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星f c全网最低价!21年9月,只跑了3.6万公里的个人齐星升顶房车降价急售!福特全顺自动挡汽油升顶商旅纵床版最顶配房车。 无事故无起火无水泡。荷载5人,前三后二,副驾驶双人座椅可向后翻折,与后排航空座椅拼成单人床。后排两个航空座椅+单人纵床0.9*2m。 底盘参数:尺寸5530*2050*2150,整备质量2.78吨,总质量3.3吨。国六2.0T汽油发动机,前置前驱,6AT自动档、改装18寸固特异宽胎、铝合金加强轮毂; 外部配置:黑色金属漆、改装途睿欧前脸、改装LED大灯、加装外部照明灯、铝合金踏板、侧滑门、侧滑窗、手动遮阳棚、后置KME空调外机、后置柴油灶、400W太阳能板、超大行李舱、外置水龙头、重力加水口、快接加水口、市电充电口、新能源慢充转接头、柴油加注口; 驾驶舱配置:四路监控、卡仕达倒车雷达、倒车影像、改装途睿欧液晶仪表盘、胎压监测、定速巡航、多功能方向盘、驾驶座8向调节、副驾驶双人座椅可向后翻折可平铺,与后排航空座椅形成单人床2m*0.8m、驾驶舱隐私帘、遮阳挡板; 居住区配置:15.6寸液晶电视、小米电视盒子、功放、可扩展桌板、嵌入式电磁炉、微波炉、塞特福德50升冰箱、柴油暖风、柴油热水器、2*航空座椅(按摩、加热、通风、腿托)、翻折式后纵床0.9*2m、复合地板、氛围灯、衣柜、内置行李舱门、防蚊纱门、隐私帘、推拉窗; 卫浴区配置:塞特福德电动抽水马桶、一体式注塑防水墙面、冷热水花洒、储物格、排风扇、双地漏、扩展门; 水电配置:90升清水箱、20升热水箱、45升灰水箱、600AH锂电、3kW充逆变一体机、太阳能控制器、库仑计; 升顶配置:1.2*2m双人床、双控吸顶灯、防水保温升顶篷布;
#辣评新车途观L三月份刚刚进行小改款,4月份又有消息称要出PRO版本,那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不同呢?因为没有实车和配置参数,主要还是从图片上看外观内饰所得出的感受。 一 外观上 外观不在是大众传统的套娃设计,从图片上看前脸有两个风格。四驱版本新增蓝色和粉色(个人觉得需要选装),前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面积的黑化格栅,这个格栅在logo下方,细看上方是是交叉网格的设计,下方只是用一些小竖棍连接起来,有点像把凌度的格栅加大加宽了,个人觉得不如凌度好看,但是勉强也可以接受。但是感觉石子很容易崩到水箱的样子。(尤其是在高速上遇到前方货车)。而且如果有一个地方裂了断了会很明显,影响美观。两驱版本是logo下方采用三根横向的格栅设计,由于两边是导风槽,所以并没有将格栅延展到两侧,看起来整体性不强。整个设计个人觉得难以接受了,仔细看看有点星途的感觉,但是又没有星途大气。上方是一个灯带连接着两侧的车灯,logo也可以发光。 侧面看依旧是传统的SUV设计,车顶微微向下压,车玻璃边缘微微上扬,显得非常敦实。在细节上四驱版本采用大面积的黑化设计,黑化的轮毂、后视镜、车玻璃边缘以及行李架,非常动感。除此之外还有R的标识字样,添了一分精致。轮毂风车一样的造型加上非常运动的细节个人还是比较欣赏的。两驱版本就中规中距了,没有这么多的细节 尾部采用贯穿式尾灯和可以发光的logo,尾灯有好几层,看起来非常有层次感。四驱版本品牌标识字样都是黑化字体,且偏底部也有黑化网状格栅,与车头相呼应,运动感也非常强。两驱版本则是普通的黑色装饰件。 二 内饰上 内饰设计个人觉得整体风格有点像新能源,实体按键较少,较为简洁。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大块中控屏,仪表盘也采用液晶仪表,从图片上看显示效果还不错。方向盘的快捷按键看起来的按入的,但因为材质看起来像钢琴漆的材质,手感可能会比较生硬,不如橡胶等亲肤材质的手感好。同时副驾驶还有一块屏幕,但是个人觉得需要选装。同时档把采用坏档设计,坏档上还有指示灯,在哪个档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好评。(比如在P档的话P字母就会亮)同时有手机无线充电(只能放一个手机),有纹理的音量调节按钮、水杯架和双开门的扶手箱,个人觉得跟我印象里面的大众车相比提高了不少档次感。同时因为是坏档是设计,原先档把位置下方可以掏空,有很大的储物空间。灯光调节也由旋钮式变为按键式。 车门上的功能个人觉得设计的不够集中,缺乏人性化。开门拉手和氛围灯在一块,门拉手和音响在一块。而且开门的按键偏上,感觉开门的话会很费劲。 三 设计上的槽点 1 前排水杯架的设计方式有点浪费空间 2 后排中间座位拉下来后属实有点掉档次了,就两个放水杯的洞 3 门板的功能设计的不人性化 4 头顶的按键只有三个,中间还有装饰,没有完全利用起来。 5 中控屏看起来很大,不知道实际开起来会不会挡视线。 四 总结 因为主要公布的是外观内饰,很多参数都没有出,只知道尺寸是4735/1895/1682,轴距2791,只是比现款高度高5cm。那个人猜测PRO主要是在智能化上有所增加。从大众解散了软件部分CARID 5000人之后,一直很期待大众智能化的表现。个人猜测途观PRO配8155的芯片,且内存有所增加,可能是目前主流的8+128配置。个人觉得售价相比现款途观L有所增加,如果都是2.0T的话,个人觉得会20w+的售价且标配L2级辅助驾驶。但是相比于L2级别驾驶辅助的车型应该会有所降低,因为24款23w的车型才可以选装辅助驾驶。如果是我我不会买,因为我接受不了新款外观,且可以安家充桩,所以如果买车更偏向于新能源车型,20w价位有很多车型可以选择。
#提车日记第一次关注GS8还是遥远的2021年,偶然间在公司电脑的弹窗上看到这车,瞬间就被它独特的外观造型深深的吸引,特别是龙鳞翼和展威翼两种夸张的中网对视觉有着强烈的冲击。 由于这是换代后的第一代车,一切情况都是未知,加上我之前的君越开着也挺舒服,对换车没什么强烈的需求,所以一直也没考虑换车,但对GS8的关注度一直没有减退,如果真到换车的时候确实很像买它。 后来陆陆续续在网上看到关于GS8车机、座椅等等一些负面的消息,也让我对换车时的选择产生了一丢丢的动摇。 23年年底出了一次交通事故,虽然不是我的责任,但我的君越还是换了前杠、大灯、水箱支架,前机盖也做了整体喷漆,就动了换车的念头。再加上家里有了二胎,七座变成了刚需,换车也就提上了日程。 本来最一开始是想换昂科旗的,毕竟从英朗gt到君越,开了这么多年别克的车,对这个品牌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但昂科旗的价格超出了我的预算(二孩家庭的钱真要计划着花),而且三排空间也差了点意思;看了雪佛兰探险者,内饰简直可以说是辣眼睛;途昂各方面确实都让我满意,但也是因为价格的原因放弃了。有一天和小舅子谈起换车的事,他劝我考虑一下国产车,我突然想就起GS8来,于是开始认真考虑国产的七座SUV。 在网上选了很久,综合价格、外观、配置、口碑等等一系列因素,最终将目标定位在瑞虎9七座版本和GS8两款车上。 按看车顺序先说说瑞虎九,这车在网上看的时候真觉得挺好(除了前脸有点丑),但实际到店看完的感受和在网上看的完全是两种感受。首先我个人对大连屏的接受度很低,瑞虎九恰恰是大连屏,内饰设计也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再者这个怀档用着太别扭,最主要的是空间,2820的轴距、二排座椅不能前后调节,再加上大溜背的造型,造就了略显局促的二排和几乎不能坐人的三排,看完车就让我很失望,后来勉强试驾了一下,可能是心理原因,也可能是车本身的原因,总之试驾的感受也不是很好,从店里出来就果断放弃了。 从奇瑞出来就直奔了传奇的4S店,看到GS8的第一眼,心里又重新泛起了三年前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它的感觉,莫名的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那台车。外观自不必说,必然在我审美的点上,内饰布局简单大气,也是我喜欢的风格,方正的造型、2920的轴距、二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使得二排空间非常宽敞,更让我意外的是身高183cm体重90kg的我坐进三排完全不感到局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三排座椅立起来后备箱的空间有点小,但这也无伤大雅。看完展车果断进行了试驾,试驾车是台22款的燃油两驱,动力和操控着实让我感到意外,两吨多的车开着很轻盈、油门响应灵敏、动力也够用,底盘调教也还不错,静音、滤振、转向支撑、转弯半径也都让我很满意,虽然试驾车22款车机有点卡,但试驾过程中没出现黑屏,销售介绍说24款升级了8155芯片,卡顿黑屏问题彻底解决了。 本来想买两驱双擎的,结果试驾完回到店里才知道两驱双擎的已经停产了,我对四驱又没什么需求,加上我每年也就是一万到一万两千公里左右的行驶里程,最后还是决定选择燃油两驱的版本。在之后就是查价格、谈价格,历时一周终于谈下来比较满意的价格。选择颜色的时候属实让我犯了难,本来最开始想选墨玺绿,后来对比了绿色的试驾车和黑色的展车之后,还是选择了黑外黑内的现车,选了两年7万的无息贷款。 现在车已经开了三周,浅谈一下用车感受。动力操控方面几乎没什么问题,提速还算不错,操控很灵活,虽然是最低配,但基本的车道保持、碰撞预警这些功能也都有。空间很大,二三排头部腿部空间都足够用。市内开平均时速15km油耗12、3个,后续磨合好应该能稳定在12个,这么大的车这个油耗可以接受。车机的软件确实少的可怜,但我日常也就是日常听歌、导航,对我来说足够用了。唯一让人失望的就是车载音响,怎么说呢,效果还不如手机的扬声器后来听他们说的下了酷狗音乐,勉强还有一些提升,如果对音响要求高建议换一套。原车的米其林轮胎据说要两千块钱一条,想想五年后需要换胎就肉疼 总之,24款GS8各方面还是很让我满意的,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总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希望后续厂家能在车机方面花些力气,让这台车整体表现的更好。
#用车心得… 说一下豹5硬件设计的两个不足之处。 … 一是后视镜的视野宽度不足,变道拐弯时侧后方视野受限。后续产品是否可以采用曲率大一些的后视镜玻璃?对于现款,由于后视镜外侧的黑色边框较宽且深,有没有第三方厂家生产扩展竖向条形镜面,粘在边框内侧处,作为后视镜横向视野的扩展。不会影响后视镜转动,也不会增加风阻。 … 二是前水箱护板通风孔较大,位置和角度造成地面异物弹起时容易直接击中水箱散热器导致损坏。群里已经有车友中招。看有没有第三方厂家开发百叶状或网状挡板加以遮蔽。现在某宝上已经有金属的水箱护板再卖,但是怕安装后会影响行人保护。我自己花几块钱做个简易的防护网,先保护起来。 … 另外,我在网上购买了前中网防虫网,目前看还是很有用的,供参考。
#你修车花了多少钱?年前发过一次帖子,是因为我自己发现发动机冷却液到了下限。去4S店检查了一下,技师把我的4008开到举升机上仔细检查了一下,其实只用了三五分钟的时间,他就判定是我这台的发动机水泵出现了泄露。这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用车还是比较仔细的,如果在水泥地上停车,我可能会观察在地面上是否有漏水,漏油的现象。 前天店里给我说,需要更换的零件到货了,让我随时过去更换。前年正值武汉冻雨刚停的那个周六,我一大早把车开到了离我最近的4S店。因为八点钟到店里,好像是第二名还是第三名的样子。我这两天每天正常用车,车上的积雪不多。后面这台蓝色的5008上还满是积雪,这会给维修带来不便。 车顶上的积雪还在,因为这是冻雨加积雪,表面松软的雪已经掉了,但还有六七公分的冻雪铲不动。发动机冷却水泵在右前轮上方,为此,维修技师先把右前车轮和右前挡泥板拆除了。说的容易,但在冻手冻脚的哪一天,拆挡泥板还是挺辛苦了。一方面积雪还在融化,不停的滴水,一方面温度低,挡泥板是塑料件有些发硬。不管是翘塑料卡子还是用力拉下挡泥板都挺费劲。 这是我用车三年来第一次拆车轮和挡泥板,可以看到由于挡泥板的覆盖,车身纵梁上方还是很干净的。但是车轮前方的涡轮增压机散热器,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冷器已经挺脏了。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中冷器需要清洗吗? 更换水泵,首先需要排除发动机的冷却液,技师先从发动机舱把冷却液盖子打开,用一个吸管插入冷却液壶,像抽发动机油一样吧冷却液全部抽了出来。 这是今天汽车维修需要用到的材料,两壶冷却液,一盒发动机水泵。其实前几天发现冷却液不足的时候,我想从晚上买一壶,但考虑到这几天就可以维修了,因此没有自己冻手,何况检查出水泵问题后,店里用其他车辆维修保养剩下的冷却液已经帮我添加到了高位。 展示一下本次修车的主要零件:水泵,看零件标签是标致雪铁龙通用的,水泵是和发动机排量相关的,这款适用于1.6T发动机。生产日期是2024年1月20日,可能是零件的包装日期。 拆水泵还是挺麻烦的,因为在不不拆卸发动机的情况下,发动机和车身纵梁之间的缝隙本身就比较小。还需要先拆除发动机水泵皮带保护罩和发动机水泵的皮带。拆除皮带后,技师用小的扳手拆除水泵的几个螺栓,从侧面看这几个螺栓是无法看到的,需要用扳手小心的盲拆。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水泵被取出后状态,左上角这个洞口就是水泵的位置,其实我没有看到有什么渗漏的痕迹。 下图是水泵放在操作台的情况,可以看到水泵是一个铝合金的壳体,壳体上有一个圆柱形的定位销,还有五个螺栓通过孔。但水泵的叶片是塑料的,水泵使用一个黑色的密封圈压合在发动机的侧面。下图是水泵的正面,有些生锈的地方时水泵转轴的外侧,这里不影响使用。 密封圈和水泵壳体凹槽之间有一些黑色的渣渣,可能是密封条老化或者橡胶被严重压缩形成的。 水泵的外壳上还有:LONGMA几个字母,你认识这是哪哪家零件供应商供货的吗?我用百度找了一下居然没有找到嘻嘻。零件上还有一长串激光打刻的编码,按说可以通过这串编码查到这套水泵到的生产信息。上面这张图,是新安装水泵后的效果,左上角那个银白色的新零件就是水泵。 水泵安装后,技师又重新皮带套上,但他没有直接把皮带保护罩和挡泥板恢复,而是直接加注了冷却液,而且加注的满满,感觉快要满出来了才拧紧盖子。他把车子从举升机上放低些,给汽车点火,冷却液壶里的液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到了高刻度的位置。 这次点火属于原地怠速,估计用了二十到半个小时。我们想进入车内打开暖风,想着发动机工作也是工作,等技师全部搞完刚好车内的温度足够温暖。但被技师制止了,他说要让发动机尽快升温,并让发动机自动进入大循环,实施水泵的效果。 下面是我搜集到的几张图片,展示了发动机大循环和小循环的工作状态。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又有小循环和大循环之分。小循环是指冷却液在发动机内循环,而大循环则是冷却液在发动机与散热器(水箱)间循环。 实现发动机大小循环工作状态的零件是节温器,其功用是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量,改变冷却液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今年冬天我经常使用发动机的热风,但是我没有原地热车的习惯,一般是发动机怠速掉到一千以下就起步上路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也会造成冷却液减小?这个期间,我也在观察水泵周边是否有漏液的迹象,不过情况挺好,滴水不漏。发动机的皮带也转的相当平稳。半个小时过后,发动机冷却液在高位和低位之间,这是正常的状态。 技师发现领回来的两壶冷却液还没有用完,就给我加到了上限位置。但是还是没有用完,我提出把剩下的冷却液送给我,但是被拒绝了,他说这是索赔维修,多余的油液不让带走。 考虑到刚换水泵,冷却液也不少,应该不会再出现冷却液少的情况,因此就此作罢!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2021年夏天 很穷很穷没钱 却暗恋着一个女孩子 那天看见她在折千纸鹤 我问她说: “这是要送给谁啊?” 她看着我说:"送给我最喜欢的人…” 那年夏天过后,她买了一辆《川崎ninja400 2021款 KRT版》给我,告诉我说 骑不坏,非要送给我。 从此以后 她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我骑着这辆车 跑遍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她,后来听说,她去了另一座城市 已为人妻并且过得很幸福。 现在我也成熟了许多 买了一辆小汽车, 就没再骑这辆《川崎ninja400 2021款 KRT版》了 有一天我的小汽车被兄弟借去开了,我找出尘封很久的《川崎ninja400 2021款 KRT版》发现放太久有点脏了 准备清洗一下,当我取下坐垫 看见有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只已经泛黄的千纸鹤……当时我就哭了… 为了忘掉这段悲伤的爱情故事 我决定卖掉这辆:《川崎ninja400 2021款 KRT版》 21年4月上户 2w公里 无倒无摔 车况精品 (原厂已解限速)改款首发水转印版画(非贴画) 改装竞技风挡 USB充电 双闪 鸟嘴 水箱护网,摩迈仕520黑金链条10倍强度 AFAM牙盘 刚换的倍耐力恶魔3前后轮胎 日常通勤+跑山 无暴力驾驶 平时都停车库 没有淋雨 非常爱惜 大刀勿扰 江北看车 📸 爱车美图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国产品牌的摩托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生产小排量通勤车为主转变成开始进入中大排市场,2020年钱江摩托推出旗下全新高端品牌QJMOTOR,主打国潮新机车实力派,首款产品就是排量600CC的四缸街车的劲擎追600 ,不得不佩服钱江多年以来在摩托车行业的技术累积。追600的标配版售价43999元,中配版售价46999元,高配版售价49999元。这三个车型版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避震和制动碟片的品牌不同,今天我们实拍的这台为高配版。 这三个车型版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避震和制动碟片的品牌不同,今天我们实拍的这台为高配版。 追600外观设计和黄龙600不同,整车给人的感觉比黄龙600更加的运动简洁,油箱收窄之后的造型更加显眼,水箱两侧多了侧翼的设计,车身喷涂方面更为细腻精致。 V型的眉骨搭配全LED灯组战斗气息十足,黑色的内衬透出一股子的神秘风格,甚至都可以想像到在黑夜中如弓箭刺破前方的空气的那种速度感。 追600搭载的是钱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600CC排量直列四缸水冷四冲程发动机,匹配德尔福电喷系统,在11000转的时候峰值最大马力81.6匹,在8000转峰值扭矩为55牛米,0-100的加速时间为4.44秒,最高时速可以超过200公里。 汽车行业经常说缸数既是王道,四缸是正道,六缸是王道,八缸是梦想。在机车行业也可以这么说,两缸是正道,四缸是王道,六缸是梦想。这款在国内不多见的四缸发动机已经是目前国产品牌里的代表之作了,四缸的声浪也让钱江的“中国好声音”名副其实! 油箱的容积为15L,按照百公里6.2L的油耗来算的话,续航有220公里可以满足一般的城市通行。灰白的配色以及前倾的设计动感十足,时刻都准备着向前冲刺。 QJMOTOR追600的这个追其实只是一个中文的艺名,SRK600才是真正体现这台车的本名。 骑上追600之后,哪怕后座没有带挡泥板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会甩泥了 高配的追600搭配的是比川崎Z900还高端的预载和阻尼可调的马祖奇的倒置前叉,关键词马祖奇MARZOCCHI和倒置前叉,不懂啥是马祖奇MARZOCCHI?没关系我也不是很懂,这是一个自意大利的品牌,中配的追600配的是KYB的前减震,这里不是说KYB不好而是马祖奇更好!黄金配色看起来就是显得更加高端。倒置前叉又是啥呢,既然有倒置前叉那就一定是有正置前叉,倒置前叉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大幅度提升运动性能,这是因为倒置前叉的刚性更强,簧下质量更轻。但是由于倒置前叉的结构更加复杂一些,所以一般会出现在一些强调性能的跑车或者街车上面。 中配和高配的追600的中置后减震是日本的KYB品牌,KYB减震在汽车行业里都算是知名的品牌了,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也有采用KYB的产品,所以在一台4万多的机车上配备KYB的后减震,基本上也是诚意满满了。如果能是红色的就运动范更足了。 前轮为玛吉斯半热熔轮胎,规格为120/70-ZR17。刹车为前320毫米双碟配备BREMBO鲍鱼对向四活塞卡钳。BREMBO这个品牌基本上就是高端稳定可靠卡钳的代表,追600原厂就给配了,后期都没有可以升级的空间了。 后轮也是玛吉斯半热熔轮胎,规格为180/55-ZR17。同样的BREMBO卡钳安排上,博世ABS防抱死系统的加持,这个关系到人身安全的刹车系统几乎已经是满配了。 在便利性方面,QJMOTOR追600采用了智能无钥匙启动系统,可以在1.5米范围内自动识别并无钥匙启动或者熄火,在50米范围内可以智能寻车。这比起大多数的街车的插钥匙启动和熄火香多了,毕竟很多人特别不喜欢口袋里戴着一把碍事的钥匙掏进掏出,有无钥匙启动的话就可以放在包包的里面了。 既然定位为运动街车,高跷的尾部造型那必须安排,飞跃的造型更显性感,上面坐个性感小姐姐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一台诚意满满的四缸满配QJMOTOR追600,车身价只要4万多就可以入手,只能用两个字形容,真香!
#摩托车改装笔记前言:关于仿赛摩托车改装你会看到五花八门的改装方案,其中不妨有赛道化、个性化和功能实用化的改装方案,如果你恰巧是zx4r车主,日常用车的环境是通勤,恭喜你即将获得一套实用改装方案。 本套改装方案主打功能和实用性,话不多说开始正片。 改装件: 1.前风挡(150rmb),我选择的是黑色透光加高的竞技风挡,尺寸和原厂风挡一样,但加高和竞技的造型在低趴时挡风效果更好,且视觉外观会更战斗。 2.加大脚撑(23rmb),很实用的改件,可有效避免松软地面上停车导致支撑不住倒车的情况。 3.水箱护网(70rmb),同样也很实用,前轮甩上来的小石子对于水箱的危害不用多说,有了它就安心很多。 4.后防摔棒(80rmb),主要是保护排气的东西,个人认为装上之后会降低美观度。 5.防滑贴(199rmb),加持油箱的时候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对于驾驶感受有大大的提升,我选的这款属于赛道竞技级别了,比普通的防滑贴好太多。 6.防摔球(800rmb),这种防摔球主要作用是保护两侧板子的,如果原地倒车或摔车,像手把和反光镜是保护不到的,如果想保护手把反光镜就要上竞技护杠,但世面所有的竞技护杠装到仿赛上都很丑,而且会影响驾驶感受,我选择防摔球的原因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影响美观,同时还能保护到两侧的板子,毕竟手把和后视镜可比两侧板子便宜多了。(防摔球并不是强度越大越好,如果不能很好的化解冲击力可能导致发动机或车架受伤,所以好的防摔球一定要选择复合材料) 7.前后坐(750rmb),前座我换了一个升高坐垫,增高3厘米,整车坐高也来到了830mm,因为我腿比较长,坐垫升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升高后我仍可以全脚掌落地,但骑行的姿势会舒展一些,新坐垫比原厂的也要舒服。后座直接上驼峰,仿赛后座带人对于驾驶员来说会很累,后座的人也不舒服,索性上驼峰不带人,美观提升。 以上这些改件基本上是大部分新手摩友避不开的,更何况很多人的钱包有限,所以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