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再探30万轿车市场:加速3.9秒的比亚迪汉,能否杀出一条新路?

    童济仁汽车评论头像童济仁汽车评论头像
    童济仁汽车评论2020-03-06

    高端轿车,在燃油车时代是被多数本土品牌放弃的领域。但是以电动化的赛道切换为契机,本土品牌是否应重新燃起对高端轿车的希望。

    比亚迪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如果把筛选条件定为3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轿车,符合条件的在售量产车型,只有红旗H7一款。相比本土品牌进军高端SUV领域的如火如荼,轿车却始终像是一个不可触碰的禁区。


    燃油车时代,本土品牌在高端轿车市场已几乎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那么在电动车时代呢?特斯拉用Model S给全世界的新品牌做了示范,而本土品牌中的电动化先行者也在跃跃欲试:小鹏P7已在进行批量生产前的路试,蔚来下一代纯电平台也会以轿车作为先导。然而,还有一个迟到了5年的“探路者”——即将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比亚迪汉。



    迟来了5年,比亚迪汉值得等吗?


    比亚迪首次确认“汉”这款车型,还要追溯到2014年北京车展初代唐的发布会上。彼时比亚迪发布了从2013-2016年的新能源产品规划,其中汉是规划在2015年上市。2015年,比亚迪也曾公布了当时处于“在研”的汉的部分参数。



    然而,这一等就是5年。2020年1月,比亚迪汉的官图放出,工信部申报信息中出现了汉DM与汉EV(图片|配置|询价)的身影,官方也宣称新车会在今年三季度上市。尽管迟到了,但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汉理所应当地用上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几乎所有的最新技术,是比亚迪当之无愧的 “旗舰车型”。



    但是,相比2015年公布的“PPT指标”,实际发布的汉“收敛”了一些。PPT上那个夸张的带350kW后电机的“三擎四驱”动力系统并未出现在汉DM实车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前发动机、后电机的“双擎四驱”系统,电机的功率也被限制在180kW。显然,2.9秒的0-100km/h加速成绩也与现在的汉DM无缘。



    一同发布的纯电动汉EV,则拥有前驱与四驱两种动力总成,并且首次使用了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技术——一种由电芯不经过模组直接集成电池包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这项技术并没有解决质量功率密度的问题,汉EV电池包140Wh/kg的质量功率密度仍然一般,但它却大幅提升了电池包的体积功率密度,对电池包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从传统的40%-50%提升至60%-80%,从而在一定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电池。



    由此,汉EV前驱版与四驱版的NEDC续航里程分别达到605km和550km,是当下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第一梯队的水平。此外,比亚迪此前发布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三合一充配电系统、碳化硅电控模块等三电新技术,也悉数出现在汉的身上。


    5年前,比亚迪新能源的标签就是“快”,而且几乎不惜代价就是凸显这个“快”字。早期的“秦战六国”、“唐战番邦”营销,还有那台售价超过50万、造型有些杀马特的唐“极速版”,都带有典型的时代烙印。所以,当PPT上出现一台“2.9秒加速”的汉时,一切似乎也理所应当。



    但或许是“三擎四驱”技术当时尚不成熟,或许是比亚迪在新能源的营销战略姿态转变让产品规划有所调整,总之到了2020年,比亚迪已经不再强调“快”这个字,相应地也不会再用“2.9秒”作为汉的卖点。


    从汉DM/汉EV的前期传播思路来看,比亚迪以设计为切入点,辅以三电、底盘等核心技术的解析,体现这款车型的档次感与先进性,也愿意去挖掘这台车背后的涵义与价值。



    以唐DM/唐EV的价格参考,定位中大型轿车、车长接近5米的汉DM/汉EV来到30万元级别几乎没有悬念,而这是本土品牌从未真正染指过的细分市场。前期如果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传播导向及良好的舆论氛围。后期想要再挽回的难度极大。



    另一方面,在去年6月后,比亚迪的新能源销量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新老车型切换的阵痛迟迟未过,对于处在困难时期的比亚迪新能源,也正需要一款能够称之为集大成之作的旗舰车型,来提振士气、消除质疑。


    只有当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有了足够的技术、市场与品牌积累,旗舰车型的推出才更有底气。从这个维度来看,比亚迪汉此时发布,时机并不算晚。


    30万级别轿车,比亚迪汉的“坑”在哪?


    传统意义上的30万元级别轿车,不仅本土品牌谈之色变,合资品牌也都不愿轻易尝试。大众辉昂、福特金牛座、别克君越等合资品牌的旗舰轿车,或定位下调,或大幅终端优惠,但都难有可圈可点的销量表现。而这个市场目前的主宰,毫无疑问就是奔驰C级、宝马3系和奥迪A4L三台BBA豪华中型车。



    当然,如今也有一位来自火星的“异类”——特斯拉Model 3,不仅在美国横扫了BBA的市场份额,目前国产版车型的最低指导价也已经来到了30万以内。电驱动的特性,让特斯拉Model 3在动力性能上有压倒性的优势,先进的智能辅助驾驶与车联网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用车体验,更是让新兴买家趋之若鹜。



    相比之下,比亚迪汉要显得“传统”了许多,或者说主打的核心目前仍不明确。如果说Model 3能够在BBA之外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因为它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感,那么比亚迪汉还没有“出圈”。


    标准的中大型轿车定位,续航、加速水平都没有短板,但是除了设计与三电技术,比亚迪汉似乎就是缺了一点让消费者掏钱买单的硬核通货。消费者并不关心自己的车技术有多么先进,他所关心的是能获得怎样独树一帜的体验。在这点上,比亚迪汉并没有比他的同价位对手们有不可逾越的优势。



    比如比亚迪在三电产业链布局方面有足够的积累,但在自动驾驶领域却几乎没有布局,此前主要依靠博世与海拉推出了自家的L2自动驾驶,但是还远未让市场形成“智能化”的印象。车载互联DiLink系统的理念值得肯定,但是并没有与比亚迪的现售车型形成差异,对于见识更广、眼光更刁钻的30万级别消费者,也缺少临门一脚的吸引力。



    没有亮点与爆点,不能把自己与其它竞品鲜明地区分开来;没有划出新的跑道,就不能让自己的品牌价值“换道超车”。这就意味着比亚迪汉的潜在消费群体,仍然集中于传统型的保守用户,但这恰恰是比亚迪最不愿面对的结果。



    事实上,这个隐忧已经在唐的身上逐渐显露,体现在实际的销量表现上,就是因缺少差异性而后劲不足,维持长期的稳定销量表现难度较大。而汉面对的市场严苛程度,更远胜于唐。



    写在最后


    电动化是品牌超车的一条新道路,但并不代表电动车的高端化之路就会容易,也绝不意味着这条通道就可以一往无前。任何一个新品牌,在30万元级别轿车市场里的消费群体来源,终究是那些同价位传统豪华品牌车型的消费者。在一个趋向成熟的存量市场里,新品牌电动车每多卖一台,少去的都会是豪华品牌的份额。


    所以,当比亚迪汉同样卖到这个价格,要想清楚的是用怎样的手段才能争夺一群豪华轿车消费者?显然,绝不仅是靠好看的设计和成熟的三电技术。

    次阅读
    128评论
    2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