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瑞入圈打卡新款星瑞,最亮眼的当属主打色:“只此青绿版”,如果翻译成普通话,应该就是金属绿,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私自贴膜外,此绿色是首次出现在轿车领域。 由于不是中期改款也不是大改款,因此2023款的星瑞车身数据以及发动机数据与2021款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全系标配190匹马力的2.0T发动机,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11.37万这个价位,性价比还是相当惊人的。 变化最大的当属内饰配置,相较老款星瑞,2023款车增加了预碰撞系统、自定义驾驶模式、540°透明底盘、遥控泊车、L2级自动驾驶(全车增加12个超声波雷达)、运动外套件、电子档把。 值得一提的是,中控内置了高德地图,使用起来比老款更方便了。并嵌入了吉利银河OS车机系统,并增加了4G网络,可以在车内连接WiFi,提供手机APP远程控制系统。 可以说,新款的星瑞,虽然外观内饰的设计元素并没有变化,但安全性、智能性、人机工程的改变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自然也有一些“非必要”的配置被迫删减,比如抬头显示系统、手机无线充电、自动防炫目后视镜、副驾驶后排调节按钮等都在顶配车型中消失。 但总体来看,增加的配置远比删减的配置更之前,也更实用。而被删减的配置大多不是什么刚需,尤其是手机无线充电,当年觉得高科技,但现在觉得很鸡肋,充电慢,发热量大,被减去也不影响。 由于最近两年吉利最热门的车型是星越L,星瑞被很多人有所忽视,但实际上在自主品牌轿车领域,星瑞销量一直很坚挺。所在价位区间,并没有同级别的竞争对手。 此次2023款星瑞的改变,应该是吉利开始对旗下所有车型软硬件升级的开始,当然,一些官方认为可以省略的配置也会被一一减除,不知道因增加了新配置,而被减去的几个配置,你介意吗?
#UNI-T老车主有话说2022年8月份提车,尊贵(送包围套件)至今行驶14200公里,用车体验很棒,对长安真的很满意。在这里也希望大家买车要多看多试驾,驾驶感受其实一试驾就能感受的差不多。不要老是听网上人云亦云,也不要只看销量,销量高的确实不会太差不会有什么致命缺陷,但是不一定就是自己最满意的,因为高销量中很多就是看着卖的多就无脑买了。下面和大家做三点分享: 油耗分享: 厦门市区行驶小熊油耗测试9L左右,但是188匹马力,300N的扭矩的参数在这里,想要马儿跑又不给吃草是不可能的,别听其他品牌说6个油7个油的,不要看表显,不要听水军吹牛,小熊油耗基于大数据的统计是最准的,国产1.5T的竞品油耗基本差不多。 操控性分享(加速): 目前unit的1.5T是12-15万区间相关竞品0-60加速推背感最强的,本人也试驾过多款电动车,虽然没法和唐dmp这一类的车相比,但是深踩油门和普通单电机电动车差距不大,欢迎大家来批判哈哈哈✔ 空间分享: 本人身高192,体重210斤,座椅都不用调到最后边,也不用调到最低处,该车外面看上去很矮很局促,但实际上得益于2700的轴距和车内设计,比普通4700左右车长的竞品家用SUV的前排空间都要优秀,甚至前排感受和中型SUV基本一致。后排由于车窗靠上,视野会有些压抑,但是空间没问题。这个车的驾驶空间设计真的满分。大家买之前一定要去实际乘坐一下。
#懂车青年提车打卡提人生中的第一辆纯电车,选配多多的蔚来ET5 【选买经历】 考虑家里有充电条件,之前也开过理想One,觉得电动车驾乘体验都不错,所以想换一辆不限行的纯电小车日常通勤代步用。预算锁定在30-40万去选。这价位可选的车不多。首先排除特斯拉3和Y,原因就是内饰极简的像毛坯房,车辆做工粗糙,能接受选装外观和轮毂花钱,但接受不了花钱了依旧丑这事。特斯拉内饰功能太简单,音响也差,车机娱乐性也很有限。理想L7Max其实很不错,但由于我所在的地方增程也限行故只能放弃。宝马i3也考虑过,但价格较高,颜值一般般,且车机功能、配置、内饰样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也没有很打动我。最终锁定了蔚来的轿车,因为家里还有个SUV,所以就像选个蔚来的轿车,ET7更不错,但是超预算了,因为我不换电,也看不上什么都不选配选装的乞丐版ET7内饰和轮毂。所以最终权衡车子的颜值、车辆配置、车辆智能配备、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了蔚揽ET5。 【价格明细】 其实看到别人买的ET5,有些选择了租电方案,有些是基本上没怎么额外花钱选配,提车价格都会比我这台低不少。但由于颜值至上的原则,最后我的ET5额外选装了一些配置,蔚来销售都在说,我这台车的选配确实算少数,算选配比较多的一个订单。但钱也得花在刀刃上,简单分享下我选装的理由。 1,颜色本着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所以上来就基本放弃选装颜色,不花钱的这个星灰颜色实在是低调的美。搭配黑色车顶还不错。 2,9500元的20寸轮圈必须选,因为标配的那些轮圈样式实在有点下水道地漏的既视感,太丑了。那几个标配的轮圈完全就是毁了ET5车身线条的设计美感。20寸轮圈的倍耐力P0高性能轮胎确实让操控、加速、刹车的感受也更好一些。虽然续航降低,但颜值即正义,我也只是在城市通勤代步用,没里程焦虑。 3,选装超纤绒顶棚内饰6500元。标配的内饰材质实在是塑料感过分了,Napa皮看过网上报道,说材质使用一段时间会塌陷软papa的,而且选Napa要2个w,我果断放弃。最后选了浅色超纤绒顶棚|极速灰Haptex内饰,本来想选个白内饰,但是ET5没有这种内饰颜色,我最后这选择也是比较接近白内饰,本来车就不大,如果再不选个浅色车顶,会感觉有些压抑。由于看车和订车时,都没亲眼所见所摸超纤绒内饰。只有到提车了这一刻才触摸到,觉得这项配置还是值得花钱的,手感和质感,包括视觉感受都不错, 4,外观Moon套件,4500元。出厂就是全车亚光灰,后者说钛灰色的标识,为了颜值买单。主要对自己手残癌不自信,如果自己买来贴,不如直接出厂就贴好,行驶证验车也不会找麻烦。 5,气辉橙卡钳,3500元。20寸大轮圈都选了,刹车卡钳必须带个色啊。虽然外面也有许多刹车卡钳改色的,也许还便宜,但谁也说不好这方面的法规后续会不会天天马路上检查,出厂就带色,合规合法,行驶证照片一致。而且原厂的喷漆工艺,比第三方改色的工艺肯定好。 6,Nomi Mate2.0,选这,纯属为了好玩,因为nomi的那些周边小帽子很好玩很个性。 7,适享套装9500元,这个必须得选啊,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香薰空调,都是只要开车就无时无刻会用上的功能。 【提车初感受】 蔚来是合肥单独的生产线,产能ok的,但由于我这个订单需求比较个性化,在途和现车都匹配不到,只能下单等了。回顾了一下3.18锁订,4.16交付提车。销售说了,一个月内肯定能交付。我也当锻炼下自己,万一以后有机会买纯新的911,那订车一等就是多半年甚至更久,车不一定能买得起,但等车的耐心得先锻炼起来。 简单提炼说下初步使用感受。 非常满意的地方:加速性能,动力很棒,四驱也很安稳不打滑;刹车+多花钱来的倍耐力P0轮胎,刹车效果满意。虽然不像ET7是双层隔音玻璃,但整体的行驶噪音还不错。这品牌售后服务还没体会过,但已花了1580¥买了无忧服务,上门补胎都可,看各种描述应该是售后不错。操控性能也是没的说,开过一些性能车,这车的操控真的很不错,懂车帝金港实测的数据表现也是可以见得。 最不满意的地方:车机功能,车机菜单交互设计。车机的菜单界面,车机的功能,这方面的设计真的不太用户思维。这方面最直接的体会就是大家去店里感受下理想的车机界面和功能,再对比下蔚来的,就会有很直观的感受。如果对比来看,蔚来的车机也就勉强59分,少那1分不及格是因为我觉得但凡它用心抄抄作业,也不至于这么差劲。而且后续OTA升级也比理想频次低,之所以我和理想比,因为我曾经也是理想的车主。倒车影像方面的功能,包括清晰度,都比理想L系的车差远了。车机流畅度,虽然体感不卡,但感觉偶尔也会有一丝丝卡顿,但不会高频出现。车机里那些应用app图标,不能自定义排序很崩溃。手机app段的车控和一些远程功能,做的看似酷炫,但实际没有理想手机app上那些功能交互做的好。还有就是这个车坐姿确实偏高。
#最美改装国内车改文化兴起,越来越多的汽车人随即入坑!本宝不才今天也来谈聊一下改装! 现在很多车友了解的改装车,仅仅还是建立在车外形的观感上,然而这些只是车改其中最常见的组成部分,其实真正改装的意义是从原有车的平衡上通过合理匹配升到另一个更高层次的平衡点!让你的爱车在行驶中更佳有操控性,得于信心附有更多的舒适性与驾驶乐趣! 各种价位和车系都会有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改装方案,如德系有德系车的改法,日系有日系车的改法,价位高低也有它本身的方案差别!一些车改方案可以参考借鉴但不一定适合你的车!如果你想把爱车改“漂亮”,而你又是一个车小白,为了防避坑,那我建议你一定要找家知名专车系的老店帮你完成!当然,如果你自认为是有钱大神的存在那你可以撤了。 就拿自己的致炫L来举例说说吧!我主要注重驾驶操控性,我之前也有一定的改装基础,嘿嘿,下面我要说重点了快点记下来: 刚接触车改的车友要从轮胎入手,不要因为外观好看就换一些大尺寸的轮胎和轮毂,可能会有轮毂J值,ET值导致阿克曼角的问题,是小排量发动机也会拖垮动力,到时你就知道什么叫得不偿失了。其实根据轮毂J值适当换一套降低扁平比且宽一点的轮胎,这样就可以改善很多方面的性能表现,如车辆纵向可以改善点头抓地刹车,侧向可以提升左右方向指向稳定性,一些花纹设计可利提高雨天路面排水性等。而且这些都有讲究,如轮胎的胎宽,扁平比,胎面花纹与内部结构,橡胶材料的摩擦系数等。现在知名国产轮胎其实做的也不错,但是相比国际品牌还是有差距,例如说国产轮胎胎侧的横向稳定性不如一些国际大牌,所以说一分钱一分货是有它贵的道理。这些问题解决满足了你现有需求想再继续提升,那么你可以改刹车性能了…… 改刹车不一定是要换多活塞的卡钳,固定的轮胎轮毂数据也可能不允许,况且原车的助力泵数据也摆在这,万元内的国产刹车卡钳不是很好。想想考虑到预算的问题,在不动刹车盘和刹车卡钳的情况下,可更换摩擦系数性能高的前后刹车片,钢喉和刹车油,配合一套好轮胎也可体验到与原车不一样的效果! 如果你感觉车身姿态过高且行驶过弯稳定性差,你可以换一套绞牙或者是短簧和避震器,加上一些底盘强化套件和提高底盘平整度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当中如果换的是绞牙,那么避震器数据调教是关键。要是短簧就要匹配合适的避震器了,当然转向,倾角的问题也要注意! 以上聊的这些都是些皮毛,还有动力改装部分未提到,改装这些不是让你一定要用多么好多么贵的配件,而是学会合理的改装搭配使得没有性能上的“瓶颈”,做到每个配件发挥出它最好性能状态,找到比原车更高的新平衡点才是最佳改装! 这种所谓的“穷改”方案很适合10万左右车系,为什么这么说呢?许多厂商(特别是合资品牌)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各种减配的利害,假如达不到自己预期的各方面的要求可以自己折腾折腾吧!
#聊聊你的Dream Car坦克300降桥升高4-6寸套件(开发进度篇) 坦克300升高4-6寸的降桥套件已经设计完毕了,下面准备试装这几个关键部件: 图片中可以看到整个前桥支架是需要安装在下复梁、车的下肢臂孔位的,其实坦克300的一个数据跟普丰田拉多的数据只是相差一丁点,稍微会窄一丁点,数据还是比较好调整。 好,接下来开始试装: 我们看看后面,后面的下支臂的一个横梁是以螺丝做固定的,如果把螺丝松掉就可以把整个横梁给卸下来了,卸下来之后就把整个下支臂支架装上去。装上去之后每一个降桥套件(图片中未位置)还是需要做一个切割,之后把整个前桥给降下来。 然后下拉杆这个位置,还是使用下降支座的一个方法,把整个数据往下移,这样就可以在升高4寸的情况下尽量还原原车的数据。 在上拉杆这个位置,会使用了一个上升支架来做一个数据修复,修复了之后的上拉杆跟下拉杆的一个梯型角度就会跟原车的角度会尽量保持一致。 尾部位置,还是采用用下降支座的这个方案,其实用下降支座的一个好处就是升高之后能最大还原原车的一个数据。 在测试情况过程中,不管是左边还是右边两个测试当中或者测试在大行程的时候会不会碰到会有一些阻碍的一些问题,后期做完测试之后可以是做一个测试键出来,做一个整体的试验。 整套坦克300的4-6寸的降桥套件,后期会更新路试,继续关注咱CJ!
#我的保养日记独立悬挂升高进阶篇(降桥升高):4寸以上的大降桥越野知识分享! CJ越野改装,上期聊完独立悬挂小降桥的升高案例,这期我们聊一下升高4寸以上的大降桥,还是那本笔记,越野知识开车了! 回顾上文,如果独立悬挂升高3寸以内,就可以利用桥体和支臂后横梁的余量空间把桥体下降1寸左右,这就可以优化整个半轴的工作角度,但如果升高4寸以上,光靠桥体和副梁余量空间是完全不够的,但继续往下降就不仅仅牵涉到半轴的角度问题,还需要解决升高后悬挂的几何角度和悬挂的下行程问题,所以升高4寸以上就需要使用降桥支架把整个下支臂的固定位置也往下移,这样移位后就可以有效的复位原车悬挂的行程和几何角度。当然上下支臂的距离也会变大,所以悬挂的羊角也是需要更换加长的强化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桥体下移,原车的下支臂后副梁会顶住车桥,一般都是需要切割一小部分并使用降桥支架代替原车的支臂后副梁,这样升高后的悬挂,相当于等比例放大了原车悬挂数据,所以升高后的驾驶质感上也会相对接近原车的感觉,而且用同款减震加上同款调教,用降桥的方式升高,相比直接升高更容易发挥出减震的性能。 另外有些朋友会认为降桥升高后悬挂的离地间隙就会变小,相当于升了个寂寞,其实这是错误的,虽然升高的方式叫降桥,而且悬挂的下支臂包括车桥与车身的距离也是扩大了,但悬挂的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是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只有车身升高了,悬挂的距离才能扩大。这和硬桥的升高概念是一样的!也是离地间隙不变车身抬高,离地间隙变大是通过更换大轮胎来实现的,那实际效果是怎么样呢,下面找个三台以不同方式升高的福特撼路者作为案例: 图片中白色这台在原车没有升高的情况下离地间隙是25厘米;黑色这台是升高了2寸,使用275轮胎,它的离地间隙是31厘米;最后这台红色的是用降桥方式升高了4寸,轮胎是35寸,离地间隙是35厘米。所以离地间隙不会因为做了降桥而降低,还是要看轮胎的大小和升高方式。 另外使用降桥的方式升高,它的半轴角度基本上跟原车没升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降桥4寸后在这基础上,通过普通的升高方式还可以升高2寸,去到6寸的高度,当然下行程会减少,而离地间隙会提高。一般降桥套件都会有4寸、5.5寸、6寸三个规格,当然如何选择还是什么车型?匹配多大轮胎? 好了,这几期的独立悬挂进阶升级的改装篇以及分享完了,下期搞个激进篇,讲一下独立悬挂改硬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