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大可nic:之前有tsl品牌信徒跟我杠,说tsl三电比极氪强,给爷整笑了 🔶今天有空,做了张对比表,大家可以看看同样花26万多,极氪和火星牌能给出什么样的产品力?两者是一个档次的产品吗? 🔶无论是电池容量、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火星牌能有一项与极氪相比吗?别忘了同样价格还有个四驱的WE86,续航短点但是性能秒杀! 🔶如果你是火星牌忠实信徒,我不打算说服你。做这张表的目的是给那些打算买车的普通人看看,几十万的消费还是要自己多收集资料、多思考,随大流只会被收智商税。没人会对你的钱包负责,除了你自己!
#摩托车行情讨论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2023年摩托车市场似乎仍保持一定热度。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产量和销量在过去几年中表现出强劲的韧性,2021年我国摩托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达到近七年来新高,2022年我国摩托车产销保持正常水平,产销量分别为2129.22万辆和2142万辆。其中,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排量250cc以上,不含250cc)的产销表现尤为亮眼,2022年的产销量分别为55.11万辆和55.34万辆,同比增长47.51%和44.68%。 同时,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摩托车企业数量逐渐增长,整个摩托车行业已高度市场化。市场竞争的加强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被市场淘汰,退出市场,行业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强者愈强”的龙头效应将更为显著。 此外,在二手车市场方面,根据2023年1月的数据显示,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24.82万辆,交易量环比下降11.87%,同比下降15.93%。考虑到春节等因素的影响,这个下降的幅度并不出乎意料。预计在春节后,交易量将逐步恢复。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步控制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恢复正常,二手摩托车市场的交易量有望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 在中国摩托车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存在着“一超多强”的局面。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摩托车产量共计2129.22万辆,销量共计2142万辆。雅迪控股在2022年的摩托车销量为467.18万辆,占行业总销量的21.81%,远超其他企业。大长江、宗申动力和隆鑫通用的销量均超过了100万辆,市场占比均超过5%。新大洲本田、浙江绿源、东莞台铃等企业的销量也都超过了50万辆。 在技术升级方面,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摩托车企业数量逐渐增长,部分国内外摩托车企业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随着国内新能源政策的陆续发布,电动摩托车也成为摩托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也需要关注到行业的一些挑战。例如,随着市场结构调整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强,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被市场淘汰,退出市场,行业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强者愈强”的龙头效应将更为显著。此外,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摩托车需求的娱乐性越来越多,我国摩托车逐步向休闲文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摩托车企业加快了摩托车娱乐市场的开发。 随着摩托车行业的热度上涨 国产企业不断的推陈出新 无论是国产还是大贸都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降价潮,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摩托车降价确实对一些消费者和摩友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对于那些刚开始接触摩托车或有兴趣购买摩托车的人来说,降价使得摩托车变得更加实惠和可及。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品质更好、性能更出色的摩托车,这将激发更多人对于摩托车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对于资深摩友来说,摩托车降价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摩托车。同时,由于降价,许多摩友也会考虑将自己的旧车升级或出售,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和体验。 当然,摩托车降价也可能会对一些已经购买了高价摩托车的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摩托车价值下降了。然而,我认为这并不会对所有摩友造成负面影响。事实上,一些摩友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来购买更多摩托车或者进行其他投资。 总之,我认为摩托车降价是一个积极的现象。它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摩托车带来的乐趣和便利,促进了摩托车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当然,在购买摩托车时,我们也需要理性对待价格波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做出选择。
38号车评中心:为什么10万以内的燃油车市场被电动车快速取代了呢!
#晒晒我的摩托车1开端: 从今年1月底买的这车 我的第一辆巡航车 之前看口碑qj不咋好 但是有个悖论 口碑不好 当时闪300却是销量第一 我就很困惑 2为什么选择这款: 现场去看了车 在闪500 闪300之间选了闪350 当然 金吉拉300 gv300 tr300都去看了的 3万预算范围内只有这些啦 cm300当时落地都3.6万了 离谱 感受: 这车我正常骑 7000公里前除了掉了几个螺丝没出问题 7000公里后出了个ecu的问题 换了个ecu后到现在的1.2万公里的里程在没出过问题 更没有发动机出现渗油等等问题 而且哈 跑了趟小川西 来回1500-1800公里 啥问题没有 哦 掉了几颗螺丝 总结:大家就买自己喜欢的 预算范围内第一直接那种哈 在网上云 不如自己去试 二手车之类的水太深 我也不怎么懂 我反正以后换车都是新车
#新一周新能源销量品牌榜公布在本周懂车帝发布的新能源销量榜,本文拆解一下各个价格区间的轿车销量情况。 首先看下5万级轿车。五菱宏光MINIEV以0.37万辆的成绩位居第一,在它8月底冲击5000台峰值未果后,连续两周维持在4000台以下的销量。但是比MINIEV还大的凯翼纯电动“拾月”已经定名,未来上市后可能抢夺缤果的市场。 长安Lumin则保持在3000台上下浮动,值得关注的是熊猫mini/熊猫,售价5.39万元的熊猫骑士本周上市,带动了熊猫整体的销量。从8月初以来持续上涨,在冲击单月翻倍。最后一名的凌宝BOX还是维持100台周的数据上。 其次看下8-12万元轿车情况。海鸥0.7万辆、海豚0.56万辆,海洋两兄弟持续且稳定的占据了这个市场的前二名。海豚即将迎来50万辆整车下线,在国人关注大数字的偏好下,50万确实是一个荣耀时刻。9月222日纪念版会同期上市。五菱缤果在追赶,但是销量数据上还是差了1000-3000台的量级。欧拉的好猫和经典的飞度保持每周1000多台的销量——经典车型还是经典。 另外,上周大众ID经销商促销政策的释放,拉动了一波销量。据悉12.59万起的大众ID.3会再次开启限时优惠,毕竟降价能换来销量。 然后在看下10-15万的市场。轩逸和朗逸在经历上周的深V跌幅后,本周逆势回升,重新回到5000台的门槛上。秦PLUS DM-i表现依旧稳健5000台左右的周销量。本周值得关注的新闻是12.09万起的2024款大众朗逸改款上市,能否再推动一把朗逸的销量。2023年还没结束2024款就到了。近两周持续低迷的AION,旗下AION S MAX的实车曝光,继续与朗逸、轩逸和秦PLUS DM-i胶着竞争。 同时也看下15-25万区间的车型销量。经典车型凯美瑞、帕萨特依然保持了竞争力,双车周销量接近1万,还是为燃油车做的代言——经典还是经典。汉DM和汉EV是这个区间的新能源的代表,双车销量也接近5000台了。这个区间的最有力的竞争者已经出现——长安启源A07。作为长安自身打造的新能源品牌,结合阿维塔、深蓝的技术和经验,推出15.8万元的预定价格,未来成绩可以期待。另外,在这个细分市场合资车并不坐以待毙,通用旗下的别克和雪佛兰连续推出限时优惠,经典的君越最低价已经降到了15.99万元起。 最后看下20-30万运动轿车情况。在7月底8月初Model3焕新版上市后,特斯拉的的销量持续下降,Model3的周销量已经从峰值的3800台,腰斩再腰斩到1300台,和小鹏P7、海豹(图片|配置|询价)等处于已经量级区间。这个区间值得关注的新闻是比亚迪海豹以43.7万元的价格在巴西上市,进入海外南美市场。 以上是解读本周的新能源榜单,对于你关注的车型,它的销量走势能否给你带来买车换车的参考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晒晒我的摩托车豪爵tr300,购于2023年4月,之前考虑灰石300,但是俩车放一起,很明显的质感不是一个层次,目前改装了折叠靠背,手把增高后移(建议改靠背的必改这个),思骑车机,还有杂七杂八小东西,前阵子加了个afr的尾箱,最终还是向实用妥协 了,看了看车头,车灯的改装件,舍不得拆除风挡,还在纠结改个什么灯,加风挡才会好看 目前行驶了7000+公里,有几点关于车和改装件的不满意 1.链条响,小飞轮响,可以换皮带,大概2000,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准备这根链条报废再换 2.前轮轴承1-2万公里会坏,这个只能提前换,建议厂家换个大点的轴承,这玩意太不抗用 3.折叠靠背确实很舒服,但是加尾箱不如一体的货架稳,另外锁死很不好用,靠背会晃 4.思骑车机用起来问题不大,就是胎压监测我的总出问题,检测不到,这里提醒想买二手车的,由于思骑车机无法设置初始里程,所以如果你买的二手tr300带思骑车机的,那100%是调表车
#新车试驾头一次试驾奥迪A5,我作为大众DSG车主,对双离合的顿挫已经有预期了,却没想到D挡怠速、低速逆序降档、低速频繁轻踩轻抬tip-in/out比我的横置8AT还顺滑,不告诉你的话根本开不出来这是一台双离合变速箱。同时它又没一味地牺牲换挡速度,比如起步连续加速、中途超车这种该手起刀落的场合毫不犹豫,开着很带劲。 别看A5的指导价比A4贵2000多美元,但流线造型更动感,掀背尾门装东西更方便,基础配置更多(矩阵大灯标配),终端优惠也大一些,综合性价比其实比A4高多了,怪不得近期在美国销量反超了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