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首先说说我的情况,人在福建,一家四口,在电池龙头驻场工作从事IT专业,对电车关注多年,但了解情况,目前电车还不够成熟,且车市过卷,在等2年(2025年)在入手电车才是最佳选择,故而一直在关注车市,主要关注混动和纯电; 那为什么等了两年都不买,这个月突然就买了呢,主要是爷爷出了点事,在就医过程中因为没车奔波,折腾,实在累人,在考虑到家里小孩也大了,老大6岁做动车开始半价了,老二5岁了,马上也要开始收费了,所以周末回来后开始考虑入手一辆混动或纯电车。 1、个人需求:超级混动、空间大、纯电续航>100km,越大越好,内饰和外观满足眼缘就好,动力和车机因为个人是IT岗位的原因有一定的要求,但主要还是家用为主; 2、资金预算:8-20W,跨度比较大,因为也想过买个二手过渡一下,但二手的坑太大了,有点不敢下手,新车的话确实跨度很大,既想上满意的电车,满足我技术宅的需求,但考虑到目前车市太卷,小米SU7,比亚迪E5.0平台都是明年的重头戏,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先买个10万左右混动车 3、车型选择:考虑过飞凡R7(车电分离)、蓝电E5、五菱星光、荣威D7 DMH、启源A05,为什么有一款飞凡R7纯电车型,是因为广州车展这车刚出的时候确实吸引人,我心动了,而且车电分离买,落地11多一点就可以,所以还是纳入了考虑范围 4、最终选择:悬挂和空间问题Pass掉了启源A05,飞凡和蓝电因为本地没有4S店,最近的4S也要100公里,考虑后期保养、售后等问题还是Pass掉了,剩下五菱星光和荣威D7,通过试驾后,最终选择了D7,无论是内饰质感、动力表现、底盘悬挂和座椅舒适度(星光后排座椅太短了)各方面都完胜,最后D7低配竟然也可以前排一键大躺(机械式),果断确定了D7 DMH; 5、落地价格:对比了几家4S店,最后低配外白内黑落地113000,明细就不要问了,大家大胆砍,没有置换,没有地补可惜了,赠品:太阳膜、行车记录仪、全包裹式软包地垫、脚垫、灭火器、头枕,最后搞了10L油,提车事后回家反省了下,其实价格应该还有空间,砍价还是不够狠,答应太快了; 6、提车感受:提车后就立马跑回家了一趟,高速100+公里,速度全程100-120km/h,出发前问了纯电110公里续航,油箱可能是因为太少了,所以没显示出剩余里程,到家纯电剩下8公里(混动里程2公里),但是问了车机续航情况,车机说还有90公里,室外8度,没有开空调,这个续航表现我想当满意,但可能是因为电车真的太安静了,行驶过程有明显的胎噪和风噪,如果听音乐会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接受; 7、油耗情况:很多人说D7无法纯电跑,其实我个人是发现是可以的,纯电优先+经济或舒适,不要底板油,正常加速度到120发动机都不会介入,当纯电里程<10km时,发动机才会接入充电,但是选择智能混动模式的话,续航低于60还是70,发动机就会开始发电了,各位可以多关注下动力输出的那个图,蓝色是电驱动,绿色是动能回收,橙色是发动机介入, 8、总结:这个价位区间荣威D7 DMH没有对手,性价比相当的高,但有优点同样有缺点,整理了几个希望厂家后续能改善一下 1)车辆行驶后门窗自动落锁,但竟然拉一下把手就可以打开车门,非常不安全,拉一下就可以开的话,请问这锁有啥意义,拉两下再开才能防止小孩误操作(有小孩子的家庭一定要开儿童锁),这开锁的逻辑有问题; 2)手机APP功能相当的简陋,连基础的行驶里程,能耗情况都看不了,完全无法理解,现在混动和电车还有这样的配套应用,这点还是新势力做的好 3)有无线充点的位置,但全系没有无线充电,后备箱车上没有相关按钮,纯机械式的,高速状态方向盘比较硬费劲等等小问题,这些倒是都可以接收; 最后附上相关照片,后续使用更多后在和大家分享
#提车日记开了快十年的哈弗H6,除了正常保养,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国产车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好,自从21年底给媳妇买了吉利的星瑞,自己心理也就有了换车的想法,2.0T,和我的H6比起来,简直不要太爽了。由于自己对车辆也很爱惜,我的小6成色上还是很不错的,奈何国产车这个保值率确实不敢恭维,被媳妇一直劝着,暂时先别换了。一直到今年11月12号,带着媳妇去给小6做保养 故事就有了转折,奇瑞4S店门口的横幅吸引了我,置换补贴3W,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咨询了一下,确实可以,然后就是给车辆估残值,在十月一的时候,就去过几家店问了,基本都在1.4到1.5之间,觉得不合适,还不如自己开着,没想到的是,奇瑞这边直接给估到2.2W,当时就心动了,但是老婆大人还是觉得卖亏了,在老婆的攻势下最后又多谈一千大元,最后旧车残值订到了2.3W,接着就是愉快的砍价了。11月的时候,置换和厂家优惠只能二选一。当时也看了虎9,置换补贴1.9W,也很心动。最后以12.19W的价格成功谈成8PRO傲世两驱版,四驱的不排产,要等到年后了,这我可等不了,这大冬天的没车开,那太刺激了! 先给大家看看我的老朋友小6子,因为过户之前忘记拍了,所以只能匆匆跟车子做了最后的告别,心理还是很不舍的,这十年没有它,我的人生会少很多乐趣,愿我的小6以后一切安好,拜拜了。 📒 等车日记 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等车期间也和销售多次沟通,里面也有很多小插曲,首次下定,老婆喜欢黑色的,我个人原因,小6黑色,开了十年,洗的够够的,宁夏天气干燥,车子洗完就落灰,又和销售这边让改成白色,整整等了一个月零五天。把我等的无奈了! 🚘车辆信息 12月18号终于提车了,别提多开心了!满场子找我的白色虎8,停的大多数都是290,当时就心灰意冷了,心想,不会没到吧,再问销售说是黑色的,当时整个人不好了,把媳妇高兴坏了! 🚗外观设计 第一眼的时候感觉这车又窄又高,不过看多了又觉得这车,平凡中带着一丝丝的霸气,也有好多人问我为啥不考虑在换一台哈弗H6三代,或者吉利的星越L,我只能说这个价位里,那两个货没有七座。 🧮驾驶体验 初期提车,感觉这款孚祯的8AT并没有自己想想中的那么好,1,2,3档升档不够积极,四档以后才感觉好一些,7档升8档在急加速的时候不升档,都跑90码了不带升的,我就无语了,要松一脚油才升档。 没有太多惊喜,也不会那么不堪,还能接受吧。 底盘滤震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和虎9比起来,更喜欢虎9。 整体配置高,跟合资车比起来,我更愿意选择国产,同样的价格,给到不同的体验,有些人会说,国产车配置花里胡哨,定速巡航,车道辅助,全景影像,只有用过的才知道多香。我一年车辆驾驶,基本都在跑高速,偶尔跑跑国道,这些辅助驾驶。对我而言简直不要太香了。就是好使,不接受任何反驳。车牌就不遮挡了!有刷到我的车友路上可以滴滴我,一起探讨一下,虎8。 🚖空间感受 空间大,座椅舒适,我178体重200+,前排座椅调整好也可以坐的第三排。为啥选择7座,两个娃,出个远门带上老妈,一直超员一人,孩子小的时候跟交警同志还能说过去,现在大了,见一次罚一次。 📉续航/油耗 至于油耗么,买车的时候就有心理准备了,对我而言真不算高,就说同排量同价位的车,合资车拉出来,又能比国产车低多少呢?再说动力合资车能和国产的一较高下的没几台吧,或者说没有。这份自信也是国产车赋予我的。没办法,就是爱国,哈哈哈。 因为新车就不用文字叙述油耗上的事情了,发几张照片,仅供分享。后期做完首保,再分享更多的使用信息。 提个建议,厂家能不能把送的脚垫这些,做的环保一些,送的玩意能用么!放车里把人都熏死了。更不敢让孩子座。
#摩托车年度吐槽大会车型:巡鹰125 摔车现场:当时处于起步加速中,车速并不快,顶多40。然后莫名其妙就摔了。只记得人瞬间失去了对车的控制,由于惯性被甩到地上往前摩擦滑行了一段距离。胸口紧绷绷的像被大锤敲了一下,原地缓了半天才爬起来。才发现摩托滑出去老远,还在地上打转,好在没有伤到别人,也没有碰到别的车。防护措施:戴了全盔和手套,长款羽绒服,牛仔裤,没有带护膝。摔车后果:①膝盖受伤较深(但骨头没事),一个月还没好;②肋软骨挫伤,触碰就疼;③摩托发动机点不着火;④前大灯破碎;⑤前面板破碎;⑥大灯开关坏了;⑦支架把旁边的隔板戳了个坑;⑧车身划痕;⑨羽绒服,两层裤子,手套全部破损报销分析摔车原因:当时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会摔,因为路面并没有结冰或碎石,车况也都正常,我的操作也没有特别之处,之前一直都是这么开的从来没有出过问题。直到事后,才意识到可能是因为车没有防抱死系统,加速的过程中可能无意中捏了前闸,轮胎抱死导致车辆滑倒的。 事后总结:1、摩托车的危险系数还是很高的,现在想一想,如果当时不是在小路,而是在车速快的大路上摔的,或者是当时摩托滑出去时万一碰到人,后果必然是无法承受的。所以如果是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好的驾驶习惯。如果是行人,见到摩托车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摩托会出现什么状况。2、这个车平时开的其实还是蛮好的,我倒不会因为摔车以后就不开了,所以花了近两千大洋修了一下,主要是大灯贵,这款车的配件只有原厂能做,需要一千多。而发动机打不着火反而是小问题,因为短路导致的。3、第一次切身体会到ABS的重要,下次如果换车,一定会优先把安全方面的配置给加上去。4、如果没带头盔,你们有可能就看不到这篇回答了,所以一定一定带好头盔和护具。
提问#油耗油价很重要吗兄弟们,问你们一个问题,大家给解答一下,十一月份有一次车子没开电瓶亏电没法启动,然后正常大店启动了开了得有一个多月了油耗从亏电开始一直是11.5-12个油左右,怎么都降不下来。位置在河北省现在温度-19度。之前冬天油耗都在九个多一点,不知道是不是电瓶亏电以后的影响,但是开了一个月了,油耗还是降不下来,市区跑5公里,每天上下班一起10公里。早晚高峰有点堵车,经常停停走走。但是这个油耗有点高的吓人。。不知道什么原因。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一、个人情况 购买的是2.5混动四驱尊行版,12月上牌,佛山。目前刚提车行驶了100公里,平时都是市区开多,走高速比较少,家用为主,考虑以后给老婆开的,急用车我们都是考虑现车,现在买也有地方补贴 二、购车预算 预算也就定在20来万的车吧,基本上这个价位的车已经很好满足家用了。 三,选车过程 马自达CX-50:其实当时对这个车没多大兴趣,当时是想在威飒和凌放之间选一台,但是找不到理想的现车,颜色要么不喜欢,要么就是期货还没到,所以还没出手。最后才来看的CX-50,主要是颜值比较吸引,然后后排空间也不错,家庭成员没有高个子,都是1.7左右,也没觉得头部空间有问题,试驾的是2.5L两驱,开起来就比较惊讶,这油门响应也太跟脚了吧,先不管它加速快不快,起码我每踩一脚动力反应都没有任何迟滞,转向也是很精准,这么大的车变道很轻松就能完成,而且基本没有感觉到车尾有晃的感觉,就是跟开着轿车没有什么区别嘛,然后不管是高速还是低速,这个刹车姿势也是比之前试过的车都要好,我很容易的就把握了刹车的节奏,第一次开就可以做到不点头,真的很满意。再说说滤震,这个车不能只用软和硬来形容,路过井盖啥的它都能让你感知到,感知比较清晰,但是传递上来的震动还是很轻的,不会让你有什么不适感,我专门挑减速带去走,问了后排的老婆,她感觉也没有不适。至于人家怎么说板悬掉价,我是不在意的,现在的车圈就跟手机圈一样,很多产品都是配置没输过,体验没赢过 四,价格 我买的是混动顶配,落地24.9,保险5135,含铂钢灰加的2K,送防爆膜,地毯,行车记录仪,一次性。 五,购车建议 如果你不喜欢丰田混动,那就直接买燃油版,一点问题都没有,好开的很… 关于2.5L和混动怎么选,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如果买混动,我建议直接买四驱,因为两驱没有创驰蓝天发动机匹配的GVC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操控加分项,具体自己去了解,不是说作用很明显,但是如果你选混动两驱,它的操控还不如2.5L,因为这个混动一整套硬件都来自丰田的,两驱的加速少了后电机肯定不如四驱,对比2.5L有多大优势,没人能说准,因为试驾车都是四驱的。。另外后悬挂有很多空位,只有在混动四驱版本后悬挂才是满配,后电机那也有护板,这个时候的cx50才是完全体。 很多人说花这个价格买丰田四驱,我怎么不去买丰田,我是这么理解:荣放四驱中配落地大概是22万+,内饰车身强度远不如CX50, CX50车顶可以承受10顿,这个级别没看到对手,这车是美国佬设计的,四个轮眉突出的设计就是最直接的证据,这就是美系肌肉车的样子,那边对于车身防滚强度是有要求的。另外就是隔音比荣放要好很多,这一点你们去体验一下。底盘更不用说,基本上是全方位吊打,所以要不要多花钱自行考虑。 另外威飒/凌放的两驱的价格,就等于CX50四驱的价格,那么答案也很明显。 提车一周使用感受: 店里只有2个混动现车,一台试驾车,一台就是我的,付全款后3天上牌,整个流程还是很顺利。新车落地发现的问题: 第一,低速或者原地踩刹车,能听到一些声音我不会形容,问4S店师傅他们说这个是混动车都有的,一个刹车泵在工作,在低速时起到刹车助力的功能,反正是正常现象,声音不算大,在路边的时候可能听不到,地下停车场就能感觉到; 第二,作为顶配HEV车,APP上居然显示发动机远程功能不可用,估计是厂家都没有来得及给HEV车型做配套,感觉长安马自达效率真的不行,马上联系4S,让它们更厂家反馈,目前还没有任何答复,这个功能在配置表上明确写了,后续我会再汇报这个事情; 第三,出厂胎压偏高,2.8-2.9的水平,过减速带会比较颠,感觉轮胎硬邦邦的,提车之前 最好让4S店给你放到2.5-2.6应该会好些。 第4, 混合动力的车型没有备胎,只有补胎液那些。这个位置摆了了BOSE的音响在里面,是什么我不懂对音响没研究。顺便说一下这个BOSE低音还算过得去,其他方面只能说够用,主要看重是BOSE的主动降噪功能,高速上应该能有点用? 第5, 这个HEV车型发动机原地充电的话感知比较明显,声音和震动都是,开起来倒感觉不到。 目前我开了一周,上班路程大概8公里,油耗基本在6L上下浮动0.5,目前还没上过高速,还是算比满意。车机功能几乎没有,但是我只需要音乐和导航,没有大连屏,没有隐藏式门把手,全实体按钮,这才是车的感觉,简单可靠。动力方面起步很轻松,市区内开不快发动机的声音很小,基本被胎噪覆盖了,原厂轮胎确实差点意思,深踩油门动力没有迟滞,随叫随到,它是源源不断的线性加速,对于乘客来说这种体验应该是比较舒适的。另外这台CX50的底盘搭配上混动电四驱,在过弯的时候确实更加舒服了,如果真的是E-Four那套四驱的话(CX50没有做四驱系统的实时监控,实在是差评),拐弯时后轮可以做到单边输出,循迹性肯定更好,反正坐后排的老妈很满意
#用车心得如此卷的市场,卷王C01还能不能买?本人深度试驾后,有话要说 本人锂电工程师,长期从事新能源相关研究工作,传统燃油车已然末路,本人坚定支持国家换车超车战略。 本人之前的座驾是日产天籁,后又换了理想ONE,现在是零跑C11纯电尊享版。特别指出的是,本人是零跑C11的四川首台车主。用车两年多了,续航仅掉了6公里,总体接近百分之一,而且随着OTA升级,功能的不断增加和优先,非常满意。 好久没发贴了,今天,不谈C11,专门谈一下零跑中大型轿车C01。 因为我是C11车主,一来二去,就和零跑成都双流店的黄培经理搞熟识了。然后,我暑假开着C11车跑了6000多公里自驾游,从河南回来,刚好车子要保养了,在成都保养。我就给黄培经理打电话,谎称还要买车,实则是因为车子保养,我有事情要在成都办,叫黄经理把车开过来让我深度试驾。经过协调,他把车开过来,我们办理了相关试驾手续,然后我以试驾的名义在成都跑了百多公里。 试驾的是C01增程版(之前C01纯电版也试驾过,但试驾里程只有20多公里,感受不深,没写文章),感觉C01增程版在纯电模式下,和C01纯电版基本上没有区别。 我直接故意用纯电模式把C01跑成馈电17%,这里说明一点,我是尽最大能力把C01干到馈电了。我是用运动模式,频繁地急冲急刹,才把它干到馈电的。 为什么要故意地把它干到馈电,我就是想体验一下极端工况下的试驾感受。正常情况下,是很难把它干到馈电的,因为它的发电量远远大于我们的用电量。网络上天天说增程式馈电的,其实根本不是增程式车主的主要工况。真正的增程式车主,馈电开的,连千分之一的占比都不到。天天馈电开增程式,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但是,我就是要故意把它干到馈电,体验一下“自找难受”的感觉!可惜,我失望了。 因为,在馈电状态下,它的操控依然不错,动力依然还行!完全没有达到象网络上抹黑的那样“有电一条龙,无电一条虫”,除了急加速时发动机声音稍大一些以外,其它没有明显区别! 而且,我特意看了油耗,我在馈电状态下跑了几十公里,表显百公里油耗只有5.7升。 就发动机噪音而言,急加速时是有些大,但没有普通传统燃油车急加速时大,而且它的震动比传统燃油车小。即便在馈电状态下,它的动力,也比我之前那个2.0升的日产天籁要好得多!这里,也给零跑厂家工程师提点小建议,发动机发电的逻辑和策略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一是发电跟随不要那么积极,发动机发电跟随要和车速关联起来,建议先用电池的隐藏电量,等车速起来后,发动机转速才起来。而不是发动机转速先起来,车速才起来。希望下次OTA时优化。 还有一点需要表扬的是,零跑C01虽然是中大型轿车,但操控非常好。可以说,指哪打哪,非常好上手。可以说,比C11好得多。包括我开过过很多美系车,美系车号称操控牛,但零跑C01的操控,是不逊色于美系的。比起我之前开了7年的日产天籁,更是好两个层次,这是切实感受到的。 这里,我还要提一点小建议,那是后排头顶那个车尾玻璃的遮挡板,我建议成标配。因为,加不加遮挡板,完全两个概念。加了遮挡板,舒适度和豪华感立马就提升了。建议大家在选配时,一定要加上这个遮挡板。小小一个板,作用非常大,点睛之笔。 在成都的事情办妥(试驾完),我从理工男的角度,根据电耗和油耗的显示,简单分析、测算了一下。零跑的1.5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还是不错的,每升油发电应该在3-3.3度左右(当然馈电和保电情况有区别)。也就是说,如果120时速百公里电耗20度的话,保电模式下百公里纯油油耗应该在6-7升。中大型家轿,这个油耗应该是符合预期的。 再补充一点,传统燃油车,非常容易产生静电。特别是冬季,衣服上容易产生静电,这个问题在开日产天籁的7年里一直困扰着我(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但开电车以后,一直没有发生过静电被电的情况。当然,因为我有静电心理障碍,我每次关车门,都是小心扶着玻璃关门,无边框车门,是静电心理障碍者的福音。 最后总结。车子不错,操控不错,动力不错,油耗不错,但OTA还有较大的升级空间。新能源界掀桌子的小米,卷王之王,听说近期优惠力度还在加大,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