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你的骑行照原车型是闪电SL6,105套件,悟C46轮+维多利亚黄边胎。 ROBIN EVO已换黄边胎,原胎没试过。 试骑200km初体验: 1. 颜值:中等吧,感觉有点花,涂装不显高级。 2. 漆水:中下,在店里看展车就感觉漆面不好,比较廉价。 3. 碳板座椅:还可以,不感觉硬。 4. 整车重量:上了锁踏之后是7.85KG。 5.sram rival:变速手感正常,没感觉比105强多少。 6.刹车手感:差,行程短,感受不到线性刹车。 7. 坐姿:现在垫圈放满,一点都不觉得激进,挺休闲。 8. 整体感受:不比闪电SL6差。 9.价钱也是感觉比较划算吧。第三辆车了。
#机车分享本田新款非双CRF1100L在欧洲上市,外观上只有整流罩和侧面板有所变化,动力方面最大马力还是100匹,但是最大扭矩提升了7%现在为112牛米,并且最大扭矩转速也提前了750rpm,现在发动机5500rpm就能爆发出最大扭矩。 和老款一样分为两个版本Africa Twin 和 Africa Twin Adventure Sports,Africa Twin轮毂改为真空轮毂,风挡能5级手动调整,还增加了电子悬挂版本。 而Africa Twin Adventure Sports这个版本比起老款变化就比较大了,前轮毂换成了 19 英寸,而不是之前车型上更偏向越野的 21 英寸。 前轮胎也比以前更宽110/80-19之前为 90/90-21,为了匹配新的轮胎尺寸,前后悬挂行程减小了20mm。 现在为前行程 210mm,后行程 200 毫米,以改善公路操控性。 新款非双Africa Twin版偏向于越野耍非铺装路,而 Africa Twin Adventure Sports 则成为更加偏向铺装路和长途旅行。
#提车日记【价格明细】坐标武汉,运动版,贝母白+黑内,指导价35.18那款,全款裸车31.13,优惠43000(外加有一个汉阳区的补贴3000要到时候去抢),脚垫+膜2500,保险1.26,购置税2.7,落地35.1左右,其余什么都没有,我知道武汉的价格很高,但是几乎所有四儿子店都是全款一口价优惠,还价余地不多(刚开始也是按照分期去谈的) 【情况说明】本人28岁,买车因为是刚需,家人不考虑日系车,有高速需求,而且我晕电车,也不考虑电车,以日常实用安全为主。 【提车感受】全款买车的好处就是提车很快,不用担心其余的东西,第一天拿了车,开回家,第二天去装了脚垫和膜外加绿本拿到手,其余啥也不用操心了。 【驾驶感受】新手司机没有驾驶感受,跑了两段高速,后程马力是挺足的,1.5t204马力在路上怼着A6就是超(当然安全第一哈),起步确实有点慢悠悠,当然是和武汉众多的电车滴滴师傅相比,高速上110基本都在2000转,发动机声音是真的吵,加第一箱油,踩油门会有呜呜声,加第二箱油,这种呜呜声就小很多了,听四儿子店说是涡轮增压的气门声,其实习惯了也还好 【操作感受】自适应巡航和自动泊车对我这个新手司机简直太友好了,高速也好用,跑市内高架和不怎么堵车和车况不复杂的路段,使用体验不要太好 【外观感受】好看,在小城市开居然有回头率,也是没想到的,也着实有装逼到,而且贝母白和普通北极白相比在外光上更冷更亮一些,确实更好看 【内饰】没得说,除了减配的氛围灯,其余无可挑剔,所有朋友坐我车都是觉得说“还得是奔驰”,也确实是购车的一大因素 【一血已被拿】26号提车,28号停在车位上,早上看右前杠有被轻微蹭到,有半块小指甲盖的地方漏底漆了,原本不想贴的车衣,果断去找熟人花了5k帮我贴了,剩下来买皓夜的钱,权当给新车添置东西了 (图3左下角放大能看到) 接下来是我的一些选车心路历程,提供给我有同样遭遇和想法的人一些参考。(废话多,多包涵) 【选车对比】最开始我自己看的都是二线SUV这些,觉得空间大,车大,看着气派什么的,XT4和冒险家原本是我的重点目标。 试过之后发现其实无论是驾驶空间还是乘坐空间都很拥挤,其实简而言之就是紧凑轿车的增高版而已。价格虽然20+不到30,但真的感觉有点小了(我184身高,中等身材) 家人看过之后也觉得空间有点小,准备上XT5和航海家这种,价格上到35左右。这个时候其实我就有点动摇了。 原本我也是觉得买30多的BBA不就是买个标么,买个二线豪华,一样是豪华车,该有的全都有,座椅通风加热云云之类,二线豪华统统都有。 直到进到奔驰店里 ,那个内饰真的很唬人,说实话有点心动的,宝马X1和奥迪Q5L就多少有点寒酸了,直到这个时候我还在看SUV,也没考虑说奔驰或者买个轿车什么的。 反正就机缘巧合吧,我爸听说我考虑了BBA就不让我看二线豪华了,保值率是他老人家考虑的重点,所以就开始着手看BBA了,综合对比了之后才决定买C让我先开着,无论是价格还是空间大小还有销量(销量有的时候也能说明问题)保值率这些都是对目前的我而言最合适的。我前面也说过紧凑型SUV真的对我来说不太合适。 希望我的买车经历能帮到大家,和四儿子店的价格谈判我也能写一篇文章出来,有时间分享出来,太绝了。 辛苦圈主推荐!!!
#扯车事儿哈雷戴维森今天带来了它的顶级巡航大道滑翔CVO和公路滑翔CVO,分别售价49.88万元和51.88万元。新车从设计上进行了复古和现代的融合,并进行了各种优化升级。 其中最明显的大道滑翔CVO蝙蝠翼整流罩多了两个极具辨识度的日行灯条并集成分流气孔,而下方还有可以调整的风板分别应对冬季和夏季的不同倒流需求。 车头下方是史无前例的新型倒置47毫米前叉,以及四活塞 Bremboro 高性能卡钳。 后悬挂有76毫米悬挂行程,比原来提升了50%。 车把做了新的设计比原来更宽更舒适,而车把前的12.3英寸TFT显示屏亮度和分辨率可以说非常适合强光下的户外骑行,我试了试触摸滑动和操作非常丝滑,SKYLINE OS操作简洁信息直观。 在往后看就是标志性的水滴形油箱,22.7L容积,两侧多了斜面,并且向后方收紧得更窄,便于观察发动机。 说到发动机,也是这次的重点:MILWAUKEE-EIGHT VVT.121 动力总成是哈雷戴维森 巡航摩托车出厂自带的最大排量动力系统,具有液冷气缸盖、可变气门正时(VVT) 和新的进气道。 由于排量提高,这款发动机比Milwaukee-Eight 117发动机扭矩提升8%,动力提升9.5%,而依靠VVT 拓宽了整体功率范国反而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车尾部的边箱虽然看着更窄了,但是容积更大,也为以后改装音响留出了更多空间。 2023年款CVO 大道滑翔比上一代轻 14 公斤,公路16公斤,所以包括加速和制动在内的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了提升。 23款的哈雷公路滑翔CVO 双灯没了,但鲨鱼头加大了,我认为这是比大道滑翔更有特点的设计。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新款的大道滑翔CVO和公路滑翔CVO可以说作为哈雷的旗舰中的旗舰,更轻、更快、更方便骑行,很适合有实力的大哥拥有。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从四月底买车到现在已经快五个月了,浅谈一下这四个月来的用车感受。 我是一名女士,买车的时候其实也是很在意车的外观的,但是又听身边很多朋友说买车还是要注重车的内在质量,发动机很重要,因为这台车搭载了铃木超级芯,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铃木uy这款车,还因为他的两个大灯非常的吸引我,我从正面看的时候非常好看。另外,买的时候试驾了,感觉坐上去也是刚刚好。我身高163,这款车的坐高685毫米,我坐起来刚刚好,骑行踩刹车的时候两只脚可以平放在地上,更有利于控制车的平衡性。我看到有些男士骑这辆车的时候,还稍微驼点背,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女士来说,骑上去身姿是非常优美的。 另外说一下,这辆车的储物空间,因为我平时骑行的时候都是带着孩子去,所以东西就会比较多,我一般在座位的座桶里边放一些衣物零食护膝手套之类的,后备箱据卖家说是可以放下一个全盔的,但是因为我的头盔是揭面盔,我没有放进去过,所以每次头盔都是锁在外边,利用座椅和马桶之间的锁扣,将两个头盔分别锁在左右两面,也是不错的选择,我的后备箱里边放着两个小马扎,走在路上逛累了,可以随时拿出来坐一坐所以我觉得储物空间还是有点小,如果后备箱再大一点就更好了,前方的两个储物格,我经常放饮料水以及抹布,随时可以用来擦车,非常的方便。 从刚开始骑行的难以驾驭,到现在轻松掌控,车子行驶到三十四十码的时候还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60码以上会更加的安静,行驶的时候也比较丝滑,如果骑行时间过长的话,右手会产生酸麻感,因为右手要不断的转动车把给油,不知道其他车手有没有这种感觉! 刚开始买车到骑行2000公里,一直在算这辆车的行驶成本,我的骑行成本是每公里0.17元,整车重量是112公斤,我和孩子的重量差不多有100公斤,这样下来就是总共210公斤左右,我觉得油耗还是很便宜的,这个成本无论是在市区还是跑山,综合下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价钱,我觉得很实惠。我也不懂别人说的百公里油耗两个还是三个我只知道我走一公里我的车需要一毛七分钱的汽油😂😂。 这款摩托车的外形设计简洁大方,有液晶负显仪表盘,骑行的时候可以随时看到行驶了多少码,时刻掌握你的速度,而且还配有USB充电接口,方便手机以及运动相机充电。 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些,后期有什么想法会再次补充的!
#晒出你的骑行照先总结:这个车架不仅对得起它的价格,还是超值,是顶级铝架。2023年第一季度在这个价位上能买到的自组车架中,它只输库存量。 从车架说起吧,当时相同涂装的车架其实有两款,一款车架+前叉+运费800元,另一款1100,尺码都是49和52,淘宝上使用了同一套几何表,但实际上是错的。真实车架几何应该与fuji roubaix 1.3(800元款)和1.3w(1100元款)一样。 800元款的几何表是没问题的,确实是小架子。但1100元款详情中的几何表错误导致了很多170+的玩家对该车架望而却步。该车架49码和52码车架实测stack&reach基本与M和ML码tcr一致,差别只有几毫米。 因此两个车架各自两个码实际上覆盖了xs s m ml共计4个尺码,对于160-180身高的骑友自组公路车,综合价格和重量,它在当时市场其实是无敌的。 前叉在安装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问题,车架使用42/41.8-52隐藏碗组,通常的下轴承是40*52*7mm规格。装好后会发现头管下端空隙很大,更换一个40*52*6.5mm的下轴承后就完美解决。 其余部分就很简单了:选择了r7000大套,严格按照禧玛诺的经销商手册和技术文档进行操作就能轻松安装;把横把立选择了uno7系;座管坐垫选择了elita one+fleet sl;内外胎是maxxis new highroad+cst超轻;功率计是思各异的贴片式;轮组碰上了追梦人促销,买了38框的铝边轮。 细说一下几个配件:捷安特的很多车座可以使用整合式尾灯,但这个尾灯真的是用过最差劲的产品,昂贵的价格缺没有刹车感应,固定卡扣特别容易折断,已经换成扭矩家的架子+迈金表情尾灯了。 内外胎组合很好,3000km至今从未扎胎爆胎。轮组的38框高是自己腿菜骑不动高框,不如轻一点点,铝边则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安全感,毕竟山马油碟用习惯了。不过这个花鼓很难评,派瑞r13声音可以,但防水性等于0,毛巾洗个车都能进水,不推荐。 第一次缠把带,果然缠的非常烂,下次再说吧。 整车(包含脚踏、水壶架、码表架)重量为7.7kg,可以看得出车架非常之轻,即使是铝合金材质,如果配件选择上牺牲一点舒适型,五六千的预算可以装进7kg以内。 实际上这两款车架很可能是某品牌离开中国后在工厂的库存毛胚,因此量很少。虽然现在已经买不到这两款车架了,但izip家出了新的公路车架。新款车架价格和重量都提升了一些,不再是性价比爆棚的水平,算一个中规中矩的铝合金车架吧。未来据说可能还会重新制作销售旧款,售价会略有提升。就是不知道如果2300元可以买到tfsa的圈刹碳架,还有多少价格空间可以给它提升呢。 #公路车 #公路车组装
包包有Power:包教包会|如何减少节气门积炭的形成?
#聊聊你的Dream Car苏州坦克基地的硬桥/门桥/降桥越野改装升级大比拼!(实战篇) 一周一个CJ越野改装小知识分享:这周看看CJ峰哥他们这帮越野老炮挑战穿越苏州坦克基地! 这次的主角团有硬桥改装的牧马人还有门桥改装的坦克和降桥坦克,这三款车挑战了同样的线路。看看他们的表现如何吧! 这次要穿越的是著名的苏州坦克基地的野狼道线路,整个穿越线路基本上以石头为主, 而野狼道最短的登顶线路,大概长度在4公里左右,在这里会碰到多个交叉轴、和两个中等难度的障碍,对于车辆的通过性进入角,行程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这是一条可玩性非常的高也非常值得体验的穿越线路。 进入野狼道后,立刻就有一段交叉轴路段,牧马人作为头车已经轻松通过,下一台挑战车型是降桥升高5寸的坦克300,这台坦克虽然使用了降桥的方式把前桥下移抬高车身,但实际它的离地间隙一点都没有降低,再配上37寸轮胎,要通过这种交叉轴还是比较轻松的。再看它的后悬挂,由于它是整体桥升高了5寸,行程也是非常大的,通过这种小交叉轴完全没问题。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门桥改装坦克的表现,独立悬挂装门桥离地间隙绝对是优势 所以它通过这交叉轴绝对也是小菜一碟。 经过刚刚的热身,就到了野狼道第一个难点老虎口,这次还是门桥牧马人先上, 老虎口这个障碍点其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V型垂直坡,非常考验车手和指挥的配合,当车头骑上V勾的那一刻,车手是完全看不到前面的路况,这时候就需要完全听令指挥的提示进行驾驶操作,只要线路选对听指挥操作像这台4寸37胎的牧马人上去还是非常轻松的。 牧马人上去后又轮到降桥坦克,这台坦克也是37胎,进入角还是很大的,,要骑上这种碎石坡还是比较轻松,除了选好线路,车手还需要感受方向机传来的手感,利用轮胎的摩擦力慢慢往上爬,驾驶这台坦克的是上一年虎克的冠军车手—战八以恒,我们可以细看他的操作,包括控油方向的拿捏整个操作都非常的细腻到位,是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操作的一个示范。这种坡问题不大,降桥坦克也顺利通过了。 最后的门桥坦克也是37胎,进入角也进入角也是做的非常的大,车头上去通过也很轻松。 过了老虎口后,会碰到几个路段的乱石阵,然后就到了这次登顶的最后一个长坡,我们来看一下三台车的表现,首先硬桥牧马人顺利通过,紧跟其后的降桥坦克带一把CJ差速锁,轮胎的摩擦力和后行程都做的非常的大,上去也完全没问题,最后门桥坦克也是一把过,三台车都是顺利登顶。 这次野狼道的短线穿越,三台车的表现都非常的不错,最后总结,野狼道这条线路比较适合配有315或35寸轮胎的车辆穿越,整体难度三颗星安全指数四颗星,是比较适合新手进阶的朋友体验。 活动后采访一下四驱星球大师对这台降桥坦克驾驶感受: 大师:在公路上就有一个感觉,虽然这个车是降桥升高四寸37胎,但是改了跟没改的驾驶感受一样,跟原车的性能数据一致,攀岩过程中的通过性和舒适性都非常棒! 我们再采访峰哥对这次门桥坦克和降桥坦克的表现看看咋样: 峰哥:虽然我们所说的门桥坦克的一个通过性能高,但是在前面行程的通过性确实会比硬桥牧马人和降桥坦克高一点;但是整个在降桥的套件里面,后面行程是没有降桥坦克的一行程大的,因为降桥升高后行程可以做到6寸升高,弥补前行程的不足。 可能有些朋友会担心这个降桥坦克的那个通过性能,因为它前面加装了东西会不会降低离地间隙,其实是不会的,下面我们量一下这三台车的一个离地间隙是多少,用数据说话。 先看一下这台门桥坦克300的离地间隙,这是一台原装高度的坦克300,直接加了门桥的一个方案,离地间隙是34cm;而降桥坦克的离地间隙是32cm;硬桥牧马人的离地间隙是29。 所有的离地间隙都了解清楚了,后续兄弟们要如何选择升级,相信心中有数了!
#晒晒我的摩托车发布会上对标的PCX,举个例子:国内手机厂商都喜欢对比苹果手机,确实苹果在手机行业中就是标杆,国产还是有差距。 豪爵去比咱们实话实说核心硬件多多少少肯定有差距,但是话说回来确实自身需要有一定实力才能去对比,为什么不去比两阳和其他150级别的车呢?(无恶意)证明豪爵还是很有自信的。然后说感受,按得分计算.现国内市场同级别车型中最突出的得分点为9.5-10分(例如PCX发动机单项能拿9.5-10分)以下得分感受均为个人主观,不代表大众想法(60分合格,80分以上算优秀) 【外观配色】:8.5分 还是比较大气的,但是依旧是抄PCX的,这个没得洗,厂商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确实这种样子的车型大众接受度高才出,不然就算是好车太丑大众不买单不是GG了,算上当初抄UY,敢去这样抄还是有勇气的,等以后更多厂商都抄的时候这点也就没人提了,用的珍珠漆还是比PCX的优秀这点也算是很感动了 【配置】:9分 前后ABS、自动启停、无钥匙启动、脉冲点火、水冷、后视镜防抖专利等等属于同级别最高的了,扣除的1分主要在于无胎压监测、两气门和TCS,两气门实测在:1.带人2.急速3.六十码以后的提速,这几样比四气门差大概10% 【设计做工】:8分 本人车稍有剐蹭,在AFR的漆水对比下对比发现薄了一丢丢,龙头把手偏低但是还能接受,无龙头偏右现象,右把手油门轻微左右晃动(非个例)避震坐垫偏硬,40分钟以上骑行有点麻,时速30-40有共振现象,再说一下其实很多小一点的全盔稍微带点劲还是放得下的,比如LS2 【发动机】:7.5分 提速很平稳,急速106,行驶过程中的噪声和震动都在合理范围内,其实原本能得8分,出于此款发动机有观点称是力帆的(如果不是,按豪爵的性格应该早就辟谣了,我不太清楚所以这里不做评论)加上还未经市场长期检测,所以暂先扣除0.5 【油耗】:9分 本人体重82kg,单人骑行表显1.9实际在2.2,带老婆表显2.0实际在2.3(30%市区70%国道)8L油箱中规中矩吧,毕竟不是假龙骨 【行驶感觉】:8.5分 有龙骨骑起来就是一个字稳,通用胎大轮毂通过性也不错,主要扣分点还是结合之前的避震坐垫偏硬,不过顺提一句太软也不好,以前骑过软减震的过减速带后还回弹两下不利于安全 【品牌力】:8分 这个不用多说,豪爵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主要还是国人对本田雅马哈铃木这种信仰太强了 【性价比】:9分 17680的价格对比PCX便宜了7K,比NMAX落地更是便宜了1W2!(还不算这两个别地区加价!)就算过两年卖二手,UHR也不会跌太多 综合以上在我心里平均得分:84.375分,不吹不黑,我买了不后悔 我想还在犹豫的朋友们,UHR如果有胎压监测四气门加TCS换个铃木标就真无敌了,还不得和NMAX落地3W的价格持平?一个铃木标能值5K,TCS我算他2K足够了吧? 剩下的胎压监测多两个气门能值到5K吗?要退定的抓紧时间了,群里230多个弟兄都在等你退早点提车呢!
#晒晒我的摩托车冷门车中的冷门好车比亚乔liberty155 比亚乔的互联网中的曝光度不是特别高,可以说是冷门品牌了。再说起比亚乔,大家可能熟知是最近很火的高性价比250比亚乔X7,或者最贵小踏板的比亚乔埋地雷。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比亚乔的小透明,比亚乔liberty流鼻涕155。 外观:见仁见智,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莱特。 发动机:比亚乔i-GET 三气门风冷发动机,最大功率9.6KW,13牛米。vespa春天、冲刺155同款发动机,震动小,平顺性高是其显著特点,油耗也甩掉了比亚乔油老虎的称号。 车架:比亚乔拿手好戏,锰钢车架,低速不沉,高速不飘,稳定性高。 轮胎:前16寸轮毂76mm行程,后14寸轮毂,74.5mm行程。踏板车中的SUV,高通过性,有效过滤路面颠簸。 刹车系统:前面博士10.0ABS➕日清双活塞卡钳+240mm刹车盘,用在150级的小车上,绰绰有余。后刹还是鼓刹比较拉跨,但是春天冲刺都是鼓刹,也心里平衡了。 储物空间:扶手箱……坐桶能放四分之三盔。 17年第一批车,这么多年质量一直很稳定,电瓶都还没有换过。 骑行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小巧灵活,虽然起步没有小轮踏板快,但是30时速开始就可以反转了,轮毂大过坑过减速带都不错,通勤无敌。 缺点也很明显,冷门车保值率不高,改件少。比如想装铝合金尾箱,结果没有合适的金属尾架。 由于发动机,仪表,刹车系统以及灯光配置都和春天冲刺一样,也有人称它为vespa155 adv版
#晒晒我的摩托车从山东骑行1800公里到达重庆,说说xadv的问题所在,减震器就不再赘述了,刹车软夏天尤为明显这就体现出小日本的成本控制了,朋友的宝马c650gt都是全车钢喉,而xadv前后都是软管,重刹之下油管膨胀严重,造成刹车力度不够,本身xadv前刹车是足够的,双盘对四活塞,怎奈力损失太多,灵敏性不足!后刹车单活塞,500多斤的大家伙实在不够用,升级全车刹车钢喉与后刹车泵!副油箱采用负压式供油!大家看神本田,注意油箱的位置,在发动机正上方一点油箱隔热都没有,夏天油箱温度差不多70℃清明节跑青海副油箱发挥了巨大作用,续航600公里,520公里还剩2格油。但也有问题存在,气温高于25℃主油箱温度过高内部气体膨胀,副油箱无法供油,停车后主油箱温度降低后又恢复自动供油直到主油箱补满!这是周末跑山东专门测试了程序牙盘稳定性以及副油箱夏天使用情况得到的数据!本田xadv750搭载一台直列双缸水冷四冲程750CC,OHC每缸四气门,缸径行程77×80毫米,压缩比10.7:1。最大马力58.6匹,最大功率在6750转爆发期43.1千瓦,在4750转爆发69牛米的峰值扭矩。采用DCT六速自动挡,湿式多片离合器,链条传动。坐垫高度790毫米,油箱容积13.2升,油耗3升每百公里(续航300公里),零百加速5.5秒,整备质量23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