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昂p就提车一整年了这一年很幸运车子跟着我上下班自驾游没出过任何问题(除了一次油品不行导致发动机传感器误报),目前总里程1.7万公里综合油耗9.4个,主要上下班开的情况下这个油耗比较满意。 这辆车最最满意的点就是驾乘舒适性,一个是静谧性拉满,anc+双层夹胶玻璃让关窗直接和外界隔绝一样,试驾过很多新能源新势力这点都远远不如昂p。另一个是开起来真的稳如老狗,高速不飘,过坎不颠,方向盘转向非常丝滑,2.0t动力也是响应充沛,现在能理解为什么开过了美系车果然就回不去了这种驾驶体验是为了省一两个油能替代的吗?显然买美系车的车主都是对品质比较有追求的人 空间就不多赘述了,超长车身带来前后巨大空间,后备箱可以放一辆电瓶车 车子小缺点是智能化不太行,在2024年新能源车都开始卷8295芯片搞人车互联车生态的趋势下,昂p的车机有点像个老人手机哈哈,够用但是不够智能,希望通用可以力所能及的给我们适时ota一下车机,把导航版本弄弄好,这是我最大的诉求了 最后想问问车友们最喜欢自己昂科威plus哪个角度呢?我个人觉得45度和侧面是最好看的,修长的车型+适量的流线型面变化,真的既有气场又很优雅
#星瑞入圈打卡我是三月份入手的吉利星瑞1.5T扶摇版本,先说优缺点(本人认为的,需求不同,不喜轻喷),再具体说。 优点: 性价比可以 1.动力和整车质量协调的挺好 2.安全性好 3.配置家用代步足够 缺点: 1.目前车子起步的时候会有水流声,不能描述成异响,其他问题还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后续有了再补充吧。 我是全款买的,加上一些其他的优惠(不方便说)——11万以内吧,价格可能中规中矩。不知道大家选车的标准或者期望是什么,相信看到这款车的应该追求性价比的多一些吧。 我这属于家里的第二辆车,第一辆还在开-14年的迈锐宝,车子也挺好开的,因为工作原因,和对象商量再购置一辆车,我俩工作还可以,当时看车也没有具体的预算,选车从油车到电车,10万到20万,我们都考虑过,试驾了比亚迪、大众、别克、奇瑞等等吧,卖的比较好的车型,在感受和了解完不同车企这些特点以后,才开始有了自己的购车期望吧,具体说就是倾向于安全、三大件、油耗、内饰等等,这里我建议大家在买车的时候最好明白自己得用车场景。 最后我俩确定的购车需求就是,满足代步需求即可,安全第一、三大件好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面子或者说品牌溢价排在了最后,一般家庭不需要为了面子多花几万块钱。挑到最后我是决定去买艾瑞泽8,后来对象感觉驾驶感受一般,又去试了星瑞,说实话我现在对两款车的看法依然是一个是马力大点的特长生,还有不偏科中规中矩的学生,具体怎么选看需求了。 说一下具体的驾驶感受吧,我没开过好车,也不做其他车的对比。①首先安全性不用多讲,同等价位同样长度,它的重量比其他合资要沉一些,再加上吉利的安全性应该是公认的了。②再加上180多匹马力,不需要给我谈峰值扭矩啥的,我就满足代步需求,完全够用,整体重量和马力协调性感觉不错。③十万块左右,扶摇不算虽然是星瑞的最低配,但是不算丐版了,定速巡航影像自动驻车远程控制啥的基本上都有,有些人可能比较喜欢L2智能驾驶啥的,个人认为没必要,开熟练了,定速巡航都不太喜欢用,配置可以了。④再聊一下三大件,我非专业人士。有哪个车企三大件现在出毛病的多吗?这个车的底盘和隔音相比较我14年的老迈锐宝,挺好,已经满足了。⑤说下缺点,开车时有水流声,时不时的,我这人比较粗心,小问题就无所谓了,也没去4s店,过段时间看看再说!其他缺点后边再评论区补充吧,车机用来导航和听音乐,没啥问题。 最后,说一下油耗,目前行驶503公里,平均油耗6.1,高速5.5左右,我市区路段比较少,市区如果脚法不太好,7个以上吧。 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现在的汽车可能从代步属性转变成智能化、低碳运动网联化等,如果这是趋势每个人都应该主动拥抱,但是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买电车一个原因不一样背刺,第二个希望等到技术成熟,技术成熟稳定后出现有良心有技术的国产汽车品牌,那时候我们再把迈锐宝换成新能源车。 但是,当下来看,普通人买车无非是性价比,我身边也有月入六千买迈腾雅阁的,也有不买车认为打车更有性价比得,根据个人情况吧!还有买车期望,可能有人认为被动安全不重要,更倾向于油耗和三大件的耐用性,我对车子不评价,只是单纯发一下自己用车的感受,挺满意的。
#用车心得清明跑了一趟长途,北京-杭州.目前OTA版本是5.1 简单说说感受,减震很舒服,车机很优秀,NOA新版也很优秀. 路上除了进休息区和高速收费口以外,全程NOA.自动变道也设置上. 呆着无聊,我拿了PAD连车内WIFI,放在中控看抖音,一路看一路走. 我去年东北往北京走的时候,延吉到吉林睡了一路,到吉林有人加塞被别醒了. 我倒是觉得不让驾驶员看视频或没有互动的话,驾驶员会很快睡着,倒不如给他看视频,保持清醒状态更安全点. 我家人开的时候,坐后排接投屏,继续看抖音.我老婆在路上看完了风语者全套. 不爽的是后排座椅不是零重力的,到目的地的时候尾椎骨疼,然后24款就变成零重力的,次奥. 去年是有地图盲区,穿越盲区的时候经常刹车,今年LCC完美覆盖了,真的是什么都没做就到目的地了. 而且过匝道已经非常优秀了,游刃有余.我老婆高速直线不敢开NOA,但是每次过匝道都开.(有时候就是无法理解这女人的思维) 这NOA驾驶技术已经是打赢80%以上的驾驶员了. NOA有4个不好的感受,一个是增程器逻辑,一个是过大车逻辑,一个是自动并线逻辑,一个是跟车距离. 增程器逻辑: 时速120平地上跑增程器基本上听不到声音,路上只有风噪和胎噪声,真的是静如处子. 但是稍微有高低不平的地方,上坡增程器上转速就叫唤,下坡又降转速,听着乌昂乌昂的好闹心. 其实增程器应该分几个档,然后每个档位就保持一个速度,功率不够电池出,功率多了存到电池里,肯定安静的一匹。 过大车逻辑: 不知道哪个智障想出来的,但凡有帆布外包的大车,必减速,然后跟大车同步. 正常人过大车是尽量远离它,没把握就换车道,或者远光闪,转向灯提醒,鸣笛提醒,然后等对方稳住了再超. 而且超车不是匀速超,一般是加大油门快速超,超车的时候最好有速度差,最差情况剐蹭的时候丢个后视镜而已. 现在这种同步慢速超车的话,万一粘在一起了就无法脱离了,搞不好副驾位卷入车底了. 因为大车横穿原因正常有3种,一个是驾驶员犯浑,一个是有大的坑,还有就是横向阵风. 后两种是无法避免的.你这操作是硬把自己肋骨塞过去,让人打. 自动并线逻辑: 虽然有很多无效变道,最起码比我老婆强很多,这点值得肯定. 但是还是太磨叽,只要有车流,跑着跑着它就跑到最后了. 匀速120跑,碰上前车120降到110,才能触发变道,正确应该是120速度快跟上前车且能变道,马上变. 现在是120降速-110-变道加速-120降速-110-变道加速...,坐在车里的全给晃醒不说,那个增程器吴昂吴昂的叫唤也闹心. 变道的核心逻辑是不能降速,因为你的车速降下来了,别的车道的车速还在120,你程序判断肯定不敢啊. 而且左后方&右后方跟车安全距离推算太远,并线距离非常非常非常充足但是不敢变. 跟车距离: 以前一个版本是有跟车距离的设定来着,后来怎么又没了. 高速120时速的时候,跟车距离一定要长,要足够足够足够长,最差得给用户一个选择的余地啊. 这次跑的时候,只要车流密集,AEB报警是常态,就是因为距离.
提问#油价飙升,你的选择是混动还是传统纯油?油插混动的,纯油的,到底哪个好使? 油插混动的两套系统,维修费更高更复杂更费劲是吗?但是更省油。 纯油的,一般维修费不高,且不复杂,有多年技术沉淀,并且油电混合高速下容易失速。 综上,各位老司机对这个的看法是什么呢? 最好是体验过油插和纯油的车主。
#众测主题赛新车开了一段时间,起初一直用标准模式跑,随着熟悉驾驶模式切换得也频繁了。通常根据要走的路况提前调整好,有时走在路上想切换摸着档杆后方的旋钮拧一下搞定,后来试了一下智能语音也可以切换驾驶模式 分享一下我对驾驶模式的选用原则,供大家参考: 标准模式:为了适应新车的油门和刹车性能,提车的一段时间内一直用标准模式开,上地库、匀速过弯都很好控制,高速时深踩油门动力响应也很积极,以二狗那么大的车身+大电池在满载情况下可以轻松开出推背感(上高速前最好充好电,油电一起提速更快,亏电了表示也该休息了,服务区快充补补电再出发刚刚好)。 经济模式:插电混动结合这个模式算得上双重省钱buff了,平时上下班开五天不需要充电,周末玩通常会出市区,上下班的市区路段选择纯电或纯电优先模式,出去玩改为混动模式。星期日趁着中午电价低玩到哪在哪充个电(利用午饭时间正好),下午改为经济模式+强制保电80%(留着电上班用✌),不用家桩也很省。 PS:经济模式油门更容易控制,不担心踩重了冲出去,有弧形弯的地库出口用经济模式开更对新手很友好。 运动模式:个人驾驶习惯+平时带娃出门,开车偏慵懒,所以运动模式不常用。上高速会把运动模式开启,可以把它当做安全配置,毕竟高速上遇到龟速/并行的车需要尽快超过去才安全,用运动模式开起来更轻松,大部分时间开着智慧巡航,需要超车点一脚油门就提速过去了。 雪地模式:在天津用车雪地模式还是很有用的,一年有数的几场雪不值得花钱换雪地胎,海河上桥多、陡坡多,前驱+雪地模式可以在需要时减少很多打滑,算得上偏北方城市最有性价比(标配的,似乎并没有为这个模式多花钱)的雪天出行配置了,雪天出行切记提前开启雪地模式后上路,出现打滑再切换容易手忙脚乱。
#我的哪吒S心路哪吒s24款1160版,从去年12月提车到现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也是实打实的跑了一万公里了,当时买车的心路历程呢就是想着上下班可以纯电跑,出远门自驾游可以用油跑,买车之前说实话也没了解过这个车,是偶然间的一次打车遇到的哪吒s,当时就被外观给吸引住了,坐上车我就问师傅这是什么车呀,他说是哪吒s,(因为我了解过小鹏汽车我就问他这个和小鹏哪个好点)他说就是牌子的事,这个司机挺高冷的不愿意跟我多说话。后面我到家我就在网上查阅哪吒s的资料,看见了很多好评也有少许不好的言论,因为当时我是想赶紧买个电车好上下班开的,就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4s店问价格试驾,试驾的时候真的感觉太棒了,跟开超跑一样再加上他的外观颜值真的是很想把他带回家,我就问销售在网上看见有人说开着开着车机就被锁了这是什么情况,销售跟我说是因为那个人以租代购后当运营车开,所以才锁了车机,我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下了。提车之后开着他上街 可谓是回头率爆棚,真的泰裤辣,动力也很强,可能因为是冬天,纯电续航310但是只能跑170左右,但是这已经是很不错了,比大部分电车都优秀太多了,后来跟女朋友开着他去北京,江苏,河南,玩了个遍,买车之前听到的那些什么油耗高啊,什么续航低啊,都是骗人的,我加满油充满电,从山东临沂到北京二环大概是750公里左右,走的时候充满电加满油走的,实际到了之后续航还剩了一百左右(当时是刚过完年大年初四 气温零下二度左右,我一路都是压着限速跑130有时候更快跑到了140)这个续航真的太棒啦超乎我的想象,我本以为都到不了北京呢,根本不像网上的黑子说的那样多么多么差劲,上了高速动力也绝对够用,现在天暖和了续航明显感觉更多了,以前三四天充一次电,现在五天充一次都完全够用了,对比所有新能源增程车,我感觉哪吒s真的是最棒的,当然也有遇到过小问题,也是因为下雪把车周围的雷达堵住了报故障,其实是把周围的雪清理干净就好了但是我刚提车也不太懂,不得不说售后的服务态度真的是太好了,没得说。我只要跟售后说了他们就会竭尽全力的为我解决问题,我没时间去4s店里,他们还会让师傅过来把我车开到4s店做检查,试问哪一个新能源车企的售后可以做到这样?哪吒就是国产车里的骄傲,非常亲民,不像某些车企(在这里我就不说名字了)售后差得很,说话比客户还冲。买了这辆车一点也不后悔且特别喜欢,车机非常流畅且音箱的音质特别棒,真的真的太棒啦,比我去年刚买的迈腾好开多了,自从买了哪吒s,迈腾就在地下车库吃灰了。座椅坐着也是非常舒服 一点也不像迈腾那样开长途时间久了会坐的腰疼。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辆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去河南洛阳的路上,八百公里基本都是哪吒s自己在开车,我只需要听着歌看着前方的路就好了,会自动刹车自动提速,打转向灯还会自动变道,这是最好的一点开车根本不累。在外露营也是方便的很,在哪吒商城兑换的外放电设备也是非常好用,电烤炉,烧水壶,都可以带动起来,功率妥妥的够用。总的来说这辆车能满足我日常所有的需求,真心建议大家可以入手一辆。以上是我三个多月来用车以及买车的所有过程,希望对准备入手的朋友有用。
#拯救选车困难症本人26快结婚了,家里出资25给我买车之前一直看的探岳和途观,喜欢探岳外观后来发现揽胜极光和林肯冒险家降价这么多,非常心动,因为新婚家庭,孩子也不考虑要两个,所以对空间需求不是特别大,老婆更在意外观和品牌,内饰,我有一定的动力需求,不过这几个车也都能满足,到了这个价位,基本也都不存在硬伤了。 背景介绍完毕,纠结的几款车第一个途观380,爸妈喜欢,我倾向探岳380,老婆不喜欢。和探岳一起聊,好处是便宜,用车成本低。 第二个冒险家,一家都很喜欢,外观内饰都出色,牌子也不错。价位来到了裸车24,自己要出个几万块。 第三个揽胜极光,这个牌子更硬,外观也最好看,动力都差不多,考虑到车重,可能表现最差,但是2.0t低功率,差也不会太肉。而且哪个男人没有路虎梦呢?不过更贵一点,裸车26。 以上选择价格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考虑到后期维修保养,油耗什么的,不知道各位尊贵的揽胜极光车主,养车成本怎么样?我开车应该会很少,一年不会超过五千公里。而且主要的路途是跑80的高架快速路和高速,所以各位如何建议呢? 另外还有优先级相对没有那么高的备选项,一个是和路虎价格差不多的揽巡380,一个是尼桑新出来的探路,虽然说空间需求不是很大,但是看到那么大的车,还是很心动。 拜托各位帮我分析一下,因为确实这几个车都没有明显弱点,而且都挺喜欢……
#归途/回程,你的后备箱装满了吗?车里塞的再满,也得有个宠物箱的位置 回途四个人(有个隔壁村我不认识的亲戚,我也是服了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我回广东的消息,前一天傍晚直接堵到我家门口让我带上他,长途高速我本来是不想随便带人的,当时长辈都在那,又不好拒绝),后备箱都塞不下。 都装什么?两蛇皮袋红薯,四件葡萄酒(又是被委托带给某亲戚的,他给同事推销,让我给他带货,我)两个行李箱,一箱苹果,一🐔一🦆,若干零碎,装不下还得放副驾。 最好用的还是车载烧水壶,服务区人头攒攒,根本接不到烫的热水,还是自己整一个舒坦,缺点是容量太小,只够一人…… 这次载重前所未有,油耗居高不下,比回来百公里居然多了一个,令我痛心不已 洗车发现车头密密麻麻的蚊虫尸体,玻璃上的爆浆更不用说了,停一次下车擦一次,雨刮都整不干净。 狗子辛苦了
#冰雪路面安全行车的两个重要法宝2024年的初春,武汉已经结结实实下来两场大雪。第一次下雪和冻雨累加,不管是市内通行还是跨区高速交通都收到了较大的影响。第二次下雪以霰为主,对交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一时间,四驱车与雪地胎哪个更重要的讨论,在不少车友圈都有讨论。 在这里,猴哥的观点是,如果车辆已经买了,雪地胎又不舍得割肉,那还不如说说如何选对路面更实际。首先上一张图,这是一天早上我即将上高架时,发现高架上已经堵车,前方隐约可以看到有交警在向下步行。我推测,要么是桥面上堵车,要么匝道上坡的车辆趴窝了。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要傻傻的在桥下等待了,果断走地面层。 因为高架桥不接地气,桥面的下方离地十几二十米,夜间的东风和降温,足以让高架桥冻个透心凉,道路结冰那是经常发生的。上桥匝道也是这种情况,同时是上坡路,如果前车缓刑,后车刹停,等到重新起步的时候,很可能驱动轮抓地力不足,原地打滑。遇到这种情况,不是三两分钟可以解决的,推车的情形多发生在结冰的坡道。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两条路的时间相差没有一半,能走地面层就不要走高架了。 还有,不管是在地面层还是高架上,选择合适的跟车路线也很重要,有两个原则,首先是不走前车没有走过的路面,接着是加大跟车距离。其实这两条是相辅相成的,平时我们开车,如果前车速度较慢,后车会不由自主的变道,而这个变道过程,对地面的观察就没有那么仔细。 比如这种照片,已经看不清地面线,我们尽量跟车前车前进,而且最好把车辆沿着前车的车辙走。这样的话前车其实就是自己的扫雷车,可以减少不少风险。 如果前车实在走的太慢,自己受不了了要变道,一定要选择一个较宽的路面,最好对向车道没有车辆的时候,向左侧缓慢变道,加大与右车的间距完成超车。一定要注意转向要缓,加油要缓。 你觉得我的两条建议在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