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提车日记作为一个用车两个月时间的车主,目前行驶里程在6000左右,我能说小米的的驾驶感受非常的舒服,个人是不建议开动能回收的,从油车变电车已经感觉省挺多的了,不想在为了省钱让自己驾驶体验降低,由于车只有我是和我媳妇做所以后排空间什么的完全不考虑就当是储物空间用的,能耗也平常10-13左右高速19-21左右,用的公用充电桩1.07一度基本上一个月充个三次电也就200左右,如果是家用充电桩的话可能一个月可能都不到100,但是我们经常出去玩所以我们的费用一个月在400左右,以前开油车第一次电车就是小米用的最舒服的是侧翼支撑,特别的爽,5月份OTA以后用的自动泊车很舒服,确认好车位后人直接走,它停完会自动锁车不需要在旁边等他停完在锁车,行驶中车辆静音很不错,但是底盘如果挂到东西或者小石子蹦到车上了听得一清二楚,减震很好,过减速带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不好的是下车的时候你的音乐声音很大外面听得一清二楚,希望下次升级可以添加一个下车音乐声音降低,前排玻璃不建议贴膜,我晚上倒车开窗才能看得清后面,第一次用电车用不惯全景倒车影像,还是感觉看后视镜清楚,还有就是作为一个1000多号的创始版车主为什么17号的升级我要到22号才提示我可以升级,
#深蓝SL03质量反馈深蓝sl03提车马上一个月。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的车是200mxa增程,以下的体验都是我自己对自己车子的体验,有不同感受可以交流分享,不同版本间体验也会有差异。 总的来说呢,就是一台加速还可以,长得比较运动的家用车,骨子里还是台家用车。 加速还可以,开经济模式城区里也绝对够用了。 底盘和转向要当成家用车看就还可以。车尾在过坎的时候,抛跳有点多。指向性就家用车水平。 nvh这个价位正常水平,城区开还可以,高速风噪比较明显。油耗最多六个多油。没上双层夹胶玻璃有点遗憾了。过颠簸时会有塑料碰撞挤压的声音。轮拱之后两个有植绒,剩下两个就是塑料。有小石子和沙砾会有些莎莎声。 储物空间方便中规中矩,不过为了设计搞得只有一个放手机的地方有点蛋疼。还有前排门板的放水的位置有点靠前了。 坐起来在电动的轿车里中规中矩,坐姿偏高但视野还可以。前排坐起来舒适度明显要好于后排,后排靠背角度太直了,头部空间也比较紧巴巴,如果后排经常要坐人的话需要斟酌下。(如果后排头枕不拉上来,男生几乎百分百蹭头发) 配置方面还可以,车机流畅性不错,界面逻辑也比较合理,现在有的功能包括辅助驾驶的可用性也很高。不过车机软件目前比较少,还有前排座椅通风加热只有坐垫有。还有个hud清晰度问题,得看个人。索尼音响,就当不是索尼的就行。 充电算比较快的,不挑桩。续航城区差不多150多
#城市SUV有必要上四驱吗既然说到这个城市SUV,它的主要用车环境就是城市,基本上的行驶路面都是柏油路 铺装路 高速快速路,偶尔会有郊区游玩的土路石子路,但是两驱基本都能胜任了,即是冬天下雪 ,体验4驱时刻到了,但我还是建议这种情况提前出行,采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者不出行,减少不必要麻烦,能保证自己车受控,但保证不了其他车辆还有下雨天,说实话,你慢点开,提前预判也问题不大,当然了,关键时刻4驱确实能救一下车身稳定,但是这个要在一定速度和距离前提下。4驱呢肯定更好,但是相应购车成本,后期维保都会增加投入资金,总得来说个人觉得没必要,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懂车帝众测提车开了快一个月了,觉得还行吧,缺陷跟一开始网上大家吐槽的一样,前排没实体按键,双闪在头顶,后排凸出的空调实体按键容易误触,其他的暂时没碰到什么问题,就是提车没几天就高速被小石子飞来击碎了玻璃,有裂纹,周围都还是小车,真是运气不好,跑高速那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事。 油耗现在表显是8个油这样,第一箱油加的95,等我首保之后再来详细分享油耗跟心得,现在开着跟我预想的差不多,就是胎噪声音不知道算不算大,有的说正常,有的人说不正常,我一般上车就开音乐,所以感知也不明显,总体还算满意吧
#用车心得当初购买的时候,因为家里已经有商务车一辆,宝马3系一辆,所以当初桑塔纳是因为考虑到实用性和经济性。目前已经开了八年多,总行驶里程61132公里,说实话我这个车没大出力,家里车多,所以这个车真的就是当自行车骑的代步工具。 【驾驶感受】 这个车的驾驶感受中规中矩,说不上什么亮点,但是对于这个价格来说,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在110迈以下基本是没有什么大的缺点的,但是110迈以上,会有明显的力不从心。 【空间表现】 桑塔纳的空间表现,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只能说是基本勉强够用,对于追求更好的驾乘体验的家庭来说显得有点low。 【油耗】 综合路况基本在6L/100km以内,高速基本在5L/100km以内。 这个车已经正常使用了八年,整体油耗比较满意,因为本人驾驶习惯偏温柔,综合路况基本在6L/100km以内,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加满一箱油,载四人从青岛出发去上海,在上海市区行驶三天约100公里,在回来的路上才加油。一箱油跑了在载四人的情况下跑了1150公里。这个记录直接没听说有人打破,这是我成为桑塔纳忠实粉丝的原因,也是我最得意的地方。 【亮点配置】 大众车的保有量真不是盖出来的,说两个隐藏的救命功能吧。 首先是自动开锁功能,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为了方便救援,桑塔纳在遇到剧烈撞击的时候是会自动开锁的,在十万火急的时候节省了破窗的时间,提高救援速度和成功率的。 其次,桑塔纳的自动打开双闪的功能,在行驶过程中遇紧急情况,驾驶员往往会忘记打开双闪,但是桑塔纳最人性化的地方就是在遇到颠簸或者剧烈撞击的时候,会自动打开双闪,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这两个功能出现在这个价位的车上,桑塔纳真的是良心打造。 【最不满意】 要说这车不满意的地方,可能就是后视镜调节开关那个位置的盖板丢了,无论如何都买不到。我这个车当初买的是手动调节版本的,也记不清是什么原因丢了一个盖板,六年来我逛遍了某宝,某夕夕,某鱼,也没有找到这个配件。去私儿子店竟然也配不到。想起来就肝疼。
#辣评新车极氪MIX从造型来看就知道是一款特立独行的车,轿车和SUV的跨界车有很多,而极氪MIX玩起了SUV和MPV的跨界,也是一种全新的形式,而它的特色却不仅仅只是造型跨界这么简单。 一. 外观风格 很多人说MIX丑,但我觉得其实还挺好看的,和极氪007相似的风格设计,搭配的是宝宝巴士的造型,可能对男的吸引力不够,但对女性来说一个可爱圆润的造型设计确实比较吸引。 大灯部分同样有一个可自定义的灯带,未来感还是有的。还有一个比较争议的就是采用对向侧滑门,采用无B柱的设计,很多人就会去说碰撞安全的问题,我是觉得造车的人已经打破固定的思维束缚了,但买车的人还是比较传统,并不是说一定要有ABC柱的车才是安全的,笼式车身我们都知道安全性很高,但市面上没有用笼式车身的车就一定不安全吗,那肯定不是,极氪MIX后面能够正式上市,说明它一定是满足碰撞标准的,它的B柱设计其实是隐藏在车门内的,2000兆帕的超高强度钢至少在数据层面是够硬的,当然具体的还是要看实际表现。 还有一个离大谱的就是本来隐藏式门把手就足以被人诟病了,MIX直接取消了门把手,这个不好评,首先就是我不赞同,整体感和风阻都是小事,安全才是大事。 二. 内饰设计 在内饰设计这一部分,MIX的亮点就是高配版本的4座布局+可移动中岛,以我的了解现在有不少的车企已经加入到了可移动的内饰布局方案,只不过MIX是最先出来的一款车型,新能源车型在内饰座椅布局方面也卷出了新的高度。 不过这种可移动的布局方案确实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原来的车型多少都固定在5座7座的大方向,在现在汽车露营正火的时候,将汽车作为卧室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将客厅搬到汽车的却是少之又少。 MIX这样的四座布局+可移动中岛,少了一个座位感觉有点背离了三胎政策呀,这怎么坐的下,这也注定了这款车型的定位人群一定是小而精的汽车露营家庭,能够支持一家人在营地对坐玩乐,舒适度确实拉满了。 三. 配置信息 1. 续航 目前已知信息是大概有两个版本,搭载了77千瓦时的电池,续航在550公里和556公里,续航方面我感觉是少了,尤其在冬季续航打折之后可能就更不太理想了,8折也就只有400多公里,以我的想法来看,100千瓦时的电池带来的续航在纯电车中才会没有里程焦虑。设想一下,出去露营肯定是要用电,那我们肯定要保电大概20%,而这款车型较大的风阻面积,再加上跑高速,电量本就会比城市行驶要掉更快,这一来一回加上露营用电,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基本一天就把电用完了,所以77千瓦时的电池有点不理想。 2. 版本 极氪MIX的两个版本,低配是正常五座布局的车型,两驱的版本,这个版本买的人应该少之又少,因为正常五座+两驱的车型市面能挑的太多了,极氪MIX的亮点肯定是移动布局,低配版本缺少亮点,不建议购买。 高配版本则是提到的移动布局方案+四驱+激光雷达,但是极氪的智能驾驶方面并不是特别突出,甚至还不如自己开来的安全省心,但现在的车型高配没有激光雷达那怕是拿不出手的,所以有归有,用不用是一回事。 3. 价格 在价格方面,MPV的设计+移动布局方案,确实没有配置方面的竞品,但是在移动露营方案来看,极氪MIX的主要竞品就是理想L6,理想虽然没有移动布局,但是它就是可以直接当作户外客厅来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应有尽有,在外面的露营地基本都有理想的身影。 而双电机+激光雷达的相较于单电机无激光雷达的车型来说,市面上差价普遍在2-3万的价格,而理想L6的Pro版本是双电机无激光雷达,价格在24.98,我觉得MIX低配价格肯定是要在理想L6Pro版本之下的,预测是在23.98,而高配则是在此基础上多的话增加3万元,在26.98的样子。 但MPV车型毕竟市场份额只占少数,小而精的生活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而这款车型却是MPV+小而精,那肯定选择极氪MIX的人会少之又少,但是极氪MIX却是新风格的前行者,值得敬畏。
#我与007的日常【提车信息】 选买背景:我个人呢之前想买油车,对电车还是抱有一些疑问,但恰巧我有个朋友极力劝阻我最好买电车,我说有里程焦虑啥的,后来他把他的电车借给我使用了一周,打破了我的里程焦虑。就开始选车,我准备25万预算买tsl,但是内饰过于简陋。正好极氪007出来了,价格也在我预算内,还是全系800V,试驾以后就订了 选买过程:其实选车过程我对比了一些车,比如小鹏p7、比亚迪海豹、特斯拉毛豆3、还有一些车,但是始终没有适合我的,比如空间要大,续航要长,充电要快,功能多最好还要智驾和安全!这个时候007出现,确实都符合我的选车里面 提车价格:因为新能源嘛都是一口价,我买的是后驱智驾版本加了电池就是24.99万,但是定金用户可以减5000,我就是24.49拿下的。这个价格也是完美适配我的预算 【静态感受】 配置:配置我觉得007真的没话说,该有的都有了,座椅加热按摩通风,后排还有调节。唯一不是很满意就是后排中间有一点点隆起,还有座椅有点短要,有一点点小板凳的感觉。空间是真的没话说,2.8的车长,后排还可以跷二郎腿,这你受得了吗?真的是同级别“得房率”很高的车哈哈。 整个车的内饰用料都非常好,全是皮,顶部是翻毛皮材质,几乎没有什么塑料,只有音响那是塑料材质。 【操控】 007有三种模式,舒适、标准、运动,舒适模式电门会慢半拍有延迟,标准和运动模式就很跟脚了,速度太快了,开起来得心应手。 007转向手感我个人觉得是非常舒服的,指向性很好,没什么虚位,通俗一点就是指哪打哪哈哈哈,而且侧身稳定性底盘调校都是极氪比较核心的技术了,都是比较符合这个价位的车。 我是后驱智驾版本,官方宣传5.4秒加速,我实际测的是5.29,官方这是低调虚标吗哈哈哈哈。 【动力能耗】 我觉得极氪007表现就还行,之前跑高速,大概84度电跑了505公里,这个表现相当可以啊,而且是在满载、空调、音乐全开的情况下,这是想当满意的 【用车成本】 之前我是开油车,那成本就不说了。我充电打开0.49一度电,平均下来一公里就1毛钱,简直太便宜了。极氪是一年/20000公里保养,我个人还没到,等到时候看看保养多少钱。 【辅助驾驶】 极氪007是极氪自研的智驾,摈弃了之前001那套方案,前华为陈奇来操刀,我个人在高速使用nzp全程还是比较放心,超车什么的还是比较顺滑,没有拖泥带水。但是会有无效变道的情况,还有下闸道有时候不减速,现在os6.1都优化了。还更新了一键智驾,更方便了。 【智能座舱】 真的要狠狠夸一下007座舱,人机交互很好,而且还用上了8295芯片,根本没有了之前说的很卡的情况,比如有什么偏头语音、支持华为hicar,而且操作页面也比较方便语音直接操作,但是!语音过于死板,我说放一首xxx的歌,它识别不出来,说听一首就能识别,这个逻辑希望以后优化一下。 【OTA】 OS6.1 6.1版本有几个bug,蓝牙手机音乐、自动亮度、音质还原在之前只要关掉,以后上下车都会关掉的,这次更新以后,每次上下车都自动的打开了,每一次每一次每一次! 但是比如自动泊车,哨兵模式是ota重要的优化。自动泊车可以更精准的泊车了,高难度的机械车位都可以很好的停。哨兵可以远程观看,这增加了许多安全感。 其次杜比音效!可以说完全听不出来,而且还要花钱充会员。就挺无语的。 【值得推荐】 1、安全,极氪的安全是非常放心的,0自燃,极氪是安全,你们懂得,安全就是我买车最重要的因素 2、底盘调教,大厂的调教,浩瀚架构 【吐槽缺点】 1、后备箱开口比较小,拿东西真的很不方便😓 2、后排座椅小板凳,坐的时候腿部有点悬空 3、后排座椅调节没必要,正常后排座椅调节是正常坐姿到舒适坐姿,但007是正常坐姿到不舒适坐姿就离谱。 4、底盘太低,是真的低,经常过很高的地下车库就容易剐蹭。。。。。 最后【总结】 我还是觉得007是一款比较全能的车,无论是加速还是车内空间都是非常好,而且功能配置都是拉满,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都是很棒。当然,最重要是安全,安全才是豪华第一标准 最后一句:请圈主推荐
#辣评新车一整体感受 从l9到l6,都是中大型SUV,从外观很难分辨出具体是哪个车型,类似于大众的套娃设计,优点是家族化设计,一看就知道这是理想的车,缺点是看久了会腻,毕竟每款基本都长的一样。前脸是半封闭的设计,只有非常小的面积是格栅且防护措施非常好,之间的间隙很小,从图片上看是看不到水箱的。这一点是非常良心的,毕竟很多车前脸的格栅间隙做的非常大,如果前方落下石子的话是很容易崩到水箱的。我觉得半封闭式前脸更适合低趴一些的车型,这么大的suv如果配上大格栅还是很霸气的,就像最初的理想one。 侧面门把手采用隐藏式的门把手,从图上看门把手有些娇小,配着这么大车身不太协调。车尾顶部有尾翼,使得车尾看上去不会特别呆板。尾灯采用贯穿式尾灯,和车头相呼应。整体看上去很简洁,没有多余的设计。但个人觉得说不上耐看,这么大的车我觉得还是大格栅更搭。 在主驾有一块4.82英寸小屏幕可以显示档位等信息,对于司机很方便,瞟一眼就可以看到。同时配有13.35英寸的HUD,hud很方便,不用来回在仪表屏和前方视野切换,但这个尺寸就中规中矩了。在中控屏和副驾驶都配有15.7英寸的屏幕。我个人是觉得副驾驶屏幕很鸡肋,一个人开车看电视会晕车,再者给了孩子更多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交流的机会。档把采用怀挡设计,跟传统相比更方便,而且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进行手机无线充电位置和杯架位置,下方也有更多的储物空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怀挡的。 二配置分析 目前有两个配置,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在智 能驾驶上,至于驱动形式和电池容量都是 一样的。两个版本都标配L2级别的辅助驾 驶,日常使用是完全够用的。全系标配全 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热泵管理系统(在冬天开空调会很方便)、24+128G的车机内存(24G非常大,后台可以运行很多程序,但是会不会引起屏幕过热还有待体验)、8295P芯片(高通最顶级的芯片)、19扬声器最大功率为1920w(数据很震撼,不知道听觉体验怎么样)、 bud 抬头显示,纯电续航里程在 wltc 工况下为182km,对于一款大五座 suv 这些配置都是非常顶的。 1 Pro 版本,指导价格为24.98w。搭载 AD Pro 辅助驾驶系统,芯片配备地平线征程 5,所具备算力为128TOPS,因为没有激 光雷达,算力也一般。按照常理来说, 在变道,主动刹车上也不如具备激光雷 达版本预判的更早。车外摄像头配置为 5*200w+1*800w+4*300w,如果觉得智能驾 驶主要的应用场景是高速上,这个 Pro 版 本就够了。 2 MAX 版本,指导价格为27.98w。这款智能化的配置会更完善。和上一款相比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记忆泊车、车载冰箱(对于夏天非常友好,不知道能不能放点冰糕,费电吗)、更高级的智能化配置、和音响材质的不同。辅助驾驶的硬件上采用 AD Max 系统,两块英伟达芯片,芯片算力为508TOPS,几乎是上个版本算力的3倍。相比于上个版本是多了1个激光雷达、6*800w+1*200w( Pro 版本是5*200w+1*800w),看得出智能化硬件配置很高,除了应对高速场景外还可以应对一些城区的驾驶场景。可实现的功能有全场景 NOA (高速城市都可用), LCC 比 Pro 版本多:施工绕行、城市避让、相应信号灯通过路口这三个功能。其他的高阶功能想实现在配置表上看需要选装,但是没有标价格,在小程序订购中也没有看到。 音响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材质采用双折铝膜音盆和COSCONE技术弯折音盆,听上去很高级,具体和传统的有什么区别也不太懂,有机会的话会感受一下音响。一般的都是在扬声器数量上区别,我是第一次见到在材质区别的。 三 总结 个人觉得一款有较高的智能化配置且指导价不到25w的长度为4925米的大五座SUV,性价比很高。如果我有25w,我会将这款车纳入考虑范围。要说不足,第一是理想外观套娃,区分不开,我觉得也没有大面积的格栅前脸好看。第二是都增程了还得加95号汽油,后期成本会高一点,但是如果充电方便不出远门的,那就很香了。第三是我觉得大五座四米八就够了,希望后期出小一点的车型,不如比较窄的停车位停车真的很不方便,尤其是后面一堆车等着的时候,心理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