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暂停受理网约车营运能力核查上海都开始暂停办理运营证了,这说明什么呢?又会对汽车消费市场有什么影响呢??个人认为有几点: 1. 上海这种超级一线城市的就业率也开始崩了,大面积失业人员也都开始涌入网约车行业来过渡; 2. 上海的打车需求也在急剧下降,之前下班直接打车回家的公司白领,小资青年,已经开始选择换成地铁了,这也是上海地铁之前每天客运量低于1200万,现在工作日每天都高于1200万的主要原因之一; 3. 上海经济扛不住,其他地方呢??不敢想象,现在的行情到底是什么样??初期阶段,很多人还能扛得住,但是经济复苏没那么快,后面呢??怎么过,大家还是早点做好准备吧,最起码无法开源,先慢慢开始截流吧,为以后的苦日子做准备; 4. 近几个月汽车消费市场整体一片大好,特别是新能源车辆,这个是不是与大量失业人员购买新能源跑网约车有关呢???后续网约车没了需求,那么新能源以后得销量会不会腰斩??以后买车会不会更便宜?? 以上想法,与君共勉。时代洪流面前,该准备过苦日子了。
#比亚迪海豚推出限时优惠看了深圳n多家海豚店,谈了n多次赠品 时尚版我觉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全景天幕。想了想虽然觉得好看上路也没太大用,最后选了自由版,省7000加电吧。 25号出指标 27号打首付款 28号出行驶证去申请区补 29号提车 订车时额度只剩一千万。销售说会追加5000w补贴,但并没有看到官方文件,迟迟不敢决定,怕赶不上龙华区补贴纠结了好久要不要换光明8000元。宝安区7000元补贴。最后销售告诉我不追加5000万店里承担,并承诺第二天出行驶证否则退款,为了早用车选择了相信销售。28号果然发通知追加5000w最后在龙华订车。车子被4s店拖去20公里外当天出行驶证的车管所检车。车车回来了,当天顺利完成补助申请。终于不要挤地铁了很开心。车价116800-5800厂家优惠-1000优惠-8000区补 免上牌费 免服务费 三次保养 车载灭火器 电池护板 空气炸锅 因为销售中间帮了我很多,服务态度超级好,所以保险并没有和他墨迹,6200元。 提车时候4400元八年延保。没买。 车回来当天去机场接了妈妈。妈妈感叹10w的小车这么好。就是19km跑高速开得快电以肉眼可见速度掉19公里差不多掉了百分之8的电。全程100km定速巡航。加速超车完全不在话下,随便跑。
#ID小3新车主晒订单不知不觉小3已经提车两个多月了,都已经开了6000公里了,看公里数大家也知道我们家有多喜欢它了吧。家里的油车已经是牛夫人了,小3陪我们过年回家,从浦西到浦东机场上班通勤,带着儿子去杭州玩,每次都能安全、舒适、省心的载着我们到达目的地。挣钱的路上有它陪伴,亲人团聚的路上有它陪伴,儿子的美好童年也有它陪伴,真的很庆幸当初选择了ID3这辆车,ID3和我都很幸运!
#别克E5建议收集从过年回到上海直到现在一直在看车,主要包括元plus、大众id4,model 3,model Y。元plus内饰直接劝退,model3太小,model Y较贵,id4较犹豫。因此别克E5前天晚上刚上市,我就非常兴奋,感觉无论外观、配置,价格和品牌都比较符合我的需求,周六一早就去别克店里仔细看了一下,虽然也很不错,但是并没有网上看到的那样令我心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第一点,也是我和我老婆都最为介意的一点,第二排座椅坐的真的很不舒服,之前看的其他车,第二排座椅都有点往后躺的感觉,别克e5的座椅就和地铁椅子一样背是直直的,所以坐在上面就强制让你的脊椎垂直于底盘,感觉很难受,由此导致视线比前排高不少,很奇怪的感觉。由此也导致感觉头部离天窗距离很近,显得比较压抑。为什么不能增加手动调整座椅靠背呢?不知道大家去看车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驾model y的时候,由于他的背是拱起来的,座椅又比较低,空间感绝对比别克e5好太多了。 2. 前排的屏幕在手机上看的时候确实觉得比较惊艳,但是现场去看并没有那么好,感觉还是比较矮,硕大的方向盘也阻挡了一部分视线,并没有宣传页面上那种从侧面看的惊艳感。 3. 中控扶手对我来说也比较大,而且太高了,和副驾驶有明显的隔离感,不是很令人舒服。 4.车身也比较大,个人更喜欢id4和model y这种大小。但是有一点,除了坐在后排由于座位太高太直我觉得空间感差之外,这么大的车身,后备箱并不大,大家可以去现场感受一下。 除了以上几个地方,并没有再想吐槽的地方了,毕竟这个价格这个配置这个品牌,因为刚上市,还没法试驾,和销售约了五一之后再试驾,到时候再看看怎么样。但是大概率还是会咬咬牙,加点预算上model Y,毕竟大众别克品牌虽然不错,诚意也还在,但是高配一点,再加装好点的音箱(试驾model时的14个音箱让我很是沉醉)价格还是不低。 最让我犹豫的也是老品牌电车做的不多,没有经过市场的大量检验谁知道省不省心,好不好用呢。新势力蔚小理之流我更是看都不看一眼,挣钱辛苦,青春无价,谁愿承担风险押宝在他们身上。准备五一回来,六七月份再视市场情况看一看,再做定夺买什么车。 顺便说一下,不仅仅是马斯克自己牛逼,特斯拉的销售也让我很是佩服,认真,术业有专攻,看的其他品牌的销售远远不及,尤其是联系的别克e5这个,衣服牌子上标注的金牌销售,却一直答非所问,对自己的车都没有我一个晚上了解的熟悉,很是失望。
#用车感受陪伴了我两年时间的小雷凌的深度用车体验 车型:2019款185T CVT运动版国VI 一、车辆情况 首先,提车是2020年4月提的,去年5月这辆车置换了,也算陪我度过了两年的时光,说说我个人这两年来的用车感受吧,提车和保养的一些细节因为时间过得比较远可能记不住了,请见谅。现在回头看新车比原来便宜了好多,而且还增加了一些配置,感觉原来非常的不值,但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一个时期一个价格,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早买早享受,晚买晚折扣。 二、选车 当时疫情期间在家里开玩笑说买车的事情,本来以为不可能的事结果很轻松的得到了同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本人又惊又喜,所以对看什么车买什么车一下没有了要求。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怕我的选择与家长的选择无法达成一致最后反而没有车开了,所以就决定将就一下,无论买什么车只要不是特别反感的车型都可以接受。当时多余的车也没看,一共看了三辆车:雷凌1.2t运动、朗逸1.5L自动舒适,还有个不知道啥配置的经典轩逸。轩逸最先出局了,因为查到那个车出过事故,所以pass掉。朗逸当时价格要的挺死,不松口,家里长辈又偏爱日系,所以最后选了雷凌。可能有人会问买这个车为什么不看卡罗拉和这个的混动版本?答案是长辈对广汽丰田的印象好,而且这个车没有想要用很长的时间,所以放弃了混动。当时展厅里的样车是个红色的豪华版,感觉那个外观稍微差点意思,配置上运动版更丰富一些,所以选了运动版(再高的配置在当时店里都没有现车)。 三、用车感受、车辆优缺点、用车成本 最满意的算是有车开了,在父母的帮助下,不用挤地铁和公交了。外观上看着还是挺运动的,比普通版本大两号的轮胎,大一寸的亮银色轮毂。一切办的很顺利,一周左右办完手续开车回家了。 1、开了三个月之后,对车很多地方的感觉就相当熟悉了,之前短途试驾体会不到的点也慢慢浮现出来了。最明显的短板是动力上,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光吼不走,这个车一共开了2.4w公里,基本没有高速路段,都是市区路况。在市区里如果出现那种超车超到一半对方不想让你超的情况也只能干瞪眼,因为动力就摆在那里。基本上是就第一脚还有点劲,跑过一次高速,过120以后油门变沉不少。印象深刻的是夏天满载开空调上长陡坡,稳步上涨的只有转速和油耗,车反而被其他车接连超越。 2、然后第二个槽点就是减震,不清楚是豪华版跟运动版减震调教有区别还是其他原因,在过坑的时候回弹相当硬。在路面质量好的地方开起来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烂路上就相当一般了,在后面同学买车,我有开过他的1.5L宝来 ,我认为同样在减震的处理上宝来做得更好,那个车过大坑的感觉跟雷凌过小坑的感觉差不多。满意的地方是这个车的操控和驾驶感还不错,起码比原来想象的要好很多,尤其是操控,偶尔劈个弯,车并没有那种明显向外推头的感觉,我个人觉得极限还挺高。 3、空间看似不错,2700的轴距。但是以我个人的身材(183,70kg)我除了在主驾驶坐着舒服,在其他的位置上都有些拥挤。我也不知道挺大的轴距都用在了哪里,朗逸和宝来的轴距都更小,但是实际坐在里面的感觉要更加宽敞一点。我那辆车的主驾驶车门在门把手和音响靠前的地方偶尔会传出风声,有一种漏风的感觉。(不清楚是个例还是通病) 4、油耗方面呢,我个人开车比较急,是那种在路况允许条件下顶着限速跑的人,这2.4w公里油耗综合下来在7.3左右,有时候高点有时候低点,但基本上做不到6开头。除非是在一些特定的路况时,比如通畅的高架桥,有时候能跑出5.8-6个油的油耗。如果是跑一些晚上或者车流量少一些的时候匀速跑在6.5-6.8个每百公里之间。 当时提车价格好像是14.2w。当时珍珠白现车还要+2k,如果是后续再有买这个车的车主,如果不是着急要现车,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颜色,个人感觉没必要+2k买白的。丰田的服务倒是很不错,买车交钱办手续上牌啥的都很顺利也没出什么蛾子(之前家里买车每次都有故事)。 四、结语和建议 毕竟是自己的第一辆车,各个方面的印象都非常深刻。虽然不能说多么喜欢这辆车,但内心还是充满感激的。就像每个人的初恋不一定是美好的,但一定是刻骨铭心的。言归正传,从这个车出发,我总结了几点,算是心得吧,给日后买车的朋友做个参考。第一,买车之前一定要尽可能明确你看重什么。即使不能做到全部明确,但也要能多明确一项是一项。比如你看重动力操控驾驶感受或者看重用车成本,亦或者是就看重省心和保值率。总之,根据你最看重的点挑最适合你的车。第二,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不要在动力上吝啬,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第三,能去试驾一定要去试驾,开的时间和距离越长越好,这样你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关于这台车的信息,尤其是跟家长买车的年轻人,如果年轻人以后是长期开这台车的车主,一定要自己去体验。如果你问我,日后亲戚朋友想买这台车问我怎么样,我的建议是看点其他的车,除非价格相当诱人。 最后请圈主推荐!!!
#入圈打卡-上汽大众ID.6X📉能耗分享 20%低电量用车记录分享 3.2号,上海,用车时间早上8点到10点,气温5到10度 用车过程: 20%的电量,从家 >>老婆公司张江>>送人到浦东T2>>回家,实际开了61公里,剩余电量5%,黄色的乌龟出现了,不知道还能继续行驶多少公里 全程只有浦东机场到家大约20公里是开的21度空调自动,最开始是由于担心续航不够没来空调!
#我爱我车一个东北老铁说要来上海耍耍,给我打了电话,我就爽快的去接机了,实不相瞒这也是我的第一次接机,流程不是很熟悉。经过这次实际接机经历次,给大家总结一下。 我们开车接人车辆须全部进P2停车场的,别导航去航站楼出发层,航站楼出发层是禁止未载客车辆驶入,拍到是要扣分的。就直接在高德地图里面搜索去浦东机场P2停车场,地下停车场连通T1和T2的,都可以走到,建议国内到达后15分钟到,国际到达后45分钟到,基本停的时间不多,真早到话可以在附近的弗洛伦萨小镇停车歇会(弗洛伦萨停车场是不收费的),等乘客出到达口再过去也来得及(开过去就几分钟),我的感觉还是等到朋友拿到行李之后我们驶入停车场,然后朋友从垂直电梯下来,说清楚你在下B1还是B2的哪个停车区域,P2停车场前20分钟是不收费的,然后首2小时10元/小时,超2小时后5元/小时,每个停车日计费上限24小时,最高130元。 当然如果你不在意这些费用就忽略以上这些话哈,直接去p2停车场等待就可以。 来回浦东机场30公里左右,提前充满电,省下一笔油钱,外环高架路特别好开,开启sport模式,能量回收中,其他全自动,并且开启ICA-智能巡航辅助,也能减缓一下夜间行车的精神压力,压线偏离是会发出警示音的,担心夜间一不小心走神就出意外了,一些该加速通过的路段,看好后视镜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油走,这车动力还是很足的,轻轻松松的就完成超车,性能还是可以的。这次浦东机场之行还是挺满意的,期待下次的出行!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