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众测我这台22款的标续Model Y选装20寸轮毂版本的大鼠标已经累计行驶了65000多公里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用车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在经历了两轮春夏秋冬之后,可以说现在对这台车型的能耗及续航表现有了很深的了解。 日常城市通勤能耗——基本用车环境就是山西省,北方城市,90%市区通勤➕一年一两趟的自驾游。综合下来除去一年当中最冷的那一两个月,春夏秋季使用起来基本能耗可以控制在百公里12-15度电,春天和秋天相对低一些,大夏天的话会频繁使用在APP上开启空调来降温的这个功能,会使能耗上升一些。包括在行驶途中基本上用的都是空调的自动模式,启初车内温度高,压缩机大功率工作的时候,电耗也会迅速升高,基本上高负荷工作三到五分钟,前备箱那里就安静下来了,压缩机进入了巡航状态。 冬天的话,评论能耗在百公里17度到22度电左右,23年的冬天估计大家都有印象,有十几天的最低温度都降至了零下二十多度,对电车不太友好,提前预热电池➕行驶途中的暖风,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在最冷的时候真的是续航比较捉急,大概可支配的里程只有150km左右,不能跑的干干的,尽量降剩余电量维持在20%以上。 至于高速行驶的能耗—— 23年8月份单月行驶6000km,两趟自驾游。特斯拉高速行驶时,由于没有变速箱的存在,随着速度的增加,电机的转速也是直线飙升,各方的阻力也在陡增,所以要想一口气跑的远一些,真的不能开快车。在没有明显海拔变化的地区行驶,高速公路上跑110的速度,对应的能耗在百公里15.5度电左右,空调开启状态,夏天的时候,可用里程在350公里左右,保留足够电量去充电站的前提下。如果按120的速度去跑,能耗直接去到百公里18度 19度电,对应续航已不足300km,总共也就60度的电池包。所以想开多快,想用多久的时间,都可以在出发前估算一下。 现在看看新出的品牌,车型,这个体型的车基本都搭载了80度电左右的电池包,长续航版本甚至去到了100度,但是续航里程也没见有多么大的提升。回头看看自己这60度电的电耗子,不得不说,这个能耗控制以及整体技术还是比较OK的。
#阿维塔12动态体验今天苏州 GT show 最后一天拉着小伙伴两个人从上海出发去看 GT show 回来时捎上另一个朋友总共三个人。 介绍下环境 今天 17-10 度,路程是 8 点出发 从浦东出发去苏州,返程是 5 点左右 苏州回来闵行最后回浦东,全程除了必要城区路以外就是中环 跟高速,路上有短时间堵车外 畅通时都顶着限速超 10% 的开也就是说情况路况允许的情况会 130 巡航, 早上还有点点凉飕飕 还开了一点暖风。 先说说电耗:走之前续航 617 现在剩余 327,走之前日程为 108 现在 319 这么一算综合续航达成率 73% 结合我这是算第一箱电了(前用 100 多公里的 为了出门冲到 95%)。车上去时两个男生 回来时接了个小胖 算三点五个男生 还碰到堵车以及高速 110-130 顶这跑 感觉已经很满足了。 ps. 我是 GT 版本 双电机本来比单电机更耗电 再说说智驾,你敢信上面说的110-130的巡航都是智驾跑出来的 高速上调成敏捷,有点电耗子那味了,看到前车慢了就超,阿维塔的智驾超车属于 我酝酿一下等你有空位了,打灯的同时就变道了,主打一个手术刀式的快准狠。而且在变道时能感受到老司机的变道同事提速的感觉,这绝了。回来也是 逛完GT show 走了14000多步,脚都累了 又让小塔自己开 除了有一次不知为啥突然跨实现了(已经反馈问题了)意外 ,继续稳如老狗,一路跟小伙伴聊着天就回来了。想着要不下次买套麦克风 车里一路唱着k走应该也很有趣
#用车心得天气预报说从明天开始湖北武汉又要降温,不排除出现降雪的情况。半个月内的湖北冻雨,已经让不少途径湖北高速的车主抱怨不少。在下雪和冻雨的季节,你觉得有必要把雨刮立起来吗? 这几张图片,是上个星期我在武汉的小区中排到的情况,露天停放的汽车,每台车上都积满了厚厚的冻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这就是普通的降雪,也没有做出专门的应对。汽车没有遮挡,也没有特意停放到开阔的地方。结果因为冻雨,压坏了不少树枝,掉落的树枝也砸坏了不少汽车。 雨刮器是刮雨用的,不是用来刮"泥"或者挂积雪和冰块的。贸然使用雨刮挂积雪很容易造成则容易加剧雨刮片胶条的磨损,甚至雨刮臂的断裂。不过现在的雨刮电机都有大电流保护功能,当它挂不动的时候,就罢工拒绝工作了。你觉得在下雪天,有必要把雨刮立起来吗?冬季风挡玻璃积雪较厚时,干万不能用雨刮器除雪。清除较厚的的积雪会超出雨刮器电机的功率范围,强行起动会对雨刮器造成成损坏。 如果风挡玻璃结冰,更不能直接用雨刮器刮拭,否则很有可能会损坏雨刮器风挡玻璃结冰后,雨刮片往也会一同被冻住,此时雨刮片胶条与冰层粘连,起动雨刮器无法清除冰层不说,还会严重损坏雨刮器。如果风挡玻璃被冻住,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汽车玻璃专用冰雪铲或硬质塑料刮片清除冰雪,等到风挡玻璃上的冰基本除净或融化后,才可可以正常使用雨刮器。 如果积雪较薄,可以开启空调暖风,并设置成风挡玻璃出风模式,几分钟之后冰雪即可融化蒸发。清除后风挡玻璃上的冰雪时,可以使用后风挡除霜"功能,利用后风挡玻璃中的加热丝进行除冰。另外,冬季下过雪后最好将雨刮器支起来,以免雨刮片被冻住。 上面两张图片,是我的车,我知道如何把雨刮伸到维修位置,也知道如何把雨刮臂立起来。但是我担心如果遇到大风,或者有人不小心触碰到立起来的雨刮臂,如果雨刮臂重重的砸到玻璃上,也有可能不会砸破玻璃,所以我用一个泡沫块把雨刮条和玻璃之间隔了一下。 你在夏天或者下雪天,有把雨刮立起来的习惯吗?
#2024春节返乡路【家乡介绍】 家在市区,返回县城,单程大约25公里,这这也能算是返乡路,这条路已经走了无数个来回,路一直在变化,变的宽敞了、不变的是儿时的记忆还有家乡的味道。我的家乡在山西这一片黄土高原上,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神话故事有很多,其中包括《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等我怕在说下去你们说我吹牛,大家可以猜猜我的家乡在哪里也许是老天眷顾、我的家乡是一片盆地,这里四季分明,冬暖夏凉。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做客 从小到大最喜欢的就是车,中国的汽车也是飞速发展,原来的化油器,到后面的电喷,原来的单缸二气门,到后面单缸五气门。国产车也从一开始的拿来主义到后面的自主创新。 【车辆介绍】 2023年我购买了一辆方程豹——豹5领航版,插电混动汽车,第一次开混动车好多模式还在探索发现,官方二个纯电续航,一个现实型(WLTC)100公里,一个(理想型)125公里。不知道有没有车友跑到这个公里数,我实际测试跑90公里左右没问题,我这还是北方。混动就需要充电,这车充电是真快,基本一个小时从20%-100%充电速度没得说,动力吗,随叫随到。舍得给油给电这800匹马力可不是虚的,车辆配备比亚迪刀片电池,电池容量31.8千瓦时。如果电池在大点更加完美。 【能耗续航】 高速加城市道路百公里油耗升。 坐标山西这几天温度大概零下10度左右,海拔800米左右,城市测试百公里8.91升(馈电油耗)打开混动模式,设置强制保电百分之五十。也许我的设置也不科学,但目前为止我个人认为油耗还可以,车辆会积极配合车主意识,该用电用电,该用油用油,不同的路况以及脚下的信号车辆电脑都会瞬间响应,这一点传统燃油车真是没的比。 【补能体验】 家门口不远就有充电桩,快充功率能达到95左右,我认为这功率很好了,补电很快,基本一个小时左右时间。 老家安装慢充大约四个小时左右充满,晚上一度电0.29元。这用车成本基本感觉不花钱 【辅助驾驶】 高速上用过几次LCC比ACC好用,可也有痛点,老感觉离旁边的车太近,有时候会人工介入一下。心里挺紧张,车道居中其实是很好的,可能和原来自己开车习惯问题,我超车习惯离远点,但是车辆默认居中,就显的近了。盲区雷达还是要夸奖的巨好用,平时倒车的时候都是车辆给我刹停。别人还以为我不会开车,建议工厂升级一下超车的时候适当偏左一点。 【储物空间】 四门都能储物,中间工作台储物略微不足,基本能满足需求。如果中间工作台前面玻璃位置能安排几个给点接口那样就更好了,能接一些车载设备。比如车台,和GoPro运动相机。 【用车总结】 能油能电,优点就是不会因为没电心里紧张,今年的春运河南湖北地带大面积积雪,看新闻说的好多车辆高速困三天了,豹5能油能电完美解决堵车被困问题,还能对外放电,基本家用电器都能使用,什么电火锅、烧水壶、电饭锅,空气炸锅,这这这移动的家就差后备箱来一套厨房用品了,某车企已经配备厨房用品,而且车电池还比豹5大。豹5的电池如果能跑200公里那岂不是美滋滋。 平时不出远门一天基本纯电都能下来,用车成本一公里0.3元,如果在家充电那成本0.1元。开电车越开越上瘾,我现在加一滴油感觉就和浪费一样 车辆有些不足但是能接受,尤其冬天暖风不足,车辆开起来油门踏板会反馈一些说不明白的动静。希望后期OTA升级可以优化一些不足,让豹友们越用越好。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别的大问题,希望豹5的质量经得起检验,也让我这第一次购买比亚迪的车主放心。让我也能在朋友面前自豪的给比亚迪竖大拇指。其实我大部分朋友认为我花30万买豹5不值。这也许就是我的执迷不悔这一次我执着面对任性地沉醉我并不在乎这是错还是对选豹5就对了 长途出行切勿超速行驶,满油满电出门。合理设置车辆,豹5前后电机驱动,没有传动轴脚法上需要适应,切勿大脚油门尤其雨雪道路。祝各位豹友龙年大吉大利,拥豹生活
#众测主题赛【车辆信息】 之前一直是开油车的,本田的xrv,这个车嘛,除了省油,保养便宜,其他的远远比不上咱们的国产车,在当时油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加上23年被裁员,工资降了好多,只能消费降级了, 于是决定想换电动车了,主要就是上下班来回40公里,有自己的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一年回安徽老家2次的样子,全程400多公里,主要还是在市区行驶的,目的就是为了省钱和省油。 【外观/内饰】 小海豚外观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给我得感觉属于耐看型,日行灯老远看就很有辨识度,车辆整体尺寸比较小 掉头小路 驾驶很方便。 储物空间对我来说很够用因为只是上班代步没有当货车得需求啊,我喜欢放一些玩偶小装饰品足够了。 后备箱可以放两个20寸得箱子,短途出差也是没问题得。如果想拉一点东西的话可以把座椅放倒整体的空间看上去可以躺两个成人。 乘坐空间很是舒适很前排座椅有加热功能,对怕冷的宝宝很友好。座椅材质是仿皮的,不软不硬 宽度和进深都可以把我包裹住,开车过弯得时候不感觉那么晃。 整体乘坐空间的话,我调整好坐姿后去后排坐下腿部的空间还有1拳半 头部的空间就有店小了大概半拳。 内饰配色给我感觉很舒服,中控贯穿式的海洋理念看起来很炫。就是前排座椅中间扶手箱储物盒设计的不完美,存取东西很麻烦。水杯架 车门储物空间都可以放很多零碎得小物件。中控台挡位拨片完美的解决了我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握挡位,手忙脚乱的情况。方向盘大小力度很合适有两档可调整,我喜欢力度大一点的运动模式。其他的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可能是用料的问题新车味道挺大的! 【能耗续航】 目前已经提车3个月,行驶了6000公里,跑的比较勤了。整体来说续航表现非常满意,夏天一直都是一比一的能耗比例。开高速的话会打8折吧,毕竟最快就跑了120,当然还可以更快,那样能耗肯定就更少,但我估计打五折还是可以的,对我来说可以接受,目前进入冬天了,确实能耗要下来了,上周末开暖风的情况下是打了7.7折。估计再冷点会更少一些。 【用车总结】 城区体验:城区提速很快,静音,基本听不到电机声音。减震基本没有,过减速带的时候,明显感觉屁股飞起来了!转弯半径很小,操控性很强,红绿灯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启动! 高速体验:高速耗电更高,城区是最节省电的。高速最高开过120,感觉风噪很大,车子很飘,电耗也高,基本达到30多了! 动态缺点:唯一感觉小缺陷就是感觉座位调整空间太小,造成踩油门的时候,右腿酸痛,只有买个小坐垫解决坐姿问题。另外海豚最恼火的一点是挡风玻璃反光严重,设计师设计了一大块前档,又设计了一些硕大不规则的出风口,造成挡风玻璃反光严重,长时间驾驶,眼睛累的很,已经买了遮光垫解决问题。 小海豚的车机体验给我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车中控的大屏幕流畅度非常不错,而且车机系统开放我装了许多自己的应用,像开会的会议软件,有的时候开车就把会开了。另外语音识别的准确度也是不错的,控制车窗空调等等都不需要手动去操作非常便捷!车机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很香的,流畅度可以,看剧刷视频就是一个大平板,(流量不够用),绝大部分指令都能识别,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另外的产物,体验了360倒车带来的便利。希望ota后面带来更好的体验。 先说说我所感受到的缺点: 1-感觉A柱有点遮挡视野,在转弯的时候,很容易看不到行人和电动车辆,所以我一般转弯速度都放到非常非常慢。 2-感觉热泵制热速度有点慢,前期刚开始开的时候在车内制热,大概是要十分钟才能有明显的热风,所以我现在一般都提前预约好 优点:更新版本后,智能上下电非常的方便实用,开门即启动,下车即熄火 总结一下:经过近三个月的驾驶,后备箱储物空间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续航部分的话和我的初衷预想还是有所偏差了。 最后请全网最帅气的海豚圈主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