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蔚来ES6值得买吗_蔚来ES6空间怎么样

    ·蔚来ES6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4.05
    “优秀”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共611人评价
    35万以上新能源总榜No.44
    低于67%的同价位车系
    经销商报价
    33.80-39.60万
    厂商指导价
    33.80-39.60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4.05
    • 4.07
    • 外观
    • 4.38
    • 4.27
    • 内饰
    • 4.16
    • 4.10
    • 配置
    • 3.86
    • 4.00
    • 空间
    • 4.20
    • 3.93
    • 舒适性
    • 3.92
    • 4.04
    • 操控
    • 3.92
    • 4.03
    • 动力
    • 3.92
    • 4.13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3.93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蔚来ES64.05外观4.38
    • Polestar 24.04操控4.37
    • Model Y4.04空间4.40
    • AION LX3.96动力4.13
    • 雷克萨斯UX EV3.70外观4.09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3.93-
    • 蔚来ES64.05外观4.38

    蔚来ES6·全部评分

    全部车型
    520mmmm前排坐垫长度1530mmmm前排坐垫宽度470mmmm后排坐垫长度1510mmmm后排坐垫宽度
    710mmmm后备箱开口高度1150mmmm后备箱开口宽度800mmmm后备箱离地高度960mmmm后备箱深度
    1758mm车高4850mm车长1965mm车宽暂无数据最小离地间隙2900mm轴距
    1060mmmm前排高度970mmmm后排高度800mmmm后排腿部空间

    点评车型: 2023款蔚来ES6 75kWh

    4.57优秀

    最开始我要讲为什么要选蔚来,主要是因为它能换电,能临时升级电池,所以别的品牌全都排除了。有此想法的萌生还是在过年回家期间大冬天在蔚来的超充站充电,功率只有70kw,要一个小时才能充满,在整个充电过程中,旁边的换电站来来回回换完了十几辆蔚来的车,那个时候简直羡慕坏了。回到北京就开始谋划换车了。 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大6的优点和不足 外观: 蔚来的造型在众多电车品牌中绝对属于一流,既有自己的特色,又避免了被人说抄袭某某捷。颜值一直在线! 内饰: 还记得试驾的时候,首次进入车里面,给人的高级感颇具震撼,真的不输BBA,家里人坐在后排也很舒服,再加上选装了舒享,冬天有座椅加热,不再惧怕寒冷。只要上车里,自动开启pm2.5空气净化和负离子,香氛同时也一起开启,对于经常有空气污染的北方来说,太实用了! 配置: 在同价位电车里,配置中上等,可调悬架,双电机,百公里4秒加速(这个我都不敢用,太刺激了,一般都调成9秒档),激光雷达,360全景影像,前排座椅通风按摩加热,自动驾驶,够用了够用了,再多也用不过来。 驾驶感受: 可能是我之前的电车比较一般,跟蔚来的大6没法比,这个车真心适合驾驶,开起来人车合一,座椅也舒服,加上各种辅助设施,驾驶体验很棒。 最后讲一讲大6的不足之处,能耗较高,可能跟车重和双电机,四驱有很大关系,我在想一个解决办法,车重改不了,能不能升级可选单双电机,适时四驱?这样不就能适当降低电耗了? 后排空间一般人没问题,不过你要是一米九的大高个可能会紧张。但是横向空间没问题,坐3个人妥妥的,同事都夸横向空间大。 高速自动驾驶非常好用,上高速你就可以休息了,车子完全自己驾驶,不过这了安全,手得放在方向盘上。城区内自动驾驶还没对我开放,所以我也没有发言权。 另外,对于在踩刹车降到10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的顿挫,还希望后期ota升级解决掉。PS:升级到2.4.5后,这个问题已经解决,牛了! 最后要对咱们蔚来提的一点小建议但是是广大车主的共同心声,多在高速服务区建换电站,既可以大大减少高速里程焦虑,又可以给蔚来增加曝光度。 好了,以上就是我自提车一个月以来对大6的主观看法,不喜勿喷哦 图片释义 第一图 高速130时速,实测噪音为64分贝; 第二图 官方车商城后装的流媒体后视镜,显示效果一般; 第三图 高速NOA,可以自动变动,很稳; 第四图 官方车商城后装的高逼格迎宾灯,帅; 第五图 第一次换电,把自己的新电池贡献出去了,心疼,不过,三分钟满电,也着实香! 第六图 提车当天跟大宝贝儿子和大6的合影。

    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0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0
    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1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1
    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2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2
    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3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3
    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4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4
    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52023款蔚来ES6 75kWh 图 5
    2024-04-09

    胡未灭鬓先秋感觉智己和阿维他,都比蔚来好

    张国华96445对对对,刹车踩到7,8,9码的时候一定会有顿挫

    佛山搬砖的现在没慢充接口吗?每次只能去换电?或去外面充?家里装不了慢充?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4.11分“优秀”
    Polestar 2 2021款 单电机标准续航Polestar 2 2021款 单电机标准续航

    【最新感受】15000公里后再更新一波:用车一年多了,可以说越开越上瘾,已经完全爱上了开这台车的感觉,偶尔开一下别的车特别不习惯?。整体来说,稳定性不错,基本没有发现什么毛病,之前诟病的车机问题几次OTA之后也愈发稳定了,误报偶尔吧,总之比之前少,但是手机钥匙还是不太好用,无伤大雅。期间还做了一次保养,有取送车服务,人完全不用去,省事儿!?一点点槽点,极星/沃尔沃完全没有自己的充电网络,去第三方充电桩也没有优惠,对于没有家充的人来说有些许遗憾。 —————分割线————— 6000km后来分享一波用车体验吧。 【最满意】 颜值。源自沃尔沃的雷神之锤大灯一秒吸睛,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极具设计感,可以看到许多设计师的巧思在里面,天幕前方以及中空档杆上点亮的北极星漂亮极了。个人很欣赏polestar 2这种极简即奢,典雅不躁的气质,环保的理念我也非常认同,在一票喜于通过堆料展示豪华感的新势力电动车里绝对属于独树一帜的存在。 【购车经历】 之前一直开燃油车,轿车、SUV,普通品牌、豪华品牌的车都开过不少,我个人原本对电动车不感冒,但是由于指标限制问题,无奈开始研究电动车,预算在30万上下,试驾过蔚来es6、特斯拉model 3、model y、宝马ix3,也考虑过捷豹的i-pace,但是外观不是我的菜,也就没去试驾。试驾过的这几款车说实话都觉得开起来电子味有点浓重,尤其是单踏板模式非常不适应,没遇到polestar 2之前(这里要批评一下市场部,宣传力度不够,前期没关注到),综合考量后的车型是标续的model y,本来已经下订了,但是排产周期有点长,而且试驾的时候开起来其实总感觉其实差点意思,所以在等待的同时还在看其他车,直到遇见极星,这车太对我脾气了,试驾一次过后就把model y退了,可能这就是一见钟情吧,哈哈! 【驾驶感受】 重点说一下驾驶感受,对于习惯开燃油车的人来说,polestar 2可以直接上手,非常友好,可以说是我试驾过里最不像电动车的电动车。加速刚踩起来不像其他电车那么激烈,感觉像是模拟了燃油车换挡过程,没有眩晕感,开始给人感觉很温柔,温柔过后,发力开始,爆发基本在中段,所以动力方面完全不担心,单电机版本开起来像一台高功率的2.0t燃油车。底盘调校也非常的舒服,路感清晰,因为没有驾驶模式可选,所以整体在运动和舒适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传统车企累积的经验在这时候体现的非常明显,操控感受无可挑剔。也试驾过首发版双电机带性能套件的版本,动力非常上头,而且能感觉悬挂更硬,支撑性也更强,绝对是一台驾驶者之车。但是对于我这种日常通勤,家用为主的人来说,单电机足矣,平时开起来也更温柔舒适一些。 【续航】 在北方夏天秋天日常电耗差不多在15左右,高速20-22,冬天表现稍差些,日常基本不低于20,高速更甚。我基本把它当作油车来开,单踏板模式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空调、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等也是随心情开,没有刻意为了省电而调整。综合来看续航能在300以上,还算满意。 【最不满意】 一个是车机方面,客观来说还是有一些小毛病的,比如数字钥匙总是匹配出问题,还有网络时不时丢失信号,车机偶尔卡顿等,但毕竟是智能化的电车,相信后续通过OTA还有改进空间;另一个就是整体乘坐空间略显局促,一个人舒服,两个人正好,后排坐成年人就显得拥挤了,长时间坐后排不舒服。 【最后】 据说21年polestar 2在全球市场一共卖了29000台,整体成绩还可以,但是在国内市场只有区区1000来台,比较惨,但是也可以理解,国人对于电动车比较关注的点在于续航长短、尺寸大小还有是否看起来豪华,polestar都不占优势,可以说从开始的设计上就没有为了国内市场做专门做调整,所以这款车也就注定小众了,不过我认为它的设计、用料、安全性还有驾驶体验都是一流的,所以虽然销量一般,但是不妨碍在我心里,polestar 2是一辆好车。

    4.57分“优秀”
    Model Y 2024款 后轮驱动版Model Y 2024款 后轮驱动版

    我其实试了老多车了。先讲下我的个人需求,然后讲下我每个车的感受。 我是油转电,原车是 A4L,本来是对智能化没有任何要求,想着能连个 CarPlay ,能听个响就行,希望驾驶感好点就行,预算 25 左右,主要是通勤开。但是试驾了很多车之后有了别的想法,下面慢慢看吧。 1. 宝马 IX3 好开,坐着舒服。火山红的内饰我很喜欢。价格合适,而且满足我当时连个 CarPlay 和听个响的需求。 2. 奔驰 EQE 咋说呢, 奔驰不愧是奔驰,唯一一家喝咖啡给我拉了个奔驰花的。坐进奔驰的那刻我就觉得我是个精致小姐姐了。而且避震是我试驾所有车中最稳的。 难怪网络上流传“开宝马坐奔驰”。当时也满足我连个 CarPlay 和听个响的需求,但是后面价格都比较高,变成了观望状态。 3. 小米 SU7 我说了,唯一一个拼车试驾的,1 个销售带 4 个试驾。没咋用功能,但是个人感觉不好开,不知道是试驾人太多了还是路太差了。就是感觉很抖。但是车是真的好看。 4. 极氪 001 好开的,我老公觉得什么功能很多,但是这个是我去年试驾的,所以印象不太深刻了。今年降价这么凶也很难不拉入考虑范围。 5. 特斯拉 ModelY 我是约了一个深度试驾的,当天销售接我下班,让我自己从公司开回家。唯一一个让我体验了辅助驾驶的车。开启自动驾驶的那刻,我超紧张,因为一开始没那么信任。结果高架稳稳开了一路。就突然对科技有了想法。然后就一股脑直接提了,5 月 6 日试的车,5 月 7 日就提了。 现在开了几天的感受就是,再也不用出门前找钥匙。高架就开自动驾驶很轻松。语音控制也很智能。哦,特斯拉还是唯一一个不需要 360 的车,因为已经有智能成像了。当时选宝马和奔驰得高配。当然也有缺点,目前的缺点就是我感觉避震一般。然后我习惯 CarPlay,直接用车机导航适应了一天。整体还是很喜欢。总之是不会后悔的选择,现在铺了个床,在公司午睡了可以哈哈

    4.14分“优秀”
    AION LX 2022款 PLUS 80D 旗舰版AION LX 2022款 PLUS 80D 旗舰版

    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车的续航也不断“内卷”起来,走量车型都从四五百逐渐到六七百,而埃安lx则搞出了目前最“卷”的版本,千里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命名要给自己砍掉一半)高达1008km的标称续航确实是目前量产车中最高的水准,当然那个版本并非走量车型,不过这也吸引我去试了一下这台车,看看其走量版本表现如何。 试驾车是PLUS 80D旗舰版,即四驱版本,试驾开始时电量为46%,最大490马力的参数看起来确实十分强劲,实际表现上,首先绝对动力确实毋庸置疑,即使无法开启运动+模式(受制于电量无法开启,好像要在60以上才可以),静止地板油起步也会感受到一些打滑。日常驾驶都是放在舒适模式下进行,此时据我观察仪表应该是会限制一些动力,即使是电门到底最大也就到230kw,当然即使这样的动力表现推动这台车在法定限速内也已经是相当充沛了。电门标定整体还是比较线性的,日常驾驶也比较好控制,不会因为动力过强而增加上手难度。平顺性表现也没什么问题。小的动力请求还是比较好的,不过如果突然给出一个大的动力请求时即使在舒适模式也会有一个小的延迟后直接给出较大的动力,这点可能对一些人来说不是太喜欢,我个人倒还算可以接受,总的来说,这台车的动力总成标定总体还是比较好适应的,不过大动力请求的执行还有优化的空间。 底盘表现分开说,我观察了一下四轮胎压大概在2.7-2.8之间,也不是特别高,这台车对小的震动还是比较敏感的,路面上的小的坑洼和颠簸反馈到车内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大的一些坑洼时整体有一定厚重感,不过过滤程度一般,在通过减速带时也会有一点前软后硬,好在总体还是比较干脆利落的,没有什么多余的震动或颤动。运动性表现考虑到定位没有太过激烈的驾驶,不过日常驾驶稍微快一点的转弯并线悬架还是能拉的住的,满足日常使用没什么问题。转向手感整体偏轻,随速增益还可以,随角度增益不怎么明显,车身跟随性中规中矩。刹车脚感总体还是不错的,带有CRBS的前提下整体还是比较好适应的。NVH表现总体不错,风噪路噪环境音的隔绝都比较优秀,不过车速超过120之后风噪的提升会比较明显(当然也不是很重要,毕竟已经超过了法定限速)。 静态上,这台lx整体还是自家的家族设计风格,整体还是比较有辨识度的,贯穿尾灯的造型也比较特别。内饰整体的做工用料还是不错的,升降的旋钮换挡和隐藏且可以扫风的空调出风口也都比较有特点,不过车机本身的功能还是不少的,使用逻辑还算清晰,但使用起来稍微有点卡顿,同时语音助手的识别率也比较一般,还有提升的空间。 前排人机工程学总体还可以,座椅调度还是比较多的,甚至包括侧翼的夹紧,但座椅本身感觉比较单薄,体感上稍微偏硬,后排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地台高度对于一个纯电车来说还可以接受,软硬度适中,靠背角度也能调的比较缓,不过我个人觉得对肩部的支撑稍微差了点。同时后排右后座在座椅下方布置了老板键和腿托调节按键,我个人感觉位置稍微低了点,如果能移到门板上或许用起来会方便一些。后备箱空间确实就比较小了,作为一个纯电动车还在后备箱下方布置了备胎,势必会对后备箱空间有所侵占,这点就看个人取舍了。 配置上,这台四驱版整体还是比较高的,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全景天幕没配遮阳帘,但即使试驾那天十分炎热(室外温度显示超过40度),车内倒也不觉得很晒,但车玻璃还是非常烫手的,这点需要注意,搭载的实景导航是显示在仪表盘上,看起来还算比较炫酷。辅助驾驶也是比较常规的那套,销售人员表示更高一个配置上能够实现一些更进阶的功能,这点感兴趣的也可以了解一下。 总的来说,这台车虽然来自于传统厂商,但在一些新奇的功能配置上也不弱于新势力厂家,同时在拥有比较强的动力的同时也有着比较高的标称续航(600km),不过这个价位的电动车也已经卷到了一个很夸张的程度,这台车虽然有一定竞争力,但想要脱颖而出怕是还需要更加努力。

    3.86分“良好”

    雷克萨斯并没有因为UX300e的纯电身份而对其座舱进行大幅改造,而是延续了人们使用燃油车的基本习惯。虽说是纯电车型,但它带给你的却是更接近于燃油车的驾驶质感与氛围,UX300e与UX260h相比仅仅是在轮圈样式上有所差别,另外将后者裙边处的“HYBRID”标识更换为“ELECTRIC”,当然还取消了排气管。雷克萨斯UX300e配备了一台能够提供150千瓦最大功率和300牛·米最大扭矩的永磁同步电机并采用前轮驱动。这样的数据等同于一台常规动力的2.0T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所以其7.5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也很符合常识。只不过,电机的特性决定了它能给你带来与同等级汽油车完全不同的驾驶感受,它的起步更快,动力传输更直接,没有了变速箱挡间的能量损失,主观感觉提速更为迅猛。像牛角一样的驾驶模式选择旋钮在UX300e上是激发乐趣的关键所在。在节能及普通模式下它就是一台舒适、安静的代步工具,而运动模式配合ASC主动声音控制系统能给你带来极为刺激的驾驶体验:伴随着模拟声浪萦绕耳边,你的右脚会不自觉地进一步下探,推背感也会随之袭来,这台小车在路人眼中会展现出与自己身材不相符的凌厉。由于底部电池组的加持,UX300e的整车重心也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即便在高速驾驶过程中车辆依然稳如泰山,并不会出现想象中的轻浮之感,它的操控性甚至比混动版更为出色。通过方向盘后的“换挡拨片”,你还可以随时在4个动能回收强度间进行调节,甚至直接将小巧的电子挡杆推入B挡以实现单踏板驾驶模式。在拥堵的城市中,这也算是电动车驾驶的乐趣之一了。说到续航能力,雷克萨斯UX300e与目前尝试步入电气化的诸多知名豪华品牌一样,并非以此为重。雷克萨斯UX300e两种配置的官方续航里程均为400公里,这一周对两款车型的深度体验,我发现实际满电续航里程大约在300公里出头,雷克萨斯由于目前仅有一款纯电动车型在售,所以并没有将精力投入到品牌充电站的建设中来,而是会随车附赠一根7千瓦的智能家用充电桩,它支持4G网络,可实现刷卡、扫码等多种充电方式,另有随车赠送的220伏便携式充电线以备不时之需。这就要求你的家中能够提供充电桩安装的必要条件,毕竟虽然目前包括国家电网、特来电等第三方充电网点遍布各处,但雷克萨斯UX300e为了维护电池的寿命设定了快充最高标准为75%,也就是说直流充电到这一百分比之后就会自动断开结算,随后的25%只有通过交流桩才能继续工作,时间上也会成倍增加。所以,这就不得不提家用充电桩的重要性了。这就是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不会为了漂亮的数据而对电池组进行过度的损耗。其实,在75%的电量时表显续航里程为300公里,经实测跑到200公里问题不大,对于城市通勤族来说2天至3天充一次电即可。至于长途旅行,我相信你一定还有另一台汽油车随时待命。

    4.39分“优秀”
    Polestar 2 2020款 首发版Polestar 2 2020款 首发版

    【充电时间、电耗、续航】 3月份后三相不让装了,5月提的车,装的是7KW的慢充,每天120—140公里往返通勤,一个月3400公里了,大概耗去40%左右的电,由于双电机性能套开得比较猛基本见车就超一半市区一半高速均速过40了,电耗妥妥的24往上,也尝试过一两次悠悠的开,电耗18左右,算下来续航是能到350以上的,每晚都充到车子建议值,40%到90%约4.5~5小时,快充过节期间搞过一次,国网40%+到70%+二十分钟出头,给大家做参考。 【智能化】 虽然配了辅助驾驶,至今没用过,车道保持提车当天就关掉了,实在无法容忍机器和我抢驾驶权。。。有一次侧后方车辆过近,车子自己扭了一下,吓我一跳。华为app内容有限目前够用了,导航很好很好很好用,不过仪表盘导航不能手动缩放(如果可以请告诉我),科大讯飞语音能接受,不过时而有识别不出,手机遥控开空调很香,毕竟夏天已经来了。 【驾驶感受、乘坐体验】 试驾单电机过后就上瘾了,果断下单,双电机性能套果然没选错,刹车和避震一流,在车流里像鱼一样游走,具体体会只有开过才知道,刚提车开的油车模式同时关掉能量回收,感觉太猛容易超速,有点过于刺激了而且挺费刹车的,现在已经习惯了低能量回收模式,路上信心十足,只是难得用到刹车了,全凭单踏板的力度控制车辆轻松游走,十分的线性和写意。 底盘很紧凑,侧倾控制不错,但是和开惯的法系比稍有生硬感觉,才几千公里,暂时不会去试它的极限,避震较硬,舒适性一般,最喜欢的驾驶姿势是把腿托向前调到一半,左腿弯曲卡在腿托、座位和门形成的环抱处,右手肘撑住调到最前的扶手箱,左手正好可以在膝盖上方轻捏方向,包裹感融入感都在,且右手随时可以加入对方向盘的掌控。 【问题、建议】 视野问题:下暴雨时由于水流聚集,前挡风玻璃的视野白茫茫一片,雨刮片疯狂刮也无济于事,之前开的mpv就没有这个问题,可能是车身比较低?但是老法系的轿车遇到这种情况也没这么狼狈,求原因和解决方案。。。另外转弯时粗壮的a柱真的很挡,这个估计无解。 电机和空调声音:电机声音在地库感觉较大,路上不明显,空调声音略大。 启动咔擦:偶尔出现过一两次,都是发生在冷车启动时,很明显的咔擦两声。 手机钥匙:华为手机,只能远程开空调和解锁,手机当车钥匙靠近解锁功能一直无法实现,请问是不是个例? 后排空调出风小:驾驶者之车,好吧。但还是要坐人的,前后感觉差别太大,能否加大风量? 无边框后视镜:雨稍大一点镜面就不断有水珠,加热不管用,建议后续版本加个上沿雨眉。 【其它】 保养啥的都还没做,3万公里后再来补充。 稳定性,电池衰减陆续补充。 冬季续航待补充 【评价】 这台车,是个人第二、三辆车的备选项,是有油车后(最好是六座七座)的一个很好通勤补充,如果没有固定车位千万不要买它,它应该适合累计驾驶过十万公里二十万公里以上且爱好驾驶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懂得一些汽车原理和知识的,毕竟,只有能理解才会产生喜欢,可惜,我们不是马背上或甲板上的民族,驾驭这个属性在国内大众的基因里面多是隐性表达,而乘坐才是显性,所以这车嘛,注定小众。 以下新增: 2024年5月,车满两年,做第二次保养的时候我的里程是5万5,其实一年开车里程基本超3万,因为还有辆MPV油车在,有电车油车开的少,一年不到1万,很喜欢极星2,补充下成本和可靠性方面。 【成本】 基本家充,每个月电费300-400左右,加上外面快充了几千公里,两年电费加起来算了下应该不到10000,能耗省了约4万多,第一年保费8000第二年7000第三年降到5800,第一次保养换了刹车油和空滤花了1000,第二次保养前我自己换了雨刮和空滤加起来150左右,只做了电池检测、升级系统和调了欧林斯,4s没收钱,不过因为驾驶风格激进,轮胎估计最多再来个万把公里就得换,4个胎换原厂的话京东价格6000+,以前油车4个胎能开个10万公里,电车打个6-7折,毕竟启动加速快那么多,车子也重几百公斤,刹车片磨损低于油车,我开油车刹车片10万公里左右一换,电车要换还早。 顺便,驾驶乐趣无法用成本衡量。 【可靠性】 1、去年有次在外面手痒升级了系统,导致小电瓶亏电,车子无法启动,搭电后才慢慢恢复正常,看了质保手册,小电瓶质保两年,直接开到4s索赔了电瓶,后面再无问题。提醒各位,出门在外不要轻易接受ota升级,尽量回家或在店里升级,因为系统升级时间长的话会导致小电瓶亏电。 2、掀背尾门下的绳子和支撑胶垫因为后面放置的折叠车卡住断了一次,自己用502处理了下,不影响使用。 3、几次系统升级后,黑屏、失去网络、酷狗账号需重新登录等这些老毛病基本没有再出现,软件环境还是有些改善,都是些娱乐功能问题,也不影响代步,但也希望越来越好用。 4、大家最关心的电池,5万5检查健康程度98%,第一次保养检查为100%,如真实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