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普拉多,可以说是一代神车了。我记得成都90年代那时还叫这车“霸道”。这个车是源于Land Cruiser。这车并以卓越的越野性能、高品质与强可靠性著称。可惜在20年时宣布停产,当时很多越野“老炮儿”深感遗憾,好消息是在今年4月已经复产了,不过3.5L自吸发动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2.4T发动机。丰田目前布局2.4T发动机的车型并不多,我印象里只有雷克萨斯RX是这款发动机。丰田并没有放弃内燃发动机的开发。丰田也是燃油车和氢能源车的坚决拥护者。这款发动机还是以稳定性为核心,采用长行程,这样就可以带来更好的低速扭矩,压缩比也从10:1提升到了11:1,燃油经济性上也有了不少的提升。这款发动机有三个“双”:1.双VVT技术,丰田早用得滚瓜烂熟了。2.双喷射技术,2.4T发动机第一次采用双喷射技术,这个对除积碳有很好的疗效,这个德系车运用较多。3.双涡轮加增压器,有效减少涡轮迟滞。这次丰田可是把发动机技术武装到了牙齿,也算是给内燃机发展带来了不少信心。这个正是买这款车的其中一个核心要素。至于配置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外观上方形头灯,倒是带来了科技感,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老款大灯挺炯炯有神的,前脸也比现款霸气不少,当然这个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内饰上,新款方向盘挺像路虎的,越野风格还是挺足,其他部分就是硬塑料,换句话就是“硬派风格”吧。当然不会有新势力的那个大的中控大屏,我个人感觉还是挺纯粹的,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高科技。至于价格上,新老款都在差不多价位,也就是50万区间。比起国产越野车,那肯定是没有性价比的,但这种车消费者一是有情怀,二是看着可靠实用,三是品牌价值本来就可以性价比成反比。丰田的越野口碑在老一辈的心中已不可撼动。新一代却更喜欢坦克300,这个变化也越来越明显了。 配置来看,以顶配为例,新款除了动力明显增加外,还增加镍氢电池,配备了8AT变速箱,以及越野届王者差速器-托森,L2级辅助驾驶、智能车机、矩阵式大灯也装备上了。可以算是丰田目前燃油车里的骄傲了。对于越野老炮来说,虽然这些不重要,这也是可以有的。也许最低配才是他们的菜,他们才能尽情地去改装。 市面上主要对标车型还包括牧马人,但牧马人尺寸是小于普拉多,内部空间更少。坦克500算是比较有力的竞争对手,配置性价比上肯定是高于普拉多,但情怀远不如普拉多;至于可靠性,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再说长城跟着又出了坦克700,在尺寸、配置以及价格上都高于普拉多。最后还有大众途锐,我心目中的Dream car,尤其是3.0T发动机带拖森差速器的,指导价高于普拉多,但最终价格只是略贵于普拉多,也是挺值得考虑的,毕竟动力更猛,也有情怀。大概这个价位段就这些车吧,我个人推荐顺序是:大众途锐大于坦克500大于普拉多大于牧马人。这是我不成熟的一点浅见,不喜勿喷。 至于喜不喜欢,就看以后市场来决定了。在如今的汽车市场里,也注定普拉多是丰田下的小众越野车了,可能很像大众途锐那样,减价出售。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本人二十多年的驾龄,以前开的是手动挡别克凯越,已经十多年了,各种配件老化,为了全家人的安全,就想着换一台车,主要用途是市区上下班通勤用,偶尔跑跑高速,外出游玩。2023年五六月左右,下载了懂车帝软件,查看了各种车型和价格,无意中看到了马自达CX50新车发布,被这车霸气的前脸、优美的外型吸引,这车增加了车身长度,后排空间和储物空间足够,宽度也是超过了同类型的其他车,紧凑型的SUV给予了中型车的使用空间,性价比我觉得非常满意,价格在二十万预算以内。去4S店试驾了两次,总体感觉这车内饰用料蛮考究,车身强度也比其他日系车更高,属于日系车里的另类。由于该车是新上市车型,价格太坚挺,也想看看其他车主购买后的用车体验,因此就准备再观望一下。然后又去其他品牌店看了看,丰田,大众,别克,凯迪拉克等店都去看了,对比了一些车型,有途观L,昂科威,xt4,探岳,威兰达等,这些车都试驾了,总体感觉这些车型驾驶体验都差不多,没有哪一款是特别钟意的。后来还在网上看了一些车评,发现国六B的标准出台以后,好多车都加装了颗粒捕捉器,而且有些车是经常堵,唯独马自达没有安装这个玩意,排放却能够满足国六B标准,这样更加坚定了我购买马自达CX50的决心。此后看了懂车帝里马自达主播的一些解说,特别是有个叫马自达锤哥的视频,天天在直播间砸车,发现这车确实是用料扎实,车身上大量使用了高强度钢,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大约观望了五个月的时间,期间和马自达销售沟通了好多次,一直没有盼到CX50智行版官降,因为年底要用车,在销售答应给予三千元现金优惠,增加三次免费保养的情况下,还是没有憋住,在2023年12月1日全款提了马自达CX50智行版。四S店赠送了行车记录仪,贴膜,遮阳伞,氛围灯(这个到目前也没有安装),铝合金饰条等。 用车体验。以前开的是手动挡车型,刚上手马自达CX50,驾驶的舒适感一下子提升不少,油门的响应也很灵敏,2.5排量的发动机,动力随叫随到。由于不熟悉L2辅助驾驶的某些功能,车道保持和主动刹车着实让我有几次受到了惊吓,大约在使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后,才慢慢适应了这些功能。过年前跑了一趟长途,学习了如何使用ACC功能,发现这功能比手动挡车好用多了,全程下来,两只脚轻轻松松,大部分时间都是靠手指拨动就可以轻松驾驭,后方来车、变道提醒、自动跟车、自动变光、感应雨刷等等,减少了驾驶员的很多操作,而且驾驶起来还更安全了。最关键的是,马自达CX50在高速上驾驶起来相当平稳,油门响应积极,100码以后的后续提速也很快,要不是开启了定速巡航,经常就不知不觉的超速,风噪和胎噪也不大,120的时速根本听不到窗外有多大的噪音。一句话,L2智能辅助驾驶确实可以大大提高行车安全。 车内空间,我1.73米的个子,头部空间足够,坐在车内一点也不觉得有压抑,我儿子1.80米,坐在后排头部有一拳左右的剩余空间。 不足之处。首先是马自达品牌营销不够,没有把好东西宣传到位,和丰田大众等一线合资品牌相比,宣传和服务不够。自身定位定价过高,如果能够在现有的价位上给个一两万的优惠会进一步增加马自达的销量,以价取量。车辆的使用说明不到位,新车连个操作手册都没有,新车到手不适应,有些使用功能,操作要靠自己去琢磨,还有懂车帝车友的介绍,销售对车辆的功能使用讲解不到位。就比如百公里油耗的重置,我是琢磨了好久才了解了这个功能怎么操作。无线充电的功率太小,该功能聊胜于无。车机系统有待完善,导航偶尔会失灵,需要关闭发动机,等几分钟重启才能使用。自动雨刷偶尔也会发神经,一下快一下慢的。 油耗方面,目前行驶里程五千多公里。纯市区百公里在十个油左右,跑高速油耗7—8个,最经济的时速是80码左右,油耗可以低至5—6个,总体油耗我现在是9,可以接受,毕竟这么大一辆车,接近1.7吨的重量,想要太低油耗是不可能的。智能变缸在行驶中几乎没有感觉,对降低油耗有一些帮助。大灯有些暗,特别是下雨的晚上,聚光不太行,灯光有些发散,我一直搞不明白,明明大灯内侧有个空位,为什么不再加一个副灯,能节省多少成本啊!此外,网友诟病最多的后扭力梁,这个我倒觉得没有什么大碍,要是和空气悬挂或者其他高档车比较,舒适型肯定是比不上的,最起码我觉得不比我以前开的凯越差多少。 购车成本,裸车18.48万,保险是四S店里购买的平安保险,五千五,购置税一万五,服务费七百,减去置换补贴和大客户补贴九千,落地在二十万以内。另外享受到了政府的三千元消费补贴,这个算是意外的惊喜。 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马自达CX50是令我相当满意的一款产品,值得拥有。期待后期在用车过程中和售后维保方面能够让我有一个好的用车体验。 本着为车友推荐一个好的产品,把自己使用马自达这近半年来的使用体验分享给车友的宗旨,码了这么多字,实属不易,如有不妥之处,喷轻一点!谢谢啦!
#我与007的日常选购攻略 🙋🏻 情况介绍 首先给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给用车场景做一个定位,注意此场景能满足九成的情况足以,不要过于求全面,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是特殊且需要妥协请放在最后考虑。 我将用车情况大致精简成以下两种 通勤工具、周末出游:上班族大多数用车场景,首选经济、其次稳定、最后驾驶欲望; 商务长途、旅游自驾:对应长途驾驶的用车场景,首选舒适、其次稳定,最后安全 💰 费用明细 车辆选购要考虑售价和后期养护成本,按自身承受量力而行,我将购车款定在20W左右 🧮 选车对比 简要用车需求:以我自身为例,符合第一种情况,每日通勤在90公里左右,周末不定时家庭短途游,假期有长途需求,并希望在原有车辆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提升。 具体来说:换车前是17款的昂克赛拉2.0,对于车辆性能稳定、有驾驶欲望,但经济性对比当年同级的高尔夫稍显不足,至少多1个油,当年没选择大众是主要因为干式双离合问题刚出现还没有定论,用车7年中除了前点烟器保险憋过3次(之前车载充电器有问题,换了盯盯拍的就不再烧了)可以说没有出过其他故障,还有就是后排空间较局促。 心路历程:换车的想法是在1年前开始,随着年限增加用车经济性问题逐步凸显,包括油耗增加和更换老化配件的费用,还有一些是对于2.0的158马力确实在车流中力不从心了,起步尤甚。 期初的考虑范围固守传统燃油车,1.燃油车经过了市场的长期验证,更加符合通勤车稳定的特性;2.燃油车形成了固有的价格体系(包括品牌溢价和车辆本身产品力),可以很快速缩小到具体几个品牌的车型。 结合需求和市场现有车型,再将心里价位封顶在20W,基本上是A+到B级车,新车方面:名爵MG7、影豹传奇、大众迈腾;二手车:宝马320li或GT、奥迪A4、阿尔法罗密欧的朱丽叶,对于新能源倒是没太关注,主要电池耐用+廉价感给我的固有印象不是太好,提不起兴趣。 转变:不过来到23年,这一整年国产的纯电车从市场端开始发力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首冲是BYD在这一年逐步追上并在Q4返超特斯拉荣登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其次是新势力蔚小理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内部竞争加剧催生更多选择,尤其是进入Q4,比亚迪的宋L、极氪007相继发布,终于从车型、价格、综合产品力上满足了我对此次升级的需要。 与自己的需求对比: 1.经济行自然是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已北京为例,自有充电桩是0.45元/度,已充满电能正常行驶400公里计算,4天充一次电,一次30~50元,看电池容量 2.BYD有各车型的销售体量佐证、极氪有001市场背书都给我选择上的信心; 3..这两个更趋近于传统轿车,相对于新能源市场上主力SUV来说,更符合我的驾驶习惯,从观看网上评测和自身试驾后都感觉不错,另外比22年推出的汉、小鹏P7各方面都得到了升级; 车型最终选择:在试驾过两款纯电车型后,又听说领克要推出CMA2.0的混动领克07,按子品牌定位应低于极氪纯电,也加入考察范围,不过最终因迟迟无法得到确切消息而作罢。回到前面的两个车型:宋L的优势在于自有动力电池、车辆驾驶舱设计上更传统、高端产品带来的品牌光环;极氪007的优势在于驾驶感觉(尤其加速、制动)上更趋近于传统车辆、智能驾驶较突出、001车型的成功; 最终的选择是,极氪007,而原因也更多是由于其驾驶感觉上的平滑过渡,降低从传统燃油车转变到新能源车上磨合期,配置上:1.因为对自己智驾使用场景预计非常低;2. CDD减震驾控感受会更好,所以选择了同价位的四驱版本。在使用的半月时间内基本验证了自己的分析,分享给屏幕前的各位。 ✏️ 新车初体验 驾控上指向精准,侧倾得到很好抑制,加减速不突兀,感觉上接近燃油车,这点我很喜欢 续航春秋400公里,夏延长50,冬至少缩短50,满足我的需要 驾驶位不必说,后排空间比较舒适,满足家人出行需求 前后备箱相对较小
#荣放RAV4车主分享还记得当初买车时情景,又激动又高兴,时间一晃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今天闲着没事和大家分享一下荣放的用车体验情况,我是21年7月份买的荣放风尚puss2.0版本,当时价格正式最高的时候买的花了21多,不像现在17个多就能买下来了,想想心好酸不过也只能正常面对了,毕竟还是先享受到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荣放用车感受都有哪些。 一、颜值担当 说到荣放不少人都喜欢它的外观设计,很有小霸道的感觉,特别改款之后吸引不少年轻人,同样也是主打年轻化的象征,棱角分明的腰线让整个车看起来都硬气了很多,熏黑的尾灯也运动了不少,全系配备了LED大灯个人感觉漂亮了不少,但实用性差点没有加过透镜的亮,总之颜值这方面没得说。 二、动力方面 我选的是2.0版本的,马力171匹扭矩209牛米从数据上看不是很高,家用车的表现在配上cvt变速箱也只能代步用车了,想要激情驾驶还是没有涡轮配at双离合来的迅猛,总之买这车不要考虑太多激情,家庭用车省心省油是它的典范了。 三、油耗经济 我平时都是上下班用车跑的都是郊区路段,基本上都能跑到80km左右,所以油耗上相对要低一点夏天7.1升冬天也不过7.5升,跑高速是最省油的平均110km的速度行驶最低跑过5.4升,堪比混动车型了,不过在市区就没那么多优势了要是堵车严重点都在9个多还好我很少去市内,不然油耗这一块都吃不消,所以在市区还是买个混动或者纯电还是挺经济的。 三、优缺点 1.噪音太大:荣放的缺点也不少想必很多车友都在各大网页吐槽过,首先就是噪音太大,因为玻璃是单层的隔音效果不好,每次油门大点都能听见发动机的嚎叫声,轮胎的噪音声还有风燥,超过90km的速度开着音乐能掩盖不住,做了隔音处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这点让人头疼。 2.门生锈:这个在车质网上投诉的是最多的,我的也没有逃掉此命运,基本上锈的都卸不下来了,后来经过和四S店协商我自己买的螺丝给我免费换的,想想丰田现在这品质也是走下坡路了,希望早点解决吧! 3.大灯不亮:荣放在22款之前的都是LED灯组没有透镜,平时晴天还能将就用,到了阴天下雨天还没有手电筒亮呢!而且光线特别散,不聚光严重给驾驶带来了安全隐患。 总结:每台车都有它的优缺点之分,就看你的用车观念是什么了,我当初就是考虑这车保有量大,将来卖车也能多卖些,并且省心省油就够了,其它就没考虑太多,所以想买这个车的车友一定要多关注懂车帝荣放车友圈,都是车主最真实的体验。
#提车日记第一次在懂车帝发帖,新人求照顾。选车买车本就是个人观点,提供个参考,不代表大家。 🙋🏻 情况介绍 家里长辈换车,就想换一辆尺寸不太大的SUV,而且之前被置换掉的车带了一个零几年的全数字蓝牌,家里还想继续用这个牌照,就没法考虑绿牌新能源了。要不是为了这个蓝牌我真的会选宋plus DM-i这种插电混的,能纯电能用油油耗低,配置也高,更省钱。 💰 费用明细 这部分应该是大家最想听的,我们是23年底买的,到24年挂牌,官方指导价23万,当时的优惠四万八九不到五万,另外我们这置换补贴才4200,其他地市有6000的。裸车18左右,购置税+保险2万,最后落地20万左右。 🧮 选车对比 挺享受选车的过程的一有空就去4S店逛,去看了红旗、吉利、广汽传祺、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等,本来预算是16、7w左右,一度想买星越L,车是好车后来还是因为标的原因pass了。 去上汽大众看了途岳准备买高配,但是毕竟是个A级suv,外观内饰做工还是廉价了点,后来在网上看一汽大众的探岳低配优惠完也就十七八万,探岳跟途观一个级别的,在十几年前小时候印象中途观那妥妥中产阶级开的,往上一个级别的车肯定是不一样就加预算准备上探岳,最后家里说上330R-line,2.0T排量配置更高而且有运动外观包围,结果就加到了20W。不过综合来看,这个价格还是挺值的,在合资燃油车里,2.0T动力、360环影、座椅加热、L2驾驶辅助、电动尾门、30色氛围灯、后排独立空调、矩阵LED自适应随动转向可以说配置很高了,而且探岳前后贯穿灯、大众标也亮挺好看的,是最新语言设计。 因为标轴空间比途观L小,但是家里3个车,也基本不拉人不拉东西,而且探岳后排放倒,应急拉东西也够用了,又是德系长轴短悬,我183坐后排也不挤。同级别竞品车,要么尺寸大加上调教欠火候开起来像开船不紧凑,个人比较喜欢德味的操控,要么1.5T或者自然吸气,外观内饰从个人审美上看觉得探岳更好看,综合以上所述所以就选它了。 ✏️ 新车初体验 车买了到现在才跑了600多公里,在红绿灯少不堵车的市里跑油耗轻松7个,城市快速路油耗肯定更低,七八十迈匀速是EA888最喜欢的工况区间了,毕竟我大A6子都能跑到6个油。红灯多、堵车的路那油耗就蹭蹭的上来了,11、12个油都正常,这种工况对于混动和纯电就太省钱了。 不过因为是长辈开,退休了也不是天天都要开车出门也很近的路程,买个油车也行,保值率好一点。其他没遇到什么故障,当时A6子新车时候还经常出现车机死机等问题,大众目前没啥问题。 不足就是隔音一般,虽然都是EA888但是一分钱一分货型号不一样看不见的地方用的不一样,发动机的声音不如奥迪好听。NVH一般吧,拉中高转速时候传递到车内的发动机噪音、胎噪路噪什么的比较大,不那么高级。 而且大众的灯是真亮啊又是suv大灯高度高照的贼远,不亚于灯厂,甚至这个探岳IQ.light是双透镜,一般车给一个透镜甚至没有透镜,启动的时候大灯转动闪烁自检效果也很炫酷。
#摩托精华提车作业选车背景介绍: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就想一台轻便、灵活的小踏板来代替汽车作为我的代步工具,主要是应对日益拥堵的交通和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堵车堵的脑瓜嗡嗡的。经过多番比较和深思熟虑,我最终选择了雅马哈的巧格。这个踏板车以其经济实用、操控便捷和年轻运动化外观赢得了我的认可,既不复古也不像福喜那样鬼火所以我选择巧格成为我城市出行的得力伙伴。 价格明细: 在购车前,我详细了解了巧格的指导价格和优惠。基础款车型的市场指导价在合理范围内,考虑到它的品牌口碑和配置水平,我认为这是一笔物有所值的投资。指导价7980元优惠了600元为啥优惠这么多呢,有个人订完车不要了我就跟老板聊了聊我要了这个颜色,上牌花费120元保险150元。此外,我还根据个人需求选装了一些实用配件,如防盗锁、后座靠背等,这些额外花费也在我的预算之内。 购车攻略建议: 在选购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分享给大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这样才能在众多车型中筛选出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那一款。其次,购车时不妨多走几家店铺,比较不同经销商的报价和服务,争取获得更多优惠。最后,在签订购车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漆水外观介绍: 提到巧格的外观,我非常满意。车身线条流畅,配色方案时尚大方,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夜色中,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漆水工艺也相当不错,表面光滑细腻,没有明显的瑕疵和色差。嘎嘎板正阳光一照车身闪闪发光。 性能及操控感受: 在性能方面,巧格同样没有让我失望。它搭载的创核蓝心发动机动力充沛,前段加速响应迅速不管是在市区穿梭还是偶尔的郊外游玩,都能身轻如燕。操控方面,车把轻盈灵活,转向精准稳定,即使在人流量拥挤的菜市场内也能自如操控。刹车系统也够用,abs虽然没有但是骑帅不骑快骑快了abs也救不了你。 总结来说,雅马哈巧格提车以来我非常愉快。它不仅满足了我日常出行的需求,更以其出色的性能和时尚的外观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继续陪伴我穿梭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