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油价涨、电车涨,坦克500卖30万,蒙迪欧才16万,买谁?

    C家车探头像C家车探头像
    C家车探2022-03-21

    话说从上周15号开始,就好多小伙伴去加油站喊了降价前最后一声“加满!”,毕竟晚两天再喊就要多给几十块。

    可是当我们都在吐槽加油加不起的时候,新能源品牌的销售们,正忙着在朋友圈“贩卖危机”,下面这几张新能源车的调价通知,不说一天看三遍,一天看一遍是肯定有的。


    不光是这几个品牌,由于上游材料价格上调,从3月份开始已经有超过20个新能源品牌宣布旗下产品上调价格,并且上调价格大部分超过了10000元,同时根据业内人士判断,新能源汽车调价还只是刚开始,今年还将继续上涨。

    可怕的不是调价,既然材料在涨,售价上调无可厚非,最可怕的是部分新能源品牌开始以此敦促大家尽快购买电动车,并且借机贩卖危机。

    估计上周电动车销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下订!我可以帮你锁价!”


    当然,现状确实是接下来电车价格确实还要继续上涨,如果你已经确定了要入手电车,那么早买早好,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没有确定好入手电车,且还在纠结续航等电车主要问题的话,切勿因为电车涨价潮而匆忙入手,毕竟从大方向来看,未来电车价格只会是往下走。

    好了,正文开始,眼看油价还在涨,电车价格还在调,但新车上市的步调还是不能断,先看到上周最热的两台新车。

    1.全新蒙迪欧,16万不到买合资B级车

    要说上周新车中话题度最高的车型之一,全新一代蒙迪欧肯定在列,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当年顶着阿斯顿·马丁前脸,售价要小30万的蒙迪欧还是非常高级的存在。


    可这次不同的是,新一代蒙迪欧用上了全新的设计,还有林肯同款的内饰,预售价却已经跌破了16万,具体预售价来到了15.98万~21.98万元,将合资B级车的售价再次拉低到触手可及的位置。

    车身尺寸上来到了4935mm*1875mm*1500mm,轴距2945mm,要比同级别的雅阁、君威、迈锐宝都大上了一圈,在空间性上很好的延续了蒙迪欧家族的优良传统。


    动力上全系车型都搭载了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75kW,峰值扭矩376N·m,ST-Line车型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其余的车型配备8速自动变速箱。这也很符合福特的调性,动力这块绝对不省。


    不说性价比拉满,那也是性价比杠杠滴!据悉现在订单量已经5000+往上了,就是不知道它能否重拾9年前的热度,只能祝好。

    2.坦克500(图片|配置|询价)售价超33万,谁说自主造不出高端越野?

    上周,作为车圈流量密码的坦克500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来到了33.5万~39.5万元,如果时间倒退三年,你绝对无法想象一台自主品牌SUV要卖30多万,并且据官方说订单已经接到手软。


    作为卖点,此次上市的坦克500车型标配了3.0T+9AT动力总成,这也是长城自主研发的全新动力总成,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算是有着里程碑意义。同时新车将提供商务版和运动版两种外观,尺寸分别来到了5070(4878)mm*1934mm*1905mm,轴距为2850mm。


    更为重要的是,在硬派越野的外观之下,坦克500给到内饰足够的豪华感,带菱形纹路的Nappa真皮座椅、蓝白双拼色、石英钟表、木纹装饰、哑光饰条、Infinity音响等等组合在一台硬派越野车上,是目前该级别所有车型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车肯定是好车,但价格也确实来到了人们对自主品牌价格的心理最高点,毕竟到30多万的售价,普通消费者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不再只是单纯的代步上下班,所以坦克500能否成功突围,还要看接下来的市场表现,不过也要知道的是,如果坦克500取得成功,这也将是自主品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款车型。

    3.比亚迪汉DM-i预售,10小时订单破万

    随着新能源车型大火,作为自主品牌新能源板块的老大哥,比亚迪是当仁不让的火了起来,而其中DM-i车型更是一车难求。


    上周,比亚迪最火的新能源车型之一比亚迪汉,再推出DM-i车型,这两者联手的结果就是在公布预售价10个小时就收到了超过12000张订单。

    其中汉DM-预售价格区间为21.68-29.28万元,汉DM-p预售价为32.28万元,新车在外观内饰上改动不大,其中只有车长有15mm的变化,其余差别不大,主要还是动力系统上的改动。


    汉DM-i全系搭载骁云-插混专用1.5Ti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231N·m。作为性能版本的汉DM-p,其后桥增加了一台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350N·m的永磁同步电机,官方零百加速为3.7秒。

    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但配方升级了不少,作为燃油版和纯电版的最好解决方案,插电混动版的价格几乎做到了同价位预售,如此一来正纠结燃油版还是纯电版的用户,相信已经是1.2万张订单中的一员了。

    4.一汽丰田率先量产,首款纯电SUV——bZ4X来了


    嘴上说不搞电车,身体还是很诚实的丰田在几个月前一次发布了十多款电动车,其中就包含了已经初步亮相的bZ4X,而这款车也将在国内南北丰田分别国产。


    就在前不久工信部的新车申报图中,我们看到了这台来自一汽丰田的首款纯电SUV——bZ4X,新车将由天津一汽丰田制造,预计将在北京车展正式亮相首发。

    新车尺寸4690mm*1860mm*1650mm,轴距为2850mm,定位纯电中型SUV,将提供两驱(单电机)和四驱(双电机)两种版本车型,最大功率分别为150kW/160kW,峰值扭矩分别为265N·m/336N·m。


    电池方面将配备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71.4kWh电池包,充电至80%用时约30分钟,具体续航里程尚未显示,不过官方也曾提到电池在10年后依然能拥有90%的电能储备能力。

    至于售价方面,目前海外市场的售价约合人民币36万~44万不等,预计在国内的售价也将在30万以上,将与Model Y以及ES6等车型竞争。

    5.提不到车,但又产能过剩,谁在说假话?

    前不久,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出《关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建议》议案,其中提到,严格控制新增整车产能,遏制盲目投资现象,避免低效的重复建设,并建立退出机制。


    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有汽车销量统计的车企仅有86家,产能利用率仅为52.47%。同时在一份网上的统计表格中能看到,在这86家中,产能利用率超过50%的仅有年销量在20万以上的22家企业以及年销量在5~10万辆的9家企业,而年销量小于1万辆的29家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2.02%。


    也就是说,国内现在大量汽车品牌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却依旧在疯狂扩张,因此还造就很多虚假繁荣的景象,也许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普通消费者现在面临的却是提车难、等车久的问题,不光是销量高的热门车型,还有很多人为的“产能危机”,从而给消费者制造出产品销量好的假象以获取更高收益。

    6.增资60亿,北京现代还能再挺一挺?

    据北京汽车公告显示,北京现代将收到双方股东约60亿人民币的增资,增持后双方占股仍为50%。


    公告称,交易主要目的是强化北京现代资金的运转安全性,并有效应对后续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所需的进一步投资需要,也将为新产品导入、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扩大出口等业务提供资金保障。

    事实上作为国内老牌合资车企,北京现代也曾风光一时,2013年到2016年间连续四年年销破百万,而在114万的年销巅峰后开始下滑,到2021年仅剩下36万辆,与年初设定的56万台年销量相差甚远。


    为此北京现代也做出过多番努力,陆续推出了第七代伊兰特、全新索纳塔、全新途胜L、菲斯塔等诸多车型,但市场表现均没有太大起色。其中原因不仅是因为其品牌力本身处于合资品牌二线水平,同时也伴随着自主品牌向上发力的影响,从而导致北京现代无法对消费者形成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丢失了核心竞争力。

    7.保时捷718,再不买就要成电动车了

    上周,有消息显示,保时捷正计划将旗下718车型转型为纯电动跑车,将基于PPE纯电平台打造,并会推出Cayman和Boxster车型,预计将在2024年亮相。


    与此同时,在2022年年度发布会上,保时捷宣布将全力驶入电气化快车道,加大电气化产品攻势。计划包括:20年代中期,718 车系计划将全部电动化;911 将计划推出混合动力车型;到 2025 年,保时捷全球交付新车中有一半预计是电气化车型,包括纯电及混动;到2030年,纯电车型占新车交付量的比例预计将达到 80% 以上。


    所以718转型纯电动跑车的传闻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也就是说,如果接下来两年你再不买一台718的话,以后可能就没有燃油版车型了,各位小伙伴抓紧时间下单,毕竟选配+等车还要小半年。


    就酱~任凭你电车价格怎么调,油价你随便涨,我反正有我的公交卡就完事ok,不说了,再写就赶不上回家的公交车了。

    下周,公交站台见!

    .万次阅读
    137评论
    29赞同
    收藏
    分享
    137评论
    2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