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提车日记一、个人情况介绍 这是我第一台车:新款天籁2.0L优享版白色。读书那会就听到这个车,从2022年就开始看,当时只有第七代,黑武士在路上真是太帅了,下定决心要拿下,出了新款后还是想了想买新款白色。 我是一名IT行业的职员。提车已经有两个多月了,目前行驶了约5000公里。平时这辆车主要是用来周末出游,也经常用于家庭聚会和朋友聚餐。 二、购车预算 我的购车预算是在20万元左右,从我关注的时候还是20左右的,2023年一整年降价了4-5万,终于到年尾的时候忍不住拿下回家过年,去到了十六七万,已经完全符合我的预算,而且性价比较高。 三、选车过程 当时看了雅阁,凯美瑞,凯迪拉克,迈腾,都各自有优缺点,最后选择了大天籁 四、价格方面 天籁2.0优享版珍珠白 指导价199800元 裸车价149500 贷款60000元24期 月供2500元 首付108000元 购置税13000 保险5000 上牌500 总成交价168000元(不含车船税30元一个月,包含购置税保险上牌所有费用,后续无其他费用) 赠送:三年五次保险套餐(含人工费),贴膜,地毯,头枕,车载打气泵,车载吸尘器,灭火器,香薰,雨伞,面膜(送的东西多是因为在规定的日期推迟了一个星期才到车,所以要了很多赠品) (也跟其他车主聊过这个价格还是挺不错的,相对来说在佛山提车价格稍微低一些,也欢迎跟我讨论)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在购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多参考懂车帝的参数配置,多去试驾确认好车型后,再多对比几家4S店价格,不要听太多网上的车评人吹,多跟真实的天籁车主沟通,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不要盲目跟风购买。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天籁的外观设计比较时尚大气,尤其是新款的尾部设计很吸引人,后面的车灯也换车LED灯,侧面的线条也是很帅,很袖长,但是个人觉得车头设计稍显保守,缺乏一些个性,没有第七代那么犀利,显得老头乐一点了。 2、配置感受方面 天籁的配置比较丰富,尤其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联网功能很实用。但有肯定没有现在国产电车那些功能那么多,(2.0L优享版,我觉得差的就是carplay,锁车自动升窗功能了,其他基本齐全) 3、内饰感受方面 天籁的内饰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整体感觉比较舒适,这沙发坐的确实比其他同级别的车好的多。内饰设计略显保守,但个人也喜欢简约风格。(氛围灯只有前排有,后排竟然没有,这个差评) 4、空间感受方面 我身高175cm,体重65kg,前排空间宽敞舒适,就是前排的座椅腿托断了点,踩油门时悬空(可以去试试探路的明显加长了舒服多了)后排空间也足够,三个成年人坐在后排不会太拥挤。后备箱空间很大,可以容纳大型行李箱和购物物品。 5、动力加速方面 很多人都说2.0L的天籁很肉,但是我觉得还是够用,确实我也开过2.0T的加速更猛一些,但是我平时开,家用2.0L够用了,而且经济实惠,有时挂一下S档也会嗷嗷叫,挺舒服,超车也不感到吃力。(千万不要开习惯了后再开ECO模式,那会感觉到超级无力) 6、操控感受方面 在低速行驶时,天籁的操控感觉比较轻盈,打方向灵活准确。但在40-60时速时,过弯时转向明显感觉到人都飘一边去了,原因也是底盘太软了,转大弯时一定要减速道40以下(之前开过宝马的车,操控就很好,转弯不会往一边偏,底盘就很硬,很结实) 7、油耗感受方面 在高速使用时,天籁的油耗表现较为节省,大约为5.8升/百公里左右。在市区行驶时,油耗略有增加,约为7.5升/百公里。总平均油耗约为6.9升/百公里。我个人还是市区开的多一些。 8、舒适度方面 乘坐天籁的舒适度较高,座椅柔软舒适,家人和朋友乘坐后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悬挂系统对颠簸的吸收能力也很好,特别是过减速带和坑坑洼洼的地方没啥感觉(之前开的宝马和其他的车,过个井盖那震的,区别就非常大)整体下来天籁还是非常舒服的,毕竟以舒适为主的一款车。 9、隔音方面 天籁的隔音效果比较出色,国道和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较小,刮风天气下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前排的双层夹胶玻璃还是非常隔音的,后排就差一丢丢,车载音响也一般般够用(出了2.0T的顶配有9个音响,其他的都是6个,后门的两个洞是没有音响的,摆设的) 以上就是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评评论留言! 目前在佛山南海千灯湖,车友们可以找一起出出车,拍拍照一起去玩玩。最后,感谢圈主云飞指导!!!
#提车日记🚘 车辆信息 📅 使用情况 💬 故障描述 2023年12月底在上海保时捷中心购买的二手2019款混动版卡宴,行驶3.8万公里,官方认证易手车,保时捷111项检测都没问题。开了4个月2000公里,清明节外出旅游,在高速上突然提示变速箱故障,倒挡不可用,只能挂到3档,只能开到60km每小时,只好下高速找道路救援,当地没有保时捷4S店,于是在途虎养车检修,发现变速箱严重漏油,齿轮打烂,壳体破裂,检修师傅告知变速箱已报废,无维修价值,原厂新变速箱要20万。师傅表示修了二十几年车,从来没见过这个年限和公里数的车子变速箱直接报废的,认为车子卖给我之前即已经有问题。 最近在网上也看到了混动版卡宴故障率高,变速箱设计缺陷等案例,但修车师傅告知车子变速箱已经很长时间处于漏油状态了,4S店未进行深入检查,变速箱油位和油品都有问题,才导致故障发生。 📍 我要投诉 联系上海保时捷中心后,被告知是小概率事件,车子交易前检查过没有问题,二手车没有保修,不予维修和处理。后投诉到12315,4S店提出拖回上海检查,视情况是否负责维修,并以我下高速后在当地途虎养车检修,违反保时捷厂家保修规定为由,个人也要承担费用。 不知道广大网友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的,花54万开了4个月2000公里变速箱报废。如果是小毛病维修我都能理解,毕竟二手车,早就做好了有小毛病故障,经常要修的准备,但是只开了2000公里整个变速箱报废实在难以接受,想请车友们支支招。
#我与007的日常选购攻略 🙋🏻 情况介绍 首先给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给用车场景做一个定位,注意此场景能满足九成的情况足以,不要过于求全面,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是特殊且需要妥协请放在最后考虑。 我将用车情况大致精简成以下两种 通勤工具、周末出游:上班族大多数用车场景,首选经济、其次稳定、最后驾驶欲望; 商务长途、旅游自驾:对应长途驾驶的用车场景,首选舒适、其次稳定,最后安全 💰 费用明细 车辆选购要考虑售价和后期养护成本,按自身承受量力而行,我将购车款定在20W左右 🧮 选车对比 简要用车需求:以我自身为例,符合第一种情况,每日通勤在90公里左右,周末不定时家庭短途游,假期有长途需求,并希望在原有车辆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提升。 具体来说:换车前是17款的昂克赛拉2.0,对于车辆性能稳定、有驾驶欲望,但经济性对比当年同级的高尔夫稍显不足,至少多1个油,当年没选择大众是主要因为干式双离合问题刚出现还没有定论,用车7年中除了前点烟器保险憋过3次(之前车载充电器有问题,换了盯盯拍的就不再烧了)可以说没有出过其他故障,还有就是后排空间较局促。 心路历程:换车的想法是在1年前开始,随着年限增加用车经济性问题逐步凸显,包括油耗增加和更换老化配件的费用,还有一些是对于2.0的158马力确实在车流中力不从心了,起步尤甚。 期初的考虑范围固守传统燃油车,1.燃油车经过了市场的长期验证,更加符合通勤车稳定的特性;2.燃油车形成了固有的价格体系(包括品牌溢价和车辆本身产品力),可以很快速缩小到具体几个品牌的车型。 结合需求和市场现有车型,再将心里价位封顶在20W,基本上是A+到B级车,新车方面:名爵MG7、影豹传奇、大众迈腾;二手车:宝马320li或GT、奥迪A4、阿尔法罗密欧的朱丽叶,对于新能源倒是没太关注,主要电池耐用+廉价感给我的固有印象不是太好,提不起兴趣。 转变:不过来到23年,这一整年国产的纯电车从市场端开始发力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首冲是BYD在这一年逐步追上并在Q4返超特斯拉荣登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其次是新势力蔚小理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内部竞争加剧催生更多选择,尤其是进入Q4,比亚迪的宋L、极氪007相继发布,终于从车型、价格、综合产品力上满足了我对此次升级的需要。 与自己的需求对比: 1.经济行自然是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已北京为例,自有充电桩是0.45元/度,已充满电能正常行驶400公里计算,4天充一次电,一次30~50元,看电池容量 2.BYD有各车型的销售体量佐证、极氪有001市场背书都给我选择上的信心; 3..这两个更趋近于传统轿车,相对于新能源市场上主力SUV来说,更符合我的驾驶习惯,从观看网上评测和自身试驾后都感觉不错,另外比22年推出的汉、小鹏P7各方面都得到了升级; 车型最终选择:在试驾过两款纯电车型后,又听说领克要推出CMA2.0的混动领克07,按子品牌定位应低于极氪纯电,也加入考察范围,不过最终因迟迟无法得到确切消息而作罢。回到前面的两个车型:宋L的优势在于自有动力电池、车辆驾驶舱设计上更传统、高端产品带来的品牌光环;极氪007的优势在于驾驶感觉(尤其加速、制动)上更趋近于传统车辆、智能驾驶较突出、001车型的成功; 最终的选择是,极氪007,而原因也更多是由于其驾驶感觉上的平滑过渡,降低从传统燃油车转变到新能源车上磨合期,配置上:1.因为对自己智驾使用场景预计非常低;2. CDD减震驾控感受会更好,所以选择了同价位的四驱版本。在使用的半月时间内基本验证了自己的分析,分享给屏幕前的各位。 ✏️ 新车初体验 驾控上指向精准,侧倾得到很好抑制,加减速不突兀,感觉上接近燃油车,这点我很喜欢 续航春秋400公里,夏延长50,冬至少缩短50,满足我的需要 驾驶位不必说,后排空间比较舒适,满足家人出行需求 前后备箱相对较小
#坦克400Hi4T-用车心得【用车感受】 一、 用车环境:城市通勤 用车时间年限:1个月 用车公里数及驾驶习惯:1300公里,平稳驾驶 二、动力感受 日常喜欢使用哪种模式:纯电经济 起步和超车的动力情况如何、是否有顿挫感:动力响应符合我的个人习惯,基本没有顿挫 车辆侧倾情况是否明显:没什么感受 高速的表现怎么样:开过100公里左右高速,噪音及稳定性都不错 三、空间感受 驾驶位坐姿空间如何,腿部空间是否宽裕:身高179,空间宽裕 后排乘坐空间表现如何:后排空间很不错,老婆很满意 后备箱能够放大概多少东西,是否满足日常储物的使用:放了帐篷,水等,后备箱非常大 四、内饰做工 对仪表盘、中控及座椅等内饰的做工和设计按照车主个人主观感受进行评判:内饰只能说中规中矩吧,同等价位有不少更好的选择 实际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是否满意:平稳安静,滤震舒适 音响系统和隔音降噪的情况如何,是否满意:音响还不错,低频差一些,整体不错 五、能耗表现 如今车辆的能耗大概在多少:基本在30多个电百公里。 一个月大概多少油和多少电:目前1300公里开了300多度电和30多升油 六、经验分享 在哪种模式下驾驶比较省油:没感受出经济和标准在能耗上多大的区别。感觉都差不多 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车辆刚发动时,在车外可以听到空调的一点异响, 七、总结 总体对车很满意,开起来一点也不重,特别吸引目光,期待更多体验
#疯狂神改装🚘 车辆情况 临近年关车友圈也在炒剩饭、做总结。4008发动机盖可能打不开的问题,时不时就会在群里讨论几句。发动机盖的开启步骤,在此不多赘述。今天我介绍一下我的是如何加固发动机盖开启拉线的。 💸 改装清单 螺丝刀:小号螺丝刀即可,长度不小于15cm,直径3mm左右最合适,如果有更长的要好用一些; 钢丝钳:如果第一根钢扎带没有捆好,可以剪断重换新的; 尖嘴钳:便于向发动机盖锁的小孔中穿线和拉线; 纸巾:发动机盖锁旁边有灰尘和油污,先做清理工作,便于操作; 钢丝扎带:网购钢丝扎带,建议买两根以上; 🔧 项目明细 驾驶员需要在驾驶室拉拉动序号13的这跟拉线(内开启拉线),把第一道锁打开,打开的表显就是发动机盖会抬起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可能只有三五公分,只够你伸进几个手指(胖子或者手套就危险了)能够到第二道锁。第二道锁的序号是30(外开启拉线),需要站在,用手指从机罩和保险杠的缝隙中才能够到。 小洞A和小洞B是发动机盖锁上的两个小洞,这两个洞的作用是固定内开启拉线的固定孔。小洞A是的位置是永远不动的,小洞B和小洞C会随着内开启拉线的运动而运动,从而让锁的锁舌发生旋转,释放发动机盖,实现解锁动作。小洞C是锁的回位弹簧固定点孔,D不是孔,而是回位弹簧和锁的金属构件形成的一个空隙。 序号XA、XB、XC是内开启拉线上的几个小玩意。XA是固定在锁的一个永远不动的位置上,这里是拉线的外壳。我们在拉动内开启拉线的时候,其实只有手柄带动外壳内部的钢丝在运动,由于钢丝太细小,在钢丝的终点镶嵌了一个金属球XC。XB插在锁的小孔B中,XA插在锁的小孔A中。当内开启拉线被拉动时,XC就会向XB的方向运动,最终紧贴在XB的左侧,继续拉动希拉线,XC就会挤着XB向右运动,而XB会带动小洞B运动,最终让锁的锁舌运动起来。 问题就出在B/XB这个位置,XB是个塑料件,自身形成一个带倒扣的结构,可以轻松的安装到B这个小孔中,但如果拔出来需要一点力气。由于每次打开发动机盖XB都要向右挤压B,塑料和钢挤压,久而久之,XB可能会变细,或者变形,磨损严重的话,可能机缘巧合,XB从B中松脱了。这样的话,内开启拉线的XB-XC和锁已经没有任何接触。这时操作内开启拉线,只是XC这跟钢丝在空转。 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就可以想办法解决了。但是我的车其实还没有坏,没有必要把XB从B中捅出来,我的办法是把XB和B增加一道保险,使用塑料扎带或者钢扎带捆起来。反正钢扎带不贵,而且即使钢扎带的铁坨坨敲击锁发出噪音也不容易听到,毕竟发动机舱够吵闹了。钢扎带的结构是一头大,一头小,大头是一个只能穿过不能退出的锁芯。小头就是一根钢丝,上面是收货状态,下面是即将扎起的状态,要慎重,小头插进大头孔就拔不出来了哦。 螺丝刀指的部位就是XB/B,有灰尘和油污,我用湿纸巾清理了一下。连放几张图,这是正确的的做法,就是让扎带钢丝从D的空隙进去,从拉线下方绕出来,最终需要扎带小头能被你的手捉住,提起来。最终需要扎带小头能被你的手捉住,提起来。扎带的大头不要掉进去了,掉进去要掏出来。 当扎带的大头和小头都在你手上,你已经成功了99%,把扎带小头穿过大头的锁芯,注意先用螺丝刀调整扎带,确保钢丝是从D和拉线这里穿过的。用手拉住扎带的小头,用螺丝刀把扎带的大头向下按。把钢扎带拉到极限,注意要观察到XC是在钢扎带的左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扎带的作用。 最后做个回顾,绿色的弧线表示钢扎带,红色方框表示XB,红色圆圈表示XC。即使XB从B中脱出,XB还是和BC所在的锁捆绑在一起的。当XC向左时,可以挤压XB,XB可以借助钢扎带的作用拉动BC旋转。 📚 改装心得 我查了一下资料,一般车企对发动机盖的开启关闭设计寿命可能在2000~5000次,这是与车辆的使用寿命相关的。比如一台车使用15年,也就5475天。如果按照节假日不休息,工作日不休息,每天都会打开一次发动机盖,那发动机盖也就开启关闭五千多次。如果使用次数较多,发动机盖拉线,严格说是拉线上的塑料卡子有可能会磨损。加上塑料件本身会老化变脆,如果使用年限超过十年,还是建议提前应对一下。 也有网友说,使用塑料扎带也可以。但是我觉得,发生发动机盖打不开的情况本来就万中求一。既然是防患未然,既然决定动手,那就下点猛料,来个万无一失。你觉得有必要吗?
#车灯闪耀开车上路过程中,你由于没有遇到过打着双闪的车队结伴而行,他们可能是结婚车队,也可能是组团旅行的车队,那你是否知道,双闪不是万能的,开双闪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否则可能涉嫌违规行为。有些时候,比如雾天出行,雾天出行,雾灯更适合你。 从汽车的出厂要求来说,按照《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安装规定(GB4785-2007)》,汽车必须安装1至2个后雾灯。注意,这里说的是后雾灯至少有一个,前雾灯没有强制要求,没有前雾灯不代表车子不合格,可能只是说明车厂设计时压根没考虑,或者考虑后又取消了。我的的一部车子是东风标致207,这款车全系标配前雾灯,但是车灯全系都是卤素车灯,那个时候,好像科鲁兹都没有前雾灯。现在的汽车流行搞LED车灯,前雾灯反而越来越少了,我这台2019款4008是有前雾灯的。 汽车法规还要求,对于只配备1个后雾灯的车型,则应安装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左侧。这既是业内常说的“左雾右倒“的来历。雾灯的位置也有要求,具体是离地高度不小于250毫米,但不大于1000毫米,后雾灯颜色必须为红色。我猜之所用红色,是和后尾灯、红绿灯红灯同一个颜色,表示在前方需要保持距离,注意停车。东风标致4008全系都是两个后雾灯。 出厂的时候有雾灯,也不代表每个驾驶员都会用。猴哥真的查了一下《道交法》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摆放三角警告牌。如果驾驶人在停车后没有按照规定使用三角警告牌、危险报警闪光灯,未尽到警示提示的义务,从而引起了追尾灯事故,应当承担全部责任。这说明双闪是“危险报警闪光灯”,是危险提示,那出现大雾属于危险吗? 再看第八十一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200米的小雾,第一反应是开雾灯,100米的大雾,才把雾灯和双闪都打开。也即是说,小于100米才是危险。 如果不根据路况,随意开双闪,车辆就失去了转向的提示,如果遇到转弯或并线超车很容易被后车忽略而发生交通事故。猴哥的做法是,在一个车道持续行驶的时候,可以开双闪,告诉后方这里有车,离我原点。如果我需要变道,会先关闭双闪,打某一个方向的转向灯,变道成功后再继续开双闪。同时,雾天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是向上方照的,射出的光线由于雾气形成漫反射,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开车时反而什么都看不见。 图五是远光加雾灯 图六是近光加雾灯
#摩托车保养笔记以下是我对豪爵铃木DL250的保养记录的描述。这个记录将包括车辆的情况、保养项目、配件和机油的选择、保养花销、以及保养前后的使用感受对比,最后会提供一些摩托车保养方面的建议。 DL250情况:安全行驶了5000多公里。 我的DL250是一辆年份较新的摩托车,我一直以来都很珍惜它,因此定期的保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在上一次保养后,我骑行了大约4000公里,因此我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 保养项目: 这次保养包括以下项目: 1.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芯 2. 检查和调整刹车系统 3. 检查轮胎胎压并进行必要的充气 4. 检查和清洗链条、润滑链条 配件和机油的选择: 在选择配件和机油时,选择了壳牌(Shell) 全合成机油10W-40 1L 爱德王子四冲程摩托车机油,因为这能够确保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我选择了DL250的制造商建议的机油品牌和规格,这样可以保持引擎的最佳状态。 选择壳牌机油的原因: 选择原厂建议的配件和壳牌品牌的主要原因是确保车辆的可靠性和性能。壳牌机油通常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与车辆的工程设计相匹配,因此能够提供最佳的性能和耐用性。此外,使用壳牌机油可以确保引擎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减少摩擦和磨损。 本次保养花销: 这次保养的花销包括壳牌机油、机油滤芯、清洗链条、链条润滑剂费用。总共花费了138元。 保养前后车辅使用感受对比: 在保养前,我注意到摩托车的引擎声音变得比较沉闷,加速时有轻微的顿挫感。刹车也感觉不够灵敏,链条出现了噪音。然而,在完成保养后,我立刻感觉到了明显的改善。引擎声音更加平稳,加速更加顺畅,刹车反应更快,链条的噪音也消失了。总体来说,车辆的性能和舒适度都得到了提升。 豪爵铃木DL250保养方面的建议: 根据我的经验,我想提供一些建议给其他摩托车骑手: 1. 定期保养是关键:定期的保养可以延长摩托车的寿命,提高性能。不要忽视规定的保养里程或时间间隔。 2. 使用原厂建议的配件和机油:原厂建议的配件和机油能够确保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3. 自我检查:除了定期的专业保养,骑手也可以自行检查轮胎、刹车、灯光等关键部件,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 4. 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习惯也是保养的一部分。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过度转弯,这可以减少摩托车的磨损。 5. 注意链条保养:链条的保养很重要,定期润滑、链条清洗和保持正确的张力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总的来说,豪爵铃木DL250的保养对于保持车辆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遵循定期保养计划,选择合适的配件和机油,自我检查和良好的驾驶习惯都可以保证摩托车的长期使用。希望我的保养记录和建议能对其他摩托车骑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