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款凡尔赛提车作业兄弟门,我的是二级车,提车八个多月了,已经小跑了一万二千多公里已经保养了第二次,分享一下这八个月以来的用车感受吧。 车是今年四月份提的,提车第二天新款上市了,而且只加一块钱,我丢!当时准备换车的时候是各大论坛看了很久,也潜伏在车友圈潜了好久的水,正好在工作的地方有雪铁龙的4s店,预约了试驾,跑了几公里试驾路线以后感觉比我的丐中丐好开太多了,然后就是价格讨论,记得当时二月份的时候那家店二级车给我报的落地18.2万,因为我的旧车牌照是成都的,他们店没办法给我解决换牌的问题,所以这个话题也就暂时搁置下来了,然后就是在抖音里面疯了一样的查看各种关于凡尔赛的视频,某一天的时候正好刷到一家成都的工厂直营店在直播,联系上了以后销售告诉我说预付100抵3000,后面还有优惠,落地大概16多一点,心动不如行动,开上我的丐中丐长途奔袭2000多公里从福建回成都提车,估计也是没谁像我这样了吧?第三天到店和销售一翻推心置腹的交谈以后当场就下定,要了电尾门脚垫和行车记录仪,其他的也真的压榨不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补贴下来以后,落地16万多一点,这个价格在当时还是比较满意,只是现在这个价格都可以上顶配了,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谈一下这一万多公里的用车感受吧,都说法系车顶配以下皆丐版,我的是二级车,我觉得配置还是够用了,电尾门,自动大灯,自动雨刷,电动座椅,ota升级,定速巡航,全速自适应巡航,仪表盘地图,主动刹车,爱信8AT,等等等该有的还是都有了,虽然是1.6T的动力,前半程刚起步的时候稍微有一点顿挫,还是能接受,最满意的是油耗,提车第三天就因为工作原因得回福建上班2100公里左右,加了930块钱的油,表显里程满箱油显示居然1100多公里了,我勒个去,有点惊讶,这点还是非常满意,有的人老是拿雪铁龙万年不变1.6和扭力梁来说事,作为车主我觉得我有发言权,1.6的动力虽然不是很强,但是雪铁龙后端动力加速完全没问题,高速上140以后加速任然非常有力,再一个就是扭力梁了,我以前的车也是扭力梁的,美系车,那个扭力梁和法系车的扭力梁完全就是两回事了,特别是经过坑洼路面的时候,感受完全不同,低速的时候这个车的悬挂很软,高速的时候就像贴地飞行一样,很稳,所以说有些人吐槽法系车的动力和扭力梁的时候也不知道有没有开过就喷! 再说保养,首保是免费的,二保的时候我买了套餐,算下来也就三百多块钱一次的保养,而且本地的4s店态度非常好,并不会因为我是外地牌照而服务不好,升级了两次OTA,因为搞不懂给400打电话,工作人员电话里指挥,实在不会弄干脆开到4s店里师父一会就弄好了,出来的时候还把车洗的干干净净的。 因为23款出来了,所以22款的车很多4s店都在清库存,然后各种降价各种补贴,看得我心里都在滴血了,早知道这会下手就好了,节约好几个达不溜了,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买凡尔赛始于颜值终于用料,并不在乎保不保值这一说法,每次锁完车都会回头看看,帅就完了,等红绿灯的时候旁边的驾驶员都会看上几眼,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至于车友群和网上说的车门漏水和蓄电池的问题,我的车目前还没有这种情况,唯一的就是感觉这波清库存的价格有点伤到我了,其实很多人还是看好凡尔赛的,只是在价格上觉得有点尴尬而已,就像年初的C6一样,20几万的时候老气横秋,12万的时候成熟稳重,希望凡尔赛销量越来越好吧,路上有遇见车友的时候别忘了抛个媚眼滴滴两声哈!
#提车日记【情况介绍】 女司机新手。由于天气变冷了,只从考了驾照后天天想着要是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车的话,出去玩啥的就不用担心动手动脚了,平常骑个两轮电瓶车风吹的眼泪刷啦刷啦的,广东这个冷天气比较干燥,风一吹皮肤就容易裂开。买车成了23年心愿目标,年底了该买车了! 【买车过程】 买车之前看了好几款车,朋友介绍加自己网上逛逛。奇瑞、东风、长安。前面2个都不是很钟意。 ①奇瑞3X,这车的优点发动机还是不错的,但是配置还不是很理想,配置高的价钱高,而且3X外观不是很喜欢,有点丑,所以后来考虑还是选择放弃了。 ②东风风神:看了配置和功能包括外观都是蛮喜欢的,价格也比较实惠,当时比较心动,都准备下订单了。但是买之前问了老公和同事,他们说东风牌子以前是做卡车方面的,对轿车型的还刚开始做,比较不是很成熟,再者就是属于SUV型的,我担心驾驭不了,最后选择待定。 ③长安逸动,这款车我是第一眼就看上了它的贯穿尾灯外观,长安车标也比东风风神的好看些,销量也是三车中最高的,然后经过了解,价格当时优惠力度高达两万,车的功能360影像,对新手也很友好,店里试坐乘坐感座椅都很软舒适。在我心中基本上属于完美的一台车,最终,直接交首付买定。 【价格明细】 坐标:广东,时间:23年12月,车型:长安逸动PLUS畅享1.4T尊贵版,裸车价:73800保险:3660优惠:2W,最后落得价:加分期利息和手续费9万。赠品:首次保养 贴膜 脚垫 。 【新车初体验】 【外观评价】这个车的外观我是非常喜欢,车身一条流线真的美,很有力量的感觉,晚上点亮的贯穿式的后尾灯,简直美爆了。老远都能认出来,那是我的车很独特。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它的前脸风格乌漆嘛黑的车头,不是很喜欢,不如奔驰的好看。长安的“V”字母车标也很好认,简约大气,除了奔驰和奥迪目前我又认识一个车,就是我的长安了。还有车窗装饰的亮条也很有质感。还有那个挡泥板,我看有些车都装了,怎么我的没有,是不是简配了 【动力感受】开车不到一个月,已经试过三个驾驶模式了,总结就是经济模式:相对稍微肉一点,起步稍微有点慢,同样是路口起步,但是旁边的车就要比我多个车头,油门踩了但是走起来会延迟几秒的样子;标准模式:这个模式只要给油就能跑起来,一般跑高速我喜欢用这个模式;运动模式:这个模式现在还后怕,有次等红绿灯不小心调成运动模式了,一脚油门下去车子冲出去差点追尾了哈哈。所以日常就标准走市区,动力和油门是最协调的,不会肉。比较注重油耗的,可以选择经济模式开。 【车内空间感受】2米7车内空间对于我这种小个一六七南方女孩来说空间比较大了,调好我驾驶座位,后排空间坐在里面与前座还有三拳多的空间。而且坐里面没有压迫感,就算是坐直挺直腰杆,也碰不到车顶。另外就是天窗了,感觉好无用,只能用来采光了,打开一次麻烦,下车容易忘了关,很鸡肋!再来说说后尾箱吧,最多也就放一两个22/24寸密码箱出去旅旅游随便装下,深度都感觉有一米左右,太大了。一个人如果搬家装东西在后排也放到来装,应该问题不大。 【油耗感受】目前跑了200多公里,提回来跑了一段高速,定速100跑下来显示6.3,还是很满意,但是后来市里开着开着就涨到表显10点多,新车可能还没有磨合好的,或者这可能是我新手问题,对驾驶还不是很熟悉。再接再厉做个老司机。 【座椅感受】座椅真软包裹性强,就像被一个大男人抱住的感觉,很有包裹性。开车转弯啥的,座椅很好的把我固定到驾驶位上,就是有时候堵车防止他们加塞,开着心累不敢走神。 【配置感受】 ①360:以前学车的时候,驾校的车都是看的都是后视镜,买了新车后还不怎么会看360全景影像,呵呵 我是不是很傻。马路边停那种卡位,看着全景影像慢慢挪进车位,比驾校找点位确实方便多了,不过这影像有时候转弯自己就跳出画面了 ②这个车自带新车记录仪,说实话,自带的这个真的不是很好用,四个界面看着,头晕眼花的,前面车子录的车牌都不是很清晰,而且好像没录声音。过几天考虑自己加装一个 ③辅助驾驶系统:自动驻车,嘿嘿,这个方便,等红绿灯的时候一脚刹车就解决了手动拉手刹,起步直接踩油门就可以了。好担心开这车开习惯了,不会别人没自动驻车功能的车怎么办 ④无钥匙启动:钥匙放在兜兜里都不用拿出来,一上车脚踩刹车一按就启动了,解决了机械钥匙还要插进去手动启动,下车按一下就可以直接走就好了,再也不用下车前找钥匙,也不用担心钥匙忘拔的麻烦 ⑤感应式后尾箱双手拿东西,尾箱站着,感应到了会自动开启后尾箱。还是很方便的。不过要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开了,那不后尾箱里的东西被人家都会拿光 ⑥机车的导航系统,版本低于手机系统,有读秒的红绿灯也不显示读秒,而且有的路段修好了还是显示不能走,甚至有些地方本来直行路段非让右转,让我走了很多冤枉路 新手写的不好,全文都是自己的真实的想法请勿喷我。麻烦圈主推荐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一、个人情况 购买的是2.5混动四驱尊行版,12月上牌,佛山。目前刚提车行驶了100公里,平时都是市区开多,走高速比较少,家用为主,考虑以后给老婆开的,急用车我们都是考虑现车,现在买也有地方补贴 二、购车预算 预算也就定在20来万的车吧,基本上这个价位的车已经很好满足家用了。 三,选车过程 马自达CX-50:其实当时对这个车没多大兴趣,当时是想在威飒和凌放之间选一台,但是找不到理想的现车,颜色要么不喜欢,要么就是期货还没到,所以还没出手。最后才来看的CX-50,主要是颜值比较吸引,然后后排空间也不错,家庭成员没有高个子,都是1.7左右,也没觉得头部空间有问题,试驾的是2.5L两驱,开起来就比较惊讶,这油门响应也太跟脚了吧,先不管它加速快不快,起码我每踩一脚动力反应都没有任何迟滞,转向也是很精准,这么大的车变道很轻松就能完成,而且基本没有感觉到车尾有晃的感觉,就是跟开着轿车没有什么区别嘛,然后不管是高速还是低速,这个刹车姿势也是比之前试过的车都要好,我很容易的就把握了刹车的节奏,第一次开就可以做到不点头,真的很满意。再说说滤震,这个车不能只用软和硬来形容,路过井盖啥的它都能让你感知到,感知比较清晰,但是传递上来的震动还是很轻的,不会让你有什么不适感,我专门挑减速带去走,问了后排的老婆,她感觉也没有不适。至于人家怎么说板悬掉价,我是不在意的,现在的车圈就跟手机圈一样,很多产品都是配置没输过,体验没赢过 四,价格 我买的是混动顶配,落地24.9,保险5135,含铂钢灰加的2K,送防爆膜,地毯,行车记录仪,一次性。 五,购车建议 如果你不喜欢丰田混动,那就直接买燃油版,一点问题都没有,好开的很… 关于2.5L和混动怎么选,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如果买混动,我建议直接买四驱,因为两驱没有创驰蓝天发动机匹配的GVC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操控加分项,具体自己去了解,不是说作用很明显,但是如果你选混动两驱,它的操控还不如2.5L,因为这个混动一整套硬件都来自丰田的,两驱的加速少了后电机肯定不如四驱,对比2.5L有多大优势,没人能说准,因为试驾车都是四驱的。。另外后悬挂有很多空位,只有在混动四驱版本后悬挂才是满配,后电机那也有护板,这个时候的cx50才是完全体。 很多人说花这个价格买丰田四驱,我怎么不去买丰田,我是这么理解:荣放四驱中配落地大概是22万+,内饰车身强度远不如CX50, CX50车顶可以承受10顿,这个级别没看到对手,这车是美国佬设计的,四个轮眉突出的设计就是最直接的证据,这就是美系肌肉车的样子,那边对于车身防滚强度是有要求的。另外就是隔音比荣放要好很多,这一点你们去体验一下。底盘更不用说,基本上是全方位吊打,所以要不要多花钱自行考虑。 另外威飒/凌放的两驱的价格,就等于CX50四驱的价格,那么答案也很明显。 提车一周使用感受: 店里只有2个混动现车,一台试驾车,一台就是我的,付全款后3天上牌,整个流程还是很顺利。新车落地发现的问题: 第一,低速或者原地踩刹车,能听到一些声音我不会形容,问4S店师傅他们说这个是混动车都有的,一个刹车泵在工作,在低速时起到刹车助力的功能,反正是正常现象,声音不算大,在路边的时候可能听不到,地下停车场就能感觉到; 第二,作为顶配HEV车,APP上居然显示发动机远程功能不可用,估计是厂家都没有来得及给HEV车型做配套,感觉长安马自达效率真的不行,马上联系4S,让它们更厂家反馈,目前还没有任何答复,这个功能在配置表上明确写了,后续我会再汇报这个事情; 第三,出厂胎压偏高,2.8-2.9的水平,过减速带会比较颠,感觉轮胎硬邦邦的,提车之前 最好让4S店给你放到2.5-2.6应该会好些。 第4, 混合动力的车型没有备胎,只有补胎液那些。这个位置摆了了BOSE的音响在里面,是什么我不懂对音响没研究。顺便说一下这个BOSE低音还算过得去,其他方面只能说够用,主要看重是BOSE的主动降噪功能,高速上应该能有点用? 第5, 这个HEV车型发动机原地充电的话感知比较明显,声音和震动都是,开起来倒感觉不到。 目前我开了一周,上班路程大概8公里,油耗基本在6L上下浮动0.5,目前还没上过高速,还是算比满意。车机功能几乎没有,但是我只需要音乐和导航,没有大连屏,没有隐藏式门把手,全实体按钮,这才是车的感觉,简单可靠。动力方面起步很轻松,市区内开不快发动机的声音很小,基本被胎噪覆盖了,原厂轮胎确实差点意思,深踩油门动力没有迟滞,随叫随到,它是源源不断的线性加速,对于乘客来说这种体验应该是比较舒适的。另外这台CX50的底盘搭配上混动电四驱,在过弯的时候确实更加舒服了,如果真的是E-Four那套四驱的话(CX50没有做四驱系统的实时监控,实在是差评),拐弯时后轮可以做到单边输出,循迹性肯定更好,反正坐后排的老妈很满意
#我是汽车细节控你是东风标致408X车主吗?如果是,那你在看车的时候,销售已经给你展示过过这个3D仪表的炫酷。你也一定知道这款车只有顶配采用带裸眼3D功能的10.25英寸全液晶组合仪表(驾驶员正前方的仪表),其他配置都只是平面裸眼10.25英寸全液晶组合仪表。但不要以为408x是东风标致首款使用3D仪表的车型,有三款车出现过3D仪表,分别是纯电e2008,燃油2008顶配和燃油408x顶配。 如果你是东风标致新2008的车主, 那你可能知道这一代的2008曾经有过3D仪表,那时候,这块儿3D仪表也是装在顶配上的。然而现在东风标致2008只有一个配置在售,而这款配置是没有3D仪表的。所以如果你是这两年买的2008,那应该没有见过3D仪表。猴哥去年提了一台东风标致2008 ,我选装了1314选装包,增加了倒车影像,电动折叠后视镜。但这个配置出厂不带3D仪表,也不接受选装,我是买车后自己再外面加装的。 前不久开车出去,刚好停在了一台东风标致408x旁边,虽说是同一个品牌的车,但这两款车的差异巨大,连车标都不一样,但是这两台车都有3D仪表。我这台车的3D仪表用快一年时间,说说我对3D仪表的感觉吧。 首先我不认同“没有3D仪表的408x是没有灵魂的”的这个观点,不论是机械仪表还是3D仪表,显示的功能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之所以说几乎一样,是因为3D仪表支持导航显示和音乐播放显示。而一辆车基本的车速显示、油量显示还是续航里程*、油耗信息、水温、档位,还有发动机工作状态、蓄电池、手刹灯......这些必备的图标,原车的机械仪表能显示的一个不少,一个不差。 3D仪表只是在展示方式上更炫酷,2008和408x的的3D仪表盘区域,实际上是有两块液晶屏,常规位置有一块的全液晶仪表,负责显示刻度线。在仪表板的帽檐部位,还有一块屏幕,这里面会显示一些重要的提示信息,比如时速、警告信息等,这些信息会被投射到仪表盘前面的一个玻璃板上,相当于在仪表盘之前形成重显示,二者叠加,就能呈现出 3D 效果。 简单来说,这两款车3D仪表的原理是利用两层屏幕结构,通过双眼的视觉角度差异来实现裸眼 3D 的立体感。而且,这种 3D 呈像技术,相比一般的 AR/VR 立体成像技术而言,可以避免用户感受到的焦距与实际焦距不一致的情况。 我放出几张自己拍摄的408x车3D仪表和2008的3D仪表,可以看出,408X仪表面积更大,显示方式也更现代。但是从使用经验来说,如果你看中了408x顶配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而且坚信非他不可,那么你可以买顶配,顺带有3D仪表。如果你只是看中了3D仪表,对辅助驾驶并不感冒,或者说并不需要,那我我劝你理智一些,选次顶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