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2025上海车展 辣评新车买车的计划提上日程了,所以最近一直在出门看车,周日的时候去看了两个美系的SUV,一个XT5,一个航海家,这两台车各有各的优势,也都在我的备选名单 XT5这次改款感觉挺成功的,外观变得更犀利了,更年轻。内饰的设计风格也换了,仪表变成连屏了,分辨率也挺高,车身的一些硬件也不错,AKG音响,还有什么蜂鸟那个底盘,应该是车子开起来整台车会更整,颠簸晃动会小。凯迪拉克全系都在换新,但是这个最该换的发动机却不换,237马力拉XT5感觉真的是有点吃力的,试驾之后感觉像我这种平时比较喜欢开快车的人,真的不会满足这个动力的。想想这发动机在CT5上直接叫性能车了,有点小无语..... 另外看过XT5实车的兄弟有没有觉得,这次XT5虽然座椅坐着比较厚,也比较软,但是整个座椅非常光滑,没啥衬托和人体工程学啊。这个座椅感觉转个大弯啥的都包不住人,这个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 这一次终于XT5把后排隆起做没了,后排是个纯平,但是实际坐下来,感觉前面出风口和座椅里的太近了。中间坐人其实不怎么宽裕,也没啥地方放腿。 我这次买车还是看中空间比较多,毕竟是准备买了家用的,XT5给我的感觉是每一项都不错,但是每一项又都感觉差点意思,不是那么完美。 后来去看了航海家,航海家走的感觉是和XT5两种路线,XT5是想运动,舒适,豪华全要,航海家这里可能是更多的技能点点在了豪华和舒适,其他的方面就是豪华品牌的基本水平。 如航海家这个座椅,包裹性和承托就比XT5好,这是上车之后明显感觉到的,两个车座椅填充都很扎实,可能也是美系车的基操。 除了座椅有承托,航海家前排的横向空间要比XT5好很多,之前以为所有车或多或少都会被中控“吃”掉一点空间,搞得小腿那边比较局促,但是航海家的横向腿部空间就很宽敞。 另外就是后排中间的空间了,一样的纯平的地板,但是航海家后排中间没有XT5那么小,中间的位置也正好可以放脚,XT5像是为了做平而做平,航海家这个感觉是有实用性在的。 运动型和底盘表现上航海家肯定不如XT5,毕竟蜂鸟底盘还是有点东西的。不过发动机马力要比XT5高不少了,纯油的版本261匹,要是买混动,那加速感受和XT5不是一个级别..... 航海家环抱屏和XT5连屏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了,我个人觉得环抱屏更实用,副驾前面可以单独看视频,下面还有块可以触摸的屏。XT5的分辨率高,看着更通透,细腻,而且是朝向驾驶者的,有时也不会有反光,看的更清楚,但是感觉这么高的分辨率只有主驾享受有点可惜。 总之都上到豪华品牌了,基础素质肯定都不会差,航海家倾向它的大空间和乘坐感受,XT5就是开起来更舒服,底盘更韧,不过这次看XT5确实有一种什么都想抓,最后什么都只是及格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感受的。
#提车作业-凯迪拉克XT5【选买对比】 1.购车原因。刚工作不久,人生第一辆车,平时铺装路面国道城市道路走的比较多,买这辆车主要还是想扩大一下自己的生活半径,提升一下生活的幸福感,能够去更多的地方,旅行也好,周末出去露营也好,哪怕是出门吃个美食,能够说走就走, 2....查看全文
提问#一人说N条真实购车避坑建议血泪教训!老司机掏心窝的购车避坑指南,每条都能救命钱 凌晨三点还在刷汽车论坛,为了梦中情车省吃俭用半年,满心欢喜去提车却发现被套路——这是无数消费者的真实写照。作为吃过亏、上过当的过来人,今天把压箱底的避坑经验全盘托出,希望每一位准备买车的朋友,都能少走弯路,把辛苦攒的钱花在刀刃上。 一、别让「颜值即正义」蒙蔽双眼 第一次去4S店时,销售把展车擦得锃亮,氛围灯一开,连座椅都散发着高级皮革的香气,很难不心动。但买车不是买花瓶,一定要关注真实使用场景。朋友小王为了酷炫的轿跑造型冲动下单,结果孩子的婴儿车塞不进后备箱,回老家过减速带底盘磕得直响。选车时要根据家庭需求优先考虑空间、通过性,颜值再高,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都是空谈。 二、警惕「无息贷款」背后的连环套 销售极力推荐的「零首付」「两年免息」看似天上掉馅饼,实则暗藏玄机。我曾帮亲戚算过一笔账:名义上免息,但手续费高达贷款金额的8%,再加上强制购买高价保险、GPS定位费,总费用比正常贷款还多了1.2万元。记住,任何贷款方案都要用专业计算器逐笔核算,重点关注综合年化利率,而不是被「免息」「零首付」的噱头迷惑。 三、避开库存车的「温柔陷阱」 库存车并非不能买,但如果销售刻意隐瞒库存时间,就有大问题。同事小李提车三个月后频繁出现电瓶亏电,检查才发现是停放超18个月的库存车,电池早已老化。提车时一定要核对车辆铭牌(通常在副驾驶门框),生产日期超过6个月的车,要主动要求更换易损件,并争取更大优惠。 四、赠品套路深,别被「豪华大礼包」忽悠 「送全车贴膜、行车记录仪、保养套餐」听起来很诱人,但这些赠品往往暗藏猫腻。朋友收到的所谓「原厂膜」,用了半年就起泡褪色,更换时师傅直言成本不超过200元。建议把赠品折算成现金优惠,实在想要赠品,也要在合同写明品牌型号和质保条款,避免「货不对板」。 五、验车不仔细,提车变「盲盒」 提车时只顾着拍照发朋友圈?这可能让你后悔莫及。我的邻居新车刚开出4S店就发现轮胎划伤,销售却一口咬定是提车后造成的。正确姿势是带上懂车的朋友,重点检查漆面划痕、轮胎生产日期、底盘有无漏油,启动后观察仪表盘是否有故障灯,宁可多花两小时,也别让隐患随车带回家。 六、警惕「加钱升级」的消费陷阱 销售一句「再加3000元就能升级真皮座椅」,可能让你多花冤枉钱。我曾见过客户为了所谓的「豪华套餐」多付2万元,结果发现同款配置在汽配城只需3000元。购车前要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对非必要的升级保持理性,别被销售的「话术催眠」。 买车不仅是消费,更是对生活品质的投资。那些被套路的日子,曾让我们对消费充满失望;但当掌握这些避坑经验,就能重新找回主动权。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带着清醒和底气走进4S店,把辛苦攒下的积蓄,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安心座驾。毕竟,好车不该是负担,而应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4.03
“优秀”
共846人评价
4.03
综合
3.88
内饰
4.02
配置
4.34
空间
4.42
外观
3.82
舒适性
3.84
操控
3.85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