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的摩托车作为公认的外卖神车,uy当之无愧,一外卖小哥两年用它干了20万公里,依旧耐造,又被誉为“买菜界的天花板”,空间极大,后箱加座箱再加前篓,脚踏板上也可以载物,空间不能再大了。 从驾驶体验上来看,操控还算可以,中规中矩那种,但是刹车是真的软,刹不住,制动距离是真的长,本人上国道拧到60-70km/h,根本刹不住,只能预判性刹车,紧急制动效果极差,如果预判刹车不熟练的谨慎入手,跑起来真的害怕。不得不说,当波波拧到70的时候也是心惊胆战,只有在前面道路空旷的时候拧一拧,有车的时候也是老老实实的松一松,拧到70的速度明显跟低速有质的区别,似乎完全不在自己的能力控制范围之内。其次是动力,125排量的动力,日常通勤没问题,跑国道跑高速也没太大问题,但是跑山绝对明显吃力,波波驾驶着这辆外卖神车,从桂林到兴坪古镇,一路的大山,翻过一个接一个,uy在爬坡时明显吃力,动力跟不上,下坡还好一些,稍微给点油门利用发动机制动,效果还是很好的。 🙋🏻♂️情况介绍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用车心得8月31日提车,到今天正好一周,里程已过1500Km,跟大家分享一下驾驶经验和心得。也对车友们关心和讨论最多的几个问题做一个解答。 1.增程器的介入:跟驾驶模式有关,正常市区行驶,开纯电优先,在剩余续航30公里时增程器介入,会让电池稳定在30公里的数值上,这时增程器是加倍工作馈电状态,一边要保证电池的容量不继续往下掉,另一边还要匀出一大部分的产电供给驱动,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油耗会在5-6左右。如果在高速上,油耗会更高,我开110-120巡航,油耗显示7.7。当然2吨的车子,不到8个的油耗完全能接受,如果速度超过120,油耗则会继续上升。在极限纯电模式下,增程器会在电池续航只剩10km时才会介入,这时候就不是馈电而是亏电状态,增程器会以最大功率去工作产电,噪声会更大,油耗也会更高。所以除非在电池只剩10km前能到充电桩,否则不建议开极限纯电,对电池健康也不友好。 2.增程器声音:低速状态,市区行驶,增程器介入声音能明显感受到,因为纯电确实很安静,当然这个声音也只是轻微的嗡嗡声,没到影响乘坐体验的地步,打开音乐或者上了高速后胎噪风噪就完全盖住了。如果真的介意,那么去选纯电就ok。 3.高速状态下驾驶模式选择:如果出发时满电,建议纯电模式开到剩一半续航时转成燃油优先,这样增程器工作只给电池充电,而不用分出功率来供给驱动用电,就像电脑CPU一样使用率只有50%,当然油耗就不会太高。这几天我跑了两次高速,用了两种方式,油耗区别还是挺大的。总之一句话,高速建议开燃油优先!!!别等到快没电了才开! 4.底盘悬挂减震和噪声:总体调校是家用偏软的,所以过弯和坑洼时会有虚位和软回弹力,这点很像我之前的宝马水鸟摩托车,一开始怎么骑都不敢压弯总感觉要翻,后来适应了觉得也挺舒服,而KTM就是那种像大众一样的硬刚,不拖泥带水整体性很强,更运动。车内静音效果还是挺好的,无框车门单层玻璃也没有很大的风噪,120-130时候更多的是胎噪,也比我之前的传祺GM8好了不少。 5.充电使用:新车建议纯电行驶到剩30-40公里就可以充电了,首选慢充直接充满,真的对电池好。像我这种没条件的只能快充,充到90%就可以了,不建议充太足。前三次充电有条件的都慢充,每次使用最好不要低于20%,锂电池用完是很伤的。后面就可以用到剩10%,然后根据慢快充条件充到95%-100%就ok了。零跑有手机APP电池预热功能,天冷建议提前10分钟打开,无论是行驶还是充电,都对电池有较好的疗效。这玩意儿跟轮胎一样有个工作温度,温度适宜时效率就高。 6.车机使用:我也是看了很多视频和贴子才搞清楚了使用方法,之前连胎压都不知道在哪看。这里给官方几个建议:大灯的集成还是手柄方便一些,车机在行驶时真的不方便也不安全,而且大灯也确实不够亮,不够宽,后期考虑要改。更需急改的是电子把手,每次都要按一下再拉开门,如果雨天或者手上提了东西会非常不方便!还有朋友偶尔乘车,站在车外不知道怎么开门,我在车内也没法操作,真的好尴尬😓。希望后面OTA能解决。语音助手很好用,高德地图也解放了手机,就是APP还是有点少,准备用U盘装几个,在车上休息或等人的时候一定要打开露营或小憩模式,提前开好空调和音乐以及座椅按摩,不要太爽 7.续航折扣:今天中午快充充到95%,表显纯电剩余143km,去接了女儿放学来回9公里,然后回老家省道52公里,全程空调+1档座椅通风+音乐,目前显示还剩88公里,我也不知道怎么变多了,但总比变少了好。可能是速度不快(60-90之间),也不堵。还有续航这个东西真的看脚法,当我一直关注着表显电耗的时候,从17开到了19还在往上涨,当我彻底不看它再开一会儿,发现又降到了16,还是得按照自己的驾驶习惯来。老司机不是盖的 8.动能回收:我一直开的轻松模式,动能回收选的弱,打开蠕行,这样开起来就和油车很像了,低速等红灯的时候可以缓慢前行,避免一启一停,后排人吃不消。在正常行驶中该加速就加速,不用怕地板油,但尽量不要一直踩着油门保持速度,试着用油门去控制速度,速度上来后提前判断与前车的距离,适当的松油门,这时候动能回收开始工作,你就会发现又降了速度,又降低了电耗,综合能耗很快也会下来。如果开强档的动能回收,油门一松就会有很明显的制动效果,同车人员尤其是后排会很不舒服,所以我开过一次就放弃了。 9.零跑C11适合的是家用,从外型到内饰都主打一个成熟稳重,所以调校与乘坐都是以软为主,很多车主追求运动,硬派,其实是和车子个性有些偏离了。15万左右的价格,我们就不要拿它去比30,40万的车,也没啥意思。想想以前15万能买到什么车,什么性能,空间,配置,还要什么自行车哦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车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会一一回复。目前正在测试车品,买了一堆,也有很多不适合的,后面再专门出个贴子
#提车日记一.换车背景:在20的时候家里人就提了一辆,当时还叫GM8。在身边人mpv选择还大都是艾力绅,奥德赛,GL8,突然家里人开了一辆这个车回来,我还觉得跟新奇,因为当时对传祺还不太了解,也不熟悉,但是看到了车,觉得还是不错的,比艾力绅奥德赛大,内饰也比他们更现代,座椅也比他们舒服,各种科技功能也比他们多,第一次觉得国产车做的不错了,但是对他的耐用性还是存疑的。转眼到了2023年,自己也有购买mpv的需求了,有了孩子,希望空间大一点,舒服一点,从自己驾驶体验为主转到了家人舒服为主。就想到了传祺,毕竟也经过了三年的考验,一问,对这辆车的评价很好,动力,燃油经济,驾驶体验,维修保养价格都觉得不错,所以我们也决定去店里看看。 二.选买过程:七月中,我和老婆待着没事干,就说去看看车,到了传祺店里,映入眼帘的就是m8宗师,第一眼就很拿人,夸张又霸气的前脸,然后看到了新大师,虽然收敛了一点,但在家用mpv普遍毫无个性的风格中别具一格,也给在30来岁买mpv的自己多了一个理由,起码外观霸气。然后就是媳妇上车体验了一下,座椅很舒服,很软,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都有了,和之前的轿车相比,老婆很满意,其实看到这,也就差不多定了。 然后就是定车提车 三.购车价格:聊了几家4s店,区别很大,有的地方有地区补贴,有的置换补贴5000,最后综合一下,在现在的店里购买的,裸车24.5+税2.1+保险0.63+出库上牌0.2+送的贴膜(我没要,换了底盘装甲两瓶)+脚垫 四.驾驶感受:车开回来,开了500公里了,先说优点吧。动力不错,比之前开的2.0天籁强。变速箱平顺性我也比较满意,升档降档顺滑,偶尔的小顿挫其实什么车也一样。减震比较硬但是比前几代好太多了,没有晃晃悠悠的感觉,我更喜欢这样的。缺点就是刹车真的一般,首先初段虚位大,然后前段制动能力一般,得比天籁多备点刹车,可能也是车沉的缘故,开始肯定得适应一下,后来熟悉了就还可以。 五.油耗:这个车油耗最合适就是在高速上。基本在8.9个油,我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一到了市区,都不用太堵车,就是正常等灯的路段就是12.3个油,堵车就更别提了。综合下来,因为我高速多,所以也还能接受,当时和混动比较就是因为我高速多。所以混动燃油差的不错,多的车价够我开5.6年车了。 六.空间表现:我身高185,老婆168,空间肯定挑不出错,首先车高就比较高,进出不太憋屈,然后纵向空间也不错,老婆基本腿能伸的差不多直,腿托打开还是比较舒服的。这个车后备箱空间还是有点差的,最主要的是,三排折叠以后,有那个座椅的扣在那戳着,放点大件总是顶着。 七.静态感受:我的车内外都是浅色,看着干净又舒服。这个车内饰的浅色有点银色那种,比较耐脏,看着也好。储物空间很多,扶手还有个冷热杯架,但是我用了一次,聊胜于无吧。车机很流畅,可以用丝滑形容了,不过好多车友出现问题了,不知道什么情况。音响效果那就是太差了,就是听个响的水平,回头肯定还要改装一下。刚提车回来的时候味道特别大,买了除甲醛凝胶,碳包,开窗通风,现在味道已经可以接受了,有肯定是有,但是不大了。内饰做工还是一般,昨天看到仪表台皮子有个指甲盖大小的鼓包,头枕下边缝线处有一点撕裂。 八.最不满意;最不满意的就是天窗嘀嗒水,不满意包括滴水就不满意,另外还包括给我的答复不满意,只是说每秒几滴正常什么的,纯是忽悠,去了一次换了胶条,调了一次,最后还是漏水,因为当天计划的是上牌,调窗,贴膜,所以时间紧张,我也看技师也就能调成这样了,就先走了,回头再去。 9⃣其他:买车的时候,售后跟我说加油千万要注意,北京95油随便加。外地一定要加正规油站无铅汽油而且不能混加,最好一箱油差不多然后再加一箱,我也不懂这个发动机太娇贵了还是怎么着,也放在这给车友们提个醒。 还有就是各位像我一样首次买侧滑门的车友,停马路边开门千万小心,有的马路牙子高,离的太近就蹭了。 十.总结:其实开回来,除了天窗漏水和他们关于漏水的回复,别的我都是满意的。有错了就改呗,2023年了,一个天窗漏水还解决不了了。我开车也十年了,天窗的也有几十辆了,除了老车,新车几年的就没有一个天窗嘀嗒水的。这个糊弄的态度真是差劲。别的空间,动力,油耗,座椅舒适度,我都是满意的。总体值得推荐。 最后感谢圈主王林宗师指导推荐
Lzq27165075195:今天去店里试驾了带电的二代大狗,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刹车比较硬,如果车速过快不容易刹停,我是经常开车的,二代大狗带电,在加速方面肯定没问题,但急加速时突然刹车这种情况不一定能及时刹住,刹车太硬,其次刹车是没有那种拖拽感,大家买了的觉的是这样的吗?
#用车心得【情况介绍】也是为了出门方便吧,想买个小车,短途出行,避免每次都是打车,麻烦!所以今年三月的时候从某音刷到博主介绍小熊猫,觉得这个车挺好还带快充,挺可爱的,然后就一直在红薯上刷到别人的提车帖子,还有改色等等等等,最终还是被小熊猫的颜值种草了,看到一个姐妹贴的改色膜觉得好好看呀,就动了买车的念头。 【购车过程】没有考虑过油车,主要是油价太高,需求就是短途代步。和小熊猫差不多的有看五菱和糯玉米,这俩都不带快充,所以直接就没考虑,熊猫mini带快充可以短途出门,稍微远一点也可以快速补能,这点很好没有续航焦虑。不然慢充限制太多了。虽然有的人觉得糯玉米好看,但是我更喜欢熊猫的外观,改装空间很大,改色以后非常好看,就是车屁股是一个短板。 【购车费用】我买的是200续航的耐力熊,三月份打电话问的政策是5万元落地包上牌不送充电枪,然后我是4月底去4S店谈的价格最后裸车是48500包上牌送充电枪,在4S店买了个交强险一千多,落地价格是49500。现在好像更便宜了,呜呜。 【新车初体验】①小熊猫的方向盘轻,加上车子体积小,市里面通勤很方便灵活便捷,上下班高峰的时候,都可以直接抄近路走小巷子里面,因为车身短,就像三轮车轻松穿越。当然最重要的是停车太棒了,只要给我留个一米多,小熊猫就可以见缝停车,大大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②颜值很高:对俩呆萌车灯,大眼睛毫无抵抗力。我买的是粉色,粉色内饰真的好看,好多人问我内饰是不是自己改的,我想说出厂设计,正常的风格应该黑白配,但是小熊猫直接安排粉色内饰毫无廉价感。不过车内气味内饰味道有点新车的味道,差不多用车半个月才散的差不多了。 ③空间:我身高160,前面座椅调的和方向盘垂直高度差不多,这样坐在前面后面空间都是够用的,坐在后面腿部有一拳的距离,有时候同事会坐我的车,男生坐在后面也不会觉得挤。就是后备箱有些小,感觉只能买点菜,放点零碎小东西。我后备箱下面装了个储物盒,只能把充电枪放在里面,其他也放不了啥了,大件东西我一般都是把后排座椅放倒来装的。 ④动力感受 买这个主要是通勤开,对动力需求不大,我一般开运动模式跑七八十没有问题,基本不上高速的。优点0-50起步挺快的,红灯路口头排都是第一个冲出去,六七十后超车有时候费点劲,主要是也不太敢开快了,车身短小,怕刹不住。总体来说不追求动力的人还是很满意的。 ⑤乘坐感受 电机声音有点大,低速的时候,在小区找停车位,老远都能听到电机蜂鸣声。其次座椅坐久了不太舒服,可能是我坐的比较直吧,新手也不太敢把座椅靠背调太仰,但是短途开个二十公里没有问题。别人说隔音不太好,我还买了密封条贴上,但是前后没有感觉到区别,同样车速50噪音依然能听见。 ⑥能耗感受 我买了三个多月,现在跑了3600公里,不开空调时候的能耗在8左右,夏天开空调的话在9-10左右,还是很省的,毕竟在家充电10块钱就充满了,在外面用快充的话20左右就充满了。 ⑦优点 1).小熊猫空调效果很足,温度来的也很快,可能是车子小的原因,不用开很大的空调(风速2)就能凉快起来。 2)油门、刹车很跟脚,平时开车油门一松就会自带一点制动并降速,类似动能回收,不用过多的去踩刹车,看到前面红灯了或者堵车,就松油门,车速慢慢就下来了,开习惯了,可以很好的把握车距的,对女生相当友好啊! 3)手机可以远程操控这个还真好用,特别是这个夏天可以提前打开空调,上车就很凉快,可以用手机解锁等等真是太方便了,出门不用拿钥匙了。相对油车基本上九万的车,才有这个功能,小熊猫才多少,不到五万就能有这个,太棒了! ⑧缺点:车尾吧,不太喜欢,和前面大圆车灯感觉不在同一个设计水平,后面车灯和保险杆看着略微有点小丑,显得有点方,不过我改了之后就变好看了。嘿嘿!这车一定要改,不改差点意思!另外就是仪表显示屏有点小,刚开始用车看信息还有点不习惯。
#理想魔毯空气悬架2.0开启推送刚才在各个地方看到有说这次升级感受不明显的反馈。作为参加了理想科技日的一名车主,给大家转达一下当日产品经理说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舒适魔毯有变化没? 答:没有变化,平移现有调教。 第二个问题:运动魔毯的舒适和舒适魔毯的运动,谁支撑更好? 答:舒适魔毯的运动。也就是说运动魔毯的舒适舒适度更高。 有了这两个问题,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第一,舒适魔毯和之前标定没有任何变化。第二,运动魔毯只有在运动魔毯运动才会降低姿态。第三,运动魔毯的横向和纵向支撑只有在紧急刹车和紧急变线等激烈驾驶上会有明显的体感变化。第四,日常温和驾驶时运动魔毯的路感会更清晰,但前后俯仰的体感区别有,但体感差别不是特别的大。 综上:请在重刹车的时候试试俯仰感受,真的有变化。 另外说一下魔毯调教实现的路径,帮助各位理解和正确体会。 首先是因为硬件悬挂系统和集成芯片的全栈自研。其次是配合26个传感器和物理空悬囊腔的组合,实现悬挂支撑性的调节。最后是通过大数据量的采集去预设悬挂调教模式。 所以针对特殊的路况的一些因素,运动魔毯的变化会非常明显,比如井盖、减速带、道路接缝、路肩等等。那么正常驾驶中的激烈或紧急制动加速也会非常明显的变化。其他正常行驶和普通路面上就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说在最后:软硬、俯仰、侧向支撑、滤震都是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体感感知。这里预设的调教只能符合一部分人群对软硬、俯仰、侧向支撑、滤震的对应关系的判断。#理想OTA升级初体验。圈主推荐
#机车保养分享车子是5月15号买的,到现在一共跑了1300公里。做了两次保养,第一次是500公里做的首保,第二次是1200公里做的二保。两次保养都是用摩特7100的10w-30机油,给我的感觉这个油除了不长效,别的还好。油耗也不高,长期2.2。因为我传动改了挺多东西的,普利珠改了koso的15克,碗公用了fcc的喷砂打孔碗公,大弹簧和普利盘组件都是换回进口的东南亚pcx配件。得到了一些改善,起步抖动基本没有了,皮带抽箱体基本也不怎么有了,皮带运转的时候也不跳动那么厉害了。提速快了挺多的,只是转速偏高一点,感觉声音会比原来大一点。当然,这也和我现在用的机油有点关系。也有很多车友说7100数据垃圾,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7100其实他数据没赢过,体感没输过。当然到下次保养,我打算用本田的g3来试试,看看有啥区别。期间也考虑过买了pcx换佛沙,但是感觉自己都是市区上下班,换佛沙出去跑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这样一来一回我亏了几万块钱实在没必要。还有pcx的原厂大灯就是个垃圾,晚上要是对面来个车,自己就跟瞎子一样,所以实在忍受不了去改了大灯。有玉林北流附近的车友也可以找我看效果。我这个是3近3远,在本地汽车改装店改的1800块钱。效果我认为可以了。店家质保一年。这个车子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这个车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它依然是一台很好的城市通勤车。也欢迎玉林本地的车友过来找我,有空一起溜车。
#特斯拉自燃车辆情况:Model Y后轮驱动版,提车11天,里程800公里出头 故障场景:7月25日,杭州到上海的高速路上50~60km/h。在变道后、车辆已回正的情况下过起伏路面,车辆紧急制动突然触发,像是被追尾一样。之后屏幕多个报警、行驶时车辆不稳、动能回收受限、刹车助力消失。当时周围都是大车,很危险。 现场解决方案:非常艰难开到下个高速出口,客服叫拖车拖到上海售后中心,我打车回上海(费用至今未报销),售后检测报告显示是因为轮速差导致的软件误报,进而导致车辆的一系列功能禁用,承认车辆有bug,有行驶安全风险。 事后解决方案:售后说该问题报到中国区技术中心,完成软件bug修复,在8月4日的OTA升级中向所有车主推送。(对,就是那个看起来什么有用的功能都没有,但是偏偏搞了一次全体推送的OTA升级) 我的感受:在以上事故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对特斯拉的负面新闻都半信半疑,现在基本理解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比如刹车失灵可能不是真的刹车失灵,只是刹车助力消失,但是一些力气小的女生在刹车助力消失的情况下和刹车失灵也没区别了。本次事故让我对新车的新鲜感完全消失,对特斯拉的崇拜和期待也回归理性: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子产品,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车企。如果这次因为车辆故障导致交通事故,我根本讲不清车辆故障和交通事故到底谁先谁后。我并没有要求特斯拉退换车,只是要求增加延保,也被否定了。就这样吧,我也没有时间整天跑售后中心去维权,写在这里给广大车友看一下,尽快更新OTA吧,看起来没啥功能,实际解决了一个大bug。 最后,特斯拉虽然没什么人情味儿,售后服务态度和问题解决的速度还是可以的。 中评吧,就这样。 (对内容真实性存疑的我可以提供录音)
#机车保养分享要想骑车骑得放心,车辆维护与保养不可少。今天我们分享一下日常骑行保养心得,以及车辆各部件维护的干货知识,让你的爱车随时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首先我自己感觉认为 “机油是摩托车的血液,发动机流畅运行全靠它”定期更换机油是对摩托车最基础的保养,也是最关键的保养。机油是摩托车的血液,有着润滑,冷却,防锈等作用,这对于高性能的摩托车发动机来说至关重要。除了部分特殊车型(如竞技用车)外,大部分车型在1,000km的首保后需要按照每3000km(或每年)的间隔进行保养。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内的部件处于高温且高速运转的状态,机油也会在这样严苛环境中不断消耗,因此定期检查机油液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建议您在爱车每使用完三箱燃油后,对机油的液位进行检查。为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请记住3要素:发动机要充分预热,车辆要直立放置,预热后要熄火等待一段时间。以上信息及操作在用户手册中有详细描述,如有疑问可以翻阅查询哟~ 机油更换“作为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链条保养必不可少。”链条作为传动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除了受扭矩反复拉伸外,还会受到尘沙,雨水的侵染,因此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必不可少。在扭力的作用下,链条会逐渐伸长,进而跳动并产生噪音,这时便需要通过摇臂上的调节装置对链条的下垂度进行调整。调整工作涉及细致的测量和精准的扭矩紧固,强烈建议把这个工作交给授权经销商的技师。此外链条也需要定期清洗、润滑保养,这样能有效避免链条锈蚀、打结,保持车辆行驶状态。如果即将骑行经过沙尘、涉水等复杂环境,则需要提前润滑保养。 注意:根据骑行情况定期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换,如果不是专业的汽修小能手,建议将这项工作交给专业的工作人员。 链条检查“空气滤芯相当于发动机的‘鼻子’,堵住了可就不好受了。”如果发现发动机吸气不畅、进气不足,从而导致油耗升高,并出现排气管冒黑烟、发动机动力不足等现象,就该进行车辆检查并考虑是否需要更换空气滤芯了。空气滤芯久不更换,可能会导致发动机进气效率下降,燃烧不充分等。如果你是越野或者长途爱好者,所经路段将遭遇沙尘、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时,“探险”结束后更要按照说明,更换空滤。注意:对于发动机来说,不仅是添加的燃油质量很重要,空滤这一小部件也不能忽视。 空气滤芯更换“刹车保养重要而且复杂,交与专业的官方维修保养人员才够稳妥。”遇事不决先减速,刹车保养至重要。刹车片的磨损与使用环境和制动习惯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当刹车片的摩擦材质剩余1mm的时候,就应该进行更换,后制动摩擦片也是一样。但是刹车不是更换完就万事大吉的,新刹车片因为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同样需要磨合,要在磨合一段时间后,刹车片表面可以充分接触刹车盘,才能达到最佳刹车效果。注意:骑行生活,安全为先。 刹车片更换“车辆磨合要有耐心,慢慢来才能出‘好成绩'。”磨合期就像谈恋爱,付出的耐心越多,陪伴就越长久。新车出厂虽然经过原厂测试,但是发动机内部零件仍处于崭新的状态,不同零件之间需要进行相互磨合,从而运行愈发流畅。磨合期应该多选择多弯和缓坡路段进行磨合,让车辆在不同转速和档位间切换,避免在固定转速下长时间行驶。不光车辆,新车上路过程中,轮胎也需要充分磨合,在行驶过程中小心谨慎的驾驶方式,进行变换倾斜位置的磨合骑行,反复磨合轮胎表面,将光滑面打毛,胎面增加摩擦力,避免打滑。磨合期保养比保养常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专业维修保养人员帮你进行专业的维护和检查。
#机车保养分享很多朋友好奇,保养到底是做些什么?都认为简单换个机油就算保养了,换机油算保养的一项,但不是所有。 1.机油 那么为什么机油分那么多型号,分那么多价位。气候温度和机车的缸数、公里数决定了你所需机油的标号,我们不是非得用多好,多贵的,而是要用对。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区别是很大的。机车属高转机还是低转机要搞清楚哦。 2.空滤 空滤对于一部好车来说,就是运动员的肺。所以,使用干净的空气滤是很必须的。进口车的空滤比较贵,一个几百,有些车友一听说这么贵,就想,还是不换了。但这是不行的,空滤一破损,灰尘,沙土统统就会通过化油器【电喷也一样】进入气缸,磨损环和气门,如果堵塞,就会造成动力不足,耗油增加。 3.轮胎、油箱、电池、链条、刹车片、火花塞等一系列都是属于保养的项目。 轮胎如果损耗大,破胎次数较多,那么就尽早更换。 油箱到达一定年限是需要清洗内壁的。 电池是消耗品,当不再储电情况下那么就是该更换了。 链条或皮带都是需要清洗和保养的。 刹车片,一般喜欢空档的朋友刹车片一定没有靠发动机制动的车友们耐用。所以,刹车片也一定要经常注意。 火花塞,一般到达两万公里左右就要进行更换了。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下机油,其实本人长期使用艾德王子那款,价格实惠,性价比贼高。 最后,爱车,要学会保养车,玩长途,跑山道 转速该拉就拉,轮胎快更换的时候就可以玩烧胎。别舍不得几个油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们不是做车的奴隶,而是为了安全。只要车的保养到位,就会更安全,你的付出,它始终会回报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