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为了入手小米su7,先买了一部小米手机提前感受一下,米粉帮忙见证一下图三就是! 这是我第二次体验小米su7,没有了第一次那种特别期待的感觉,因为第一次过去看实车的感觉就跟在市场买菜一样,一是人太多再者也没有得到专业销售的讲解略微有点失望,话说谁让人家这么火🔥呢。综合两次的体验感受,跟车友们聊聊自己的看法。 小米su7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通过这段时间的沉淀对这台车有了一些新的看法,首先说外观,现在越来越觉得su7的外观设计只是说精致好看而已而实在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简单说不是很耐看久而久之也避免不了会审美疲劳。设计上感觉也有点略显保守,虽然致敬了保时捷但是感觉骨子里并没有太多的运动基因,“运动元素“更像是装饰而不是由内而外的散发。不得不说整车的做工确实不错,包括两边的翼子板接缝大小对称,前后挡泥瓦的内衬缝隙基本没有。看来看去唯独就是后备箱盖里面的内饰板边缘按上去有些松动其他的还真没挑出啥毛病,车子整体做工看上去显精致。这次进店多了一台暗蓝色,比其他几种看上去更加时尚和内敛,如果我选的话肯定也要选择这个颜色。 空间方面本人长宽高分别是180cm和100kg,这次为了体验车内空间也算是拼了,后排排队20分钟,主驾和副驾排队大概30分钟,中间还要不断的走位见缝插针 先说后排,后排上去靠背就是最靠后的位置,我的坐姿比较喜欢半躺,头部空间距离车顶还有3指的距离,作为一台轿车我觉得这个头部空间很不错,包括躺到后面头发也没有摩擦到车顶。腿部空间距离前排座椅靠背至少还有两拳,当然这跟前排座椅的角度有关,前排体验的乘客身材看上去比我要小一些。中间地毯是纯平的,来回活动一下腿脚或者侧向伸个腿啥的都没问题,唯一的不足就是坐垫对于我来说有点短如果能加长一些感受会更好。进入副驾我喜欢把座椅调到最低然后头部空间大约接近一拳,腿部空间就有点局部了,膝盖基本能顶到中控台,甚至不小心还能碰到中控大屏,地毯角度也有点高甚至有点窝脚,长途坐车舒适度多少会受点影响。主驾座椅偏硬电门踏板和刹车踏板对我来说偏高一点,想要得到一个很舒服的驾驶姿态除非把座椅多往后调一些。 所以结合整个静态表现我觉得su7比较适合三口之家,两个大人做前面一个孩子在后面怎么造都可以,不过今年我这二胎落地,以后父母还要过来,这种情况su7能入吗兄弟们?
#小米SU7提车日记选车对比: 去年发布会后就一直关注着su7,之间也看过蔚来et5,极氪007,et5外观喜欢的内饰一般,空间小续航小,007续航可以,整体都拉满了,但是那外观真的感人,不是喜欢的类型,看了雷总的发布会售价,还有创世版的配置,就知道想要的就是su7创世版,就立刻下载了app等待抢购,10点去抢但是秒无啊,看了隔壁群的订单付款时间是15分钟,我就觉得10点15是个机会,果然苍天有眼,10点15被我刷到了,我心爱的。我都没有去试驾。这算不算盲定呢~~~ 购车花费: 由于经费有限,就定了21.59的盖版,然后杭州的保费6380,上牌393,总共花费22.2左右。但是我的是创世版,免了7000选到了喜欢的颜色,还有其他送的礼物,感觉很好了,还可以,正如雷总说的一样SU7的盖版,等于别家的pro版本一样。足够使用了。 续航能耗: 我的小米SU7是盖版,700的续航,4号提车以后开了几天,大概估算没电基本能开到550+的续航,高速也有450+的续航,有了450,我基本可以回一趟老家了。目前开了大几百公里了,短途能耗可以看图,10.7的能耗,不用多说吧,应该是极品了,这条路是我上班的路~ 辅助驾驶: SU7配备了多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如自动驾驶辅助、车道保持辅助、自动泊车系统等。我的是盖版,没有城市noa,目前就用了高速高架的辅助驾驶,用起来还挺顺手,一键智驾,泊车的功能的确牛逼,有停车线的就能识别到车位,耗时看难度基本上15-30秒不等,不过我也不怎么用,对女生挺好的,泊车方面感觉是市面上第一梯队了。感觉是小鹏那套泊车做了很多改进。虽然没有城市noa,但是城市道路完全可以使用lcc,跟车举例可以设置,也相当于半自动驾驶了,有钱还是得上max,以后有城市noa的。 车机评价: SU7的车机操作界面简洁直观,响应速度快,功能丰富。主驾驶位跟其他位置的声音可以分别识别,还可以,目前不能识别方言的。我的方言是小语种,嘎嘎基本识别不了,自带的app有很多,我目前用得上的其实就音乐视频地图等等,足够了,音乐有很多app支持,这点很满意,可以qq酷狗网易云,喜欢哪个就用哪个,可以无缝对接手机的app会员,目前还没有carplay我的是苹果,但是感觉车机已经足够用了,基本用不到手机。 充电时间: 这几天高速开的多,我冲了几次,一次40-100花了,大概45分钟,0-100花了70分钟左右,10-80很快,大概也就40分钟的样子,一部剧的时间就能满能量了。满意了,日常通勤一周一充就可以了。家充3999暂时没装,过后1999考虑装一个 用车体验: 开了这么多天,开上了电车,就回不去油车了,很舒适。虽然是盖版,起步加速性能已经足够我使用了,我也不会那么猛的开车。过减速带比我以前的破车好多了,基本没啥震动,虽然是5米的车,转弯半径感觉跟我之前4.7的车差不多,满意的,过弯也很灵敏,等以后有更厉害的改进继续换着开。感觉目前的功能差不多已经到顶了。 空间内饰: 送的真皮虽然就一部分,但是也过得去,坐垫不软不硬,还可以,杯架有两个很满意,可以放两杯咖啡,跟老婆共享,送的冰箱是半导体的,也基本够用,属于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的配置,也就偶尔用用,空间的话对于轿跑来说还可以,前排无压力,后排180以下无压力。不能跟suv相提并论的。 一丢丢吐槽: 送的脚踏好像质感不咋样,后期肯定要更换。前备箱的门开了,很难关上得双手按下去,都生怕按坏了,对于女生也不友好。还有就是配件买车都不给积分。配件都要另外花钱,这点很雷总~不过车价在这里了也没说啥了,希望后期来点福利~ 总结: 对于su7,目前还是真香车,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是韭菜车,我们一起来看~~~
#懂车帝众测静态体验: 空间蛮大,前后排坐垫长度什么的没问题,后排靠背可以调到角度比较缓。座椅包裹感一般。不那么严谨对比一两年前试过的拿铁dht,感觉包裹感比拿铁弱一些,座椅也稍硬一些。后备箱感觉就是地台比较高,空间还可以。车机简单玩了下,不能装应用比较封闭可玩度不高,流畅度反应什么的还可以。燕飞利仕的音响感觉还可以,可调的音效并不多,感觉这个价位大家都差不多。 驾驶性: 油门前段1/3快速踩下去响应还可以,车会缓缓攀升,动力不会来的那么直接那么快。地板油也是动力不会那么直接,给你温柔但尽快拉起加速的感觉。可能是为了照顾乘客感受吧。试驾车电量大概有一半这样吧。体感是一个百公里7秒左右的车(并不严谨)。加速丢开油门动能回收衔接比较自然,回收力度不同档位能感知不同差异,因为没怎么开过纯电车,个人感觉最高档动能回收不算很强那种。低速挪车的时候想用刹车控制蠕行速度,轻踩没反应,再踩给你刹停了。 底盘感受: 底盘稍硬,连续的小颠簸感觉处理不够好,有一点生硬。高速的起伏能拉的住,不会上下起伏几下没完。 NVH: 发动机启机介入声音能感知到,但并不明显,不特意去听声音和震动都比较无感。风噪车速到了120也不大。胎噪有些比较粗糙的沥青路或者水泥路比较明显。
#懂车帝众测分享一下我的23款悦享版天籁,用车情况有优点也有遗憾。 我是2023年12月份底订的车,来来回看了其他车型例如:雅阁、凯美瑞、英诗派、帕萨特中性车。 我是在12月初去看的车,其实从23年5月份就一直在关注天籁和凯美瑞价格及优惠。因为预算15-17万左右,所以考虑的车型就这么几款。到了10月份车展先去看了天籁悦享天籁,试驾感觉有点肉,家人说再看看别的。11月份去了丰田看了凯美瑞,对比试驾,动力好一点,也比较喜欢凯美瑞外观 ,但是内饰不喜欢,而且价格超出预算;雅阁和英诗派也很喜欢,但是优惠不大,价格比凯美瑞还高,重点是销售不热情;又去看了帕萨特,外观很喜欢,空间也不错,外观也好看,价格几款车里面最高,做后也放弃了。 接下来1个月没有怎么考虑看车,计划过了年再看看。谁知道12月底日产的销售打电话说年度优惠大,享受6万旧车置换补贴,刚好家里有一辆轩逸13款的也开了11年了。跑了16万多公里,就开过去看看价格能优惠多少,评估结果旧车顶2万,18.88万的天籁悦享版优惠到14.6万的裸落地价格,但需要贷款付利息五年12000元,白色加2千,最终14.8万拿下(不算利息)。,如果算上利息16万搞定。这个价格还接受,在预算范围内。 确定订车,问了销售说,需要等车1个月。最终在1月20号提车。 提车送全车贴膜,全包围地垫,除甲醛碳包,10年车载流量,无线充电,一脚踢。我有加2000元送5年或15公里主要车损件质保,并送2次保养。总得下来16.2万。 油耗:春节前城市和郊区跑了1000km,油耗8.5L/百公里,回家路上堵车加高速及低速一箱油可以综合600公里(一半路高速)还不错。春节期间过年从广东回老家河南,来回半个月跑了3500公里,路上堵车及山路有1000公里,到3月底共计跑了4900公里,综合油耗6.9L/百公里,总体来说油耗还可以,毕竟差不多1.8吨的车(加上2-3人)。 动力:不开节能模式还行,高速超车要留预判时间,最好在100米以上的距离加速超车准备,路上遇到带T1.5以上的车基本上,没办法比,要把油门踩到3500转才提速有劲。 稳定性和空间:车子高速上跑到120公里,车子上坐2-3人没有感觉到飘,后备箱空间也大能装不少东西。后座的空间也不错,坐垫比较软,大沙发坐着名不虚传。 外观:整体外观不错,比较大气稳重,30多岁的人比较适合,就是车漆有点薄,路边的树枝或拐弯抹角的磕碰都会划痕或掉漆。建议考虑贴上车衣,就不怕损伤了。 春节期间来回3500公里,一个人开车差不多35小时➕30小时,总7了65小时。跟以前的轩逸经典比舒服很多,不感觉到太累。 如果选一台家用,动力要求不高的话,预算有效的,可以考虑下手天籁悦享版,要求动力的话,可以选择2.0T的,或其他动力车型。
#新车抢首试以下体验基于小米SU7-MAX版而来 【好评】 *整体车身姿态不错,运动低趴的范儿很足 *底盘质感一流,整体反馈紧而韧 ,操控突出,风格化调教明显! *这个级别比较少有的主驾动态侧翼支撑,整体的反应速度和支撑力度比较到位。 *车内扩展接口丰富,但要不要加?怎么加?把选择权留给了用户自己,这点好评! * 全景式天幕隔热和防晒效果突出 (Ps:就是玻璃颜色稍微有点深) *后备箱整体的纵深和开口表现不错 *高速NOA智驾整体表现十分的激进,特别是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变道加速相当的从容果断,毫不拖泥带水! *HUD抬头显示是我目前用过视觉信息传达最好的HUD!导航信息的随动设计很不错~ *小爱配合大模型上车后可玩性很丰富,对于米家生态融合带来的未来想象空间很大 【不足】 *后排座椅的坐姿有点高,后排靠背角度过于直立、后排坐垫长度过短,坐垫前端对于大腿的承托支撑不够,整个后排对于长途乘坐来说整体舒适性欠佳。 *车顶的气质扶手,抓握空间对于成年人手掌来说有点紧绷。 *现阶段跟米家生态的融合功能展示,基本都在想象范围内,期待后续能有一些更惊喜的功能上车! *部分配置只能在MAX顶配上有所配版,且暂时无法提供选装,比如:HUD。 【总结】 这是一台风格化十分鲜明的车,虽然还有一些细节可以优化,但整体的完成度已经超过我的预期。 雷总在昨天发布会上也突出这台车更偏向于个人驾驶的定位,所以这是一台悦己的驾驭之车! 如果你是家庭取向用车,就等小米的SUV吧。当然自己足够喜欢,那就奖励自己就是了
#奔达摩托晒单有礼选这车当然是因为颜值啦 奔达的车要颜值有颜值,要品控有颜值 现在奔达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 一直都在优化 所以现在很少能遇到问题比较多的车了。 当时选灰石250的时候,还对比了力帆的k29以及无极的cu250, 因为我上一个车就是力帆的k19 看了k29升级后,其实跟19差不了多少,只是动力提升了而已。 所以放弃了k29 然后又在犹豫cu250和灰250,cu250迟迟不发布,然后我把车卖掉之后就想赶快买一个新的 然后对比了颜值后 果断的下单了灰石250 很多人说灰石250的定价高,其实它的定价不算高,因为颜值这一块 同级别车型没有能比得过他,再加上v型双缸发动机 有试驾车到店后,很多博主给出了测评 在我看来,唯一不好的就是减震有点差 其他的都不是什么问题 比如有的人说车把宽,档位不好找,坐垫不舒服,车型小,仪表亮度低,刹车不好……其实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能个子比较小的会觉得车把有点宽,这个后期可以换一个小燕把就好了呀。其实现在的车档位在一档和二档之间,刚开始新手确实不好找,习惯之后其实蛮好找的。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骑行感受,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不一样,所以感受也不一样,虽然我没去试驾,但是我感觉这辆车确实还行,这个价位这个颜值拿捏的死死 我最想吐槽的是奔达交车太慢了。等车等得我彻夜难眠 快点交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