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购车经历: 本人70后,标准理工男,坐标北京,家里有2辆油车,1台轿车1台SUV。去年7月卖了12年车龄的轿车腾出来一个油标。考虑到每周上班限号1天而且坐公交也不太方便,准备再购1辆车,因此从去年8月就开始各种看车、试车。那时候,正好赶上了国内新能源车的热潮,各个厂家纷纷推出新车,智驾也越来越成熟。新购车主要用于通勤,从自己近20年的用车经验来看,车的性价比一定要高,除非有经常换车的打算。再加上自己对两箱车一直情有独钟,因此第一目标是好开好停的两厢车,油车或者电车都可以。按时间顺序,先后试了本田飞度、比亚迪海鸥、海豚、元PLUS、大众ID3、MG4 EV、奥迪Q4 etron、宝马i3、特斯拉Y和新3、理想L7、蔚来ES6、小鹏G6、G9、银河E8、极氪X和007、高尔夫Rline等。 通过不断的试驾,让我这个老油车车主对电车有了不断的了解和理解。对于有几款车的几次降价,也因为不同程度的不满意始终没有出手,比如元PLUS换代老款降价清库存、ID3的大幅降价和活动、MG4 EV的降价、小鹏G6的大降价、极氪X的降价、特斯拉Y和3的降价等等。到了2024年,各种厂家的降价相对消停了许多,我在看高尔夫Rline时,ID3再次进入我的视野。本来对高尔夫RLINE的做工和尺寸都很满意,但在试驾过程中,觉得动力完全没有达到预期,即便自己对动力的要求也不高。这时候,又想到了ID3,再次去做了试驾,才发现这么多试驾过的车中ID3是最符合我预期的。考虑到2024款即将推出,老款有优惠,因此当天就购买了库存1个月多的ID3,离子灰。低配选装7500的包,做了车贷1年后还清,全款12.5万,安装了4S赠送的膜和行车记录仪。 用车体验和建议: 驾驶和乘坐:很有德系车的风范,方向盘很稳也比较精准,缺点是圈数有点多。底盘是ID3的一大亮点,很有韧性。另外隔音也比较好,实际体感比极氪007要好,特别是后排。后排空间够用,但靠背有些直,喜欢大沙发的可以会感觉不舒服,但我家LD比较喜欢这种乘坐感。 充电:如果在外面的充电桩充电,建议从大众APP里推荐的充电站里选。感觉ID3还是比较挑充电桩,比如蔚来的充电桩,充完之后出现了无法正常拔枪。 电耗:冬季的电耗确实有点高,开了暖风轻松突破20 kwh /100km,搞得我都不太敢开暖风。过了冬季,又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10、11的能耗很容易开出来,完全低于厂家的13。我一般主要用经济模式,堵车换成B档,经常超车就换成运动档。B档还是很实用,可以弥补ID3刹车前、中段偏弱。由于ID3用的是三元锂,不建议把电充满。充满了也不利于动能回收,充电过满,可存电量少。最大可以回收的动能要看正面小显示器左边的绿色条长度,越长可存储的回收电能越多。 车机:carplay确实很好用,车机的导航其实也还可以。Carlife和carplay相比有点惨不忍睹。记得一定要把设置里使用车机流量的“小地球”关掉,否则默认情况如果连了carplay或者carlife就会使用赠送的3G流量。听音乐的流量是免费的,一般都够用。 洗车:如果去自动洗车房洗车,千万把雨刷自动感应关闭,否则会毁坏雨刷器。(这都是惨痛的亲身经历啊) 关于ID3的技术特点: 在购车之前,我整理了一些ID3的特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忙。 1. 后轮为什么采用鼓刹? ID3的后轮鼓刹是很多人诟病的一点,说大众不地道,减配太厉害。用鼓刹的真实原因是:大众的MEB平台,其鼓刹比通常的鼓刹更大。鼓刹与碟刹比其拖滞力较小,可以减少摩擦力增加续航,也有助于降低维护成本,维护成本较碟刹更低,刹车效果也不错,更适合电车。ID系列和奥迪ETRON系列都是鼓刹。ID3后轮已经没有足够空间,无法更换碟刹。 2. 为何没有前备箱? MEB平台包括ID3把空调进风放在前备箱位置,方便更换空滤。空调:内外循环都经过空滤,让人比较放心。 3. 如何关闭ESP? 雪天对于后驱车来说就是噩梦。ID3的ESP可以手动关闭。打开前备箱,手动拔黄色的保险就可以关闭ESP。 4. 关于ID3的用料和底盘 B站上有不少拆车的视频,ID3的底盘和悬架用料相当厚道,可以说是这个级别里独一份的存在。不少车评人也买了ID3,高转青年栗子、车手罗开罗、五星体育然哥,他们的测评很全面。 我计算了一下:ID3车重1760kg用的是52.8度的三元锂,元PLUS车重1690kg用的是60.48度的磷酸铁锂,ID3比元PLUS重了70kg。然后单看电池,ID3的三元锂能量密度更高,而且电池也小一些,因此电池比元PLUS轻了63kg。如果把两车的电池都拿掉,ID3净重居然比元PLUS多出133kg,可见两者用
#提车日记【购车经历】 因为上班离住的地方十几公里,人多公共交通又少,所以寻思着买一辆汽车,这不新能源汽车降价厉害,就决定买一款新能源,为什么选了启源呢?因为一是对长安还是比较认可,二是优惠力度大,续航又算比较高的,外观微笑脸也很好看,思来想去就去门店看车试驾订购了,最终是选择了145km pro这个中配版本。 【提车价格】 提车价格方面,裸车官方价是12.29w,厂家优惠2.3w也就是9.99w的裸车价,再加上这个月的电补2000,也就是9.79w,这是所有4S店的基础价格,因为我是月底去的,他们有库存压力,再加上保险和车牌都是让4s店帮我购买和办理,最终的落地价是10.25W,包含价值999的终身基础保养,官方三电质保,送3.5kw的充电桩,1年内提供地址免费安装,还送了一瓶茶油、车膜和脚垫。因为我实际上并没有怎么谈,价格应该还有下降的空间,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做一个参考。 【能耗表现】 在能耗方面,主要说说续航吧,因为还没有用汽油。20km的路程,电量从92%掉到了82%,纯电续航从114km掉到了92km,平均来说几乎1%的电就走1km,虽然车内是一直开着21度左右的空调会有影响,不过还是让我产生了些些的续航焦虑,也坚定了我内心买70km的决心,照这个趋势看来,一个星期至少要充一次电。。 【用车感受】 用车感受方面,启源A05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首先,它的驾驶感受非常出色,无论是起步还是加速还是切换模式都非常迅速且平稳。其次,车内主驾和副驾空间还是相对比较宽敞,乘坐舒适性很好。此外,车辆配备的各种智能科技配置也让我在驾驶过程中感到更加便捷和安全。360全景影像必不可少啊。动力方面的话还是比较强的,不过比起后驱的车辆来说还是差了点的。 【不足之处】 虽然启源A05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车辆的续航里程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冬季或高速行驶时,能耗会相对较高。其次,车辆的充电速度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在使用公共充电桩时,充电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出行计划。此外,后排空间显得有些局促,因为座位比较低矮且短,腿部不能完全得到支撑,长时间行驶下坐着肯定会比较累,并且作为的头枕比较硬。另外行驶速度上了70以后会有风噪,隔音效果一般!
#懂车帝众测搞不懂这么好的一辆车,网上一直被喷肉的不行,“公路闪电”称号在我脚下确实名符其实,看我的平均车速配图你就知道了。“移动路障”路上各大品牌多了去了,不知道他们都怎么“开”的?下面我来说说我是怎么驾驭好我的公路闪电的。😜 上班通勤早点出门,路况好的情况下。平均油耗完全可以控制在5~6个左右。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1:CVT变速箱起步不要踩地板油,瞬间油耗满格后就可以回收(转速在2000左右)。速度起来后转速我一般控制在1500~1800来回轻踩提速。 2:A.拥堵路况你可以切到ECO模式,仪表盘显示蓝色背景。一来可以近距离安全紧跟前车,因为ECO模式下给油后没有那么激进。 B.正常路况我建议大家用normal模式,仪表盘显示白色背景。日常通勤这个模式挺好的。如果你想超车可以牛角向上转到sport模式,仪表盘显示红色背景,动力源源不断。 C.长途驾驶我建议车友们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用起来,真的很好用,很大程度缓解你的旅途疲劳。没用过的车友可以在空旷路段试着体验,很简单也很方便。可以提前搜下视频学习。这么好的功能别当摆设啊!而且巡航120码的时候,百公里平均油耗一般是5.5个。高速开得少,我大多时候喜欢掌握主动权,油耗可以4~5个。 3:个人驾驶技术和习惯 1)通勤路段都开了10多年了,所以每一段哪个车道快心中都有数。规划好路线,避免拥堵。 2)开车习惯做到提前预判,保持合理车距,避免急刹。 3)路况很好的时候,会滑行,油门控制好车速。 4)长时间停车(3分钟以上的),建议开启自动启停(A)键。正常的走走停停就关闭它吧,开起自动驻车HOLD键。 5)接到4S的通知就及时去做好保养维护。 6)冷车胎压一般都在250KPA 7)开了50000多公里,一直加的粗粮92。车友们不必太纠结,只要燃油箱盖和说明书推荐的都可以加。 8)避免短途驾驶(可绿色出行),后备箱尽量减负。 4:当然难得一次市区通勤高峰走走停停,油耗也会高到9个左右,也属正常情况,毕竟红绿灯起步多嘛! 5:用车成本:信用卡每个月有200—25活动,一个月加2次足够。每天来回通勤46KM,一个月350大洋开1000KM左右吧。 燃油车的能耗差不多能控制到极致了✌,期待新能源汽车的众测。
#懂车帝众测海南目前的气温对于新能源车还是非常友好的…… 在22-30摄氏度的气温下,开空调23摄氏度,风量2档,跑国道+城市道路时速20-60km/h,标准模式从100%用到25%发动机启机可以跑个98公里。如果强制用电到15%,那可以轻松跑出纯电续航破百,达到或略超110km的标称值。 23年10月入手至今,已经跑了22000多公里,正因为在海南油价较高的背景下,用车成本降低,不禁担心起了一年超过三万公里失去终身保修的权益了。 不过归根结底,能耗这块还是要大大的好评,就是这个“近50公里能耗”的换算过于抽象……我就这么形容能耗好了……我说的上述通勤情况下,1%电量约等于1.3-1.5公里。高速带缓坡,纯电120km/h的情况下,续航也能有个78-80公里。
#G6提车初体验10.28下定,等了一个多月,终于在12.18这天提车啦。刚发布时看G6,外观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但是被它的产品力折服。所以去了好几次附近的体验店看实车路上也时不时看见它的身影,慢慢越来越喜欢它的外观了,真的特别迷人,现在每次停完车都要欣赏一下再走。尤其是尾部,现在越看越爱。 回想起一年前左右计划换购一台新能源车的历程,因为已经有三台油车了,所以这次只考虑纯电。看了比亚迪元plus、特斯拉modle y、蔚来et5、大众id4、智己ls6、极氪001等等竞品,包括小鹏G9。最初的G9让我印象深刻,也让进一步让我对小鹏有更深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到G6发布的时候,我在直播平台上全程观看了发布会。对它的配置非常满意,完美符合我的用车需求,简直是量大管饱,性价比比看的竞品都高,甚至比自家G9还高。遂经过一段时间来接受它的外观后就下定啦。 G6最打动我的是它的超低能耗、辅助驾驶和800V,超低能耗让我在广东平均电耗11个左右,冬天开暖风也不会高过15。真的特别满意,wltp经常是反向虚标。续航非常非常扎实。辅助驾驶在高速上也非常好用,我也非常放心去用。大大缓解长途驾驶的疲劳。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觉得好用的智慧场景,车友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ps.智慧场景也是打动我的一方面,这个功能很好玩也很好用。
#用车心得就在昨天晚上小米发布了SU7,这个很多米粉翘首以盼的时刻终于来了。我本也想在小米发布后在入手新的新能源车的,这个得看机缘 不羡慕不后悔 第一个月用车体验: 1.行程:总里程数开了800公里,平均下来也就是每天20多公里,平均车速24公里/小时,大部分时间在市区开,去过3次城郊及乡下(离市区大概30多公里),平局能耗15.6千瓦/百公里。 2.充电:一共充了两次电,现在还可以跑300多公里,满电大概要冲一个小时,商业快充(大家在11点后充电很便宜,2毛/度,充满花了48多块钱,含服务费)满电显示可以跑580公里。 3.感受:开了8年多油车的我,觉得电车开着特别丝滑,起步,加速都很顺畅,我以前开的是手动挡的油车,虽然开了多年但是还是有可能中途上坡起步的时候熄火,所以现在开电车感觉特别爽,奔驰车的起步、倒车、停车感觉设计得很不错,就在方向盘下面,用起来确实特别顺手。最开始媳妇想买Q3的,路途中拍一张Q3和EQA的对比图,感觉EQA外观看起来比Q3大一些. 4.郊游:上周开着车带着家人去郊游了一下,带着家人去赏花一番,开乡道也很平顺,给大家分享一点郊游照片。 5.最后:我媳妇是做律师的,这个车她平时开的比较多,买这个车有一定程度是为了面子,但是这个车给我们的用车体验确实不错,我们还是觉得很满意的。
#懂车青年提车打卡选车背景: 新家离公司相对较远,每天上下班不太方便,所以就决定购买车辆,鉴于油车摇号多年未果,所以最终选择了新能源。新能源中当时个人比较中意的三家,分别是问界、特斯拉Y,极氪001,做了各种对比试驾。空间上我要求不大,毕竟还没孩子就自己开。动力方面电车都差不多,最终在车身底盘悬挂用料,以及智能驾驶方面,感觉问界有优势。且自己逢年过节要回老家,日常也要出去自驾旅游,所以电车还是会有焦虑,混动增程比较符合我的用车需求,最后综合考虑,选择了问界M5智驾版。 价格明细: 当时厂商权益优惠4.2万,我选择了次顶配,该整的都整了。裸车落地是28.4万, 上牌费600,保险费强制险和商业险加起来7200,还花了3000元一次性买断了高阶智驾包。整体费用下来大概是30万。 用车感受: 车辆使用了几个月下来,两个字:真香,车辆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能耗方面:满油满电是1200Km, 实际跑下来,两人➕行李的话,1000公里左右,都不用进服务站充电或者加油,无里程焦虑。平常是城区用电,高速用油。另外底盘悬挂表现,特别是智能驾驶方面,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尤其春节严重堵车的情况下,一个人开了十多个小时,智驾小艺帮忙开了至少80%的路程,极大缓解了疲劳。 新车整体使用下来,还是很不错的,也期待后续的车辆的OTA升级
#人人写点评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启源Q05的外观。说实话,刚看到它的时候,我对它的外观并没有太多好感。作为一款新能源SUV,它的整体设计比较传统,没有太多创新的元素,特别是和我的CS55 PLUS燃油版比起来,这种差距更加明显。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外观并不是一款家用SUV的重点,我更看重的是其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是否优秀。 说到动力方面,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启源Q05和燃油版CS55 PLUS之间的对比。作为燃油版CS55的老用户,我对这款车是相当熟悉的。和燃油版CS55 PLUS相比,启源Q05低速采用的是纯电动驱动,相比燃油车更环保节能。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启源Q05的响应迅捷,给人一种动力十足的感觉。但整套动力系统也是采用了串并联设计,所以在高速行驶时,油耗(5.5L/100km)反而比市区高一些,提车到现在一共加了600块钱的油,充了两次电,平均算下来能耗为4.5L/100km,而且基本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馈电状态下跑的,我对这个能耗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