椅不用每次都手动调。最惊喜的是B&O音响,听歌的时候低音浑厚,高音清亮,开车听《孤勇者》副歌部分,感觉像在KTV里开麦——不过音响网罩的金属纹路确实好看,朋友坐我车都说“这音响看着就高级”。 【维护保养】:除了灯有点小贵,其他还好😁😁😁 奥迪的保养确实比普通品牌贵点,但我觉得“贵得值”。首保是1万公里免费,之后小保养(换机油机滤)大概1200,大保养(换空滤、空调滤、火花塞)2000,和同级别奔驰C、宝马3系差不多。4S店的服务挺周到,配件基本都有现货,不用等,建议像空调滤芯,空气滤芯自己到网上买配件自己换,4儿子店要4,5百,自己换几十块钱,换起来也不难,质保过后到外面保养也很便宜。 开了一年多没出过啥小毛病,就是在开的时候突然弹了一堆故障码,还有一次启动没有方向盘助力,😂但重启后就好了,不影响使用。二手车商也说A4L的保值率不错,开个三五年换车,折损比一些冷门车型低不少。 【总结】 24款A4L星夜版对我来说,是一台“能兼顾家用和小激情”的车:外观好看但不张扬,开起来轻松但动力够,内饰实用又有科技感,保养虽然不便宜但省心。如果预算25万左右,想买一台豪华品牌B级车,这台车真的值得去试驾——坐进去摸两把,开两圈,你就知道它的好在哪了。
我先说一下买车主要的两点吧:首先是要在自己的工资能力、存款范围之内,不要拉饥荒上远远高于自己能力的车。要不然买了车自己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下降了,划不来。其次就是在自己工资能力范围之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车。这样买了不后悔。 一、选车分析 一开始在买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买啥车,最开始看的是领克09的混动汽车,也去店里试驾了几次,感觉也不错,但是一直没有跟销售砍价,那会刚开始看也不知道怎么坎,就一直拖着了没买。后面为什么又买了油车,原因还是考虑不了一下一年能开多少公里,我上下班来回10公里,每周单休,平时也不咋往外跑,考虑了一下自己跑的少就还是选择油车吧。选择油车之后,因为自己还没摇到牌照,就打算竞价试一下,没想到第一次竞价就最低价拍到了,也是很幸运。拍到车牌之后就着手去看油车了,考虑的是加上竞价车牌的费用不超过25万。那选择的车也就有限了,去看了沃尔沃的s60,感觉车子的风格像是偏温柔型的,像是女生开的车子,后来就没有考虑。后面也了解了奥迪a4,但是它的低配没有360,高一点配置的话又超了预算,内饰啥的也不好看,所以也排除了。然后就去了解了凯迪拉克ct5,首先看到这个车的时候就感觉非常帅!风格很鲜明,就是青春、运动。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怪不得都说年轻人喜欢凯迪拉克,真的是帅到心理了。后面就对比了一下版本,赛道版超预算了,风尚版没有360 ,运动版有360价格也在这个范围内,就定下了这个车。从拍到车牌到交定金也就一周左右,到提车也就二十多天,可能真的是就该买车了,一切都很顺利! 二、驾驶感受 刚提完车,开了200公里,上下班就五公里,在上下班的过程中就感觉开得很憋屈,为啥呢,速度加不起来,有时候能加到八九十迈,但也就一会儿就到上班地了,后面去高速开了开感觉确实不一样。在低速开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会有一点顿挫,加速有点慢,尤其是等红绿灯起步的时候,稍微踩深一点转速就上来了,发动机比较响。但是在开高速的时候,油门响应很灵敏,加减速都很好。在开的过程中车身是很平稳的,不会有太大的起伏,这一点还是点赞的。包括在超车的时候,也都很丝滑,加速响应很及时。在过弯的时候,车子也非常稳,稳的一批。过减速带时候的感觉传导很真实,但也不是特别的颠。总体来说,动力是够用的,驾驶感受很不错,自己也非常喜欢。后面再多开开体验体验。 三、空间体验 去试驾的时候,也在网上了解了ct5的信息,了解过它的空间比较小。后面坐上车之后感觉前排还好,我身高170,主驾驶空间够够的,后排的话空间确实有点小,不过我的家人没有很高的,后排也还好,最主要的是我不坐后排哈哈哈,而且最近几年也涉及不到家庭用车,所以空间也就不是啥大问题了。 四、缺点 1.起步有点顿挫,加速有点慢。 2.单独开后排车门开不了,得先开了前排车门才能开后边,这个点确实很不好。 3.还有就是可能车机带的地图感觉有点点不好使。 4.再就是堵车的话油耗有点高,很心疼。 5.黑色的车容易脏吧,提车的时候洗的干干净净,回来没两天就感觉有点灰了,不过洗完车还是很帅的! @感谢圈主阿飞推荐
提车价格 当时算的是19多,具体多少不记得了,因为我们贷的多一点,有利息,加上当时有政府补贴,算来算去大概在185800,(为什么我的发票开的是16多呢,当时迷糊了,没有问好,后面去找销售,人家给的理由是给补贴的利息钱去掉了,还有政府补贴的也去掉了,更离谱的是是保养的钱也去掉了,不是保养赠送吗,给的理由七七八八 我想大家懂的都懂,票价开低,算了,后面也不想纠结了,毕竟想开开心心提车。其他都是小问题了)保险是5500左右,没有加什么额外的东西,价格没有谈下来太多,但是当时的价格我已经很满意了,比亚迪的店大大小小也看了几家,价格都是差不多,而且销售很好,就定了,礼品我要了电池电机护板,还有一些小家电,保养等等,我对这些无所谓的,车价我满意就行。 用车成本 目前充电三次,消费一百块左右,每天开车上下班,去了外地一次,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每款车吗,有利有弊,就是上高速开窗实在是太吵了,耳朵受不了,不过上高速每个车应该都大差不差能耗的话我觉得现在没什么问题,650的现在还可以实际550提车一个月跑了快3000里地,上高速我特别注意了一下耗电量跟平常是差不多的,没有像其他说的,翻倍的掉电,跑个110左右不会那样掉,充了三次快充,一次六十多,其他两次都是早起充的,只要二十多,八点以后就贵了,内饰我是很喜欢,我老公说我就喜欢这种老年人风格,我不觉得,我就喜欢这种商务风格,够大,两个孩子后面座位真的是宽敞。 不满意的就是(你好小迪)经常卡因乱说,有时候要叫好几遍,还有就是上高速开窗的后轮声音实在大,磨耳朵,必须关窗 整体还是很满意的,不愧是我心心念念的海豹
小鹏P7鹏翼版,外灰内黑,100万以内唯一能够买到的剪刀门,最突出的有点就是帅!没有其他! 果然女人够凶猛,只爱帅的! 2021年初2月春节前,我一个人在成都万象城逛街,顺便看了看小鹏,第一次看到P7鹏翼版的实车,剪刀门的造型真的很惊艳,溢价高出的10万,感觉是可以被接受的。 后来带老婆看了看,她甚是喜欢! 终,赶在了新能源爆发的“元年” ,续上电车的这段空白…… 顺势而为,女人只要帅的,最后选择小鹏P7鹏翼版的配置。 选择两驱是续航会更好! 满意的地方 ①本来够科技的外观已经深受大家喜欢,加上这鹏翼门,飞飞门,真的就是一个字,帅,就完事! 话说这自动门开门慢点,也无所谓。 ②顶配配置,黑化外观(装饰条,反光镜,轮毂),丹拿音响,纳帕真皮,电动尾门,NGP驾驶,该有的全部都有了。 ③全场景语音,是提现其智能的最大卖点之一,一用就深深爱上,拥抱未来的感觉,谁能不爱。 ④动力,鹏翼版的提速和普通版一样,但电车天然的全扭矩输出,对于城里日常的场景已经绰绰有余,更何况是女司机开。动力输出与衔接丝滑顺畅,相当好开,甚至比家里另外两台3.0T的车都好开。是女生选小鹏p7没错的。 不满意 买之前就知道它的很多缺点,开了之后果不其然,当然小鹏p7毕竟是第一代,原生的优缺点不可豁免,每个人对于车都缺点,包容不同。 ①底盘,以舒适为主,整体还不错,只是第二排在颠簸路面会有多余的弹跳,真心不喜欢。 ②音响,18个扬声器的丹拿的声场效果是真心一般,和我的小柏林之声差别不算太大,人声太普通。我第一次进入极氪001听音响,它就比较讨喜。当然,我最爱的还是沃尔沃XC90的宝华韦健,真的那套音响,殿堂级别的存在。 最后只是希望,每一次OTA之后,音响的调试会更好一点,就好了。 ③座椅,座椅包裹感一般,也没有遇到说坐久了腰不好很难受的说法,承托也一般,我自己在头枕位置加入了一块买了很多年的头枕,一下更舒服了。最大的不满意是它的海绵体,前排两个座椅都有不同程度的挤压痕迹,在纳帕真皮的褶皱让人看了,不舒服,不会过两年把座椅全部拆了,装新的吧。 ④小鹏p7的下一次的改款,应该在明年上半年会发布。顶配因为增加了传感器而没有自动雨刮要补上,行车记录仪要补上。 ⑤方向盘,D形运动造型,手感握持感不够好,不饱满,加上两侧多功能健,在旋转方向的时候特别容易触碰到,而且,一只手打方向盘转圈根本不行。BUG。 说说其他的点: ①怀档设计,和奔驰一样,上手没有任何难度,直接过度。 ②汽车空间只能说凑合够用,佩奇算家里几台车里空间最小的。也无所谓。 ③储物空间,还可以,中规中矩,前机舱还有一个不错的空间堆放长期不用的物件。 ④首任车主,无线流量,车和电池终生质保,用着也没有大的担忧。 说说充电: 市区充电越来越方便,快充效率也高,80kw功率,一小时冲80%电妥妥的,车上休息,听听歌,看看电影,喝杯咖啡,这一小时又变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充电与能耗: 日常开的油车都在1元人民币1公里以上,用电车的好处果然是省了不少钱。 最低能耗开到过10.8,每周日常16样子。 电池还没有100%充满过,每次90%,wltp513公里,从11月到现在,感觉能跑400公里样子。 整体来说对于续航还是满意的。 加上现在充电也比较方便,成都一般在1度1元,挺好的。 APP:综合性功能强大,信息详细,功能强大,操作也方便,偶尔会出现连接不上汽车的情况。 最后讲买小鹏p7的核心功能——NGP 我从2016年就开始用沃尔沃Xc90的ACC及道路居中,再到去年买的奔驰S450也有的ACC,自然下探到佩奇,NGP是它的精髓所在,不能缺陷。 现在也有遇到不完美的地方,进出去匝道体验不好;跟车提速快与刹车猛体验不好。 还要继续优化,期待不断的OTA升级。 生活方式: 有了电车之后的生活,经常与闺蜜朋友一起出游,打卡网红点,户外野炊,晒太阳,聊天,溜小孩真开心! 社交: 经常参加车友活动,认识更多的鹏友,有鹏友,天下路好走。 你问为啥买佩奇, 一个字,帅!
30万左右买菜车中的驾驶者之车,在买它之前深度试驾了各类品牌车型半年之久,可以说在家用、空间、经济性做到了极致的平衡。以上试驾感受可以给兄弟们参考下,毕竟关注45的和C200L的是两个群体。 330i:转向精准油门跟脚,悬架偏软支撑性不足,我能想到的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宛如一个娃娃任你摆弄,但因为不是真人无法达到极致体验。 A445:转向和油门稍逊与宝马,底盘支撑和质感无敌。因为是真人具有自我意识,所以双方要磨合适应,最终的体验胜过娃娃。 CT5顶配:机械素质和传动效率逊于BA,舒适配置和音响都不错,用来比喻的话就是到了40岁即使保养的再好,皮肤和体力也不及20岁的时候,但胜在温柔体贴。(便宜) XFL:用料顶级外观优雅,三大件传动效率和NVH不如上面三款,因为越级了空间和内饰质感碾压。年轻漂亮大长腿魔鬼身材但却是个哑巴。XEL操控好一点,也只是一点。 C260L:只能说奔驰的产品经理对于中国的消费群体把握很精准,大部分人在乎的品牌和颜值,但是有一说一你想给消费者带来优雅舒适的体验能不能把音响用点心,跟💩一样的柏林。 另外本人算音响发烧友,家里有一套马兰士PM10套装+宝华805D4,整理了一份40万以内的汽车音响排名,注重听音品质的车友可以参考下 第一梯队:(排名有先后) 沃尔沃S90顶配(一定要原厂不要选配):宝华韦健 凯迪拉克锐歌:AKG 奥迪A6L:大B&O 凯迪拉克CT5/6:AKG(跟锐歌的那套不是一个级别) 奥迪A4L:小B&O 第二梯队: 捷豹路虎:大英宝 捷豹路虎:小英宝 宝马3:哈曼卡顿 奔驰C:小柏林 第三梯队: 贴牌和自主品牌都差不多,丹拿、燕飞利仕这些还有问界、极氪这种靠算法调教声音失真严重的。
一、【驾驶感受】 在选车时,我曾反复纠A4L和CT5。在电车当道的今天,燃油车的动力数据确实没那么好看,但是发动机的声音是电车怎么也模仿不出来的。CT5确实在舒适性上确实做的一般,但是买这个车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就像我这种还没要孩子或者孩子还小的,后排金鸡湖都会不坐人,大部分时间都是两个人,有孩子也是装安全座椅,而且小孩小时候都是躺在后座,所以后座根本就没必要就揪着不放,等孩子长大了十几岁了也该换车了,现在年轻还是主打一个喜欢。关于大家都在说的低速下变速箱顿挫感我是没感觉有多明显倒是挂挡时车会抖一下。我选的是性能版的其实正常运动版的就够用,我主要是接受不了运动版的吧矩阵大灯给阉割了,其实电磁感应悬挂正常驾驶根本感受没那么明显,跟我上一台车比没感觉变化很大,但是矩阵式大灯没了我是真接受不了,23款和新款外表最直观的区别就是这个大灯,多个360真没啥用,老手开车都不咋看360,再好的360也有点延迟,拿360换矩阵大灯确实亏,顶配家里有矿的可以考虑,试驾过24款的铂金,那个HUD信息没多少,聊胜于无,硬上也行,要不后期加装很麻烦,玻璃不一样,自己加装不换玻璃会有重影。 二、【空间感受】 这个应该是黑子们诟病最多的,老拿这个说事,后排再多给一倍的空间,用来坐人的经济会也没那么多,自从买了这台车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拿来上班通勤,偶尔捎同事一程,出去玩也是我和我老婆,就算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车都换了还纠结后排空间干啥。再说其实把前排座椅调至舒适位置后,后排坐 180以下的问题也不是很大,腿部能留出一拳半余量。不过受溜背造型影响,后排头部空间确实紧凑,个子高的人坐久了容易顶头。对我这种大多时候独自通勤、偶尔周末短途自驾的来说,这样的空间妥妥够用,后备箱塞下骑行装备和露营包也毫无压力。 三、【缺点】 1.矩阵大灯不是很灵敏。如果对向会车车的时候矩阵远光会自动关闭,但是就不能自动打开了,除非是在暗无天光的乡间公路,会完车后才会慢慢亮起远光那一片矩阵灯光。城区有亮光或者对面来电动车的话,矩阵远光就不会自动打开,有点鸡肋。 2.手机无线充电的地方,也是车友们抱怨最多的地方,直接放在上面的话,10次大概有两三次是充电失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把手机拿起来重新放一下,尽量靠近上面放置,确实不像新能源车无线充电那么灵敏,不过多搞几次就能找到技巧。 3.换挡杆旁边的两个水杯座深度不够,太浅了,而且居然没有限位器,稍微高一点或者细一点的水杯就容易晃倒,这么重要的细节怎么能忽略呢?豪华感在哪里?设计师你出来!回答我!Look my eyes!还是你们美国人不用玻璃水杯泡茶喝? 4.后排坐久了起来有点困难,这个问题也是最近媳妇和老妈跟我反应的,说后排的坐垫好像是凹进去的,人坐那里会陷进去,坐久了起来有点费劲,我没咋坐过后排,如果有经常坐后排的车友可以说说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调整一下坐垫的角度。 5.我是安卓手机,只有carplay没有百度carlife,车机地图还是老掉牙的百度地图也不更新版本,高德地图更是直接没有,所以我一般都用手机导航,我感觉新款ct5还是有一部分安卓用户的吧现在iphone国行阉割这么严重,还是希望v6.0能加一个百度carlife或者更新一下百度地图也行啊。 6.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我的真皮座椅有一些消不下去的褶皱。 四、【油耗表现】 油耗跑市区可以说是很高,跑高速可以说是很低,市区基本上1-1.3元一公里,高速不到5毛一公里,除非你高速时速超过140,正常就是6-7个油高速,市区路况好的话也就八九个油,路况不好18个油都很正常。 @谢谢圈主阿飞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