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拉锐放提车日记一、个人情况介绍 首先,我是一位80后,2011年领本, 2014年开始开车的10年车龄的女司机。2024年1月10号新车就到手了,到现在开了三个月,平时就是上下班开20公里,周末带娃出去玩会跑的远点。我这之前,我开过一汽威志、 哈佛H1 ...查看全文
老北京说车:坦克700除了太大了,其他都不错#坦克700 #上抖音看新车
#我与007的日常之前已经发过提车作业,这里不再赘述。今天值班,趁不忙,抽空跟大家聊聊用车感受。 在拥有极氪007之前,我只开过大众ID4,甚至都没有开过特斯拉。试驾007之前,也只驾驶了银河E8,试驾完007就下定了。3月2日提车以来,陆陆续续开了1500公里了,昨天开了一天朋友3月15号提的Y,两台车在驾驶感受方面确实有区别,现在谈谈我浅薄的看法吧。 首先关于动力。后驱智驾是422匹马力,我对这个数值没有概念,但实际的感受就是“动力储备充足,一直踩一直有”。起步比我之前三台车(2.0智跑,1.5宝马1系,1.5宝马X1)都要快很多。可能因为我没开过超跑,我不会觉得007起步慢,反而给我信心,在短短1秒钟之前可以在任何场景超车。 其次,底盘质感。我不太懂底盘调教,给我的感受就是驾驶质感很好,无论是平稳还是颠簸路段,比我开了10年的智跑都要强几个档次,2012年我是花了18万买的智跑,尽管007车价更贵,但确确实实给了我更高级、更舒适、更愿意驾驶的感觉,这种感受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总之要拥有、驾驶了才能明白,不同于油车的驾驶质感,作为一台国产电车,能够让我愿意、喜欢、迷恋,上了车就不舍得下车,我认为是很成功的。 第三,智驾。虽然我没试过其他车(尤其是华为系)的智驾,但也看过很多评测视频。我认为,就现阶段来说,极氪007的智驾水平,不算最好,甚至可以说很一般。为什么呢?我跟我女儿交流过,我女儿说我前妻去年下半年花13万买的飞凡F7也可以实现高速自动驾驶、自动变道(没有激光雷达),007的智驾给我的感觉也只这么点作用,所以要恭喜买了后驱增强版的车友们,你们真是爽翻了!没有激光雷达的007,跟有激光雷达的007,智驾方面没有任何区别!我只能期待后续的OTA了,希望激光雷达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第四,电耗。我开车很暴力,因为我的用车场景就是上下班、回家、跑高速,一个人开。我买电车也是为了爽,所以并不在乎电耗,狠狠踩、狠狠爽就对了。目前行驶1500公里,800公里市区,700公里高速,高速是疯狂加速。目前显示电耗是18.6,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电耗水平,但管他呢,我800V,我补能快啊!我承认我电耗水平一般,我不吹牛啊! 最后,蹭一下小米SU7的流量。我始终认为,购买一台没有激光雷达、400V平台、年底甚至明年才能交车的SU7真的不是一件正确的事。这种落后的配置,买来干嘛?小米只能买顶配,并且顶配也确实很香。假如我预算充足,或许我也会考虑小米顶配。但30万这个价格,超预算了,在我25万的预算内,极氪007是最理想的选择。 目前小米已经上市了,就看智己L6是不是真那么牛逼了。对于电车的电池技术,我有个做电池的朋友告诉我,将来必定是固态电池,所以极氪007可能只能陪伴我几年而已,等将来固态电池上市、价格稳定,我一定会换车。在这有限的几年内,开开心心与007过好每一天~
#我与007的日常选购攻略 🙋🏻 情况介绍 首先给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给用车场景做一个定位,注意此场景能满足九成的情况足以,不要过于求全面,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是特殊且需要妥协请放在最后考虑。 我将用车情况大致精简成以下两种 通勤工具、周末出游:上班族大多数用车场景,首选经济、其次稳定、最后驾驶欲望; 商务长途、旅游自驾:对应长途驾驶的用车场景,首选舒适、其次稳定,最后安全 💰 费用明细 车辆选购要考虑售价和后期养护成本,按自身承受量力而行,我将购车款定在20W左右 🧮 选车对比 简要用车需求:以我自身为例,符合第一种情况,每日通勤在90公里左右,周末不定时家庭短途游,假期有长途需求,并希望在原有车辆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提升。 具体来说:换车前是17款的昂克赛拉2.0,对于车辆性能稳定、有驾驶欲望,但经济性对比当年同级的高尔夫稍显不足,至少多1个油,当年没选择大众是主要因为干式双离合问题刚出现还没有定论,用车7年中除了前点烟器保险憋过3次(之前车载充电器有问题,换了盯盯拍的就不再烧了)可以说没有出过其他故障,还有就是后排空间较局促。 心路历程:换车的想法是在1年前开始,随着年限增加用车经济性问题逐步凸显,包括油耗增加和更换老化配件的费用,还有一些是对于2.0的158马力确实在车流中力不从心了,起步尤甚。 期初的考虑范围固守传统燃油车,1.燃油车经过了市场的长期验证,更加符合通勤车稳定的特性;2.燃油车形成了固有的价格体系(包括品牌溢价和车辆本身产品力),可以很快速缩小到具体几个品牌的车型。 结合需求和市场现有车型,再将心里价位封顶在20W,基本上是A+到B级车,新车方面:名爵MG7、影豹传奇、大众迈腾;二手车:宝马320li或GT、奥迪A4、阿尔法罗密欧的朱丽叶,对于新能源倒是没太关注,主要电池耐用+廉价感给我的固有印象不是太好,提不起兴趣。 转变:不过来到23年,这一整年国产的纯电车从市场端开始发力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首冲是BYD在这一年逐步追上并在Q4返超特斯拉荣登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其次是新势力蔚小理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内部竞争加剧催生更多选择,尤其是进入Q4,比亚迪的宋L、极氪007相继发布,终于从车型、价格、综合产品力上满足了我对此次升级的需要。 与自己的需求对比: 1.经济行自然是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已北京为例,自有充电桩是0.45元/度,已充满电能正常行驶400公里计算,4天充一次电,一次30~50元,看电池容量 2.BYD有各车型的销售体量佐证、极氪有001市场背书都给我选择上的信心; 3..这两个更趋近于传统轿车,相对于新能源市场上主力SUV来说,更符合我的驾驶习惯,从观看网上评测和自身试驾后都感觉不错,另外比22年推出的汉、小鹏P7各方面都得到了升级; 车型最终选择:在试驾过两款纯电车型后,又听说领克要推出CMA2.0的混动领克07,按子品牌定位应低于极氪纯电,也加入考察范围,不过最终因迟迟无法得到确切消息而作罢。回到前面的两个车型:宋L的优势在于自有动力电池、车辆驾驶舱设计上更传统、高端产品带来的品牌光环;极氪007的优势在于驾驶感觉(尤其加速、制动)上更趋近于传统车辆、智能驾驶较突出、001车型的成功; 最终的选择是,极氪007,而原因也更多是由于其驾驶感觉上的平滑过渡,降低从传统燃油车转变到新能源车上磨合期,配置上:1.因为对自己智驾使用场景预计非常低;2. CDD减震驾控感受会更好,所以选择了同价位的四驱版本。在使用的半月时间内基本验证了自己的分析,分享给屏幕前的各位。 ✏️ 新车初体验 驾控上指向精准,侧倾得到很好抑制,加减速不突兀,感觉上接近燃油车,这点我很喜欢 续航春秋400公里,夏延长50,冬至少缩短50,满足我的需要 驾驶位不必说,后排空间比较舒适,满足家人出行需求 前后备箱相对较小
#阿维塔12试驾体验静态评测新阿维塔12 1. 智能座舱: 采用环拥式座舱设计,4K全景大宽屏、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八边形方向盘、前排双零重力座椅等配置,兼顾了豪华感和科技感,视觉冲击力强。车机方面搭载了基于HarmonyOS 4开发的鸿蒙座舱,车机操作丝滑流畅,搭配鸿蒙生态内的百多个应用,带来更好的人车交互体验。 2. 无图NCA智驾: 全系标配3颗激光雷达,搭配华为的算力技术,已经开启了无图智驾NCA,驾驶体验好,出行安全有保障。 3. 颜值: 阿维塔12秉承“未来美学Future Elegance”设计理念,采用一体化的车身设计,线条流畅。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两侧LED灯带犹如“獠牙”,颇具攻击性。侧面线条流畅,掀背式旅行车的尾部造型拥有很高的辨识度。尾部取消了后舷窗,驾驶者需要借助摄像头及流媒体后视镜观察车后情况。此外,阿维塔12新增了晖金配色,进一步凸显高级氛围。 4. 空间: -阿维塔12跟小米SU7及001比较,在尺寸空间方面,阿维塔12更具优势。 阿维塔12其车身尺寸达到了5020mm*1999mm*1460mm,阿维塔12的后排座椅更宽敞、舒服,在空间、豪华感营造和使用体验上都远超小米SU7和极氪001。 总的来说,阿维塔12在智能座舱、无图NCA智驾、颜值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当然,小米SU7和极氪001也是一款优秀的车型,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我还会选择我的小塔,只有它能让我一眼爱上。 阿维塔官方真的够大气,只要是未正式提车的车主都可以直接提最新款,价格也是按优惠后的来,格局真的大。 阿维塔 12 的新颜色:晖⾦⾊,大家感觉如何?
#提车日记我是2024年2月27日下定,经过20天的等待3月19日提车!颜色配置如图! 先说说购车经历。09年开始购买人生第一辆车日本铃木天宇SX4,开了6年,不得不说确实省油,而且故障率极低,作为代步车绝对是最优选择。而后15年入了HAVA哈弗H8,刷新对国产和长城的认知,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也遭到周边亲戚朋友的非议,毕竟花了近30万买辆国产车,确实一般人不太能认同,但我坚持己见,一晃开了将近9年。除了费油之外没有任何毛病,也从未把我放在路上过,看到网上对国产车的各种吐槽,我想问问他们难道进口车和合资车就没有问题吗?所以,车这东西真正开过才知道到底好不好!至此成为坚定的国产拥护者,60万以内的外国货再无法提起我任何兴趣。不是狭益的爱国情怀,是真的觉得外国货从产品力上被打败了。之前一直准备入glc300,你能想象,快50万的东西给你6个喇叭,那种感觉就像把你的尊严和智商踩在地上反复摩擦,还有宝马奥迪等等。 因为这次购车预算在40万以内,所以完全无视了国产以外的任何品牌。 奶爸车,具有较高人气的终究逃不过L8和蓝山。当然期间我也去看了和试驾了问界m7,领克09EM-P,腾势N8等,我对车子还算是有一番研究和理解,所以最总在L8和蓝山件做出了选择,经过深度试驾总结了两个车的优缺点如下: 1.外观:L8的设计根据流畅,形象气质更佳,整车更具质感;蓝山说不上好看但我觉得颜值也说得过去,大家可以看看我拍的图片 2.空间:理想L8中规中矩,只能说够用,相比蓝山更大,毕竟车身尺寸在那摆着,特别体现在第三排;蓝山就是一个字,大。 3.内饰:因人而异,各有千秋; 4.智能化(含车机):蓝山跟合资进口车比,相当高中生和小学生的区别。跟新势力比,问界,理想,蔚来等……额,要落后一个级别吧。差距主要就是蓝山太理工男思维了,还是新势力又炫酷又花哨的东西真的受用;不过听说蓝山的大模型马上就要来了,功能和智能化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现在已在内侧阶段,我看过很多车友的评测视频,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5.动力系统:蓝山优势。L8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纯电车,跟”飞哥“说的一样,增程确实不是很好的选择,至少我是不会选择增程。插混动力输出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全速段都能有更好的动力和能耗表现。提车也半个月了,对于蓝山的动力系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低速如纯电般丝滑,高速那是动如脱兔,秒杀大部分车型。蓝山的智家方面我试过了几次,高速NOH还是比较好用的,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主动变道,出入砸到等,只能泊车也很精准!应对日常足够了 6.底盘滤震:L8的空气减震完胜,这是硬件上差距,无解。实际试驾,L8可以说路面的细碎震动被减震完全隔开了。但也不是说蓝山很差,至少达到了同级别应有的水准。主要问题是在细碎路面的震动过滤上不彻底,比如在路面平整度差的农村水泥公路上,能明显感受到震动。但是理想坐在后排感觉有些忽悠,没有蓝山支撑性好,看到评论说产时间坐在理想后排容易晕车不知道真的假的。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7.操控性:蓝山完胜,L8正是因为空气减震的问题,,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很好的操控。很多人可能不懂什么是操控,其实就日常来说,就是转急弯或者避险急打方向时车身的稳定性。比如,有的弯道80码的速度过,感受车子不会失控,很有信心,车身也不怎么倾斜,那就是操控好。所以这里就有一对矛盾体,操控性和舒适性,在减震上,减震越硬操控性越好,舒适性就越差,反之亦然。蓝山的悬挂系统可以说还是精心调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兼顾得比较平衡。同为奶爸车,我觉得蓝山是50%的操控50%的舒适,L8是50%的操控70%的舒适。 8.价格上蓝山优势大; 9.售后保障:蓝山质保更有保障,还是相信传统大厂,蓝山可以停产,但是长城一时半会儿也难得倒下,万一十年八年倒了,也到换车的时候了。长城在全国大部分地级市都有4S,服务网络发达,保障更强。新势力这方面有差距。蓝山是三电终身质保,比L8的8年15公里强。另外单次保养,大致问了下,L8在800左右,蓝山在500左右。另外长城的零配件市场保有量大,价格便宜些,所以后期养车成本比L8低。 10. 油耗:应该差不多吧,没有具体测过。等开段时间再来反馈,反正我提车以后加了300块钱油,我用的是混动模式,等下次加油我算一下。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蓝山。 现在完成基础装饰,全车隐形车衣,贴黑色悬浮顶,全车所有镀铬件黑化,全车量子膜,全包围脚垫,进气口防虫网,挡泥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