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那些事三五千公里去四儿子做过一次首保然后就一直没回去。上天入地啥路况都是一个字,干! 今年过完年确实感觉车况不太行了: 1.底盘明显松散了很多,过坑底盘会有叮叮当当的小金属撞击声。 2.年前就开始30迈以上过弯有轮胎左右摆动的感觉(干地),有点像后驱车雨天转弯给大油甩尾漂移的感觉,但不完全一样(虽然它确实是后驱,但我知道这车的动力完全不能突破沥青路的抓地力无论干地湿地,除非是湿的环氧地坪或者冰面) 结合一二问题我一直以为后轮有问题,甚至还以为后轮轮毂螺丝松了。后来去修理厂看过师傅说螺丝没松。后来才知道是前轮有问题。 促使我给他回炉从造的直接原因是下面第三个问题 3.清明后倒车时不时的开始滋滋响 四儿子检修后发现: 1.刹车片快没了 2.前轮左右都内测偏磨严重 最后: 1.换了套刹车片130 2.买了个官方保养活动488套餐,套餐包含:因质量问题出现的轮胎损坏问题免费换新(补过胎的得自费),保养两次两年有效(虽然我觉得电车保养用不了啥材料,多半是工时),一对雨刮和一个空滤(原厂是没空滤的),还有一盒车内清新药水(还没用,看着不太值钱) 这个套餐总体来说没啥花露水吧,不过我两条轮胎换了还可以,某宝买买两条也差不多三百了。如果自己补过胎的自费换那这个套餐就毫无意义。 3.换完胎给做了四轮定位和上了点轴承油,没有另外收费(应该算在488里面了) 现在小五菱总算是回血了百分之八九十,底盘比保养前整了很多,但偶尔还是会有叮叮当当的声音。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之前没接触过摩托车,通勤用的都是小电驴,今年拿了摩托车驾照后就加钱买了第一辆摩托车。 刚入手的第一感觉就是体积大、车身重,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是俩优点: 体积大,坐垫空间也大,后座体验更好,不会觉得挤 车身重,跑到 60 km/h 以上很稳定,不会像小电驴有种轻飘飘的感觉 很多人在买车前都比较关心下面的几个问题,我用自己的体验来回答一下: 关于售后:加老张微信,体验嘴对嘴服务,有啥不明白的,不理解的,找老张,说话爽快,处理问题速度,虽然我这边线下没有店,但是老张处理的快,自己在再找人修理也是无妨的。 关于震动: 我没有骑过其他的摩托车,跟我之前的小电驴比起来肯定更抖,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连续骑行超过 1 小时,稍微会感觉手麻。然后就是车头在低速震动的时候有“哒哒”的响声,没找出来是什么零件发出的声音,最后就只能装作自己听不见了。 关于减震: 不能说跟小电驴的减震没有区别,只能说减震的差距不明显,过减速带、坑洼路面还是尽量慢行吧。 关于油耗: 11 升的油箱,加满油 70 多块(2023 年 5 月),夏天极限续航保守估计 350 公里左右。我都是在市区、郊区骑行,感觉这点儿油耗不值得花时间记录,油耗记录 App 装上没多久就卸载了。 因为没有骑过其他的摩托车,我说不出这车相较于其他车的优点,但是使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槽点还是有一些的: 自动起停:骑行过程中停止超过 3 秒,车辆就会自动熄火,非常适合等灯过路口的场景。如果发动机温度足够,可以直接拧油门重新点火。但是如果长时间熄火等待,发动机降温,就没法用油门启动了,什么时候会无法通过油门启动是无法预测的,所以还是得习惯通过点火开关启动。 车机互联:因为有手机投屏功能,所以我没有安装手机支架,而是把手机放在车头包里面,但是 Moto Fun 的互联功能实在太脆弱了,经常会断开连接。往往想要看看导航路线的时候,车机上显示的就只有一个互联用的二维码。综合我这么长时间的使用体验,开启车机互联并用手机投屏导航,大概有 50% 的时间投屏可以正常工作,40% 的时间断开投屏显示自带的地图,10% 的时间连接完全断开。 最后分享一下新手的改装,提车没多久就是 618 了,于是就上网整了一些改装配件,主要是为了增强舒适性,毕竟踏板主打的就是骑行舒适度: 加高的风挡,顺便前移后视镜,原装后视镜空出来后可以装个 10 mm 正牙装饰螺丝 护杠,除了防撞还可以提供更大的脚踏空间,另外还可以把背包通过护杠绑在油箱上,非常实用 带靠背的尾箱,需要改装尾箱架,拆装尾箱架需要 13 mm 扳手 带腰靠的坐垫,腰靠功能几乎感受不到,但是可以很好的分隔前后坐的座位空间 180 度后视镜,补盲效果差强人意,正常的小汽车进入左右后视镜盲区之后就会出现在这块镜子的视野中。但是,如果旁边车道的是个五菱 mini 这类的小车,就会被我的肩膀挡住,反而不容易发现,接下来准备试试粘在左右后视镜上的补盲镜 年轻人的第一次摩托车抛锚 没想到不到半年时间,我就遇到了第一次摩托车抛锚 —— 无法点火。经过排查后发现是我下车熄火后忘了断电就着急忙慌地离开了,等三小时后回到车子面前的时候,车辆电池电量所剩无几,只能勉强维持屏幕亮起,无法点火。还好停车位置附近就有修理店,花了 40 人民币搭电才重新启动发动机。 由于电池缺电,重新启动发动机后需要保持发动机持续工作,给电池充电。稳妥起见,我关掉自动起停功能,连着跑了 10 公里,确认熄火后能够正常启动才回了家。 总结下来,要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得养成肌肉记忆,熄火后记得断电。
#蔚来ES8提车之旅换电的12大优势 沈斐 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 关注 2023/05/17 11.7万浏览 关于换电的价值与优势,我整理了12点。 前面6点和用户体验相关,主要表明选择可以换电的电动汽车所带来的好处;后面6点相对专业性强一点,明确了换电能创造足够的额外价值,是可持续的,值得大力推广。 从用户体验看,换电让用户省时省心省钱,比加油更方便。 除了家充等顺手充电的场景,换电具备无与伦比、吊打级别的优势。对于蔚来用户与潜在用户,看到这6点优势,会考虑选择能换电的电动汽车。 12大优势 用户体验 1. 换电 = 加油!换电时间2分半,包含泊车与自检等全程不到5分钟就能满电出发,与加油相当,比充电快很多。 无论快充技术怎么发展,在更快这个点上,换电会一直有明显的优势。 2.换电比加油还方便!不用下车,一键换电,是高度智能的全自动体验,非常优雅舒适。 拔枪加油,包括拔枪充电,并不是很好的体验。大功率的充电枪,不仅重,在寒冷的天气里充电电缆变的很硬,体验更差。换电省去了下车拔枪的糟心,毕竟很多地方充电桩周边环境很容易脏乱。不用下车,也避免了恶劣天气和蚊虫的影响。专程去充电时,通常需要算好时间,不管充电时做点啥,都是桩心事。如果去不同品牌的场站充电,体验更得不到保证,每次都要研究下,不同的APP或小程序、不同的交互逻辑,非常操心。车辆集中到达到,换电有清晰的排队机制,而绝大部分充电站无人指挥时非常无序,抢桩事件时有发生。 3.用户在电池上花钱更少。 用户有选择的自由,城里就用75度电池包,出远门以短期租用的方式更换100度或更大容量电池包,长短相宜,花最少的钱,跑最远的路。电池是电动汽车中成本最高的部件,对于不能换电的车,必须买一块长里程的电池包,这钱花得很冤很浪费。另外,车电分离,电池租用,也降低了购车门槛。让用户多了一个选择,在购车时可以少支付7万元或者12.8万元电池款,购车后按月支付电池租金。 4.终身质保,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电池质量,也不用担心电池衰减,随时可换。 这个优势带来的用户利益是巨大的,对于不能换电的车,一旦电池有问题,维护或更换的成本极高。有些新用户会担心自己的新电池被换成旧电池。这个顾虑真不必要,我们会保证所有换电体系内电池的质量,保证所有电池处于健康状态。真正需要顾虑的,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电池出现问题怎么办?这时候,如果不能换电,电池维护或更换的成本都极高。而对于可换电的车辆,特别简单,来换一块电池就好。 5.电池安全性好,每次换电都对底盘和电池进行检测,及时排除电池隐患。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换电给了我们迅速且低成本处理事故隐患的机会,可以在换电站拦截并维护存在隐患的电池。对于不能换电的车辆,即使能发现类似隐患,处理起来的及时性差、成本也要高很多。 6.有机会使用最新技术的电池,老用户也能享受到电池技术进步的红利。 例如最早只有70kWh的电池包,这些用户现在都能在需要时使用100kWh电池包。当电池技术进步后,在尺寸不变、成本相当的前提下,同样是标准续航的电池,我们增加了5kWh,提供75kWh的电池包。 换电在用户体验之外还能创造很多额外的价值,用户一般来说不太容易直接感知到。但有些用户担心换电是否可持续,或者有兴趣了解相对专业的深度思考,可以继续看下面这6点。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换电把汽车、电池、电力三个要素,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解耦,使得不同容量的电池,不同的充电能力,都实现了最大效率的利用;还能作为储能装置,参与电网调节。 以下6点是具体的价值创造点,如果一定要把当前就能计算清楚的价值用财务数字衡量,仅“电力容量利用率是充电站的2~3倍”、“储能,低充高换”这两条,就足以对冲掉换电站投资比超充高的部分,何况还有其他的诸多价值创造点。整体上,换电能创造足够价值,虽然初期投资高于充电站,但长期效益明显更优,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电动汽车补能方式。 从能源与资源的体系化效率角度看:节约了资源,实现了电力容量和电池的高效利用。 12大优势 能源与资源的体系化效率 1.换电与车电分离,体系化实现了至少17~30%的电池资源节约。 这种资源节约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用户按需选择电池,不用长年占用大容量电池,给自己省了钱,从行业的角度看,减少了整个群体的电池资源占用; (2)不同行驶里程的电池,通过换电体系实现大均衡,避免部分行驶里程长的电池提前退役; (3)电池日历寿命内循环寿命往往有很大富余,通过电网互动能进一步实现循环寿命的最大化利用。 2.换电站电力容量的利用率是充电站的2~3倍以上。 无论换电还是充电,都要有足够的电网供电能力。用户随机性地来充电或换电,充电只有当用户到现场
#人人写点评车型大家看图猜猜,19年8月上牌目前四万公里不到,油耗市区13个高速11个。 1,这货已经不再是父辈当年的质量了,前前后后找了六间专业四轮定位(其中有4S)都无法修正吃轮胎问题(4S方法是增大前束但导致方向重不灵活。其他修理店都建议换前轮偏心螺丝后轮换可调节拉杆),导致我两条全新UC6轮胎一千多公里就偏磨严重。 2,走烂路或者波浪路时车门和车身摩擦咯吱咯吱响,应该是车身钢材强度不高(新车前两年没这情况)
#车内最实用改装比较入门的改装部位,倒车灯是卤素的,于是想改成LED带闪光提醒。 下面是逐一步骤,拆最靠近倒车灯的两个位置的钉子扣,这种钉子扣要用点力但注意会弹飞建议白天进行拆解,拆下来会有点磨损的样子但还能继续用,介意的车主可以TB买备用件。倒车灯逆时针拆下,卤素灯泡直接拔,LED直接插进去(我的没分正负极)。 本来想顺路改了牌照灯,但牌照灯按其他人分享的技巧拆下来,尾箱的框卡住下不来,按说明书拆罩子又怕翘烂,还是算了。 下一步打算改尾部两条后杠竖着的灯(大概率要拆尾后杠),希望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