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2年用车真实感受 【情况介绍】 4代帝豪大白购于2022年的5月7日,这2年的时间陪伴了我度过了多个风雨交加以及雪花纷飞的日子,目前行驶里程也来到了2.3万公里,由于是第一次买车,价格行情不懂,加上当时急于购买,因为车牌有效期马上就要到了,所以没有过多的去别的店对比一下,当天去店里看了就直接下了定金,以9万3的高价购买的次顶配尊贵,后面知道这个价格上顶配旗舰版都绰绰有余还能剩几千,真的追悔莫及,据说现在的23款旗舰才只要7.5万,尊贵也才7万左右,相差了2万多,这钱拿来加油洗车该有多好,比较遗憾的还是没有上顶配旗舰,颜色白色不是金属漆,要是选灰色或者其他颜色就好了,不过算了不想那么多了,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真实感受】 目前真实油耗平均在7.2个左右,纯高速最低开过6.3个,加满开到亮灯还开了几十公里,666公里再去加满油,提速开始比较吃力,速度上来后段就比较从容了,120的时速还是比较轻松的,目前开过最高145,这个速度油门还没有踩到底,不过还是会有点飘,不过为了安全还是尽量不要超速。 【新车一血】 不知道被哪个电动车给蹭到了2道漆,车放了好几天了才看到,本来想过段时间再去补,看到已经漏底漆了怕不补以后会容易生锈,当天在四儿子店无意中看到的,本来想在四儿子店补,但想想四儿子店没有五百肯定下不来,立马联系了前几天刚加的修理店,最后一百五搞定,还好白色是普通漆,补漆好补也不贵,色差也不会太明显,反正有利也有弊吧。 【旅行攻略】 去过几次苏州,省内的嘉兴以及绍兴,回家的时候去过几次厦门和泉州,现在有车真的是可以随时想去哪里随时都可以出发,网上有很多言论什么一年开不到一万公里不如打车合算,这种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比如上下班高峰期再加上下雨,打车的人一多等上半个小时都是有可能的,一边着急上班,一边还要在那里冻得瑟瑟发抖的等车,都不如我一上车就可以马上走来得痛快,什么车多堵车,难道打车就不堵车吗?车可以不开,但是不能没有,除了一年两箱油的那种我也不是很理解,车买回来不开,一年到头就过年开开,平常就盖个车衣,不知道这种买车的意义何在。 【槽点反馈】 车机中控屏之前死机重启过几次,后面四儿子店换了个新的,现在暂时没有再死机重启,最近发现天窗滑轨出现裂痕,那天去店里看了一下,四儿子店的说法是换需要拆整个顶棚,更换总成,不排除更换以后异常以及可能的天窗漏水,我暂时没有换,我这边裂的不是很明显,平常天窗基本也没有开过,店里的意思是出现严重一点的话再去更换,或者质保4年之前几个月换可以多延长一年的质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更换车机中控屏的原因,空调设置里驻车定时通风开启后,熄火了再启动会自动关闭,更换了一个新的车机还是一样,记得原厂的车机开启就一直都是开的,除非手动关闭,在店里看了辆旗舰版的是好的,后面去换车机的时候刚好有一辆是尊贵的,跟我的情况一样的,车机后面就没换,不知道其他的车主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情况。 【独家感言】 几万块钱的车能遮风挡雨就好了,开过几次其他牌子的车,有的车真的是满满的塑料质感,上车唯一的真皮就是你自己,配置也没有帝豪高,连倒车影像都没有,帝豪的软包还是比较多的,发动机盖和后备箱里都有放白色的隔音棉,虽然油耗可能不是最低的,但是能有这种用料还是挺值得推荐的,不然也不会每月都有那么多的销量,不过还是希望吉利能少背刺一下老车主吧。
#提车日记首先主要还是刚毕业然后要买个车代步一下,就是大部分都在市区内走动,偶尔会跑那么几次高速。购车原因主要还是需要代步嘛,有个车什么的都会方便一些,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遮风挡雨可以说是。 其实当时对比了一下丰田卡罗拉,轩逸还有高尔夫。卡罗拉的优点感觉就是耐操一点,省油,但是呢内饰和外观感觉就很丑啊。。。轩逸的话外观和内饰是比卡罗拉好一点,不过他那个变速箱容易坏感觉,而且动力真的很差,感觉要把油门踩到发动机里面去才能有点动力,而本来在朗逸和高尔夫在选择,后面想想高尔夫的空间还是有点小,整个车也是小小的,后面对比下来其实朗逸还不错,发动机稳定,1.4T的动力也还可以,而且还省油,空间什么的也都可以,主要是外观内饰什么的,大众果然是高级。 1.4T的动力还是可以的,在加上车身也不是很重,带涡轮的提速也是可以,方向盘转向也是很精准,转向手感只能说还不错,可能最新款的转向会更好一点。 动力其实都说烂了,就是说这个动力虽然说不是很快,但是很够用了,而且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动力是非常线性的感觉,并不会说什么一闯一闯的那种,虽然是双离合,但是也不怎么会有顿挫的感觉。市区开开也是很平稳的,只要不是什么烂路,都还不错。其实之前在封闭道路试过,表显时速165的情况下,再继续深踩油门也是有动力输出的,1.4T的我感觉只要敢踩,动力都有,高速的情况下一般我都在120mk/h左右,没感觉到会飘就是。转弯半径也属于一个很正常的范围内吧,碰到匝道在60km/h的时候会有侧倾,但是也还好,处于一个能控制的状态下。如果是在满载的情况下,会稍微感觉有点吃力。 我身高172,体重在55,平常都是坐在驾驶座,朗逸的空间相对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前座正常的姿势下,后座的空间大概在一拳左右吧,后备箱很大也很深,之前搬家的时候,在没有大家电的情况下,可以一趟把我所有的东西都拉走,这个后备箱的空间算是比较满意的了。 真皮座椅真的吹爆,其他的中规中矩吧,有个配置我挺喜欢,就是长按锁车键或者开锁键可以开关车窗,还蛮装逼的这个配置。最无用的配置还是天窗。。。不仅开天窗的次数没几次,还容易天窗漏水,这是朗逸的通病了,有这个天窗真的还不如不要选。还有可能我是老款的朗逸,仪表竟然没有水箱温度显示(或许是我没找到)有知道的车友可以科普下。 舒适性还行,座椅的腰部有一个开关就是可以把腰部那边撑起来,这样腰部有一个支撑,就算开久了也不会轻易就是说腰疼什么的,驾驶最累的那一次估计是在第一次上高速,当时是泉州到漳州,而且开高速真的很容易无聊犯困,靠着风油精才没睡着,当时连续驾驶了两个多小时吧,高速+国道应该有160km左右。噪音我觉得还行,只要把窗户都关上在我目前行驶的道路上是不会影响主驾和副驾的沟通的。 不同环境下的油耗 。市区油耗大概是在6-6.5个油之间,高速油耗通常都是在5.5左右吧,郊区乡村小路油耗差不多在6个左右,最高的一次油耗是在刚起步的时候碰到了堵车,当时油耗在十几个,最低的一次油耗记得清清楚楚是4.8,在没什么人的沿海大道上,当时差不多维持在70km/h降低油耗的经验和小妙招就是首先,前面有红绿灯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速来判断,不需要踩油门就带档滑行差不多到红绿灯处停下来,平时的话就控制在60-80km/h的时速下,发动机的工况是效率最高的,这个时速段内车最省油,最好就是匀速行驶,下坡的时候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踩油门,带档滑行就好了。一定拒绝冷车全油门起步。 优点就是相对来说比较省心耐用,省油,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家庭代步车,动力也过的去,外观也还可以,品牌也不错,车也挺好开。缺点可能是天窗漏水是通病,某些地方的4s店偏坑一些,保养的时候一点点小问题就给你放大,让你多花钱。还有就是车钥匙是真的贵。一把就得大几百块钱。 希望圈主推荐加精。
#用车心得10.7提车, 中间曲折,最近才开始开车, 平时开轩逸上下班,偶尔开途昂,上班路线红绿灯太多,动辄油耗18-19, 本周六去了一趟汽车站,又开车回老家,总里程94公里,基本上走国道和乡道,油耗10.3, 周天从老家到居住地,总里程69,走国道,但返回时间在下午五点,大车私家车都不少,油耗9.3, 算是非常可观的油耗了, 静待磨合期过去,油耗再低点。 哦,再说一下拉了几个人。 我带着爸妈和四个孩子,最大的10周岁,最小的四个月 正好四七个人,不超载,安全行驶 驾车感受讲一下哈 本人身高158(身高不高,腿也不长)驾驶途昂算是很大的挑战了 买了汽车坐垫,老公给指导了一下午,才敢开,不然看不到前边总感觉没有安全感。这个安全感也来自360全景,途昂本身的功能也有辅助,具体叫啥我忘了,等仔细学过专业名词再来介绍吧。 本人2011年拿驾驶证,2014年才正式成为开车一族。平时轩逸手动挡开得很丝滑,从来没开过自动挡,开自动挡的感受就是一不小心车速就到了八九十,等快到红绿灯的时候有点刹车不及时,容易急刹。可能是这个原因,这两天家里人都晕车了。对于自动挡还需要再继续磨合 从驾驶位的视野还是非常高的,感觉也很哇塞,一览众山小有点夸张了,但也还是很愉悦的 📉能耗分享 🙋🏻♂️情况介绍 🚘车型年款 📊 满电续航 📉 能耗记录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趁青春去旅行提车2月,一直加班。只有月亮没见过太阳🌞。给自己放个假,带娃去一次自驾游。目的地:苏步青故居。去年说到今年了,一直没时间过去,不是他学习忙就是自己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给心灵放个假!长时间的上班,脑子也是一团浆糊,记忆力明显下降! 趁着青春去旅行,不负年华,慢慢的陪伴着长大,趁自己未老去,趁娃还需要你带他! 人物介绍: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摘自百度百科] 欢迎群友们有时间来中国数学之乡,这里有浓厚的数学氛围,你看墙上的广告:高斯差数,改变世界面貌的十个公式。差不多每个房子外墙做了几个图形。这两个是奇葩,贴了公式,完全看不懂系列!里面还有各种数学题,数学科技馆,全是公式算法及运用。 本来车位停图1位置,走过来看游客中心门口有位置,必须移位拍照留念(请忽悠车上肚子疼的鸟拉的稀)帅帅的车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的交融。号称0.27的分阻系数应该能硬拉起来和背景联系吧[大笑] 0.27总要算的吧! 浓厚的学习氛围,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据我所知这个村得数学成绩没有差的。 拍下车,宣传下家乡,带车友了解不一样的温州!
#新人提车打卡复盘一下安装充电桩的曲折之路吧:从提车后上牌开始说起。上牌前夜的时候,就先给物业楼管咨询,结果她发了一堆文字: 电动车充电桩需要几个东西:车位产权复印件、四方协议(按泉州版本)、承诺书、安装企业营业执照和资质(扫描件也可),这四个东西,签字盖手印、骑缝章向物业公司提出申请,我们会进行审核,现场查勘是否能装。如果可以,我们会盖个泉州版本里的“情况证明”给对方拿去电力局。充电桩接的线要求10mm及以上,为了安全,只能使用单相电,走桥架、不和弱电混在一起、电表线要接地。同时,我们会收费100元,当物业人员配合施工费用。现场要求由业主自费加4个灭火器,可以后期业主出钱,我们统一代为采购。 本来都打算上APP申请预约安装了,但临时听邻居说在APP上预约安装要排队,很慢,而自己去国家电网申请,一两天就安装好了,于是自行前往家里附近的国网营业厅申请。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充电桩之所以可以在地下车库安装,分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1、国家电网需要根据你的车位就近安装电表;2、充电桩安装企业根据国家电网的装电表位置,牵线到你车位附近贴着你的车安装小黑桩。 跑第一个独立的部分,国网营业厅效率不错,虽然材料不齐全,但还是先受理下来,之后等安装师傅上门后再把材料补齐给他就好。国网还会询问你家是要安装单相13千瓦,还是三相39千瓦,在我征询物业和吉利后,得到明确答复是家充属于慢充,基本是在7千瓦左右,所以单相13千瓦足矣。 国网要的材料基本上就是:1、物业同意施工确认函;2、车主身份证明复印件;3、车位产权证书;4、车辆行驶证(或者购车发票、绿本);5、一堆承诺书之类的,这些材料里面最难拿到的就是物业同意施工的确认函。 因为物业给开具同意施工的确认函,需要签署一份物业认可的四方协议。四方就是:车主、车企、充电桩安装企业、物业公司。四方协议还必须按照物业公司的模板,一个字都不能更改,因为是0595住建局在2016年出具的模板,物业公司要其他三方都把章和印盖完,还不能更改任何一个字。 但是车企和安装方都想最后一个盖章,都想让其他三方先搞定章和印,这个过程协调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物业比较强硬地当了做后一个守门员。 四方协议搞定之后,上门安装电表很快,但是离我们车位最近的一个强电井距离车位的直线距离也有30米左右,接下来就是等待充电桩安装企业上门安装,因为0595地区爆单,所以从其他地区调剂了一个师傅过来安装。 师傅上门之后和物业的人一起协同勘察后,发现拐弯布线要60米左右,而且物业出于安全考虑,安装的电缆必须要3束横截面积为10平方毫米的YJV电缆,吉利品牌400电话和现场师傅都说免费的长度仅限30米,而且电缆是3束横截面积为6平方毫米的电缆,这就涉及到更改电缆规格,和有偿延长电缆的问题了。 科普一下:YJV全称: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交联聚乙烯绝缘,V-聚氯乙烯护套,一般作为主干电缆使用。常见型号有普通YJV电缆,加钢带铠装YJV22电缆,阻燃电缆ZR-YJV,耐火电缆NH-YJV,低烟无卤电缆WDZ-YJV。YJV电缆常用的电压有0.6/1kv和8.5/15kv。电缆芯数常用的有两芯,三芯,四芯,五芯,3+1芯,3+2芯,4+1芯。一般情况下,3芯的多用于高压,价格也较高,价格波动也比较频繁。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一般分为:0.5、1、1.5、2.5、4、6、10、16、25等。 10(平方毫米)以下的一般叫电线,10(平方)以上的叫电缆。 吉利官方说法是:超出30米,不足100米,提供3*6的有偿单价是每米40元,超过100米就要升级为3*10 的电缆,有偿单价是每米55元,可是我上拼多多看,3*10的电缆单价是16元左右,吉利品牌方在材料外多收了近40元的人工和服务费。但是隔壁邻居的欧拉,同样也是30米免费,可3*10的电缆报价是45,由此可见,吉利的人工材料收费就是比友商贵! 我当初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在拼多多上花900多买60米的3*10电缆,再给师傅包个500的辛苦工时费,让他帮我把小黑桩安装上去,但是400的售后直接说不让我们客户直接领取充电桩,只好按照30米补差价和30米买电缆的费用来买。 但是这个价格也不是不可以谈,他说可以申请到优惠,申请最低按50,套包内补差300。最后也是今天上午两个师傅过来哼哧哼哧装了一上午,59米补差价1750元,终于搞定! 滴滴一下就可以充电,福建电桩5毛3一度,外面1块3,除了没峰谷,简直完美!
#车辆好评从四月底订车,到现在才提车,一路的折腾,一路的意外,一路的惊喜。 其实,刚开始我和我家领导定下的是Q3 45的顶配四驱版,想着大众的前驱平台,故障率一定会稍微低一点,这个想法后来得到了4S店销售的认可。由于我是俩个人用车,对于空间没啥要求,有个四驱系统比较实惠点,抱着这样的想法定了Q3的顶配,反正车这玩意是为自己服务的,自己花钱买自己喜欢的车型。五月三日下的订单,结果到了五月十八日,4S店销售告诉我说,Q3的四驱版本已经停产了,不能下订单了。听到了这个消息,我也挺高兴的,可以换个品牌嘛,反正自己掏钱买车,买个自己喜欢的就好。第二天我和我家领导去4S店退定金的时侯,她看见了停在展厅最后的白色的Q5L 45的豪华动感,然后就挪不开脚步了,左看右看,上上下下的几次,突然决定就是它了,我从洗手间出来没找见我家领导,等我打电话找见她的时侯已经在和销售开始谈价格了。 这是多么的突然啊,上了一下洗手间突然预算就增加了十万,当然,还是那句话,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车。喜欢就好,销售可能觉得上一次没把事情办好,有点小欠意,也可能是为了生意,为了提成,反正就是不停的跑去跟他们经理沟通,最后是车价是全款34W整,保险加购置税刚好4W,合计38W落地。赠送什么6+2,车衣,车窗膜,脚垫啊,后备箱垫啊!记不住了,一大堆,反正签字就签了一大堆。 至于开起来么,就是那样,就是开大众车的感觉,只不过底盘好像比大众韧性好一些,我这个是个45的,好像还跟脚一点,其实我也没开过40的,我倒是试驾了45的Q3,现在4S店的Q5L试驾车都是40主销车型。所以,买这个Q5L就根本没试驾,好像我家领导一眼就看上了,就下了订单。我也很奇怪,一般情况下我家领导对买车不太感兴趣,她比较喜欢小巧灵活的车,很突然的就买了Q5L。既然我们都喜欢,那就没啥说的了,下定,刷卡,反正就是几个小时也不知道忙啥,好像真的挺忙。在这的确要感谢一下我的销售,一切都是他帮忙弄的,什么交税啊,挂牌啊,等等。由于我挂的是原来的车牌,下了新车的订单就要卖旧车而且还要等原来的车牌子,所以一时半会也搞不完,剩下的就是全部销售帮我们搞定了。 真的有吐槽的一点就是都三十多万了,咋还没有备胎,这让人觉得很无奈啊!
#我与007的日常计划购车前:工作几年后,和父母商议后决定买车,这样就能时不时地自己开车回家了。从年初开始看车,4月初看到了007增强版的推出,当时自己也是刚了解了一点信息。于是决定先从极氪007开始看起! 挑车过程:销售打我电话说可以上门试驾,当时我从没开过几次车,慌得不行,不敢试驾。不过那位销售小姐姐极力要求上门试驾并说会指导我,我也就同意了,第一次试驾在工业区里体验感很不错。当然我当时很久没开过车,没法区分跟别的车的好坏。紧接我就开始厚着脸皮约别的电车上门试驾,试了5辆别的车,不过当时还是对007情有独钟。劳动节期间跟家里人商量了下,最后决定还是买007! 提车价格:20.99W(丐版)+8K(灯幕)+7300(官方保险)=22.52W 杭州萧山极氪交付中心 购买配置:后驱增强,75度电池,蓝白内饰,星空之门 我身高174,座椅坐着比较舒适,座椅调节功能比较全面,就是感觉是不是需要自己配个脖枕,因为脖子那边空空得,开久了不太舒服。 后排空间充足,载了几个好兄弟,都说后排空间没问题。后排不系安全带就提醒的这个模式虽然感觉有点烦躁,但是从我这个新手司机角度出发,我觉得还是让后排的人乖乖系上安全带稳妥点,不然我压力大。 高架使用体验:提车之后就是开了一段路直接上高架,说实话第一次上我很慌,不过007在高架上表现确实很优秀(也没别的体验过哈),HUD太关键,我新人没HUD根本开不了车,怎么说呢,有些情况下我不论是看左右后视镜还是中控屏,都还没法做到扫一眼就能读取我需要的信息,然后我个人偏向于开在车道的正中间,当我没有注视前方的时候我容易把车开偏,杭州高架本来车就多,开偏之后我就会很慌。HUD真的救了我这个大龄菜鸟司机啊!高架变道时候很流畅,不过我新手变道比较急。 工业区路况使用体验:工业区的道路比较差,长年未修,路中间各种下沉井盖,每次开过去就是咣当咣当两声,能感受到悬挂的摆动但是没那么明显,能够接受,不过后排的乘客说开过去的时候有点晃。 刹车制动:开车第一晚过于兴奋,开到半夜两点疲劳驾驶,在路口等红灯时候本想踩刹车结果踩了油门,一动起来之后赶紧踩了刹车,马上刹住了,双跳自动打开,新车差点变事故车。 平时高架开,大概14-16度/百公里。由于还是本月提的车,还没有月统计数据。后续再分享用电分布情况。 关于辅助驾驶方面 NZP目前还没有尝试过,因为想着新手先自己多开开练手,后续再尝试,自动泊车用得比较多,自动泊车很奇怪,有时候能自己检查到停车位,又是检查不到,指尖泊车只能说是停得差不多就行了,你要是没强迫症,自动泊车效果还是可以的,我强迫症就会自动泊车之后再自己修一下。不过小区里有些地方指间泊车还是把我给救了的,车多,乱停的时候,然后有人催我的情况下,我自己确实还没有泊车路线。 车内智能系统体验:基本功能都有,导航是准确的,语音指令都能接受到。就是有时候我和朋友交流的时候这系统还接收语音信息然后来句:“很抱歉,暂时无法理解” 真的给它闹麻了!然后我在手机上刷视频,居然还把手机的外放人声也在那识别,哇,好无语。 提车时已经是6.1版本,具体提升差异就不得而知了。后续新版本更新再发帖说体验。 接下来写点我觉得比较好的功能点 1、抬头显:是我这种大龄新手司机的福音!车速限速,车道信息,跟车距离预警,实况导航路线。没这玩意我上不了高架。 2、向日葵屏,朝向驾驶座,理由同上,不需要扭头,眼珠右偏即可。 3.导航语音驾驶座后座位独立音箱:听得更清楚,能更加引起人的注意,是个不错的设计。 待优化改进点: 1、智能语音啥都听进去,明明不是我的人声也要识别。 2.导航有时候红绿灯信息会延迟或者提前几秒。 本帖我是从我自己这个大龄新手司机,上路充满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写出的驾驶体验。总得来说 007的各项功能 360度相机,左侧开门来车预警,压线预警,自动泊车等功能很好得避免了我出现各类低级错误;而刹车油门和转向都很适合我的体感;外形的设计和灯幕效果,我朋友们见过的都说很帅(我的朋友们情绪价值给满了 哈哈)就是智能化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至于高速,本周决定去尝试下!希望高速我也能稳稳得拿捏住!🤏🏻 麻烦圈主推荐一下,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