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宝马iX动力输出平顺值得买吗_宝马iX动力怎么样

    ·宝马iX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4.18
    “优秀”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共48人评价
    35万以上新能源总榜No.7
    超过88%的同价位车系
    经销商报价
    41.70-75.75万
    厂商指导价
    74.69-100.99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4.18
    • 4.09
    • 外观
    • 4.06
    • 4.25
    • 内饰
    • 4.45
    • 4.11
    • 配置
    • 4.18
    • 4.04
    • 空间
    • 4.08
    • 3.96
    • 舒适性
    • 4.16
    • 4.07
    • 操控
    • 4.10
    • 4.05
    • 动力
    • 4.21
    • 4.14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4.09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宝马iX4.18内饰4.45
    • 蔚来ES84.10外观4.31
    • 奔驰EQE SUV4.08内饰4.58
    • Polestar 3--
    • ---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4.09-
    • 宝马iX4.18内饰4.45

    宝马iX·全部评分

    全部车型
    471-665km续航
    0.9小时快充
    10.8小时慢充
    3.8-6.1s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

    点评车型: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3.86良好

    宝马iX,是宝马当下的旗舰级纯电SUV。4955mm的车长,1967mm的车宽,让它的体积看起来足够大。造型风格非常激进,大众的评价想必也是两极分化,有人觉得它很霸气,也有人觉得它很丑,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不过内饰设计还是能迎合多数人审美的,双联屏的布局,加上独特的双幅方向盘,以及悬浮式的中央控制区,整体看起来简洁而现代化。做工用料也颇为在线,覆盖有大面积的皮质用料。车内配置以宝马的标准来说比较丰富,配备L2级别辅助驾驶、空气悬架、电吸门等配置,不过整体配置水平其实与3、40万的新势力车型接近,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在日常驾驶中,使用小幅度的电门动作时,iX的动力输出足够线性,一脚踩下去时,又能获得颇为迅猛的动力。且日常驾驶时的百公里电耗大概20度,体现了优秀三电系统控制能力。操控感受方面,iX的转向力度轻盈,转向时车头的响应不算快,属于较为平淡的风格。至于舒适性,悬架动作比较轻柔,对于振动的过滤非常到位,也有一定的厚重感,不过隔音降噪能力有失同价位SUV的水准,行车中的胎噪略微明显,毕竟配备的轮胎只是宝马X3同款,而且采用了无框车门的设计。总的来讲,iX的设计风格独特,配置尚可,动态表现整体让人满意,三电系统优秀,但产品力未至于到旗舰水平,加上价格稍微偏贵,如果优惠不到位,性价比不高。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0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0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1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1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2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2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3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3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4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4
    2022-11-29

    平淡的鲸鱼先生写的很用心

    古月贤广这套宝华请问哪个新势力配置能接近?雅马哈?

    点评车型: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4.14优秀

    【驾驶感受】在燃油车领域宝马是佼佼者,发动机变速箱的匹配高效,动力输出流畅。如今来到纯电领域,这部iX的动力也很讲究,虽然没有公布前后电机单独的输出功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整套系统可以输出385kW最大功率,峰值扭距则达到765牛米,妥妥的4.0T燃油机水平,同时也体现了iX纯电旗舰的身份。当你把它开起来会发现,动力感受可咸可甜,只需要轻轻的把脚搭在电门上,走车就已经很顺畅了,但是动力输出并不突兀,看起来和单电机车型没太大区别,原因在于iX动力输出逻辑就是首先以后电机驱动为主,轻柔驾驶时前电机很少介入,开起来也有宝马传统后驱车的乐趣。 但如果进一步深踩电门踏板,不仅能获得更多加速感,而且前后电机能够自主分配动力输出,车辆也能在稳定的状态下持续加速,总之就是一个字:稳!在标准模式下大脚油门,iX应该还是有限扭的策略,不会让人觉得这辆车太疯狂。但如果切换到运动模式,就真的像钢铁侠变身一样,全功率、全扭距输出是什么体验?强烈的推背感甚至会有过山车般的感觉,毕竟4.6秒的百公里加速不是盖的。 另外iX开起来没有大多数新能源车的笨重感,一方面是因为车身大量减重,我们可以在门槛下看到一体化设计的全包碳纤维材质,那就是轻量化的最好证明;其次iX同样采用宝马经典的50:50配重,所以开起来车头不沉,指向性比绝大多数新能源车好上太多,并且打方向车头响应也很积极,加上我们之前提到手感出色的方向盘,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顺便提一下舒适性。因为宝马iX依旧采用双叉臂+五连杆的底盘设计,并且前悬还加持了空气悬架,对震动的过滤以及应对颠簸路面的起伏,都可以做到和自家燃油车一致的水平。 【乘坐体验】坐在车内可以明显感觉到宝马iX控噪能力本身就很好,在车内几乎听不到电机声,为此宝马还专门模拟跑车加速的声音,营造驾驶氛围;同时对风噪的控制也相当不错,再经过主动降噪,在高速段前后排聊天依然可以很轻松。至于后排,它对座椅的设定也很用心。座椅宽大厚实,并且采用全包一体化设计,也就是说两侧座位的肩部和手臂,完全被这个“沙发”托住,这一点体验和5系、7系是一样的。轴距达到3000mm,因此膝部空间也相当充裕,相比之下因为宝马iX造型风格偏轿跑SUV,车高没有超过1700mm,所以头部空间和轿车的水平差不多。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0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0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1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1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2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2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3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3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4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图 4
    2021-12-29

    点评车型: 2021款宝马iX xDrive50

    4.07优秀

    外观方面,宝马iX有18的集成式自修复智慧前格栅、个性化定制泰坦金外装组件、隐藏式门把手,这些都是这台车上的亮点设计。尤其是这个集成式自修复智慧前格栅,不但实现了全封闭,而且由三角形拼起来的菱形组成的前脸看起来和以往的“双肾”造型相比更有一种“鳞甲”的感觉,而它还可以实现轻微划伤的自修复。 内饰方面,宝马iX首次搭载一体式悬浮曲面屏,12.3英寸的仪表盘与14.9英寸的触摸式中央显示屏合二为一,朝驾驶员方向倾斜约6度,与之相匹配的是BMW操作系统8.0。经过重新设计的控制面板和用户界面以及5G技术的加持,使得这块屏幕的科技含量很高。内饰包覆用的真皮以橄榄叶萃取物取代了传统的鞣制工艺,所以在仪表板表皮上有一个大大的橄榄叶标识;中控台上的控制面板采用可持续生产的FSC认证木材;内饰和织物均采用了大量再生材料制作,例如织物/微纤维内饰采用了50%的再生聚酯纤维材料,地毯地垫更是采用了100%再生尼龙材料。 空间方面,宝马iX的座椅宽大舒适,表面的皮质细腻柔软,坐上去有种大沙发的感觉,舒适度上可以给一个高分。1.8米的个子在前排调整到一个舒适的坐姿后头部空间还能有一拳多的距离;坐在后排座位上头部空间也有一拳,腿部活动空间则超过2拳,整个后排空间表现可以说完全不用担心。 动力方面,宝马 iX的动力输出是均匀线性的类型,踩多少会给与相应的回馈,不会有突如其来的那种蹿出去的暴力感。整体的提速能力不用多说,日常电门踏板都不需要踩下太深,就能非常轻松完成城市道路上的超车动作。 在运动模式下,全部动力输出将能够毫无保留的释放,电门踏板更为机敏,能带来持续且强劲推背快感。 操控方面,由于有着后轮转向系统,在市区掉头时的转向半径变小了,提升灵活性。悬架对于路面上细碎颠簸的过滤很干净,再加上柔软厚实的座椅,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车内乘客基本不会感受到明显的路感,乘坐体验非常舒适。底盘紧致且沉稳感十足,在压过路面的一些接缝和沟坎之类,不会有太多的振动传递到车厢内;而经过地库以及马路上的减速带一类,减振动作又很干脆利索,表现出一定韧劲。

    2022-03-09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4.25分“优秀”
    蔚来ES8 2026款 六座行政签名版蔚来ES8 2026款 六座行政签名版

    【外观】 外观我给打4分,扣1分是因为新车设计得太激进了,没有老款那种优雅精致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蔚来的外观设计在国产车里头绝对算一流的,都是原创设计,新款的气场这块儿更足,我身高1米83,这车高1米8,往一块儿一站,看着特别有冲击力;给4分主要还是车身好看:尺寸比老款大,看着更舒展;车头线条一直连到车窗,看着车身更修长。 【配置】: 配置方面我觉得比较优秀,40-50万级的车中,蔚来ES8该给的都给了。 比动力,3.97s的百公里加速,动力可以说是第一梯队的了。 比智驾,3个激光雷达+1000多tops算力的自研芯片,无论是高速还是城区辅助驾驶都能用,硬件方面不比其他50万级的车差。 比冰箱彩电沙发音响,几乎是和蔚来ET9同级别。 比快充,蔚来ES8也有900v高压平台,5C充电。 比底盘悬挂,双腔空悬+CDC,在50万级车中不输任何一台。 扣0.5分是因为,我觉得蔚来ES8的辅助驾驶系统软件没优化好,试驾的时候差点撞车,超车逻辑混乱,变道逻辑不科学。 【内饰】: 内饰方面,我只能给4分,算是良好,整体内饰豪华,质感也不错,缺点就是细节差点意思。 先说内饰风格,我觉得就是高级感营造的很到位,属于那种“简约但是不简单”的风格,日常出行没问题,商务接待也能撑住场面。 再说内饰质感,真皮+麂皮+木纹板的材质,让人感觉整体用料扎实,而且内饰摸起来触感也十分到位,没有那种真皮的硬感。 最后就说一下为啥扣1分,我觉得有蔚来ES8有细节不到位的地方,第一个就是车内储物空间比较紧张,我找了半天,没找到手套箱的位置,一问才知道,居然没有手套箱,扶手箱的空间还比较小,主要的储物空间都靠中岛下方,这个位置放东西特别容易乱,还放不了多少东西。 第二个就是我发现座椅是挺厚的,尤其是第三排座椅,高度不是很高,但是坐垫很高,一定程度避免了小板凳的尴尬,但是座椅体感也比较硬,坐着不是那么软,不是那么舒服。 【空间】: 空间方面我觉得挺优秀的,可以给到4.5分,这么大的车,一排和二排的乘坐空间都不用试。 三排空间还算可以,比较有心机,底座高度做的不是很高,也就是一瓶300ml矿泉水的高度,但是,三排坐垫的厚度很厚,变相地增加了三排的高度。 储物空间,三排不放倒的情况下,后排能侧着放2个20寸的行李箱,后备箱做了掏空设计,打开盖板还能再放一个行李箱,前备箱还能放2个20寸的行李箱,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五口出去玩,行李是够用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我试驾的是6座版的车,三排能放倒,但是2排因为有零重力座椅,不能放倒,所以想自驾游做床车的,不能在车里睡,没法形成大床,所以,我觉得这个设计略微有点不科学,假如一家3口出去露营睡床车,6座版的怎么安排睡? 【驾驶感受】: 驾驶感受我觉得能给4分,扣分项是辅助驾驶变道逻辑不行,胡乱超车,差点撞车,吓着我了。 1.动力:我主要试了后排尊享模式,因为我觉得这种高功率电车,动力性能是没问题的,差别主要在平顺性,驾驶晕不晕车是最重要的,蔚来ES8动力输出的平顺性比较好,起步几乎没有窜感,电门踩一半,5秒可以轻松破百,刹车点头感也比较弱,起伏感很小。 2.操控:方向盘转向手感我觉得是蛮轻的,而且还比较跟手,单手搓方向盘是吹牛,但是,低速打方向也不是很费力,变道的时候,车身的跟随性也不错,车头摆正,车身自然地摆正。 过弯的时候,侧倾感比较小,对比当天试驾的钛7,体验感好很多,没有那种大车的船感。 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后轮转向,这么大的车,市内停车还是比较不方便的,要是有个后轮转向我觉得会更好。 3.舒适性: 试驾的路况不是很好,到处都在修路,坑比较多,销售给我调的超软悬架,是真的软,几乎感受不到路面的颠簸,而且,遇到单个大坑情况时,也不会有坐船的感觉,哪怕过减速带的时候,都感觉像压过什么似的,而不是像过大坑的感觉。实在是软,一点路感都没有。 4辅助驾驶: 辅助驾驶我要严重吐槽一下,我试驾的时候,销售就不太愿意让我试,说怕没上市前出事故。 他说完不一会儿我就理解啥意思了,开启智驾,车在中间车道行驶,导航播报当前时段右侧公交车道可以行驶,蔚来ES8也不管跟后面公交车距离多远,迅速变到右侧公交车道,然后右转,几乎贴着公家车变道。 还有一次,也是在中间车道,ES8打左转向,向左变道,但是,后车不让路,加速冲过来,蔚来ES8还一直执行变道动作,我看不好,直接一脚刹车踩到底,刹住了,不然就被撞了,我当时就问销售,为什么智驾不停止变道?销售给我的回答是,智驾只能自己不撞前方,不能管别人在后面撞自己。无语了。 【续航能耗】车机端显示,能耗在21-23kWh/100km,102度的电池,也就是说能跑500多公里,这个距离官方标注的635km续航有点差距,但是毕竟开了空调,智驾,座椅按摩,动能回收关掉了,这个能耗还算可以啦!

    4.07分“优秀”
    Polestar 3 2024款 双电机高性能Polestar 3 2024款 双电机高性能

    【最满意】在设计层面,尽管各有所好,但是不得不承认,极星3的设计既表达了北欧的极简、纯粹设计理念,同样也保持了极强的个性化设计。比如在车头设计上,极星3是全球汽车行业里少有会选择使用前扰流翼的车型,这一点既融合了功能性,也展示了强大的工业设计能力。同时相比于全球纯电动车普遍的无格栅设计,极星3的设计师创造了SmartZone智能感应区这一革新设计来替代传统前格栅,将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相关的传感器集于一处,首次实现感知硬件与车身整体造型设计的完美融合。 在操控层面,极星3全系标配的双电机、双腔空隙悬挂、线控制动系统搭载Brembo四活塞前制动卡钳、错列式车轮设定、扭矩矢量分配系统等等,高性能版甚至还是Polestar Engineered 极星专属高性能底盘……可以说,极星在操控性能层面对标保时捷并非言过其实,更何况Polestar本身就是一个高性能的基因。当然,在很多只看参数的汽车爱好者眼中,极星3高性能版加速也不过4.7秒,这似乎和动辄3秒几的国产新势力比起来“一点都不性能”。 可事实上,性能不仅仅体现于直线加速,更重要的是操控。极星驾控方面的实力已经在极星2上有过很好的展现,只要体验过极星2的消费者,就不会认为同样60、70万元的定价,国产新势力在底盘和操控上能够和极星3相提并论,甚至说出“极星3只配买三四十万”这样的话。

    4.50分“优秀”
    奔驰EQE SUV 2024款 EQE SUV 500 4MATIC 豪华版奔驰EQE SUV 2024款 EQE SUV 500 4MATIC 豪华版

    本人上一台车是日系车(没错,就是传说中的“公路闪电”)那动力,那隔音,那内饰懂得都懂,不再赘述。 既然是改善型购车,让我决定一定要买一辆这三项都比较拔尖的车。出于某些原因考虑(参考12月某越)不考虑小厂。看过i5、m7、l9、eqe,m7和L9内饰,乘坐舒适感非常喜欢,但造型在我眼里过于稳重,本人年龄较小,不太喜欢。且驾驶感受个人觉得怎么说呢,坐起来比较舒服?i5是我第三选择,但一对比,单电机,35尊享竟然抬头显示要选配!官方续航才五百出头(我买车的时候没有出40l),而且隔音竟然出乎我意料的一般般?价格谈到35怎么都谈不下来。最后去奔驰4s店一看,选择了Eqesuv。目前已开三千多公里,体验感如下:智能驾驶和智慧驾驶舱如果华为是18岁成年人,那这个车目前只有10岁,简单来说就是只能执行较为单一的如:“关闭主驾驶车窗”“开启天窗”“空调调到Xx度”“播放Xx歌”“导航到xxx”,且只能一个一个指令来。智驾不会根据前车情况自动变道,需要自己打转向灯车辆才会变道(听说马上可以在线升级L2++,期待中)。内饰不说了,大家看得到的豪华。动力和驾驶感受我只能说很奔驰,开过就知道非常舒服,这个车舒适模式跟我以前的“公路闪电”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开上运动模式高速超车一脚就飞出去,推背感十足!双电机四驱带越野模式,可山区可高速。悬挂底盘调校我敢说空悬以下第一梯队。总体来说如果原价购买,那性价比不高,但是三十几万落地,真香!!开过就明白,绝不像某些人描述的“工业垃圾”!个人驾驶习惯非常不好,经常地板油,能耗绝对会比正常开车的高(能耗截图如下)。最后再喊一句:“国产万岁,华为万岁”

    4.50分“优秀”
    蔚来ES8 2026款 六座行政签名版蔚来ES8 2026款 六座行政签名版

    试驾完新款ES8,这台车给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接下来我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感受,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 📣先说转向部分。ES8的转向可以三档单独调节轻重,只不过需要在驾驶模式里点进去后单独调节,比如我在试驾时选的是“舒适模式”,需要点进驾驶模式后才能调节转向力度。对我而言,舒适驾驶模式下的标准转向力度还是偏轻(就是中间那档转向力度),我在中高速行驶时需要不断小幅修正方向盘来让车尽量保持居中行驶,车本身没问题,是我个人没适应它转向的原因。所以我在想这个对我而言不太好适应的转向力度是不是也使转向随速增益做得没那么出色,高速行驶时的转向力应该偏沉一点,而低速时的转向力没问题,很是轻盈,随角度增益做得很棒。车头指向性相较于这么大的车来说已经很出色了。 📣动力方面像这种四驱纯电车无需多言,一定是极为充沛甚至过剩的,只不过ES8运动模式下的动力输出没有像大多数四驱纯电车那么炸裂,相比之下还是平稳线性的。电门踏板很是轻盈,同时动力释放与电门踩下去的深度能匹配上,不会说动力有个突然爆发点。 📣刹车同样很线性,刹车踏板踩下去的脚感轻盈,但我感觉制动力的释放虽然均匀,但力度不够强劲,总感觉有种刹不住的感觉,可实际上制动力是没问题的,估计是车重的原因。上一次开电车有这种刹车感觉是极氪009那台大家伙。 📣底盘得好好说说咯。支撑部分我觉得ES8很棒,虽然其配备了双腔空悬,但并不是一味舒适晃晃悠悠的调教,比如在走上坡桥梁接缝时,我昨天开的CRV是先往上晃一下后再落地,这两下都有较为明显的晃动感;ES8上去那一下几乎没有晃动,随后悬架向下拉伸时直接恢复平稳,没有很明显的车身向下、悬挂压缩的感觉。(这两台车硬件没有可比性,我只是拿体感来做相对直观的比较哦~)走下桥接缝时,悬挂向下拉伸,然后整个车身应该是缓缓降下去的,我坐车里没有感受到车整体往下压的感觉,这点真的很棒。舒适模式下在走长波路段时,后桥会有明显上下晃动,但两下直接恢复平稳,能感觉是刻意营造出这种大船般的悬浮感,如果把悬架调到偏硬,那整体支撑会明显变好,后桥的上下晃动被抑制得极为出色。滤震部分,起初我坐副驾,滤震给我的第一感觉没有想象的好,后来随着我坐的时间长了,我发现ES8对于路面上的细碎颠簸处理得很好,比如路面上凸起的一条条沥青,几乎是无感地碾过。对于稍微大点的颠簸,比如减速带、坑包等,滤震会相对偏硬些。 📣隔音方面,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太惊艳的,不吹不黑地说,有可能是之前试驾过i8的原因,它的隔音实在是好,哪怕是上了100km/h的隔音都很出色。相比之下ES8风噪会明显更大,但不影响乘坐舒适性,毕竟i8造型在那儿摆着呢,人家就是低风阻造型,而ES8前脸明显更垂直,两种不同设计风格,只是我做个直观对比。 - 📣静态方面ES8我觉得没啥可挑的,不说租电30万出头的价格,就是那买断41万多的价格来看,它的产品力依然很强。外观我个人相当喜欢,十分硬朗又显科技,真有点像钢铁侠,而且新款ES8尺寸加大到五米二后,轮毂标配就是21英寸,视觉效果不显小,车身档次感极强,蔚来的设计真是没毛病。我特别喜欢那个前备箱,每次去看新款ES8我都得摁一下机盖上的车标,那种轻微的吸入感质感实在太美妙了。内饰质感可谓相当上乘,大面积菱形格,深红色内饰视觉效果优雅至极,而且这些皮子摸上去得质感也很细腻,要比鸿蒙智行家四五十万车的皮子更紧致些。

    4.07分“优秀”
    Polestar 3 2024款 双电机长续航Polestar 3 2024款 双电机长续航

    首先从外观上来看,前脸设计得比较时尚,采用了贯穿式的设计。底部还使用了一些黑色的线条进行装饰,前脸设计得有辨识度。 从侧面来看,顶部的线条缓缓向尾部下探,车身则设计得比较饱满,采用了无门把手的设计风格,底部还使用一些黑色的包围进行装饰,整个侧面呈现出一种运动的设计风格。汽车的尺寸为4900x1968x1627mm,轴距为2985mm。 尾部方面,呈现出一种上窄下宽的设计风格,采用了贯穿式的线条进行装饰,中间为汽车的品牌logo,并且底部还使用了黑色的包围进行装饰,尾部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内饰方面,车内使用了贯穿式的线条进行装饰,整个内饰设计得比较简洁大气,并且采用了环抱式的座椅设计风格。搭载9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14.5英寸的中控屏、真皮多功能控制方向盘、不可开启全景天窗等。 新车配备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系统、车道偏离预警、前方碰撞预警、后方交通预警、倒车车侧预警、DOW开门预警、主动刹车、并线辅助、主驾驶安全气囊、副驾驶安全气囊、前排侧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帘、主驾驶前排膝部气囊、中央安全气囊、胎压监测系统、前驻车雷达、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360°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自动泊车入位、空气悬挂等,配置表现还是不错的。 新车搭载永磁/同步电机,电动机总功率360kW,电动机总马力489Ps,电动机总扭矩840N·m,匹配电动车单速变速箱,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5s。电池方面,搭载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111kWh,支持快充、低温加热和液态冷却等,纯电续航里程为67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