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装备推荐这些装备坑希望你一个都别踩,我会结合自己所踩的坑,买的垃圾所得到的全部经验分享给大家,如果懒得看的朋友可以直接看重点,骑车上路的第一套装备就是头盔,护具还有手套。当时听了销售命多贵头盔多贵的鬼话,这对于刚刚上班没有多少存款我有极大的心理负担。而实际上预算1000左右就有很不错的头盔用来入门,完全够用,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预算的顺序,可以避免很多消费陷阱。注意啊,外置护具仅仅适合市区的短途骑行,不管你绑多久,累到路都不走了。一旦发生碰撞都会。有一定的位移,你想嘛,腿它是圆的呀,不要过分理想化外置护具的防护效果,说到护具呢,就必须要说说最关键的安全认证了,这项认证标定的防护水平认准欧盟CE认证即可。护膝呢,优先选择长款带有CE1及以上防护认证的外壳加缓冲层结构的,满足这三个要求,防护效果就比较靠谱。常见四级呼吸物骤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表格,优缺点都给大家做了标注,自行选择即可。那有没有合适冬季保暖效果更好的护膝推荐呢?百元的预算,我推荐这款拓池冬季护膝,外层防水,中层防护,内层加绒加厚,棉层里面的绒毛质量也很好,还有加料款的尺码,适合我这种老寒腿患者使用。还是那句话,这种护膝式保暖为主,因为过于厚重位移呢,也是比较多的极限城市低速形式使用啊,日常手套的选择只有一条建议啊,带全指手套摩托车骑行手套往往在关节、手指、手心都配备了防护壳,除了能够保你摔倒的时候减少关节处的撞击,还可以减少擦伤。那冬天戴什么手套呢?就要分开南北了,先来说说南方的冬天啊,南方这边呢,几乎很少低于零度啊,推荐外星蜗牛这类超级厚的秋冬手套。北方的冬天经常到零下十度,到零下20度就可以选择带电加热的骑行手套。不过电加热手套啊也确实有缺点,一就是电池大,戴在手上会有异物感,二就是续航问题。而这两个缺点啊,星空其实都考虑到了,它除了电池,还会提供给你一个车载充电线的方案,而且是Type C通用接口,不像什么安装成本,插上就可以充电,去吃个饭上个厕所的功夫就可以再次满电,当然我个人是不建议这玩意儿边充电边使用的哈,只是一个备选方案。当然了,这个也是基于保暖取向的,仅仅是电池经过了CE认证,防护的效果是没有经过CE的。那还有东北的小伙伴问我冬天戴啥手套呢?这种极寒地带往往能够达到零下20度甚至是零下30度,真心啊,真心就建议风车了,人受不了车也受不了啊。如果你的预算来到400到千元级别啊,基本上都是有CE认证的,比如考mini gk843手套经过CE2级认证,安全保证高,面料呢是手背后手心薄的,不会影响操控,双11活动可能会低于400块钱,可以蹲它一蹲。当然有一双靠谱的骑行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提供更多的防护。这是我自己的骑行靴哈,丹尼斯两双外形蜗牛两双,日常就是大黄靴或者是马丁靴,日常骑行啊,除了高跟鞋、拖鞋其实都可以骑车。不过从安全角度上来说,更。推荐这种高帮带印制后盖的鞋,骑型风格呢也比较休闲,日常上下班也比较好搭配。不过啊,虽然这种很沉的工装靴防护力也OK,可是毕竟不是专业设计的骑鞋啊,所以可能会出现换挡脚背痛啊或者是携带缠住的问题,所以个人还是更推荐专为摩托车设计的骑行靴更好,性价比高一点的,500块钱左右啊。外星蜗牛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个人入手了粉黑两种颜色,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啊,这就是复刻了宝马的情靴,外星蜗牛呢,也不仅仅就只超了一个设计,在细节做工用料方面还是挺够意思的,特别耐穿,还配了防滑大底,经常休闲跑衫的同学可以选择C一级休闲新靴,认娠防护能力啊是有标准可查的,我入手的这两款,一个是秋冬防水保暖款,一个是春夏透气款。舒适度和普通。硬底运动鞋差不多,相比较外星蜗牛来说啊,一个是认真有保障,一个是信仰有力量,而且颜值更好。缺点呢就是价格,毕竟一双丹尼斯就可以换两双蜗牛,而丹尼斯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雨天鞋底非常,这什么意思啊,意大利的设计师就是没见过雨天吗?不知道搞一个防滑鞋底吗?所以呢,这两双鞋呢,现在也是半吃灰的状态,改一天就去换个钢盘。春秋啊,同样也是跑山的好季节,为了有更全面的防护,我也入手了不少骑行服,骑行裤。选骑行服的要点我总结了三点,首先确定你的使用场景,其次就是选择刚好合适的尺码,不要过大或者过小。第三点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护具要全面,护肩、护肘、护背,这是很基础的五件套,而且这护具必须要经过CE认证。夏季、冬季的七服护具要有T加。T减温度认证,这种发泡慢回弹性的护具啊,如果没有经过温度认证,必将会在极端条件下影响它的防护效果。
#摩托车年度吐槽大会姜戈150风冷ABS款,目前三年半,骑行2.3万km,出过一次北京,其他时间都在北京城里、山里逛游。 下面开始吐槽: 1、车辆都懂严重,尤其路口怠速等灯时,360镜头时长左右转。解决办法:加装手把堵头?加装手机支架拓展杆(这俩效果不明显),加装后尾箱(振动减轻不少,成本始终,还可以解决载物和带人靠背问题),更换传动(效果最明显,成本最高2000以内); 2、原厂正新轮胎,斑马线容易侧滑,现款都是藤森,可以放心骑了。骑行9000公里,入冬后换了两条藤森,心里踏实多了。目前2.3万km,藤森轮胎靠轮毂位置有裂纹,正面也快磨到标识块儿了,计划开春后换米其林SAVER试试,介绍说鲨鱼齿花纹,湿地稳当,价格也非常好啊😆。 3、原厂脚踏需要手动搬出来,操作不方便,需要下车操作,身体灵活的也容易抻着腰。尤其接送孩子上学。不收回去的话,总碰小腿肚子。后来北京姜戈俱乐部(B.D.C)组织,网上买了自动弹出脚踏,彻底解决此问题,每次需要时,坐车上后脚跟一磕就能自动弹出来,不用了,用脚也能压回。便利性明显提高,车的颜值、操作性能也大大提升。 4、电瓶遇上2023年的寒冬(这周赶上几十年来的最低温,连续三天零下14),彻底打不着火了。因为每天都接送孩子,每周通勤骑两次,电瓶已经服役近4年了,快赶上汽车的了。计划周一搭电试试,争取坚持到夏天。姜戈摩友反馈电瓶基本2年多都得换新的了。不知道其他踏板电瓶怎么样。据说是因为有个充电保护线影响电瓶寿命,加上常亮行车大灯、行车记录仪、额外充电等。解决办法:把车辆底部灰白色的线剪断即可延长电瓶使用周期。 5、姜戈停车一定要注意,山里一定要找硬地停车,使用大踢,山里土地不用侧踢。否则很容易因为 车身自重和角度、地势因素造成倒车。疫情5月份跑十八弯停车休息,只打开了侧踢,结果眼看着车满满得顺坡侧卧了。战损;两个倒车镜(其中一个当时就掉了,勉强用胶带缠上下的山)、车面板花了、大踢压裂(当时还没发现),回程走京密路,大踢掉了,右侧后视镜直接飞了…(风冷大踢总成198,倒车镜200) 6、排气管锈蚀,影响美观,自己喷漆搞坏了,打磨不彻底自喷漆挂不住没几天又锈蚀掉渣了(网上一查风冷排气1980一个,保持现状吧…) 7、后轮毂盖容易丢失,只要换过后轮胎的,如果拆轮毂盖不注意,很容易把卡子弄断,轮毂装饰盖肯定自己跑了,换一个副厂的也得30大元,但是用不住,一拆轮胎就容易坏,这个厂家应该解决一下。
#2023懂车帝冬测12月25日早上满电从邯郸出发到邢台,全程52公里下道,堵车所以开的不快,气温大概零下10度,到了目的地之后续航还剩354,一共是减少了66公里续航,实际出行52公里,路上空调25度1档风,eco模式,打折率在7.8折,对于这个温度来说,真的已经很满意啦!也可能是前一天晚上车在车库比较暖和。 大家冬天的续航情况都怎么样?
#浅谈岚图Free优缺点今年的冬天,武汉的寒意提前降临,12月的气温已经跌破冰点。前几天的夜晚,雪花纷纷扬扬,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相较于往年1月份才见飘雪的武汉,这个冬天显得格外清冷。 在众多车友的期待下,我决定进行一次不同模式下的能耗测试。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经济模式下的表现。本次测试的路况是我日常上班的路线,全程约47公里。在这条路线上,有28公里的快速路、6公里的城区道路以及13公里的郊区道路。除了城区道路可能会有些许拥堵外,其他路段基本都能达到限速行驶。 在开始能耗测试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车辆状况。在前一天晚上11点,使用7kw的慢充方式充满电至100%,确保电池处于满电状态。 早上6点50分左右,启动车辆出发,空调设定在20度,风量为一档,不开AC。这样的车况设置,是为了更好地模拟日常驾驶中的真实场景,为后面的能耗测试提供统一标准。 因为车间停放在地库,所以当车辆驶出地库时,才真正感受到了外界的温度。今天的实际温度是零下一度,这样的低温对于车辆的能耗表现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行驶至最后一段郊区道路时,一缕晨光透过车窗洒在脸上,我抬眼望去,看到了清晨的朝阳。今天的太阳很圆,像一个金色的圆盘悬挂在天际,为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暖意。 终于抵达单位,我们来看看最终的能耗数据。 经济模式,全程46公里,用时56分钟,平均速度49.29km/h,表显耗电量23.5kw/h,剩余电量72%,我来反向计算一下,电池包电压是329.4V,容量为114ah,计算得知电池容量为37.55kw,跑了46公里,使用28%电量计算最后实际电池耗电量为37.55×28%÷46×100≈22.86kw/h 最后,总结一下,新岚图FREE在零下一度的道路行驶空调20度1档风,经济模式综合耗电量为22.8~23.5kw/h 明天,我将使用舒适模式,在尽量相同的路况下测试舒适模式的耗电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