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3款宝马M4 M4双门轿跑车 M xDrive 雷霆版

操控非常好,个人平常开车不是很激进,偶尔踩两脚动力随叫随到。 油耗大概11左右,如果比较激烈的驾驶大概在16-18 我对车机基本没要求,能关的全关,越简单越好,上车直接carplay 整体是一辆很满意的车,满足了我对双门跑车的所有需求
Misaya895:碧玺灰吗?
多才多艺蜻蜓wLA:心动了
隔壁丶小明:老哥落地多少,现在优惠很大啊好像
操控非常好,个人平常开车不是很激进,偶尔踩两脚动力随叫随到。 油耗大概11左右,如果比较激烈的驾驶大概在16-18 我对车机基本没要求,能关的全关,越简单越好,上车直接carplay 整体是一辆很满意的车,满足了我对双门跑车的所有需求
Misaya895:碧玺灰吗?
多才多艺蜻蜓wLA:心动了
隔壁丶小明:老哥落地多少,现在优惠很大啊好像
【外观】 绝对够霸气,可惜宁波现车没有碳纤维外观组件,实车绝对比图片上好看,特别是侧面 【操控】 M系列的操控没得说,方向盘打起来比我之前的玛莎ghibli重一点,但是操控感更好,地盘很硬,路感清晰,一点点小石头滚起来车里都能感觉到,就像下雨一样 【动力表现】 510匹真的随踩随到,本来想着和gt50里面挑一辆,但是试驾完以后果断M4 【空间】 比我想象的大很多,后排选了桶椅以后有一拳的距离,就是溜背造型会顶头,空间勉强可以 【改装】 现在没什么想改的,后期可能会改排气,还有我的那辆是倍耐力的胎,不是米其林有点可惜,后期应该也会改 总体来说还说可以的,桶椅是真的帅,坐上去的感觉不是很难受,就是有点硬,舒适度没什么问题,还有上下车可能不方便,但帅是一辈子的事,M肯定必选桶椅
直爽豆花4n3:请问95左右可以拿下吗,不超过100
小黄车M:现在80-90就差不多可以提车了吧
才高八斗风筝ou0:要排气滴滴
应该每个男孩都有个性能车的梦吧,至少我们这个岁数是这样。 从17岁的时候开始喜欢c63,想着以后一定要有 台自己的AMG。看着不断换代减排的大V8,对c63的喜欢是一点没有减少,而且我一直对宝马这个品牌不感兴趣。 今年年初第一次看到G82的M4的时候,我是被圣保罗黄打败的。 五月份开始让身边朋友帮忙找,芯片短缺 导致看不到现车,而且8万的加价真的有点劝退我了。 到十一正好去亲戚家,边上有车展就去宝马碰碰运气,还正好有一辆11月到的准现车和我想要的配置也差不多,果断订了。 昨天提车真香啊,再见AMG哈哈哈。 外观不用说太多,喜欢的人都喜欢,这代两极分化挺大,圣保罗黄绝对是yyds。 空间前排还可以,后面嘛放包挺好,后备箱也挺大 动力的话可能是电车开久了,涡轮介入的这种非线性有点不太习惯,但是只要你踩绝对墨迹 操控我也不专业,开着挺舒服 我没有选桶椅,虽然帅但是我腰不太好,原厂座椅包裹也足够了,可以调宽度,把背夹住 其他的开一段时间再说吧
运临小周:没钱还是老实开我的430吧
Mrsouter:能麻烦放张内饰的图吗?纠结要不要桶椅
欲立己者先立人:恭喜车主
【外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丑,有人说很犀利。个人觉得性能车就该有这个范,造型必须要犀利。 【操控】 操控利器,贴地飞行,在高架上80码过弯很稳非常稳。换成自己的SUV这样过弯的话,人都要甩飞了。 【动力表现】 510匹,在市区里开憋得慌,上了高速简直是猛兽出笼,再小的空间都能超车过去,唯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右脚,对大马力车保持一份敬畏。 【最不满意】 声浪是渣渣,目前刷了GPF屏蔽程序,回火稍微好那么一丢丢,但还是不行,准备等上牌后去改中尾段。油箱太小,开的比较暴力,满油跑400公里不到,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加油路上。 【购车经历】 4月订车,10月提车,订车到提车等了6个月,算挺快的了。 【驾驶感受】 M1模式下就是台普通家用车,M2模式下性情大变,底盘变硬,升档降档变快,声浪变大,总之坐进驾驶舱就没法慢慢开这台车,心中的那种沸腾感只有拥有了以后才明白。
Jwonderchild:说丑的一般都是看图说话而已。帅惨了的车
买车的解放141:性能天花板,懂得人自然懂,恭喜,羡慕流口水,不争气的眼泪从嘴角流下来
番茄3430077072158380:多少拿下的 去年差点订了 圣保罗黄M4我的执念
G地盘的M power非常突出,综合能力都很棒,在性能和舒适找到了一个点,首次采用了ZF8速自动变速箱,平顺方面有很大提升,档把和安全带采用了M的三色缝线,细节方面也比较用心。 历代的M3\4,被很多网友吐槽:花钱买的发动机,其他部件都是顺带的,这也是对宝马发动机最大的赞誉,L6是宝马玩的最好,时间最长,理解最透的,机皇也不是白叫的。 强大的发动机,也要配上夸张的散热,底盘的散热方面,索性出厂就裸漏,也说明了德国人对散热的执念,当你把车子开到120以上,就可以看到仪表盘显示水箱散热之夸张,激情也会被点燃 我觉得:所有性能车中,M Power真的绕不开!
微笑轮船zKR:一脚地板油水温直接到70
Joy叔叔:摩天灰yyds
热爱驾驶的油腻大叔:首次采用 ZF8 速变速箱?之前 F 系列底盘是啥变速箱?
2020年3月买的车到现在刚好4年。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体感受。车子开了不到3万公里,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了。80%左右都是跑的高速,表显平均油耗不到13。个人认为在成都的这种交通情况下,开这种车通勤就是受罪。只能偶尔在非高峰时段开出去逛一圈,过过瘾。毕竟久了不开,心里还是有点痒。 整体外观颜值很高,因为这一点我接受了它那一言难尽的内饰。但个人认为车尾设计还可以优化。内饰用料好,全车大部分地方都是真皮和碳纤维装饰件覆盖。应该是宝马品牌最高档的皮质了吧,摸起来柔软有弹性,手感确实很好,但是也很娇贵,很容易被划伤。碳纤维装饰件看起来也比较带劲。但中控的整体设计很落后,颜值很低。有些品牌使用最差的材料做出最好的效果,而这辆车是反其道而行之。 空间不是这辆车的长项,但是不得不说它的后排空间比我想象的要大。身高170以内,体重不超过120斤,坐后排无压力。偶尔我会用它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出去兜兜风。受我的熏陶,儿子也喜欢突如其来的推背感和发动机的轰鸣声,经常嚷着叫我来一脚。🤭 操控是这辆车的灵魂,开起来可谓是行云流水。可变底盘软硬调节,实际上就是硬,很硬和非常硬的区别,这就注定了这辆车不太适合日常城市里通勤。但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想要激烈驾驶,底盘和操控会给你足够的信心。在高速过弯,外侧后轮弹跳离地的情况下,你都不会有车子要侧翻的感觉。The ultimate drive machine 真不是一句口号。 大马力后驱,要注意照顾车子的脾气,个人技术有限,基本不关防滑,总的来说10次大油门起步,有7~8次都会感觉到车尾部的扭动,如果关了防滑,应该上了好几次绿化带了吧。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普通模式的低扭还是比较弱的,至少得调到sport才行,还有就是发动机转速要到2500转以上动力才会真正释放出来。建议用手动模式控制档位,以便准确的控制发动机的转速,调整动力的释放。对于这辆车的动力,个人感觉够用了,不需要刷程序提升数据。如果要玩零百加速,建议还是搞个四驱的。以前在第1排等红绿灯起步,总是遥遥领先。现在不敢跟那些高性能电车比,赢了理所当然,输了就是自取其辱。但如果是在高速上,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由于买车的时候成都的金港赛道就拆了,天府赛道今年才开放,我还没有去过。所以这辆车还没下过赛道。个人觉得除了赛道,跑高速和山路才是这辆车的乐趣所在。遗憾的是成都能跑的山路(路况好,车也少,目前我也就只知道蒲虹路)离市区不是太近,所以难得感受一次山路的乐趣。 车子用了4年,每次下车依旧忍不住回头多看两眼。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旧会选择它。一言以蔽之:总体感觉非常满意。
废铁卖家:同款 成都山路哪里不限速车少 推荐一下 龙泉山被扣分了 6分
fjc2011:很新的f82 内饰就是刚撕胶纸也不为过 老哥打算想卖的时候说声 要了好好爱护
Roy8816:和我m3一样,很少开,而且现在价格血崩,卖都卖不了
全新的宝马M4采用了最新的宝马设计语言,全新的进气格栅一直饱受争议,不过实车确实要比图片看着更舒服一些。发动机盖的棱线设计,绝对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导风槽的作用,侧面看起来很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但碳陶的刹车盘和金色对向6活塞卡钳,足以说明这不是个好惹的家伙,车尾夸张的碳纤扩散器及双边四出的排气,也时时刻刻彰显着性能。 内饰还是大家熟悉的宝马内饰的布局,但大量的碳纤维装饰板为视觉上带来了强烈的动感,一体式碳纤座椅,虽然很硬但包裹性和支撑性都非常好,所以长时间驾驶也不会觉得累。 搭载了全新的3.0T S58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510匹马力,650N·m的峰值扭矩,0-100km/h加速只需3.5秒。匹配8AT变速箱,相比F82换装了变速箱后,的确拥有了更平顺的换挡动作,但降档的表现显然不如上一代的双离合来得激进。 悬架的软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但即使放在舒适模式下,G82的悬架还是太硬,并不适合日常使用,如果调节到最硬,它会把路面所有的信息反馈给你,当然作为一款性能车来说,这无疑是优点。转向可以说是指哪打哪,车尾也不会有任何拖沓,方向盘相比F82轻了一些,但这仅限于与F82相比。 G82最大的变化还是加入了四驱系统,这也是变成了很多人的槽点,但很多人不知道M4四驱和两驱是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切换,并且可以调节发动机牵引力,其实加入四驱只是为了让更多没有高超驾驶技术的人也能去感受宝马的驾驶乐趣,它漂移模式和赛道模式同样也可以让拥有一定驾驶技术的人开的很快乐,赛道模式可以关闭所有的电子系统,让你享受最纯粹的驾驶乐趣,以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能做到这样的只有宝马了。通过全新一代宝马M4,能看出宝马旗下新品都在紧追市场需求,但在M系列的车型上,我们还是感受到宝马对性能,对操控的追求。
BOX里有AJ:兄弟!这个黑色内饰椅子上是不是就不会被安全带勒出黑印子了? 正在考虑M4
小幸未:m3就行
叫我内皮尔先生:m4前脸就跟老rr一样越看越顺眼
【外观】 宝马标志性的双肾格栅以夸张的形态出现在宝马M4的前脸上,两侧头灯组里勺子状的LED日间行车灯将前脸衬托得更加犀利。 宝马M4的双门造型使整车从侧面看起来比起宝马M3更加修长,搭配尾箱盖上微微上翘的小鸭尾造型,整体给人一种优雅、动感的感觉,就像GT跑车一样。 【内饰】 内饰的设计与宝马M3并没有太大差异,毕竟都是同底盘的产物,双联屏加上三幅式运动方向盘的设计,兼顾了运动感与科技感,座椅的舒适度不错,包裹性也比较强,并且支持前后、高低、靠背角度以及腿托调节,并且支持座椅加热,并且可以选配座椅通风。【空间】宝马M4的车长4803mm,车宽1887mm,车高1402mm、轴距2857mm,这个参数虽然看起来不算小,但毕竟是双门车型,后排如果经常要带人的话还是不太方便的,而且因为是后驱的缘故,中间地板有明显的突起。 【驾乘感受】 动力方面采用的是人称宝马机皇的3.0T的S58发动机搭配采埃孚8AT,最大马力510匹,峰值扭矩650牛米,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3.9秒,如果是四驱版的车型0-100km/h的加速时间可到达3.5秒。这套动力总成不仅在动力参数上大幅超越了上一代车型,在舒适度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平时升降挡顺滑,激烈驾驶的时候切到手动模式下也是干脆利落。这台宝马M4虽然是6缸车型,但由于是国六B的关系,装上了GPF,声浪听起来是很闷的。 底盘方面上宝马M4采用了双球节的前悬,加上后悬五连杆独立悬架,整台车的操控性和路面传递给你的反馈感都非常强。【安全配置】宝马M4主/被动安全配置比较齐全,包括了防抱死制动(ABS)、制动力分配(EBD/CBC等)、儿童座椅接口、胎压监测、主动安全系统。其中,防抱死制动(ABS)保证附着力的同时还能够转向躲避障碍;制动力分配(EBD/CBC等)以提高日常行车中的安全性。 【总结】如果你想追求更高阶的驾驶乐趣,有一颗运动的心,并且对实用性方面没有太多的需求的话,宝马M4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宁:不是哥们你经常拉人为什么买个双门车
用户9253706959662:找个黑丝大长腿女朋友然后说不会种地?
易佳媒体人:都买m4了还要拉人?
和这一代宝马M4相比,没有采用大鼻孔的2019款 M4双门轿跑车,外观完全可以打5颗星,车身线条流畅,低趴设计充满了蓄势待发的力量感,20英寸的大轮毂配上运动轮胎之后,仅仅是静止停放在那里,也能激发我们的驾驶欲望,测评这款车是无比快乐的一件事情。 宝马M4的3.0T发动机没有让人失望,最大马力431匹,峰值扭矩为550牛米,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百公里加速需要4.1秒。动力输出堪称爆炸式的凶猛,即便在舒适模式下也有暴躁的动力输出,在起步的时候不需要抬起手刹,仅仅依靠惯性就能轻易完成漂移动作,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和大排量发动机更加匹配,升档降的速度都非常迅速,换挡声音铿锵有力,虽然带有极轻微的顿挫感,但是反而提升了车辆的机械质感和驾驶乐趣。 操控依旧犀利,小尺寸M方向盘覆盖了翻毛皮材质,不仅提升了握感舒适性,而且在激烈驾驶时候,避免了手掌打滑的隐患,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感觉方向盘好像和手掌黏在了一起,不管是麋鹿测试还是漂移测试,方向盘都能够被稳稳地掌握在手中。因为方向盘圈数比普通汽车少一圈,只需要很小的转幅就能应对多数弯道,富有弹性的转向阻尼手感沉重,和小转向幅度的匹配非常合理,既保证了驾驶安全性,也降低了驾驶疲劳感。从入弯到出弯,宝马M4的转向非常激进,很容易就能找到合理的转向角度,此时只需要掌握好油门深度即可。 底盘的支撑非常稳固有力,路感清晰抓地力稳健,没有E92宝马M4的桀骜感,更像是一头已经被驯服的野兽,这就让它的性能有了更多的包容性,适合更多的普通车主驾驶,变速箱、发动机、底盘都有独立的性能模式,组合在一起之后,理论上会有上百种驾驶模式,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款车,这又进一步提升了宝马M4的趣味性。 总结:在百万级以内的跑车里,宝马M4一直都是性能担当,堪称这个级别的标杆车型,喜欢速度富有激情,那么它值得你去努力奋斗。
棋迹星辰yu:变速箱不是双离合的吗
【购车经历】 当时买车历经坎坷全国大范围找车,找了10天左右终于找到了一辆品相以及价格合适的在手上折腾了3个月又把他送走了! 【亮点配置】 M4的亮点还是他的3.0T引擎加上7档双离合没话说,原厂自带美颜回头率其次在性能车里算是一款非常好开的两门4座车了 【最满意】声浪好听没有明显杂质,方向指哪打哪,其次就是加速(不要太快) 在高速上拉到过230(不敢跑了) 【最不满意】原车主选配的哈曼卡顿音响品质一般般,毕竟是一款性能怪兽嘛,还有就是他的中控操控一般般 【驾驶感受】我经常跑山,在过弯时会有推头的现象,但是不算严重,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会是 阿法罗密欧朱丽叶四叶草
用户3874714262039:落地多少
只买m3m4干碳纤维:
提的准现车,颜色配置都没得选,瞎开吧,驾驶感受比上一代M234要舒服一些,有了四驱也敢偶尔踩两脚,就是切记下雨一定要稳,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一般的m:新款真的香内饰换了不止一点
deng我想个名字:加价多少啊
鸡蛋壳:M4系列改装了解一下
曼岛绿➕卡拉米橙,四驱硬顶,动力来讲足够且很充沛,给油就给劲,三千转就是另一台车,新id8的系统更加科技和智能,改装潜力也大,我不怕大公里数,我没打算卖,8天开了4000多公里 ,还是蛮不错的,日常通勤也可以,对了!毕竟宝马,操控真的好
小黄车M:这个是京宝行么?
用户9364589063735:选了金卡钳吗落地这么贵了
Milo:8天4k多…真的牛,我5月末提的车现在不到2300
这车驾驶感非常棒,动力十足,平时代步也不错.美中不足的是限定款无真皮内饰.无法选其他想要的配置.外观这大鼻孔看实车是越看越帅!超级喜欢的一款车
象牙山第一发育路:其实有的也是可以选的,我有个群友就是 50 周年配碳陶
木木杉杉彬彬231:果然是富哥开的车啊,房子都造得这么漂亮
烟筒316:想要m4!!!
提车两个月了,加价了两万五提的现车,不想等大半年,在广州落地111w。选的圣保罗黄颜色还行,大鼻孔帅气得很。平时在市区开也还好就是刹车有顿挫感,开高速飞起来,嘎嘎爽。我是一个开车容易犯困的人,第一部车宝马325开一个多小时眼睛就迷迷糊糊了,自从开了m4就精神很多了。好多人说桶椅费腰我觉得也还好吧,除非开三四个小时会很累。
不灭910:没有外碳落地110?
soId:后驱?
阿霆汽车:求购四驱M4
青春没有售价,喜欢就拿下。本人奥迪忠实粉23年7月入手的S5Coupe有点遗憾,24年7月直接入手最新24款RS5燃擎版Sportback让自己青春没有遗憾,6月端午节找车车宁波4S店有已经锁单的1台黑武士在德国生产了销售说大概9月到港,我马上下订和销售签合同,等了1个月太煎熬了,等不下去了直接找销售让他港口找现车,第一要求就是找纳多灰因为之前S5是黑武士贴了纳多灰改色膜,想实现纳多灰可惜港口没有,个性化的选装又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最后港口找了这台冰川白的,免费选装了5辐Y型金属黑色轮毂和RS7P版同款轮毂、纳帕真皮带蜂巢缝线、碳纤维内饰条、Rs运动排气、黑色高光外后视镜、还有大黑光包。唯一不足的就是没有360全景影像、音响喇叭才14个,我的S5都有标配360全景影像,音响喇叭有19个多。但也终于在它变成兰花指档拔前拿下了,缺了飞机档拔的奥迪还能叫奥迪吗?
转眼间提车已经两月了,准确来说这是我人生第一台车,想写一篇对这台车的评价。最近经常在网上说下一代C63要换成M139 2.0T发动机加混动系统,V8的煮水声要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对这台车格外珍惜,直到毕业回国也不会再换车了。 外观➕内饰:自带宽体的外观还有引擎盖上的线条真的让这台德系肌肉车很有力量,改款后的竖条进气格栅确实瓤这头猛兽的前脸更加凶猛,熏黑的窗户饰条让以后铁哑光黑车膜更加方便,哑光黑锻造轮毂加银色边边是真的很帅,但悉尼的路已经让我刮蹭到两个轮毂了? 里面还配有Brembo代工的红色对向六活塞卡钳让轮子看起来格外惹眼,要吐槽的就是打孔刹车盘的噪音,在低速下制动车里可以很清晰的听到,在外面的噪音就更别说了 内饰:奔驰的内饰无可挑剔,碳纤维的中控面板非常帅气,方向盘是碳纤维➕反毛皮,手感非常舒适,方向盘左边和右边的模式旋钮非常的方便,我平时都是调到发动机启停和排气阀门,上车之后首先关闭启停打开排气阀门,64色氛围灯让内饰增添了很多豪华感,赛道座椅实黑白拼色的,虽然外观很酷但长途驾驶确实不舒服,柏林之声的音质确实不错,后排空间非常的小,我185的个子,前面调到我的坐姿,坐在后面腿会顶到前座 驾驶感受: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comfort mode,不打开排气阀门的话和普通C级没什么区别,晚上路上没车的时候会调到sport+或者race模式玩一玩,三档拉到5000转再松掉油门会有明显的放炮声,发动机会变得非常激进,不断传到车内的发动机轰鸣声会让你持续的给油加速,降档的回火声是真的爱了,因为这台车的定位还有轮胎30的扁平比会让这台车的路感很强,小小的石子和坑洼都会感觉到,长途驾驶腰真的会感觉到不舒服,过减速带会减慢测速缓慢通过因为心疼轮胎? 去跑山,过弯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推头,或许是因为V8发动机导致车头很重,猛踩油门可以感觉到后轮在打滑,这台车的辅助功能也很齐全,跑高速的时候会打开定速巡航,道路保持和转向辅助,车可以自动将车保持在道路中间还可以轻微的自动转向,可以暂时的解放双手,但还是要注意安全。自动泊车用过不超过5次,确实很智能,但有时候自己检测不到车位,用此功能还是要注意周边的情况不要刮蹭到爱车,带有84颗LED的几何多光束大灯是真的很亮,不止有奥迪会造灯,在没有路灯的昏暗路况下远光灯会自动亮起,遇到对向来车会自动灭掉几盏避免造成眩晕 这个车牌选的是相当满意,新南威尔士州的C63车牌被一台c63 BS占了,于是就选了V8发动机代号M177作为车牌
【外观】大多数人买车看眼缘的,保时捷的外观自不必说,低趴的造型,圆润的车身,青蛙般的前脸,我这款轮毂值得一说,选配的20寸轮毂,亮黑的漆面,价格不菲。主动升降的尾翼,追求个性的小伙伴不妨加入选配单。【内饰】内饰的观感并没有特别豪华,但是用料比较扎实,大面积软材质包覆。一体式的座椅,包裹性不错,但是海绵填充量不是很足,乘坐体验就是比较硬,但是毕竟定位是跑车,要什么舒适度呢?【配置】在配置上都几乎拉满,因为比较注重驾驶,而且至少要看起来逼格满满。所以主动可升降尾翼,运动排气,运动悬架等等,只要是跟驾驶相关的都几乎选配上了,对于我这种爱听声浪的人是一种享受,但是时间长了其实也会比较吵,心情烦躁的时候恨不得换成电车。音响并没有选装,虽然有Burmester® 高端环绕声音响系统可选,但是在我看来和运动排气相冲突,一边开着排气阀门,一边用着昂贵的音响,有点冲突。还有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日常生活都是十分实用的功能。【空间】作为一辆两门两座的跑车,4379mm的车长,2475mm的轴距,去要求什么空间就过分了,起码坐两个人是没问题的,但是想把座椅放倒,或者以非常舒适的坐姿去乘坐这台车也几乎不可能了。虽然前后双备箱,但是后备箱放个上学时期的书包也就满载了,前备箱的空间还是比较理想的,放个18寸行李箱目测问题不大。【油耗】这款车有四种驾驶模式,标准,S档,S+档和自定义,温柔对待市区内在13个油上下,但是调节到S+去感受速度与激情的话,油耗分分钟飙升到27,不知道血压有没有随着一起飙升。【驾乘感受】零百加速4.4s,虽然不是很出众,甚至和现在大多数电车都没法比,但是声浪加持下,还是有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前后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整体偏硬,但豪华品牌嘛,调校功底十分出色,很韧,也不会有硬碰硬的感觉,但长时间驾驶对腰确实会有影响(但好在腰部调节的范围很大)。转弯时侧向支撑力很足,时速较快时会有贴地飞行的感觉。【总结】总体试驾过后,保时捷的高销量不是没道理的,即使是入门款的718,相对平民的跑车,产品力也是非常不错的,行驶质感也不错,并且回头率是真的高,能满足一点虚荣心。唯一要说的槽点可能就是想提车要加价,裸车出门几乎不可能,而且裸车配置是真的低。虽然保时捷不愁卖,但是如果再降低点门槛,相信会有更多消费者加入保时捷的大家庭。
这绝对是无数直男心目中的梦想神车之一!并且,在瓦罐性能车方面,奥迪在知名度、话题性等方面,绝对是反超奔驰宝马的。首先就是RS4 Avant天生的瓦罐造型,为其增分不少。如果说你买一台普通的A4 Avant,还有人说你人傻钱多的话,买这台RS4 Avant,一定没人这么说。反而他们会投来羡慕、赞美的眼光,并夸你很有品味和格调。 2021款 RS4 2.9T Avant采用了奥迪家族最新的外观设计,更多的锋利的线条让前脸更加犀利,这也为很多普通版本的奥迪车型提供了绝佳的参考版本。打开它的车门,奥迪RS家族惯用的性能元素逐一显现。首先就是一体式运动型座椅视觉感、包裹性非常出色。往前,Alcantara材质平底式方向盘提供了不错的握感,但我认为要是它能像宝马M丁字裤一样粗壮,那会更好。中控台大量搭配真皮及碳纤维,营造出浓厚的运动氛围。一句话,坐进RS4 Avant车内,你的驾驶欲望会立刻被大大激发。 作为奥迪顶级性能家族RS车型,性能完全无需担心了。发动机舱内是V6 2.9T双涡轮增压的心脏,最大功率331kW,最大扭矩600N·m,匹配的是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官方给出新款RS 4零到百公里的加速时间为4.1秒。相比奔驰AMG和宝马M,RS4 Avant给人加速的直观感受更加顺畅,尤其是起步那一刻几乎没有任何打滑,非常平顺直接就冲出去了。这不得不说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为奥迪崩直线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同样也是因为有了quattro四驱系统,让RS4 Avant缺乏了一些像奔驰AMG和宝马M一样的乐趣。因为它既是在弯道中,四驱系统也太稳了。如果是C63或者M3,只要你弯中大脚油门,它们的屁股会不太安分。而RS4 Avant则很难出现甩尾的迹象,四条车轮依然稳稳咬死地面。所以,驾驶奥迪RS4更容易一点,驾驶员的信心也会更强。而奔驰AMG和宝马M则更好玩一点,尤其是后者。 RS 4 Avant之所以备受追捧的一个原因在于,它除了RS,还有Avant。充足的空间让它的日常实用场景也不会单一,家庭用车的实用性也完全没有问题。如果说单身耍帅,RS5最适合的话,那么有了家庭还要性能,RS 4 Avant更容易说服老婆大人。
车已用N年那么久,一直也没想发评论,此级别喜欢什么买就对了,近期隔离无聊发个评论,给购车人一个参考吧! 【购车经历】 BBA看了个遍,当然店内都没有试驾车,基本凭车评视频、外观、价格这三个主要因素盲选; M3: 1外观减分项,外观过于平庸(现款简直帅到爆炸),高性能轿车目的就是扮猪吃老虎,扮猪不能长得跟猪一模一样呀; 2排气加分项,但宝马刷个特调+全段,放炮如机枪扫射,这是我选宝马的唯一原因; 3价格没有优势,订货周期太长,无奈放弃它。 RS: 1实话实说,RS6、RS7有样玩不起,RS5、RS4还没有感觉,也说不上哪里没有感觉,外观一般般,内饰一般般,品牌一般般,价格一般般,弹射我爱,四驱我也爱,但总感觉差点什么,让我对RS提不起兴趣。 AMG: 一句话,奔驰品牌加上后驱的加持,一人一机感觉很牛逼,而且大连店内现车,4天调配至长春。 【动力表现】 行驶中加速:刚上手的感觉动力猛如虎,现在的感觉就是没感觉,1挡起步还是有些恐怖的。 【操控】 这样大马力的后驱车,我的驾驶技术还没完全驯服它,sport+、半关esc或全关电子辅助,我理解为一个换车模式、一个自杀模式,我确实有点驾驭不来。 转向精准、路感十分清晰、在日常加速中偶尔拧一下,乐趣十足,但驾驶员一定要对它心生敬畏,不然后错惨重,终归一句话“车比人凶”,真正的驾驶机器。 【改装】 外观太过低调,换个镂空碳纤维引擎盖,改色车衣再无其他。 【外观】 选车如相亲,现在是看脸时代,相貌平平没人关心它是不是AMG、它值多少钱,况且有些人连AMG都不知道是什么; 我是一步一步经历来的,某某某问:啥车呀、改装花多少钱呢、是真的C63吗等等等等,最开始我还耐心回答,后来想算啦也懒得解释了,真心爱汽车的我愿意多说一些,崩坑或羡慕嫉妒恨我一般理都不理。 【空间表现】 自己一个人开,空间不在乎无所谓; 顺道说一嘴,此车基本可以说没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