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员工担心高合成为下一个威马吕众汽车是属于吕梁市众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众泰汽车是中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商,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众泰汽车以生产和销售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为主,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环保和智能化的汽车产品。吕众汽车是众泰汽车旗下的一个子品牌,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汽车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提问#拯救选车困难症各位大哥前辈,本人职场车圈双小白,工作大半年了想拥有- -台属于自己的车,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宝贵意见。 首先先谈谈自己的背景,本人目前月薪到手1.1w,24年转正后能提高个两三千。之前做课题再加上生活费结余,目前存款10w左右。日常开销房租水电社交购物等加起来四五千吧。家里有两辆油车,分别是途锐和逍客,所以说我这次选车,更倾向于纯电方向。父母给我的建议是三十万左右,电车更迭快,不应该第-辆车就买这么贵的。 ————下面是我的被选项 一阿维塔11。喜欢他的地方是颜值和企业背书,包括之前冬测的续航和智能驾驶都是吸引我的地方。看车评人的视频,了解到底盘空间并不是太好,但是试驾下来感觉空间远大于我家的逍客,底盘也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缺点就是实体按键太少了,很多所谓智能化的配置并不实用,这也是我排除阿维塔12的原因。 二.宝马四系。本人一直很喜欢蓝天白云这个品牌,但是三系太街机,五系太商务行政,四系就很符合年轻人的气质。缺点就是养车成本太高,空间太小了,而且公司年轻人的车没有bba,感觉自己买这个车太突兀了。 三.极氪001。之前关注电车的时候,起火自燃是我很担心的问题,但是极氪的品质也算是有目共睹,而且千公里续航,再加上个性化的颜值很吸引我,哦对了,这车有实体档把,很加分。确定,太宽大了,我的驾驶技术很难不擦挂。 四.蔚来et5t。这次春运让我感受到了换电的优势,而且蔚来的颜值在蔚小理当中肯定是碾压的。缺点,之前曝出蔚来裁员和降薪,有点担心。 五,ct5。有哪个男孩会拒绝一-辆ct5呢。缺点,油耗高而且内饰有点老气。 ————以下是朋友们推荐但是本人不太考虑的选择 一.特斯拉。魔豆三空间太小了,我178,方向盘调到最高也感觉太低了;魔豆y,颜值直接劝退我。并且这两辆车内饰都是个啥啊,连仪表盘都没有。排除排除。 二问界m7。外观也太老气了,而且这辆车最大的亮点是华为参与,但是比阿维塔贵了好几万。 三.比亚迪宋L。都说宋L是比亚迪技术更迭之后的第一辆车,但是宋这个车系太常见了,而且比亚迪的品控和网络舆论让我害怕,这也是我排除高颜值的海豹的原因。四.极氪007。丑 五.奔驰c。为了个标和内饰,花三四十万讨女生开心? 以上就是我的思考,各位前辈请箴言
#年轻人的第一台车怎么选各位大哥前辈,本人职场车圈双小白,工作大半年了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车,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宝贵意见。 首先先谈谈自己的背景,本人目前月薪到手1.1w,24年转正后能提高个两三千。之前做课题再加上生活费结余,目前存款10w左右。日常开销房租水电社交购物等加起来四五千吧。家里有两辆油车,分别是途锐和逍客,所以说我这次选车,更倾向于纯电方向。父母给我的建议是三十万左右,电车更迭快,不应该第一辆车就买这么贵的。 ——下面是我的被选项 一.阿维塔11。喜欢他的地方是颜值和企业背书,包括之前冬测的续航和智能驾驶都是吸引我的地方。看车评人的视频,了解到底盘空间并不是太好,但是试驾下来感觉空间远大于我家的逍客,底盘也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缺点就是实体按键太少了,很多所谓智能化的配置并不实用,这也是我排除阿维塔12的原因。 二.宝马四系。本人一直很喜欢蓝天白云这个品牌,但是三系太街机,五系太商务行政,四系就很符合年轻人的气质。缺点就是养车成本太高,空间太小了,而且公司年轻人的车没有bba,感觉自己买这个车太突兀了。 三.极氪001。之前关注电车的时候,起火自燃是我很担心的问题,但是极氪的品质也算是有目共睹,而且千公里续航,再加上个性化的颜值很吸引我,哦对了,这车有实体档把,很加分。确定,太宽大了,我的驾驶技术很难不擦挂。 四.蔚来et5t。这次春运让我感受到了换电的优势,而且蔚来的颜值在蔚小理当中肯定是碾压的。缺点,之前曝出蔚来裁员和降薪,有点担心。 五.ct5。有哪个男孩会拒绝一辆ct5呢。缺点,油耗高而且内饰有点老气。 ——以下是朋友们推荐但是本人不太考虑的选择 一.特斯拉。魔豆三空间太小了,我178,方向盘调到最高也感觉太低了;魔豆y,颜值直接劝退我。并且这两辆车内饰都是个啥啊,连仪表盘都没有。排除排除。 二.问界m7。外观也太老气了,而且这辆车最大的亮点是华为参与,但是比阿维塔贵了好几万。 三.比亚迪宋L。都说宋L是比亚迪技术更迭之后的第一辆车,但是宋这个车系太常见了,而且比亚迪的品控和网络舆论让我害怕,这也是我排除高颜值的海豹的原因。 四.极氪007。丑 五.奔驰c。为了个标和内饰,花三四十万讨女生开心? —————— 以上就是我的思考,各位前辈请箴言
#提车日记网上没赢过 现实没输过 买车之后记得用家冲 ! 用得越多 越划算! Tips:以下为个人意见 欢迎评论区一起交流一下~ 【空间表现】 后排空间很大,但是大部分用不上,毕竟用的不经常拿来拉货,所以后排空间基本上用不上,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这个空间的确很大,买这个车一定程度上,看起来比较夯实的一种感受,很舒服。 【续航】 我这个充满电一次性能把我435公里,平时在城区里面通行,完全够用开回来跑了两次高速高速路上开车特别有劲。续航嘎嘎香。买的是后轮驱动标准版,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个续航已经够了,没有必要多花了几万块钱上长续航。毕竟长续航也就多了个70公里左右,平时设置80%的限额,所以我感觉标续已经够用。 【充电时间】 用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只需要40分钟左右足够用,但是他充电的时间段充电的费用下来,大概70块钱左右,如果用家充的话,可能要重个十个小时左右,但是价格一般控制在20块钱以内不需要给服务费,所以这个充电时间看个人需求,如果说急着用推荐超级充电桩,不急着用一般家充就已经合适了 给我的感觉和平时我们用智能手机是一样的回到家充电充完就走,随用随充,就是这样子,很简单,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智能化】 特斯拉的智能化,我不用多说,流畅的一匹,毕竟因为他主机级别的英伟达显卡和处理器。 本土化成分足: 可以订阅他的车载娱乐服务包里面包含了很多可以玩的游戏,还有网易云音乐,QQ音乐,喜马拉雅,腾讯视频,哔哩哔哩,优酷,爱奇艺,抖音都是针对车机优化的App。 国际化浓度很高: 属于标杆级别的,对标国产化汽车真的很能打,智能化这块一直都是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 未来行业优势: 马斯克旗下Xai工作室对标openAI 不管是未来FSD还是通用人工智能transformer大模型还是要看Tesla 【最不满意】 颠: 买来车跑了两次,成都到绵阳的长途,我发现这个车真的是很颠坐得,我屁股痛一直都调整不好座椅的舒服位置和最佳位置,所以我觉得他这个车子调教比较运动比较硬,胎压也达到了3.1bar左右,我推荐大家可以把胎压降一点,提高他的舒适度,然后买一点靠枕或者是软垫什么的,提高自己座椅的舒适度减少臀部压力 车门重: 对比model 3来说model Y的这个车门太厚重了,每次上下车门的时候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这一点我个人感觉算是一个小缺陷吧,如果他的处理有model 3那样的品质以及光滑就更好了,关闭车门需大力^_^… 【购车经历】 前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对比国产车和特斯拉本来预定特斯拉,但是后来又去绵阳看一下国产新能源汽车,综合对比下来,以及试驾新兴势力新能源—蔚小理极氪缤果星光元宋plus DMI 智己问界,本来要预定比亚迪宋Plus,但是比亚迪车的操控开起来感觉轻飘飘的,而且国产新能源技术还不太成熟,技术相对成熟销量高大品牌,前车之鉴威马汽车,留下的只是遗憾,取消宋plus,网上下单,成都龙泉驿提车,只等了5天,秒了我,然后交强险950,有点坑的地方是,新能源第一年保险公司只能在交付中心买…血亏5.5k 【提车价格】 裸25.89k 交强险950 上牌380 到付15 车衣+膜3.5k 保险5.5k 充电400(包含超冲和家冲) 感谢圈主疯疯填八六推荐
#你最近在关注什么车1. 换车 之前一辆车开了十年,烧机油太严重,一千公里烧一升机油,实在是忍受不了就准备换车~ 2. 选车:25万以内B级车,不要SUV。每天上班来回60公里左右,公司有充电桩,家里小区也可以装,每年行驶约2万公里,油价高,倾向电车,过年开车回老家单程1200公里,纯电车暂时不考虑!综上,最终确定购买插电混动或者增程式,平时上下班市区纯电开开,出远门用油开,比较符合需求~ 3. 看车: (1)首先排除BYD,不可否认这些年他的销量和车都不错,但是这车属于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的那种,单纯的个人不喜欢这个品牌,没有别的意思! (2)华为 华为问界M5还是蛮不错的,最终因为不喜欢SUV,而且华为不是专门造车的企业,所以也最终排除! (3)领克 看了领克08,外观内饰都很满意,但是因为当时还没有上市,不能试驾,需要等,而且是新车型,不想做小白鼠,也是SUV 所以没有定!长安的深蓝路上见过,不喜欢也没有去看了~ (4)日系 凯美瑞 凯美瑞销量大,试驾了凯美瑞混动,感觉还不错,价格优惠也大,但是车机差点意思,而且不能充电,电池是镍氢电池,比较落后,所以也排除了! 最后来到了雅阁插电混动,纯电官方标的是84公里,刚好够每天来回上下班,外观有人觉得丑,有人觉得好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跟以前10代比,其实升级了蛮多的,试驾后总体来说满意,最终锁定尊贵版,也就是次顶配,标价23.88万的车型,最终谈到落地价不到23万,这插混是根据订单排产,所以正常一般都需要等1~2个月,是没有库存的,正因为如此,插电版本也不会出现较大的优惠,基本上优惠2万就差不多了,不像雅阁的汽油版,是走量的,也是有库存的,所以短期内降价3~5万也正常!买油版的可以等等优惠~最终在八月底提车,送三年基础保养5年车机无线流量,还有些小的配件如车窗膜脚垫等,家里的充电桩也是送的,此外,花了两千多块在4S店加装了360全景摄影头,总共花了23万的样子~ 目前行驶3000+公里,一箱油一个月是用不完的,上下班纯电行驶,基本都在公司充电,所以也没什么费用,国庆期间特意出远门跑完一箱油,馈电油耗基本上5L/100公里,还是蛮省油的!目前还没有做首保,平时发动机基本没怎么使用的机会~ 说说这车的优缺点:优点就不多说了,该有的都有,最主要是省钱,目前3000+公里,家里充电桩9月份共花费17块的电费,以及第一次加油的300块油费,其它充电都在在公司充,不用花钱~ 也许有人会担心换电池问题,根据国标 电池循环1000次,续航>80%,这个单次循环指的是,电量从0到100%的充放电循环,而不是指你的充电次数! 换算到这车官方标84公里,1000次循环是8万四千公里,五年后,行驶10万公里,就算其中纯电8万公里,油跑2万公里,理论上,电池会衰减不到80%,纯电至少还能跑67公里,这个时候也是不会付费换电池,67公里基本上也能满足日常生活用车!就算到了10年,20万公里,电池续航哪怕最差只有20公里了,也能够当HEV油车开,要知道10代雅阁HEV只有2度的电池容量,只能纯电几公里,照样能够行驶20万公里以上,所以本田的电池管理技术不会差的!也就根本就不需要考虑换电池,雅阁的插电不是增程车,10年后,20万公里,电池不行了当HEV油车开就可以了,HEV油耗百公里5L,也是妥妥的好车!而且十年后也可以考虑换车了! 也许有人会考虑贬值问题,这车10年后,贬值没人要,十年前一辆20万的车,10年后卖了2~3万块就不错了,车是消费品,没必要在乎10年后是卖两万还是三万~ 同级别一辆纯油车开20万公里平均算7毛一公里,光油费都得十多万了吧! 说说缺点: (1)后备箱凸起,这是被人嘲讽的最多的,也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后备箱当然是越大越好!每个人需求不一样,对后备箱需求大的可以考虑放弃,像我这种后备箱95%的时间是空的的情况,也能够勉强接受,毕竟车无完车,人无完人! (2)没有快充接头 个人认为这不是缺点,雅阁插电电池就17度那么大容量,正常7kW慢充 不到三个小时就充满!这车适合家里或者公司充电,日常行驶,想想什么情况下才会用快充,这车压根就不是为你在高速上充电设计的,跑高速长途是用油的,干嘛要去充电呢! (3) 隔音 高速用发动机开长途,隔音是真的差,80公里/小时以下静音还是优秀的,毕竟用电时,没有发动机噪音,这车就适合上下班市内开开! 最后说一点,为啥要买个日本车,国产车不香吗?难道不爱国吗? 十多年前,二十多岁的年纪刚从学校出来,也和大多数愤青一样,爱国仇日,坚决不买日本车!如今快四十了,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表示只买对的,好的产品,不买吹牛的产品,只要中日,中美不断交,就会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不管是哪个国家的~
#用车心得提车已经43天了,开了1118公里,主要就是上下班,高架(堵车)为主,平均车速都只有二三十那种。但是作为一个开了13年福特嘉年华零事故的老司机来说,驾驶习惯还算可以的,为什么这么说,最近不是秋天到了吗,有那么几天根本不需要开空调,我的百公里能耗低得破了记录,9.1。然后好像就没法再低了吧。。。问了一圈公司里的电车车友圈,怎么的也要13,14的样子。为此我得意了一阵 以前开油车的时候,上班开车属于费油费神,还不如班车司机开得快。眼看着电车慢慢普及,从一开始大家的评论说电车多么多么危险到现在基本不说了,而且平民百姓也能买得起,同样十几万的小车,一个加油,一个充电,哪个用车成本低,谁不会算?至于电车的保值问题,毕竟大部分人买了是长期使用的,不是投资倒卖来的。车本就是贬值的货,技术发展这么快,以后的事就别想那么复杂了吧,活在当下。 眼看公司里安排了充电桩,老板仁慈,充电免费,那真是太香了。眼看本来开Q5的领导居然换了十几万的零跑C11,立马觉得他头上有了某种光环呢。 我其实早就看上了id3,奈何太贵,继续观望,每次路过城市展厅,进去瞅瞅,哎,不用跟我讲车,优缺点我已经烂熟于心。。。。比亚迪海豚也是我当初考虑之一,但实在颜值一般,而且我不想再买一个跟嘉年华一样级别的车!作为国产车,比亚迪很牛,国货之光,只是车的设计在我眼里,不算好看,中规中矩,但毕竟销量在,车机也好,‘’小迪小迪‘’一叫就来,还是可以考虑的。 然后等等等,上半年有人告诉我,下半年车要大降价。果然没白等,7月一到id3这一狠降,可以下手了,速度!可惜我还是墨迹了点,没抢到政府额外补贴。从订车,配车到提车,10天,已经很快了不是吗! 喜欢id3是因为我在乎车本身的性能,质量,可靠,车机差一点也无所谓吧,最严重的黑屏啥的经过几代的升级后好像基本不存在了。相比我那原来什么都没有的小破车,我的车生活也算提升了档次。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提车日记各位车友碰到这个问题了吗?前几天跑长途回来刷车时发现右后轮毂变形,去售后鉴定报总部答复,过坑时挤压造成,不属于质量问题不予以质量三包!换轮毂自费!问题有四:一,购车才三个月在保,难到整车质保轮毂不算整车零件吗?二,过坑挤压为何右前轮没事?三,厂家说不是质量问题就不是质量问题了吗?车主是个体厂家是公司,嘴大说了算吗?四,全程遵规驾驶,哪个车可以不过坑坑包包,出了问题车主不找厂家难到去找公路部门吗?! 更何况这轮胎除了自己的鞋印以外都没有任何印记!这不是质量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