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加装分享其实买车前,和凡尔赛对比过好多次。其中有一个功能,觉得很炫酷,就是凡尔赛的HUB投影功能。但是最终综合考虑,还是选择了新出来的408X。 之前有过了解,车子可以加装的,除了官方会推出加装包外,自己也可以购买第三方的投影设备,实现类似的功能。之前车子是仪表盘设计,没有电子的车速表,一直很遗憾,所以淘了一个当时很火的HUB盒子。现在,正好拿到新车上使用。 怎么安装? 也很简单,就是了解车子的OBD口的,咱们408X的obd在方向盘下方的盖板里边,盖板上就写了obd三个字样的。另一头,直接放到前挡玻璃下方,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启动车辆后,盒子就亮起来了,把数据投到前挡玻璃上。 有专门的一个app可以设置显示的内容,包括车速,发动机转速,水温,启动的时长。熄火后,会语音播报该段行程花了多少时间,匀速多少,用了多少油耗,百公里划到多少升等,非常不错。 不在羡慕凡尔赛,咱们408X也有高级功能HUB啦。
#智能驾驶进入大规模商用元年北京早高峰,跑五环30公里,每天往返60公里,我是彻底输给PPA。 以前总觉得PPA智障,不能按照我心意变道,该变不变,不该变瞎变。但是我是做算法的,万事都有原因。我不是做规控算法的,但我了解一二,变道与否都是有收益计算的,它的操作会有它的理由。所以一直好奇不干涉真的会慢吗? - 天天自己决策去哪条车道,天天攒经验,到哪是汇入口有车进来,哪里是汇出会变通畅。最优车道不是左不是中不是右,甚至不是今天的左或者右,还要在不乱别车的前提前变道,各种精神内耗。 - 直到后来发现,费神费力快不了多少,决定放手PPA,也为了验证自己的一些猜测。最终发现,PPA真的比人强。PPA是上帝视角,他能通过地图的车流决定去哪条车道最划算,而不仅仅是眼前局部车流速度,以前ppa想变道我会反馈骂街,但是现在发现他变道以后确实这条车道更快。另外,PPA变道也能准确判断后车距离和速度,不用左顾右盼。在你完全解放的前提下,还实现了最佳通行效率,以后真的不自己开了。(不堵车还是要自己开两下,不然544马力就浪费了) 最后,好多人轻视了自己的时间价值,想想以前为什么迈腾帕萨特都有专职司机吧,现在单纯因为人力贵,买得起迈腾的人未必雇佣的起司机,很多高收入人群是不想自己开车的,不用接管就是最大的成功,而不是因为超过去一个人抢了2秒,到后边路不堵了又因为贫穷怕费电不敢开太快而浪费了2分钟。 - - 必须给评论区的这位杠精回复一下了,你就是我最讨厌的那种人?左边快就别车去左边,到汇入口了就假装汇入车加塞,然后又别车去中间再来回变道。早高峰车一多谁能变道?所以你就是那个加塞别车的低素质车祸制造者? - 在后车正常礼让的情况下ppa变不了道?你真的开过?在后车故意不让的时候人开就能变了?还有你想让ppa看到别人跨线过来也挤上去,你也想让ppa看到别人不让也强行变道,这样两个ppa撞了就是车企的问题,对吗? -
#最没用的配置现在汽车的配置堆料越来越多,这其中自然而然有一些是鸡肋配置,一年或许都用不了一次。 我先说说我认为最没用的配置是自动启停,这玩意费电瓶不说,市区一直在红绿灯走走停停,很多时候刹停不到几秒钟就要走的,也同样给你熄火再启动,实际油耗压根没省。这个就是车企为了实验测试油耗数据好看搞出来的。 其他鸡肋配置我觉得是手机无线充电,凌渡L的无线充电接触不灵敏,没有快充,充的慢而且容易发烫,我一般都用数据线充电。 另外一个就是中控屏下面调节音量和空调温度的触摸按键,触摸不灵敏而且没有背光灯。 你们觉得最没用的配置是什么?评论区一起聊一聊!
#驱逐舰05提车日记背景: 之前一直开的哈弗H6快9年了,上下班55公里,每天早高峰+手动挡+夏天开空调动力弱+大武汉的结果就是开空调跑不快被人加塞火大,不开空调人热心累。一个月油钱不少还累,自己感觉路怒症越发严重了。 21年其实就开始想换个省油的自动挡的车了,电车担心回丈母娘家400多公里太麻烦就开始看的混动。 选车: 22年左右驱逐舰刚上市其实就关注了这个车,当时记得比秦还贵2000,配置稍高一点,外观个人觉得也还可以。 今年存够了私房钱确定换车后同时对比的还有长安的q05和uniz,银河L6,启源a05,荣威d7,都试驾过比目前的车开起来都好很多,最后家人一起看了空间也能接受,上有老下有小还是选了驱逐舰05丐版,没充电条件。 购车: 本来是五一的时候定的,旧车我也不卖给老丈人开就准备慢慢等的,中途有其他店说有5月份的现车一激动直接提了。 车价全国差不多,全款就是79800+500上牌+4700保险。送了6次保养加车膜脚垫,电机电池护板没谈下来自己加钱装了。从得到消息到上完牌提车半天搞定。现在上牌比15年还是方便多了。 新车体验: 1.DMi的混动开起来丝滑也实现空调自由了,心态也平和了不少。 2.之前一直担心扭力梁很差,实际体验不差,这个车过匝道大弯比老H6还是好点。 3,车机不错,B站网抑云都有,大屏比秦的好,屏幕旋转很酷。 4.新车味道很大,这几天在放外面暴晒不知道几天能完全散味。 5.倒车后摄像头这像素感觉100W都没得,比9年前的H6还差,凑合用。如果老婆想开这车就装个官方的360. 6.音响效果比预期好点,混动隔音比老H6也强不止一点。可能跟H6经常不关窗有关 7.我老婆其实很不喜欢BYD,提车的时候才第一次坐到这车里,上车前还觉得太丑了,实际坐车里立马真香。今年白色座椅配蓝色缝线以前红色那么杀马特了。 8.空间从SUV换到轿车感觉矮了一些,上车的那一下容易撞头,进车里了其实还好。 9.没后视镜折叠要手掰有点尴尬,实际车子窄了点没后视镜折叠干脆不折叠了感觉跟老H6折叠了一样宽。 10.手机开关车+网上买个OBD自动升窗再不担心忘记锁车忘记关窗,这个好用。 先写到这了,刚提车几天后面再分享了。
#买新能源车的你,后悔了吗真实车主 真实用车感受 你就看吧 看真不真实就完了 1.价格方面对老车主不友好: 首先是价格降价降的挺多也降的特别快,我是23年7月末提的车原价减了4000提的车高位时买的,买车的时候有考虑过有一定程度贬值,但是价格降的这么多确实就加大贬值速度了,现在也是价格战特别狠,后买的兄弟享受到了优惠确实,劝朋友们买车之前还是多等等吧! 2.能耗驾驶模式选择: 说完了价格再说说日常开车的各种模式我如何设置,我想这个是我比较头疼的事不知道大家怎么觉得的,反正我确实感觉比较麻烦不知道怎么设置,因为我是现在没有停车位也没有充电桩,要是有充电桩天天充电那还是纯电在日常里程够用的情况下纯市内行驶肯定纯电行驶比较划算,但是还有一点快速路或者高速行驶要急加速或者特别高的速度快速超车还是要用到发动机直驱后程加速才能快速上去,我觉得是因为纯电扭矩太小电机可能也小拉这车有点费劲,要不就是不适合纯电在全路况行驶我觉得,我只是市内车比较多或者路况不太通畅的不太快行驶的时候用纯电,车电量比较多的时候充电比较方便的情况下就用纯电,纯电的话电门脚感比较好比较跟脚,60以内超车还比较线性的我感觉,加速也快一些,其次电量不足已跑完我去到的距离我就用增程模式,能用发动机舒适省油的情况发一些电我觉得,但是保不了多少电,电也掉没有纯电那么快,动力能比纯电能快一些加速我个人感觉也可能是心里感觉,,没有实际的测试全凭感觉,还有就是智能模式这个模式我感觉像省油模式油门响应太差有时候想超车跟不上舒服有时候感觉有一些危险超不过去车的情况下,这让我觉得不直接就性能模式,这个模式操作响应速度比较快比较跟脚但是发动机转速比较高油耗也比较高,但是这种模式我个人觉得脚感和操作感觉比较人车合一的感觉,但是话说回来也比较累适合车少的情况和路况好时开一开,路滑的话轮胎比较打滑有一些危险,还有智能保电和强制保电说一下,智能保电适合高速路或路况好的快速路,长途开智能保电设置多少基本能保住我觉得,油耗5-6个油百公里也不会太多油耗还可以,比较推荐充电不方便或者到了目的地不去充用电智能保电确实可以,但是强制保电油耗确实有点高了我冬天用过差不多要8个油了百公里有点不推荐,而且强制保电后车还有一些糊味不知道是发电机还是什么味,有点担心,会不会有问题,也没问过4s店过后问问是正常的还是怎样这个糊味。 3.底盘驾驶操控: 操控有一些德系厚重的感觉,底盘质感有一些韧性,方向盘有一点点沉稳的感觉,底盘路感还可以,就是我觉得方向盘指向有一点不是那么精准,有一点点虚位我觉得,不知道是不是高速时和低速时不一样方向盘转向指向,总感觉有一点点拖泥带水吧一点点,其实底盘有一些硬不是那么舒适,可能是为了一些操控牺牲舒适度吧厂家设定的,但是总体操控底盘极限挺高也觉得比较适合爱开车的开,坐车的可能感觉底盘比较颠簸一些。 4.外形空间内饰车机: 对比这个价格的SUV我感觉还是比较有一些设计感,有一些电车的设计前脸,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进气口之类的,日行灯也比较漂亮,尾部尾灯不是那么好看我觉得 ,侧面线条挺流畅的我觉得尤其车顶尾部下压那块设计的挺漂亮,悬浮车顶的感觉挺有设计感。 内饰做工用料我觉得都可以车位没什么刺鼻子味道,宣传说都是环保用料,座椅挺舒服,软硬适中,后排还算宽敞,前排横向腿部就不是算宽敞我个人觉得,坐姿有一点点别扭可能是我腿短吧我也不知道啥原因大家自行试一试,本人1.73体重160可以参考一下,后备箱空间可以算这个价位比较大一些的了,我搬了几回家装了很多东西都能装下后排座椅放倒后大件都可以装下空间比较理想!还有一个宠爱副驾我花钱买的感觉一般比没有强一点吧只能说,主驾驶座位没有的副驾都有比较可笑! 说说车机!之前最早版本卡顿过后续升级的顺滑一些了但是还是有一点点不那么丝滑还能接受,车机内功能也比较齐全下载的软件不是很多,主流视频软件听歌软件也都有,看电影听歌网络连接速度挺快,还有无线网功能,3年车机流量免费,可以用手机连接车机网流量无限用,也挺爽,还有空调设置比较麻烦感觉操作不那么直接有点繁琐,制冷制热不是那么快速效果一般还可以接受,制冷制热能耗高一些费电,还有一个行车记录仪我买的原厂行车记录仪一般吧清晰度效果可以,没有哨兵模式差评,不知道后续会不会OTA更新,说到OTA升级前几次升级都可以OTA升级时速度也算快,最新一次升级需要去4s店比较麻烦,但是我感觉是比较大的升级对比之前的驾驶感觉,刹车脚感还有纯电行驶的加速度都有提升,和之前有一定提升的,总之OTA一直在提升确实比较值得好评! 先说这些吧,后续再更新 📉 能耗分享 💔 爱车吐槽 📸 爱车美图 🚘 车型名称 🚘 车辆信息 🙋🏻 情况介绍 🚘 车型年款 🚘 车辆信息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当然没有后悔!而且很满足很满意! 首先,看了懂车帝里面的各种黑丰田,各种堵了堵,还有车友评论欢迎加入拥堵大军,那时候真的已经放弃买锐放了,都去谈传祺了~可是,最后还是听了身边朋友们的话,又转回丰田这个老牌子,还有差点就忘记了初心,就是我一直都很看重丰田的混动,在丰田那时候我只知道丰田只有凯美瑞混动,就是因为当时我买不起,我就开始心里念念的想着丰田混动,到现在国产车的混动也做了不少,让我眼花缭乱,不过,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丰田混动,我真的是绕了又绕,终于绕到了心里最开始的那个最爱!没有之一! 然后现在是开了快三个月车子,总体感受非常之好! 堵归堵,但是我的城市有四季,堵也不是经常有,只经历了一个冬天的尾巴,也堵过~但是,听了朋友说暴力驾驶一下就好啦! 还有提了车看我都改了或加了什么吧? ⒈ 52💰日行灯 (自己换) ⒉2500💰贴了改色膜 ⒊1400💰 尾灯 全换 ⒋42💰 手缝把套 (自己缝) ⒌84💰四门 门槛、后备箱防磨垫(自己贴) ⒍35💰座椅缝隙条 ⒎26💰 后座防踢垫 ⒏68💰后靠背隔垫 ⒐288💰 鹿皮绒马鞍坐垫一套 ⒑39💰碳纤维车牌边框 11.188💰TPE 全车脚垫 12.40💰四个挡泥板 13.89💰发动机护板 14.8💰自动大灯感应帽(很小但是个人感觉很有用) 15.70💰 双蜗牛喇叭(自己换) 16.66💰排挡碳纤装饰框 17.132💰方向盘碳纤装饰➕车后标贴 18.21💰车载眼镜盒 19.7.5💰座椅出风口防尘盖 20.72💰引擎盖液压杆(自己换) 21.70💰忠诚卫士OBD直插升窗➕落锁 (自己插上就行) 以上这些零零碎碎已经5000千多了~ 正经的还没有改 后期我还想加个后视镜折叠,自动尾门,座椅加热~这些都是后期了,暂时大件先不弄,等开开耗损差不多再换新,哈! 总之,加一万买精英不及整个最低配慢慢改一改自己需要的
#卡罗拉锐放提车日记天空一声巨响,锐放闪亮登场,噔噔噔噔 一,个人情况介绍 本人性别男,爱好女,生活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于2023年10月14日在本地县城的汽贸提的锐放先锋黑,目前已经提车快半年了,安全行驶了4000多公里了,平时就在县城接送一下小孩上下学,早晚4公里周末会回农村老家,全程20公里,别的地方也没怎么去过。前两年下载了懂车帝,没事的时候会经常看看,因为在小县城,当时孩子小,用车需求不大,直到去年孩子上幼儿园,买车才提上正式日程。 二,购车预算 原本购车预算在15个w,开始看车的时候,没关注国产,感觉合资质量更胜一筹,不知道这算不算崇洋媚外。 三,选车过程 关注了下轩逸,宝来,朗逸,后来老婆不肯买轿车,说suv地盘高,好上台阶,于是在老婆的一声令下,半路改换旗帜,关注了下锐放,锋兰达,ix35,逍客。ix35感觉销量太少了,怕坏了没地方修,逍客感觉还可以,后面了解了一下,好像变速箱容易出问题,再就是没有l2,当时其实比较中意锋兰达,感觉前脸比锐放好看,因为不想要天窗,后期懒得维护,锋兰达低配没有l2,关注锐放的时候知道23款加了颗粒捕捉器,这个地方也很让人纠结啊,真是人无完人,车无完车啊。经过一番抉择过后,最后还是选择了锐放 四,价格方面 锐放先锋优惠了两万,保险4800,购置税一万,自己在汽贸加装了倒车影像,雷达,行车记录仪,包了个皮座椅,买了个4次保养,最后全款落地12万8。本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精神,多的预算又可以加两年油了,难道不香吗。至于买车送的东西,送了个膜,说是好膜,不会起泡,谁知道了,送了个挡泥板,送了个方向盘套,前后脚垫,感觉跟没送没啥区别,后来自己买了个引擎盖挡板,换了个前大灯灯泡,加了个obd。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对于买车建议不要急,慢慢跟销售耗,好好砍砍价,我们这车基本没怎么砍价,感觉价格高了。 六,用车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外观方面,看着还行吧,买的时候就觉得黑色霸气,就买了黑色,出太阳里边那是一个热啊,再就是容易脏,路上也看到了不少锐放,基本都没加行李架,脚踏板,不知道是不是加了不好看。 2,配置感受方面 锐放的配置最喜欢的是前方有障碍会帮你刹车,感觉这个还不错,自适应巡航应该也还行,解放双脚吗,因为没跑过高速,具体还没太大的体验,不喜欢的是车道居中和自动启停,车道居中会跟你抢方向盘,不过可以关掉,自动启停就比较鸡肋了,又伤电池又伤起动机,完全是国六下的产物,跟颗粒捕捉器一个德行,恶心人用的。 3,内饰感受方面 内饰方面感觉一般般,毕竟都已经选丰田了,上车就满满的塑料感,跟国产车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不可同日而语[笑脸],选择了丰田就不要在意内饰这些细节了。 4,空间感受方面 本人高170体重120,坐驾驶位感觉还行不过后排的空间就有点一言难尽了,这车的空间都给了后备箱,后排一般坐我妈和小朋友,勉强够用,肯定不会很宽裕,不过后排放倒放东西还是可以,放个55的电视绰绰有余 5,动力加速方面 动力加速方面,本人开车不猛,对于动力没太大感觉,锐放给我开基本也是开出马路三大妈一样的感觉,不过这车2.0的动力,估计应该够用,毕竟荣放也这动力,同等条件下,咱们的动力应该更优越。 6,操控感受方面 操控方面还不错,方向盘挺轻挺灵活的,感觉指哪打哪,掉头也挺方便的,右转弯的时候20多码我总害怕侧倾,估计是心里的感觉吧。 7,油耗感受方面 油耗因为一直在县城短途,平均8.3去老家跑一段县道 最低5.2 8,舒适度方面 舒适度一般般吧,也没得比较估计应该比我的破三轮强不少吧 9,隔音方面 隔音方面不怎么样,到了50-60声音就上来了,天气好想吹吹风,那声音受不了,速度越快,噪音越大。 以上就是我对锐放的用车体验,写的辛苦,此处应有掌声 再补充一点,这个颗粒捕捉器的问题,网上看到锐放混动新车就堵塞,咱们油车不知能坚持多久,关键是这个设计缺陷还没办法解决,也真是离了个大谱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最后祝各位锐放车友,手刹一松,路路畅通 看了记得给好评[菜刀][悠闲]
#岚图FREE车型评测我的车型:2021款增程四驱豪华版,纯电标续140KM 出游路线:苏州-南京 出游时间:4月5日 车上人员:两大两小(偏瘦) 当日气温:11℃-19℃ 当日天气:多云 车机设置:温度设置23度,二档风速,全程打开爱趣听音乐,全程开启导航。 出发前日晚上家充100%电(谷时0.37元/度),车机显示电114KM、油205KM,总里程26105KM,驾驶模式选择经济、纯电优先,行驶8.5城市道路后上高速,因为是清明假期,高速公路免费放行,希望国家再进行改革,错峰出行也能享受免费高速。 第一段行程,上高速后,立即开启自动巡航功能,解放右脚,时速设定在105Km/h,年龄大了以后,偏稳重,不与小年轻拼速度了,途径芳茂山恐龙主题服务区小孩上厕所,这时车机显示电量剩余60%,可续航93KM,油依旧205KM,稍作休整,继续赶路。 第二段行程,因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一段距离,在车机显示剩余32%,可续航42KM,油205KM的时候,果断选择了燃油优先模式,必须保电了,这个时候的总里程是26195KM,也就是68%的电跑了90KM,根据导航提示,在仙人山服务区下,开始补电,这个时候,车机显示油剩余里程为185KM,总里程是26231KM,燃油消耗了42KM,与车机显示的计算略有误差;因离目的地不是很远了,高速充电桩费用也特别贵(1.81元/度),在充到71%,可续航99KM时结束充电,电费30元,继续出发。 第三段行程继续燃油优先,因为纯电可续航公里数完全能抵达目的地了,到达目的地,车机显示,电剩余36%,可续航58KM,油剩余里程为185KM,总里程是26282KM。 去程总结一下,家充12元左右,中途充电一次30元,燃油消耗了42KM,油耗8.5L/100KM,根据市场价约27元,合计花费电加油69元,行驶里程合计177KM,每公里花费0.39元,三段行程一路畅通,没有堵车的情况。 在游玩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后,乘地铁来到停车的地方,导航到附近的充电站,插上充电枪,到附近的饭店用餐,待吃完饭,手机APP显示已充满电,并且充值的35元都没充掉,还退了7.5元(大概是1.1元/度),这个时候,车机显示可续航162KM,油剩余里程为185KM,总里程是26283KM,开启回家旅程。 第一段,回家也只有一段,因为回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都饱和了,无法进服务区,也就不能补电,这个时候,心里也不慌,咱有油啊,而且到家后立即能用家充,所以,选择了纯电优先,正好也测试一下,在纯电的情况下,能跑多远。 回程的路不像来时的路况,遇到了好几次堵车的情况,好在每次堵的时间不长,途中也在不断观察我的续航里程,以及纯电跑的里程;本次出行,整个行程90%在高速公路上,在高速上基本都是开启了辅助驾驶模式,时速也设定在105Km/h,经过观察,剩余电量在25%的时候,已行驶了106.4KM,剩余续航42KM,这个时候我开启了强制纯电模式,一直干到121公里的时候,剩余电量在17%,剩余续航29KM,为了不损伤电池,果断切换为燃油优先模式,到家后,最后记录了一下能耗情况,剩余电量在21%,剩余续航33KM,油剩余里程为148KM,总里程是26465KM。 回程总结一下,充电一次27.5元,燃油消耗了37KM,油耗8.5L/100KM,根据市场价约23元,合计花费电加油50.5元,行驶里程合计182KM,每公里花费0.28元。 本次行程总结一下: 总行程:360KM 燃油消耗:约50元 电消耗:69.5元 合计费用119.5元,行驶了360KM,约0.33元/100KM,这个成本还是相当满意的,也为下次出行在能耗安排上有了更加精准的参考。
#懂车帝众测颜值高内饰粉嫩,开着很轻便适合城市代步,后排空间很大甚至可以坐三个成年人,减震效果差了,路况差的地方很颠簸,还不如五菱小迷你减震好,送的充电器充电慢,我的新居还没装修所以暂时还没有安装充电桩,用的是家用电很省钱,小县城生活节奏慢,我也不会去太远的地方,我开车技术比较菜可能比较费电,觉得真实续航有280左右吧,在没有开空调的情况下。买车已经快4个月了,个人感觉电池没有以前耐用了。我一般剩余30-50左右都会及时充电,女士代步上下班附近游玩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希望电池耐用些,换电池便宜些,价格亲民些,产品质量过硬些,这样的话提起比亚迪的名字就是民族骄傲,国人也会一直支持国货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