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省电新能源看到一条评论说现在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不输欧美的油车,且新的电池技术已经研究出可以耐极寒而对续航影响可以小于百分之十的电池。如果充电可以做到和油车一样快,那么欧美的二十多万的油车在中国将根本没法卖,无论怎么对比都会选择我们自己的新能源车。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 研究出能够在几十秒就可以充满电的电池非常难,根据我的生活常识,电池充电过快也容易伤电池,从而加速电池的衰减,想通过研究电池来解决电车相对于油车的缺陷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但是我们可以换个方法。由国家出手建换电站,就像建加油站一样,加油有92,95,98号汽油,对于电池,也可以制定不同的国标规格,8号,9号,10号,然后各新能源车企可以自行选择,在即将研发的新车是否使用国标电池,如果使用,该车企搭载国标电池的车型的的消费者将可以在国家换电站进行换电,收费,我想每次换电的费用必然是远低于加油的。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车的补能速度不输加油,且因为可以换电,就不用考虑电池衰减的问题,二手转手保值率也会相对较高,所以搭载国标电池的车型更容易被消费者选择,我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选择搭载国标电池, 国家还可以通过换电站进行收费营收,虽然前期的投入成本会很大,但是从长远角度看,电车的增加和汽车的减少都可以大大减少我国在石油上对外的依赖性,还很环保,电池可以循环利用,但是石油不能。 这样就解决了电车相对于油车的两个致命缺陷,补能速度慢&电池衰弱。
#懂车帝众测脚法改变能耗,买d7的初衷是看上外观,加上短途用电长途用油,在这个电车还有旅程焦虑的现在,混动兼顾经济性和续航,可以说是攻守兼备了,D7的驾驶感受很舒适,油门踏板响应速,现在我就来分享一下我是怎么从一开始的百公里油耗4.7慢慢降低到,3.5百公里极限的时候还能到3.2百里。 1首先先了解混动和电动能耗原理速度越快能耗越高,所以想降低能耗降低速度能耗就降下了. 2混动车有动力回收系统需要善于利用。在车辆滑行时能给电池充电从而减少能耗。 3像老司机一样利用油门来加速减速,减少使用刹车,目前我正在学习这个。 使用了以上的几个方法后,加上摸熟悉车辆的行驶模式,用油用电的逻辑,能耗开始慢慢的掉下来,希望大家的能耗能干的比我还低,目前在广东能耗能干到1比1.不打折美滋滋。
#坦克400Hi4T-用车心得坦克400模式讲解第七集 模式:驾驶模式(混动)/能耗(运动) 起始公里数:68.4公里 百公里综合油耗:11.9升 百公里综合电耗:7.2度 费用明细: 驾驶感十足,动能反馈强劲适合超车,以及追求速度。 油:11.9升*7.65元/升=91.04元100公里 电:7.2电*0.236元/度=1.7元100公里 综合:91.04+1.7=92.74元,=92.74除以100公里=0.9274元/1公里 试驾感受及优缺点 优势:运动模式,低速动态反馈明显,动能反馈明显,副驾驶也老提醒,慢点慢点,推背感明显,试驾了极氪001的运动模式和宋L的运动模式,越野车坦克300在车身+乘客+行李近3吨的情况,然后2.0T加持再配合电机,运动模式无疑是城市驾驶最有感觉的模式,低速,高速,都很顺畅,反复起停,没有头晕目眩的感觉,极氪和宋L纯电车,反复启停略有头晕,速度太快!!双电机更是,单电机略好!! 油耗对比:油耗最开始测试较为混动/标准,增加36%油耗。7-9油耗到11个油起步。 用途及方法推荐 优势:超车用方便,以及追求驾驶乐趣时候, 不足:反复启停,感觉越野车没有轿车那么激烈,不太适合长时间在拥堵路段,当轿车使用,油耗/成本增加了,较纯电/经济/家充:增加99%,商业充电增加45%。 所以这个模式不适合拥堵路段,非常费油!! 本次测试条件汇总 测试路段 路况:铺装路高速 轮胎轮毂:原厂公路HT 乘客数:4人,后备箱全满,3吨左右
#懂车帝众测【基本情况】 大众ID.3是我的第一辆新能源,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和使用新能源车。于2022年11月提车,车辆款式为2022款纯净智享版,当时标称电池容量为57.3度,至今已累计用车510天,累计行驶里程21461公里。 【用车感受】 这辆车开始我只用于上下班通勤,因为家里有充电桩,从来没有担心过续航问题,但是高速长途出行最担心的就是充电设施不齐全,半路上找不到充电桩。随着对ID.3越来越熟悉,正常上下班通勤,电量由80%用到20%,行驶200公里还是很轻松的,所以胆子越来越大,就在23年7月的炎热夏季第一次体验了长途高速行驶。 高速上我开启了半自动辅助驾驶模式,设置时速100,在高速上完全可以释放双脚,相比以前驾驶油车反复持续的刹车踩油门而言,智能化的辅助驾驶让行车更轻松,设定好跟车距离就可以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自动调整车速,且行车过程中也会自动修正方向,使车辆时刻保持在车道内居中行驶。这些智能化对于我而言简直就是福利,让我更享受驾驶的乐趣,全程500多公里的长途高速都处于兴奋状态,越来越喜欢开车了! 同时,德系的底盘悬架很稳,让我在高速上即使以120时速行驶也能感受到底盘的沉稳和舒适,几乎与油车驾驶感受无异。不过,由于是电车,为了电池的稳定,悬架调试的比油车相对硬一点。 也经过这一次,胆子变大了,也对ID.3仪表台实时续航预估想当信任!所以在接下来半年里我累计高速长途通行了约5000公里,除了冬季,500公里的高速ID.3只需中途补电一次,只有冬季需要补电2-3次。 【续航能耗】 通过最近一年每月的行驶里程数和平均电耗数据综合计算出平均续航、续航达标率和电耗。 计算方法:电池容量57.3/月平均电耗·100即可得出平均续航,续航达标率为平均续航/理论续航450·100%! 冬季: 平均续航297公里,平均电耗19.3 kWh/100km,平均续航达标率66%! 夏季: 平均续航359公里,平均电耗16 kWh/100km,平均续航达标率79.8%! 春季:平均续航431公里,平均电耗为13.33kWh/100公里,平均续航达标率为95.8%! 秋季:平均续航为382公里,平均电耗15kWh/100km,平均续航达标率为84.9%! 【总结】 ID.3的总体续航还是比较给力的,尤其是实时续航预估很准确,可以给我很好的续航参考,让我减少续航焦虑和对行程的掌握。 不过,日常使用中也不必太在意续航和电耗,够用就行了,车本身就是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不必因为一点续航和电耗差异让我们失去了驾驶的乐趣和生活的享受。
#我也说说小蚂蚁终于解决了地下车库APP预约充电没信号问题,再也不用每次晚上10点下楼插枪充电,3G网络我们这里运营商已经停止运营了,车的TBOX就没有信号,APP也不能预约充电,也不能远程打开空调, 这次去换了一个4G网的TBOX,现在不管是在哪里都有信号了,3年6万公里内是可以免费索赔的, 还有一直跑偏吃胎的问题也解决了,换了下摆臂,避震,定位的时候换了偏心螺丝调了倾角,目前是不会跑偏了,就是不知道还会不会吃胎开一段时间在观察一下,售后还是挺给力的有问题的就免费换新配件这点确实要点赞👍 还有一个充电小电瓶亏电问题,如果店电充满了还长时间插着充电枪这样会导致小电瓶亏电的痛病,我的解决方法是买了一个60A的时控开关让电充满后给充电器断电,这样就算长时间插着充电枪也不会导致小电瓶亏电了,主要是枪插着充电器又没有给车充电,车上散热风扇在转动就会消耗掉小电瓶的电量,插的时间越久耗掉的电量就越多,所有很多车友充了一晚上电第二天早上去开车发现小电瓶亏电了, 还有一种可能本身小电瓶的原因,使用时间久了小电瓶要坏了,我说的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使用体验,自从装了时控开关后我目前是没有再出现小电瓶亏电情况了,我这里有峰谷电价所以我都是晚上10点后充电,我会10点开始充,正常3个半到4个小时就可以充满电,我就让充器电器多一个小时电时间去平衡电池,一个小时后就是凌晨三点多左右时控开关断电,这样虽然插着充电枪但是车上的风扇就不工作了,小电瓶就不会亏电了。 以上都是个人使用体验如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喷我,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用车心得1、车辆使用场景:22年购买的个人车辆,平时很少使用,但当需要使用车辆时,经常开启空调。这种使用模式导致电池电量下降或耗尽的情况较为常见。 2、要保养和维护电池电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定期行驶时间:尽可能频繁地使用车辆,并进行适度的长途行驶。这有助于通过发动机的充电功能为电池提供额外的电力。 避免过度依赖空调:空调系统对电池电量消耗较大。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或者选择自然通风。 定期充电:如果车辆长时间停放,尽量定期给电池充电。可以考虑购买一台合适的电池充电器,根据需要进行充电,以确保电池保持良好的电量状态。 检查电路故障:定期检查车辆的电路系统是否存在问题,例如电漏、短路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电池电量损失。 及时更换老化电池:如果电池已经老化或容量明显下降,应及时更换新的电池,以避免电量不足的情况。 考虑安装辅助电源: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车载设备而担心电池电量不够,可以考虑安装辅助电源,例如太阳能充电板或车载逆变器。 3、以下是汽车充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选择适配的充电器:确保所选的充电器与您的汽车型号和电池类型兼容。不同的汽车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充电器。 关闭车辆电源:在连接充电器之前,将车辆的电源关闭,以避免电流冲击和意外情况发生。 插入充电器:将充电器的插头与汽车的充电接口对准,并轻轻插入插座,确保稳固连接。 遵循充电器指示:根据充电器的说明或指示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下,启动充电器并等待充电过程完成。 定期检查充电进度:根据充电器的显示屏或指示灯,定期检查充电进度。这有助于您了解充电是否正常进行,以及何时可以断开连接。 断开连接:在充电完成后,先关闭充电器,然后再从汽车上拔出插头。注意,在拔出插头之前,确保车辆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 妥善保管充电器:当不使用充电器时,将其妥善保管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水源和高温环境。 请务必遵守充电器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规范,以确保使用过程安全可靠,并提前了解您所使用车辆的充电要求。
#众测主题赛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雷子,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跟我一样压根没咋算过用车成本,今天咱们来仔细算一下,有遗漏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区补充 成本包含使用消费成本、使用成本、时间成本,不买车,出行成本就低,出行效率也就低,时间成本肯定就高了,可能有些人觉得上下班通勤很方便,没必要买车,但是若真的经历过孩子半夜去急诊的情况,就该着急了,我的亲身经历就是孩子高烧惊厥,就是俗称的烧抽了,下楼开车几分钟就到医院了,那时候要是还得叫车,我这当爹的得后悔死!有些时间是耽误不起的。有些事情是没有试错机会的! 买车就产生了消费成本和使用成本,我的小7低配版,11.5W入手,一次性投入,这个暂且放在一旁最后算,先算算日常使用情况,本人每天日常用车大约七十多公里,冬天开暖风的情况下纯电续航加适时的发动机介入,刚好能覆盖每天的行程,这样在没有突发事件改编行程的情况下,我开纯电优先模式,动能回收强,每天晚上到家的时候电量剩余都是15%左右。我自己家的充电桩,已经七八年了,没有峰谷电价,就是一度电0.52元,所以每天的电费都是9元。发动机介入,每百公里0.8升,折算下来每天大概0.6升油,按现在的油价,每天的油钱不到五块钱,这么算下来我每天的用车成本就是14块钱七十公里,合到一公里两毛钱。 如果偶尔改变行程,例如年前出去拜年,又几个景区转转,用油就相对多一些,那样折算下来,合一公里两毛五的样子,本人跑高速的情况不多,跑高速的时候看综合能耗去计算油耗是不准的,但是满载的情况下,亏电百公里八个油左右是可以做到的,一年跑个四次高速。每次一千公里算,一年跑高速的成本是2500块左右(过路费不计,因为不是假期免费的时候不跑高速哈哈)。正常使用每个月2200公里,一年折算26000公里,这里要扣掉部分高速的里程,相应折算,就当25000公里计算,乘以0.2元每公里,等于五千块,这样每年的电费加油钱大概7500块。 每年的保险钱大约4500块,在不计算10.98万购车价的折旧及更新迭代的沉没成本情况下,每年费用1.2万,把购车费用按折旧折到0按十年计算,平均每年2.3万的成本(折旧的计算方法至少两种,但是我不会算哈哈,这个数不精确),一个月两千块的出行成本,肯定是比公共交通要贵,但是节约了很多时间,可以把时间投入到别的地方,还是前面那句话,有些错试不起,有些时间,耽误不起。 本次就到这里,欢迎小伙伴们探讨,债见
#用车心得功率低还收停车费,差评😝 提ht之后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hyper全系免费充电权益,说具体点其实是送给每个车主每年2200度电。换电车时考虑家里地库有公共的慢充桩,充电很方便,结果提车快2个月了,只在地库充过2次,其他都是蹭hyper的免费充电权益,已经用了500度了,听说定期慢充可以校准电池,不然也不会有那2次地库充电。 去的最多的充电站是单位附近的一个星星,距离很近,设备是120kw,ht快充效率也高,利用午休半小时就可以补电四五十度。家附近还有一个国网的站,在大运河森林公园的一个停车场里面,因为是60kw功率,嫌慢一直没考虑过,今天不打算充太多,就想把过年抽的10度电卡用掉,这个大运河森林公园的电站距离近,今晚没啥事,就去这吧,还可以对比一下60kw设备的差距。 有车友分享过国网的电桩使用权益充电方法,和其他充电桩不同,需要插枪后在充电桩控制屏上选第二个选项,设定预充电金额,然后才生成二维码,使用hyperAPP扫码充电。 充上后电流一直在94安左右,APP上看充电功率58kw,车机提示充满需要一个多小时,速度确实慢很多,充10度电用时10分钟。 这个充电站竟然不免停车费,停车收费参照公园停车场收费标准。由于开电车这一个多月以来的经验都是充电可以减免停车费,司空见惯了,所以第一次遇到停车费照收不误的情况有点意外。 这个充电站以后不出意外应该不来了😜
#2024春节返乡路1.我的车辆是2023年改款后轮驱动版Model Y,60度电,黑外黑内,考虑黑色更耐脏一点,其实后来见过白色也不错,颜值还高。目前已使用了3个多月,累计共行驶了5600多公里,真是开了电车就不想开油车了。官方能耗是13kwh/100km,动力299P,家用完全足够、超车没问题。 2.本人是在南方地区,温度没有北方那么的寒冷。但是每天出发前都会在App上打开空调、座椅加热以及方向盘加热,这些功能真的很方便、很贴心。从出门下楼到车库再到上车那一瞬间的温暖真的太舒服了,尤其方向盘加热,对于手脚冰冷的人来说,在冬天真的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每天的路程主要都是上下班通勤,偶尔跑一跑国道。在城市道路中能耗情况差不多在160~170/每百公里左右(这是稍微控制脚法的情况下)、有的时候驾驶会比较激进,能耗相对来说也会更高一点,在200左右。冬天的续航表现要差一些,大概能跑到350km左右,当然有些人脚法可能更好,那么续航也会更多,对于我来说都是短途出行,而且有家冲,根本不存在里程焦虑,怎么舒服怎么来、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3.补能体验:家里有安装特斯拉三代充电桩、而且我这是磷酸铁锂电池、所以基本上都是随用随充,想什么时候充就什么时候充,不存在像三元锂限值90%的说法。保证每周一次充满即可、官方对电池充电方法也是这样建议的。我一般剩余50%左右开始充电、手机App预约晚上十二点半开始充电,一般3个多小时即可充满、充电速度大约在70km/h、三相电真的很快,而且利用谷电真的巨便宜。每月充电费用差不多在180-200左右、现在放假了跑的也比较多,真好开,爱不释手。对比油车来说还是不错的,很省钱💰。特斯拉超充就更不用说了、速度忒快了,去体验过一次,车机导航过去可以在途中自动预热电池以达到充电的最佳温度,并且可以在车机直接解地锁,很方便!!充完电后发现机盖有白烟冒出,还好之前有了解过,那只是因为外部气温低,而充电时温度高而产生的水蒸气而已。 4.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目前来说我觉得还是比较强的,在AP的情况下,车道保持、弯道驾驶以及打灯变道都是很顺畅的,没有一点不适。唯独在开启了AP之后遇到了限速以及在跟车时候的加减速真的让我感觉到不舒服,检测到限速的那一瞬间剧烈减速真的让人很难受,而且现在跟车距离只能设置为2,这真的很容易被加塞,希望可以改进一下。前两天差点追尾,过斑马线时前车礼让行人,一不小心分了神,等我反应过来刹车的时候系统已经触发了AEB、自动帮我刹停了车辆、这是提车以来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给我吓了一跳,功能确实不错,过年给我省了一笔费用。 5.空间体验:就是考虑家用所以选择了Model Y、前后排空间真的很大,但是我自己体验后排之后感觉腿部支撑或许还是不够、如果稍微躺下来坐的话,腿部就悬空了、尽管后来有加长过、还是感觉不太够,不是那么的舒适、希望可以改进。当下正是备年货的时候,特斯拉正好派上了用场、后备箱、前备箱塞得满满当当、空间实在是太大了,这个确实没话说,完全足够使用,更何况后排还能放倒、那储存空间更加不用多说了。不好的地方就是后备箱的东西没有固定,一过弯就容易晃动,不是太好。 总结下来,Model Y我主要看中的是它的空间、内饰,有人说特斯拉是毛胚房,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但是真正使用下来发现,真是越简洁越耐看,越看越喜欢。Model Y比较适合我们家用,偶尔和老婆出去自驾游可以带更多的东西,可以住上特斯拉大酒店,在车上看看电视吹吹空调,很舒服。而且它的科技感很棒,常用常新的OTA每次更新都能让我感到乐趣,就像iOS一样、每次都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就比如这次很火的锁车音效,都快被车友玩坏了。特斯拉的电控技术这就不用多说了。特斯拉操控也很好,我一直都是单踏板模式,开久了习惯后就很舒服、人车合一,驾驶起来也更有乐趣。当然有操控的同时也有弊端,它不够舒适、悬架比较硬,毕竟这是台偏运动的车,开车时间久了腰部确实难受,如果后期有可能加上座椅通风以及座椅按摩那肯定是大卖特卖。还有就是它的使用费用让我觉得挺好,一个月200左右的电费,以前油车一个月可能得1000、确实比较省油钱,保养也不用花费太多的费用、这些是让我觉得比较省心的地方,特斯拉的黑色车漆是让我觉得不好的点,漆面太太太薄了,轻轻一下就有划痕,建议改进一下、太脆弱了。 最后一起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内饰材质👍 🌟内饰风格👍 🌟内饰配色👍 🌟内饰👍 🌟外观👍 🌟车尾部分👍 🌟车身侧面👍 🌟车身颜色👍 🌟灯组设计👍 🌟轮毂 🌟车头部分👍 🌟Autopilot👍 🌟哨兵模式👍 🌟智能召唤👍 🌟车机系统👍 🌟辅助驾驶👍 🌟驾驶员设定👍 🌟代客模式👍
#用车心得鹅毛漫天舞翩翩, 踏雪龙行画辙辕, 千里乌骓半途舛, 冬月不出爱蒂叁。 墙裂劝退北方买电车,尤其是后驱 这个天真不该把它给开出来😑 平时上下班用,夏天开空调能耗11左右,不开空调能到9,我上班单程16公里掉电4%。天津电价5毛1,从20%充到80%一次25度电,13块钱能跑两周。跑高速平均时速110,能耗14,当时觉得官方的续航450还是挺准的。 11月下旬降温以来,胖三的能耗再也没能到12以下,0度上下时,能耗都在15左右。上月懂车帝火热开展的黄金右脚挑战赛,我有心参加,奈何已然入冬的北方,已经提前退赛。有一天早上进车里温度显示-4.5度,我就先打开了暖风,短短三分钟,能耗飙到了60度,简直把人吓死。也难怪-20度满负载的极限测试续航只有147公里… 我测试了一下暖风对续航的影响,温度设定22度的时候,开空调续航直接减少80公里,69%的电量,剩余续航293公里,打开空调后,续航立即变为213公里,空调温度调到18度的话,只损耗30公里的续航。 11月下旬降温以来,胖三的能耗再也没能到12以下,0度上下时,能耗都在15左右。上月懂车帝火热开展的黄金右脚挑战赛,我有心参加,奈何已然入冬的北方,已经提前退赛。有一天早上进车里温度显示-4.5度,我就先打开了暖风,短短三分钟,能耗飙到了60度,简直把人吓死。 我测试了一下暖风对续航的影响,温度设定22度的时候,开空调续航直接减少80公里,69%的电量,剩余续航293公里,打开空调后,续航立即变为213公里,空调温度调到18度的话,只损耗30公里的续航。 城市非拥堵路况,负载司机一人,速度不超过100km/h的条件下,总结如下: ☀️气温高于30度的酷夏,开空调能耗在14kWh/100km左右,续航410公里,打9折。 🍁气温20度上下的春秋,不用开空调不用开窗,平均能耗10kWh/100km,续航450公里毫不打折。 ❄️气温低于0度的冬季,开暖风,能耗20左右,续航300公里,打6.7折;不开暖风,能耗15左右,续航360公里,打8折。 还没到最冷,还没有下雪,未来的挑战还很多,但是春天终将到来。 最后,跟大家分享几个增加续航的方法,助大家平稳过冬。 ❶ACC+B档动能回收♻️ 使用B档不仅可以回收动能,还能起到辅助刹车的作用,拥堵路段非常好用,甚至都不用刹车,配合ACC定好速度和跟车距离,车机自动调节动能,保证最低能耗平稳输出。 ❷D档充分利用滑行🛹 动能回收有三个等级。⑴B档回收强度最大。⑵驾驶模式“运动”,配合D档,能量回收偏弱。⑶其他驱动装置不是运动的驾驶模式,配合D档,动能回收最弱。如果不习惯使用B档,就选择合适的驾驶模式,充分利用滑行。 ❸保持正常的胎压🛞 胎压不足也会增加能耗,而且低于1.8爆胎几率很大。但是也不能超过轮胎的额定胎压3.5。高胎压可以有效降低能耗,但是会影响舒适性和抓地力,所以建议夏季2.2-2.4、冬季胎压2.4-2.6。 ❹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避免急加速、急减速,保持平稳驾驶,车速控制在60km/h,空调温度适宜,不要长时间开启暖风。 ❺充电🪫 尽量选择慢充,减少虚电和损耗。在20%-80%之间充电,保持电池的最佳状态。 ❻停车🅿️ 温度是影响电池的直接因素,所以天冷的时候,有条件的话,尽量将车停在室内停车场。没有车库,可以给爱车罩个罩子,不能保暖但是聊胜于无,至少每次开车前要去收车罩,活动活动就不那么冷了,暖风就可以晚开或少开,也能变相降低能耗🤣
#2024春节返乡路🙋🏻 情况介绍 趁着春节假期的空档,和家人出去转悠一圈。提车后也没怎么跑过高速,顺便看看L6的高速感受和油耗 🗺 旅行攻略 第一天先去了顺德金榜街,跟着DY的网红攻略吃吃喝喝有一说一,除了人多停车难还真没啥槽点。东西好吃价格不贵,值得推荐第二天一路向北,到了清远的农庄享受不被打扰的宁静假期。晚上放了个小烟花,希望新的一年能像烟火绽放的一样璀璨 🚖 车辆感受 不得不说L6的3档变速箱真的是跑高速神器,车速超过120之后动力依然随传随到,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再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底盘,跑高速稳如老狗,过减速带和压坑时悬挂很有韧性。整体的感觉会给我一种“厚重感”。总结一句这车就是“开的爽” 📉 能耗分享 1️⃣满油满电出发时表显1031km,回程满油满电后是1322km 2️⃣充电花费9.62元,充了7.36度电 3️⃣加油量 10.78L,优惠后金额79.77元 综合能耗(电费+油费)/总里程291km≈0.3元/公里 ✏️ 独家秘籍 去程时使用智能模式+保电40%,回程时尝试了圈里车友推荐的性能模式+不保电。高速上这方法是真滴上头,谁用谁清楚。强烈推荐 ~感谢圈主东东指导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