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问了几家4S店,自己选配订车时间很长,有辆在途的选配的比较合适,哑灰加真皮红内,销售也比较热心与专业,一顿利弊分析就直接定了。唯一遗憾是没有SC组件,希望未来再补上吧~ 说说驾驶感受,一是灵敏。家里车位比较靠近柱子,之前是宝马3轿车,进出一般都是两把,结果换了Macan 一把就行,明显感觉转弯的半径更小了。二是动力强,整车重量低和高功率发动机在那摆着,油门的反馈很及时。不过就是油耗…一直15以上,问题不大,平时开的也不多。三是车机确实稍显落后了,内置的导航花里胡哨完全看不清楚路线,无线carplay不太稳定,有时需要连接车载wifi才能使用,但车载wifi的联网又只有4G没有5G。总之跟国产新能源比真的是落后太多了。至于网上老是被诟病的后排空间,至今没有坐过人,以后机会也不多,无所谓了… 反正牌照关系,个人规划的下一辆是电车加智能驾驶,这辆车就纯粹追求油车的驾驶乐趣了,开起来真的挺好玩!
#小米SU7拆车总结近日,小米汽车SU7的首批交付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少车主纷纷发布关于小米SU7的测评、拆解视频等内容,展现出对这款新车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一篇博主文章称:“小米SU7的车主们是怎么了?不是砸!就是拆!要么就是开车去越野!”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到底是世道变了,还是人心变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关注度和好奇心愈发旺盛。小米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进军汽车领域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SU7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备受期待。车主们热衷于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和见解,通过测评和拆解视频来展示小米SU7的设计、性能和工艺。 而“砸车”、“拆车”、“越野”等行为,则可能反映了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探索精神和求新求异的态度。他们希望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了解汽车的内部结构和工艺,以及车辆的性能表现。这种行为或许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高要求,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和期待。 无论是世道变了还是人心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和参与度都在不断提升。小米汽车SU7的热议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注和期待。希望小米汽车能够持续推出优质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引领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 通过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和反馈,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不断改进产品,提升用户体验。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米汽车将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以上是对小米汽车SU7引发车主热议的一些看法和分析。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话题。如果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内容或者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欢迎继续交流。
#油耗油价很重要吗看新闻得知油价将迎来上涨,重回8元时代😥,感觉我的凡尔赛还没喝过多少七块多的油呢,真是生不逢时,让我这个每次只加200块钱油的情以何堪! 每次加200,车子能跑多少公里心里有数,每次加完油会把小计里程清零,就能知道每次能跑多少公里了。加油的钱数是固定的200块,假设能跑400公里左右,每次车辆快到400公里时,也正好该加油了,说明车子一切正常。如果某次只跑了300公里就没有油了,说明车辆油耗变大了,可能需要检修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加满太重了,更费油。我们都知道车辆拉的东西越重越费油,加满油箱会使车辆更重,凡尔赛的油箱是51升,换算成重量差不多一箱油40公斤,所以油箱不加满,可以减轻车辆的负重,跑起来就省力一些,油耗就低一些 通过我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每次只加200元和一次性加满油箱这两种加油方式各有利弊。我们在选择加多少钱的油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加油方式。一般来说,能够顺路加油,每天行驶公里数不太多的,每次加200元更为合适。每天开车距离较远的,加油不顺路,或者自己没时间,不愿总跑加油站的,则每次加满就更合适。 所以我每次只给凡尔赛加200块钱油的原因就是:都是短途行驶、加油方便、加200的油给油箱减重达到省油的目的
#BYD海豚提车作业🙋🏻 情况介绍 自己有辆油车,本来开着也挺好,有一天试驾了一下弟弟的海鸥,突然发现电车也挺好,遂和媳妇讨论买辆电车的可能性,媳妇觉得可以买,不过没必要买太贵的,买个小的就行,于是就敲定准备买辆A0级小电车短途出行,但是发现不行啊,两个人三辆车估计要被爸妈混合双打,于是软磨硬泡和我爸商量把他10年的油车卖了,这车给他买的,而且他需要车也可以开我们的,于是就光明正大选车了。我的需求就是A0级小车,解决我和媳妇短途出行、同路上下班、晚上出去到处逛的需求,且车内功能全面且实用。 🧮 选车对比 综上需求,我也按照自己的需求开始排除法,仅供参考,每人在乎的点不同。 首先,就是动力。对我来说,当初就是我选择便宜2万没有上45的Q5L,现在时不时会后悔。现在我坚持动力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而且动力是后期不能改装的配置。所以这次选择中,动力必须要130kw,那大刀一砍,这个级别75kw动力的所有车型就都被我PASS,包括海豚的中低配。那剩下来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id3极智和海豚骑士了,这也是这个级别比较热议的两款车。 其次,就是车载配置。id3极智和海豚骑士在顶配上互有优势,比如id3多了并线辅助,HUD显示,方向盘加热,自动泊车等,其中部分功能需要选装。海豚多了热泵空调,移动电站,50W无线充电,座椅通风,NFC解锁,360全景透明底盘,胎压显示,遥控驾驶等。综合对比后,不难发现海豚骑士车载配置更加丰富,且海豚骑士的所有配置是标配,只要买了车功能都具备。 再次,是电池。id3为811三元锂,海豚为比亚迪刀片电池。各有优缺点:锂电池能量密度大,爆发力强,一致性好,但极端情况几乎没有撤离时间。刀片电池能量密度小,性能不及三元锂,但相对更加安全,极端情况有足够时间撤离。 然后,是操控和用料,这个有一说一,看过拆解,id3的用料更足,试驾体验中操控也更好,底盘调教贴近德系质感,很不错。海豚的试驾只有23款的75kw版本,最终体验中规中矩。 另外就是续航。我的实际情况是车库装充电桩,单次出行往返不会超过100公里(太远就开油车了),所以续航这块id3和海豚对我来说不具备区分性。 最后是价格,其实id3极智和海豚骑士指导价差的很多,成交价却没有差别太大,海豚骑士会相对便宜万把块钱。总体上价格也不具备区分性。 后面就把这些给媳妇分析了一下,媳妇拍板,最后决定入手24款海豚荣耀骑士,黑灰拼色。 💰 晒晒价格 最终成交价算上政府补贴12.68,送6次保养+原厂铝合金电池电机护板。贴膜没要,自己花几千另外找信任的店贴了高隔热的太阳膜。 🗒 真实感受 海豚骑士的部分功能给我带来了相当好的体验: 1.座椅通风加热。看似不起眼的功能,但配上提前启动空调功能,可以想象冬天不再需要捏着手指开车,夏天不会烫屁股。 2.NFC解锁。买了海豚开车再也没有带过车钥匙,手机带着就行。mete60pro支持NFC解锁海豚,配合智能上下电功能,手机刷一下,车就自动解锁并启动了,极大提高了上车体验感。 3.50w无线快充,海豚实测可以激活mete60pro50w无线快充,去哪里只要无线充电区域一放,一会就充好了。让我免去用有线充电或者加装手机支架的计划,整洁度+1,体验感+1。 4.独立悬挂,这个确实有不小提升,今天特地80码试了单侧过减速带,非常舒服。实际驾驶体验上比当初第一次试驾23海豚时候要好的多。同时整车重量相较于23款的提升应该一部分来源于此。 5.L2级智驾满足我的基本需求,自适应巡航加上车道居中结合,能够让我在通往目的地的时候,只需要找个前车跟着就行,跟车车距可以设置4种距离模式。全程轻扶方向盘,不用踩刹车,他停我停,他走我走。不过这个功能体验为主,毕竟路况多变。 6.车机比较智能,大多是指令都可以语音控制,语音识别也比较精准,免去了开车时屏幕点来点去的烦恼,提高了行车安全。 7.还有一些功能比如热泵空调,360全景,透明底盘,内置ETC等等,在这个级别能够把这么多功能配齐确实相当可以。 最后总结下就是海豚骑士的总体配置及性能非常均衡,日常驾驶绝对够用,sport模式稍微踩个电门动力响应非常到位。 🔎 槽点反馈 1.时速超过100,胎噪和风噪就比较大了,当然这个级别车都有这个问题,孰优孰劣问题。 2.车机唯一不满意就是高德导航的版本没有红绿灯读秒。酷狗这个软件也是车载版本,我的酷狗超级vip没有用武之地,用不了我最爱的蝰蛇母带音效,如果有大神能解决能不能教教我。 最后就是祝大家都能买到更合适自己的车,希望我的购车经历能给大家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每辆车都有优缺点,但自己选择的车肯定最适合自己,没有最完美的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车。
#摩托车年度吐槽大会国产好车,性价比王者,近能买菜代步,远能摩旅@看海,文能接娃上班,武能压弯跑山。 2023年2月底入手,22年9月份的库存车(为后面故障可能埋下了种子),到过江门狂飙,去过重庆摩博会,原厂状态2万公里下来,在湖北高速,顶着8级横风都不飘,在安徽高速顶着暴雨,山区骑行也安然无恙,天鹰告诉你,命硬不硬我不知道,但是质量是真的过硬。 关于骑行体验的小毛病就不吐槽了,什么起步抖动,低转麻手麻脚,就不详细说了,咱骑摩托不就图一乐呵嘛,这都忍不了,骑小电驴去吧。 最让我糟心的一次修车是14000公里时候,发动机故障了,异响特别严重。联系了老张,老张人脉还是广的,给我联系了无锡的隆鑫售后彭总,不得不夸一下,成功人士的圈子都是成功人士,格局都不一样,这里埋个伏笔。 到了无锡,彭总给我找了小孙师傅的铺子开始拆解车壳,发动机,传动,拆完之后拿回去检测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曲轴坏了。 天音s150的发动机是隆鑫造的,隆鑫的产品质量没的说了,大家都知道宝马代工嘛。按道理来说,发动机曲轴坏掉,在14000km之内,这个现象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但是我就是那个大冤种倒霉蛋,这种小概率事件还是在我身上发生了。 任何工业产品批量生产的话,它都是有合格率的。隆鑫发动机的合格率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我碰到了那千万分之一的几率,我觉得我他娘的是天选之子呀,应该去买彩票呀。 不得不佩服隆鑫发动机的售后呀,彭总在知道我手头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果断的给我让利优惠。最最牛逼class的是直接给我换了新的发动机,彭总还交代小孙师傅,不要多收我钱,弟弟在这里抱拳了。 天鹰牛逼,老张牛逼,隆鑫牛逼,彭总牛逼。请两位老板原谅我是个粗人。 就问你这售后服务良心不良心,就问你这手艺牛逼不牛逼。(最后一张图片是全新发动机装车) 本来想着吐槽来的,但是现在想想也没啥好吐的,现在天鹰又降价了,才1万块钱多一丢丢,咱还要啥自行车?万水千山总是情,交个朋友行不行?元旦快到了,观望的小伙伴赶紧整一台吧,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退市哭着求。
#银河L7试驾体验这次购车准备购入一台插电混动汽车,价位在十六七万左右,看了比亚迪宋plus和银河l7,从颜值,内饰,配置,体验,l7还是屡胜一筹,虽然宋的销量很高,但……,我还特意去看了这两台车的拆解分析和对比,确实l7在内部设计用料确实更好一点,成本也会高一点。昨天特意去试驾了,真心不错,座椅很舒服,开起来很平顺,本身我开车不会大脚油门,最重要的是老婆也很喜欢,副驾的感受很满意,买车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用车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至于这个纯电续航,就算打个八折,对我来说完全够了,上下班,市里转一转,完全没问题,小区也有充电桩。
#猛龙试驾体验购买猛龙感觉很巧合,也很速度,在选车提车过程中很坚定没有再去对比和做减法,今天就从我的用车角度来分析一下新能源越野车和传统燃油越野车未来趋势和利弊。 之前我看车都是传统燃油越野车,必须得是带大梁带差速锁的硬派越野车,要么就是几款合资皮卡车型,一直有一个诗和远方的梦想,无奈自己做点小生意关门就意味着每天房租水电都得赔进去。只有节假日带老婆孩子能出去转一圈玩玩,我喜欢露营钓鱼都是花钱的爱好。跑题了言归正传,之前在我印象中新能源都是续航能力短主打一个用电省钱也没有什么可以越野的车型,第一次看到就是图片中的牧马人插电混动款那个时候就在想这样还能越野吗?还是之前上山下水的牧马人吗?看了一些车评人的试驾介绍还可以还是可以胜任大多数复杂路况的,而且在户外很好的解决了用电需求。 话又说回来,很多人没有那么硬核的越野需求,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穿越无人区走遍大江南北。无非就是走个非铺装过个小水坑,尤其在城市生活没有机会体现坦克这类硬派越野的真正实力。当然大部分人也没有越野经验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导致人身和财产的双重损失。猛龙就是这样一台城市可以用电节省出行成本,长途自驾可以用油提高续航能力没有续航焦虑,可以走非铺装路面有很高的车身强度和涉水能力,还有后桥差速锁遇到一些稍微难点的交叉轴炮弹坑都能过得去,换一下轮胎加点装饰就很硬核的车就完美解决了很多人在硬派越野和新能源车之间的选择,当然我就是其中之一。回看传统越野车油耗高噪音大驾乘舒适度不够好都是它的缺点。有人说我可以爬石头我可以下河,说的没错但你正常工作的情况你可以有多少时间去这样玩耍呢,作为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种硬核越野的机会太少了。一家人开一辆有越野能力有装载能力到了地方可以轻微越野玩玩,可以用车上电源来露营照明做饭,供一些电器正常使用那不是很好的选择吗? 其实无论是国内厂家还是合资品牌都在寻找新能源越野车的出路,让越野更简单更环保像吉普,丰田,日产,雪佛兰,奔驰宝马奥迪都在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当然国产汽车无疑已经是新能源车和新能源越野车的领头者也是行业的佼佼者。希望未来国产车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