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装备推荐目前shoei在国内市场上最热门的全盔就是z8,轻量化更轻巧的盔体和更亲民的售价在国内车友中保有量更高。z8在z7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细节优化,最主要的就是改变了通风口以及镜片设计,不仅提升了通风性,风噪也控制得更好。外壳采用更高规格的 (AIM+) 多层纤维复合材质 ,依然维持 轻量化 ,M码实测重量为1460g使用 白色双密度EPS ,内腔做工依然是一贯的 精细工整内衬没有太大的变化,容易出汗的部分选用速干排汗的面料,与肌肤接触的部分选用亲肤的抓绒面料, 舒适性依然很高 ,依然配有 眼镜槽 和 耳机槽 ,不过改成了 双拼配色 , 保有 EQRS 紧急快拆系统总共依然是5个通风口设计, 通风表现更好 , 顶部的通风口从左右滑动改成了上下,后部出风口开关取消,变成敞开式,开关键也更方便戴手套时操作全新设计的镜片和底座让 视野变得更好 , 镜片支持快拆 ,侧置 镜片锁升级成了中置 ,赠送的pinlock防雾贴片型号也更新了,原厂还配 有鼻罩和下巴网。 下面说一下z8的优点: 1. 冬天不怕冷; 2. 风道多,夏天还能微开镜片入气散热,40以上速度骑行不至于在烈日下蒸熟; 3. 雨天防水好,镜片疏水性好,雨中骑行都不怎么需要擦镜片。雨天还能常开嘴部风道不怕进水; 4. 风噪低,市面上全盔z8算风噪低的了。 综合我自己的感受,z8确实是一款很合适且安全的头盔,骑行既要帅,又要保障安全哦。
#辣评新车五菱星光EV 五菱出品,必属性价比之选,这次的五菱星光EV也依旧如此。但个人认为五菱星光EV能够快速消除“叫好不叫座”的两个方面,五菱星光EV可以凭借很有吸引力的性价比,吸引一部分消费者,并且后期如果能够做好产品品控、降低比较大的故障出现率、提高售后保障服务,五菱星光EV还是会有不错的竞争力和市场接受度。在口碑积累上来后,一定有机会跟秦Plus EV一较高下。 一、五菱星光EV相比秦Plus EV叫好不叫座 五菱星光EV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个人觉得主要会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售后保障上。比亚迪现在电车方面,目前可谓是如日中天,售后服务网点可谓到处都是,日常家用或者是网约车的售后保障可谓十分方便。同时,目前比亚迪秦的保有量很高,秦Plus EV的配件和维修就会十分便利和经济。而五菱星光EV,虽然在初期的购车成本上来看,确实少了不少成本,但是这个车型的消费群体后期对于车辆维护保养上也会是比较看重的地方,特别是对于网约车群体,时间成本和配件经济性上会有比较大的优势。 第二个方面,品牌认同度。在纯电车领域,特别是电车领域的三电系统,比亚迪在市场的认可度还是明显高于五菱的,毕竟这也是比亚迪实打实用销量和用户的口碑支撑起来的。而五菱星光EV在品控和故障率控制上,确实还有一定程度的差距。 二、五菱星光EV相比秦Plus EV性价比更高 如果只从账面参数来看,五菱星光EV相比秦Plus EV绝对的性价比。总结来说就是更大(车身尺寸、轴距和内部空间)、更强(动力性能和电池续航配置)、更舒适(电动调节座椅、电动后视镜以及四门无钥匙进入、影音系统等方面)、更便宜(价格上会更低)。 综合来看,五菱星光EV绝对的性价比之选,家用车进阶版10.98W的540km最值得推荐,网约车9.98W的410km标准版就够了。对于这个价位的消费者群体来说,不管是网约车,甚至是家用,性价比上绝对的不二之选。
#摩托车装备推荐辛普森不法之徒,第一次看见这个盔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家伙,虽然比较冷门,没有那么大众化,品牌也没有那几个这么响,价格也没有什么优势,但恰恰就是他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长相让我变成了一个路上的“另类”,视野比较开阔,大小适中,不夹耳朵和脸颊,特别是三道抬头纹,太有特点了,当然,毛病也有不少,首先是没有通风口,在流通上比其他的差一些,第二就是市场认知度和保有量,导致配件,特别是面罩的螺丝和垫片几乎没有卖的,总之吧,瑕不掩瑜,喜欢一件东西可以忽略他的问题,其实不管颜值还是特点,最主要的一定是保证安全,管好右手,慢慢骑。
#北京车展新车点评🚘 车型名称 上汽大众新朗逸 🔎 内外造型 家庭用车够用 📏 空间体验 空间嘛还行,就是后排中间太就了 💡 用料质感 仿皮座椅,部分软包,塑料感还是比较强 📋 总结 做为想买合资车的车友来说,可能真是冲着这个标吧。市场保有量大,维护相对便宜一点
#揽月随行🙋🏻 情况介绍 提车一个多月,跑了接近2000公里,其中1000公里都是市区代步上下班,500公里高速,400多国省道,用车体验总体上来讲,给个80分吧。下面给各位准备入手或者想入手的车友分享一下我的大揽月新车用车感受和评价。 📉 能耗分享 先说能耗,提车1个多月,车总共跑了1970多公里,第一次加油是在710公里的时候,第二次加油是在720多公里,目前第三次还未加,燃油剩余参考续航200公里。我一般是剩余100公里的时候加油,这两次都是加的62-63升。 车辆是65升油箱,加上副油箱70升,正常续航在700多公里,跑见底应给可以跑800多公里,这手机提示的油耗不准,实际综合油耗应该是9点几不到10个的样子,跑高速的话,仪表盘最低在5.8的样子。 总体来说,作为2吨重的中大型suv,磨合期这个油耗的确是非常靠谱的了,可能和我驾驶习惯也有关系吧。开车一直没有猛踩刹车猛轰油门的习惯,对我来说,开车从来没试过油门踩到底是什么感觉 🗒 真实感受 用了接近2个月的真实感受: 第一,越野操控性不错。磨合期去旅游,走国道的时候因为想抄近路,导航错位置,误入一条荒无人烟的“机耕道”烂山路(道路只够一辆车宽的距离),开了10多公里居然是个断头路,无奈原路返回,一路上又是烂路、又是碎石、又是陡坡、又是大坑的,可把我心疼死了,深怕底盘、轮胎整坏。从坑洼路颠簸晃动情况、爬坡性能、四驱动力来说,简直是完美,底盘柔韧性很好,虽然走错路了,但是还是很舒服的,也算“越野初体验”了。 第二,操控性不错。接近5米的suv,操控起来和我以前4.7米的三箱小轿车一样,没有丝毫过渡期的感觉,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流利自如。方向盘转向轻盈,单手流利自如,转弯半径比较小。高速公路变道、平时的转大弯车身都非常平稳,乘客几乎没有“一边倒”的感觉。 第三,降噪隔音效果比较突出。在高速路上特别明显,可能我磨合期车速不快吧,95的车速,窗户关完,车内安静得吓人,除了发动机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外界什么声音,很舒服。发动机声音是我很满意的,比较低沉,不燥。 第四,主动刹车功能非常智能。特别是倒车的时候,开了1个多月,倒车刹死了3次,1次是后面突然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一次是后面有个石墩没注意到,还有一次是后面有行人通过。虽然每次主动刹车的声音把我吓个半死,但是确实帮我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第五,也是大家最关心开国产车的“面子”问题。买这台车我就只喜欢他的空间大,动力强,安全性能强的优点,压根就没考虑过买国产车存不存在面子问题。虽然星途目前市场保有量低,大众对这个牌子陌生,但是开出去被同事和陌生人疯狂围观、感叹的感觉还是不错。只要停在停车场、洗车、或者其他地方,必然有人上来看看,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品牌,都刷新了对国产车的认知,有些了解过星途品牌的,不敢相信实车是这个样子。 一听说顶配落地才22,简直刷新认知。 总体来说,开这类国产车不丢人。 🔎 槽点反馈 车机有很多地方需要更新和完善,其余没啥问题。 第一,高德地图版本过低。对我来说,能用到的车机功能最多的就是导航和蓝牙音乐。先说导航,车机高德导航版本过旧,只具备基础的路况提示和导航,和高德当前版本相差甚远,骁龙8155的芯片就不能把版本做高一些吗? 还有就是导航卡死和闪退,我已经遇到过2次了,连续行驶100公里左右会遇到导航会莫名其妙的停止工作,过会儿就直接退出,对我造成的结果就是走错路。。。有一次导航实际上已经卡死10多分钟不更新位置了,我还不知道,一直往前开,结果都过了出口了才发现导航系统死机了,没过一会儿就直接退出去了,无奈重新设置。 其次就是蓝牙音乐或者畅听程序里的小程序会在你启动后,并且行驶一段过程中自动打开,我不知道这个是怎么回事。不想听歌的时候我只有主动关闭。 第二,车机语音识别灵敏度有问题。我是四川省,有时候在车里说话,车机会莫名其妙识别出一些指令,并马上执行。 比如:“好的,音量已调至xxx”。“好的,已打开xxx”。这个搞得我很无语。 第三,头枕音响在接打电话的时候音量特别小,小到我几乎听不见,我不知道是设置问题还是什么,总之这么久了,我没找到在哪个地方可以调节电话音量。从头枕音响传来的导航提示音量都很正常,也可以调节,但是电话声音没地方调。知道的车友可以给我说一下,谢谢。 第四,Hicar功能用起来有点卡,特别是手机高德地图导航和qq音乐同时使用的时候。只要导航播报,qq音乐立马吞吞吐吐的卡住。 如果不适用导航,只开qq音乐,播放音乐的时候还是会偶尔有卡顿的情况,感觉像是网络不佳,但信号格子是5G满的,希望后期能更新维护解决hicar顿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