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写点评谈燃油车是否会被取代 开的是燃油车,21款哈弗三代H6 2.0T,开车的时候,总想找找它的毛病,比如,异响、烧机油或离合器不挂档等,可它就是没有,平顺、加速等,都顺顺当当。 当然,现在没问题,不代表以后没问题。 一直认为,用它时,对它要好,科学使用,定时保养;在日常使用中一直坚持、并养成习惯:市区行等红绿灯时,只要是超过约三十秒的,一定扭到N档;加速一定缓给油;长途行驶到达目的地时,停车一定不要立即关掉发动机,要让它继续怠速1~2分钟左右等。经常汲取有经验的维修师傅提供的经验、教训;观察车子的行驶状态,遇到问题,及时维护,不耽误,不过度,这样就会延长爱车寿命,它就会忠实地驮着你跑。 燃油车的使用维护问题,在这里就不讨论了,咱说说在平台上经常参与油电之争吧。大家经常说起这样一个命题。 燃油车会不会被取代。 燃油派的意见是:由于电池车的安全、使用、价格等问题,使得相当一部分人仍然会选择燃油车。电池派的意见是:燃油车是排放污染源,且国家油品有进口压力,燃油车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卡脖子,应该禁止燃油车。 对此,我倾向于前者,但不反对发展电池车;油电各有长短,长期并存。 我反对因发展电池车而禁售燃油车,且认为,禁售燃油车不会对发展电池车有什么积极影响,要买的、不要买的和犹豫是否要买的,都有其相对固定人群。并有充分理由认为燃油车将继续存在。理由如下: 一 国家经济发展多样性不允许。国家经济发展及治理应多举措并举,不能用损毁经济为代价换取碳中和。相信相关部门不会贸然采取激进政策,来改变现行汽车市场经济运行状态。 二 国家经济发展仍处在中低水平决定了油电必将并存。 三 各地方经济发展长期不均衡性决定了油电长期并存。 四 电池车诸多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如安全、使用性等,电池技术有待提高,相应法律法规还未跟上。至于固态电池问世,就像电池车一样,还需时间检验。由于固态电池核心问题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现在谈它为时尚早。 五 代步工具多样性决定了油电并存。如军用车辆、航空器及航海器的使用等。 六 空气污染源多样性决定了燃油车可协调存在,并与其他污染源协调治理并举。 基于上述,我认为油车是不会被取代,只是适当减少。在大城市中应存在应不少于三十年。这与固态电池是否研制状态及初级状态、是否商品化都没有关系。 我为何选择燃油车,理由如下: 一 相对安全。只要科学驾驶,小心开车,遵纪守法;适时维护,拒绝改装,总体就是安全的。 二 无补能焦虑。补能站点密集、均匀,且补能快捷,里程预测,合理安排方便。 二 全部使用过程的维修费用不会超出预期,并且相对低廉。最高费用不过发动机或变速箱大修,即便有传感器及雷达更换,其费用也不会令你目瞪口呆。 三 燃油费可自己控制。贵则少开,廉则可多开,也不会超出预期太多。 四 总体不可预测因素少。无论技术、维修及能耗等总体费用支出,均在预期之内,车主心理负担不重。 若问我是否有可能成为电池车主?……有可能,但不是现在。 我想说,我们仅仅是消费者,对不好用甚至有危险的商品,有权选择不用;有权选择好用的,而不必被口号所裹挟;保护自身利益,维护自身权益,遵纪守法等,是我们要做的,其他待发展的、完善的,我们只有等待、可以选择、可以拿起,也可以放下,不论你开哪种车,快乐生活,才是我们要做的。
#我与懂车帝的2023想得奖嘻嘻 📒 等车日记 年初就想买车了,和媳妇走遍了各大4s店,最开始想买轩逸经典,但感觉太乞丐了,动力太肉了,内饰太可怜了,索性想买宝来,但是预算超出了,不能超过十万块,宝来最便宜也要11万大。这个时候偶遇威朗pro,一眼就相中了。配置超高:双联屏,天窗,L2驾驶辅助;动力超强:1.5T,184匹马力;颜值高,适合年轻人。于是就订下来想要买,但是当时价格也不便宜,要11万大,跟宝来1.5L不相上下。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还好威朗掉价快,7月1提了车,心理开心极了! 💰 晒晒价格 贷款,零利率,落地十万零五百,送脚垫,倒车影像,行车记录仪,发动机护板,两罐底盘装甲(不过喷的不好,我自己又找人喷了三罐)首保二保,安吉星一年会员 📉 能耗分享 最开始高一些,9个多,现在6.7,坐标东北零下二十多度,感觉天气热点能更省油 🤦🏻 新车一血 路边排水渠没看见开进去了,左前轮掉下去了,当时在车上听到一声巨响,以为车要两半了,吓得够呛,再开就有晃荡晃荡的异响了,开去4s店举起来一看,发动机护板的一颗螺丝磕歪了,护板和发动机碰撞发出啪啪的异响,补上螺丝就好了,表扬发动机护板,要不是有护板就直接磕油底壳了 💔 爱车吐槽 车机有些卡是事实,空调按键有点反人类,变速箱换挡有点拖曳感,家里还有个老凯越,换挡拖曳感更严重,可能是别克通病吧。我更担心是以后日子长了双联屏要是坏了可咋办,换它估计是一大笔费用 💘 实用车品 媳妇买了个护腰,我也没咋用过,手机支架挺实用,淘宝就有 🔧 保养分享 三千公里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首保,可是说明书里说五千公里首保,我就没去,现在四千五百公里我还没去保养,等等五千再去哈哈 🙋🏻♂️ 情况介绍 我上下班通勤用,没怎么如果去过别处,更没有自驾游 🗒 真实感受 动力很足呀,只要我情绪上来了宝马我也敢跟他飙一下子 🔎 槽点反馈 变速箱冷保护太严重了,东北开车太痛苦了,前两公里车速死活上不去40,哪怕发动机转速都踩到三千多了 ✏️ 独家秘籍 我开的慢,性格也慢,毕竟安全第一,我以为我是个开快车的猛男,现在多少有点后悔,这个车动力在我手里都白瞎了,早知道买轩逸经典了
#用车心得【选车过程】 开始考虑买车是在2020年,那时刚还完房贷,老婆提出买辆车,10万以内,以后周末过节去城市周边游玩也方便。就让我选车,我当时考虑合资还是国产? 在单位时候我开过朗逸、轩逸、天籁、海马3、菠萝、海马骑士、高尔夫、楼兰、宝骏310,所以当时我选择也很简单,没有去实体店试驾,就在懂车帝看。10万左右的价位我首选考虑配置,直接定位国产品牌。 国产品牌中,我基本就看长安和吉利,因为我比较喜欢这两个名字。之前开过海马和宝骏,也说不上为啥不考虑,可能就是感觉不对味吧!在长安和吉利中,也就逸动和帝豪了,最后我选逸动,因为除了动力和空间,加上逸动这款车已经上市多年,口碑还是不错的;还有就是尾灯,我觉得逸动的尾灯比帝豪好看,2021款的尾灯甚至比后面出的贯穿式尾灯还好看。 【手动VS自动】 选中了逸动,2021年1月30日(记得很清楚,因为2月1日到新单位报到,我们就是在这时订的车)我们一家直接去长安4S店看车,就看逸动,没有再去看其他品牌。在考虑自动VS手动的时候,我其实更倾向于手动的,因为我觉得国产车,不到10万的价位,手动更加经济实惠(也不说什么驾驶乐趣,其实就是人穷,哈哈),但是刚看逸动那个锄头手刹实在有些接受不了,而且放水杯的位置在换挡后面,那里放一个水杯的话,换挡很不方便,自动挡就显得简洁清爽很多。 当时手动挡在店里没有实车,销售人员直接带我去看他同事的手豪逸动,他们店里的员工七八个人,都是买的手动。考虑了十来分钟,最后我还是选择手动,没别的原因,就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至于那个锄头手刹,也就拉起来的时候不好看,开车放下来的时候,是缩下去的,其实也挺和谐(后面还喜欢上这个锄头手刹了,原因嘛~下面分享)。我拉起来的时候都是停车期间,反正我又看不着,管它好看难看呢。 于是当天直接订手豪版,因为马上过年,如果接受年后提车,可以返2000元回家用车补贴,反正我不急,就决定年后提车。最后3月18日提车,具体价格不说了,那时候和现在没有可比性,给了终生免费基础保养、脚垫和1000元贴膜券。 【用车感受】 ①驾驶:市区开,动力完全够用,底盘调校偏硬,有种硬朗的感觉,地面反馈感足。手动挡,只要油门下的深,动力杠杠的,轰轰开起~偶尔上上高速,开个90-100,别急超车啥的,反正能接受。 ②空间:空间满意,买了折叠床板,有时放假出去兜风,随停路边江边休息,挺惬意,哈哈~ ③顿挫感:买车之前就开过手动挡,对这车适应也挺快,只要换挡时机把握好,那是一个顺滑~ ④换挡感受:用车2年半了,大部分换挡都顺,随推随进,偶尔有过那么几次(不超过20次),从高档下进3挡和4挡的时候(下2挡还没有遇到),不能一次进去(升挡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要稍微回收推力重新进,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无大碍,能接受。 ⑤车辆毛病:自从连接手机热点手机中控后,有2次中控屏卡死,后面直接恢复出厂设置,不再升级了,到现在1年了没有出现卡死情况。右转向灯出现过接触不良,打右转向灯的时候,正常是大概是1秒响一下吧,当时出现了半秒响一下,然后第二天开又好了,开了一会又出现了,给4S店重新拔插了下,就没有再出现了。其他的毛病还没有遇到过。 ⑥手机投屏:这个功能不错,投个喜欢的电视剧,每天上下班开车放,开的时候不看,等红绿灯、堵车的时候好消磨,哈哈,不过后面有些急性子等不住,反正我开车不急,慢慢来。 ⑦油耗:长期市区,上班路程13公里,全程13个红绿灯,表显长期油耗6.8,高速表显能5.0。挺满意。 ⑧噪音:刚启动的时候感觉声音有些大,开一会感觉还好,会稍微小点。高速上嘛,开个音乐放个电视剧,噪音能接受。 ⑨爱上锄头手刹:在考虑买一块车载桌板的时候,我发现锄头手刹拉起来基本和驾驶门的台阶持平,就买了一个特斯卡用的桌板,没想到正好合用,就这么爱上了这锄头手刹~ 【综合】 对我的小白逸动很满意,上班的路上为我遮风避雨,下班再晚静静等我陪我回家,周末闲暇之余带上全家来场说走就走的郊游。坐在车里感觉就是一个人的世界,闭上眼静静听着音乐,外面雨点飘落滴滴答答车身,与外面的车水马龙、喧闹嘈杂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惬意与静谧,只有这时才感觉得到。
#用车心得相比北方车友,我们南方还稍微好些,总体上冬季驾驶不是太困难。那么作为沃车主在此分享一下冬季用车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随车管家】 ①远程启动功能夏季和冬季用得多。寒冷的冬天提前发动车辆将车内的暖气开启等待车主的暖暖的爱意。 ②最好提前开启让爱车先进行预热,预热可以将发动机机油充分融化使得流动性好,使得发动机齿轮不受损害。 ③远程启动空调的同时,车载净化器跟车内过滤PM2.5过滤装置同时开启将车内停留一夜的有害污浊的气体排除车内,让我们打开车门时就能感受清新空气。以上这些功能我们都可以在出发前15分钟左右提前设置好。 【除雾功能】 对于冬季车内外温差很大,前挡风玻璃容易有一层雾气遮挡视线,我们可以利用最大除雾键进行除雾,比开启空调调整吹风口方向强多了,待雾气除完后,再正常开启适当温度。我建议开启自动空调,这样车内温度就能均衡。 【空调系统】 冬季我们要提前检查好空调的管道,空调压缩机和空调出风口,确保可正常使用。由于冬季开车窗户开启较少,车内基本上空调开的时间较多,外循环的使用比内循环少,因此对空调有影响的包括空气滤芯我们都要换好,这样污浊的空气就不会进到车里来,从而确保我们在冬季驾驶时车内始终保持清新的空气。 【轮胎胎压】 同样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气温低则所有设备硬度都会增大。 ①我们要每日检查轮胎胎纹是有裂痕鼓包、胎尺是否达到极限,不满足要求的要及时更换轮胎。北方寒冷地方的车友可以换雪地胎,东北新疆内蒙的等兄弟估计都要上防滑链了哦。 ②胎压。建议夏季2.5bar,冬季不超过2.7bar。 【防冻液玻璃水】 冬季温度较低,防冻液和玻璃水都要经常看看。 ①防冻液我们检查时查看尺度位置是否在允许刻度范围内,如果不足及时补加原厂同类型的防冻液,正确使用防冻液能够确保我们的发动机正常使用哦。 ②玻璃水建议加含有防冻剂的玻璃水,沃车主基本上每次保养都会有沃厂家自己的含有乙醇的玻璃水,有0度、还有0度以下等型号玻璃水,对于南方车主加0度就可以啦,北方就加0度以下的。 【正确良好的驾驶习惯】 冬季驾驶一定要慢行,切勿急刹车,冬季车车刹车制动距离会受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车距,对遇到特殊情况下我们有足够的刹车制动时间。 最后祝愿各位车友安全用车!同时也欢迎各位车主批评指正!
#用车心得9月中旬在抖音上搜了下纯电车跑长途的视频,有的作品说千万不要纯电跑长途,视频作品过程中各种曲折,有些视频作者发誓再也不会开纯电车跑长途了;也有很多视频却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们各种秀旅途的顺利,甚至还有很多纯电车跑318国道川藏线的,最让我心动的是费用低,老实说我买纯电车就是看上了它的使用成本低廉。9月28日上午11点半从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发,目的地是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老家,出行时电量99%,表显续航515公里,计划在29日凌晨3点钟左右到家,里程1080公里,跨越四川重庆湖北三地,以前每次回家都是开的2012款卡罗拉,正常时间是12~13个小时到家,考虑到这次是纯电车需要中途补能三次耽搁时间,所以预计15个小时到家。 下午两点过到达广安市武胜县飞龙服务区,已行驶270多公里,剩余电量23%,也就是76的电量跑了270公里,果然高速太耗电,这个服务区有8把充电枪,我到的时候刚好还剩一把,插上电枪后跟着来了两台电车在一边排起队,利用充电的时间上厕所吃午饭,充电整整一个小时后100%满电出发,徬晚6点到达白羊塘服务区,又行驶了差不多270公里,白羊塘服务区属于湖北境内了,也就是540公里走了一半的路程刚好走过了四川和重庆,白羊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大服务区,停的车辆很多,果然充电枪已经没有空的了,于是只能等,大约等了半个小时终于轮到,18点27分开始充电,电量从33%到89%用时52分钟,加上等待时间一起用了80分钟,本来想充满再走的,但是考虑到反正中途还要再补一次电,多一点少一点电量问题不大,于是又踏上归途。 又行驶210公里到达宜昌市长阳县榔坪段时遇到了严重堵车,当时电量还有46%,高速交警发来信息提示前面因为路面维修导致交通中断,预计一个多小时后可以通车,于是只能坐在车上干等,我的同班肖帅哥提醒我关掉空调以免耗电影响不可预计的行程,我笑了,我说高速堵车时油车才不敢开空调,电车随便开空调,像我这个宋EV满电71.8度,我们开着空调即便等两个小时也只能耗电2度,油车开两个小时的空调是啥概念? 果然真的等了一个多小时才逐渐通车,从刚开始慢慢龟速起步到畅通无阻大约又用去了半个小时,计划到高家堰服务区充电,由于堵车的缘故时间已是凌晨了才到高家堰服务区,找到充电站时发现根本充不了电,那个时间段不知道啥回事,国家电网的充电枪临时不支持扫码充电,很多车都没有注册即插即充,我的行驶证也忘记带在车上了,没法注册,好几台电车停在那里一筹莫展,我看电量还有31%,于是果断出服务区驶向五十多公里外的下一个能补电的服务区~枝江西停车去,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发现这里的国家电网充电站还是同样问题,真的有点恼火,看时间快一点半了,果断决定下高速去充电,最近的下高速出口是枝江市安福寺镇,由于29日就是高速免费时间了,所以兵不血刃不费一毛钱就下了高速,导航找到了一个特来电的充电站,谁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充电时才发现全是慢充,那肯定不能在这里充了,又重新搜索附近的充电桩,高德上显示附近几公里处有特来电的快充,导航过去看到是一个加油站,加油站里没有人值班,我和肖师傅在这个加油站就差挖地三尺了,愣是没有找到那个充电桩,没法重新搜索到附近二十公里外的宜昌猇亭机场附近有小鹏充电站,没法只有重新上高速往来时的方向回走二十几公里,找到小鹏充电站时已是29日凌晨3点,小鹏充电枪又要什么注册啊扫码啊各种操作花去了十几分钟,在3点11分时终于充上了电,从21%充到95%,我看时间到了4点过三分,于是拖鞋疲惫的身子又开始回乡之旅,同行的肖帅哥本来说好了这最后两百来公里由他驾驶的,但是看到他在副驾驶位睡得正香,我就放弃了叫醒他的打算。 连续开车有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了,我的睡意早已浓的化都化不开了,一只手掌方向盘一只手掐大腿上的肉,掐完大腿再用力揪头发和打自己的耳光,各种折磨自己,又走了一百多公里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打醒了肖帅哥,睡眼朦胧的肖师傅终于醒来问我还有多远,我说你别睡了陪我说话吧。 把肖师傅送到江北高速瞿家湾出口后,我又行驶二十几公里终于到家了,时间是9月29日早晨5点半,等我一夜的老婆刚睡着又被我喊醒,睡意已散去的我吃了两碗米饭喝了一碗排骨藕汤后才上床休息。 总结一下本次的行程,总耗时18个小时,总里程1085公里,补电三次,高速服务区补电价格每度都超过一块多,电费大约用去了230元,由于节假日高速免费被动的薅了国家的羊毛,没有花一分钱的高速费,相比以前每次开油车回来的路上必须加满两箱油的费用,节省了大约500元,用的来说我并不绝对本次的旅途有多糟糕,目前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还没有按照国家交通部的发文要求来配置,如果每个服务区都执行充电桩数量原则上不少于小汽车停车位数量的10%,那么充电就不是问题了,那一天应该不远
#用车心得购车篇 萌发换车的想法,是因为2021年底我调整到了一个离家非常远的单位,上班单程约30㎞,就高不就低的油价不断“拱火”我换车的欲望。2022年5月份,在一次某信推送的信息中,我选择了两款车试驾预约,其中一款就是问界,提交了信息之后,问界的销售很快就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而另一款……截至目前也没有(😂😂),这让第一印象不禁好了很多。随后就是联系、确认时间地点,试驾之后我依然在犹豫期,某天晚上,问界的销售给我又发了消息,给我介绍了最新的销售政策,我决定第二天再带家人去试驾一次,这一次是在我所在城市的车商集中区域,很多品牌的新能源车都集中在这个区域销售。而那一天,我和家人试驾了各种新能源车,最终我爱人觉得,以她的驾驶技术,问界车辆最易操控,车机最友好,驾驶感最好,增程式也完美迎合了我们使用手机看到60%电量就焦虑的心态,当即下定。 等待提车的时间不是很长,我印象中不超过一个半月,后来还把我拉进了一个销售群,但是就在这个销售群,因为一些误解和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一些误会,以至于我一度想退车(可见我以前的帖子)。但是当我看到车的一瞬间,所有的以前都成为过往,小5静静在用户中心,犹如新人等待我去揭开面纱,又如骄傲的战将期待得到主人的嘉许。 我经常讲,选车的时候大家都是精挑细选,跟挑女朋友一样,娶回家即便有许多不满和不足,都应该是积极面对帮助提升而不是后悔和谩骂。即使她半老徐娘也是糟糠之妻,后面的新款改款就像又一代其他美女,你可以动动心思甚至离婚再娶,但你不能忘却当初的陪伴。扯远了,回归正题。 用车篇 提车以来,基本上都是上下班用车环境,跑过一次长途,用车这块真的没有什么好说,以前的帖子写过很多,毕竟用料足、车机棒都摆在这里,不吹不黑的说,表现的不至于超乎想象,但是确实越开越顺手、越开越喜欢,偶尔的自动驾驶让上班一天或者开车疲乏的我得到些许的休憩,尤其是在用车成本上,从原来每个月油价将近1000元到现在用电100元不到,本着没多花钱就是赚钱的理念,这何尝不是用问界的一种领悟呢? 售后篇 问界的用户中心从虽尽心尽力但依然感觉外包服务的第三方局外人,到现在塞力斯和华为共同打造,品质提升应该算是几何倍数的增加了,专属群的及时回应,出现问题的及时解决,去现场的五星级服务,对比我以前车辆的4S店,真的感受到英国管家式的贴心、周到和专业的服务,而时不时组织的用户活动(虽然我仅参加一次还因为口罩原因取消,其他活动没有参加过,^_^),真的给车友们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互助式沟通提供了极好的平台。祝愿用户中心越来越好。 问题篇 虽然小5是一辆好车,但依然有一些问题,我想车友们也都用各种方式进行了“吐槽”,如解决不了的“青蛙叫”,蓝牙解锁的“尴尬感”,各种自动触发机制的“精准度”,不影响安全行驶的用户“个性化”,座椅的“人性化”,风噪的“完美度”等等。希望车商能够从用户反馈中提供硬件或软件的解决方案,毕竟官改才是新能源车比较放心的改造方案。 结论篇 一年来,每次看到小5,还似当初相见时的爱恋,我想,我可能是一个专一的人吧(^_^)。看到网上很多车友的吐槽,我想都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更好吧;看到网黑,我就只轻蔑的一笑,清者自清,偶尔也会在回复中与他们理智争论一番;而看到所谓的“特某拉降价所以促使国内新能源车降价,否则敢卖到50万”类似的言论,我只想说,跪舔久了膝盖就不会直了,他们忘了当初特某拉一家独大的时候那种简配版卖的多贵了,忘了那个时候他们剥削用户多少钱了,忘了百度滴滴优步之战时所谓的补贴只是为了抢占市场,资本永远是逐利的,我们欢迎竞争,但不欢迎舔狗。 最后用“因为爱所以爱”的歌词结束本文:只是为了一个笑容,爱就存在,那些想太多的人, 有生之年都不会明白,因为爱所以爱。谁也不用给我一个美好时代,我要你现在…… 期待问界越来越好。 感谢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