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款408用车心得提车时间:2022年11月份 用车问题一:刚提车开了不到一个星期,主驾的无钥匙进入就坏了,副驾的还行。然后到4S店维修,4S店给订了一个模块给更换。结果门板给我拆开了(门板还拆烂了,密封胶那里给我撕开,还说要用胶带给我粘住),发现定的模块不对,需要更换整个个门把手才行。只能把拆开门板的车扔在4s店。 用车问题二:到了第三次保养,2024年5月18日周六去4S店保养,结果4S还关门了,打厂家客服确认了一下,是要求有人值班的。4S店给打电话来说,我就是休班了,打客服也没用,我们马上就要退网了。 用车问题三:然后我2024年5月19日周天又过去保养,只有一个值班,给我更换完机油机滤,我让他给我升级车机系统,他说他们退网了,弄不了。我说问过客服,你们月底才退网。他又说他不是技术,标致4S店真可以啊,可以随便找个人给保养车辆,由于这次保养出的问题谁来负责呢?我打客服反馈情况,一共打了三次(2024年5月19日、20日、21日),过了一个星期,至今没有人给我回复。 标致4S店的售后真的不敢恭维,就这服务态度,真的是就是摆烂了,估计是离退出中国市场不远了,要买的人还是考虑下售后,再决定吧。
#用车技巧分享标致车,想的多。车顶侧面有个窝,加装行李架用得着 也许你没有关注过这个部位,打开408的车门,在车身窗框上方的车顶侧面,分别有一个凹坑。标致车的钣金做工向来不错,车顶侧面的钣金面还是比较顺畅的,但为啥在车顶车门故意做个窝窝呢?我也观察了一下408这款车,从这个新408上市以来,车顶侧面这个凹坑一直都在。 不过,大多数人不会关注这个部位。对一般人来说,每天开门时,可能眼光只关注到车门把手在哪里,解锁拉开车门就进去了,也不会关注车顶上是否有个凹坑。 车顶行李架不是SUV的专享装备,如果车主有拉货或者后备箱空间不足的情况,想加一个车顶行李箱,首先需要在车顶上装一个行李架。行李架是需要承受重力的,而且如果车子在高速转弯,行李架还需要受到不小的离心力。如果出厂时就有行李架,行李架的承重能力肯定是做过试验的。 轿车车身普遍比较低趴,如果车顶再加以一个行李架,看起来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这也是很多轿车出厂时不配备行李架的原因。但万一有人需要呢?比如这张图片,轿车车主在车顶加了行李架,原车上没有螺丝孔,钻孔担心漏水而且车顶钢板受力不行,只能使用图片这种结构,行李架侧面倒扣在车身左右两侧。而倒扣的是一个黑色的厚钢板,插在车门和侧围之间。原本车门和侧围是还有密封条配合的,如果插进去一个钢板,肯定会影响密封效果。 而且这个倒钩可能还会前后窜动,因为车顶侧面原本是一个光滑的表面。标致408故意在车顶侧面做出四个窝窝,装行李架的时候,行李架倒钩刚好可以紧紧压在车身上。这样既限制了行李架的前后窜动,也让避免了倒扣影响车门密封条。 我觉得标致408的这个做法还是挺人性化的,替车主提前想到了这一点,尽管大多数车主不会用上这个东西。
#辣评新车1、【基本背景】 几年的光景,比亚迪已经不是原来的油车F3了,一下变成了民族品牌,混动DMI技术横扫天下,连特斯拉都要避其锋芒。 有了销量和流量,现在秦L和海豹06同时段发布,自家兄弟肯定存在竞争,谁强谁弱,谁会是太子,你觉得呢? 2、【谁强谁弱?】 (1)看得见的对比 秦L的外观、内饰大家应该都看到了,秦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最早的车型,经历了秦pro、秦plus,外观、内饰确实变得更简约、更好看了,有很好的市场基础,认可度高,尤其是龙脸的传承,算是王朝系列的特色了! 而海豹对比下来,算是刚成长的青年才俊,尤其脸部很年轻,长着让人不太满意的青春黑痘,轮胎也比较个性,连门把手都是牛叉叉的半隐藏,其他的还有就是相比秦阅历低,群众基础差,市场的认可度还不好说。 (2)看不见的对比 看不见的参数就包括动力、底盘、制动等,这应该算是车的核心部件了,虽然现在具体的参数还没完全出来,但作为一个基因的比亚迪来说,这块的参数我觉得应该差距不大。 尤其是混动技术,都是5代,发动机、电动机的参数也都一样,所这块两个车型差不多。连电池的大小都一样,所以这块两兄弟属于平分秋色。 3、【背后关系网】 现在咱看看他们背后的力量,王朝网和海洋网。王朝网应该是比亚迪电车最早的销售网,我原来不明白为啥又要分开个海洋网,放一块不行吗? 海洋网刚建立的时候,人气不行,店面黑乎乎的,老总把王朝的二殿下宋借给了海洋,看出来还是要坚持建立海洋网,现在海洋网有了自己的亲儿子,肯定希望把网打开,海豹06被寄予厚望。 4、【谁会是太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现在秦L与海豹06的主要区别是外形,内饰和销售网,而核心部件相差不大。 由于外形这种东西每个人审美不一样,这不好评判谁是太子。所以谁是太子需要销售网的决心,也就是看价格。 因此,我个人觉得谁价格低,谁可能就是新生代的太子,你觉得呢?
#提车日记#提车日记 提车一个月了,现在才有了使用感受才来发表一些感想,我不会因为我买了这款车就说这车好坏,没什么意义,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款车。 【缺点】 1. 4S店的问题,服务确实不咋地,看了很久的车友圈,普遍都在说这个问题,没提车之前我觉得买卖车辆就是那么回事,至于套路什么的,4儿子的各种条款,能接受就成交,不能接受就不买,就这样。可是整个过程下来,体验确实不太好,我提车当天赶上官方降价,就是4月12号那次降价,超越版10.98万降到10.58万,因为我11号去的4儿子店,当天谈好了缴了一部分款,12号早上4儿子催我去上户,只到13号我开车回家,才发现官降了,我打电话问销售降价为什么不告诉我,他说他是12号晚上才接到的通知降价,我转身打了厂家电话,后面4儿子跟我联系协商补偿,谈到后面送了几次保养,这事就算过去了,因为提车毕竟是个开心的事,也不想太多浪费心情,并且我觉得这车开上物有所值,感受不错,我是置换的,旧车估价也比较满意,加上三千置换补贴,挺满意,4儿子加了服务费,车价又优惠了二千,我觉得可以接受,就提车了。 2. 胎噪,从目前二千多公里的使用感受来说,跑了一千公里高速,剩下的是国道和农村水泥路,胎噪有点大,网上了解了一下,佳通轮胎普遍的问题都是胎噪大,D7的这款佳通驾控P10是佳通轮胎里面的高端旗舰产品了,网上看了下一条700多块,也不算便宜,十一万价位这个胎噪可以接受,一分钱一分货,这茬轮胎磨损了,下次换个别的轮胎,另外说一句,新能源车换低滚阻的轮胎比较好,有助于降低能耗,这款佳通就是低滚阻轮胎,只是噪音有一点点大而已。顺便说一下发动机噪音,因为混动车发动机都是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声音确实不好听,这个跟油车没法比,朋友的比亚迪也是这声音,这个没办法,不过噪音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不是特别吵。 3. 后视镜有点小,因为美观牺牲了一点实用性,D7的腰线做的很硬朗好看,有一点突出,影响了后视镜不容易看到轮胎,这个需要适应一下,目前已经适应了这个问题,毕竟看脸的时代,颜值即正义。新手司机建议上高配,有360要好一点。 【优点】 1. 先看脸,颜值不错,不好敢说最好看,但是符合我的审美,外观内饰都比较大气,看起来很规整,一点不凌乱,线条各方面都比较顺眼,这点也让我觉得上汽还是有点造车底蕴的。 2. 操控和底盘,绝对的好评,底盘很整,减震舒适性好,烂路感受很不错,高速跑起来很稳,一千公里的高速,有700多公里基本都是限速120,至于我的实际速度,不多说,你们懂的。方向盘指向很精准,一千公里有三百公里限速基本80左右,秦岭段隧道太多,双车道还是客货分流,还堵车了,实际速度应该还均速50码左右,服务区吃饭休息耽误两小时左右,一千公里连休息总共跑了11个小时。 3.能耗好评,一千公里表显能耗4.5,我是满油满电出发的,8.15元的油价,原车剩余油表里程100公里,加了400元的油充满电,下高速电量还剩36公里,油表显示剩余160公里,全程空调音乐带手机充电,400油+19元电费,420元吧跑一千公里,这个能耗可以接受,如果匀速80码左右,能耗应该更低,个人觉得跟官方宣传的满油满电1400公里差不多。低速1000公里更省油,提车加了100元油,前前后后充电大概花了100元左右,充电站充了3次电,一般都是家里慢充,0.49元一度电,油和电低速一千公里多一点,总共花了200元,因为还有剩余里程,一公里不到2毛钱,因为我家在山区,这个能耗确实可以了,以前的科鲁兹,1.6L自吸还是手动挡,油耗得6毛多一公里,而且D7动力比科鲁兹好太多了。 4. 怀档,空调实体按键和传统门把手,还有内嵌式屏幕,这些小细节都不细说了,这些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这几个都是优点,很实用不花哨。座椅也很舒服,至少开了一千公里高速没感觉坐着累。 最后,车机,我不知道这玩意该是优点还是缺点,姑且算缺点吧,功能少是真的,但我觉得完全够用,主要就是导航,高德导航可以给个好评,很精准,就是没有车道级导航,希望可以优化,然后就是听歌,我觉得这两样功能就够了,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有啥用呢,就拿手机来说,80%的功能你几乎用不到,所以我不太在乎这个。 综合评价:D7这款车确实是物有所值,客观感受,比秦好太多了,在十万级的车来说,底盘有质感,何况是标准的B级车,这个价位,性价比非常高,10.98的低配减去置换补贴和政府补贴,实际落地11.3左右,11.3比很多地方的价格都高,但我这里确实没那么大优惠,我买了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车值11.3,买车就这么回事,十来万块钱,自己不后悔就行。祝车友们都用车愉快。
#我的提车心得3月15号提的车,现在也有两个多月了,讲一下我的用车感受。 我一般周末会开出去玩,其余时间开的少。目前体验下来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喜欢的地方:车内空间大,车子新车味道散掉后现在没有什么味道。智能化程度高,车机可以插U盘安装第三方软件(官方商城目前应用比较少)。智能硬件非常多,自动泊车目前用起来还可以,希望官方持续优化吧,车外泊车体验不是太好。 车子的音响效果也可以,特别晚上配合氛围灯效果很好。智驾目前高速NAP开通了上海和杭州,我的城市还没开通,NAC是随时可以用,但是红绿灯识别的不是太好,还需要持续优化。 不足的地方: 没有胎压显示感觉不太好,看不到胎压每次上高速就怕胎压报警。但是据说7月份官方会加装硬件升级,希望是真的吧。 另一个是没有电动门把手,这个我自己需求不高,目前坐我车的人都知道怎么开,感觉机械的安全性很高一点吧。 开着我的C10看过油菜花,也去爬过山,去河边洗过车,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是也不影响使用,之前ACC和LCC会画龙,官方OTA后就解决了,目前使用下来硬件上没有什么问题,续航也还可以,这个天气充满城市能跑170的样子。官方给我们专门拉了智驾群,群里有官方智驾工程师,遇到的每个问题也在积极解决,希望以后OTA后越来越好吧,NAP尽快开通其他城市吧。
#天窗到底有啥用问题:天窗有啥用? 有很多车友觉得捷达VS7的大天窗没啥作用,有的觉得所有车的天窗都没啥作用,我觉得天窗的作用还是挺多的,尤其像捷达VS7这种全景大天窗,作用抛开不说,那么大块天窗看着也挺舒服的啊! 解析: 一部分认为天窗的是玻璃做的,容易砸坏,一旦坏了就要需要更换,不像车顶是钣金的,只需要做钣金修复!其实天窗被砸的概率是很小的,天窗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攻击,不像挡风玻璃,会受到水平面和垂直面两个方向的侵害!有人举例子像那种冰雹天气,天窗受损严重,需要更换,这种情况属于自然灾害保险公司会赔付的,不用担心,再说前后挡风玻璃都换了不差一个天窗玻璃! 而且天窗内部都有一个遮阳帘,那个帘布也是挺结实的,且还有缓冲,加上如果贴有防爆膜,完全不用担心被砸穿!至于冰雹天气被砸坏漏水的问题,这个前后玻璃车窗都被砸坏了,四面漏风漏雨还在乎一个天窗? 有的人说天窗下雨天开着怕淋雨,夏天开着太晒,确实下雨天谁开天窗啊,但是太阳天其实可以开的,天窗可以部分开启,开一个缝起来,既达到通风的效果还可以不用被晒!像路边等人,或者出去玩,或者停车休息,开着车窗觉得有虫子或者没啥隐私感,关闭车窗又觉得太闷,这时候就可以打开天窗透气,关闭遮阳帘防虫,一举多得! 还有的人认为天窗一年四季也用不到几次,不如不要,这个想法其实是很肤浅的!天窗最早引入是高配车型才配备,这个有天窗和没天窗给人的感觉还是挺大的,就像原子弹我虽然不用,但是我有啊,有种身份象征的既视感!这都不重要,其实关键时候天窗也是一个逃生通道,当车辆侧翻,或者车门变形无法打开的时候完全可以从天窗爬出来逃生!这个在现实中有很多案例,当然侧翻事故是特殊情况,但是谁又能保证不会呢?就像安全气囊,平时用不着,但是不能没有啊! 还有就是担心天窗密封漏水,或者天窗胶条老化导致漏水,现在的车早就技术更新进步了,天窗的密封胶条都是抗老化胶条,正常使用基本不用担心;天窗密封问题,现在的车企不管是哪家都会很好的规避这种低级错误,就像我的捷达VS7出厂前,每台车都需要全方位的雨淋实验!可以说现在的汽车产品,只要在正常环境正常使用根本不需要担心天窗漏水!当然那种天天极端环境除外! 还有带过孩子的人可能知道,有时候孩子在车里感觉压抑,坐立不安,总想扒拉门把手,扒拉窗户,这时把天窗一开,他就会注意力转移,压抑感消失!也有安抚小朋友的功能! 总结来说,我觉得天窗的好处还是大于坏处的,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用来透气,透光减少压抑感,还可以当应急逃生通道,还可以安抚小孩!
#GS8用车心得GS8已经开了近两万公里,觉得还是比较顺手的,油耗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自己用的流量比较少但刚刚接到了传祺赠送的车机流量通知,一下子能用到2029年我觉得还不错,至少比比亚迪的要好,因为至少省了每次连热点的烦恼。 圈里有不少车友说保养我车从买了到现在一直在4s店,当时买车的时候购买了4s店的终身保养套餐含工时。基本每次保养的话都不用啥费用空调滤和空气滤自己就能换,或者是拿到店里让师傅帮忙换一下。 传祺车都说毛病不少,我也遇到了几个问题,在之前的帖子里有说不过4s店给的服务和跟进措施个人觉得还不错。至少是没有推诿或者是拖延在问题解决的效率上也挺高的,都说迎面不打笑脸人,毕竟车是自己买的,还是希望他能在行驶当中更顺畅,很多开修理厂和卖润滑油的说传祺质量还是不错的,不管怎么样吧,还是少遇到点问题,生产厂商多给4s店和车主更多的福利,这样的话才能让品牌走得更长远,也与车主更有粘性。 车子是我们的代步工具,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候也跟人一样都需要多关注多维护,这样在关键时候他才能够不掉链子,希望在2024年的下半年,我们的事业都能够蒸蒸日上,工作都能更进一步,身体也不会像疫情那样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
#辣评新车一整体感受 从l9到l6,都是中大型SUV,从外观很难分辨出具体是哪个车型,类似于大众的套娃设计,优点是家族化设计,一看就知道这是理想的车,缺点是看久了会腻,毕竟每款基本都长的一样。前脸是半封闭的设计,只有非常小的面积是格栅且防护措施非常好,之间的间隙很小,从图片上看是看不到水箱的。这一点是非常良心的,毕竟很多车前脸的格栅间隙做的非常大,如果前方落下石子的话是很容易崩到水箱的。我觉得半封闭式前脸更适合低趴一些的车型,这么大的suv如果配上大格栅还是很霸气的,就像最初的理想one。 侧面门把手采用隐藏式的门把手,从图上看门把手有些娇小,配着这么大车身不太协调。车尾顶部有尾翼,使得车尾看上去不会特别呆板。尾灯采用贯穿式尾灯,和车头相呼应。整体看上去很简洁,没有多余的设计。但个人觉得说不上耐看,这么大的车我觉得还是大格栅更搭。 在主驾有一块4.82英寸小屏幕可以显示档位等信息,对于司机很方便,瞟一眼就可以看到。同时配有13.35英寸的HUD,hud很方便,不用来回在仪表屏和前方视野切换,但这个尺寸就中规中矩了。在中控屏和副驾驶都配有15.7英寸的屏幕。我个人是觉得副驾驶屏幕很鸡肋,一个人开车看电视会晕车,再者给了孩子更多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交流的机会。档把采用怀挡设计,跟传统相比更方便,而且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进行手机无线充电位置和杯架位置,下方也有更多的储物空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怀挡的。 二配置分析 目前有两个配置,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在智 能驾驶上,至于驱动形式和电池容量都是 一样的。两个版本都标配L2级别的辅助驾 驶,日常使用是完全够用的。全系标配全 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热泵管理系统(在冬天开空调会很方便)、24+128G的车机内存(24G非常大,后台可以运行很多程序,但是会不会引起屏幕过热还有待体验)、8295P芯片(高通最顶级的芯片)、19扬声器最大功率为1920w(数据很震撼,不知道听觉体验怎么样)、 bud 抬头显示,纯电续航里程在 wltc 工况下为182km,对于一款大五座 suv 这些配置都是非常顶的。 1 Pro 版本,指导价格为24.98w。搭载 AD Pro 辅助驾驶系统,芯片配备地平线征程 5,所具备算力为128TOPS,因为没有激 光雷达,算力也一般。按照常理来说, 在变道,主动刹车上也不如具备激光雷 达版本预判的更早。车外摄像头配置为 5*200w+1*800w+4*300w,如果觉得智能驾 驶主要的应用场景是高速上,这个 Pro 版 本就够了。 2 MAX 版本,指导价格为27.98w。这款智能化的配置会更完善。和上一款相比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记忆泊车、车载冰箱(对于夏天非常友好,不知道能不能放点冰糕,费电吗)、更高级的智能化配置、和音响材质的不同。辅助驾驶的硬件上采用 AD Max 系统,两块英伟达芯片,芯片算力为508TOPS,几乎是上个版本算力的3倍。相比于上个版本是多了1个激光雷达、6*800w+1*200w( Pro 版本是5*200w+1*800w),看得出智能化硬件配置很高,除了应对高速场景外还可以应对一些城区的驾驶场景。可实现的功能有全场景 NOA (高速城市都可用), LCC 比 Pro 版本多:施工绕行、城市避让、相应信号灯通过路口这三个功能。其他的高阶功能想实现在配置表上看需要选装,但是没有标价格,在小程序订购中也没有看到。 音响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材质采用双折铝膜音盆和COSCONE技术弯折音盆,听上去很高级,具体和传统的有什么区别也不太懂,有机会的话会感受一下音响。一般的都是在扬声器数量上区别,我是第一次见到在材质区别的。 三 总结 个人觉得一款有较高的智能化配置且指导价不到25w的长度为4925米的大五座SUV,性价比很高。如果我有25w,我会将这款车纳入考虑范围。要说不足,第一是理想外观套娃,区分不开,我觉得也没有大面积的格栅前脸好看。第二是都增程了还得加95号汽油,后期成本会高一点,但是如果充电方便不出远门的,那就很香了。第三是我觉得大五座四米八就够了,希望后期出小一点的车型,不如比较窄的停车位停车真的很不方便,尤其是后面一堆车等着的时候,心理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