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国人选国车犹豫,25-35万的预算,除了小鹏g6,有没有更好的推荐?满足可靠性好、高阶智驾、纯电、400公里以上续航、同时可以做床车(有旅居规划)? 9月7号下定的580Max,有点犹豫要不要放弃提车。 刚定完车的一周还有点小兴奋,心想终于可以换了我那台除了可靠性不错,功能要啥没啥的轩逸了,想着车到了可以带着老婆好好出去浪了。 但是看最近的G6用车反馈,貌似随着交付量上来,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被报告,给人感觉恐怕故障率不低,比如高频异响,车机稳定性差,新车甲醛释放量不低,软硬件的可靠性陆续有看到不少问题反馈(甚至还有动力报故障的),料想整车的装配和可靠性恐怕相当一般(以上全部是个人根据平台上用户的反馈得到的个人主观感受和非专业判断,不代表G6的实际情况,实际情况请以厂家宣传的为准)。 我老婆说你都交了定金,就别想太多了,但是我心想,这车交付量才刚刚破万,时间也才短短小几个月,就这么多问题反馈,很担心以后用车会不会遇到类似的可靠性问题。 当时选择G6,一是因为支持国产,二是因为小鹏的智驾,三是因为空间(G6支持躺平和后排座椅放平,床车模式下我1.82m身高大体够用,这个使用场景对我很重要) 华为最新的Ads2.0,根据我看到的网上的各路实测,我觉得大概率是比小鹏的XNGP领先一个level的,基本没有对手,我很心动。但是配备华为智驾的几款车型,一是没有能做床车的SUV车型;二是赛力斯造车的口碑和上一代问界车型的质量反馈都不理想,没太敢选,而阿维塔,质量有争议,主要空间上满足不了需求。 ModelY我也很心动,Fsd不用说,毕竟从数据量到算力,都是全行业天花板的存在,自动驾驶想做不好都难。但是但是,第一他不是中国品牌,作为中国人,我真的好想买一台中国品牌;第二,Fsd短期很难在国内落地,着不单纯是对中国道路的适配和本土化的问题,还涉及到产业保护和国际政治,所以对于Fsd的落地,我很不看好,没有高阶的智驾,很影响选择;第三,很关键的一点,modelY不支持前排座椅放倒,并且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床车模式下,我1.82m很难睡得舒服,腿都伸不直。 虽然但是,我还是没有直接passmodelY,因为目前比较下来,Y在多年改款之下,不断迭代,目前的整车可靠性已经比较优秀,简单说就是用起来应该会比较省心,没拿多麻烦事。 所以,各位。如果选一个G6的平替,还有没有什么好的车型可以推荐的?
#提车日记【买车背景】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学生时候有出去兼职所以攒了点钱。去年毕业季的时候出来想买一台代步车,作为一名刚出社会的青年,天天挤公交地铁多不舒服,所以我就跟父母说了一下我的想法,当然了父母也是非常体恤我的,给我一半的资金赞助我。当时确实也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有几点要求:1.市区家里有房子有停车位置。2.仅需市区代步使用。3.预算在10万以上就可以了。毕竟也是刚出来的大学生,虽然大学有点小存款,但是还是不敢多花父母的钱。 【提车价格】原车14.09 优惠3.07万 保险3500 购置税6000 落地价格:12W 【买车对比】 因为是疫情期间,所以也对比了几款车型。也多多选择一下 在中国市场,宝来的市场保有量还是很多的。但是去到店看到实车,感觉还是差了点。外观还是有点欠缺,内饰稍微怎么看都不符合我的这个阳光大男孩,试驾一下动力感觉有点肉肉的,所以就没选择宝来。 因为都说丰田的车子很不错,很省油。所以我到店实地看车一下,还没去的时候就听说卡罗拉基本都是跑滴滴的。所以我当时也不怎么信,当时到店看到展车,这个车子好小哈。坐进车内的第一瞬间就觉得抬不起头,这个车太小了不适合我。 都说思域是一台神车,外观整体非常不错。动力也是比较够用的,但是对于这么一台车我也是非常喜欢的,奈何我家父母不喜欢,所以就直接失之交臂了。 最后就直接看了朗逸,整体外观也是比较符合我的心意的。也去试驾了一下整体动力还是可以的,内饰整体还欧克,所以就直接定了朗逸舒适版,这个也是预算原因所以选择这个配置。 【外观】 横条银色镀铬饰条的中网设计,与大灯相连接。整体看起来非常的霸气,下方的小嘴巴也是凸出的设计哈,正面看去车头线条感很清晰。溜背的造型显得这台车很特别,高挑的尾部很是特别,整体非常的不错。 【内饰】 这代的朗逸内饰做的些许的差,内饰塑料感比较强。内嵌式的中控屏在开车的时候不怎么方便,不过这台是带有线Carplay,还有旋转按钮,整体给我感觉比较老土。 【空间】 对于朗逸来说,空间还是蛮够的。我是一七五的个子,前排调节好空间,头部都有一拳的距离,后排腿部也有2到3拳。整体空间对于我个人使用还是非常不错的,后备箱也有放三四个小的行李箱,整体还是非常不错的。 【驾驶感受】 1.5L的自吸发动机虽然没有涡轮增压动力那么强,但是对于我市区基本代步都很不错的,而且市区超车基本都是很迅速的。虽然朗逸悬挂有点硬,悬挂不够软,有时候都有点顿挫感。 【油耗】 跑高速在5-6个油耗,市区基本在7-8个油耗。因为有时候会堵车,所以油耗会偏高点点,不会在市区走快速通道油耗会相对降低,一般我平时开车都会规划行程的,所以这个油耗我也能相对接受的。 【缺点】 1.我这款朗逸车内塑料感稍微有些强,内饰不够时尚整的比较老土把。 2.配置低,没有配个无线Carplay,每次上车都需要插充电线。 3.隔音不太好,中控大屏与方向盘会产生异响。 希望“钳子来了”圈主推荐加精
#晒晒我的摩托车骑行报告说一下,凯越525F,先说车辆的发动机避震这方面,车辆动力这些地方没有任何问题,实际排量为500cc,动力方面尚可,至于前后避震均用的是KYB,前避震可调节回弹以及软硬,后避震也是如此,在非铺装路面的滤震效果不错,坐高为790,至于刹车是国产厂家凯凌出产的制动卡钳,刹车虽然软但是制动效果尚可,没什么大问题,只能说能刹住,新车有超级大的缝隙,不吻合,看着好难受,不知道为啥,新车既然有漆面脱落迹象,右把手开关总成是活动的,扣不紧,松动的,至于油耗方面,城市骑行在3.5-4升每百公里左右,油箱容积为18升的,换挡感受清晰不拖档,ABS刹车模块为博世中国制造,至于车辆电路问题可以用垃圾来形容吧,车辆仪表为重庆思骑科技代工生产,线路插头很多地方未做防水设计,对于线路问题真的是很失望。车辆焊点的话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凯越500X焊接的好,在金属脚踏部分的背面仍有毛刺出现,焊接点真的奇丑无比了,无法形容。座高也没办法降,只能换,总结一下,凯越525F这个车适合越野,也可以骑烂泥路。高速转动震屁股麻脚,整体做工真是垃圾的不能在垃圾的,问他太多,新车到货不到十天就发现太多毛病了,离合回不到位,需要手动弹回去,真是无语,唉没有后悔药了,摩博会前到货的,问了凯越的大旗舰店报价虚假,严重性“店大欺客”,这个真没办法理解。三大件以及轮毂无任何问题出现,具体后续能不能骑的住就看这车毛病多不多了,只能说玩玩就可以了吧。后期再看看有什么毛病吧。
#晒晒我的摩托车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机车梦,在很早刘德华的电影天若有情,我的机车梦就深种心中。年年复年年,就这样人到中年,可是机车梦却从未消散,随着各种平台的大力宣传,成都机车行业大力度的营销,我也完成了我的机车梦,中国好声音,贝纳利龙卷风252,快两年了车况没得说,250排量里声音是真好听,已经两万公里没有任何小毛病。 刚开始社恐都是一个人骑,慢慢的接触一些摩友约骑也很快乐,休闲骑,以前我一直认为的休闲区就是慢慢骑,一路看风景,休闲嘛。结果呢,懂得都懂,不懂的就和休闲骑的约一次。 每次约车,摩友问得最多的是,大叔你为什么选仿赛,搞个巡航不是更好?腰不痛吗?我只说两个字,铁腰(贴药)。哈哈哈。 去年重庆摩博会没有时间去,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去了,单程390公里,说实话还是有点累的,到地方躺床上就不想动了,因为只有两天假,所以玩得不是很尽兴,很多地方也没去打卡,只有明年提前规划一下再战。 比较遗憾的是回程途中,遇到一位返程摩友出车祸,120来了医生当场宣布没有了,虽然以前经常在摩友群看到哪哪出车祸了,都觉得离自己很远,不当回事,当亲眼看到一条年轻的生命盖上白布,走到人生的终点。心情非常的沉重。 在此我想提醒一下各位摩友也警醒自己,生命只有一次,机车只是承载我们追逐自由快乐的工具,不能让它成为夺取享受以后的人生。且行且珍惜,管住右手,慢慢骑。
#我的摩旅日记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存这大量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堪称“山村古建筑活化石”,是被公布的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被疫情封控了许久的我们,总是计划这要长途骑行一次,最后在1月3号我们出发了。只记得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早晨,我们到达固定地点集合,一个车友的车坏了,原定8点的出发时间,最终推迟到11点,最后到达目的地,天都黑了。 因为天气寒冷,我们准备的东西就比较多,装备有暖宝宝、手把加热、电加热马甲、电加热手套、羽绒内胆、骑行服,即使有这些装备的加持,我们也冻的涩涩发抖。此次的单程在160公里左右,我们依旧没有走高速,并不是因为费用的问题,而是大家达成一致,认为不走高速除了安全外还能欣赏沿途的风景,走走玩玩,到目的地都快天黑了。基本行程就是白马路、到顺义走顺沙路、向西一直到南雁路、最后京拉线、斋柏路、007县道到达爨底下村。值得骑手们跑的线路是南雁,也是最考验骑手经验的山道,弯路较多,一定注意安全。我们还去了一线天,然后在爨底下住了一晚,第二天出发幽州大峡谷,挂壁公路。我的GT400邮箱是19升,一路跑下来整体的油耗在4个+,续航300公里左右,油表就开始闪了,很长一段路都没有找到油站,要么就是找到油站,不能加95#汽油,最后好在有惊无险,跑挺老远找个油站喂饱了这大白胖子。
#慕尼黑车展有哪些重磅新车值得关注【慕尼黑车展】的重磅新车:“四小金刚”合集[doge] 这次车展可见德国老厂真的发力新能源了,以前是看PPT,现在不仅有了更明确的长远规划,而且还能看到非常接近量产的概念车。 虽说我们国内在新能源领域拥有政策/市场/供应链优势,但这帮百年车企的实力确不容轻视。作为直接竞争对手,对我们来说好消息是:它们的新能源主力车型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正式推出。 加油,中国车企![努力] #IAA2023慕尼黑国际车展#
#新能源车主晒续航这里客观评价一下哪吒V的续航表显,大家可以参考。车型参考哪吒V401。宁德时代电芯,安徽鸿创组装。 经过一年的测试,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春秋季城市道路平均车速60左右,不开空调的情况。基本每次跑都能跑出350余20%的电。算下来是超401的。我也天天关注懂车帝和汽车之家论坛,这个据说埃安是做不到的。 夏季续航由于开空调的缘故,总续航在380左右。由于天气热没有不开空调测试,空调消耗20公里。也还可以接受,毕竟要用电。 冬季续航总体在280左右,少了近一半,我都当300的开。如果有车主打算冬季出行,一定要做好线路规划。毕竟有些品牌一半都达成不了。这个是电车的通病。一方面热风更耗电。二是电池低温不活跃。 高速续航表现。90码续航打9折,100码续航打8折,110码续航打7折,120码续航打6折。高输出意味着高功率。跑的快耗电自然快。哪吒的这个续航表显也比大多数品牌强不少。如果有朋友高速出行可以按我这个来算,提前做好线路规划。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在冬季往往会有所减少,这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造成: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和高速行驶时功率输出增加。 首先,低温对电池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之一。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性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这主要是由于低温会降低电池的反应速率,减弱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效能。这会导致电池的可利用能量减少,从而减少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此外,低温还会增加电池内部电阻,限制了电流的流动能力,使得从电池中提取能量的效率降低。 其次,高速行驶时功率输出增加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汽车需要提供更多的动力来克服空气阻力和克服路面阻力,这导致了更大的功率输出需求。而高功率输出会缩短电池的使用时间,从而使得续航里程较低。同时,高速行驶会加剧电池内部的能量转化和损耗,进一步减少了电池的可利用能量。 因此,在冬季,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往往会有所减少,这与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高速行驶时功率输出增加有关。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采用高能量密度、低温补偿以及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等技术,在提高续航里程和适应不同气候条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