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标注续航550km,84.3度电池,续航比较扎实,北方冬天在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开到七折,市内代步足够,安装私庄后用车成本较低,基本上能不到一毛钱一公里。传统车企造车质量相对保障可靠,底盘,减震方面还算不错,结合L2级别辅助驾驶,整体操控体验较好,驾驶体验接近油车。售后服务网点较多,使用有保障。由于是非油改电车型,后排地面无凸起,采用类似怀档模式,节省前排档杆空间,整体来看前,后排及后备箱空间体检较好,空间较大。
不足:车内内饰高级感不足,塑料感较强,行驶提速较慢,车机体验智能化相对不足,但应付日常使用足够。日常使用中车机有出现车机死机或报错的情况,目前暂不支持OTA远程升级,需要到店里进行操作。
点评车型:
2021款ID.4 CROZZ 长续航PRO两驱版

4分“优秀”外观真的好看,圆润又有科技感相当喜欢
内饰用料一般,好在设计不错,整体看起来很和谐,氛围灯夜间加分项
空间够用,虽然车看起来没森林人大,可里面的空间差不多,挺合理的
动力一般,代步够用,过了激情驾驶的年纪了,快不快的无所谓,主要是顺,大排自吸感
续航掐头去尾,20-80%,200这样,推算满电大概400,表显续航准,所以没啥续航焦虑
感觉刹车也不错啊,鼓刹无所谓了,刹得住就行,不过感觉刹车好用是宽胎做出的贡献啊
隔音市内用感觉不错了,来点小音乐,惬意
最不满意的就是内饰偶尔,某个部位,不定期咯吱咯吱异响,这个是真烦
drxushaodan:星黛蓝
莫公子向北走:兄弟,同在海南,咱们这边优惠多少啊?
点评车型:
2021款ID.4 CROZZ 长续航PRO两驱版

4.5分“优秀”外形好看,颜色好看,黑顶红身配色美极了,每次洗完车,我都觉得自己眼光不错,大爱。
我以前不喜欢电车。但这车越开越喜欢,驾驶安静、提速流畅,转弯半径小,路上超车变道灵活。我开过沃尔沃和crv,这车驾驶感受完美超过他俩。
这车有自动防撞系统,有防越线提醒,变道有临近车辆提醒。只要司机不出问题,驾驶安全系数很高。
她的后视镜很大,视野没盲区。
所以对这车越来越喜欢。除了冬天续航不好,其它都完美。
这车冬天电池加热很费电,我配了热泵,
但不知道有多大效果。万幸我有车库有家用充电桩,续航对我影响不大。
又想起一个缺点,后面座位上的头枕有点靠前,不如前座的舒服。
跑山不压弯的小谭:热泵效果不明显吗
易硕3:夏天开空调续航多少公里
用户2282704357862:23.99的指导价你裸车25万是怎么回事
简单介绍:车子目前跑了9千多公里,属于首发版之后的那一批车,以下感受均以一汽大众id4 crozz pro长续航版本为准。
驾驶
优点:底盘越级存在(舒适性取向),无论是上坎下坎,柔韧q弹电感受,动力响应极好,属于线性调教取向,市区超车随踩随有,不会有太吓人的动力突兀,对驾驶者友好,容易上手,转向比较中性,符合家用车风格,超小的转弯半径如鱼得水,刹车带crbs,调教水平优秀,电刹车和机械刹车配合得不错,电刹车动能回收效率也比较高。
缺点:方向盘手感偏重
舒适配置
优点:座椅非常舒适,坐垫够长,大腿、肩部、腰部支撑都比较到位,并且前排双座座椅都支持高低、前后、4向腰拖、按摩、加热、记忆,此外得益于高刚性车架、以及电池布局,车辆的隔音也是同级第一梯队水平,另外,配置真的高,具体自行查配置表,分享1个有意思的小功能,电子儿童锁,对于有小孩的家庭太有用了,一键锁定后门及后窗。
缺点:胎压监测只是abs轮速检测,没有数值。
车机
经过几个修复版本后,系统bug少了很多,流畅性也提高很高,厂家也积极推进软件,现在已经有爱奇艺、酷狗、网易云、腾讯视频、还有后续唱k的软件,ota也很快到来。
电耗
个人觉得还是挺省电(广东地区),有家充所以没什么焦虑。
我们试驾了2021款ID.4 CROZZ 长续航PRO两驱版,这台车的外形的标准的ID.系列家族设计语言,贯穿式头灯和水滴状的大灯与大众燃油车有很明显的区别。内饰方面,也是ID.家族全新设计语言,中控屏+小液晶仪表颇具科技感,做工用料同级一流,比起同价位新势力们工艺优势明显。动态方面,150千瓦/310牛·米的输出看起来像2.0T低功率发动机,因为电机响应够快,实际感受明显比同级2.0T高功率车型更快,动力响应相当于2.0T高功率时刻保持2000转以上转速的,并且还没有声音。配合有一定韧性的悬挂调校,很容易找到还不错的驾驶乐趣。因为电池在底部,所以底盘重心更低,快速变道和过弯的情况下,稳定性也更好。总体来说,行驶品质和工艺水准在同价位很有优势。
从六月底下单,到七月初提车,再到现在已经突破一万公里,我应该已经算是ID车主里里程较远的了。现在来说一下这将近半年开下来的感受吧:
🙋🏻♂️情况介绍
今年年中,北京新能源家庭号一下子放出来不少,我也就开始了选车之路,媳妇和我都喜欢suv,视野开阔,乘坐感受好,所以就在纯电suv中挨个进行了试驾,包括广汽aion v、蔚来es6、特斯拉model y、以及比亚迪汉、model 3、小鹏p7、当然还有ID4,这儿没有拉一踩一,只说我真实的感受,整体试驾下来,ID4和modely带来的驾驶体验最为深刻,转向清晰,方向盘回馈力度感受很好,底盘传递到车内的力度也十分干脆,而最终选择ID4的原因除了价格相比modely更有竞争力外,当时特斯拉的新闻让我媳妇打消了下定的念头,这就是购车前的过程
🗒 真实感受
内饰部分:熟悉的大众风格,沉稳,带一些中规中矩,但是车机系统,这一点无法跟其他新能源品牌相比,封闭的系统,知道近日,首次更新了酷狗音乐,第三方app之后,才让这个车机看起来有了新能源的样子。
动力部分:作为新能源车,电机的大扭矩,零响应速度自然会带来更快的提速效果,以及车里良好的隔音,在市区的时候不知不觉会到六十以上,虽然说ID4的百公里加速在八秒左右,但是日常用车,它的加速能力是够的,超车也轻轻松松。
续航部分:这是当时选择ID4的一个重要的原因,84.8度的电池,春秋市区可以轻松跑到600公里,而且国庆期间的高速长途也让我对它的续航有了一个更为真实的认知。满电出发,470公里长途行驶,到达河北丈母娘家后表显仍有八十公里,这就是大容量电池所带来的底气。元旦期间,又回了趟山西老家,测试发现百分之五十的电量可以跑170公里的高速,折算满电应该在330公里左右,是比较满意的。
🔎 槽点反馈
主要还是在于车机部分,虽然我提车至今只遇到了一次车机黑屏(仪表盘从未有过黑屏),但是看着蔚来小鹏特斯拉的车机,还是会心生羡慕,只能说期待大众以后能够花更多的力气去投入到这部分。
✏️ 独家秘籍
冬天的省电小招:开车前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提前开启空调,这样能够降低电耗。也是群里很多同志都认可的一招。
金阳CSU:我也是山西的,冬天从北京回山西得充几次电呀
Just:你的怎么有贯穿灯呀
【最满意】
1、提速很线性,高速过弯非常扎实稳定,跑到120之后整体沉稳程度没有丝毫变化,由于没有发动机声音,高速噪音完全可以接受。转弯半径特别小,虽然方向盘比较沉,但是掉头转向都很方便。
2、整体造型还是非常抢眼的,尤其是IQ Light大灯智能唤醒以及迎宾灯,确实有股子传统车企的科技感。自己选的红色也挺个性,晚上开车灯光很好看。
3、空间够用,虽然定位紧凑级,但是整体看来空间和探岳差不多,挺大的,完全够用。
4、L2级别自动驾驶辅助比较方便。此前的车开了8年,已经几乎落后于时代了,所以换了车带自动驾驶辅助感觉各方面都很方便。而且这个辅助功能一键式开启,挺好的,高速上操作也不会慌张,也不用在屏幕里翻来覆去找怎么开启哪个功能。
其实在这里也有一些感受,最初在选车的时候,也看了不少造车新势力的车大部分的都是有一个非常酷炫的外观,车机也是一个全新的影音娱乐系统一样,有的系统里面甚至装了抖音等影音娱乐软件,其实我对于这一条就非常的不理解,毕竟开车安全还是最重要的,首先要保证安全,其次再去谈如何在车上能够享受一些娱乐,而且我觉得回归到本质上来讲,在现阶段汽车仍然是大家的代步工具,而不是一个娱乐工具。
【最不满意】
1、车机系统,这也是网上大家普遍对她的吐槽,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非常适应这样简洁的车机系统的,因为我对于非常复杂的车机系统,反而是感觉很不适应,并且感觉无从下手,就像当初在试驾小鹏G3的时候,一整块大屏幕让我无所适从,反而只能通过语音操控来实现一些基本的操作。但问题在于,车机系统界面简洁是好事,功能不能太少了。音乐、电台的功能太单薄,只有酷我音乐和喜马拉雅,并且车机app功能也不全,这就有问题了。应用商店打开,什么都没有,这样的话要应用商店干嘛呢。
2、其次在于芯片缺失的原因导致了哈曼卡顿的音响被没有办法安装。这也是这次在买车过程的一个遗憾,因为本身其实对于音质还是有一些追求的,希望能够在车里有一个好的音响系统,毕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在车里听音乐。
3、我对于德系的底盘滤震还是有一些不适应,在刚开始开的时候呢,感觉整体的滤震比较硬,因为自己之前开的是一辆标致的轿车,所以和法系车有些差别。
4、OTA的缺失也是比较让人发愁,每次升级系统解决bug要跑到4s店也是让人难以理解,当前国内自主品牌十几万的车都能在线OTA,大众的软件更新需要大踏步跑才能跟上国内厂商的步伐。
点评车型:
2021款ID.4 CROZZ 长续航PRO两驱版

4.5分“优秀”去年国庆下的定金,11月份提的车对这车的颜值非常满意啊先来分享一下使用心得吧
【空间表现】
全新的MEB平台比重50:50,空间方面很大有点越级紧凑型的suv看起来像中型suv看起来非常大气
【充电时间】
百分之20起冲正常加冲也就6.7个小时就充满了,要求用开麦斯超级冲电预计半小时就可以出发了
【续航】
冬天表现不带热泵的感觉总是差那么一点,满电应该跑400左右差不多,最佳使用环境应该在20度左右,平均可以跑550公里妥妥的
【智能化】
车机表现与其他品牌来看一般不过能看视屏确实挺好的,流量也是终身的很好
【最不满意】
车子太重,轮胎等配件太贵,整车安装工艺有点瑕疵但是不影响使用
【购车经历】
看见邻居买了上汽的ID4x,但是我喜欢一汽的原车型虽然4x挺适合年轻人的,但喜欢没有理由氛围灯是我入手的一大原因,上汽后排没有氛围灯,后门喇叭也没有
【提车价格】
现金优惠8000免两年商业险,老车主置换还能额外再补贴1万4优惠力度相当大
【驾驶感受】
开起来很平顺舒适,底盘调教很高级适合家用第二辆车的首选很不错
【动力表现】
电机功率一般,150kw永磁同步电动机,同车型价位的功率都比ID大,如果想要快4驱很值得入手的当然提车周期久
对于车来说配置基本上都有了,就是没选HUD,觉得这个功能只能用车机地图实现,略显鸡肋!实体触摸按键手感一般,不如原来机械式旋钮质感好,但也算OK。同级别车里空间和座椅舒适度都很出色,对比对手后排的短座椅舒适度提高了很多,可惜后排放倒后不能纯平,不算太理想。但动力说实话一般般,不像电车更像油车,好在是加速还算平顺。续航里程第一次充电折算大概470,还算OK,后面继续跑跑看会不会有变化,但同样的路不走高架走地面似乎更省电。毕竟灯厂的兄弟,IQ Light还挺好玩的,有点科技感。车机目前有卡顿不流畅,包括手势识别经常失败,但没有死机情况,而且功能还算清楚,只能说够用,但也没网上说的那么拉胯。语音识别准确度还行但功能太少,开收音机开空调,其他都是暂不支持此功能。
MaxiiiMA:不知道carplay可不可以用,但是carlife可以投到hud上,hud的功能确实是很不错
语音还可以开天幕,控制音乐 希望后续升级能完善些功能吧
军阀王美玉:弱弱问下,为何都说这个车要买一汽的,不买上汽的?
毛老师他不姓毛:HUD也可以增强辅助驾驶相关的体验
第一次注意到ID4这款车应该是在今年四月份,当时认真的研究了车的配置和功能,感觉非常有竞争力,也很看好。由于受到上海沪牌的影响,一直无法拍到车牌,出行不是很方便,所以也一直在考虑入手新能源,于是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分别试驾了蔚来,小鹏,特斯拉好的比亚迪。作为原探岳车主,对一汽大众还是很有好感的,最终选择了ID4。提车半个月了,分享一下用车体验
1. 外观
外观方面不用讲,作为颜狗的我对大众的设计语言一直非常满意,尤其是新的灯光设计更是上路既王者,吸睛无数
2. 内饰
内饰乍一看还可以,简约的科技风,不同于新势力上车全是屏的感受,让人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开了半个月以后感觉这个内饰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亮点,平平无奇,没有让人惊讶的地方,甚至找不到任何贴心的小细节,还是蛮失望的
3. 配置
配置方面选择加装了ARHUD抬头显示,车上自带了ACC自适应巡航,半自动辅助驾驶,电动尾门等功能,维护了一个智能电动车该有的尊严,使用来说,我觉得也至少是一个让人满意的使用体验(除了电动尾门的一脚踢我只成功打开过一次),另外ARHUD不清晰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但也不知道怎么调
4. 空间
ID4 本身就是一款紧凑型SUV的定位,对于空间的确不应该有过多的期待。
但是我觉得非常失望的点在于主副驾驶位的储物空间非常少且不合理,门上的储物阁很浅,稍微放个大一点的杯子不然是塞不下不然就得放倒
中间储物空间虽然大,但是由于USB插口和无线充电的地方也在一起,导致怎么放都是乱糟糟
最让我搞不懂的是水杯架的地方,旁边的储物一高一低的,不知道到底应该放什么,甚是鸡肋
水杯架下方貌似是一个给女生放包包的地方,实际上小包放着晃,大包放不下,转弯稍微猛一点,包包直接飞出
另外,燃油车方向盘左下方的小储物也取消了,没地方放卡和驾驶证了,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放置太阳镜的地方,实在是太不人性化
5. 操控和动力
我觉得操控和动力可以放在一起去讨论,至少在操控和动力方面,大众在这款车的用心是看得出的, 底盘稳,转弯半径小这些优点就不用赘述了,动力方面,虽然八秒多的加速不算快,但是日常驾驶中绝对不会输,尤其是在20km/h以上的加速,20-100的加速快的没有人性,爽歪歪(但请安全驾驶)
6 舒适性
舒适性方面对比之前的探岳,还是可圈可点的,作为纯SUV,探岳驾驶起来像是在坐着开车,但是id4 驾驶起来更像是轿车的感觉,座椅包裹性好,还有座椅按摩,整体还是蛮舒服的
总体来说,ID4的购买属于冲动消费,但是没有太坑,但是对于这个价位来讲,说时候,我期待的更多,但并未被满足
胖咕咕708:我也是上海的,这车能上绿牌吗,你装热泵了吗哥?
有趣的Taku:电耗应该没有比我低的吧
用户9212240724351:上海车主不买id4x啊
大众ID4是我人生的第一辆车,之前只开过家里的帕萨特和朋友的车,也试驾过一些,可能没有特别深切的对比感受,但在前1000公里的行驶中,ID 4还是给我一种不错的驾驶体验。
和大多数评测一样,这款车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接近油车的驾驶体验,让人感受不出太大的差别,对我这种新手也很友好,都说电车8s百公里加速很感人,但对我来说,动力够用,启动一瞬间的加速力挺充沛的,并排起步我几乎都是第一个冲到十字路口对面。我也试驾过锐际,所以对比下来,ID4放在油车里比较可以称得上动力优秀了。一开始不太适应autohold在泊车时候的介入,一不小心就刹停,再启动不注意就会一冲,空间狭小的情况下挺吓人的,但随着驾驶经验的积累,刹车脚感也慢慢地能控制精确。操控挺不错,方向性指向性都很好,转弯半径也很小,可能悬架偏软,我过弯速度快了会有点侧倾的感觉。
内饰总体我觉得还可以,简洁大方,搭配氛围灯,相比还未换代的大众油车科技感十足,当然和一些同价位的国产车相比还有差距。中控的按钮全部改成了触摸,是比以前炫酷了,但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误触的机率,双闪就好几次在行驶中不小心被碰到。车机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卡,我使用期间还是挺流畅的,可能不会像现在手机那么跟手,但绝对不会让人感到烦躁。当然我也没有下过其他应用,肯定不如很多国产车机使用场景那么丰富。
在来说说科技配置吧,PRO版配的挺全的,Acc自适应,并线辅助,刹车预警,主动刹车,360影像等都具备并且都在实践中派上了不错的用场。后面加的hud抬头显示在导航上是个相当不多的辅助工具。最想吐槽的就是感应尾门了,启动完全随缘,真不知道是不是我踢得不好。。。。
总结一下,如果重视驾驶体验,看中大众的品牌,不在意车机里花哨的功能,ID4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电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