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年度吐槽大会巧格是我人生第一辆,我为啥会买巧格是因为某天我在dy搜一万内小踏板摩托车推荐于是我认识到了一款叫雅马哈品牌的车我心想雅马哈不是造乐器的么怎么他造起摩托车了,看着抖音的博主讲雅马哈巧格省油操控和缺点,后面一直了解巧格直到我我买了 我说说巧格的缺点吧雅马哈巧格的缺点如下: - 前减震偏软容易触底,后减震又比较硬,过坑能起飞。 - 发动机震动略大,仪表没有时间显示。 - 原厂轮胎很滑,新车还没落地就被更换。 - 坐垫太硬,容易往前滑,避震也不行,骑行舒适度欠佳。 - 起步和怠速抖动都很大,骑久了手抖麻。 - 没有USB充电口,无法给手机充电。 - 没有双闪,没有熄火开关。 - 油箱小,不过省油,续航200+公里,加油还要开坐桶,麻烦。 - 坐桶小,最多只能放个半盔和手套之类的。 - 车子比较小,适合一个人骑,带挡泥板就比较拥挤。 - 车漆薄,随便碰一下就是印子。 - 车子有异响,还是装配问题。 - 后视镜比较小,视野不好。 - 码表不太准。
#摩托车改装笔记我的23款春风800MT,说实在的官方配置几乎拉满了,没有什么大的改装空间了!只能做一些小的改动吧!(1)更换原车风挡,在跑高速时风吹的头盔上下左右脖子自然而然的较着劲保持头部稳定,长途下来脖子都酸了!尤其佩戴拉力盔还有个帽檐。更换增高加宽的风挡会有显著效果。(2)更换原车脚踏,这款脚踏加宽了受力面,锯齿边缘更好的踩实不会打滑,关键是还可能前后15°活动,跟便于玩非铺装路脚与车的随动!(这个本人强力推荐)(3)更换增高后移减震把座,由于本人身高问题,原车把胳膊伸的笔直时间长了感觉很累,更换后双手握把有余量而且发动机高转速时确实有减震效果。(4)为了降低车高,跟换了后减震降低导向座,换上以后真的是有利有弊,车高明显降低了,能够双脚掌着地(改装前双脚尖点地),可是后减震变得很软,软到侧梯都快支不住车了(由于后减震变软车身没有倾角,很直),所以无奈又换回原车导向座了!钱是白花了!平时驻车都是单脚着地!习惯了也就没事了。(5)更换原车的挂挡脚踏和刹车踏板,原因:原车挂挡杆太短穿拉力靴加减档总是不容易踩到,刹车踏板也很小,换个面大的玩非铺装时效果更好。(6)加装一对GR4珠射灯,为了夜走非城乡道路时铺路行车更安全。(7)加装仪表台拓展支架和手机座,虽说800MT可以投屏了,还是习惯性的会把手机放到座上,主要是为了给手机充电。(8)配了3箱,跑长途绝对实用,需要用到的都装到箱子里,跑再远的路都不会担心了!(9)加装水箱和排气管护网,尤其是走非铺装路面时前轮会带起石子蹦到水箱或排气管上造成损伤。(10)更换原车护手,更换成增高护手,提高了挡风效果。(11)更换原车后视镜,这款镜子虽说镜面视野比原车镜小了,但是确感觉比以前帅气了(原车镜再我跑高速时居然会转动,螺丝紧的不能再紧了还是这样,害得我好几次走在高速上还得一只手去扶着镜子),(12)加装后刹车油壶保护罩,在非铺装的环境下倒车撞碎了就惨了。我的改装也就这些了!我觉的都是比较实用的。
#用车感受2022年5月27日提车,到2023年5月27日,一年开了40075公里,先后路过了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湖北7省52市,除了雪地,包含沙滩在内的其他非铺装地面都碾过几回,即便换了短簧,爬路牙仍是日常操作。 新车到手2周,加装外挂电脑,提升到约200匹,起步很快,但极速只跑到过210。 开到21859公里时,换了DS涡轮水箱风扇,改到了220匹329NM,从此各种起飞。 开到25090公里时换了短簧,换短簧后跑了1.5万公里,极速230以上N回,搓板路、碎石路照样跑,还上了两次赛道,一次金卡纳绕圈,目前减震仍然没有漏油——这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失望了。 开到25627公里时换了马牌CSC5的235/50R19轮胎。极速遇横风时仍有点飘,于是在27163公里时换了倍耐力P7的245/50R19,表显237也是这套胎的记录,然后一直开到4万公里,在赛道上的抓地力也不差,弯道内线超车都不是问题,估计换PZ4表现会更好。 期间用过4种机油,首保4S的原厂油,二保道达尔ineo first,三保美孚速霸3000,四保摩特specific,感觉动力最强的是速霸3000,噪音最小摩特specific,道达尔一般般,但动力、噪音均优于原厂。 再开3000公里第五次保养,准备换回速霸3000。 上过赛道,才发现这台大骡子在运动方面的短板,一是刹车不够用,第5圈刹车开始明显变软;二是整车长达4.8米,又没有后轮随动转向,导致转弯半径大,弯道垫底;三是即便换了短簧,侧向支撑仍然不够,U型弯虽然不会轮胎离地,但一不小心仍会冲出赛道,好在虽然改了短簧,底盘仍然足够高,加上宽胎的作用,很快又能从隔离区的路肩、草地上返回赛道。 这一年来,共加油76次,只加过一次中石油,其他全是中石化,92、95均有,感觉92声音小点,适合平时开;95噪音大,一脚下去多少有点声浪,适合赛道。在赛道上,进弯踩ABS,弯中给油,出弯立即地板油,半小时能烧掉半箱。油费合计24879文,平均每公里0.62文,对比一台220马力、重达1.59吨的大块头来说,还算省油。 凡尔赛除了舒适好开,还有个优点是无异味,家里俩娃也喜欢,一到休息日就闹着要出去玩,才会在一年里,开出别人两三年的里程。
#本周重点新车汇总:问界M9领衔聊聊24年新能源车会“卷”的重大方向 - 线控底盘 站在23年末这是时间点,已经发布的比亚迪云撵-A/C/P尤其是P,华为途灵底盘,蔚来天行智能底盘,还有在路上的吉利和长城的底盘智能化系统……,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底盘智能化必将成为新的方向。 其实不少小伙伴存在疑惑,线控底盘到底是什么?其实简单理解,底盘域控制器就相当于“大脑”,中央计算单元;依靠各种传感器收集路面信息,车身姿态信息等,发给执行机构悬架,加速制动,转向底盘部件,进行实时的动态参数调节。 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直观感受车辆更加智能,行驶车身姿态控制灵活,舒适程度更高,甚至可以将一台车变成“性格分裂”的几台车来驾驶。 换挡,加速在行业内早就实现线控,抛弃机械控制,按键,怀挡,屏幕换挡都属于这一类的。制动同样的道理,半线控制动渗透率已经很高了,比如现在话题功能AEB的执行机构,就是制动。 悬架正在逐步扩大应用,两个重要部件,弹性部件和减震部件,主动调节空气弹簧的刚度,高度,调节CDC自适应减震器的阻尼变化;从而调节主动悬架的刚度,高度,抑制非期望的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抗侧滑能力。 线控转向技术,其实就是取消转向管柱的设计,虽然10年前就已经出现,但至今还没有几个车型搭载,最近上市的新车有计划搭载的,蔚来ET9,不过遗憾的是要等到25年。 24年开始新能源车的竞争焦点会逐步从智驾,智舱向智能底盘进行转移,底盘智能化大势所趋已经显现,行业的工程师们也会逐步努力提高,硬件耐久度,软件完善程度,最终形成舒适,运动,暴躁兼得的底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