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购车背景】:家里有一辆16款的宝来,主要媳妇上下班用车,目前已经将近11万公里,八年间任劳任怨,除了被媳妇磕碰过几次,没有任何小毛病,这里给小宝来点个赞,希望能再陪伴家里下一个十万公里。由于刚需,需要再添置一辆家用车,兼顾假期自驾游,家庭第二辆车早就规划好要换辆SUV,这里面也一直浏览懂车帝,关注有没有合适的车型。从去年开始增购车辆开始正式提上日程,平时也有意无意给媳妇吹风😂。 【选车过程】:根据家庭情况,基本上有以下几个需求:1.五座SUV2.预算在20万上下。前前后后看过以下几个车型:①途观,20万价位的车型必定绕不过途观,加上家里有一辆宝来,对大众的车还是有感情基础的,试驾过一次,总体来说中规中矩,很好上手,没啥新鲜感,内饰塑料感强烈,PASS②揽巡/探岳,揽巡是真的大,满足我对大五座SUV的需求,试驾了几次,考虑到使用场景和油耗,PASS,探岳外观比较帅气,就是比途观还小了一圈,PASS③ID4X,考虑到油耗,中间也想过购买电车/增程/插混车型,试驾过几次ID4X,行驶质感和油车没有差别,厚重感十足,车友圈也经常看帖子,最后考虑到电车后期维修,电池更换费用,省那点油钱根本不够,个人认为作为汽车最基本的安全属性,新能源这块儿目前还无法和油车媲美,所以最终放弃新能源车型④国产车型,试驾过星途,看过瑞虎系列,星越L,国产这个价位也就这几个品牌的车型,但是对自主车型始终打不起兴趣,PASS⑤凡尔赛cx5,试驾过一次,怎么说呢,造型独特,动力够用,更像是旅行车,当时由于马自达价格砍不下来,差点定了凡尔赛,还好最后坚持下来了。看到这里,各位车友是不是觉得我挺纠结的,哈哈,没办法,还是经济实力不允许咱冲动呀,接着选。无意间在懂车帝看到CX50,之前对马自达的印象停留在多年前的马六和“你坐马自达,怪不得你塞车”,看了车友的用车评论,b站上看了关于车子的评测和车主用车感受,感觉还不错,就去4s店试驾了几次,之所以选择马自达我觉得出于以下几点吧:①帅气,外观大气稳重,长长的车头看着就有一种高级感,“东瀛宝马”真是并非浪得虚名;②动力总成可靠,虽然自吸➕6AT比较老套,纸面动力参数比不上一些小排量涡轮,但胜在可靠,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后期维修保养便宜,省心;③还是外观,真是帅气,尤其是刚洗完车,外观看起来真是漂亮,感觉选50,外观占了70%,哈哈。 【落地价格】定的2.5智行,铂钢灰。过完春节谈过一次,基本上没啥优惠,下来得19往上,销售说不着急用车可以等等,3月份可能官降1万。三月底谈过一次,加上各种补贴、大客户,能谈到18整,销售说为了季度冲量,需要当天订车,考虑到不着急用车,就没定,想着再拖拖是不是还能再优惠点,期间也去试驾了凡尔赛对比,4月份又谈了一次,基本上还是跟3月份一样,实在谈不下来,落地18.9,贷10.4一年免息,大客户加置换9000,提车两个月内返还,相当于18整落地,2.5智行铂钢灰,等了10天,通知提车,正好还能赶上政府的消费券抢券,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省3000,4S店送的脚垫、车膜、首保,其他啥也没有,脚垫车膜太垃圾,自己买的,行车记录仪都不给,真是太抠,没办法,销售说这个价位实在送不了,自己买了的记录仪 【用车感受】:提车半个月,跑了将近700公里,五一跑了将近300公里高速,其他都是上下班使用,上下班单趟10公里左右,基本上都是高架①动力:自己觉得够用,本人开车不是急性子,加上之前的宝来是自吸1.6,所以并没有觉得肉,前段还是比较窜的(相较宝来),高速上提速也可以,只要敢踩,动力就会有,家用够了②内饰:前排还可以,后排塑料感太强,做工不是太精致,主驾座椅感觉有点窄,这个价位的内饰跟国产里面肯定没法比,放在合资里面属于主流水平吧,都大差不差③噪音:胎噪大,车内目前没发现异响,可能跟我听音乐有关系,听不见异响④操控:可能是马自达的强项了吧,开起来不像开大车,转向精准,车很整,真的是60过弯不用踩刹车,开起来很有信心。 刚提车,里程还不到一千,就想起来这么多吧,后面有其他情况再跟大家分享
#静态体验全新蔚来ES6质疑蔚来,理解蔚来,成为蔚来!!! 最开始了解蔚来还是一代车型,第一印象就是贵,价格高。一直有关注无奈经济实力有限,只能观望。后来二代车型价格下降,新的BASS方案出炉,就开始考虑置换了。 我考虑BASS的原因有几下几点: 1.车辆总价更低 2.Bass赠送更多的换电券 3.月租赠4免1 4.后期买断每个月还能抵扣400多 实力算下来的成本与买断并无差距,大大降低了购车门槛。让我们这些预算有限的但是又很喜欢蔚来的人可以圆梦了。#蔚来ES6#选车心得
#你最爱“它”哪一点楼主坐标福建厦门湖里区,在这寸土寸金的岛内,工作却在岛外,通勤十分的不方便,于是在和家人的商讨下决定购买一台15W以内的车。作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肯定是要外形和性能、性价比兼具,于是在多个汽车平台和短视频平台里找了很多的品牌车型做对比。在多...查看全文
#我与007的日常选购攻略 🙋🏻 情况介绍 首先给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给用车场景做一个定位,注意此场景能满足九成的情况足以,不要过于求全面,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是特殊且需要妥协请放在最后考虑。 我将用车情况大致精简成以下两种 通勤工具、周末出游:上班族大多数用车场景,首选经济、其次稳定、最后驾驶欲望; 商务长途、旅游自驾:对应长途驾驶的用车场景,首选舒适、其次稳定,最后安全 💰 费用明细 车辆选购要考虑售价和后期养护成本,按自身承受量力而行,我将购车款定在20W左右 🧮 选车对比 简要用车需求:以我自身为例,符合第一种情况,每日通勤在90公里左右,周末不定时家庭短途游,假期有长途需求,并希望在原有车辆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提升。 具体来说:换车前是17款的昂克赛拉2.0,对于车辆性能稳定、有驾驶欲望,但经济性对比当年同级的高尔夫稍显不足,至少多1个油,当年没选择大众是主要因为干式双离合问题刚出现还没有定论,用车7年中除了前点烟器保险憋过3次(之前车载充电器有问题,换了盯盯拍的就不再烧了)可以说没有出过其他故障,还有就是后排空间较局促。 心路历程:换车的想法是在1年前开始,随着年限增加用车经济性问题逐步凸显,包括油耗增加和更换老化配件的费用,还有一些是对于2.0的158马力确实在车流中力不从心了,起步尤甚。 期初的考虑范围固守传统燃油车,1.燃油车经过了市场的长期验证,更加符合通勤车稳定的特性;2.燃油车形成了固有的价格体系(包括品牌溢价和车辆本身产品力),可以很快速缩小到具体几个品牌的车型。 结合需求和市场现有车型,再将心里价位封顶在20W,基本上是A+到B级车,新车方面:名爵MG7、影豹传奇、大众迈腾;二手车:宝马320li或GT、奥迪A4、阿尔法罗密欧的朱丽叶,对于新能源倒是没太关注,主要电池耐用+廉价感给我的固有印象不是太好,提不起兴趣。 转变:不过来到23年,这一整年国产的纯电车从市场端开始发力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首冲是BYD在这一年逐步追上并在Q4返超特斯拉荣登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其次是新势力蔚小理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内部竞争加剧催生更多选择,尤其是进入Q4,比亚迪的宋L、极氪007相继发布,终于从车型、价格、综合产品力上满足了我对此次升级的需要。 与自己的需求对比: 1.经济行自然是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已北京为例,自有充电桩是0.45元/度,已充满电能正常行驶400公里计算,4天充一次电,一次30~50元,看电池容量 2.BYD有各车型的销售体量佐证、极氪有001市场背书都给我选择上的信心; 3..这两个更趋近于传统轿车,相对于新能源市场上主力SUV来说,更符合我的驾驶习惯,从观看网上评测和自身试驾后都感觉不错,另外比22年推出的汉、小鹏P7各方面都得到了升级; 车型最终选择:在试驾过两款纯电车型后,又听说领克要推出CMA2.0的混动领克07,按子品牌定位应低于极氪纯电,也加入考察范围,不过最终因迟迟无法得到确切消息而作罢。回到前面的两个车型:宋L的优势在于自有动力电池、车辆驾驶舱设计上更传统、高端产品带来的品牌光环;极氪007的优势在于驾驶感觉(尤其加速、制动)上更趋近于传统车辆、智能驾驶较突出、001车型的成功; 最终的选择是,极氪007,而原因也更多是由于其驾驶感觉上的平滑过渡,降低从传统燃油车转变到新能源车上磨合期,配置上:1.因为对自己智驾使用场景预计非常低;2. CDD减震驾控感受会更好,所以选择了同价位的四驱版本。在使用的半月时间内基本验证了自己的分析,分享给屏幕前的各位。 ✏️ 新车初体验 驾控上指向精准,侧倾得到很好抑制,加减速不突兀,感觉上接近燃油车,这点我很喜欢 续航春秋400公里,夏延长50,冬至少缩短50,满足我的需要 驾驶位不必说,后排空间比较舒适,满足家人出行需求 前后备箱相对较小
#提车日记我是2024年2月27日下定,经过20天的等待3月19日提车!颜色配置如图! 先说说购车经历。09年开始购买人生第一辆车日本铃木天宇SX4,开了6年,不得不说确实省油,而且故障率极低,作为代步车绝对是最优选择。而后15年入了HAVA哈弗H8,刷新对国产和长城的认知,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也遭到周边亲戚朋友的非议,毕竟花了近30万买辆国产车,确实一般人不太能认同,但我坚持己见,一晃开了将近9年。除了费油之外没有任何毛病,也从未把我放在路上过,看到网上对国产车的各种吐槽,我想问问他们难道进口车和合资车就没有问题吗?所以,车这东西真正开过才知道到底好不好!至此成为坚定的国产拥护者,60万以内的外国货再无法提起我任何兴趣。不是狭益的爱国情怀,是真的觉得外国货从产品力上被打败了。之前一直准备入glc300,你能想象,快50万的东西给你6个喇叭,那种感觉就像把你的尊严和智商踩在地上反复摩擦,还有宝马奥迪等等。 因为这次购车预算在40万以内,所以完全无视了国产以外的任何品牌。 奶爸车,具有较高人气的终究逃不过L8和蓝山。当然期间我也去看了和试驾了问界m7,领克09EM-P,腾势N8等,我对车子还算是有一番研究和理解,所以最总在L8和蓝山件做出了选择,经过深度试驾总结了两个车的优缺点如下: 1.外观:L8的设计根据流畅,形象气质更佳,整车更具质感;蓝山说不上好看但我觉得颜值也说得过去,大家可以看看我拍的图片 2.空间:理想L8中规中矩,只能说够用,相比蓝山更大,毕竟车身尺寸在那摆着,特别体现在第三排;蓝山就是一个字,大。 3.内饰:因人而异,各有千秋; 4.智能化(含车机):蓝山跟合资进口车比,相当高中生和小学生的区别。跟新势力比,问界,理想,蔚来等……额,要落后一个级别吧。差距主要就是蓝山太理工男思维了,还是新势力又炫酷又花哨的东西真的受用;不过听说蓝山的大模型马上就要来了,功能和智能化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现在已在内侧阶段,我看过很多车友的评测视频,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5.动力系统:蓝山优势。L8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纯电车,跟”飞哥“说的一样,增程确实不是很好的选择,至少我是不会选择增程。插混动力输出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全速段都能有更好的动力和能耗表现。提车也半个月了,对于蓝山的动力系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低速如纯电般丝滑,高速那是动如脱兔,秒杀大部分车型。蓝山的智家方面我试过了几次,高速NOH还是比较好用的,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主动变道,出入砸到等,只能泊车也很精准!应对日常足够了 6.底盘滤震:L8的空气减震完胜,这是硬件上差距,无解。实际试驾,L8可以说路面的细碎震动被减震完全隔开了。但也不是说蓝山很差,至少达到了同级别应有的水准。主要问题是在细碎路面的震动过滤上不彻底,比如在路面平整度差的农村水泥公路上,能明显感受到震动。但是理想坐在后排感觉有些忽悠,没有蓝山支撑性好,看到评论说产时间坐在理想后排容易晕车不知道真的假的。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7.操控性:蓝山完胜,L8正是因为空气减震的问题,,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很好的操控。很多人可能不懂什么是操控,其实就日常来说,就是转急弯或者避险急打方向时车身的稳定性。比如,有的弯道80码的速度过,感受车子不会失控,很有信心,车身也不怎么倾斜,那就是操控好。所以这里就有一对矛盾体,操控性和舒适性,在减震上,减震越硬操控性越好,舒适性就越差,反之亦然。蓝山的悬挂系统可以说还是精心调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兼顾得比较平衡。同为奶爸车,我觉得蓝山是50%的操控50%的舒适,L8是50%的操控70%的舒适。 8.价格上蓝山优势大; 9.售后保障:蓝山质保更有保障,还是相信传统大厂,蓝山可以停产,但是长城一时半会儿也难得倒下,万一十年八年倒了,也到换车的时候了。长城在全国大部分地级市都有4S,服务网络发达,保障更强。新势力这方面有差距。蓝山是三电终身质保,比L8的8年15公里强。另外单次保养,大致问了下,L8在800左右,蓝山在500左右。另外长城的零配件市场保有量大,价格便宜些,所以后期养车成本比L8低。 10. 油耗:应该差不多吧,没有具体测过。等开段时间再来反馈,反正我提车以后加了300块钱油,我用的是混动模式,等下次加油我算一下。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蓝山。 现在完成基础装饰,全车隐形车衣,贴黑色悬浮顶,全车所有镀铬件黑化,全车量子膜,全包围脚垫,进气口防虫网,挡泥板等
#新款降价,实惠还是背刺?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许多车企为了提高销量,采取了降价或增配的策略。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实惠的机会,可以购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汽车。然而,对于已经购买了汽车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被背刺,因为他们购买的汽车价格可能会降低或者配置会增加。 以哪吒汽车为例,2024款哪吒S上市,增程和纯电各3款共计6款,售价区间为15.98-26.98万元,价格相比老款少了4-5.3万,同时配置进行优化,副驾驶屏、氛围灯、四门双层玻璃等配置进行了下放,但同样的不少功能和配置都变成了选装。哪吒CEO张勇表示会尽最大努力进行弥补。 以最近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为例,2023年10月1日推出的改款Model Y,新增了多色的氛围灯,内饰材质采用科技纺织材料,搭配19英寸的双子星轮毂,后驱版加速提高1秒至5.9秒。售价区间为26.39万-34.99万元。 以最近上市的比亚迪汉荣耀版为例,2024年2月28日正式发布,分别推出10款配置车型,包括DM-i/DM-p插混版、EV混动版,官方指导价16.98-25.98万元。外观延续老款车型设计,部分高配车型的配置下放到低配车型上,使得车辆性价比得到提升。 以最近上市的比亚迪唐荣耀版为例:2024年2月28日正式发布,分别推出4款配置车型,均为DM-i插混版本,官方指导价17.98-21.98万元。外观、内饰设计以及配置进行升级,增加银釉白外观涂装。 汽车价格和配置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等。消费者在购车时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预算,以及车辆的性能、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因素,做出理性的决策。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避免被“背刺”呢? 要避免在购车时被“背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研究市场:在购车前,了解汽车市场的动态,关注车型价格的变化趋势,这样可以对价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避免在不合适的时候购买。 2. 多比较:不要只看一款车,多比较不同品牌和车型的价格、配置和口碑。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车辆的性价比,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3. 等待合适的时机:如果不是急需购车,可以等待一些促销活动或车展等时机,可能会有更多的优惠和折扣。 4. 与销售商谈判:不要害怕与销售商谈判价格和条件。可以尝试争取更优惠的价格、更好的配置或额外的服务。 5. 注意合同条款:在签订购车合同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避免隐藏的费用或限制。 6. 考虑保值率:选择一些保值率较高的车型,这样在未来出售时可以减少损失。 最重要的是,购车是一项重大的决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来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或被短期的优惠所吸引。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咨询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那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在车型降价或增配上市时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呢? 在车型降价或增配上市时,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1. 了解市场行情:在购车前,消费者可以了解当前市场上同款车型的价格和配置情况,以便更好地比较和评估车型的性价比。 2. 考虑自身需求:消费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车型,而不是仅仅因为价格或配置而做出决策。如果车型的降价或增配对自己的需求没有太大帮助,那么就没有必要盲目跟风。 3. 评估车辆质量和可靠性:在选择车型时,消费者不仅要考虑价格和配置,还要考虑车辆的质量和可靠性。消费者可以查看车辆的评测报告、咨询其他车主的使用经验等,以了解车辆的质量和可靠性情况。 4. 考虑购车时间:如果消费者不急需购车,可以等待一段时间,看看车型的价格和配置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变化。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盲目跟风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5. 与销售商沟通:在购车前,消费者可以与销售商进行沟通,了解车型的具体情况和优惠政策,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总之,消费者在车型降价或增配上市时,应该保持理性,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做出决策,避免盲目跟风或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提车日记1. 买车背景介绍: 订婚前租了两次车, 订婚之后回家越来越频繁了, 老家农村也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 每次回家去哪里也不方便, 虽然女朋友没说啥, 但是结婚前回家只会越来越频繁, 我老家是保定的, 我女朋友是石家庄的, 以后也免不了来回跑, 偶尔再来个自驾游啥的, 就很方便, 思前想后, 最终把买车提上日程了, 毕业后来北京也两年多了, 自己攒了点儿, 付个首付, 月供也压力不大, 就开始了漫长的懂车帝筛选环节~ 2. 购车预算: 我的预算就是13W以内, 因为家里支持有限, 就自己能力之内, 尽力就行了. 3. 选车对比过程: 买之前确实做了大量的对比, 因为是理工科出身, 而且从事的计算机行业, 天生的对于数据就很敏感, 同价位的车型都云对比过, 像哈佛H6, 个人感觉太中庸, 不符合我的审美, 在一个就是油耗, 我兄弟有辆VV7, 油耗感人; CS75P, 只按参数来说的话, 比较完美, 但是这个前脸实在是无感, 在一个懂车帝的麋鹿测试, 后轮都离地了, 直接PASS, 再然后就博越L出来了, 瞬间吸引, 各个方面都正中我的心巴, 不论是外观, 还是内饰, 还是油耗测试, 简直梦中情车, 再然后就是试驾, 不停的试驾, 终于敲定, 就是它啦~ 详细价格信息 车型: 1.5尊贵 + 音箱 指导价: 13.18 分期: 两年7W 保险: 4000左右 金融服务费: 300 上牌: 200 全部落地: 12.55 3年6万公里保养 自己加1200贴的强生 垃圾脚垫, 不重要, 羊毛出在羊身上, 车价给力就行了 购车攻略及建议 懂车帝和某车都看了, 某车搞不清楚是UI还是排版布局的问题, 用起来实在是晦涩, 就一直在懂车帝看了, 各种参数, 事无巨细, 各种评测视频, 方方面面都了解到了, 再去实地看车, 避免浪费时间, 一定要试驾, 有的销售不敢在电话里说价格, 他就是刷业绩的, 让你试驾, 但是价格就是做不到最低, 铁的, 电话里敢跟你直接讲价格的, 就有继续聊下去的必要, 其实价格大家都已经在网上看的很清楚了, 我觉得就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我最后和天津的销售老哥, 一共电话聊了不到5分钟, 加微信, 发合同, 订车, 一气呵成, 都是实在人, 不浪费一点儿时间 用车初体验 很帅, 直到现在已经提车半年了, 每次下楼都忍不住看一眼, 我的需求很明确, 家用, 便宜大碗, 省油, 1.5T家用完全够, 超车没有压力, 可能提速是稍微的差点儿, 但是哥们, 但是这是我的第一个小车, 也没有任何对比, 根本没得比较, 后备箱我觉得一般, 可能跟我们回家来来回回拿的东西比较多有关系, 但是每次就我和我老婆, 第二排直接放倒, 后备箱巨大, 完美解决, 目前已经首保过了, 7000公里, 新车一样, 没啥毛病, 就是实体按键这个, 算是一个小遗憾吧, 好在语音控制比较好, 总之这个车总结一下吧, 比我提速慢的, 不一定有我省油, 比我车价贵的, 不一定有我智能, 车嘛, 还是要看自己的第一感觉的, 一定要有那种每次路过都忍不住瞄一眼那样才算有感觉, 最后祝大家都能选到自己的爱车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
#提车日记一、买车背景介绍 之前一直开凯美瑞,有了女儿之后发现神奇的只要坐进凯美瑞就晕车哭闹,坐家里的老款小书包荣放就没问题,加上互联网工作和个人兴趣原因也想换一个科技感更强的车子,于是从22年就有换车计划了 开始慢慢看车 二、选买过程 我是怎样选择这辆车的? 从看车开始 对比了很多20万级的汽车 从合资的荣放 皓影 CRV 昂科威S到国产的新能源混动 特斯拉 小鹏 还有WEY 的拿铁 比亚迪的宋 唐 可能是个人比较挑剔 每个车都有不太接受的点, 拿铁phev都准备下定了 结果看销量一路下滑 各种骚操作 搞到停产,直到领克08上市 08之前从来没看过领克的车的 因为空间明显不适合家用,但是08先在网上看了下资料感觉明显和以往车型不同,于是就约了去试驾 试车感受(优缺点、多车对比) 到店试驾之前其实已经决定只要这车试驾感受OK就准备订车了,因为以往试比亚迪的混动 总觉得刹车太软 我本身驾驶习惯是习惯跟车偏近的 所以刹车软总有刹不住的感觉 ,试驾领克最担心的也是这个,试完以后就没问题了 我的总结就是开起来是电车的感受 油门刹车是油车的调教 底盘本来就是领克的强项 根本不用多说,魅族的车技也给我很大的惊喜,其实我读书时候就是魅友了 可惜魅族小而美的理念始终不适合市场,不过现在背靠吉利 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老婆也很满意 就直接订车了 ,本来准备定银黑 现场看了以后觉得08设计本来就出众 加上银黑有点太高调了 就定了灰色。 三、价格分享 我的购车价格 深圳购买政策还是比较高的 ,刚好有区补 大家定的价格应该都一样 我定的的120halo版 没什么家装 自己买的保险不到三千,下来算是21万落地了 建议是大家自己购买保险 自己上牌 可以省点银子 用到玻璃膜和其他必需品上,然后提前加车友群 领克车友群很和谐 有什么消息都是第一时间共享的 不容易错过优惠。 五、静态体验 空间(储物、乘坐)/车机系统/做工 ①储物空间对我家来讲足够用了 后背箱放宝宝各种车子 后排装安全座椅也很方便。 ②魅族的车机是做的很好的 在车上我已经完全可以不用手机了 手机支架我都没买 ③美中不足就是座椅了 总感觉时间久了会起皱厉害,现在已经有趋势了 等时间验证吧 六、动态 体验 动力/能耗/操控/问题 ①动力我平时都纯电模式 随踩随有,给人很好的驾信心 ②底盘调教也很好,过弯很轻松 七、总结新提车阶段的感受总结 (提车驾驶一个多月了 整体是非常满意的 马上春节也准备一千公里的长途 到时试下超级增程模式 我也是很期待了 。对了 有一个有点问题的就是手机的无线充电了 我用的荣耀确实是不好用,我看车友群有人发是NFC位置的关系 其他品牌手机有没问题的 我还没来得及验证 这个现在也不怎么常用 ,也等后续OTA看下会不会改善。好了就到这里了 最后~~感谢圈主小石石石石头的指导推荐
#传祺ES9 PHEV提车作业【选买经历】对比比亚迪唐、WEY蓝山,都是7座混动,唐的外观太过时了又不改版空间又小第三排完全不能坐人,蓝山中控和配置在3个当中最好(除了发动机是1.5T),但是外观巨丑无比,价格差不多要27-28W,ES9的颜值是绝对在GS8的时候就看中了,空间三者当中是最好的,价格性价比也是最高的,发动机混动当中2.0T,唯一缺点就是相对于GS8有减配蓝牙钥匙、灯光秀、车内摄像头相关功能、中控智能驾驶智能说是中规中矩不好也不坏。 【购车价钱】双十一活动下单的和预售一样的权益,置换补贴2万,送一个遥遥领先手机,最想不通的就我没有啥赠品,关键问了好几个车友都送电踏和保养!最终下的MAX 24.98的置换补贴下来22.98万,保险找的群里的保险买的6200元反点后3880元,4S店的上牌费500元,贴车衣选择我们本地的贴膜店铺8的厚度进口牌子8年质保,送内饰膜 天窗冰甲 abc柱全贴,再加内饰除甲醛,车衣整体下来5000元,太阳膜材料900元 人工费200元。 【能耗】纯电电耗日常环境温度10度左右,成都1-2环路上下班均速不超过50码电耗在20-22左右,三环路高速之类均速在70-90电耗在16-18左右, 纯电续航开了1个月了我每天上下班20公里左右一周冲一次电,我从8%充满100%需要1个小时10分左右,纯电节能模式能跑100公里左右,每天晚上11点出去充电0.57元一度电12元左右充满,算下来差不多0.12元一公里很划算。油耗元旦节跑了一个长途362公里路,用小熊油耗算下来油耗0.4元一公里(看图)总362减去100公里的电等于262公里的油,当中邮费消耗了105元,105元除以262公里等于0.4元每公里。不过后续还要继续测试是否准确 【空间】身高175cm反正我觉得很宽松很舒服,我喜欢SUV的坐着开车不喜欢躺着开。开始以为觉得仪表盘和方向盘设计不合理有遮挡,结果方向盘可以调整,调整后就不遮挡了。主驾有个驾驶记忆模式,下车座椅自动后调,上次自动恢复记忆位置,还有一个休息模式点开后自动调整成设置的休息座位,我一般休息是后背全躺着。第2排横向宽度更大,我觉得坐4个人都没有问题,腿之间大概是两拳左右距离是完全空间足够,第3排需要第2排调整留1拳距离,第3排才有接近1拳的空间距离还是坐起没有啥问题不挤刚好,后备箱如果要保留第3排就相对于比较小没有啥空间,如果经常5座,把第3排放倒空间很大,关键第3排放倒的按键是电动的显的非常高级。 【驾驶感受】纯电状态很舒服很静音,开起很舒服启动有力,加速平顺快速没有任何油车的顿挫感。纯电模式10%电量发动机会介入,冷车第1次发动机介入声音很大和油车冷车启动一样会持续2分钟,这个体验感不是很好,但是2分钟样子,水温到1格噪音就不明显了。发动机介入反正还是能明显感觉,因为是混动一哈介入一哈用电,所以对比感觉还是纯电最舒服,转弯半径是个惊喜像一个灵巧的大胖子很轻松转弯基本上一把过。 【车机功能】车机只能算中规中矩没有啥特色,不好也不坏,软件少音乐只有酷狗、酷我、K歌,视频只有优酷、爱奇艺、斗鱼。导航不是最新的,没有红绿灯提醒,不过可以手机高德地图互联同步,选择好线路自动发送到车机上的高德地图。语音系统能准确控制车内窗子空调座椅加热按摩等识别度很好,至少比我之前的车子好,唯一缺点默认只能选择语音连续模式而且还是最低只能选择15秒,意味你喊了关闭空调在15秒内,你后面说话他也自动识别进去了,这点很烦躁。希望后期更新后能自定义秒数控制到3-5秒就差不多了。 【辅助驾驶,智能驾驶】算不上是智能驾驶,只是辅助,不能自动超车,不能自动换道,只能跟车加速减速,控制前车跟车距离。跟蓝山对比这个就要差很多。 写在最后的给打算贴车衣的建议:如果不是黑色不建议贴车衣,车衣的作用只能防止太阳纹和一些洗车后产生的细刮痕,和一些轻微擦挂不破皮的否则没用,碰撞擦挂不能保护漆面,不要相信所谓的永久免费补,一个小正方形补的丑的很还有痕迹,1米左右看的很清楚,最好去谈那种可以免费全部更换的千万不要补正方形很丑很丑,要么去找车衣防止破损度耐拉伸的否则不要贴车衣保护不了任何车子!
#哈弗H6提车打卡【购车经历】 刚开始没怎么关注国产车,一直看的是合资车,别克昂科威S和大众探岳,大众途岳,因为自己也老大不小了,今年都三十有二,拖了九零后的后腿了,现在需要一辆自己的车,特别是过年回家走亲戚特别不方便,所以就一直泡在懂车帝,个人不喜欢电车,混动感觉又贵,还是感觉油车靠谱,一直在关注探岳,感觉还是挺中意的,都说颗粒捕捉器会堵,后来有更新2023款的都说已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价格太坚挺,330的车落地需要20.5W,聊了三四个月也没达到心里价格,车友圈的我都不知道怎么砍的价格,心里价格就是18.5万我就马上定,死活砍不动,最后还是心里感觉太贵了不值放弃了,最后听我朋友说国产车也挺不错,又把苗头转向国产车,长安75puls、哈弗H6、吉利星越L、奇瑞瑞虎8等等!看到哈弗H6感觉有点意思,主要是外观、内饰比较相比没那么浮夸,感觉内饰有点德味,个人比较喜欢大众的内饰,刚开始我觉得这不就是油老虎吗?在懂车帝车友圈泡了几天我对这车开始有点兴趣了,试驾看见实车一眼就相中了哈弗H6三代MAX的外观,人都是这个样子的,自己喜欢的东西怎么看都感觉很好看,但是顶配版的前脸我就不敢恭维了,也是个人欣赏问题。就一直在手机上看试驾看评测,最后就跑当地的4儿子店去试驾,销售也是人才,我买油车叫我试驾电车,又说油车没有试驾车,最后说大狗的发动机和H6是一样的,又试驾了大狗! 【提车价格】 在本地试驾只有1.5的现车,看样子是主推1.5的车子,我说要定也是定2.0的时候,两个销售都在劝我说1.5的够了,最后谈价格也是谈不下去,销售价格太坚挺,怎么都要在13W以上,2.0多了19寸轮毂和中网熏黑,动力还强,心里内定了2.0的车,和销售谈了说需要订,打听到苏州有现车,直接和销售在微信上谈的价格,感觉还是苏州靠谱,谈到最后落地12.5,送膜、送行车记录仪、送脚垫、送灭火器。 【驾驶感受】 我选的是2.0T的,感觉动力十足,特别不喜欢自动启停,第一个关的就是它。不管是平常开车还是高速超车,对动力都非常有信心。吐槽一个点就熄火下车后长按那个车门的锁车小方块,基本50%不会锁,只会车双闪一下,需要再长按一次才能锁车,这个问题不知道是都是这种还是我操作的问题,反正下车锁车不用钥匙很麻烦!还有一点就是我车就停院子里,我就住一楼,我熄火锁车后我手机蓝牙会继续连接着车机,有三天不注意直接把车的电瓶电量消耗到三十多!和销售反馈这个问题有点爱答不理,感觉异地提车成功后销售态度180度大转弯,最后销售说以后只能每次都要关手机蓝牙。 【空间表现】 买SUV主要就是为了空间,主要家里老人和老婆都不喜欢轿车的空间,说坐轿车压抑还晕车,所以H6的空间全家都挺喜欢的,特别是后排纯平是最满意的,我老婆的小吐槽就是副驾驶的化妆镜没有灯,一个灯也省,搞不懂。 【油耗】 因为我是异地市提车,刚提车就上高速跑了三百多公里,到现在也就跑了560公里,油耗在10个左右,提车回来后上班都不远,来回也就十来公里,都上2.0的车了,所以对油耗也有了心里准备! 以上就是我提车的全部过程和感受,还有很多功能没摸明白,还需要多上手试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