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关注,但是一直没有买车这个需求,今年到上海发展后,上海地铁通勤太慢了,两个郊区之间通勤来回倒公交地铁,很浪费时间,就和家里商量买辆车,没想到还算比较容易,看了四家4s店就订车了,外观是真的好看,定之前先把车外观看好了拍了车架号,门上这个蓝色防撞棉没撕干净,买了去胶的wd40,在路上,刚到手之前没怎么开过车,这五天下来跑了300km感觉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市区高速郊区小路都跑过了,油耗一开始两天11个表显的,这两天长期降到了9个,小记里程不开空调6个,开空调7个,感觉还可以,把这第一箱油开完了看一下综合的油耗,明天打算预约昆山上牌去,目前已经没名额了,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约7月3号的,还有这个选号的流程也不太懂,有什么想提醒一下我这个年轻人的大家评论区尽管提出来有什么想问的大家也可以问哈
#提车日记一、买车背景介绍 第一辆车是16年买的本田飞度,当时飞度非常火,换车前开了15.6万公里了,除了基础保养外,的确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因为排量小,夏天开空调后坐几人情况下动力真心不够用了,车身铁件薄,家里一直觉得不安全,空间也达不到现阶段一家出行使用,在家人支持下打算换车,主要考虑SUV。二、选买过程 因为决定换车,所以综合考虑后,主要考虑合资车,并不是说国产不好,家里人要求首选合资车,首选日本车不在考虑范围,之前就是日本车,所以。日本车排除了,那韩系车肯定也不在考虑范围,接下来就是德系车和美系车两者之间选择,因购车预算有限,德系车带T的都是要烧95号汽油,为几年下来用车成本考虑,确定下来就是美系车里面挑选。 别克因同价位没有什么可选性暂时不考虑,接下来就是福特和雪佛兰之间做考虑,在懂车帝反复了解和权衡下,去试驾了1.5T探界者,可能是因为车身重,该动力整体开起来还是偏肉,加之圈里都说内饰老气,2-3万公里高速抛锚等问题,让我打起退堂鼓。在准备离开时看了一眼星迈罗,外观喜欢,内饰比较年前,相对于探界者厚,就相应从销售口中了解了下该车,把其定为考虑之一,回去后通过详细了解,不管车子外观,动力,内饰,空间都比较符合一家人乘坐出行要求,5月11日再次到店里试驾,整体非常满意,就与销售就价格开始深入到探讨,经过不断的拉扯,达到自己预期的价格后,直接下定了潮蜂版,吸引我的是在加5千的情况下,升级18寸轮毂,rs套件,驾驶辅助,座椅通风加热等,觉得5千非常值。 当时店里现车只有低配和中配,加之年份都是22年10月左右的车,所以销售告知要从厂家敲车,当时合同写明必须11月之后的车。之后安心回家等车中。 三、我的购车价格 浙江湖州盛通店提车,潮蜂版落地价14.5万店里双保险上好,车牌选好,稍微提车仪式弄下拍照后开走(包含保险,上牌费等)四、购车攻略/建议 首先你要提前了解好这车当地的基本行情,免得到店里被销售牵着皮子走,陷入圈套。建议就谈落地价,省的麻烦。我是只谈落地价,所以没有和他纠缠这个那个等费用拉扯,就是谈一口价14.5万落地,保险,上牌全部给我弄好,我直接等车到交完余款把车开走,经过来回几次拉扯,销售经过他和领导沟通,最后领导出面沟通后,达到我的预期价格,顺利完成订车流程,期间销售钱女生还是蛮不错,一直在给我争取。 有二手车置换的建议还是自己外面卖,再拿材料给店里做置换手续,我的车子店里让人看后报价2.8万,我自己拿去熟系的二手贩子3万元出售,来回差距2000元,保险还退了1000多。 空间: 首选乘坐空间不用说,非常充裕,我身高1.72,前排调好位子后,后排还有三拳多空间,翘个二郎腿一点问题没有。后备箱整体算能满足正常出现要求,加之二排可以放倒,平时装点大件物品也绰绰有余。 车机: 车机系统的确不是很好,当时因人而异,我开车主要听听歌为主,导航习惯用手机,所以对于我来说,车机实用与否倒是影响不大,但是希望接下来升级系统后改进增加下车机主题,让大家有选择性,就一个可选这点倒是有点难受。 六、 因为第一台车是本田飞度,也是CVT变速箱,所以开星迈罗基本是完美过度,基本感受不到顿挫,1.5T184匹马力,日常出行感受杠杠滴,特别是从飞度换星迈罗,起步,加速感觉差距太大了,以前超车都要提前准备,现在罗子基本想超就超,没有压力。 之前飞度我百公里开到6.4升,罗子现在1000多公里显示7.9升,陆续开到首保后能维持在6.8以内我都算满意,比较要有动力还想省油比较难。 七、总结新提车阶段的感受总结5月11号订车,25号提车回来,陆续开了1000多公里,不管是乘坐空间,起步加速动力都达到我的预期,特别是动力,稍微没留神车速就超了,选任何东西都一样,只要自己喜欢,用起来舒心,什么问题都可以忽略,稍微有点缺点也不在意了。 感谢@取个名字太难了zyz圈主的帮助和推荐加精
#提车日记【情况介绍】-买车背景就是在外地打工,回老家也有五六百公里,前几年出行及其不方便,现在放开了,拿了驾照也有四五年没开车,想着趁着五一车企都有活动,关注了一下,后来顺利入坑博越L。 【买车过程】-最开始看的是秦(没错就是998那一款),后来看着看着觉得家用还是SUV比较好,然后就备选了H6、CS75P、博越L三辆价位差不多的车,H6是因为当时不能试驾,pass掉了;CS75P还是比较倾向的,销量高(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车身大。但是附近四儿子店展车都没有,更别说试驾了,最后无奈Pass;博越L当时因为试驾车是顶配2.0T的,销售说如果想体验三大件可以试试ICON,试了一圈感觉没有很喜欢,后来强烈要求试驾博越L的2.0,驾驶位上车感觉立马就不一样,座椅的舒服程度比之前试驾的车好很多,试驾一圈回来之后就敲定了蓝色,之后就是漫长的谈价拉扯过程。 【提车费用】-费用明细:全款:指导价13.47(加了音响包),4S店给到现金优惠1.3,有亲友券2000、政府补贴的3000、区域牌照补贴400,最后裸车价格是11.63,保险花了5090(平安保险、第三者300,),购置税10292。上牌是自己去弄得(4S店需要服务费,工本费自己出),我当时车管所验完车之后是在线上云申领的车牌,两到三天就快递到了,收到快递时候把发票联、验车合格单啥的给快递小哥就可以了,(验车时候车管所工作人员会给个详细操作流程),综合落地在13.26。赠品:给了油卡和工时券的补贴,以及厂家给的脚垫和全车膜(现在官网好像没有这个了,不知道4S店还送不送)。交定金时候一定要先谈好赠品,我也是交完定金之后才知道有些车友还送了行车记录仪、灭火器等等,哈哈哈虽然价值不多,但是没有就感觉血亏。 【爱车初体验】: 外观感受:外观造型是很炫酷时尚的,尤其是前脸跟人的冲击感还是很足的,配上刀锋式前灯让人印象深刻,隐藏式的后档雨刮让尾部颜值依旧出众。之前在网上看的是白色内饰,感觉科技感十足,到店里才知道燃油版只有棕色内饰,但是暖色调才跟家用更配呀!!关于为什么选择蓝色其实倒是不纠结,因为每天上班路上白色的车太多了,黑色第一眼乍一看是真有凯迪拉克那股味,而且黑色也是最不耐脏的,也放弃了,银色不加悬浮顶在路上车流中是真的不太跳的出来(是的,没有6000的预算),最后就选择了蓝色,颜色倒是不太纠结,毕竟看久了可以换(大爱圈主老王粉色车身!) 动力感受:试驾时候感受过2.0T的动力,感觉1.5T的动力响应还是没有这么直接,高速上想超车得提前一两秒踩油门,速度才能提上来。城市道路日常通勤是完全够用的,第一次上高架,路上车流量不大时候,不自觉就踩到了100码,车机一直在红色闪烁提示。商场坡道上停久了第一脚油门动力有些许不足,新手还是建议坡道上还是打开自动驻车。坡道行进时感受倒是还好,毕竟坡道不能开太快,全系又配备了上坡辅助,行进过程还是比较流畅的。 驾驶感受:座椅舒适性:之前说到选车时候对比过H6、06、icon,博越L在试驾时候能明显感受到座椅的舒适性是非常适合自己的,后来看过网上测评数据,博越L座椅的舒适性在同阶段属实能打。方向盘四向调节也是对新手及其友好,车机里面也可以设置调节方向盘灵敏度,这一块调教的还是不错的。 乘坐感受:博越L的车身高度倒是不高,但是胜在有2.77m的轴距,在4S店展厅时候试过后排座椅,空间还是够用的,而且车身尺寸相比于隔壁定位中型SUV的瑞虎8pro相差无几,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乘坐空间肯定是不至于很拥挤的,而且后备箱空间也是很足的,日常出去露营、旅游需要带的东西直接往后备箱塞就完事(注:车友群人均身高180,具体身高车友们可进群观察)这里建议后面新款车可以考虑后排座椅可以往后倾斜,舒适度倍增!! 油耗:市区油耗8.7个(20公里路程),高速6.1个(90公里路程),油耗主要还是看脚法,对于开出5个多的油的车友,羡慕两个字已经说烂了。个人觉得开车时候巡航使用的好,油耗应该是能低一些的。 功能体验:博越L值得体验的就是车机的语音交互跟ACC了,语音交互大部分还是很灵敏的,就是偶尔车上人多在聊天时候,车机也会参与进来,加入一个“后排请说”,想开车时候调整一下空调风力、自动驻车的开关这些用的比较多的都可以通过语音完成。 博越L被说的最多的就是车机死机了,毕竟是电子设备,这种东西说不清的,个人觉得避免阳光直晒;每次停车熄火之前关闭空调,清理后台任务(这一点是提车时候厂家人员建议的)可能会有点用吧,谁知道呢,这种玄学的东西。 缺点:目前开的公里数还不多,缺点感受不是很明显,高速ACC时候一定要设置好跟车距离,不然主动刹车太猛了!!!!!!没有实体按键还是不够香,不过第一辆车,也无所谓,先享受了再说。 有啥想问的评论区交流吧 最后感谢圈主(老王推荐)!!
#提车日记个人情况介绍:邻近30岁的我,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庭。随着家庭的出行需求,发现公共交通已难于满足家庭需求,加之上下班也比以往要远上许多,确实很需要一辆车子来当作自己30而立之年的礼物! 用车场景需求:用车需求分三大块。第一是老家n线城市,交通很不发达,出个门对于用车的需要是最大的。爱人和自己是在两座城市,这样串老丈人家的门确实很不方便。第二是上班路线距离比之过往远了十公里,每天通勤坐地铁要费时1.5小时左右。第三是父母帮照顾家里的小棉袄,作为父母也想多陪伴一些她的成长,父母和自己并不居住在一起,平时探望父母和陪伴小孩,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成本很高。总结一下买车的原因就是家庭需要,而且为了节约时间成本,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 购车预算:每个人买车,都脱离不开预算,壕主绝对不会有很多选择,可能直接就是冲着目标车型去的,而对于绝大部分有家庭的人而言,每个人预算不一致,也就会有不同价位的选车标准。而我的预算是15个到18个之内!爱人是希望13个左右! 选车对比过程:当时看车的时候,还是有很多车型可供选择的,例如日系的丰田“托油踏”,马自达,本田雅阁及型格,德系的大众高尔夫,帕萨特,速腾,朗逸和宝来。合资车周边的家人亲戚已经推崇很久了,看到很多车主的评价,觉得合资靠谱,价格也亲民,所以没想着国产车,当然论到爱国这件事,我是很爱国的,交税,买东西开发票,诸多小细节均能体现。在德日之间选择,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德系。毕竟小时候乘坐的第一辆轿车,就是大众也许就是那个时候结缘了。然后在懂车软件上认真看车型的配置和介绍,了解车友群里车主的评价和购车优惠攻略方案。还别说,真的很有用!车企价格透明越来越好的原因,这类平台是有很大贡献度的,想买车的小伙伴建议先多关注理想车型车友圈,多问问题,多看车主真实发布,绝对会有很多收获!!!确定是家庭用车,2厢高尔夫被pass,帕萨特330湿式超出最高预算不少,更别提迈腾大哥了,这两款车子都很好,但是提1.4t干式没必要。就只有速腾,朗逸,宝来是意向车了。最终综合下来,决定提速腾。 详细的价格信息:去年10月订的车,优势是23款速腾出来不久加上有购置税减半的诱惑。速腾卓越,172900,谈下来优惠2.8个,购置税减半,加上保险在内。落地共计16个,送了3m贴膜,脚垫,后备箱垫,急救包,灭火器,碳包等小东西。 购车攻略及建议:第一,先多关注懂车意向车型车友圈半个月,了解一下最近的车主成交价,包括区域和落地价格及赠送!第二,不要一去店里就谈落地价,这4s店的人,肯定知道这人没买过车,会套路。先谈裸车优惠价!!只有裸车优惠,才是给你直接的减免,一般一家店跑很难砍下来,得去三家不同的店,每家店去2趟(因为第一趟,大家都会认为你就是来店里逛逛问问,不会给你报底价,第二次再去,对方才会认真起来),然后根据自己谈的裸车价,再算出落地价。这样基本就很准确了。谈好落地之后再谈赠送,例如保养,贴膜的品质,记录仪的品质(吃亏了),垫子,冰甲等等你能想到的,最怕你脑海记不住,打开手机来看,对方就把你看穿,这里要很熟练的背下来,证明你不是小白。 真实全面的用车初体验:速腾的外观年轻化了,老款前脸稳重,新款更显腰线也更加修长!1.5t的动力,加速还是挺快的,比以前开过的车都强。期间出现过异响,当然和自己在车里放了东西有很大关系,拿下来就不响了。后备箱空间大极了,完全没必要那么大,要是后排能后退5公分,缩小后备箱空间,增加后排空间,那当然最好了!无线卡普勒,好用到飞起,手机下好的无损音质播放,音响也还过的去! 祝愿每一位都能开上自己的理想车,谢谢大家。 圈主大大加个精呗~
#北京飞度聚会个人没有小红书,刚好分享一下北京摩托车过户的经验(也不算经验,流水账吧)。 地点,据说有俩,花乡和亚市,我要说的是亚市。 不知道对不对,亚市是不是亚运村二手交易市场的缩写。地点在立汤路和北清路交叉口东南角那一大片,距离天通苑北地铁口也不远,可以在地图上搜。 上班时间就是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大概率是不上班的。 划重点,去净是黄牛,也不贵50-100不等。但是说实话,你东西不齐全不合格他们也帮不了啥,就是带你走一下流程,先干啥,再干啥,类似领路人。 所以这一篇,理论上值50-100块钱。 1,要准备的东西 车辆(需要拆到和行驶证照片一致,俗称出厂状态),头盔(和车辆一起拍照用),买卖双方本人,双方身份证(不用复印,大厅可以免费复印),原车行车证,绿本,北京通上有效期内的居住证(当地户口的可以忽略),还有马内。 原车的发票、合格证、保险单还真没用上。 备注:车辆上没拆的东西,现场找人拆基本上50-100,找的黄牛也没用,就是挣这个钱的。 2,领单子 在大棚入口处,有个领单子的地方,查验证件,领单子,填写。 3,拓车架号 领了单子,有人给你弄,自己帮个小忙就行。 4,上线验车 排队,这个地方机动车过户验车都在这,听工作人员指挥就行。这个验车也相当于年审了。 5,拆车牌 验完车,让你去拆车牌,没多远,顺着路标指示就行。拆车牌免费。 6,过户手续-位置 车停路边,带上拆下来的车牌,和所有单子以及准备的材料,去旁边二楼大厅,这里得吐槽一下,那位置入口是真隐蔽,没黄牛带,还真不好找。 上去问工作人员,告诉人家你来过户,会看你资料,让你复印东西,复印的就在服务台后面,不要钱的。 7,过户手续-开票交钱等 复印完,叫号排队,去旁边的窗口,开二手车交易发票,过户服务费等。 刷卡或者扫码350(本地摩托车),发票费用忘了。 交了钱,拿着票,换个窗口,继续办理。 下个窗口会把老车牌收了,问你是否现场选号。 8,过户手续-选号 旁边有个机器,选号,没啥好说的,你飞度再牛逼,机器号码你也没法,我也不知道人家五个1,五个3这种咋选到的,单子我那号自己读者都拗口。还是优中选优的。 9,过户终章 选了号,然后去旁边窗口,给你打印绿本,新的行驶证。 问你是否邮寄,我觉得还是邮寄吧,省事,快(我的是三天到)。 然后给你一包固定车牌的螺丝,一个7天的临牌。 过户就结束了,一共不到500块钱。回去等车牌,自己安装就行。 以上,结束了。客官记得打赏,黄牛不要打我。
#全新宝马7系你觉得怎么样?今天早上上车发现轮胎缺气报警,下车发现左后轮已完全没气。虽然补胎的地方离小区很近,鉴于不确定该车是否配备的缺气保用胎,出发前用随车充气泵将胎压冲到了2.3,然后立马上车开到补胎店。没想到几百米的路胎压竟然从2.3降到了1.7。 补胎流程:卸轮毂-找漏点-扒胎(这里有发现,该车竟然配备的不是缺气保用胎)-补漏点-充气-上轮毂。跟师傅交流后得知,该车配备了补胎液就证明不是缺气保用胎(缺气保用的没有补胎液)。 胎压:最近天气热起来了,胎压也上来了。2月份提车时4S给充了2.8,这几天跑起来后直接上3.1了,路噪也明显大了。趁这次补胎,直接让师傅把四个轮子胎压降到了2.6,没想到胎噪几乎没有了,舒适性直接拉满。 今天分享心得:1、2023款宝马7系原厂配备的是普通轮胎,不是缺气保用轮胎,胎压出现报警,漏点小离维修点近,可用随车气泵冲气后尽快维修;漏点大离维修点远,建议使用补胎压(具体操作可看说明书)。 2、胎压要按车辆标识胎压进行充气,既能保持行车安全又能保证乘坐舒适性。 3、该车轮胎胎压无法在仪表盘和中控小组件中显示,哪位大神能给指导一下如何直观显示。本人目前将胎压设置在快捷按键上。
#用车感受趁着去4s店维修保养的机会,顺便试驾一下新款的A6,对比一下新旧的区别,主要还是讲驾驶感受吧。 试驾的流程是先试试乘再试驾。试驾小哥开车比较生猛,车辆还是能从容招架,总体乘坐感受还是非常了得。悬架的感受总体来讲,比上一代会偏硬一点,风格更加运动,侧向的支撑更足。细碎的振动也会过滤的比较充分,悬架的韧性较足,底盘的行驶品质高级。大的颠簸会更直接一点,跟这个大尺寸的轮毂也有关系。总体来说悬架的风格更加的运动,这个是跑不掉的。作为C级车的定位,悬架的整体调教风格比较合适,在保证不失舒适性的前提下,运动性更强了。这种风格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 这套2.0T加7速双离合的动力总成搭配,经过了几代的调教,不管是在大众上,还是在奥迪上,应该说大众集团有足够的经验和数据,匹配到他们想要的效果。我今天这台A6试乘试驾的感受下来效果还是非常良好的。如果就是正常的加速减速你是完全开不出来它是一个什么形式的变速箱,是AT还是CVT。动力性,舒适性,平顺性都无可挑剔,是C级车该有的水平。 唯一能找到的问题,就是某些工况下动力响应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可以说也是双离合变速箱的共性问题,机械结构所决定的,不管哪个厂家来调教,都无法避免。 具体的表现就是中等速度下,突然踩油门加速,动力会慢半拍才会给到。比如,现在时速50,油门踩的是20%的深度,突然油门踩到70%,需要加速超车。动力会维持现状,1到2秒后,降档完成,动力才会完全释放出来。就驾驶感受而言的话,就会觉得动力的释放慢了一拍。这个没有办法,这是双离合的变速箱的一个共性的问题。当起步以后,一直加速到时速50左右,稳住油门20%,假如当前是在5档,正常情况下,变速箱会把6档的档位挂上,就等待合适的时机,离合器的脱开与结合,然后把6档换上去。但这个时候你的油门突然加大了,你需要动力,打乱了变速箱原有的换挡逻辑。变速箱就需要降档,根据换档查表,假如目标档位是3档,那么这个时候变速箱需要把档位从6档摘出来,然后再把3档挂进去,动力才能完全释放。这波操作下来一下来时间就过去了。从你加大油门开始到动力真正释放,感觉变速箱在思考人生不干事情,其实它很努力的在干换挡的全部工作,奈何机械结构决定了,它必须使用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不花这么长的时间,你会感觉到其他的问题,比如顿挫啊,动力中断呀。 所以这种动力响应的问题,是基因自带无法改变,不光奥迪有,其他使用双离合变速箱的车都会遇到。相对而言,At和CVT在面对这种情况下,表现会从容很多,因为机械结构不会成为拖累。 那么如何避免呢?只能说是开车平稳一点,尽量避免这种突然的加速工况,这种变速箱的结构形式就不太擅长这种工况。我还是很庆幸自己的决定,买了2.0T加CVT的动力组合。 关于新A6还有一些需要吐槽的后面再说吧。
#新款P7i提车作业3.18下定,4.21提的车,702 MAX版。开到今天正好半个月,来简单分享下最真实的一些感受,希望对各位还在犹豫观望的小伙伴有帮助。 作为一名处女座,一向是苛刻的,所以先说缺点或不足(主观): 1. ) 主打的CNGP不行,之前发过帖子,还挺火的,可以去翻,我的结论是无脑选Pro就行,再过三年可以考虑辅助驾驶的高阶版。此条对当今世界所有车都适用,现阶段完全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高阶辅助驾驶多花钱。 2.) 倒车如果突然窜进个人,雷达反映慢,另外雷达叫的太温柔,从头到尾都是温吞水式的报警,让你的警觉性不强烈,导致好几次都差点撞人。这点真不如我的老爷车雷凌,雷凌是靠的越近雷达叫的声音速率都是越来越急促的,压迫感很强。所以我开雷凌时倒车基本就是听雷达就行了,很安心,而小鹏不行,好几次都差点撞人,必须全神贯注盯着360影像或后视镜。 3.) 刹车点头,踩刹车时降速不线性,一顿顿的,容易点头,对比老爷车非常明显。导致坐我车的人都以为我开车菜。 4.) 电耗还是偏高,尤其是上海这种城市路开开停停的,基本平均在19。 5.) 后备箱空间其实是挺深的,但是上下高度太矮太矮,导致基本塞不进啥东西,宝宝车折叠后都很难塞进去,诶。 6.) 乘坐舒适感比较低,座椅偏硬,没背靠通风按摩等功能,高级感不足,乘坐的人都没有惊艳的感觉。 7.) 车机是比较智能,语音识别能力还行,但是老实说功能设置还是太简单了,不够细致,选项太少,让用户可更改的设定太少。我还是更喜欢问界的鸿蒙车机。 8.) 自动雨刮的速率和频率都比较蠢。 9.) 老生常谈的后排空间小、底盘太低,这个买之前就有数的,所以也不算大问题。强调下底盘是真的低,前两天停在路边一个经常临时停的草坪上,有个凸起的井盖,结果缓慢倒车时哐当一声碰到底盘了。 10.) 车机是电信的5G,在地下车库没信号,导致APP连不上。为啥不用移动呢,移动覆盖率最高啊。 总结:以上的 1. 2. 3. 是我最不满的,其余的嘛也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说完缺点,再说优点: 1.) 颜值方面,见过的人都说好,再加上电吸门、无框门、灯语系统等,整个逼格都上去了。买这车,在小区里面子绝对是中上档的。 2.) 车子整体的确比较智能,小P比较给力,的确让人感受到新势力的出彩,坐过车的人都叫好。 3.) 上电开车、下电走人,非常方便,流程极简,几乎忽略了N档。 4.) 得益于无数个各种雷达、摄像头,主动安全方面基本拉满,很适合新手。 差不多缺点优点目前为止暂时就这些,以后发现了新的再补充。
#ARIYA 艾睿雅提车分享1、起因:春节自驾走了一趟浙江到湖南的长途。由于雨雾天气较多,驾驶之前的老车,大脑和右腿持续工作,感受到疲劳和危险,产生了换车的念头。 2、需求:家里已经有了一辆电车,使用中的电费是以前油费的十分之一,因此本次还是考虑买新能源车,需要有L2级辅助驾驶。同时,要舒适,安静,符合家人共同出行的要求。 3、过程:a 特斯拉,买新能源车绕不过去的就是特斯拉,因此首先试驾了Model Y。动力和辅助驾驶是明显的优点,过程中服务人员也演示了玻璃的隔音效果。但是老婆和孩子对噪音和座椅的舒适性依然存疑。之后又试驾了两次特斯拉,还是觉得不适合全家出行的场景,在缴纳定金后放弃了。 b 理想,理想L7上市后,去看了车,也试驾了。新势力有个共同的优点就是直销模式。从前台到后台,干脆利落,系统支持向客户直接交货。由于理想发展的时间还不太长,增程车的油耗和保养费用还是超过纯电车,想再观察一段时间,本次就先不买了。 c 奥迪,试驾了q4 e-tron。服务人员按照规范流程,认真的陪同试驾。确实老牌豪华车企的底子还是很好的。看了很多车主反馈下,对大众ID平台的可靠性存疑,于是也就放弃了。 d 问界,销售人员以华为座舱为卖点,没有提到太多辅助驾驶。当然,现在问界有了智驾版本,价格有些贵。我也已经提车了艾睿雅。 e 东风日产艾睿雅,之前的老车是日产天籁,十二年二十万公里的车,没有出过什么毛病。因此,在艾睿雅上市后也到店观察过。车子不大,很精致。 近期的降六万政策和置换能给价值1万元的积分,看上去很划算。带着家人试驾了两次,舒适和静音,是非常突出的优点。四驱车的动力也是随叫随到。车子属于紧凑型SUV,空间对于我们全家的身高情况,也足够了。 于是在热情销售人员的跟踪下,觉了5000定金。这时候,老车企的惯性问题出来了。 4、问题: a 没有做好直销的准备。产品 交付 和售后是消费者对汽车感知的三个环节。东风日产的交付环节的财务和物流部门似乎还停留在to B阶段。定金交完后,还没约定好提车时间,就要求全款支付;车辆从武汉运输出来后,在郑州莫名停了还几天不动,后来听说是要凑到一起火车运输;交车时间在APP上不断变动,难道客户不需要确定哪天去提车吗? 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厂家的体系还在面向经销商做事情,不考虑客户的感受。 b 车辆有小问题,也许是车辆库存时间较长,拿车后的一周内出现了打方向异响的问题,导致还没上牌就返厂维修。在厂家技术员到4S店处理后,总算是找到原因就是一个轴承缺油,拆卸 上油 换件,总算在五一假期前完成了上牌,拿到了车。这已经离4月1日办隆重的交车仪式快一个月了。 5、小结: a 产品,车辆外观漂亮,行驶安静,乘坐舒适,辅助驾驶符合预期。这方面 五分制 5分; b 价格,四驱高性能版26.78万,不高不低。期间能看到有车友比我低一两万拿到,有点小遗憾。五分制 4分; c 交付,基于前面的问题,五分制3分; d售后,有厂家的服务管家建立专门微信群提供服务信息和反馈,4s店积极联系安排交付时间,置换车辆价格合理,维修车辆迅速,五分制5分。 最后,五一节开车市内出游,家人非常满意这辆车。接下来,看看北京浙江长途表现。
#用车感受小白第一次上快速路开车去医院。相比之前电瓶车转地铁转步行,现在从小区车库上路到医院停车场直接电梯去门诊,无缝对接。真香!管他外面是什么天气,基本百步之内完成坐标移动。 再来聊聊驾驶感受,买之前看测评说什么胎噪滤震啥的,把我对于代步车的预期降到了最低,这次开起来的话是真舒服,胎噪风噪再大能有地铁轨道声音大吗自己把握方向盘想走哪条走哪条路多好啊。关键是路费也更低,以前地铁来回 14 元,现在停车费 5 元➕电费 3 元。 驾驶技巧方面,要提前变道,提前变道,提前变道,否则容易绕路。 首次尝试 ACC,确实舒服,比市区道路轻松很多,保持好车距即可。 动能回收设置最高,能减少刹车次数。首次试驾时自认为的缺点现在根据实际路况来说确实是有其设计的合理之处。后排有乘客时可以调低有利乘客的乘坐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