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提车之旅上一部车是进口宝马X5,开了有些年头了,早就有换车的念头,主要这两年一直纠结换什么车,没做好选择,所以也就一直没换。早两年一直想换路虎揽胜,因为十几年前那部《蜗居》中宋思明的“路虎论”,让揽胜成为了我心中的DreamCar。去看了很多次,也试驾了很多次,去年离提车最近的一次,就是谈妥了价格,准备掏钱刷卡的时候,我最后一次犹豫了,因为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花一百大几十万提一辆油车,对于我来说,是否真心可以接受,犹豫了一刻之后,我放弃了,我觉得我内心并不能完全接受。从那之后就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那时候就想着买一辆混动的吧,可油可电,没有里程焦虑,由于这么多年一直用华为生态的产品,于是重点关注了问界M9,但是那车的中控设计实在让我喜欢不来,一个大黑屏里面放三个屏幕的设计,太过于简单粗暴,去看了很多次,也试着劝自己接受,但是实在入不了心,实在喜欢不来。换车这事,就这样耽搁到了今年。 可以这么说,在2024年4月10日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蔚来这个品牌,准确说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纯电车。但是那天晚上的一场饭局改变了我的观念,酒桌上,朋友的朋友是一位蔚来车主,兴奋地说起了他刚自驾旅行回来,开着他的蔚来ES7自驾了三四千公里,说换电怎么怎么方便,全程没有任何里程焦虑。看着他在那侃侃而谈,那一刻,蔚来才真正进入我的视线,原来可以换电的蔚来,才是真正的没有里程焦虑。后面几天先是在网上看了一下蔚来的车型,就重点关注了ES8这个车型上,于是在懂车帝、抖音、汽车之家、B站都搜索了“蔚来ES8”这个关键词,看了各种评测和真实车主的反馈,了解了很多关于蔚来、关于ES8的资料,做工优秀、用料良心、补能方便、服务用心等等,后面的结果就是非ES8不买了。 再后面,下载了蔚来APP,注册了账号,客服打来电话给安排了门店安排了销售。4月15号去看了车做了试驾,4月16号在家茶不思饭不想的,一直在研究颜色搭配,由于爱上了松绿内饰,所以也就只考虑了签名版。想了两种内外颜色搭配,一是星辰绿+松绿,二是白色+松绿,犹豫了一天,考虑之前一直都是开深色车,太不耐脏了,所以这次选择了白色外观。4月17号趁着下雨,再次去试驾了一下湿滑路面的表现,回到店里后,就下定了。优惠1W5(这个后面要吐槽),送个手机,定车周期2~3周,因为五一假期的缘故,5月6号排产,5月9号下线,5月11号提车,实际等了24天。很巧合,下定那天是雨天,提车那天也下了大雨,提车过程很顺利,从定车到交付,各个岗位的服务人员服务都超级棒。 最后忍不住吐槽两点非常不满意的地方吧: 1,我是4月17号下定,然后跨月到了5月11号才提车,5月份的政策大家也知道,所谓的“展车(现车)”优惠,蔚来ES8优惠变成了现金8000(展车优惠)+10000(置换补贴)+5000,并送整车贴膜,比我4月份下定现金多优惠了8000,而且人家还都是现车。也就是说,我定车定的早,提车提的晚,价格还贵了8000。关键是我没提到车,就便宜了啊,如果我已经提到车,提完车之后下一秒新政策优惠再大,我也不会有任何怨言。找销售沟通,销售说没有办法,只能说让我作废现有订单,重新下定,但是这样我要浪费现在定单的5000元定金,然后多优惠8000,实际可以节省3000元,送的手机换成全车贴膜。算了,懒得折腾了……8000虽然不算多吧,但是真是让人太不爽了!!! 2,充电口位置问题,因为我的固定车位是在中间,小区车位也不太宽敞,所以充电的时候真的很麻烦。这么大的车,把充电口设计到前面,我也真是服了……希望下一代ES8能够改进吧。 提车到现在开了一个多星期了,真的爽歪歪,那种感受真不是之前开的油车能给的。 蔚来ES8,真是让我越看越喜欢,越开越喜欢。
#提车日记捷途山海乐清翔途新能源体验中心正式开业, 捷途汽车加速挺进3.0时代 捷途山海乐清翔途新能源体验中心正式开业,捷途汽车开启“旅行+”混动3.0时代 捷途山海乐清翔途新能源体验中心盛大开业,捷途汽车迈向混动3.0新纪元 捷途汽车全面向新,真心方可赢得用户 捷途汽车又有大动作啦!这次,捷途山海乐清翔途新能源体验中心正式开业啦!这标志着捷途汽车正在加速迈向混动3.0时代,为用户提供更环保、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打造多元立体产品矩阵,捷途阔步挺进3.0时代 捷途山海新能源中心,就像捷途汽车的一张名片,展示了他们全面混动化的决心。他们知道,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他们加速渠道全面向新,为用户旅行需求提供最优解。 这个体验中心,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里面有旅行场景的营造,生态产品的展示,让人感觉就像真的在旅行一样。再加上他们提供的7X24小时的线上+线下服务,售后全时段响应救援、维保等服务,用户可到店享充电补能服务,简直贴心到不行!
#提车日记#提车日记 提车一个月了,现在才有了使用感受才来发表一些感想,我不会因为我买了这款车就说这车好坏,没什么意义,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款车。 【缺点】 1. 4S店的问题,服务确实不咋地,看了很久的车友圈,普遍都在说这个问题,没提车之前我觉得买卖车辆就是那么回事,至于套路什么的,4儿子的各种条款,能接受就成交,不能接受就不买,就这样。可是整个过程下来,体验确实不太好,我提车当天赶上官方降价,就是4月12号那次降价,超越版10.98万降到10.58万,因为我11号去的4儿子店,当天谈好了缴了一部分款,12号早上4儿子催我去上户,只到13号我开车回家,才发现官降了,我打电话问销售降价为什么不告诉我,他说他是12号晚上才接到的通知降价,我转身打了厂家电话,后面4儿子跟我联系协商补偿,谈到后面送了几次保养,这事就算过去了,因为提车毕竟是个开心的事,也不想太多浪费心情,并且我觉得这车开上物有所值,感受不错,我是置换的,旧车估价也比较满意,加上三千置换补贴,挺满意,4儿子加了服务费,车价又优惠了二千,我觉得可以接受,就提车了。 2. 胎噪,从目前二千多公里的使用感受来说,跑了一千公里高速,剩下的是国道和农村水泥路,胎噪有点大,网上了解了一下,佳通轮胎普遍的问题都是胎噪大,D7的这款佳通驾控P10是佳通轮胎里面的高端旗舰产品了,网上看了下一条700多块,也不算便宜,十一万价位这个胎噪可以接受,一分钱一分货,这茬轮胎磨损了,下次换个别的轮胎,另外说一句,新能源车换低滚阻的轮胎比较好,有助于降低能耗,这款佳通就是低滚阻轮胎,只是噪音有一点点大而已。顺便说一下发动机噪音,因为混动车发动机都是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声音确实不好听,这个跟油车没法比,朋友的比亚迪也是这声音,这个没办法,不过噪音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不是特别吵。 3. 后视镜有点小,因为美观牺牲了一点实用性,D7的腰线做的很硬朗好看,有一点突出,影响了后视镜不容易看到轮胎,这个需要适应一下,目前已经适应了这个问题,毕竟看脸的时代,颜值即正义。新手司机建议上高配,有360要好一点。 【优点】 1. 先看脸,颜值不错,不好敢说最好看,但是符合我的审美,外观内饰都比较大气,看起来很规整,一点不凌乱,线条各方面都比较顺眼,这点也让我觉得上汽还是有点造车底蕴的。 2. 操控和底盘,绝对的好评,底盘很整,减震舒适性好,烂路感受很不错,高速跑起来很稳,一千公里的高速,有700多公里基本都是限速120,至于我的实际速度,不多说,你们懂的。方向盘指向很精准,一千公里有三百公里限速基本80左右,秦岭段隧道太多,双车道还是客货分流,还堵车了,实际速度应该还均速50码左右,服务区吃饭休息耽误两小时左右,一千公里连休息总共跑了11个小时。 3.能耗好评,一千公里表显能耗4.5,我是满油满电出发的,8.15元的油价,原车剩余油表里程100公里,加了400元的油充满电,下高速电量还剩36公里,油表显示剩余160公里,全程空调音乐带手机充电,400油+19元电费,420元吧跑一千公里,这个能耗可以接受,如果匀速80码左右,能耗应该更低,个人觉得跟官方宣传的满油满电1400公里差不多。低速1000公里更省油,提车加了100元油,前前后后充电大概花了100元左右,充电站充了3次电,一般都是家里慢充,0.49元一度电,油和电低速一千公里多一点,总共花了200元,因为还有剩余里程,一公里不到2毛钱,因为我家在山区,这个能耗确实可以了,以前的科鲁兹,1.6L自吸还是手动挡,油耗得6毛多一公里,而且D7动力比科鲁兹好太多了。 4. 怀档,空调实体按键和传统门把手,还有内嵌式屏幕,这些小细节都不细说了,这些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这几个都是优点,很实用不花哨。座椅也很舒服,至少开了一千公里高速没感觉坐着累。 最后,车机,我不知道这玩意该是优点还是缺点,姑且算缺点吧,功能少是真的,但我觉得完全够用,主要就是导航,高德导航可以给个好评,很精准,就是没有车道级导航,希望可以优化,然后就是听歌,我觉得这两样功能就够了,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有啥用呢,就拿手机来说,80%的功能你几乎用不到,所以我不太在乎这个。 综合评价:D7这款车确实是物有所值,客观感受,比秦好太多了,在十万级的车来说,底盘有质感,何况是标准的B级车,这个价位,性价比非常高,10.98的低配减去置换补贴和政府补贴,实际落地11.3左右,11.3比很多地方的价格都高,但我这里确实没那么大优惠,我买了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车值11.3,买车就这么回事,十来万块钱,自己不后悔就行。祝车友们都用车愉快。
#聊聊智能化今天我去厕所拉💩,打扫卫生的阿姨进来了。她进了隔壁的包间,用我听不完全懂的方言,骂骂咧咧说了一堆,什么“扯这么多纸”之类的。我就想到了“simo反馈”功能。我想,往好了说,这个人把多余的纸挂在上边,是不是也方便了其他忘了带纸的人呢?退一步讲,如果他只是不想挨骂,大可以直接把多余的纸冲掉,虽然浪费了厕纸,消灭了社会财富,但是阿姨不会生气,他也不会被(人从背后)骂,是不是皆大欢喜呢?只是多了一点“合理损耗”。 - 说回正题,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的是,“simo,我要反馈”功能,恰恰是让我们吐槽和骂街太容易了,吐槽太容易也不是好事。其他车企,别说BBA了,哪怕“科技先锋”特斯拉,也没有这种反馈功能,蔚来有没有我不知道。 - 只要你反馈问题,极越就有人去查你的车发生了什么问题,并且24小时内就会回复你。简直车圈海底捞。当然了,这也是问题所在。 不是说极越服务不好,恰恰是太好了,这种一对一专人回答,每个答复都是纯手打,如果对不上号还会引起用户不满,有些东西,越容易获得,人们就越容易不满。 - 另一方面,我怕极越付出代价太大,假如每个车主每天说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需要三五个技术和客服去看,成本上千。每个用户每天消耗极越1000人民币,一年算200天,就是20万,或者说用户有一半时间想歇歇嘴,那也是10万,这太不划算了,不如让利给消费者。当然了,不是每个用户都会频繁反馈问题,也没法真的把这笔钱折算出来,毕竟还承担着反馈问题进行OTA升级进化的使命,“simo,我要反馈”的祖宗之法不能丢。 但是建议极越节省一部分回答,不用那么即时,也不用那么“一对一专人回答”,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自动归类,批量自动答复,并且在OTA的时候通知我就好了,剩下的就是开通一个额外反馈,用户觉得机答结果不满意,觉得“你们没有真正发现我的问题,浪费了我给你反馈的感情”,额外通过一个入口“申诉”就好了😁,毕竟咱们的重点是“用户共创”,希望的是改变发生,而不是内耗。 ----- 最后,是最重要的一点,“有效”反馈次数多的用户一定要给个大礼包,重要,非常重要,特别重要!