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众测3月31号北京跑山东,跑出来的,高速点对点。城区春秋1:1,夏天空调九折,冬天开空调百公里20个电,高速春夏秋450+没问题,冬天没测过,400应该没问题。下边数据是开了一年的平均值,高速占一半,城区一半。
#五菱扬光正式上市 售7.18万元起作为五菱第一款纯电商用货车。五菱扬光给出足够诚意,首次搭载五菱红1号电池,同级也是首个使用液冷技术MUST超轻薄结构技术,所以在常温下快充30%-80%只需30分钟。提供230km,300km续航供选择。 车身尺寸也是不能忽视,6.5立方米的长大货箱、270度四六分对开尾门。最大承重1249kg,这点儿就有点意思。毕竟五菱做过调研超过1250kg的货车在大部分城市是要限行,所以细致到电上真的不能不赞。 4985mm的车长有点委屈,不是车辆大小问题。而是看完货拉拉平台上比较靠近4.2m和5.2m两种级别。如果加入4.2m平台好像有点委屈,毕竟车辆装载空间还挺大,如果加入5.2m又不够车长。这也真的是比较大的痛点。 但是呢售价在7.18万-8.38万,这个售价区间还是挺能接受。用最低成本入门后又可以省到用车成本,这也不错。
车圈小隆哥:魏牌蓝山车主集体维权,保价后降价!车主感到“被背叛”
提问#聊聊你的Dream Car大佬们,小白第一辆车真心求推荐,代步,安全,省心,舒适,质量好,省钱,车落地尽量10以下,北京及周边使用。 日常通勤80公里来回,全程高速, 节假日,周六日,回老家300公里来回,全程高速 考虑纯电车,充电桩也好找,只是新闻上老看见自燃的,技术不成熟比较犹豫,个人倾向第一辆车买油车,但使用成本又太贵,比较纠结。。。 求推荐~~~
#车辆吐槽高合弹尽粮绝了吗? 高合汽车(北京)由原有 6 家店,现今缩减至 2 家店。 高合是不是没钱了? 作为高合的小型供应商之一,我去年整年给高合汽车做的过10 场活动,可从去年 4 月至今未见任何一比款项到账!时隔大半年,财务屡次以账面没有计划为由拖延付款! 其他品牌的付款周期再慢也不会超过俩月,高合汽车屡屡不付款,我顿感不妙。 眼见年关将至,我去年一年为高合汽车垫付活动款项几十万,想要回去年活动的应付款(2023 年 4 月),已欠款半年有余… 无奈高合逼我走上了艰难讨薪之路。(图1图2) 高合要消失了吗?我想是的! 去年年底(2023 年)新闻偶有报道“高合汽车没钱了”诸如此类, 我在 2023 年年底前与高合沟通多次无果后,无奈起诉(图3 图4图5) 可能起诉高合汽车的人实在太多了,得到高合汽车某某律师的答复态度强硬,故意拖延法院时间… 后续联系高合财务负责人(有录音,媒体可来找我取录音)财务亲口对我讲,“房租也没付,我们财务没钱,我们也在找钱”!(图6) 财务录音中明确了【没钱付】! 吃瓜的朋友们别怀疑了,高合就是弹尽粮绝了!望车主们早寻它路!!!@高合汽车 @懂车帝@汽车之家@小米汽车@理想汽车
#提车日记本人互联网从业者,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十余年,现今回到南方-东莞。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所在区域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出于实际的出行及社交需要,于是决定购车。 对于买什么样的车,心里还是比较拿不定。此前没有买过车,对车也没太多了解,可以说是个小白。 个人基本用车需求。1. 回老家600公里左右,每年3~5次。2.日常出行需求,每周一两百公里。3.远驾出游,预计每年2次。 总地来说,用车的频次和里程不会太多,当然也希望能在平衡个人预算的同时满足个人的社交需要。 对于新能源车,有平稳、安静、交互性好、用车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我相信新能源车是趋势,保有量一定会越来越大,但我还是排除了这个选项。理由是,新能源车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带来各种优点的同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和隐忧。一是里程焦虑,回老家的路约600公里,或许平常时间还不算是什么问题,但到节假日,不免出现拥堵的情况,新能源车会带给我严重的焦虑和不安。二是安全问题,电池的安全终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近来新能源车起火的新闻时有发生,并呈增长趋势。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混动也是一个选择。我本来就是一个你小白,应该说很多时候做选择也没有办法做到理客中,更多的时候是凭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主观判断。 我并没有花时间去了解混动,从我的观念和直觉说来,混动更像是汽车变革过程中的过渡形态,由于他的机械构造更为复杂,故障率可能更高。因此,混动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燃油车。没有里程焦虑、安全、可靠,但相对于新能源车用车成本高,驾驶和乘坐体验都要差一些。但因为我的用车频次和里程不多,也没到特别追求驾乘舒适。 经过考虑,我选择了一辆燃油车,二手的奥迪Q3,没错二手的。选择燃油是因为我的用车里程不多,用车成本高一点可以接受。选择奥迪是因为它可能在社交中能给人更多地伴随文本。买Q3是因为个更喜欢SUV,觉得外观很漂亮。买二手是因为,我用车不多的情况下,既可以满足我的需要,还可以少花钱⌓‿⌓ 计划Q3用上2~3年,再看情况添置或置换一辆新源车。 选购过程和价格。 我购买的具体车型为:奥迪Q3 1.4T 2017 标准型,8.2万公里 因为家附近就是二手车聚集地,先是去走店,发现这款车二手市场上真的不多。看了好多家点,这款车只碰见三台,凭借网上也了解的一点知识还有朋友的参考意见,选择了其中一台,果断拿下,10.52万包上牌成交。 群里的车友们,这个价格怎么样 (≖͞_≖̥) 当天交了定金,次日签转让合同,车管所办理过户手续。办里过户当天没有拿到临时车牌,带着老牌子开回家,第二天把老车牌发给商家,商家把临时车牌、登记证、行驶证和发票同城发过来。 来回快递费都是我这边出的~~ 这里觉得有点意思的是选车牌号。先是在商家的指导下,用12123选了号,感觉号都没不太好。因为不太懂规则,还是在商家的唆使下,选定了一个。据说,如果线上选定的号不用的话,两年内不能再在线上选号了。虽然不是太满意,但也说不上哪里不好,本来打算就用线上选的号了。第二天车管所的人,很意外,给我打电话了,可以电话选号,我不记得有多少个可供选择了,大概报出来5个,我就发现一个很满意,直接确定了。不带4,字母很好读,68结尾,果断选择,这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吧。另外值得提一下的是:我以为临时牌就是 选定的号,只是用纸打印的而已,临时牌,号也是临时的~~ 白色,外观几乎看不出来是二手车,不过认真看,发出刹车卡钳生锈了,有两个还比较严重,各位车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内饰方面,保持得很好,看得出来原车主是一个很爱车的人。 真皮座骑,很好看,个人比较喜欢这种风格。 感觉难以接受的有:中控屏幕特别小,不支持触控;只有雷达没有倒车影像。不知道怎么升级一下比较好,希望车友们给我一些建议~~ 动力、油耗、操控方面,从目前来看基本满足我的预期,当然我现在刚拿到车,需要开一段时间才能做出进一步的评价,也希望加入到车友群,与大家一起分享Q3带来的快乐,反馈遇到的问题,作为新人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感谢ANDY圈主推荐
阿萨姆的车库:上汽拒绝华为,选择和英特尔合作开发自动驾驶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决策失误,上汽负责人说如果选择华为,上汽就成了躯壳没有灵魂。有人说这是在胡扯,并和医疗器械FB作类比,国产的价格透明,没有操作空间了,选择国外品牌就不一样了,中间可以操作的地方多。真正意义上没有了国企的灵魂,沦为了买办了。 这种观点先放置在一边。跟英特尔合作过就知道,用他们家嵌入式移动端的方案,架构奇葩,对反馈各种bug的解决效率很慢,合作开发起来特别难上手。做起产品来还不如瑞芯微的顺畅,后面项目决定费用再便宜也坚决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