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众测5/17号提车,接近下午五点办好手续,车管所摇号,赶上星期五,等了两天终于拿到号牌,一直没上高速,基本上都是县道乡村小道,目前六个多油,感觉还可以,毕竟新车没过磨合期,提速的确有点肉,也可能是本人不在乎提速推背感吧,但是速度提起来后八十码基本上转速就在1100到1200之间,高速上应该油耗在五个多。内饰就没啥说的,一般般,毕竟日系车,懂得都懂,外观我觉得还不错,我买的黑色的,因为是第一次买车,总体上我觉得达到我的预期,也就是上下班代步,接接孩子等,不奢求多好的配置,省油耐用就行,遮风挡雨而已,兄弟们码字不易,不喜勿喷呀,嘴下留情。这车唯一让我觉得吐槽的听歌连个多功能方向盘也没有,后续还要自己装,看了下网上的价格连安装三百多,算了不装了。后续慢慢听 再给兄弟们说下车窗一键落锁的设置,知道的兄弟们可以忽略,首先打开钥匙,不点火,然后按着解锁键三秒,等到仪表盘上出现两个绿色双闪就好了,然后关闭钥匙再打开,然后按着上锁键三秒,也是仪表盘闪烁就设置好了,这样起步后超过二十还是二十五,自动上锁,停车自动解锁,对于有小孩子的我觉得这个功能还可以,当然这个车也有大灯伴我回家的功能,停车熄火后,把灯光往怀里拨一下,然后锁车,三十秒后,大灯自动关闭,不过网上说这个每次要调试,有点鸡肋了,就写到这里吧,以后有啥的在和兄弟们交流,最后祝福兄弟们出行平安,早日遇到富婆换法拉利保时捷,哈哈。
#用车心得💁🏻♀️💁🏻♀️【前言】: 今日开车去上班,不经意的看了一眼仪表盘,猛的发现,车子的行驶里程已达到5万公里,与我相伴也已3年有余,提车三年了,不禁感慨时光易逝,岁月如梭呀!在这期间,爱车🚗朗逸plus从未出现过问题,不论是我上下班通勤、打卡景区自驾游还是长途出游,表现让我很满意!拥有一款适合自己的车,才能让有车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惬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朗逸plus用车3周年,各方面表现可还行? 🚘🚘【车型简介】 车型:2021款朗逸plus1.5L自动舒适版 提车时间:2021年3月 提车价格:全款落地,12.59万 行驶里程:50483km 平均油耗:6.3L/100km 🥰🥰【选车背景】 2020年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了考公的大军之中,不负所望,上岸成功,同年国庆节后,开始了正式工作之旅。老爸、老妈许诺送我一辆代步车,这让我超级兴奋🥰,工作之余开始了选车之旅。在这期间,我否定了父母让我买飞度、Polo等小型车的建议,听从了在4S店有过销售经验我哥的指导,选择了一台销量还不错的合资A级轿车~朗逸plus。指导价13.99万,优惠后落地12.59万,终于我也是有车一族啦! 🚗🚗【选买建议】 车子毕竟是大宗商品,买来后至少要用大好几年,所以选车一定要慎重。我当时选择的时候,对空间、整车质感、以及口碑有要求,对动力感觉够用就行,所以我从这几个地方入手去考虑,综合来看,我觉得选买建议有两点: ❶买车预算。不论是贷款还是全款,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 ❷个人用车需求。选车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用车最大的需求是哪一些,这在选车看车的时候可以精准定位,可以节约时间,少走弯路。 🛞🛞【三年用车感受分享】 3年来,习惯了有🚗车相伴的生活,我喜欢自驾出行,5万多公里的行驶里程,平均一年行驶1.66万公里,通过深度的体验,聊聊这台车的各方面的表现吧! ❤️一、优点。 ❶皮实耐造。这款车是1.5L自然吸气版本,故障率低,保养便宜,皮实耐造,三年来,车子没有出现异响的情况。我都会按时进行保养,每次保养的时候我都会让保养师傅再检查一下各个部件的螺丝,在我看来,这对整车的稳固性很重要。 ❷设计经典耐看。在我心中,这款车的设计依旧非常经典和耐看,运动感也有,当然家用感更强一些,特别是前脸,对称式的设计,虽然不是高端车型,依然给我一种稳重的感觉。 ❸空间大。实际用车中,基本都是我自己开,装载物品轻松放下,偶尔拉上我几位好友出门,表现也很宽敞,特别是后备箱以及后排座椅放倒,空间得到了更大的释放。 ❹驾乘稳重舒适。朗逸的底盘调校不错,上下班通勤路上,除了过个别减速带有颠簸,其余道路很顺滑,乘坐很舒适。跑高速的时候,超大车没有飘的感觉,方向盘比较轻松,很灵敏,转弯后有辅助回正功能,轻松好开。 ❺油耗低。自然吸气版本的朗逸,燃油经济性不错,最近两次加油后,看车载智慧APP显示,油耗基本表现在6.1L/100km~6.4L/100km,按照现在的油价,每公里5毛钱左右。 ❻几个好用的智能化。💕在我看来,这几处智能化对用车很有帮助。一是自动大灯,除了开远光灯外,其余不用手动调节。二是自动驻车功能,踩刹车就停踩油门就走,很好用。三是智慧车联APP,实时查看车子状态、位置,还可以对车子进行解锁、上锁、鸣笛等操作。四是CarPlay功能,我还是比较喜欢的,洁面美观,用起来舒适。 💔二、缺点。 3年来的用车体验,对车子都会有一种全新的观感和感受,相较于之前,我觉得以下三点对我目前来说希望改进的地方。 ❶风噪胎噪较大。 日常用车,速度基本不超过80km/h,风噪胎噪比较小,不过在跑高速的时候,风噪和胎噪就会很大,这个时候必须要用车内音乐来抵消噪音带来的驾驶体验。希望后期车企可以在隔音方面再下一点功夫。 ❷内饰塑料感强。不可否认朗逸的内饰比较经典和低调,塑料感也蛮强的,平时感受的不多,当看过现在新能源的车子后,发现朗逸的塑料感,导致内饰高级感不强,希望后期可以加一些软包。 ❸没有360倒车影像。日常用车中,磕磕碰碰有不少,位置基本都是在前脸,主要原因是我对车子车头位置感觉不很准,希望后期车企可以在360配置这方面有所增加。 🈵🍒【三年用车总结】 三年来对用车时光,让我对朗逸这款车有了很强的认同感,我会发挥朗逸的优点,并积极克服它的缺点,让用车更加舒适和便利。在我心中,朗逸不仅仅是一台车、也不仅仅是生产力,它更像是我的家人,在我人生高光时刻选择了我,也没有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抛下我,人生的第一台车选择了朗逸,相识就是缘分,我会继续与爱车🚗朗逸plus奔向幸福的未来和远方,哪怕前方道路险阻,荆棘遍布。 最后希望圈主推荐加精华
#荣威D7-提车日记2024年1月4日提车,银色超越版 价格方面,裸车10.98,一分没有优惠,但是本地(豫北地区)有5%政府补贴,大概5500元(截止到今天3月29日还没收到),还参与了置换,原车是上汽别克,给到了3000元置换补贴(已到账),再加上保险,4000元,车辆上牌费用200元,我是办理的分期,3年8万元无息,每个月还2222元,综合算下来到手价10.55万,首付连上保险一共在3.4万。这个价格当时感觉还可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背刺。 颜色方面,选颜色的时候,正好赶上好天气,阳光下三个颜色(银色,灰色,白色)并排放在一起,感觉灰色明显比其他两个颜色好看,大气。由于银色超越版没现车,又等了大概一周时间才提车。 外观方面,属于耐看型,整体车身修长,车头显得比较长,车尾的话比较圆润,车尾灯的设计一般,车辆从侧面和45度角方向看,还是非常漂亮,从正面看一般,可能修长的车身给人漂亮的感觉吧,回头率还是比较高的。 内饰方面,软包部分还是比较多,屏幕尺寸不大不小,主流的标准,该有的实体按键都有,整体感觉比较上档次。 配置方面,先说优点,多条语音指令识别功能体验感不错,仪表盘可以设置成地图导航模式,使用非常方便,加上高德地图的红灯读秒提示功能,都非常实用。吐槽一下车机系统,屏幕刷新率不高,用手机拍摄的车机屏幕画面,可以看到屏幕上显示一条一条的黑带,倒车影像延迟卡顿厉害,要不是倒车雷达的滴滴声,我都差点撞上去。 空间方面,前排后排空间都比较大,平时开车,主驾坐的多,可能是车比较宽的原因,感觉很宽敞,后备箱开口适中,比较深,也是很能装的。 续航方面,冬天打折比较大,大概能到6.5折扣,豫北地区,冬天气温在-5左右,10°以上天气续航达成率感觉还可以,在90%以上吧。 智能化方面,还是连续多条语音识别不错,车机可用app较少,内存也比较小,倒车影像延迟卡顿厉害,手机app功能较少,数据刷新不准确。 充电方面,快充充满电要一个小时,电池容量从30%-80%大概半个小时,80%电量再充电,功率会降下来,还有冬天充电刚插上电功率也比较低,不过慢慢会长上来。 驾驶感受不错,后多杆悬架(5连杆),明显感觉比扭力梁和筷子悬架好不少,市区发动机启动后声音不是很大,但是比较难听,高速胎噪和发动机声音较大。 油耗方面,因为车重在1.7吨,比秦重不少,本来没有报太高期望,结果实际比较惊喜,尝试过纯电30-40迈尽量匀速行驶了有50公里,油耗最低到2.6个,1000公里全部下来,市区4个左右,高速在5个左右。 磨合方面,提车第二天发现主驾车窗关闭时,有异响,玻璃吱拉的声音,后来去4S店,本来准备拆门,师傅建议不影响安全的话,磨合磨合再说,怕车辆冬季装配时,一部分胶垫发硬造成异响,后来贴了膜,加上天气回暖,异响也消失了。还有冷车刚起步时候,感觉副驾下方有噔噔噔的异响,但是开个几公里异响就消失了,可能也是需要再磨合磨合。 其他方面,车辆在上锁和行驶过程自动落锁后,从车内可以直接打开车门,车上有小孩或者误碰,很不安全,也希望后期能有升级。
#缤智用车感受作为15款缤智老车主,我要讲述的是关于原厂一键启动功能升级的故事!我是2015年11月购入广本缤智1.5L舒适版,当时因为购置税减半政策和财力有限没有选择1.8L带一键启动功能的车型,实际上在当时1.5L车型也没有该功能。随着用车时间的延长,国产车的迅速崛起以及丰富的智能配置,着实让我觉得自己的缤智太不智能了,于是改装升级之路正式开启! 前期我不太懂改装升级,只是在网上淘一些外观内饰件,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朋友们说可以改一键启动,于是在网上买了一套拿到指定点去装,装好后不用掏钥匙就可以感应开锁解锁和启动车辆,让我觉得用车太方便了,那种兴奋的感觉有说不出的痛快!但是伴随着用车问题就来了,有时候解锁不灵敏和无法启动车辆,到后来电瓶因亏电打不了火,让我心中非常苦恼,想退掉产品又过了质保,无奈之下我请师傅把一键启动拆掉了,恢复原来拧钥匙的用车生活!当时汽修师傅也说不是原厂的一键启动不稳定,最好不要加装,非要加装可以选择一些品牌的相对稳定些,我觉得还是有些道理。于是我就在网上打听关于原厂一键启动的消息,但一直没有找到原厂件。在这期间我还因为习惯使用无钥匙进入,又装了一套带智能把手的一键启动产品,用了2年还算比较稳定。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后,改装车子啥的就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了! 一晃时间来到了2021年底,我无意在淘宝网上搜寻关于一键启动产品,竟然看到了有缤智原厂的安装介绍,立马翻阅查看是一家广州的店铺,但当时接近6000元的价格把我劝退了,经历了2次消费的我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装原厂的。转眼来到2022年春节,恰好他们店铺做活动优惠好几百元,再加上如果自己安装可以减免800元安装费,总体算下来只有4000元就可以搞定。后来加微信也了解到他们安装案例多,技术成熟还可以在线指导我也就更放心下单了! 我想网购的朋友会有一种焦急等待的心态,短短的几天就像度日如年一样,直到收货打开包装的那一刻我才舒服了!清点完所有安装配件后,我就安排休假亲自去安装,配合线上和线下的师傅指导花了2天时间才完全装好!关于缤智原厂一键启动的配件包括:高配BCM控制盒,电子方向锁,主副驾智能把手,感应天线,蜂鸣器,智能钥匙,一键启动面板和下护板,以及线束插头若干。主要安装步骤包括:主副驾门板智能把手更换,线束从车门穿入主驾位连接BCM控制盒,中控档位下方和后备箱原车位安装感应天线连接线束汇总连接BCM控制盒,蜂鸣器安装在后保险杠处也连接线束。方向盘拆掉更换电子方向锁,线束和相关插头转接对插后连接BCM控制盒,更换一键启动面板和下护板。发动机舱还要更换原车的行车电脑,把刷好数据程序的行车电脑安装上去,旧的再寄回返还押金。所有安装完毕后测试一键启动功能是否正常,测试成功后复原所有拆卸,注意线束要包裹扎紧防止异响和安全隐患。总之就是要注意每一个细节都要到位,才能确保安装成功,在此感谢辅助拆卸方向盘的师傅,共计只花了几十元安装费就搞定了! 关于缤智原厂一键启动功能介绍:在随身带智能钥匙情况下,用手触摸主副驾智能把手内侧可立即解锁爱车,俗称前排舒适进入!坐到主驾驶位一键启动水晶按键感应到智能钥匙会有呼吸闪烁,踩下刹车踏板同时按启动按键即可迅速点火,俗称一键启动。不踩刹车踏板时按一下启动按键进入ACC档此时电子方向锁解锁,再按一下进入ON档此时仪表盘点亮,再按一次仪表盘熄灭和方向盘上锁,这同拧钥匙原理类似。在爱车行驶过程中误触启动按键是不会熄火的,在紧急情况需要立即熄火时可持续按住启动按键几秒来实现。如智能钥匙在汽车发动时拿出车外,仪表盘也会提示找不到钥匙,我有液晶仪表就直接显示了智能钥匙不存在。汽车停下熄火后,可下车关上车门按下智能把手的按钮实现便捷锁车。如智能钥匙丢在车内,按下按钮是不能锁车的,这是原厂设定的安全机制。如在锁车情况下要直接打开后备箱,可通过按下智能钥匙的后备箱开关来实现,此时其它车门没有解锁,原车还处于防盗状态。也可在携带智能钥匙情况下,靠近后备箱用手触摸开关即可立即开启尾门,我是有感应电动尾门所以直接用一脚踢开启尾门,此时爱车也同时解锁,俗称尾门舒适开启! 我安装原厂一键启动到现在也有2年多时间了,在这期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也验证了原厂纯正部件的稳定可靠!手机码字不易,希望此文能给想使用原厂舒适配置的您带来帮助,感谢大家!
#提车日记临近春节,天气越发寒冷,各种走访活动也越来越多,家里的油车当都有事情都要开的时候,经常发生冲突。便萌生了够买第二辆车的念头。刚开始想的是在周边转悠,不需要太长的距离,同时考虑到出行成本,便计划购买纯电车或是混动车。有了初步的想法便开始不断的浏览各大论坛、APP等搜索资料,横向比较。因为我家没有车库,所以只能考虑公共充电桩,要求目标车支持快充,最终有了几个目标:第一个某迪的120公里混动DMI;第二个大众ID3;第三个马卡龙第三代(支持快充,但因为太小,直接被踢出局)。中间也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说最好选择ID4,高端大气上档次,(当初孩子买车的时候也了解过ID4,最终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某拉),有了这些基本的目标便开始实地看车,通过某帝、某车、某家联系了众多4S报价,由于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价格非常坚挺,砍不动。1.27晚上我们去了提前约好的淄博店去看实车,现场看到的ID3确实漂亮好看,但是就是有点小巧,ID4确实大气一些,最终确认了id4X,与销售经理落实了有现车,明天可以当天贷款申请、落户上牌后便交了订金,约定次日去提车。提车过程很顺利,一天贷款+落户+挂牌全部办完。 以下是在近一个月的驾驶中陆续遇到的问题按时间顺序一一呈现。 1、 新车的第一个问题:车道保持是默认开启的,在城区道路行驶过程中或有很多电动车、老头乐不按交通规则行驶,反而会造成意外,刚开始知道只有打转向才能变道,后来觉得太不方便还是从菜单中关闭了,以后在高速诉上行驶时再打开也不迟。 2、 超速提醒功能:默认速度太低,可以在菜单中选择关闭或提高到80 公里。 3、 行车记录仪的问题:由于是低配版,本车不带记录仪,自己从某宝购买的360记录仪kc380(因为我的老车上也是这一款,买同样的可以少装一个APP),买回来后发现车上的内后视旁边预留的C口,但是这个口支持的是PD协议,在没有设备接入时是没有电压输出的,普通的micro口的记录仪无法使用,只能购买高档的支持c口的记录仪才能用上无损取电。为了安上这个物美价廉的设备,我从万能宝上搜索到了这个pd诱骗公头,他插在c口后可以直接输出5伏,已经测试过,可以直接使用,希望能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4、 多媒体播放的问题:因为车上配置的音响效果不错,通过查询,车机可以支持APE\FLAC\WAV等无损格式音乐,特地下载了很多的无损音乐,找遍了全车发现只有C口的数据接口,看到论坛上的车友有用C to usb转接线的,也有购买双头U盘的,通过实际应用都存在较大的风险,转接线显得太乱;大型双头U盘高度太高,上层盖板关不上容易掰断。同在万能宝寻找MINI双头优盘,找到了一款尺寸合适,物美价廉的双头优盘,16G的仅仅9.9元。非常方便合适。 5、 关于续航的问题:由于购买的时间正好是冬天最冷的时间,所以格外关注续航在各种工况下的表现,续航的显示为动态显示,他根据你目前的耗电量和上次驾驶员的平均能耗计算出当前电量的实际续航里程,经过多次标定还是比较精准的,很有参考价值。用我的账号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充满电显示续航为420公里,但是我爱人的账号就只显示380公里;在打开空调的请况下我的账号显示续航为310公里.相对准确。 6、 关于能量回收(B档)仪表盘的绿色显示条长度会根据温度高低自动变化,气温在18度时,会显示80%的长度,在5度左右时会显示50%的长度,在0度左右时会显示30%的长度,他与电池是否满电关系不大,因为能量回收本来就是很短时间内的一点电能,有点余量就能放下。 7、 冬天反光镜的自动折叠功能:在冬天建议关闭自动折叠功能,以免夜间被冻住以后打不开烧毁电机。 8、 大众超级APP的充电功能:这个为什么要单独说呢,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快冲站,同一个枪,用超级APP扫描就是0.2元/度;但是用微信扫就是1.1元/度。我测试过很多次,可以省下很多钱。 9、 关于充电权益的问题:我们用V豆兑换的度数在充电时是不管当前每度店的价格的,充完后扣除的是度数,不是钱数。所以我们还是要节约着用这个权益。 10、 关于手机充电口的问题:后排的支持(18瓦)苹果手机快充,前排的只是数据口,仅支持5伏1安慢充。可以买一条拐弯的数据线将后排的快充口引到前面使用。 以上是我在一个月中总结的问题和经验。缺点也是有的,空调远程开启响应太慢;锁车响声没有,还要自己花钱刷出来,这点很遗憾;还有就是电喇叭的声音实在有点太单薄对不起这个车的身价。总的来说ID4X是台好车,不论是操控性还是外观以及实用性来说都物有所值。最大的优点我感觉还是在动力的巨大区别上。油车再大的排气量在电车面前都是婴儿,无论是起步、超车论加速油车都望尘莫及。ID.4X可以用静如寒蝉,动如脱兔来形容。可能你已经过了十字路口,旁边的油车才刚过斑马线,这是最常见的路况场景,当然处于安全考虑我们不建议这样驾驶
#众测主题赛极狐αT5是一款中型纯电SUV,长宽高分别为4690/1936/1650mm,轴距2845mm,采用五座布局。 极狐αT5的外观,比极狐αT更加灵动。 极狐αT5车内是极简设计,全系采用15.6英寸中控屏+高通8155芯片,取消了仪表盘(两款MAX车型配备22.8英寸HUD抬头显示)。 除最低配外,其他3款车型采用热泵管理系统。对比现在市面上大部分采用PTC空气加热器的车型,理论上采用热泵系统的车,冬季续航的衰减幅度会低一些。举个例子,热泵类似家里的空调,而空气加热器类似电吹风,显然,用电吹风制热更耗电。 极狐αT5共四款车型,售价15.58-19.98万元。 动力方面,搭载前置单电机,最大功率有185kW和200kW两个版本。电池容量有两种:65kWh和79.2kWh,对应两种纯电续航:520km和660km。此外,极狐αT5的动力电池总成额定电压为530V级,具备800V快充能力,可实现10min补能260km。 三款520车型采用19寸轮毂,而660MAX车型采用20寸运动轮毂+红色卡钳,更加动感。 极狐αT5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下摆臂和转向节等关键部位采用铝合金材料,因为定位比极狐αS和极狐αT低,所以并没有大面积使用铝合金材质。 极狐αT5怎么选? 如果家用的话,售价17.58万元的520MAX版配置更丰富,车道偏离预警、后方碰撞预警、DOW开门预警、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居中保持、道路交通标识识别、前车驶离提醒、全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在内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方向盘加热、22.8英寸HUD抬头显示、50W手机无线充电;主驾腰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记忆、第二排座椅加热;自适应远近光、256色车内氛围灯;外后视镜加热/电动折叠/记忆/倒车自动下翻/锁车自动折叠、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等安全和舒适性配置都配齐了,更值得拥有。 如果预算15-20万,你会考虑它吗?
#提车日记买的D7dmh中配,坐标郑州,都说这车郑州生产的所以郑州会比较便宜,但是每个城市价格会有区别,有的城市有政府补贴可能会比郑州提车便宜不少哦 本人上台车是雅阁,从23年就开始关注新能源车了,看过秦plus,驱逐舰,五菱星光,奇瑞A8,最终选择了荣威D7,24年1月初提的车,目前就上下班偶尔上高架,从5个方面给想买这款车的朋友分享一下用车感受吧 外观 第一次去店里试驾看到外观感觉很大气,线条很美,关于颜色我曾在白色和银色中犹豫很久,我个人建议银色,银色买了越看越喜欢,车长和轴距是我看的几个牌子中我比较满意的,毕竟B级车,还有建议选中配,毕竟低配倒车镜不是电动折叠,中配360影相也就看看前后可以,两边都变形了不做参考,轮胎用的是佳通比较耐用的一款良心轮胎,地盘全防护,这点用心且使用 内饰 内饰一定要上中配及以上!这个价格真的内饰给我了惊艳的感觉,犹豫的几款车就是因为这个内饰最终决定选择D7,麂皮材质真皮座椅,加上怀挡设计,简直就是把其他同价格的车甩了几条街,星光内饰一言难尽,这个后排座椅还比星光长,坐着很舒服,这才是B级车该有的品质,本人身高180,驾驶位调到最低对比我自己的老雅阁感觉还是高了一些,可能是新能源车电池的原因导致地板比油车高,但也比某秦宽敞,我第一次试驾某秦磕着头了第一印象就不太好了,后备箱空间算是比较大的了,我放进去婴儿车还有一部分空间放其他东西,所以D7内饰和空间碾压以上我看过的几个品牌。 油耗电耗 先说电池吧,上海捷新的,听说电芯是宁德时代的然后拉去捷新包装的,总之高压电池是新能源车的关键,上汽很良心给了比较好的电池,再说一下油路吧,没有选择星光有个很重要原因:星光有颗粒捕捉器!交车我特意看了合格证和车辆一致性证书,D7在颗粒捕捉器一栏写的“无”,开过油车的都知道颗粒捕捉器可是后期油耗升高的最大元凶。因为我在北方最近都是零下的天气,油耗基本5左右,算是合格吧,但还是希望官方能出个 关于仪表盘显示的电机和发动机工作时候的图解 车机交互 先说app吧,提过车的都知道app的车内温度显示太离谱,每次要刷新半天,而且app上的指令要反应好久,希望后续更新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仪表屏幕和中间车机屏幕是一体的,在一条线上从感官来讲比中间杵个大屏幕美观,但副驾面前的氛围灯也太一言难尽了,个人不太喜欢,还有车机内存8G是有点小了,不过内置高德和网易云刚好符合我用车习惯,语音斑马助手确实比较智能,有啥需求语音就能控制,还有空调留了一排实体按键这个确实好评,美观方便且使用 驾驶体验 试驾过所有以上我提过的车型,某秦筷子悬架听后排说颠簸明显,星光稍好一点,但奈何轮胎太次挑路,稍微不好的路面低速胎噪就非常明显了,试驾过D7后明显就感觉悬挂调校的太舒服,同样的路段我开过去有直观的感受,D7最舒适,后排反映颠簸感很小,隔音效果也不错,但是扬声器中配有10个,感觉音质一般,我就当听个响算了,驾驶体验确实比油车舒服,油门跟脚 动力指哪打哪,有刹车辅助功能刹车不会点头避免电车容易晕车的问题 总结下来感觉还是性价比最高的车了,纠结配置的话,中配银色外观黑色内饰是最完美的,买车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买车后把车主手册看了两遍,现在有啥不懂的可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