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车事儿哈雷戴维森今天带来了它的顶级巡航大道滑翔CVO和公路滑翔CVO,分别售价49.88万元和51.88万元。新车从设计上进行了复古和现代的融合,并进行了各种优化升级。 其中最明显的大道滑翔CVO蝙蝠翼整流罩多了两个极具辨识度的日行灯条并集成分流气孔,而下方还有可以调整的风板分别应对冬季和夏季的不同倒流需求。 车头下方是史无前例的新型倒置47毫米前叉,以及四活塞 Bremboro 高性能卡钳。 后悬挂有76毫米悬挂行程,比原来提升了50%。 车把做了新的设计比原来更宽更舒适,而车把前的12.3英寸TFT显示屏亮度和分辨率可以说非常适合强光下的户外骑行,我试了试触摸滑动和操作非常丝滑,SKYLINE OS操作简洁信息直观。 在往后看就是标志性的水滴形油箱,22.7L容积,两侧多了斜面,并且向后方收紧得更窄,便于观察发动机。 说到发动机,也是这次的重点:MILWAUKEE-EIGHT VVT.121 动力总成是哈雷戴维森 巡航摩托车出厂自带的最大排量动力系统,具有液冷气缸盖、可变气门正时(VVT) 和新的进气道。 由于排量提高,这款发动机比Milwaukee-Eight 117发动机扭矩提升8%,动力提升9.5%,而依靠VVT 拓宽了整体功率范国反而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车尾部的边箱虽然看着更窄了,但是容积更大,也为以后改装音响留出了更多空间。 2023年款CVO 大道滑翔比上一代轻 14 公斤,公路16公斤,所以包括加速和制动在内的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了提升。 23款的哈雷公路滑翔CVO 双灯没了,但鲨鱼头加大了,我认为这是比大道滑翔更有特点的设计。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新款的大道滑翔CVO和公路滑翔CVO可以说作为哈雷的旗舰中的旗舰,更轻、更快、更方便骑行,很适合有实力的大哥拥有。
#晒出你的骑行照1.整车配置:Cervelo S5 54码车架、8170电子变速、最早是Campagnolo wto60框轮组,目前是ChrisKing 紫色陶瓷花鼓自编45框高,P2m五爪功率计配Rotor 165腿曲柄跟Rotor封闭52-36牙盘,搭配的紫色老六超轻飞轮,Ut锁踏。 2.推荐理由:极致的气动加上极致的帅,Cervelo S5标配的Y型一体把,新S5减少了65克的阻力,增加了车架的表面积,同时仍然减轻了总重量。较深的头管部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UCI所允许的形状。与此同时,标志性的v型把立已进一步完善和一个新的前叉设计,以简化整个前端。 新款S5整车配备了28mm轮胎,但有高达34mm(测量)轮胎的间隙。 为了追求速度,每个人都想尝试不同的体位,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车把高度。S5标志性的v型把立不仅能让人在高速行驶时充满自信,而且在设置中也非常简单。贴心优化了所有必要的把立垫片都是随车携带的。 值得注意的是:S5设计容纳直径不超过6mm连接器的电子组件,因此Campagnolo EPS与该车架不兼容。机械套件也不兼容这个车架。 3.骑行真实感受:在快速和充满技术性的下坡中,在平地上已经显而易见的东西突然变得更加清晰起来:Cervélo S5拥有敏锐的操控,巧妙地结合了灵活性和精确性,非常直接地实现了所有转向输入。对于新手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挑战,但经验丰富的车手如果渴望一种激进的骑行风格,他们遇到Cervélo S5会欢呼雀跃,并提升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一些缺点也很明显,转向角度有所限制,在某些狭窄的低速弯道可能受限,但这样的弯道并不常见。 舒适度并不是气动车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所以全新Cervélo S5和它的前辈一样,有着相当僵硬的车架,从车架和零件上不能提供最大的舒适度,这既不令人惊讶也不令人反感。然而,新一代的最大优势使用了巨大的700x28C真空胎,由于较低的气压,对小冲击有很好的过滤。因此,Cervélo S5具有良好的整体舒适性。
#晒晒我的摩托车骑车,最重要的质量好,我很爱好穿越,这车能把你带进去,同时还能把你带出来。续航能力非常强,我骑着有530公里的续航,完全可以带着你通过艰难险阻,离地间隙不矮而且双脚平稳着地,通过石头、烂路信心十足,当然不是越野车能比的。我经常去跑山,跑的是运桉树木材的那些没有铺装的山路,简直不要太爽。别人笑我太疯癫,巡航车跑什么山路?哈哈,油门拧上的那一刻,后轮在泥里打转,甩尾,开走,一气呵成。爽~ 这款车骑行起来非常平稳,无论是在低速还是高速情况下,稳定性都表现得很好。特别是在大风情况下,时速100左右依然能够保持稳定。TR300的加速性能也比较线性,三四档的加速和减速都非常平稳,给人很舒适的感觉。换挡时的顿挫感很小,相对于之前的哈雷750来说,TR300的滑动离合减速降档更为平顺。油门转动和手柄的握感适中,使得驾驶过程中能够保持舒适和轻松。前后碟刹的刹车性能足够用,脚刹和手刹的力反馈适中,使得驾驶者能够很好地适应。虽然暂时还没有体验过紧急刹车的效果,但是TR300配备了ABS系统,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虽然不如踏板灵活,但也不十分死板,实测在柏油公路上60-90时速一般弯道过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本人身高170骑行感觉不管是低速还是中高速都还是很适应,很舒适的,坐位的材质和坐感也很好。TR300各方面的协调性和配合度都很好,各项操作、功能和驾驶可以顺畅合理易上手和驾驭。避震总体感觉适用,但不可以调节。前避震行程和硬度适中,后避震行程较短也较硬。总体来说豪爵TR300摩托车是一款稳定性好、舒适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动力和经济性平衡、整体配置和性能优秀的好车。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跨上心爱的摩托车,准备开始我的骑行之旅。摩托车,作为一种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城市中受欢迎的选择。而对我来说,骑行更是一种享受,让我能够贴近大自然,感受自由的魅力。 启动的瞬间,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发动机的轰鸣。车轮开始滚动,带着我驶向远方。行驶过程中,我沉浸在风吹过的声音和马达的轰鸣中,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摩托车灵活地穿梭,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激情。 随着速度的提升,风吹过我的脸庞,为这场骑行之旅增添了一丝快感。我看着仪表盘上的速度指针不断跳动,伴随着速度的提升,心中的激情也愈发澎湃。然而,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同时,我时刻铭记着安全骑行的原则,让自己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在这场骑行之旅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如陡峭的上坡、湿滑的路面等。面对这些挑战,我坚定信心,稳扎稳打,一一克服。每一次成功的瞬间,都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有信心和勇气,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在这自由的骑行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沿途的美景,更是心灵的释放。我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更加珍惜每一次与自然的接触。骑行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回顾骑行之旅,我深感安全骑行的重要性。在骑行的过程中,不仅要享受速度与激情带来的快感,更要时刻保持警觉,确保自身的安全。同时,骑行也是一种挑战自我的过程,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坚定信念。这些经历将激励我在未来的骑行生涯中不断进步,追求更高的境界。 最后,我想鼓励每一个热爱骑行的朋友们,积极体验骑行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在公路上驰骋,感受风的呼唤,拥抱自由的魅力。同时,不要忘记安全骑行的原则,让每一次骑行都充满快乐与安心。让我们的心灵在这场骑行之旅中得到释放,追求真正的自由与激情。
#晒晒我的摩托车维多利亚300时候遇上了经销商活动,裸车加购置税落地一共是27000元的优惠价格,我没有要经销商送的装备这些,都是打算自己后期买,挑最合适自己和最喜欢的。维多利亚300最满意的就是外观了,复古又不失运动的外形,车体线条流畅,酷似凯迪拉克的尾灯,运动气息十足。动力也挺充沛的,我们同行一路有500排量拉力车、街车,至少摩旅路上赶路也不至于会掉队拖后腿,中后段加速超车也能应对,高速能跑到110+没有什么太大压力,而且踏板骑行姿态舒适度高,维多利亚坐垫也宽大厚实,摩旅疲劳程度比跨骑要轻。油耗方面,个人驾驶比较暴力,市区4.3个油,个人还是满意的。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先说说换车经历吧 ,目前这辆杜卡迪 Panigale V2 Bayliss 是我个人的第五辆摩托车,我是从升仕310R1→铃木GSX250→川崎Ninja400→本田CBR650R→杜卡迪 Panigale V2 Bayliss,排量一点一点增加换上来的,主打一个稳妥。上一辆本田CBR650R骑行超过20000公里,整体丝滑平顺,非常不错的用车经历,但是多少感觉缺乏一些摩托车该有的激情(个人感受,不喜勿喷。哈哈)于是今年6月提了现在这辆杜卡迪 Panigale V2 Bayliss 。目前用车时长不到3个月,骑行2000多公里。 车辆数据及实际感受 没错我就是买了大家俗称摩托车界的法拉利的杜卡迪,那他的实际感受真的像数据上那么好吗,这个车最大的马力有157匹,什么概念呢,一台2.0L 的马自达3 昂克赛拉的汽车的动力了,但是马3自重1385kg,杜卡迪 Panigale V2 Bayliss只有197kg。这样的马力放在一台摩托车上,起步别说超越了,五秒就让其他汽车看不见尾灯,遥遥领先,遥遥领先,遥遥领先!个人实际测试(测试工具并不专业,车友们仅供参考哦)这辆车的零百提速3.4秒,本人极速骑到过237km/h,这个往上还有劲儿,就是不敢了,毕竟还是安全为主,正常路上超车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杜卡迪 Panigale V2 Bayliss在9000转爆发最大扭矩101.5N M , 这台车尽量不要低转速去骑行,反而对发动机不好。我自己习惯是6000转以上升档,维持在4000转骑行,低于三千转降档。这样可以保证车辆平顺且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时速100km/h以内,2档或是3档足矣。 坐姿坐高 Panigale V2 Bayliss坐高835mm,我身高是178,正常静止的时候全脚掌着地,170身高以上的人骑这辆车都没有问题。 舒适性 很多人都认为骑行三角很战斗的车都跟舒适性不沾边,但是我觉得这辆车骑行起来还是很舒适的,应该是得益于油箱的设计,油箱下方凹进去的部分很适合腿夹油箱,骑仿赛的车友应该都明白腿夹油箱的意义:腿夹油箱防止身体往前顷,单靠手是撑不了多久的。我有过一口气300公里国道的骑行经历(中间加了一次油),被朋友戏谑的说是铁腰。 外观漆水 相比较我上一辆车(本田CBR650R)我更加喜欢杜卡迪的红,本田的红有些暗,杜卡迪的红发亮,每次洗完车,太阳下闪闪发光的感觉! 说说这辆车的优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一、悬挂系统:Panigale V2 Bayliss前后均为可调欧林斯减震(摩友们戏称金筷子),可以根据自己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节,感觉减震硬就调软一点,反之亦然。最终目的是使得悬架系统能够适应自己要跑的路况,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个人觉得调减震还是去4S店或者专业的机车俱乐部,自己还是不要碰,一是没有专业的工具,二是毕竟这玩意贵贵的,万一整坏了还得重新定新的。 二、电控系统: DWC前轮离地控制系统(防翘头)。对于技术有限的我来说,一直把防翘头开到最大值,我是真害怕一把油下去来个翘头起步,很可能我就原地退坑了。 DTC牵引力控制系统。很多车都标配这个功能(比如我上一辆本田CBR650R),但是Panigale V2 Bayliss的牵引力控制系统(DTC)负责控制后轮胎滑动并在8个级别基础上工作,每个级别都经过校准以便为后轮提供不同的滑动误差。级别8是指系统在检测到最小滑动时进行调节的使用,级别1则相反,仅供经验丰富的车手在赛道中使用。 本人作为菜鸟,设置为6。根据我个人的骑行习惯,设置6以上会让DTC过于敏感而频繁介入,增加没必要的顿挫感影响骑行体验,反之,设置值如果过低,当发生真正侧滑时,DTC不介入,就悲剧了。 DQS快速换挡(上下快排)。这是我第一辆带上下快排的车,刚开始并不习惯,潜意识的去捏离合进行升降档操作。短暂适应后就能品到上下快排的香了,现在除了出发和停车的时候捏离合器,骑行中已经不再使用离合器了,彻底告别“握力器”。DQS快速换挡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弯道,过弯的基本操作是入弯前降档减速,平顺入弯,看到出弯点加速出弯,弯后升档提速,这个过程如果省去捏离合的动作,是不是更加丝滑,更加享受呢? 说说这辆车的缺点: 一、烫! 杜卡迪的烫一直是大家公认的,谈到此车,烫永远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冷车着车以后,5000转速骑行15分钟,腰部以下就全都能感受到来自机车的滚烫感了。夏天真的不是骑杜卡迪的好时候,秋冬就很完美。 二、没有油表。 17升的油箱加满,200公里出头油灯亮,进加油站补油大概能补11升。百公里油耗表显是4.5,我感觉并不准确。按4S店销售人员对我说的原话:油灯亮就赶紧找加油站吧,不然撂路上了,近400斤的大家伙推起来就太痛苦了。
#晒晒我的摩托车700clx运动版提车不到一个月,从日常骑行的角度出发,动力已经够用了,而且骑行三角也更“舒适”一些。但是!但是来了。哈哈,作为一个复古颜值控,我真的对运动版原厂自带的分离式车把、两端小圆镜、后座小驼峰没有任何抵抗力。它们搭配在一起,一起出现在700clx-s上时,真的是,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700clx-的配置真的可以算得上非常“豪华”了,同样的价钱,合资车绝对不会给你Brembo卡钳,进口车更别提了,倒不是说这一定就是700clx的“优点”,可是花同样的价钱,我们买到更高级的配置,不是更好吗?只要够用适合自己就行啦 分离式车把与小圆镜挨得很近,容易挨着油箱,因为车把位置更低,所以运动版拥有更加战斗的骑行三角。有时候吧,你不要管这个设计舒不舒服、合不合理,帅就完了!哈哈。 上了100公里时速,震动会大,腿部热量接着来,制动非常棒,总体来说车还是值这个价格的。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休闲摩旅的不二选择DL250》 钟情于ADV车型,所以从一开始没怎么关注仿赛、巡航、踏板一些车型,由于考虑到自己是新手大排量可能难以控制,所以选车的排量定在了300CC左右,DL250应该是入门ADV绕不过的一辆选择,经过对比价位、性价比、耐用性、颜值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DL250。 目前入手骑行7个月行程4000公里,总体感受皮实耐用未发现任何毛病,油耗我也很满意,平时3L左右,120元加满基本可以跑530公里左右,日常骑行轻松快乐。 【选买背景】 摩托车大家的更换周期频率比较快,很多人会在半年到一年就换车,对于皮实耐用的车型来说一两年的二手车我认为也是很具有性价比的,既规避掉了前一两年贬值快的阶段,还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入手感受骑行的快乐。综合以上原因我开始了自己的选车之旅,前面看的几台车有倒车和刮擦痕迹不符合我的选车标准,有一天在本地某音直播间蹲到车商有一台精品2021年银色DL250,仔细查验车况确认无误后成功入手。 【价格明细】 由于DL250属于一款较为保值的车型,当然这个是属于今年摩托车未大举降价前我对保值的评价,看好的这辆车车商定价23000元,经过一番毫不脸红心跳的砍价环节最后已让一千微弱优势取胜成功入手。原车有些改装还是十分实用的,之前有加装护杠、加高风挡、加高车把、原车大灯改装,自己入手以后亲自动手加装一对未来之言F150射灯,后期准备更换一个铝合金尾箱。 【购车攻略和建议】 新车的话大家在品牌授权店直接闭眼购买即可,现在又有厂家降价优惠,简直很爽。 二手车由于市场混乱,如果对于小白有几点建议:1、闲鱼直接异地淘车,不太建议,首先不懂验车,对方也可能欺瞒车况,车辆回来后还有提档过户流程,新手小白容易踩坑;2、直播平台异地买车,由于不能实地到店看车,网上还经常有异地坑人车商操作,小白也容易踩坑;3、本地车商,较为推荐本地规模较大的且有直播平台的车商,车商一般为了维护自己声誉,不会明目张胆的买卖事故车辆,价格可能对比小规模车商略贵或不能议价,单最终成交有保障,小白这样选择可避坑。 【漆水和外观】 ADV车型我觉得最经典的还属鸟嘴造型,这也是我衷情于ADV车型原因之一,DL250既有小鸟嘴造型,外观也偏休闲,座高比较适合身高腿长不太高的人群;漆水方面豪爵铃木的做工品质还是很可圈可点的,漆水很有质感,洗干净的车辆在阳光下还是闪闪发光的,看着很有质感。 【性能】 DL250的马力功率属于可能不是他自身的优势,在现在中大排量百花齐放的阶段,DL仿佛还是那么与世无争,650、1050的价格坚挺,250也就让大家有了忘尘可及的机会。DL能带给我们的除了可靠、就是可靠、最终还是可靠,发动机在低速时震动还好,速度大于70以后震动还是很明显的。油耗自我感觉可以接受,高的时候有3.3L左右,低的时候有2.7L左右,现在平均在3L,加满一箱油大约120元,可以续航530公里。动力怎么说呢,如果自己骑行,不急不躁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如果和其他中大排一起骑行,就会有明显动力不足的压力。 【操控感受】 1.灵活性:还是很容易上手的,转弯灵活路感清晰; 2.车辆循迹感好:车架很坚实牢固,由于车辆总体质量较重,带来优势就是行驶路感比较稳; 3.车辆震动:在低速区间震动较小,高速区间震动明显;驾驶舒适度嘛,总体感觉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坐垫比较硬也比较窄,长时间坐屁股会有酸痛感; 4.制动方面:目前感觉后刹偏软,前刹有力,不过日常都是先用后刹先降低速度,再辅助前刹控车; 5.避震方面,前后避震还是比较舒服的,支撑性足,跑山压弯好操控。避震滤震能力好,偶尔走过一些坑洼路段减震效果还是明显的; 6.轮胎表现:日常公路轮胎表现不错,在下雨天会感觉到一些湿滑,尤其在一些高架桥接驳段有铁衔接的间断大家一定小小心驾驶注意防滑; 【小小缺点】 1、三箱:满满的塑料感,内壁做的很厚,导致空间储物性很低,基本放一些东西就显的很满放不下了; 2、车身质量:总体偏重,日常通勤可以去掉两个箱子会好一些,带上箱子略显笨拙; 【总结】 如果大家问推荐买嘛,我肯定是推荐的,品质、质感、性价比、油耗都是我推荐他的理由,日常维修保养的价格也很低,自己动手200以内基本可以搞定,对于我有动手欲的人来说,很喜欢自己动手加装小改件、自己保养换机油,培养自己和车的感情。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 情况介绍** 作为一个男人从小就有一个机车梦,第一次骑车的时候是骑我爸的中华新野狼那是一个激动,从此心里就一只有一个机车梦就一直想等我长大也要买一台属于自己的摩托。到现在终于买了属于我自己的车,虽然我没时间骑它长期在老家吃灰,但是我偶尔还是会带它出来跑跑山。 我身高180cm,我的摩托的座高76.5cm,手把位置比较高一点,骑行姿势舒服、腿部空间也比较舒服不会说腿在前面伸展不开,采用两段式座椅设计舒适而宽阔座椅,骑行人员无论短途和长途还是比别的车型舒适度要好一点。 ** 用车情况** 20年10月买的当时买的时候裸车2.63买的全下来3个左右,前两年不加价买就不错了,别看买了快3年了但是还是挺新的公里数也才6千多一点,主要是不怎么骑也就两个月回家一次休息几天骑一骑, **外观漆水** 外观没得讲,车灯比本田精神不少,整体做工雅马哈外壳更厚实、漆水工艺好,给人一种很有力量的感觉,配备ABS防抱死系统。而本田给人一种就像女人一样该凸凸的,该翘的翘菱角分明。配备TC防打滑系统,**储物能力** 马桶比较小我的全盔基本上没戏,害得我又从新买了一3/4盔。但是有时候带媳妇出去没地方放媳妇的头盔我就又增加了一个40的储物箱,对于偶尔休息了骑车出去买菜和给孩子买零食使用已经足够。我也可以轻松地放下我媳妇的全盔和其他杂物。 **操控性能** 操控感受:小腿夹紧油箱脚踩斜踏,弯道随便过轻轻松松,只要不是自己作死压的太狠就没问题,还轻松有句广告怎么说来着soeasily,在乡间小路的路上一把掉头特别适合,这样同尺寸的踏板都这样,更别提什么125了。 路况不好的时候舒适度就比较差点了,前减震软后减震硬,有几次过土坑这土坑说大也不大可能稍微深了点前减震都触底了,声音特别响,我都觉得这前轮和后轮跟吵架的两口子要分家了呢,后减震又让我这屁股飞起来了,知道的是被弹起来的不知道的以为痔疮犯了,哎呦我去…… 以至于我以后碰到减速带或坑坑洼洼的路都的慢慢的挪过去,不得不尊重它的前软后硬,太怂了。 **动力感受** 关于动力,发动机单杠水冷11.3kw,城市代步那是必须的够,在城市道路一般也就用到0-80公里区间发动机非常有力特别是起步时候油门稍微拧大一点点你就感觉道开手动车的推背的感觉,在车流中跟车超车也很从容。但是郊区路况或者去摩旅就有一点点的力不从心,自己个人的话稍微还好点,你要是有朋友一起的话赶路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动力还是差了些。由于车呢较轻,高速个人不太建议,抗横风稳定性还是差了些,但是有一点骑它走318绝对不会把你扔在路上。以上呢只是个人感受。 **油耗表现** 摩托车在油耗方面表现出色。这车油耗,在那种城市拥堵道路骑行表显油耗在2.6升左右,道路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到2.2升甚至可以低到2.0。实际闪灯加满一箱油240公里左右。一年的费用:我的费用可能会比较少主要是油费和保养,先说保养把我一年起的比较少每个月休息了回家骑个一两天,所以我一年保养2次,一次花费200来块,机油165元、齿轮油32元,都是自己更换所以没有别的费用一年的保养费用也就400来块钱。油费的话也就300来块吧因为我起的少也就每个月休息了回家骑个一两天溜溜车每次也不远来回50多公里.在加上有的时候扎胎啊什么零零碎碎的一年也就1000块左右把。 **用料及质量表述** 做工一般,有些接缝还是有点大,像这车座下面的板啊,车座前面的连板这些地方的接缝就有点大,3个左右的车这做工确实是有点差但是呢挡不住自己喜欢,也就在这吐槽它一下喜欢它就包容它吧。还有我有几个朋友说他们的车在骑行中覆盖件的固定铆钉都脱落过,但是我的覆盖件的铆钉没有脱落。 **优点及缺点** 优点:操控灵活想咋钻就咋钻、启停功能很好用特别是在停车等红绿灯时侯可以让车辆很安静,同时可以减少油耗。 缺点:减震用四个字概括“前软后硬”。刹车有点偏软,刹车把手手感硬,空当有点大。刚提车那次在路上骑车回家前面有一个电摩突然停车,我也捏了刹车以为可以刹住就没当一回事谁知道速度是降下来车没停住给人家电摩追尾了。建议有提车的小伙伴提车后现在4S店附近骑一下试试刹车不行直接在店让给调一下。 **结论** 总之如果你在寻找一款外观好看的摩托车,那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Nmax155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晒晒我的摩托车终于get到最舒服的样子了,暂时消停哈,摩的佬的快乐就楞个简单。从原厂坐垫到连体座,又换回单坐到最后姿态,总是在摸索中改进,改了车把,骑行姿态瞬间舒服很多,致敬皇恩!慢慢骑,骑到老,复古摩的佬,不炸街,不飙车。带上头盔,慢慢感受风和自由,才是最舒适的骑行态度。
#晒晒我的摩托车分享一下我买的摩托车v6 400改装经历 摩托车GZ150E的优点,缺点我就不叙述了,网上有很多说明,直接说改装。 从车头开始,大灯更换,原厂的确实不太亮。如果需要常跑夜路,可加装铺路灯。 安转前挡风玻璃,最好安装大风挡。 安装前不锈钢挡泥板,挡泥板和大风挡会对速度有少量影响,不过这能让骑行更加舒适, 推荐安装。脚踏板改装,和加装司机靠背。这两样在骑行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能明显提高骑行的舒适度。脚底不痛,腰不酸。长途骑行效果更明显。 更换档杆,加装大脚架(这个不需要说明) 加装尾箱大架和尾箱,尾箱最好能放2个全盔,很实用。 其他还加装的配件有USB充电器,手机支架,运动相机支架,还装了一个储物盒,改了刹车踏板,侧脚架。防盗和GPS,还其他骑行装备等等。 反正最后改装和加装的费用还是一大笔钱。最后一张是基本完成的照片。现在我的车基本改装完成我想谈一下关于买摩托车对于车商的感想。 我的车由于撞过所以放到了4s店修车,保险杠要我了我220,网上的价格基本在180左右,像店家说的我不怎有手工费不行你可以网上买,这就是本田的售后。我当时提出让修完之后车洗一下,链条也顺带清洁一下然后到我取车时是一个都没办,我当时都说了可以有手工费的。这就是本田售后。 在我购买的二手车的车商那,当时那人答应的特别好,可以帮我改装,然后我的改装件都发到他那,他把我带到了另一家专门修车店,那人帮我改的。我当时还准备了一盒烟要给那个二手车商的,一看带我到了另一家店我就啥话没说。还有我的车是暴风眼,我是12000买来的但原车主当时改装件都有的,市场上的二手车主一般售价在13000都是整车卖的,但这个二手车商还一个劲说12000卖便宜了。拆掉的三箱等改装件都够一千了。 总结:不是所有本田售后都好,要看你当地的实际情况。 二手车商的话不要信,自己能改装就自己改,摩托市场里面都是互相认识的,你只要进去那就是来回被宰割的,没有说能免费给你弄得。 摩托车改装的话几个必要的吧,车把护手、挡风玻璃、保险杠、尾箱、手机支架。这些改装件能从网上买从网上买,价格便宜很多东西也好。比如手机支架他拿了一个我看不上他就和我说从网上买一个吧,网上那个好。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 💋👉1:个人介绍 hello,我是小狮妹🦁,那个骑机车的游戏设计师!我入坑纯是被我同事带进来的,身边的人都在骑,那我也得拥有一辆。 从20年开始骑车,vespa是我第二辆车,从街车到踏板,从开始觉得酷到现在的交通工具,和偶尔和小姐妹聚会的大玩具。 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爱骑车,骑车就如同每天都需要刷牙一样,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 ❤2:用车时长 vespa是22年4月份的生日,目前到现在已经骑行12500公里啦。每当公里数增加的时候,都有点成就感,它默默的陪伴我 走过很多地方。 · 🧡3:坐姿坐高 官方坐高790,好家伙,这车座还比较宽,反正我净身高160,穿一点跟没有的运动鞋,就是前脚尖着地,并且停车的时候 只能坐车座的前一点点,等骑起来的时候在往后面坐一点,因为车重量120KG,相对我之前的街车要轻很多,所以即便没有 全脚掌着地,我也是不怕的~so很适合小个子第一辆车的首选。 · 💛4:乘坐/驾驶舒适度 对我这个身高,这个车的车把高度,宽度,是可以接受的。我平时放松状态一般会稍微猫一点腰,更舒适,挺起身板也是可以的。 坐垫这个车前面比较尖后面宽,因为我身高问题经常坐前面一点,所以骑行半小时以上,我会觉得屁股有点累。但是稍微往后面 一点坐骑一个小时没问题。我的车如果带人的情况下,下面是没有伸出来的脚踏的,所以我给改装了。有几次我坐在后座,坐了 大概单程一百多公里,脚踩着还是可以的,就是屁股和后背累点。踏板还是比挡车舒服的多的,之前骑挡车50公里我觉得就要 累死了。所以不是有一句话就是最重的归宿都是踏板车哈哈哈,因为舒适啊。 · 💚5:外观漆水 车漆还是蛮靓的,一体铁壳子,会比塑料的更精致一点,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看着就比较贵。车子一直贴着车衣,车衣用的XP的, 花了不到3000,幸好买完车就立马贴了车衣,刚买不到一个月停在小区就被汽车撞倒了,贴了车衣车漆就磨损了一点点,不贴估计 2000维修费都是它了。 · 💙6:储物能力 踏板储物能力不强那就没有强的了,vespa的马桶能放下一个半盔,全盔不行,平时我马桶都放这雨衣,我的包包,还能放得下 我的护膝,如果你想在装点别的东西,建议来个后备箱,我自己装了一个皮的大号后备箱,可以装的下全盔。马桶打开前面有两个 小扣手,可以把头盔锁在那里。盖上马桶盖三角区域也有个小扣手,买菜啥的挂个十斤东西没问题 · 💜7:操控性能 嗨我这个车平时就是上下班通勤,就跑过一次山。至于操控怎么说呢,我不压弯,骑了1000公里我就把原厂胎换掉了,换的米其林 ,原厂胎下雨真的不防滑,我胆小就给换了哈哈哈。平时上下班穿梭非常灵活,刹车距离还是有点远,建议还是骑慢点,这个车就 前面有ABS,着急前刹后刹一起点,在70左右的速度急刹都得大几米能刹车,(没测量过具体,看着最少得3/4米吧)所以如果有 money的朋友也可以把卡钳避震传动啥的都换了,肯定操控更好。原车也就那样,马马虎虎市区慢点骑还可以,abs差不多得60以 上速度刹车才会介入,我很少骑特别快的时候刹车,所以没太大赶脚。原车的避震不是很好,一般过个坑坑路颠的你怀疑人生,现 在颠久了我因为车钥匙还挂了两个家门钥匙,导致车的钥匙孔有点颠松了,所以大家尽量不要挂什么东西在钥匙上。 · 🤎8:动力/变速箱 150的动力,市区骑行完全够,我最高骑过车速105左右,拧到底了,朋友有骑到120的,根据自己平时骑行调教的吧。上高速反正 这个车的重量比较轻,加上我也就100斤吧,风不大90稳的,风大了80我觉得都有点漂。如果跑长途,大家多背点东西,动力超车 反正肯定不咋地,慢慢在最右侧骑行还是可以的,0-100提速大概需要15秒多吧,70以内我都觉得车骑起来挺顺滑的 · 🖤9:油耗 我一直有记油耗的习惯,夏天一般就2.2-2.5个油耗(我不暴力行驶),冬天能到2.8-3.2,相对我那个街车还是挺省油的哈哈,已满足 · ❤优点 1:你能拥有很多好看可爱的照片 2:你可以认识好多美丽的小姐妹 3:可爱,好看,好骑,方便,省油 · 💔缺点 1:小毛病是有点多 (1)故障灯偶尔会亮 去4s店检查过两次,都是先帮我消灭了故障灯,没说具体原因,因为我车1W公里了也需要保养,就把节气门,空滤 清洗了,普利珠有磨损换了6颗,一共前后花了600左右,检查加更换。检查完第二周又亮过一次,目前原因不明,还得再去看看 (2)夜灯接触不良 目前我还没去修理,属于带病状态,根据姐妹们反馈说明,有可能是雨水淋多了,再就是电源线可能松了。 (3)低速的时候油有间断,20迈左右 第一次清洁了节气门,店里说检查出脏了,清洗完之后好了五百公里左右,后来就又有这个毛病,第二次我把空滤清洗了和普利珠换了 目前又骑了1000多公里,稍微还是有点间断,但是比之前有好一点。
#奔达摩托提车精华使用车辆奔达灰石300 本人简介:身高177cm体重70公斤 城市代步 +偶尔跑山 ①用车时长:一年左右骑行五千多公里。 ②坐姿坐高:最满意的就是灰石的坐高。本人177两只脚全脚掌着地还能要弯着点腿。 ③乘坐/驾驶舒适度:因为原车把是直把,所以骑行坐姿略微前倾一点,可以接受的那种(而且我还感觉略微前倾姿态挺帅)。这个车有很多摩友改手把,长时间骑行会舒服些,我也就偶尔长时间骑行没必要改,毕竟素车最好看嘛。之前也试驾过adv和仿赛,要么脚够不着低,要么坐姿太费腰。所以兄弟们要想活的长,还要骑巡航啊!再说一下坐高低带来的好处就是城市等红绿灯可以优雅从容的脚着地。 ④外观漆水:灰石外观就不用说了吧,本来就是奔着外观去的。漆水方面还可以我这一年多的车漆水还是原样也可能是我保护的好吧。推荐摩友尽量别暴晒真的很毁车漆和塑料件。 ⑤储物能力:这个话题其实因人而异,需要就装了个边包日常出行储物就够了。我果然不喜欢加边包就日常背个健身包也够用。如果有摩旅需要就两个边包加背包和防水包卡后座上,不比adv装的少。 ⑥操控性能:操控方面还是很灵活的,特别是在城市代步方面不输小踏板。但是就是拐弯半径太大小路掉头什么的需要多回两把。还有在跑山方面 无论是压弯还是加速都可以得到满足 ⑦动力和变速箱:这款发动机放巡航车里动力已经够用了。一档起步二档过度三档四档就感觉动力持续输出了五档六档就可以巡航了车速维持在八十左右就很舒服没啥振动动力也没有延迟。如果非要说一下动力那就可以考虑一下街车和仿赛。毕竟v缸本身就不是跑直线的。 ⑧油耗:一公里大概两三毛 毕竟300的排量怎么骑都省油。 ⑨用料及质量:发动机车架这些大件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一些小零件和螺丝生锈啊还是细节不够到位 毕竟国产摩托刚起步没几年一些小问题避免不了。 ⑩优点和缺点 优点:灰石300外观动力都很满意。厂家售后服务也很到位。 缺点:细节有待提高,刹车和皮带异响也需要注意 以上是本人的真实感受 虽然奔达的车会存在一下小毛病但是颜值在这呢 也希望国产摩托车越做越好 给摩友们更多选择 🥰🥰🥰
#奔达摩托提车精华今年6月的车,可以明确告诉你已经没有毛病 我基本是上下班通勤,半年骑了700km,从不暴力驾驶,转速基本也就在5000上下,骑过一次120多码,噪音大,风噪大,车身很稳一点不飘,不过巡航的评判标准里就没有高速驾驶。 刹车异响时有时无,转速高了之后车把有点点共震。 至于说N档难找,这是很多摩托车都有的问题,不算是毛病,冷车时候1 2档有点硬。 皮带断裂我没遇见过,本地的4s店也没遇到过,十有八九都是瞬间高转速,暴力驾驶,皮带的受力本就不如链条,只是传动无噪音,基本不用保养的有点。 另外,摩托车这东西,要说便宜的,有一部手机价格就能买的,要说贵的,也有连汽车都比不上的价格。 3万左右,我觉得就不要要求太苛刻了。 我的黑旗已经陪了我快半年,晴天骑,刮风骑,下雨骑,冬天也不打算封车,,主要是不安全。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没有熄火,车况好得一匹,从来没有把我丢在路上过。外观层面咱也不赘述了,反正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很好看,但还是特别想说这个指针仪表,配在一个巡航车上是就很对味儿,油量显示不放在仪表中,而是设计在了油箱上的滑跃显示台,通过LED灯珠来显示剩余油量,设计的是真棒,嘎嘎好,富有新意。讲讲这台黑旗500的骑行姿态,得益于羊角手把的匹配,正常骑行时,国瑞176cm的身高,丝毫不会觉得局促,肩膀以及手部位置自然的垂落在手把上,典型的巡航车脚踏位设定,在腿部空间舒适度上提升不小,可以看得出骑行三角的设定上,奔达已经是相当老练了。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我是从仿赛换成的哈士奇150,目前车骑了4个月跑了3000多公里,可爱的名称加上硬朗的外表,忠犬系坐骑非他莫属。坐高800,我一米八,双脚前脚掌着地。 外观方面Husky 150并不像它的名字那么可爱,而是棱角分明,多层次的板面拼接,设计感直接提高了一个层次,高亮度双LED大灯,在夜间的表现效果也相当不错,铺路范围较宽,锤型后尾灯配合Husky 150上扬的尾部造型,视觉效果很立体,唯一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转向灯,Husky ADV转向灯和车身采用硬连接,在倒车的时候容易断掉,如果用软胶连接会减少这种情况。 车把采用一体式裸把设计,而且能很明显感受到Husky ADV的车把高度相较一般城市通勤属性的150踏板更高,宽度也来到了780mm,转向半径也很大,更高位更宽的车把设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铺装道路的灵活性。虽然车身中间容纳了一个很大的油箱,但是脚踏空间依然留出了足够活动的空间,长途的话因为有前置脚踏可以切换坐姿,体验还是比较舒适的。只是脚踏的位置稍高,市区骑行频繁落腿可能对小个子骑手体验不是很友好,电控加分,轻度越野加适合休旅。 Husky ADV搭载与DRG 150同平台的水冷四气门引擎,参数也完全相同,7500转爆发10.8 kW最大输出功率,6000转爆发最大扭矩14.5N·m大扭矩,这台引擎给我的印象中低转震动抑制做得很好,没有特别明显的共振区间,整体动力输出还是偏向高转爆发。并且Husky ADV同样配备了三阳的三零科技,其中的零延迟启动系统、零噪音零污染怠速系统,简单来讲就是静音启动,没有传统踏板启动时的哒哒声,更安静快捷启动车辆,在这个前提下Husky ADV也具备了怠速启停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右手把的开关关闭。怠速启停的反应还是比较快的,热机状态下,停车三秒左右开启,微拧油门立马发动机立马响应,体验上不输PCX与NMAX等同级日系车型。发动机部分感受和DRG150区别不大,调教几乎没有太大差异,转速上升很快,不过出力点还是偏向中高转域,风格跟欧系踏板的调教比较接近,市区代步0-80km/h的速域非常轻松,并且尾速能上到120km/h。 发动机部分感受和DRG150区别不大,调教几乎没有太大差异,转速上升很快,不过出力点还是偏向中高转域,风格跟欧系踏板的调教比较接近,市区代步0-80km/h的速域非常轻松,并且尾速能上到120km/h。Husky ADV的整备质量达到150kg,整备质量相较DRG150的135kg多出了15kg,这是在满油的情况下,这也是超大油箱所无法避免的一点,同样满油的情况下,零百加速相对来说会比DRG150慢2-3s,不过DRG150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我们过去测得在17.7s,即便Husky ADV略输一筹,相对而言已经算是国产150级前排梯队。 优点:1.超大油箱带来的高续航能力 2.独特亮眼的外型设计风格 3.TCS、ABS等安全配置 4.独特悬挂设定带来的良好公路操控性 5.多功能车胎兼顾非铺装路面抓地力 缺点:1.离地间隙不高 2.座桶空间放全盔要考虑盔型 3.转向灯用硬连接倒车容易断
#摩托车改装笔记我的老头乐TR300目前行驶了一年,行驶里程6000公里。我的所有改装首要原则先是以实用性为主,其次是兼具美观效果。 大灯改装:TR300到手先改的就是这个原厂的大灯,虽然原厂大灯说是什么欧司朗LED大灯,但是实际使用实在一言难尽,晚上去周边农村拍了次星星,更是让我下定决心改掉车灯。当时就哈普的车灯颜值高,亮度好,相较于原厂有很大提升。根据我的主要需求和价格因素,最终选择四代满圈天使眼,亮度首先有了大幅提升,颜值也是蹦蹦上涨。没选菊花灯原因只有一个字穷。 挡泥板改装:骑TR的朋友另一个深恶痛绝的点就是原厂前挡泥板效果太差,特别是洒水车刚洒水后的路面,那甩起来的泥点简直是从脚面到小裤腿,宛如一幅泼墨画。当时市面上只有群伟的无损加装前挡泥板和另一款整个前挡泥板更换的方案,但是听群友安装后反馈效果都是一般,对于挡泥效果改善有限。偶然得知抖音上的老衲正在重新开发TR300的前挡泥板,因此选择等待老衲的产品,最终成品也是让我很满意,挡泥效果提升显著。部分少量泥点才能被摔到裤腿上,完全可以接受。前轮甩泥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增高后移块:TR300设计时整车轴距较长,同时车把位置有点靠前,对于我173cm身高来说,胳膊需要稍微朝前后才能较好的控制住。在骑行了3000公里后,同时感受了其他车友安装增高后移块后的效果,感觉对于骑行姿势改善显著,胳膊明显可以放松,不再紧绷。市场当时是存在老衲和德艺两款产品,德艺的需要重新调整离合线才能使用方便。而老衲的不需要调整,也由于老衲前挡泥板给我留下的好印象,所以最后选择老衲的增高后移块。确实安装时完全不需要调整离合或者油门线。安装完成后,整个骑行姿态更为放松舒适。原厂骑行状态是人的胳膊是朝前勾着骑行,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加装增高后移块后,人的胳膊是放松的,感觉有点耷拉懒散的感觉,骑行体验大大改善。 折叠靠背:折叠靠背和增高后移块这两个功能基本一直,主要就是改善了骑行姿态,让人在骑行过程腰背部和胳膊完全放松,有所支撑与依靠。现在折叠靠背也是两种,一种是靠背在放到前面时,后座就无法坐人了。要是放在后座,前座就没有靠背可以支撑。个人感觉不是太满意。后面老衲设计出了这款,即保存了原厂的后靠背,同时将靠背放在前面是,完全不影响后座人的乘坐。老衲的这款靠背具有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的多档可调功能,完全可以满足任何身高和体重的适配,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依靠状态。同时保留了原厂后靠背,在后座载人时,后座也有依靠,同时也能抓住前面折叠靠背,乘坐更安心。骑行体验加大分,因为TR300本身坐垫就比较宽大,加上这个靠背后,以及车重心较低,骑行时有一种坐大沙发的感觉。突出一个腰不酸 腿不累 胳膊不疼的优良驾驶感受。 边包:TR300旅行版原厂就带有箱子,但是箱子宽度有点窄,虽然也挺能装,但是放不下3/4盔和全盔的头盔,对于骑摩托车出去逛有点不方便。因此两个后边箱都改成边包。老衲的这款边包容量大,完全可以放下全盔,甚至还有空间可以塞雨衣和手套。同时边包底部有铝合金支撑板,保证了边包有一个较为支楞与美观的外形。在实用性拉满的前提下,做到了足够的美观,可以说是实用与美观两者得兼。 行车记录仪:我的行车记录仪选用了突破者M2带胎压版本。记录仪摩托车上路必备这个对于自己的安全保障是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要上路最好把记录仪弄好的。当然市面现在记录仪厂家如此之多。我选择突破者M2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这个记录仪的摄像头选用的版本好,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间成像效果都十分nice,成像清晰,防抖效果也很好,几乎看不到画面抖动。第二,该记录仪集成了catplay hicar的车机互联系统,通过hicar与手机互联后,可以在车机端就行导航选择,接打电话播放音乐功能,就可以把手机收进口袋,不用担心把手机放在支架会不会震坏摄像头的问题了。第三,该记录仪还集成了胎压监测,可以实时显示胎压 胎温,万一路上碰到了扎钉子这种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有利于行车安全。这款记录仪不仅做好了记录的基本功能,同时再行车的智能体验上基本满足我对于一款智能车机产品的所有需求。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简单介绍: 本人男,哈哈哈。车龄不长。以前在内蒙上学的时候就会骑车,要说驾龄的话,差不多4-5年吧,那时候骑得都是我爹的125.哈哈哈、不过这个是用自己钱买的一个小小r。个人还是很喜欢的。这个车是21年10月份的车,到现在已经快两年时间了,当然,第一个车我也改了一些东西,风挡啦,护杠,记录仪,挡泥板之类的。 本人先吐槽一下这个车我不怎么满意的点吧。 首先呢,就是坐姿,这个车的坐姿给我的感觉是不怎么战斗,如果需要战斗一点的姿势,就得升高脚踏,但是这样的话,骑行三角可能会改变,建议大家看时机情况再改。 第二个呢,就是这个车比较肉,这个车肉基本大家都知道,有目共睹的。1-2档的时候会有顿挫感,而且在增档提速的时候很明显能感觉到,顿挫感,这样让我好不舒服,而且当熟悉这台车了之后,你会发现,你谁也蹦不过,甚至有的时候踏板车都能蹦你,因为你是在是力不从心啊,这个车子就这样。后来咨询了大佬,同级别很少被蹦了。 第三点,第三个不好的点就是这个车灯,真的是太暗了。原厂卤素大灯,完全看不到路面,眼神不好的摩友们可以换个led的灯。这个灯是真暗。而且黑天灯看不清楚的话,真的容易有安全隐患,现在电动车横行霸道,逆行的开远光的,比比皆是,头盔镜片有点颜色的在晚上骑就跟瞎子一样!所以提车当天直接就在车行花了200换了个LED灯!没加装什么射灯之类的,感觉LED就够用了。 第四个点,就是链条,原厂链条太响了,别人炸街是排气,我们炸街是链条。有句话:未见其车,先听其声,就这个链条声,离老远就能听出来,gsx来了。不过虽然链条响,但是排期还是很好的,排气的声音很好, 不超人,晚上进小区的时候,声音也不大,要不然容易被人说扰民。在被举报了。 第四个,我感觉原厂的风挡不好看,透明的,里面放个什么东西都能被看的一清二楚,非常丑,真心推荐摩友们,自己动手安装一个黑色竞技风挡,那个是真帅。里面放个擦车布啥的,完全没问题,一点都看不到。 还有就是低转的时候,你会感觉没有力,车子不发力,等到7-8000转的时候,车子才有力。 在一个,贵。好多网友看着同级别的车,都没有gsx贵,这个就是对比,gsx比同级别的车都贵。也不是没有毛病,主要做工和质量也在这。 还有一个可能大部分玩家都没有遇到过:F1 F1是指这个车的故障码,这个可能很多人都没遇到过,有幸我前段时间刚遇到过一次,当时觉得简直不可思议,正常的骑行突然发动机故障灯黄了,历程那边不停闪烁F1故障码,百度了一下发现好多gsx的车主也都反应这个,也推荐了一些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还是本着一个探究真实原因的态度,中午请假骑着去了趟车行维修,师傅听了我的描述只是简单地把电脑连上gsx的系统,清除了错误码,就结束了,师傅跟我说:“这种属于这个车的通病,挺常见的,就是一种误报,只要你能正常骑就没事儿。 还有就是这个车会滑,跑山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原厂的轮胎抓地性一般,特别是在湿滑的地面上尤其明显,我遇到过几次下雨天转弯压到实线打滑的情况,前几天北京下大雨时,骑着去上班感觉更明显,一路打着出溜滑到的公司。不过如果你骑的够小心这个滑是可以克服的,如果不放心你可以选择更换轮胎 在跟大家说说满意的地方吧, 这个车我已经骑了13000公里了,非常满意的点就是,一次都没坏了,也没有被扔在路上过,根本坏不了。不想其他的,这个线断了,这个渗油了漏油了。烧机油了这个那个的。但是这个车我没有发现过这些问题。整理来说质量非常靠谱。还有就是,沉,重量这个事情,我觉的是好事,因为沉的话,就稳,我跑高速6档到底,表显140.车都不晃,非常的稳,完全不用担心,、 振动小。双杠的优势很大,双缸发动机的震动本身就要比单缸轻一些,再加上豪爵铃木对于消震上的处理确实也到位,所以在同级别的摩托车里面gsx的震动绝对是最轻的,震动轻带来的骑行体感也会舒适很多! 适合城市交通: gsx的骑行三角更偏向于城市交通,而且长时间骑行也不会很累!特别是当看到有腰铁的汉子骑gsx摩旅的,也更坚信我对gsx骑行三角的信任度了。当然对于习惯爬骑追求速度的可能不太适应gsx偏高的车把和偏圆的油箱。我最长的一次骑了一百多公里,腰和手腕还好 就是屁股特别疼。 而且250排量,不是很大,但是他省油啊,我实测百公里3.3个油。非常省油,我这箱油,已经2个星期了,还没跑完,而且我骑车也不拉高转,正常骑行。非常可以。 还有,我这个车是黑色的,非常酷,好吧,真的建议大家都买黑色的款式,个人比较喜欢黑色,绝绝子,非常酷。 、另外呢,这个车的坐高是780,我记得没错是这个高度,本人185,这个坐高对我而言是有点矮的,但是对大部分摩友来说这个高度还可以,前脚掌能着地就行,还有配置可调节健震,这样可以轻松调节一个自己喜欢的坐高。对于这个车的把高和坐高感觉都还好,不过还是挺多人吐槽这个车有点高的,而且有些真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这个宝马c400gt是我从朋友那接收的,不懂的人看到车标,也觉得这个车好,略懂这个车人的,都会说隆鑫换标,智商税。真正骑过这个车的人,就会觉得。这个车日常代步确实不错,安全性,操控性在这个排量级别里。我是很满意了。我是从复古巡航换到拉力,然后换的150踏板,再换的这个大踏板。总的来说,这个车主要还是日常上下班代步。日常通勤距离来回30公里。 再说说这个车的用车成本吧,油箱是12.6升的,日常市区代步的话,油耗我骑大概就是3.8左右。续航大概280公里时我会去加油。偶尔暴力驾驶会上到4个以上。长途巡航骑法油耗在3.2左右。路况非常好的情况,试过满油极速145。一直保持极速行驶的油耗也是相当的炸裂。5.5个油。后来也是刷DY,看到有个机车博主uy125,极速行驶油耗3.8个油,我也就理解了,摩托车满油门极速行驶是最费油的状态。看来以后还是慢点儿骑。 我身高178cm,c400gt的坐姿,我觉得算是350cc踏板里数一数二的了。宽大的坐垫,前段收窄的部分很合理。坐姿高度对骑行者的舒适度和驾驶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前面脚踏可以让膝盖微弯,背部贴紧腰靠。最舒服的算是后座的舒适性了,因为不喜欢装尾箱,为了带人安全性,加装了靠背,350里据我了解,这个后座的舒适性绝对一流。其他350基本都是折叠脚踏,c400的后座脚踏很宽大,坐着舒服,踩着也很踏实。 c400gt的外观漆水绝对是顶级的。对比其他品牌。除了黑色pp件,手套收纳箱旁边那里缝隙有点儿大。大灯也是用了4个透镜大灯。两个远光在中间,两个近光在两边,美观程度那是相当到位,也继承了宝马汽车大灯的血脉。漆水在阳光更是光亮夺目。这样的漆水。坐垫采用类似肤感。坐着也是相当的到位。 摩托车的用料直接影响其耐用性和安全性。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车的前轮双盘刹车。制动效果非常不错。车架刚性也不错,过弯时车架很稳定。前减震的阻尼效果也不错,过坑时明显能听到阻尼油被挤压的声音。车把过坑没有多余的抖动,松散的感觉。比起前减震,后减震也就差点儿意思了,首先就是预載,我把后减震的预載挑的最重的档位,不带人时还好,就是太硬,小的甚至小的震动都没有被过滤掉。带人的情况下,如果遇到稍微大点儿的坑或者减去带,绝对打底。应该是行程太短的原因。不知道有没有可以改装的,行程大的后减震可以适配。如果有那就太完美了。 再说说这个车的传动。 也是这个车,我最不喜欢的部分。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车的传动那是相当炸裂的存在。传动皮带太软,设计中前后盘中间加了个塑料导轮,也太不合理了。低速行驶时,很明显的感觉到皮带不时的抽打导轮的声音,噼里啪啦的响。那个动静加上宝马祖传的发动机炒螺丝声音。如果不带全盔的情况下。听到的那不是声浪。那是交响乐,噼里啪啦,刷刷刷…… 最后,我对这个车的优缺点做个总结一下吧。 优点: 宝马品牌加持,做工漆水,操控性,安全性,稳定性。 缺点: 传动,声音,后减震。
#晒出你的骑行照最近新入手的车 个人diy 1.车架 大石碳纤维山地车车架 275尺码 车把 大石碳纤维一体把 前叉 大石碳纤维前叉 硬叉 套件 slx m7100大套 车坐 大石碳纤维车坐 坐管 大石碳纤维坐管 轮组 博士碳纤维轮组 牙盘自己加装42t大牙盘,7100原装牙盘34t,太小了。 2.推荐理由:自己diy组装出来的首先是自己预期的效果,性价比也相对整车优惠,它也是独一无二的一种,只属于你自己的风格。 3.涂装我非常喜欢黑白配,加大的logo。 4.舒适度:几何相对以前的sl7来说感受,不如sl7,因为把立相对来说低了些,也是个适应的过程 5:骑行感受:大石的目前骑行起来发力感还是挺直接的,起步发力快,续航能力比之前强多了 6.diy虽然过程比较麻烦,但最后到手是真的很想,可以避免花整车里面不需要的零件,直接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