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小康车友会自驾游23款华晨鑫源 【电池品牌】宁德电池 【车牌】粤AC76366 【上牌日期】2023年10月 【车辆状态】正常过户 【公里数】9000KM 【备注】无重大事故,超级精品,交强险和商业险到2024年10月份
#卡罗拉锐放提车日记一、个人情况介绍 因原来那台华泰E70小车用有10年了,小毛病多,就换了锐放这车。买卡罗拉锐放先锋有一个月了,目前行驶了1500多公里了。 二、购车预算 预算12万左右。 三、选车过程 看了好几个月的车,最先看了吉利博越,配置好,空间也大,但我就是不喜欢中控大屏,放弃了,加上之前一直开国产车,小问题多,怕去修理店,所以选择了23款丰田卡罗拉锐放2.0先锋版流光银。从12月份开始看车选车直到3月3日订车和付款,8日提车。出厂日期2023年12月份,提车日期2024年3月8日。 四、价格方面 确定了自己想法选定了要的品牌车型和颜色,,因为工友买了丰田亚洲龙,和工友去保养车,看到了锐放搞活动,同销售谈裸车价9.98万,分期5年货款6万左右,落地11.4万左右。两年后可提前还清送全车玻璃膜(全车含前挡膜),送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 一汽丰田随车脚垫一套。价格在心里预算价位。确认有现车后看现车定车架号和现车的生产日期。并且要求销售必须是三个月内的车。车型车款,车架号,裸车价多少金额,购置税多少金额,貨款多少,全部写进合同,还有提车时要交付给我的那些发票保养手册。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1、按自己需求选择车型, 2、选低配的好处省钱,省心,有些配置可能你一年就用一次甚至不用。我觉得这车底配都够用了,手机可以连车机。 五、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外观基本上能接受,但这个车的工艺不怎么样,买了车后,才发现车头盖与车灯处,后门处缝隙都过大,可以放一个手指头进去,跟丰田的精溢生产不符。 2、配置感受方面 配置这块没有太多的感受,我虽然买的最低配,但是这个车配有L2辅助驾驶、主动刹车和全车7个安全气囊,对我来说,已经够用了,其它的什么互联网,什么智能车机,对我来说用处不大。 3、内饰感受方面 先锋版内饰车标配织布坐椅,我对这块没有太多的要求,能坐就行,这也是丰田传统主打简洁朴素。 4、空间感受方面 轴距和车长摆在那,空间虽然紧凑,但我感觉也不会很小,可能是我162CM的身高比较矮吧,坐前排空间足够大,坐到后排的话,腿部空间不大,离前排也就一个拳头多一点。另外,后排地台中间有隆起不是全平,但隆起不高。后排适合坐两个大人一个小孩,空间还是够用,后备箱空间还行,放几个行李箱都可以,日常使用和旅游够用。 5、动力加速方面 这个车在市区跑的话,从0提速到60左右,只要油门踩的深,速度提升还是很快的,而且还有轻微的推背感。这个上高速上跑120码,也不飘,方向盘重力很适合,丰田CVT变速箱是齿轮和钢带传动,优点切换挡位平顺节能省油,缺点是不能承受很大扭力,带CVT变速箱基本上都是230马力以下的车。所以开日系车的基本上也是不赶时间的。 6、操控感受方面 在高速路上L2辅助系统非常好用,在堵车的时候有自动驻车和PDA主动驾驶辅助,显得格外轻松。开启全速自适应巡航,车辆会自行跟车前车走走停停,脚部轻松许多,只要双手控制方向盘即可,驾驶起来很轻松自如。转向灵活方向盘也轻,打方向很精准,指哪打打,可能受益于轴距短的关系,在小路掉头很轻松,停车时倒车入库也很方便。 7、油耗感受方面 提车时里程4KM。截止目前(2024年4月5日)行驶里程1578KM. ,高速总平均油耗 6.8个。国道油耗就是8.8个,市区堵车走走停停的话油耗会高一点平均9.8。我对这样的油耗还是比较满意的。 8、隔音感受方面 隔音比我以前那台国产华泰好很多,在市区和国道上跑,80码以内很静音,车内听不到很明显发动机声音。但在高速上了120以上,噪音还是比较大的,刚开始跑的时候,耳朵有点受不了,要跑了半个小时后,慢慢适应了才会好点。 9、舒适度方面 家用代步很适合,我觉得低配织物坐椅舒适感对比皮座椅好,不会滑。后排空间一般,地台中间有隆起,坐中间的大小会比较难受。另外一个,虽然后悬挂是扭转梁,但丰田的底盘调的还是可以,感觉比日产轩逸悬挂舒服,过减速带不是很硬那种。 10、用车总结 这车家用代步很适合,三大件稳定,省心省油,低配的话按自己需求稍加装点东西就够用。让我最满意的就是2.0动力系统、L2辅助系统和全车7个气囊布置。 以上就是我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各位车友评论区留言!同时感谢圈主指导。
#聊聊你的Dream Car「豪华品牌的超跑梦 - 奥迪R8」 R8系列已经正式停产。3月25日最后一辆R8 在德国海尔布伦的博林格霍芬工厂正式下线。R8系列从2006年到2024年,历经两代车型,是奥迪实现品牌复兴之后的唯一一款超级跑车。2个车型整个生命周期的销量约为3.6万台。其中德国和美国市场超过1万台,中国市场约3000台。 奥迪 R8 是一款中置发动机、2 座跑车,使用了 quattro 全轮驱动系统。第一代奥迪R8(Type 42)是由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开发和制造的第一代R8跑车。 R8 于 2003 年以概念形式构思,于 2006 年 6 月投入生产。Type 42 基于兰博基尼 Gallardo 并共享其底盘和发动机。该车由弗兰克·兰伯特 (Frank Lamberty) 设计。产品本身诸多独特的设计和产品特征。 -与 TT 以及 Nuvolari quattro GT 共享的前翼前部曲线、和侧面的side blade。 -双涡轮增压 FSI V10 发动机和额定功率输出为 610 PS(449 kW;602 hp)和 750 N·m(553.17 lb·ft),单框散热器格栅,带磁力减震器的铝制运动悬架,由铝和碳纤维制成车身,以及第一家量产纯LED头灯的车型。 第二代奥迪R8(Type 4S)基于兰博基尼 Huracán 打造,并共享其平台和发动机。 Type 4S 在 2015 年日内瓦车展上推出,并于 2015 年底开始生产。于2024年停产。 电动化的浪潮下,奥迪的下一款超级跑车不知会从何方驶来。
#懂车帝众测2024-1月入手全新豪爵AFR125S,3个月共行驶近2K公里,已完成二保,行驶状况及油耗分享如下: 1. 通勤路况: 城区上下班通勤往返24Km,载1人,车负重360斤行驶(体重😂); 2. 驾驶习惯: 比较暴力,由于通勤路况好,经常全油门行驶; 3. 车改装: 前后零零散散共购买46件改装件(如附图😂),车重应该增加了至少10公斤; 4. 保养状况: 首保/1000KM车行免费用的黑瓶矿物油;二保自费/95元用的金瓶全合成机油; 5. 油耗状况: a. 首保前1K公里磨合期间驾驶相对温柔,不过也有轰全油行驶,油耗在2.4-2.8L/100KM,70%时间载人负重360斤,感觉还能接受; b. 期间周末骑游5次,其中两次跑山后油耗激增3.0-3.7L/100KM,也能接受; c. 二保后连续2箱油都是正常上下班通勤油耗一直维持在3L/100KM,用的全合成机油相比前面2000公里的矿物机油油耗还要高0.3-0.5L/100KM,有点费解!!! 希望各位车友评论区帮忙解惑😎
#辣评新车这次小米SU7发布会非常成功,完全可以作为产品发布会的教科书,目前所有展厅内出现破圈现象,去展厅的很多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新能源车的而且什么年龄段的都有,预计近期进店看SU7人数会不断提高,2024必将呈现出新能源车神仙打架的感觉,在这里我也说说自己感觉到的东西: ①外观三个车型都是一样的,Max宽度小15mm,Max是不是为女性配备,也只有Max才有电吸门、抬头HUD、闭式空气弹簧、CDC自适应可变悬架、方向盘电动调节、主驾主动侧翼支撑,Max是不是因为是四驱~~LCTC续航比Pro少30-40km; ②内部驾驶空间可能由于前备箱过大导致座舱空间受到影响旁边副驾驶腿部伸直有影响,只能把副驾座椅后调很多位才行,但是这样又导致后排坐人急促,我182身高后排座椅坐垫短,大腿支撑不完如果长时间乘坐肯定会不舒服,后排头部空问也不够,这种问题好像所有新能源轿车都普遍存在,后备箱容积标准版和Pro都是517升, Max为493升,很够用; ③驾驶位座椅舒适性还不错,支撑性也好,但是所有座椅都没有按摩功能,方向盘皮质手感不好,车机UI设计不够美观,操作逻辑自己感觉不如特斯拉 Model Y; ④动力应该由于电池更小整车更轻,0~100加速肯定更轻快,这个符合小米SU7轿跑特性,动力和转向这个只能亲自深度试驾才能得到答案;有试驾过的反馈动力和方向不如Model Y,但是操控好过Model Y; ⑤内饰用料包括行李箱用料塑料感还是很强,中央扶手的木纹材质竟然是塑料的、这种质感还是低档,整体工艺还是不错,无线充电目前只有主驾有,最高50W,可是副驾驶不支持; ⑥车门玻璃是无框玻璃,门全部关上坐里面隔音效果还是不错; ⑦整车5年10万km质保,关键零部件质保8年16万㎞,三电质保还没有公布,期待后期有说明。 目前售价21.59万元,因为配置拉满还算合适,但更期待后来二级市场有更大的优惠措施,我的很多油车朋友都在观望,因为其它品牌也许会有新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