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的摩托车我2020年8月入手的幼狮250,当时我在懂车帝看到图片,感觉外观还行,觉得只是一个代步工具没必要买多大排量,于是我到店里只是试一下坐高没有试骑就订下来了,买回来之后就骑行感觉不错。我骑行路线有金刀峡,永川,璧山,泸州,都是一个人骑没有骑友,可能少了好多乐趣。这款车骑行到5000公里以上就开始很多毛病,都怪买车时候太年轻冲动,应该了解清楚,后面在抖音刷到这款车,外号异响之狮,当时心都凉了一大截,到维修店说是链条有问题换了四件套,结果只是解决链条异响,其它异响还在,我自己摸索一下,尾灯有影响,我把它拆下来缠上电工胶布解决这一处异响后,还有异响,把我头都搞大了,链条四件套建议不要在网上买,找专业给弄不然维持不了多久,还有把手异响,我没有处理,排档异响,后视镜异响,都没有处理,就有种想换车的冲动。维持一段时间在后座加了个扶手,因车子减震不太好的原因还是扶手质量原因就掉了一个,重新买了重新换,两次加起来花了280,这车抖动太厉害了毕竟是单缸机,个人感觉只适合乡村公路代步,最高拉过时速125,加冷却液的地方真恶心不方便,反正异响地方特别多。优点:车灯好看就是太柔和了,外观好看,排气的声音还行,新手入门车
#晒晒我的摩托车22年9月买的川崎ninja400,当时种种原因考不了驾照,等不及了考了摩托车驾照。 当时看车子看了两个月,什么都不懂,期间和媳妇说想买摩托车,媳妇大老远跑过来陪我去试车,不试不要紧,一试买车预算从两万一下到了五万多 只因店家门口的ninja250太帅,当月回家就提了忍4。 个子不太高,上车两脚掌撑地,心里有点没底,只能怠速骑骑,关单到了之后直接国道骑去地级市上牌,当时起步都能熄火的新手也敢骑80公里去上牌,现在想想都害怕。 在家时间不多,买车一年了,也只骑了2300公里,家在衢州江山,媳妇在重庆,不舍得它一直放在家里,不远千里拖到了重庆,感受了山城的魅力,9.15来回60公里去摩博会我骑了120公里,一天骑了五个小时,终身难忘我现在腰都疼 切记一定要装手机支架,山城必须,现在一听环岛我就怕。 每次车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刷视频看到别人的车总感觉好帅,不管是比我贵的还是便宜些的,总是觉得别人的更好,但是每次回家看到总是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喜悦感,特别喜欢zx4r和z900 但是实力有限,短时间之内不敢奢望,以后宽裕了再想吧。 小忍4代步动力完全足够,我也没骑过其他的车子,我觉得同级别都差不多吧,况且排量再大加速再猛,整条路我还是最慢的一台摩托车 也劝各位车友慢慢骑骑到老,摩博会路上感觉和赛道一样我根本不敢变道。 大家都有自己的爱车,我觉得适合自己就是最好,不用去追求速度激情,帅是一辈子的事,可危险就在一瞬间,希望大家都能拥有风和自由,让摩托带我们走遍山山水水
#用车心得说起车子有谈不完的话题,比如出行给人方便、能遮风挡雨、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等!但是有一个话题车主是肯定不会遗漏的,那就是爱车的油耗! 我是一名桑塔纳车主,当时购买这辆车也是考虑了油耗和后期保养成本的。 这车的综合油耗不错,城市道路平均油耗大概在四五角一公里吧。 高速匀速行驶的时候油耗还要低一些,具体的情况和道路还有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来说一说我平时是怎么驾驶车辆来节省油耗的吧, 出行前肯定是要对发动机等检查一番,良好的发动机工况也是省油的必备条件 城市道路行驶切勿频繁的加速变道,城市道路本身就是很拥挤的,加速变道也就意味着要频繁的进行汽车制动,会让汽车处于一个急加速和急减速的状态 车主们都应该知道,汽车只有在匀速的时候是最省油的,这也是为什么高速公路上油耗低的原因! 还有就是在汽车怠速的时候使用空调,这样很容易造成发动机积碳增加油耗! 还有就是高速上为了不开空调节约这点油耗而选择开窗,这也是不科学的。 车子的设计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小空气阻力而设计的,打开车窗行驶会让车子受到的阻力增加,这个可比空调系统消耗的燃油多得多! 定期清洗节气门积碳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燃油消耗。 轮胎的气压的高低也是会影响汽车的燃油消耗的。 轮胎的压力越高,车子受到地面的阻力就会越小,,但也不是轮胎压力越高越好,太高会引发爆胎,所以轮胎压力一定要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一点! 还有就是冬季的热车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原地热车,也不要等到车子的怠速下来了,或者水温上来了,发动机工况平稳了在挂档行驶,这样热车只会增加积碳增加油耗! 要在低速行驶中慢慢等待,等一切数据都正常了在正常行驶。 也不要突然的猛给油,要轻抬离合缓给油! 突然加大油门会让发动机转速突然提高造成发动机的异常磨损,不仅增加了燃油消耗还损坏了发动机,所以行驶中要注意加油方式和给油的时机!
#晒晒我的摩托车爱车和现车 从502过度到821,非常满意这小车,排气声音各有所爱吧,我很喜欢拖拉机动静。 买来之后就开始尝试改成自己喜欢的,加了排气,手把镜 冬天的时候确实比较难受,在地库里面放了一周,直接没电了,电池的位置也反人类,想加个usb充电,都比较费劲 从来的时候5000公里,一直跑到了1w5,就保养过一次,费用大概不到900,省心,给油就冲,日常通勤,没给我扔我路上,唯一一次就是离合拉线断了,找个拆车件装上了,该说不说离合真的重,每天跟用握力器一样 最后还是没留住它,因为金钱原因不得卖了。从此喜欢上了杜卡迪,是我朋友带我入了杜卡迪他骑v4,我821,天天蹦我
#晒晒我的摩托车我买的第一辆新车(豪爵DK150R) 骑了几年摩托车了,这还是我买的第一辆新摩托车呢,说起它呢,最开始就在网上看了一下,然后去实体店试了试车,有朋友在贵州那边卖车嘛。于是就让他给我带了一辆,从贵州辗转到四川最后才到我的身边来,那还是在疫情期间的事儿了,想必说起疫情,大家都是触目惊心,映象深刻吧(2019年底托人在贵州带到他们四川老家,待到春节的时候准备从四川骑回重庆,坐动车到了四川那边,然后从四川骑回重庆的,打算骑回重庆给他上个重庆户,结果一箱油跑596公里都亮灯骑行了好几十公里路去过几个车管所了,都没给他把户籍落下来,其中一个车管所办理上户的人告知我车型与车管所档案室的图片不符,我这都是原装的好不好。哎~~算了,继续到下一个车管所去办理吧!最后回到了我们老家县城的车管所,一个小时不到就给他把户籍办下来了户名:渝D-7Y779,花了不到一百块钱,但时间费了大半个月时间呢,要是找个串串到省了不少时间与麻烦! 从购买入手到现在已过三年半左右了,他也算是见证了整个疫情的车了,骑他的时间也不多,平时上班就两三公里路程,一般就周末骑一骑,周边转一转,目前也才二万四千公里左右,豪爵的车还是比较省油的,从一开始用车用油到现在都有记录下来,算了刚算了一把,每公里头一毛四左右,从20年不到六块每升的油价到现在八块出头的油价。 第一张图片是刚拿到手时在路上拍的,手机支架与充电线还没有安,直接把手机绑在车上的,手机需要导航耗电量有点大。只能充电宝先把电补给一下了,骑摩托车当然少不了头盔跟手套,当时护膝护肘我也是有戴着的,现在换成了骑行服了。 第二张图片是加满第一箱油跑的里程数(596kM)在加第二箱油的时候拍的,豪爵DK150R整个油箱容量12.5升,去年豪爵又出了一款DKS150,他的油箱容量达到了16.5升,我都有点想换他的冲动了,能多跑两百公里路 ,好安逸哦! 第三/四张图片是他的承载能力,我选择他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大货架,当时豪爵还有一款DF150,两款价格差不多,但那一款是LED灯的,而豪爵DK150R则是卤素灯,买来后没多久我就把他自带的卤素大灯换了,但卤素大灯雾天穿透力更强一些。而DF150的车把要略低一点。我还是比较喜欢车把高一点的DK150R,而且还有自带能承载大物件的大货架了! 第五张图片是周末我与他在#荣昌安陶小镇 的合影,重庆主城出发过去一百五十公里路左右。摩托车老路的话四/五个小时左右吧(我的时速在三十左右)。 最后一张照片是他与我骑行的第一辆摩托车(钱江牌150的架子摩托车/渝C-68R00)的合影,具体型号不是很清楚了,那辆车是我哥儿给我的,陪我去过西藏。进了新疆,走过318,看过珠穆朗玛峰,上过高速,超过大货车,最美的独库公路也是他陪我走的!一箱油11升能跑三百多公里,属于化油器的,在高原上跑300公里直接熄火了,开了副油箱才能再跑几十公里!这辆车也骑行了两万公里出头,现在停在小区里当摆设了。这个车已经停了三年了,保险早断了。也没有年审。 说着保险。我现在的车除交强险外,还买了个意外险跟三者险,大家都有买什么保险呢,费用多少呢?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休闲摩旅的不二选择DL250》 钟情于ADV车型,所以从一开始没怎么关注仿赛、巡航、踏板一些车型,由于考虑到自己是新手大排量可能难以控制,所以选车的排量定在了300CC左右,DL250应该是入门ADV绕不过的一辆选择,经过对比价位、性价比、耐用性、颜值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DL250。 目前入手骑行7个月行程4000公里,总体感受皮实耐用未发现任何毛病,油耗我也很满意,平时3L左右,120元加满基本可以跑530公里左右,日常骑行轻松快乐。 【选买背景】 摩托车大家的更换周期频率比较快,很多人会在半年到一年就换车,对于皮实耐用的车型来说一两年的二手车我认为也是很具有性价比的,既规避掉了前一两年贬值快的阶段,还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入手感受骑行的快乐。综合以上原因我开始了自己的选车之旅,前面看的几台车有倒车和刮擦痕迹不符合我的选车标准,有一天在本地某音直播间蹲到车商有一台精品2021年银色DL250,仔细查验车况确认无误后成功入手。 【价格明细】 由于DL250属于一款较为保值的车型,当然这个是属于今年摩托车未大举降价前我对保值的评价,看好的这辆车车商定价23000元,经过一番毫不脸红心跳的砍价环节最后已让一千微弱优势取胜成功入手。原车有些改装还是十分实用的,之前有加装护杠、加高风挡、加高车把、原车大灯改装,自己入手以后亲自动手加装一对未来之言F150射灯,后期准备更换一个铝合金尾箱。 【购车攻略和建议】 新车的话大家在品牌授权店直接闭眼购买即可,现在又有厂家降价优惠,简直很爽。 二手车由于市场混乱,如果对于小白有几点建议:1、闲鱼直接异地淘车,不太建议,首先不懂验车,对方也可能欺瞒车况,车辆回来后还有提档过户流程,新手小白容易踩坑;2、直播平台异地买车,由于不能实地到店看车,网上还经常有异地坑人车商操作,小白也容易踩坑;3、本地车商,较为推荐本地规模较大的且有直播平台的车商,车商一般为了维护自己声誉,不会明目张胆的买卖事故车辆,价格可能对比小规模车商略贵或不能议价,单最终成交有保障,小白这样选择可避坑。 【漆水和外观】 ADV车型我觉得最经典的还属鸟嘴造型,这也是我衷情于ADV车型原因之一,DL250既有小鸟嘴造型,外观也偏休闲,座高比较适合身高腿长不太高的人群;漆水方面豪爵铃木的做工品质还是很可圈可点的,漆水很有质感,洗干净的车辆在阳光下还是闪闪发光的,看着很有质感。 【性能】 DL250的马力功率属于可能不是他自身的优势,在现在中大排量百花齐放的阶段,DL仿佛还是那么与世无争,650、1050的价格坚挺,250也就让大家有了忘尘可及的机会。DL能带给我们的除了可靠、就是可靠、最终还是可靠,发动机在低速时震动还好,速度大于70以后震动还是很明显的。油耗自我感觉可以接受,高的时候有3.3L左右,低的时候有2.7L左右,现在平均在3L,加满一箱油大约120元,可以续航530公里。动力怎么说呢,如果自己骑行,不急不躁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如果和其他中大排一起骑行,就会有明显动力不足的压力。 【操控感受】 1.灵活性:还是很容易上手的,转弯灵活路感清晰; 2.车辆循迹感好:车架很坚实牢固,由于车辆总体质量较重,带来优势就是行驶路感比较稳; 3.车辆震动:在低速区间震动较小,高速区间震动明显;驾驶舒适度嘛,总体感觉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坐垫比较硬也比较窄,长时间坐屁股会有酸痛感; 4.制动方面:目前感觉后刹偏软,前刹有力,不过日常都是先用后刹先降低速度,再辅助前刹控车; 5.避震方面,前后避震还是比较舒服的,支撑性足,跑山压弯好操控。避震滤震能力好,偶尔走过一些坑洼路段减震效果还是明显的; 6.轮胎表现:日常公路轮胎表现不错,在下雨天会感觉到一些湿滑,尤其在一些高架桥接驳段有铁衔接的间断大家一定小小心驾驶注意防滑; 【小小缺点】 1、三箱:满满的塑料感,内壁做的很厚,导致空间储物性很低,基本放一些东西就显的很满放不下了; 2、车身质量:总体偏重,日常通勤可以去掉两个箱子会好一些,带上箱子略显笨拙; 【总结】 如果大家问推荐买嘛,我肯定是推荐的,品质、质感、性价比、油耗都是我推荐他的理由,日常维修保养的价格也很低,自己动手200以内基本可以搞定,对于我有动手欲的人来说,很喜欢自己动手加装小改件、自己保养换机油,培养自己和车的感情。
格瑞福来哥:奥迪高端车就是高端车,气质不一样。开奥迪Q5,亲朋好友不会喊你去换车了,至少这价位对得起这把年纪。虽然是个NOBODY,但亲朋好友心里有杆秤,这个年纪决定了太平那边的砝码,不是那种开廉价车的NOBODY的年龄了,NOBODY也要照顾一下亲友的面子和体面。 不过,隔音、避震、车架整体感Q5还是低于昂科旗一个层次。开高速舒适度Q5也差昂科旗一个层次。
#聊聊你的Dream Car苏州坦克基地的硬桥/门桥/降桥越野改装升级大比拼!(实战篇) 一周一个CJ越野改装小知识分享:这周看看CJ峰哥他们这帮越野老炮挑战穿越苏州坦克基地! 这次的主角团有硬桥改装的牧马人还有门桥改装的坦克和降桥坦克,这三款车挑战了同样的线路。看看他们的表现如何吧! 这次要穿越的是著名的苏州坦克基地的野狼道线路,整个穿越线路基本上以石头为主, 而野狼道最短的登顶线路,大概长度在4公里左右,在这里会碰到多个交叉轴、和两个中等难度的障碍,对于车辆的通过性进入角,行程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这是一条可玩性非常的高也非常值得体验的穿越线路。 进入野狼道后,立刻就有一段交叉轴路段,牧马人作为头车已经轻松通过,下一台挑战车型是降桥升高5寸的坦克300,这台坦克虽然使用了降桥的方式把前桥下移抬高车身,但实际它的离地间隙一点都没有降低,再配上37寸轮胎,要通过这种交叉轴还是比较轻松的。再看它的后悬挂,由于它是整体桥升高了5寸,行程也是非常大的,通过这种小交叉轴完全没问题。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门桥改装坦克的表现,独立悬挂装门桥离地间隙绝对是优势 所以它通过这交叉轴绝对也是小菜一碟。 经过刚刚的热身,就到了野狼道第一个难点老虎口,这次还是门桥牧马人先上, 老虎口这个障碍点其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V型垂直坡,非常考验车手和指挥的配合,当车头骑上V勾的那一刻,车手是完全看不到前面的路况,这时候就需要完全听令指挥的提示进行驾驶操作,只要线路选对听指挥操作像这台4寸37胎的牧马人上去还是非常轻松的。 牧马人上去后又轮到降桥坦克,这台坦克也是37胎,进入角还是很大的,,要骑上这种碎石坡还是比较轻松,除了选好线路,车手还需要感受方向机传来的手感,利用轮胎的摩擦力慢慢往上爬,驾驶这台坦克的是上一年虎克的冠军车手—战八以恒,我们可以细看他的操作,包括控油方向的拿捏整个操作都非常的细腻到位,是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操作的一个示范。这种坡问题不大,降桥坦克也顺利通过了。 最后的门桥坦克也是37胎,进入角也进入角也是做的非常的大,车头上去通过也很轻松。 过了老虎口后,会碰到几个路段的乱石阵,然后就到了这次登顶的最后一个长坡,我们来看一下三台车的表现,首先硬桥牧马人顺利通过,紧跟其后的降桥坦克带一把CJ差速锁,轮胎的摩擦力和后行程都做的非常的大,上去也完全没问题,最后门桥坦克也是一把过,三台车都是顺利登顶。 这次野狼道的短线穿越,三台车的表现都非常的不错,最后总结,野狼道这条线路比较适合配有315或35寸轮胎的车辆穿越,整体难度三颗星安全指数四颗星,是比较适合新手进阶的朋友体验。 活动后采访一下四驱星球大师对这台降桥坦克驾驶感受: 大师:在公路上就有一个感觉,虽然这个车是降桥升高四寸37胎,但是改了跟没改的驾驶感受一样,跟原车的性能数据一致,攀岩过程中的通过性和舒适性都非常棒! 我们再采访峰哥对这次门桥坦克和降桥坦克的表现看看咋样: 峰哥:虽然我们所说的门桥坦克的一个通过性能高,但是在前面行程的通过性确实会比硬桥牧马人和降桥坦克高一点;但是整个在降桥的套件里面,后面行程是没有降桥坦克的一行程大的,因为降桥升高后行程可以做到6寸升高,弥补前行程的不足。 可能有些朋友会担心这个降桥坦克的那个通过性能,因为它前面加装了东西会不会降低离地间隙,其实是不会的,下面我们量一下这三台车的一个离地间隙是多少,用数据说话。 先看一下这台门桥坦克300的离地间隙,这是一台原装高度的坦克300,直接加了门桥的一个方案,离地间隙是34cm;而降桥坦克的离地间隙是32cm;硬桥牧马人的离地间隙是29。 所有的离地间隙都了解清楚了,后续兄弟们要如何选择升级,相信心中有数了!
#晒出你的骑行照平日里,除了体能训练外,我还骑自行车去兜风。Cervelo P5 Di2 是我的第一选择。 我家这边的骑行道路宽阔平坦,风景优美。作为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创新者,Cervelo P5 Di2 非常适合极限公路骑行。与比赛不同的是,我的心情并不十分紧张。我将耗材放入 Cervelo P5 Di2 的框架中。坦白说,它的内部存储设置很适合我,因为我是一个喜欢速度的骑手。Cervelo P5 Di2 的设计不仅确保了整体美观,还帮助我在骑行时保持空气动力学位置。尤其是当我将速度保持在30公里/小时时,我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路边的树木也在快速向后倒退。另外,禧马诺的电子变速给了我足够宽的调节范围,而且它的平稳变速让我在几乎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改变速度。不仅如此,这条崎岖的链条还保持着高效的运转。 正如它所说,这辆自行车“只适合公路速度”。Cervelo P5 Di2 的骑行速度体验对我来说太难以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