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写在前面: 96年女生一枚,目前职业是乡镇公务员,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平时喜欢分享与爱车的日常,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的人生有且仅有1辆车的朗逸,以及下一步的换车打算。 🚘💞车辆介绍: 2020年底考编成功,工作稳定后,开始了买车计划。经过几个月的选买对比,终于在2021年3月,迎来了我人生中比较高光的时刻: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台车——2021款朗逸plus1.5L自动舒适版!指导价13.99万,找的熟人,裸车11.04万,全款落地12.59万。爱车目前已陪伴我2年零5个月的时间,行驶里程41853km,综合油耗6.5L/100km,目前已保养了5次。 💢❤目前使用情况: 目前已41853km,29个月相伴,平均每月行驶1444km。我大学的时候就非常渴望自驾游,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台车,特别是夏季出游,清凉、悠远、诗意,走走停停,欣赏着沿途的美景。 💓👣平日用车频率很高,上下班大概15km,偶尔下户工作平均18km,出差去市里(距离67km)、县里(距离45km)送材料,周末去市里游玩、逛街,去周边城市打卡,大概也要上百公里。 💼✨保养方面: 加上基础保养,买车的时候一共送了我8次保养券,每8000公里保养一次,每次保养都用一次保养券然后另加84元钱换购好一些的原厂半合成机油。机滤、空气滤芯、空调滤芯以及玻璃水我也用的是原厂配件。 ⛽️⛽️加油: 基本都是加注三桶油,92号汽油,平均每月的燃油费735元,每年加油大约8820元。 ————————分割线———————— 😃🌺买车前我考虑最多的事情: 🚘1、买车前,父母让我买Polo、飞度这样的小车,我没同意,虽然开着方便,但我认为实用性不大。 🚘2、买车前疯狂的在网上查阅相关车子的资料,我一直盯着缺点,反复的看和对比。效果是明显的,买朗逸的时候,让我成功避坑了2点,一是车机安卓车机绝对不能要,成功上手原厂车机;二是保养在交钱之前要多谈,最终加首保送了我8次。 🚘3、买车前我最怕假如车子出现事故,怎么处理的问题。后来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千斤顶,如何更换备胎,车子出了事故后如何报保险。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缠绕,后来发现当我真正的用车后,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聊聊这款车的预期与实际用车感受 🚘🚘从7个维度一一评测,满分5分。 🚙1、舒适性方面。买车前认为,轿车驾乘肯定会舒适,买车后综合体验确实不错,座椅软硬程度以及包裹性表现很好,现在道路都是硬化路段,开起来也很平顺,整车感觉很厚重也很扎实。缺点就是跑长途,感受不好,虽然按时休息,但是长途驾驶还是会腰部、手臂、肩膀会酸。预期4.5分,实际4分。 🍀 2、油耗方面。买车前看这款车的油耗说明,综合油耗5.5L/100km,实际驾驶体验,油耗区间5.0L/100km--7.9L/100km,综合油耗6.5L/100km,综合算下来也就5毛钱一公里。预期4.6分,实际4分。 🎉3、空间方面。买车前就去看过这台车了,后排空间挺宽敞,后备箱容量510L。实际体验来看,后排坐三个成人就会略显拥挤,后备箱空间加上后排座椅放倒产生的空间,的确超乎预期!完全够用。预期4.4分,实际4.5分。 💁4、外观方面。白色的外观很大气,23款朗逸外观也没多大变化,我的朗逸现在看来依旧很时尚,平时洗车加上打蜡,保养的还算不错。预期4.5分,实际4.5分。 ❤5、内饰方面。内饰总体比较拉胯,塑料感很强,很硬。预期3.5分,实际感受3.5分。 🏖️6、动力方面。买车前去4S店试驾,试驾车是1.4T版本,很轻快,提速也快。实际体验1.5L发现,动力不足,很肉,不敢超车,只能正常的开。体验4.5分,实际3.5分。 🌺7、操控方面。实际体验来看,油门很轻,动力输出稳定。实际体验后,1.5L自然吸气表现依旧很棒!虽然动力很肉,但是动力输出很稳。预期4.5分,实际4.5分。 ————————分割线———————— 💞❤️聊聊我的换车打算 💢一、换车逻辑 如果要换车,🌟首先我会考虑车辆置换,按照厂家的补贴政策,要比我直接转卖折换的价格高。💥其次,我还会选择合资品牌,我的朗逸使用4万多公里,一点毛病没有,车况也好,我很信任。💞最后我会选择新能源,这是以后用车的趋势。 🌸二、心爱车型及理由 结合以上分析,我会选择新能源电车。理由如下: 1、未来充电桩会非常普及,我喜欢自驾出游,在出行花费上,每年能省下一大笔钱。 2、我很喜欢电车的怀挡设计,另外HUD显示、悬浮式大屏、触感按键、自动空调等等,新能源科技感很足。 3、电车开着舒适、噪音小。 4、颜值、空间都很在线,还有就是电车转弯半径小,适合我。
#你最近在关注什么车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携手同行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更是中国品牌向好向上发展的见证。发布会现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对500万新能源用户、政府部门、媒体朋友、上下游合作伙伴、同行友商及60多万员工表达衷心的感谢。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活动现场,王传福向“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交付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N7。罗振宇作为腾势N7车主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成为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车主。比亚迪用20年时间,做一道关于新能源、关于中国汽车的证明题。做一件正确的事,等待时间的回报,比亚迪这种长期主义是对“时间的朋友”最佳的诠释。 王传福向罗振宇交付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N7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比亚迪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了20年才迎来如今的高速发展。即使在造车之初受到各界的质疑和反对,比亚迪仍坚定迈入新能源汽车这一“无人区”,并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比亚迪已推出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 比亚迪坚持用技术创新做一道证明题 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印证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新能源的时代浪潮下,中国汽车人用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推动中国汽车从追赶走向超越,改写“大而不强”的历史。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中国已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再被“卡脖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强国。 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 王传福表示,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并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60%,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中国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诞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中,中国品牌大有可为 中国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 见证中国品牌的力量,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份成绩属于比亚迪,更属于中国汽车品牌。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比亚迪将与同行携手并进,共同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为全球汽车工业变革注入中国汽车力量,以领先科技助力全球实现绿色梦想。
#用车心得缤越车主·车龄一年 #用车心得(参与)小缤越一年用车分享 【辛苦圈主浮生若梦iii1推荐】 从去年8月3号提的,到现在马上快一年了。买车,首先是因为原来的车也是吉利,开了九年从没有把我丟在路上,所以置换也就换了吉利,而且当时去看车的时候,因为习惯开手动挡的,也没别的选择,当时除了帝豪还有手动挡,还有就缤越这一款的,但是帝豪手动去年年买的时候减配了没有esp没有上坡辅助,所以就选择了缤越。 车型:吉利缤手动黄金版1.4t 车辆颜色:白色 提车日期:2022年八月三日 用车时间:将近一年整 行驶里程:9200公里 综合油耗:可能我这里的路况比较好表显6.2(实际可能会多一些,估计在7.0-7.5之间吧,一公里也就5毛上下一点。) 前几天刚自驾,从陕西的汉中出发直接走银昆高速开到重庆玩了三天,又从重庆走高速开到成都,然后又从成都开到了阿坝州的四姑娘山。历经2000多公里。穿越了4000多米的巴郎山。 油耗:其实这个车的油耗和我原来的吉利远景是差不多的,表显都是在6.0左右。实际测算油耗基本上1公里在5毛左右吧。我这次2000多公里的话大概百分之70都是高速路。然后还有百分之20是盘山国道。然后还有百分之10是城城市道路。我平时的用车环境呢,也百分之八十多都是国道,速度都在七八十的样子。也是手动的,所以油耗呢还算是比较省。总之油耗是满意的。 这里需要做一个比较,因为我们这次全程2000公里的行程一共是全程两辆车,一辆是我的1.4T的缤越,还有一辆丰田的1.2T的雷凌,我们同时出发的。加满出发,到最后总结,油耗都差不多,基本上都在0.5元一下。全程加的都是一个油站的油,油价基本都在7.68以上。 空间:这个车的后备箱平时因为没有出远门,没有感觉到多么的小,这次出了两门,后备箱基本上装的是满满当当。感觉稍微还是有一点点小。关于乘坐空间还是基本满意的因为我的身高是175,可能头有点短吧,座椅调的相对说比较靠前,后面的空间还是蛮充裕的。这次出门呢,我们车子坐了两个大人,两个十多岁的小朋友,乘坐很舒服。平时乘坐空间的话,我们家就三个人。基本上乘坐的可能肯定是更舒服了,没任何问题。基本上没有满载过,偶尔满载一下了也能满足需求。 动力部分:这部分必须要多说一点了。平时我们老家那边的很多都是平路,换挡的基本上都在1800到2000转就换了,这是从成都到去四姑娘山那一段,从海拔400多米一直盘山盘山,爬到海拔3400千米的巴朗山垭口。这个过程中啊,经常会遇到超车啊,半坡起步的。这种情况真的能感受到手动挡的爽快。别的车还慢慢提速,起步的时候我一脚油门转速提到四千转,然后再换挡,那明显是比别人有力的多。所以在翻山这个途中呢,经常会超别人的车。总结一下,爬山过程中的转速基本上都要保持在2500以上,低于2500就要赶紧降档。这样这个车子感觉非常非常有力。另外,上坡辅助功能,这次也也明显的感觉到很好用。他会让你半坡起步的时候很从容,你松掉刹车并不会溜车,他会给你两秒钟左右的时间让你松离合踩油门。习惯了这个上坡辅助,真的是非常方便。 地盘:另外需要说一下我们这一次出发是两辆车,一辆轿车丰田的雷凌,一辆我这个SUV,虽然是个小小的SUV,但是也比雷凌那个轿车底盘要高。当时我们在四姑娘山住宿到双碉村的时候,村上人告诉我们在这个村子的后山上方有一大片高山草甸,特别漂亮,但是有一段土路,老板告诉我们只有100米,然后我们就没开轿车,就开我的小SUV上去的,我这个小SUV毕竟还是底盘比较高,所以没有任何问题的通过这条路,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就在那条硬化路面的尽头,有两三辆轿车都停在那里,都没敢往上走,再次感觉到SUV的方便了。感觉再小的SUV还是SUV啊!!! 外观吧:我要好好吐槽一下前脸那个嘴唇的一撇红。不知道设计师脑袋是被被驴踢了还是怎么回事,好好的颜色容易弄一点红出来。感觉还是20款的更好看一些,特别是20款的那个灰色。另外要吐槽子手动挡前面的一个装毫米波雷达的那个地方一块板子,别人老是笑你那什么都没有,还装那么一块板。除了吐槽的这2点瑕疵之外,整体外观还是深得我心的,最早看中这个车就是始于颜值的,特别是那一抹腰线,特别是那一个小小尾翼,让我看了又看,爱了又爱。 车辆优点。咱就不说了,因为网上特别是懂车帝说优点人特别多。我就说说缺点吧。 车辆缺点: 车机的毛病我就不说了,感觉没啥用,现在出门还是导航手机很方便。但是它实在找不到一个安装手机支架的位置。出风口的支架呢,它会挡住出风口;双闪的位置的支架呢,它会挡着双闪。然后全网找完了没有21款缤越的那个屏幕支架,很恼火,这次是用一个夹在仪表台上端的夹子那里装了一个手机支架,将就先用。
#深蓝S7提车作业前天提的车,这几天申请电表,安装充电桩,总算弄差不多了,简单总结一下: 订车:6月25号晚上就直接下订了,纯电520,灰外橙内,标配+智能钥匙,6月28号匹配到车辆,7月6号通知我可以提车,速度还是挺快的 提车:后来有事延后到这周提的车,上午去的交付中心,验车、付款、办贷款、买保险、上临牌,弄完下午13:30左右,交付中心里蹭了顿盒饭。保险买的人保,返现后4400,问了两家,都差不多,赶时间就直接买了。看到保险群里那些说3000出头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买到的,难道是宣传套路?车子出厂日期6月24号 实车感受:开了两天目前暂时没发现什么问题,品控相比03有提高。关于底盘,这两天开下来前排感受我个人觉得还可以,对得起这个价格,走烂路时稍微有些颠。至于说的晃我前排没感觉到,后面有机会试试后排。新车没啥味道,这让我挺意外的。隔音胎噪都不错,19寸轮胎挺实惠,看实车一点也不小。智能钥匙不太好用,按下去需要位置准确并且用点力,平时给我老婆用。我的手机支持nfc解锁,偶尔要用也挺方便。电动遮阳帘好评。 槽点: 1.应急门锁开关设计真的很智障。首先没有防丢设计,其次没有醒目的标识按哪里,箭头什么的都是跟盖子一体的颜色,紧急情况下一顿操作下来,宝贵的几秒钟就耽误了,该骂。 2.蓝牙钥匙两个人用同一账号会有问题,我老婆的手机使用了蓝牙钥匙后,我的手机蓝牙钥匙就死活连不上了,后来把她的手机蓝牙关掉,我的深蓝app退出再重新登录,隔了一晚上又连上了。 3.一键管家在线客服,差评。反应慢,解答不专业。 能耗: 我提车的时候,交付给我充满了电,提车的时候总里程是6km,两天大概跑了100公里 day1 提车开回家后,让我老婆在自己家院子里练练倒车调头啥的,家门口路比较窄,让她进进出出开几圈。结束后电量降到87%,大部分估计是空调的耗电,还有就是开回家差不多15公里的消耗。 day2去我老婆公司一个来回,80多公里,去的时候87%的电,回来到家70%。驾驶模式舒适,两人,空调25°,两档风,座椅通风。高速+郊区道路,开的比较温柔,高速基本70-100的样子,郊区道路40-60。高速路况比较烂,坑坑洼洼很多,前排感受还不错。我感觉夏天就算满电也开不到400公里。 先写这么多,后面有机会再补充。
#提车日记提车一个月了 【整体信息】 本人坐标宁德,提车这一个月90%都是日常用车,以上下班代步为主,偶尔出去玩,也只有30多公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开hev模式,但由于新手,只敢低速行驶,大部份状态下基本还都是 EV 里程。另加 100 公里高速(提车回家)基本上这就是绝大多数的HEV 里程来源了。 【外观内饰】 最满意的就是这辆车的外观,老款前脸看着有点平庸的感觉,一开始本来是看中21款宋plus和22款宋pro这两款车,在根据外观和价格对比下,虽然宋plus会相对贵一些,但是颜值即正义,也是打算定宋plus的,然后偶然得知宋pro即将改款,前脸也是类似宋plus,而且性价比也更高,所以才有了现在提了23款宋pro。一开始看到23款宋pro的时候还是觉的宋plus更好的,后来看久了新款pro的外观觉越来越好看,反而觉的宋plus显的有点普通。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可能还是钞票问题。相比于外观,仪表盘纠结了更久,宋pro的雅迪屏幕真的看不习惯,还是嵌入式的仪表盘看着舒服点,但是价格对比下,没有什么不能忍的。 【空间舒适度】 我身高 175cm,体重 65kg,主驾乘坐感觉非常舒适,座位调到最高了头顶空间也非常宽裕,没有紧凑级轿车那种压抑感。座椅整体柔软度还不错,就算前排座椅调的很后面,后来乘坐空间都还挺不错的,家人乘坐后排普遍反应乘坐空问很大,不会显的拥挤。对于后备箱空间暂时还没概念(提车一个月了后备箱还是空空如也)所以对于空间没多大概念。但是感觉还可以吧。 我买的标价 15.98w 的那款,也建议车友拿不准主意,无脑选这款就行,顶配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一万多了电动尾门,大屏的车机,前排通风加热,19寸轮毂,还有一些小方面就不说了。 其他用的最多的就是全景影像,真的很好用,我一个新手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再也不用头疼了。 【驾驶感受】 因为这是我本人的第一辆车,之前只开过驾校的车,所以操控性我浅浅的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我个人感觉开着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也没开过什么好车。动力表现对我来说简直是充沛无比,速度随踩随来,几乎没有延迟和上限,新手最高也就是开到时速100,城市道路等红绿灯基本都是第一个串出去的。方向盘也十分跟手,基本指哪打哪。另外一点想吐槽的就是提车没几天排气管就生锈了。刹车盘,卡钳暂时都没发现什么问题。总体来说都还不错。 整体操控方面,因为是新手,所以不会特别激烈驾驶但是车子过减速带和烂路的表现是真的拉跨。特别是刚提车的时候,胎压 4s 店打到了300,那过减速带简直是左摇右晃,颠簸不断。日常回农村,路面有小坑的时候都是左摇右晃的,十分明显。但是城市道路就很正常了。日常驾驶都不会有太多问题。 另外就是这个轮胎日常用的还凑合,加油起步和雨天行车过程中还没有出现打滑现象。但是只要不是状态很好的柏油马路,那胎噪立马直线上升。特别是农村小破路,声音又大又晃,解决方法就是换胎或者全程关闭车窗,放音乐。风噪没多大感觉,因为城市道路能上到90的路段很少,所以没什么发言权。但是双层玻璃的隔音还是不错的,风噪应该不会很严重。 【能耗】 能耗情况由于大部分市区在跑,图里也能看的很清楚。一度电按0.533元算,一升油8元钱,换算完一公里下来0.1元左右。省钱的同时又不差舒适感。续航方面,日常行驶都是空调25度左右,座椅通风打开,基本上就是14%的电跑12公里这样。接近1%跑1km了。还是很满意的。一周充两次就够了。我个人并不是特别在乎省不省电,反正比油便宜多了,大脚踩油门就对了。高速的只跑了一次,并没有特别注意看数据,所以高速能耗暂时没办法分享。 吐槽一点,充电桩申请一个月了还没来装。真想打电话投诉了。现在都是随车充充电,基本功率就是1-1.5kw左右。(晚上10点后充电,3毛钱一度电,美得很) 车子启动方面好评,各种方式都可以启动。每天下班打完卡就点开app打开空调了,走到车的时候里面也凉快了。智能上下电也很不错,让启动和熄火都变的简单了。停车只要nfc一刷就锁车熄火了。 综合来说,宋pro冠军版是一辆符合我预期的纯纯家用代步车。优点就是好开,好看,省油。缺点就是人尽皆知的那几样,地盘不行。其他的优缺点主要还是看个人吧。 目前为止,我总体对于用车的体验还是比较满意的。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下购买车品,装饰的经验。 圈主↗买来宋外卖推荐精华
#用车心得🙋🏻♂️🙋🏻前言:6月29日,孩子正式开始放暑假。孩子在市里读小学,我和妻子工作忙,一直都是我的岳母来我们家照顾孩子,现在放暑假了,暑假期间,我的岳母要求回自己家居住,所以我们提前收拾好行李,开着我们家的朗逸🚗送岳母回家,行程距离213km,因为岳母晕车的原因,没有选择上高速,而是在国道、省道等下面路段行驶。 ⭐️🚙基本概况: 🚗【车型】:2022款朗逸plus1.5L自动舒适版 🌆【始终点】:安徽淮北市——安徽临泉县 🛞【距离】:单程213km 💁🏻♂️【装载】:3位成年人、后备箱装满 🚧【道路情况】:市区、省道、国道、省道、市区。全部为硬化道路。 ⛽️【综合油耗】:全程5.1L/100km ——————————分割线—————————— ✅💕【出发前准备】: 出发前,我自己对爱车进行了自检,具体如下: ➡第一:把车子内饰和外观擦拭刷洗干净,这样驾车出行的心情💢才会更好。 ➡️第二:轮胎🛞的气压按照标准调整好,全部调节成2.5个压。 ➡️第三:检查防冻液、玻璃水是否缺失,检查后发现防冻液正常,玻璃水缺失,及时加注了玻璃水。 ➡️第四:给车子🚗通电,查看仪表盘是否有自检警告⚠️,没有的话就是正常。 ➡️第五:加满汽油。跑长途前我最喜欢的就是把油箱加满,拒绝🙅续航焦虑!我的朗逸是1.5L自然吸气版本,加注的汽油是92号,油箱容量是51L,加满后的app显示续航可以达到860km。 当然了,像玻璃水、车载充气泵、🧯灭火器我是随车携带的,预防路上出现意外。有备无患嘛。 🚗🚙【小长途驾驶感受】 💤👀全程基本概况:早上开车,根本不堵车,除了红绿灯🚦,一路畅通,从小区行驶4km后,来到了省道,开始畅快的驾驶之旅。 全程213km,前两个小时(5:30–7:30)行驶很畅快,主要是路上人少、车少,下面的道路红绿灯🚦比较多,加上路段限速,省道基本最高速度60km/h,国道最高速度只能开80km/h,加上转弯、跟着大车行驶,平均速度也就接近60km/h。后面几个小时(7:30–10:30),路上车子🚗、人流量开始增大,特别是经过集镇的时候,堵车、红绿灯,平均速度很低,在40km/h左右。 这样下来,全程213km,行驶了4h40min。这个和高速路段是没发比的。 💢✨驾驶感受:早上前2小时开车,还是蛮舒适的,气温20多度,车窗全关闭,打开鼓风机,不用开空调,路上车子很少,可以按照路段最高限速来开,朗逸的座椅包裹性很好,加上对朗逸操作的熟悉性,开起来得心应手。全程打开发动机启停功能和autohold自动驻车,踩油门就走,踩刹车就停,过程很舒适。👣💕两小时后,我们把车停在了路过的集镇,吃点早饭,正好休息了27分钟。一句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好后再开车,精力瞬间满满!🚙⛽️后面几个小时的驾驶,越来越感觉到,左脚以及屁股肌肉有点酸,手臂💪以及胳膊还算可以,脖颈虽然有头枕,也感觉不太舒适,可能是平时通勤30分钟,这次合计驾驶4个多小时的缘故吧,上午开车,精力比较集中,确实不困,车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稳重扎实,全程都是硬化道路,偶有减速带的颠簸外,总体很平稳。🚘🍒动力方面,没开空调的时候,动力还算很足,很轻快,路上车少也没怎么超车。2小时后,天气越来越热,开启了空调,路上车辆变多,基本上没怎么超车,都是跟随行驶,或者是被后方车辆🚗超车。朗逸的1.5L自然吸气动力确实不足,偶尔的几次超车还要把档位挂在S运动档,车子爆发力瞬间提上来了,不过发动机的转速随之也提高,发动机很响,油耗也瞬间增加,这个体验并不好,还好只是超车时才会使用。我对朗逸的选购的建议依然如此,朗逸这台车很稳很扎实,想要动力足的,一定要选择涡轮增压! ⛽️💯【油耗表现】 车子驶出市区的那一刻开始,油耗一直在下降⬇️,我们三个成人加上满满的后备箱,不开空调的状态下,观察仪表盘平均油耗是4.7L/100km,之后开空调加上到目的地的路段在临泉县城,油耗开始升上来了,最终平均油耗达到5.1L/100km。我对这个油耗表现很满意,因为全程213km,油价是7.5元/L,全程的燃油费是:213km*5.1L/100km*7.5元/L=81.4725元,平均每公里0.3825元,燃油经济性还算不错。 ⚠️🙋🏻♂️【小长途驾驶小建议】 1️⃣跑长途前一定要把车子检查一遍,从胎压、玻璃水、防冻液、车辆停电仪表盘自检等等。 2️⃣拒绝疲劳驾驶,可以买一点功能饮料🥤提神,2小时左右休息一下。 3️⃣走下面道路,一是远离大货车,要么拉远距离,要么超过去;二是远离路上的电动二轮、三轮车,他们开车比较随意,可以最大安全距离避让和超越。 4️⃣条件允许✅的话,建议上高速公路🛣️,下面道路总体感觉较累。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