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007的日常选购攻略 🙋🏻 情况介绍 首先给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给用车场景做一个定位,注意此场景能满足九成的情况足以,不要过于求全面,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是特殊且需要妥协请放在最后考虑。 我将用车情况大致精简成以下两种 通勤工具、周末出游:上班族大多数用车场景,首选经济、其次稳定、最后驾驶欲望; 商务长途、旅游自驾:对应长途驾驶的用车场景,首选舒适、其次稳定,最后安全 💰 费用明细 车辆选购要考虑售价和后期养护成本,按自身承受量力而行,我将购车款定在20W左右 🧮 选车对比 简要用车需求:以我自身为例,符合第一种情况,每日通勤在90公里左右,周末不定时家庭短途游,假期有长途需求,并希望在原有车辆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提升。 具体来说:换车前是17款的昂克赛拉2.0,对于车辆性能稳定、有驾驶欲望,但经济性对比当年同级的高尔夫稍显不足,至少多1个油,当年没选择大众是主要因为干式双离合问题刚出现还没有定论,用车7年中除了前点烟器保险憋过3次(之前车载充电器有问题,换了盯盯拍的就不再烧了)可以说没有出过其他故障,还有就是后排空间较局促。 心路历程:换车的想法是在1年前开始,随着年限增加用车经济性问题逐步凸显,包括油耗增加和更换老化配件的费用,还有一些是对于2.0的158马力确实在车流中力不从心了,起步尤甚。 期初的考虑范围固守传统燃油车,1.燃油车经过了市场的长期验证,更加符合通勤车稳定的特性;2.燃油车形成了固有的价格体系(包括品牌溢价和车辆本身产品力),可以很快速缩小到具体几个品牌的车型。 结合需求和市场现有车型,再将心里价位封顶在20W,基本上是A+到B级车,新车方面:名爵MG7、影豹传奇、大众迈腾;二手车:宝马320li或GT、奥迪A4、阿尔法罗密欧的朱丽叶,对于新能源倒是没太关注,主要电池耐用+廉价感给我的固有印象不是太好,提不起兴趣。 转变:不过来到23年,这一整年国产的纯电车从市场端开始发力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首冲是BYD在这一年逐步追上并在Q4返超特斯拉荣登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其次是新势力蔚小理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内部竞争加剧催生更多选择,尤其是进入Q4,比亚迪的宋L、极氪007相继发布,终于从车型、价格、综合产品力上满足了我对此次升级的需要。 与自己的需求对比: 1.经济行自然是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已北京为例,自有充电桩是0.45元/度,已充满电能正常行驶400公里计算,4天充一次电,一次30~50元,看电池容量 2.BYD有各车型的销售体量佐证、极氪有001市场背书都给我选择上的信心; 3..这两个更趋近于传统轿车,相对于新能源市场上主力SUV来说,更符合我的驾驶习惯,从观看网上评测和自身试驾后都感觉不错,另外比22年推出的汉、小鹏P7各方面都得到了升级; 车型最终选择:在试驾过两款纯电车型后,又听说领克要推出CMA2.0的混动领克07,按子品牌定位应低于极氪纯电,也加入考察范围,不过最终因迟迟无法得到确切消息而作罢。回到前面的两个车型:宋L的优势在于自有动力电池、车辆驾驶舱设计上更传统、高端产品带来的品牌光环;极氪007的优势在于驾驶感觉(尤其加速、制动)上更趋近于传统车辆、智能驾驶较突出、001车型的成功; 最终的选择是,极氪007,而原因也更多是由于其驾驶感觉上的平滑过渡,降低从传统燃油车转变到新能源车上磨合期,配置上:1.因为对自己智驾使用场景预计非常低;2. CDD减震驾控感受会更好,所以选择了同价位的四驱版本。在使用的半月时间内基本验证了自己的分析,分享给屏幕前的各位。 ✏️ 新车初体验 驾控上指向精准,侧倾得到很好抑制,加减速不突兀,感觉上接近燃油车,这点我很喜欢 续航春秋400公里,夏延长50,冬至少缩短50,满足我的需要 驾驶位不必说,后排空间比较舒适,满足家人出行需求 前后备箱相对较小
#骑车去春游春风450SR这款车确实非常吸引人,让我来为你详细介绍一下它的个人情况、驾驶及操控感受以及油耗这三个方面吧。 首先,谈谈它的个人情况。春风450SR拥有流线型的车身设计,展现出强烈的运动气息。车身颜色鲜艳,线条流畅,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活力与激情。同时,它搭载了高性能的发动机,为驾驶者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输出,无论是加速还是超车都能轻松应对。 接下来,我们聊聊驾驶及操控感受。春风450SR的悬挂系统经过精心调校,既能保证驾驶的舒适性,又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高速行驶时,车身稳定性非常好,让驾驶者能够感受到稳定的操控性能。此外,车辆的转向也非常灵活,响应迅速,让驾驶者能够轻松驾驭它。 最后,关于油耗方面。春风450SR的油耗表现相对合理,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当然,具体的油耗还会受到驾驶习惯、路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它的油耗水平在同类车型中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至于坐姿坐高、保养成本以及优点和缺点等方面,建议你亲自去试驾一下,或者查阅相关的专业评测文章,这样你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款车的性能和特点。希望我的介绍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探险者用车心得大家好,我今天给车友分享一下“蓝胖子”20款探险者st用车三年7个月的保养攻略和用车清单 一、车辆信息 1.车型:20款探险者st 2.购买日期:20年8月 3.保养类型:全程4s店保养 4.保养地址:北京五方长福4s店 5.用车场景:市区代步及短途旅游自驾,80%的市区通勤,大多数是走走停停,都是早晚高峰时段驾驶探险者,20%高速短途自驾旅行。 二、车辆至首保用车费用,仅供参考 1.保险费用:20年新车落地保险费用8000元,21年4s店续保直降5000元,支付了9百多元的交强险,22年-24年都在4000元左右,车辆这几年都没出过自身的保险 2.保养费用:买车的时候送了10次保养,20年买探险者只有福特置换才会给终身的基础保养。自己只是买了空调滤芯和空气滤芯,都是自己动手更换,可以省去4s店的工时费和差价,还是比较实惠的。 3.油费:三年七个月大概开了33999K M,跑的不是很多,探险者可以喝92号的汽油,大概油费在27190元左右,算的不是很精确。 4.高速费和停车费:买车的时候办了一张新ETC,充值2000元,大概还剩余300多元,三年多花销在1600多元左右;停车费基本老人和自家都有固定停车位,外面估计三年也就1500元左右停车费,因为出行如果是饭局或者别的活动基本家人都是一起都是打车,方便还快捷,能节省不少找车位的时间。 4.洗车费:基本都是买车险送的,还有加油免费洗车,到了夏天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估计三年也就1000元左右的洗车费用。 三、保养过程: 1.预约保养: 基本都是在准备去保养的前一天在APP“福特派互联”预约保养。 2.保养前的登记: 到店后,根据预约时间,找售后服务人员登记,并提前告知售后人员,在保养前车辆出现的小问题,要求登记并让技师师傅检查处理。然后,售后服务人员首先给车子铺上防脏纸,随后介绍着本次保养的内容和流程,告知车主使用的是免费赠送的保养,及剩余次数。 3.开始保养: 我一般是在技师师傅指定的安全区域观察一下,车辆的地盘、减震器、油底壳、等是否有渗油的问题。当然,如果想省心的话在休息区或者试驾一下别的车辆也是没问题的,车子如果有问题,保养服务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告知车主,听取车主是否处理的意见。 a.首先见师傅熟练的将车开入工位后,打开发动机盖,预先对整个发动机舱内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对油标尺,发动机以及车灯等情况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 b.接着更换机油/机滤,保养师傅把车辆升起来,就可以全面的看车辆的底盘,不得不说探险者用料确实扎实,悬挂下摆臂全是用的铝合金材质。底盘完好无损,没有任何渗油的迹象。师傅做好准备,开始放出机油。 c.师傅趁着放油的空档,对车辆底盘进行全面检查,也查看了轮胎情况,以及对刹车片的磨损量等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d. 开始加机油,(我一直使用的是原产半合成机油,因为开的公里数比较少,所以没必要换全合成,公里数或者时间那个先到都要更换机油,我基本就是一年两次基础保养,5000KM更换一次机油,属于我们家庭的日常使用范畴。)机油添加的差不多的时候,师傅会检查机油尺查看是否加满需要补充。 e.最后,师傅对轮胎气量/胎压进行了检查,胎压基本都正常。也查看了防冻液是满的,不用添加,只对玻璃水进行了 补充。 因为我每次预约都是周一至周四上午10点以后,保养的车辆比较少,基本上一个小时左右基本就完成了✅ 4.保养结束:技师师傅会为你的探险者清洗车辆,清洗完毕后,并把钥匙交到保养售后服务人员的前台,通知车主已经保养完成✅(当然如果你着急有事儿,售后服务人员在现场的话也可以省去这个流程,得到售后服务人员的确认后,拿到钥匙直接开走也是没问题的) 四、保养前后对比: 发动机怠速运转稳定,动力也比保养前输出更有力道了。油耗还是常规油耗,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变化,主要因为多数市区路况,对探险者的油耗不是很友好。 五、保养建议: 建议在平时开车的时候出现异响或者其他问题,还是需要已视频或者照片的形式记录一下,到店维修或者保养的时候提供给技师师傅,这样就能更快更准确的找到问题,并快速的妥善处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时间。 这就是我“蓝胖子”的日常保养和三年七个月的用车清单与大家分享,希望更多的车友能分享到更多的保养建议和意见与圈子的车友分享。
#BYD海豚提车作业🙋🏻 情况介绍 自己有辆油车,本来开着也挺好,有一天试驾了一下弟弟的海鸥,突然发现电车也挺好,遂和媳妇讨论买辆电车的可能性,媳妇觉得可以买,不过没必要买太贵的,买个小的就行,于是就敲定准备买辆A0级小电车短途出行,但是发现不行啊,两个人三辆车估计要被爸妈混合双打,于是软磨硬泡和我爸商量把他10年的油车卖了,这车给他买的,而且他需要车也可以开我们的,于是就光明正大选车了。我的需求就是A0级小车,解决我和媳妇短途出行、同路上下班、晚上出去到处逛的需求,且车内功能全面且实用。 🧮 选车对比 综上需求,我也按照自己的需求开始排除法,仅供参考,每人在乎的点不同。 首先,就是动力。对我来说,当初就是我选择便宜2万没有上45的Q5L,现在时不时会后悔。现在我坚持动力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而且动力是后期不能改装的配置。所以这次选择中,动力必须要130kw,那大刀一砍,这个级别75kw动力的所有车型就都被我PASS,包括海豚的中低配。那剩下来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id3极智和海豚骑士了,这也是这个级别比较热议的两款车。 其次,就是车载配置。id3极智和海豚骑士在顶配上互有优势,比如id3多了并线辅助,HUD显示,方向盘加热,自动泊车等,其中部分功能需要选装。海豚多了热泵空调,移动电站,50W无线充电,座椅通风,NFC解锁,360全景透明底盘,胎压显示,遥控驾驶等。综合对比后,不难发现海豚骑士车载配置更加丰富,且海豚骑士的所有配置是标配,只要买了车功能都具备。 再次,是电池。id3为811三元锂,海豚为比亚迪刀片电池。各有优缺点:锂电池能量密度大,爆发力强,一致性好,但极端情况几乎没有撤离时间。刀片电池能量密度小,性能不及三元锂,但相对更加安全,极端情况有足够时间撤离。 然后,是操控和用料,这个有一说一,看过拆解,id3的用料更足,试驾体验中操控也更好,底盘调教贴近德系质感,很不错。海豚的试驾只有23款的75kw版本,最终体验中规中矩。 另外就是续航。我的实际情况是车库装充电桩,单次出行往返不会超过100公里(太远就开油车了),所以续航这块id3和海豚对我来说不具备区分性。 最后是价格,其实id3极智和海豚骑士指导价差的很多,成交价却没有差别太大,海豚骑士会相对便宜万把块钱。总体上价格也不具备区分性。 后面就把这些给媳妇分析了一下,媳妇拍板,最后决定入手24款海豚荣耀骑士,黑灰拼色。 💰 晒晒价格 最终成交价算上政府补贴12.68,送6次保养+原厂铝合金电池电机护板。贴膜没要,自己花几千另外找信任的店贴了高隔热的太阳膜。 🗒 真实感受 海豚骑士的部分功能给我带来了相当好的体验: 1.座椅通风加热。看似不起眼的功能,但配上提前启动空调功能,可以想象冬天不再需要捏着手指开车,夏天不会烫屁股。 2.NFC解锁。买了海豚开车再也没有带过车钥匙,手机带着就行。mete60pro支持NFC解锁海豚,配合智能上下电功能,手机刷一下,车就自动解锁并启动了,极大提高了上车体验感。 3.50w无线快充,海豚实测可以激活mete60pro50w无线快充,去哪里只要无线充电区域一放,一会就充好了。让我免去用有线充电或者加装手机支架的计划,整洁度+1,体验感+1。 4.独立悬挂,这个确实有不小提升,今天特地80码试了单侧过减速带,非常舒服。实际驾驶体验上比当初第一次试驾23海豚时候要好的多。同时整车重量相较于23款的提升应该一部分来源于此。 5.L2级智驾满足我的基本需求,自适应巡航加上车道居中结合,能够让我在通往目的地的时候,只需要找个前车跟着就行,跟车车距可以设置4种距离模式。全程轻扶方向盘,不用踩刹车,他停我停,他走我走。不过这个功能体验为主,毕竟路况多变。 6.车机比较智能,大多是指令都可以语音控制,语音识别也比较精准,免去了开车时屏幕点来点去的烦恼,提高了行车安全。 7.还有一些功能比如热泵空调,360全景,透明底盘,内置ETC等等,在这个级别能够把这么多功能配齐确实相当可以。 最后总结下就是海豚骑士的总体配置及性能非常均衡,日常驾驶绝对够用,sport模式稍微踩个电门动力响应非常到位。 🔎 槽点反馈 1.时速超过100,胎噪和风噪就比较大了,当然这个级别车都有这个问题,孰优孰劣问题。 2.车机唯一不满意就是高德导航的版本没有红绿灯读秒。酷狗这个软件也是车载版本,我的酷狗超级vip没有用武之地,用不了我最爱的蝰蛇母带音效,如果有大神能解决能不能教教我。 最后就是祝大家都能买到更合适自己的车,希望我的购车经历能给大家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每辆车都有优缺点,但自己选择的车肯定最适合自己,没有最完美的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车。
#用车心得🙋🏻 情况介绍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首次突破 900 公里!🎉我这个新手女司机觉得车车还是很够用的~😍 挂档就走,只要系上安全带,挂前进档就直接启动,对于我这种容易忘记松手刹的新手特别友好。🚗 普通快充充电桩充到 95%,纯电表显能跑 85 公里左右,低速用电,高速用油,挺省的!👍我常用智能模式,车辆动能自动分配,几乎感觉不到介入声音。🤫 跑高速时胎噪有点明显,但开音乐就没啥感觉啦。😜 360 全景影像对我这种新手太友好了!👏我买的版本没有全景天窗和副驾电动座椅等智能驾驶配置,对这些有要求的可以选por 版本更全面些。不在乎的还是值得入手的!🚗 有想入手可以一起讨论呦!
#XR-V用车心得【选买背景介绍】: 购车原因:毕业之后,就开始了工作,我这个人呢,平时还喜欢出去玩啥的,同时也是为了上下班方便,就萌生了购车的想法。 选车过程:一是在轿车和SUV上,我更喜欢SUV,因为之前开过家里的轿车,也开过朋友的SUV,感觉在外观和操控方面,SUV表现得更好。二是在SUV上,不想要太大的,市区不好停车摆弄。初步意向是小型SUV,试驾了丰田chr、本田XRV、本田缤智,缤智是第一个淘汰的,因为外观不如XRV好看。CHR是因为空间小,尤其是后边的窗户,太小了,最后综合了油耗,空间等等,选择了XRV。 提车价格:本田XR-V 2024款 1.5L 热潮版,裸车价132900元,购置税11761元,保险5552元(全险),落地价152013元,都说我买贵了。 购买时间:2023年10月 【静态感受】 内饰:日系车内饰不做任何评价,自己体会吧。我就是买的发动机,没考虑其他的。其他的都当做赠品吧 外观:外观大气,颜值高,虽然车友都说,老款的运动感十足,好看,但是我还是喜欢新款的造型,尤其是前脸,显得很大气。 空间:同级空间算是最大的了,可能也是对比出来的吧,毕竟也是个小型SUV,再大也就那样了。 异味:相对于老款,新款的异味还是可以的,能接受,没有太大,然后十月提车,天气还不错,经常开窗,很快就没有异味了。 【动态感受】 驾驶感受:市区道路行驶加速时,发动机噪声明显。高速行驶中,噪声较大,油门反应很快,刹车进程很短,稍微一踩刹车就有感觉。主驾驶的乘坐很舒服,空间很大,不拥挤,不过动力方面有所欠缺,高速等地方超车需要狠踩油门,换挡的时候,有顿挫感。 操纵性:操控分90分,感觉很棒,不得不说,对得起外观,很运动。 配置:我买的热潮版,配置相对较齐全了,但跟同价位的国产车对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优点: 1、颜值高,外观大气,谁不想自己的车子开出去,大家都喜欢啊,那么大家对于车子的第一印象是啥呢?那肯定是外观啊,反正对于一个外观党来说,外观好是我选择它的一大因素。 2、油耗低:其实这个就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了,油耗低也是因为车子轻,动力低带来的,我现在开了也是几千公里了,大部分都是市区道路,综合油耗五六个,很是很不错的,毕竟我自己又不想买电车,然后油价现在又急剧上升,就不得不考虑有好的问题了。 缺点: 1、隔音效果差:很差,十分差,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算是这款车从古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官方也是一直也没在乎,高速路130的速度,风噪、胎噪就有点接受不了, 平时开市区的时候,听着歌还好点。不过也没办法,毕竟考虑油耗,车子轻,再加上配置低,也没办法。 2、动力较弱:虽然平时代步啥的够用,不过动力低就是低,而且这个低居然比老款还低,有种一款不如一款的感觉,高速超车的时候,如果对方没加速就算了,如果同时加速,那我真是恨不得把油门踩油箱里。 3、油箱小:在老款五十升(我怀疑老款也没有五十升)的基础上,居然又把油箱减了,不理解,这真是因为省油,所以不在乎了?反正跑长途的时候,要经常看油表。 新旧对比:目前来看,XRV这台车在更新换代以后销量直线下降,那么针对新旧车型,发表你的看法。以及新旧车型对销量的影响。 我觉得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要联系地看问题,防止孤立的观点;要发展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地看问题。所以我们要全面的看待新款XRV的价格。 新款xrv价格确实下降了,但是我们要看到,降价也同时降质了,这点我不得不吐糟,新款的发动机由过去的1.5T的发动机换成了1.5L(124马力)的发动机,减配严重!我觉得这也是销量直线下降的原因,就是因为减配,把涡轮改成自吸,买的好才怪。 老款xrv的外观分确实不如新款xrv。新款的外观更大气、颜值更高,就是年轻人的第一辆SUV。 如果两者结合一下,1.5T发动机+新款的外表,还是这个价格,绝对爆买。 最后希望懂车帝XRV圈主谈心推挤加精
#摩托车装备推荐在风驰电掣的骑行中,一套合适的穿搭与装备不仅能为骑士增添风采,更能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摩托车穿搭风格,对比各种装备的性能与价格,助您轻松打造既时尚又安全的骑行装备组合。 一、穿搭风格介绍 摩托车穿搭风格多种多样,从经典的复古风到现代的赛车风,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复古风:皮革夹克、牛仔裤与工程靴是复古风格的代表,透露出不羁的美式活力与岁月的沉淀感。 赛车风:鲜艳的色彩、紧身的设计以及专业的防护装备,赛车风格穿搭将速度与激情完美结合,彰显骑士的竞技精神。 休闲风:对于日常骑行而言,舒适休闲的穿搭同样受欢迎。T恤、休闲裤搭配轻便的骑行鞋,既日常又实用。 然而我选的就是休闲风,我日常就是牛仔裤板鞋我感觉既时尚好看又舒服。 二、装备选择对比与购买价格 头盔:作为最重要的安全装备,头盔的选择至关重要。全盔提供最全面的保护但较为闷热,半盔透气性好但保护面积有限。价格方面,专业品牌如SHOEI、AGV等的中高端头盔价格在1500-12000元不等,而入门级国产品牌则在几百元左右。 我购买的是AGV说实话冲动了当时就是喜欢这个版花就买了,其实gsb的头盔性价比更高。 骑行服:骑行服不仅要有良好的透气性,还需具备一定的防护功能。纺织材质骑行服轻便透气,价格相对亲民,300-1000元即可入手。我买的是杜汉的我觉着不错想买的可以参考一下。 手套与护具:专业骑行手套它不仅能提供额外的抓握力,还能在摔倒时保护手部。护膝、护肘等护具同样重要。手套价格在120元左右我买的是涅夫的和赛羽的mc83一个夏季一个冬季特别好值得推荐,而护具根据材质与品牌不同,价格从150到500元不等。 护具A星的咱没买过就知道贵不知道贵在哪,我买的涅夫的和赛羽的四季通用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材质很耐磨用钥匙划一下没有痕迹。 骑行鞋:一双合适的骑行鞋应具备防滑、防撞及良好的包裹性。专业骑行鞋价格在500元以上,而普通皮靴或运动鞋也能替代,如果经常跑山玩长远来看仍建议购买专业鞋款,我是上班通勤代步我就没买骑行靴。 三、选择理由与使用感受 在选择装备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头盔应选择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带有EPS缓冲层;骑行服则应具备CE认证的护具。此外,舒适性同样重要,试穿时务必确保装备贴合身体、操作灵活。先考虑安全性在考虑颜值不要大意。 使用感受方面,高品质装备往往能提供更长时间的舒适骑行体验。比如,通风性能好的头盔在夏季骑行时能有效降低头部温度,风阻小的内衬用料好的能降低风噪;而具有良好透气性的骑行服则能减少汗水滞留,保持身体干爽。 四、装备选择建议 根据自己的骑行风格与需求选择合适的装备。如长途骑行一定要选择安全性和舒适性更高的装备,而短途通勤游玩则可考虑更轻便的款式。 注重品牌与质量。专业品牌在安全性、舒适性及耐用性方面通常更有保障。 定期检查与更换装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装备的防护性能会逐渐降低,建议定期检查并及时维护保养头盔装备避免卡扣等易坏的坏掉影响安全。 总之,在享受摩托车带来的速度与激情时,一套合适的穿搭与装备不仅能提升您的骑行体验,更能为您的安全保驾护航。希望我给的建议能帮到大家选买装备。
#新款极氪001抢先体验极氪官宣!周冠宇成全新极氪001首席操控官。不得不说啊,极氪请来了周冠宇,那绝对是营销上的精准狙击。 周冠宇的身份和鼎鼎大名,咱就不用介绍太多了,中国正式F1车手第一人,在老牌F1劲旅阿尔法·罗密欧车队,而半年前,极氪001 FR首席性能官莱科宁,之前也是效力于阿尔法·罗密欧F1车队。 也就是说,极氪这回是盯上了高性能领域,更是签约了两位F1重量级车手。大手笔签约,极氪的野心也算是全面展露了,或许不久的未来,F1赛场将会诞生第一个中国车企的厂队!
#如何评价秦plus DMI大大背刺销售策略之下, 老用户骂声一片, 新用户瑟瑟发抖,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背刺王者! 比亚迪如此搞? 你还敢买么? 短短半年不到一年,10万的降2万??? 身为比亚迪的老车主,有深深无力之感,也为其品牌未来发展建设感到悲哀! 即将新入手的车友们,面对其品牌新推出的车型,还敢入手么??? 买byd秦plus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图性价比高?图日常节约省点费用,结果背后搞这么一手大大的背刺???先不计算其他的,年度售价折损率就已经达20%??? 比亚迪的卷,是踩着自己客户的尸体在卷! 另针对比亚迪2024官方相关销售策略解读: 2024年,将迎来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全面决战阶段,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大品牌竞争更为激烈,为占据市场先机,公司决定于2月20日重磅推出秦PLUS荣耀版,打造“电比油低 荣耀再冲击”营销口号,进一步拉升销量,抢占A轿市场客户!关于本次切款事宜,说明如下: 1、本次切款采取OTA升级方式进行,不增加库存压力、不增加备库难度;OTA项目主要为智能上下电、智能语音连续通话等智能化项目;内外饰方面:内饰减少行云蓝配色,外观上减少赤帝红配色、加推白釉青配色;秦PLUS EV减少600KM款型; 2、本次OTA无需店端操作,2月18日起在库车辆开始升级,2月19日全面完成升级,2月20日正式上市;注意:已售车辆无法进行OTA;秦PLUS DM-i 55领先型、秦PLUS EV 420KM领先型无法升级智能语音连续通话; 3、本次切款,需从以下方面寻找增量: ①“电比油低”策略,秦PLUS荣耀版起售价将远低于卡罗拉、轩逸等核心竞品; ②拓宽赛道,向下覆盖7-9万赛道,抢夺自主2强(帝豪、逸动)+合资入门车型份额; ③下沉增量,……存在大量县乡市场,尤其是……,部分县级市场无一级渠道覆盖,各店需部署好当地合作二级,按照责任田划分,做到铺车下沉、物料下沉、营销下沉;在下沉市场相比于核心竞品车型(帝豪、轩逸、朗逸等)我们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④保客增量,2023年底,在秦PLUS战役中多数店按照要求实际做好了保客拜访、重点客户维系等工作,且取得了明显的转介绍收益,基于此,在荣耀版推广上,我们要更加注重转介绍效应,落实异业合作等工作; 4、对于秦PLUS荣耀版上市,公司全方位引爆舆论,投入大量广宣,在权威自媒体、社媒、四大垂媒、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电比油低”话题、强化秦PLUS冠军力量、进行“荣耀再出击”;同时将开展专项培训,在营销策略、本品亮点、竞品对比等对销售已经全方位培训; (纯纯大忽悠,你就接着忽悠!!!) 5、为配合公司动作,各店需于2月19日前完成内部动员会并反馈素材,增加单车内促提成,于2月25日前必做一场店端团购上市会,县级市场责任田商家执行一场县乡巡回上市会,同时在线上广宣、竞品拦截、新媒体矩阵方面加大传播投放力度; 6、新款上市后,各店需做好保客舆情维护工作,对于新款价格,必讲话术:以“规模效应”、“垂直整合能力”应对价格降低;如有客户质疑生产日期,以“所有在售秦PLUS车型均具有荣耀版功能”;
#人人写点评2月6日早上8点,满油满电从湖南长沙到湖南娄底,经历了冻雨,下雪,大雨,乡村,高速堵车,等多种路况,2月12日下午(初三)从老家拜年后,抵达邵阳后发现燃油里程已经清零,纯电剩余28km,所以综合下来是792+28=820km 考虑到乡村高速堵车,实际如果一直不是拥堵状态续航应该有900左右,但是官方宣城的1200不太可能,我是在湖南省用车 📉 能耗分享 🚘 车型年款 2023年10月27日提车,欧尚z6idd 🙋🏻 情况介绍 特意测试满油满电,为今年自驾海南做准备 🗒 真实感受 非常好 🔎 槽点反馈 胎噪大 ✏️ 独家秘籍 无 📊 满电续航 150 📉 能耗记录
#思域提车作业决赛圈 大众朗逸icon1.5T中配领先版,思域icon1.5T低配 从对比上看,他们的裸车与落地价,目前已经重叠(裸车11.89万,落地13.12万),所以从实际购车需求,只需要考虑配置与驾乘体验,理论上是可以选出一台适合自己的车子的 思域的价格对标车型,涵盖了朗逸与速腾,由此得知思域的架构是不输速腾的,而朗逸与速腾是不同价格带的高低车款车型,所以速腾定位是高于朗逸的。把朗逸与思域两台车对比起来,有点儿鸡头对凤尾的意思。 既然把朗逸比作“鸡头”,那他肯定在舒适性配置上面略胜一筹。像皮质用料,软质包裹显然更多;仿皮的座椅,皮质的方向盘,主驾座椅也是电动的,还带有前排座椅加热,这些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东西,在坐入车里的第一瞬间,不免心生好感。 而当把车子开动起来的时候,思域的全系L2自动驾驶,带有车道保持功能,对驾驶新手又是很友好的,音响是8个,比朗逸多2个。安全气囊方面,思域又是诚意满满,在朗逸基础之上,配备了后侧气帘,及膝部气囊,碰撞成绩也是不错的。 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两款车的差异,大众才是更懂国人的思维,在实用性方面,虽然做的更好,也是朗逸销量高的一大原因。思域由于是低配车型,是内饰质感上略逊一筹,得益于由于架构定位,在基础配置上并不拉胯,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也略有胜出。 最后,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朗逸是一款综合实力较好的全面车型;思域则有较好的驾驶感受,更显年轻,但增加一些预算,要去到更高的车型,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欢迎开过这两辆车的朋友,在此分享,帮助更多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车。 🙋🏻 情况介绍 🧮 选车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